李逸眨了眨眼睛,下意識的重複了一句,


    “製瓷師?”


    “對,以前叫做陶瓷藝人。現在,包括陶瓷工藝設計師,陶瓷工藝美術師,陶瓷工藝花麵設計師,窯師,攣窯師等等這些,都可以稱為製瓷師,隻是因為分工不同,所以更常見的是以團隊的形式存在……”


    “哦……”


    李逸點了點頭,他以前也大概明白,應該有這些根據從事不同工藝程序的劃分,隻是不太清楚具體叫做什麽名字,這下,總算是知道了。


    “那……請問您是設計師?還是……”


    “我是工藝設計師,您如果對瓷器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去我們那裏看看這些年燒製的新瓷,其中有不少還是很有收藏價值的。”


    那人一邊說著,一邊從口袋裏掏出名片遞了過來。


    李逸接過一看,屈杭,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陶瓷工藝設計師,景德鎮屈杭仿古陶瓷設計室總經理兼總設計師……


    “原來是屈大師,您好,我叫李逸,是一名鑒定師……”


    李逸將印有名字和電話的名片給了屈杭一張,然後沉吟道:


    “屈大師,我有一個問題,就是按照您剛才的說法,像這種被工人私藏下來本應該銷毀的瓷器應該非常稀有,那麽,在它的缺陷並不是很明顯的情況下,它的價值是不是應該要比那種完美無瑕的更珍貴?畢竟,那種有可能會有好幾件,而這種,很可能就隻有一件孤品……”


    屈杭遲疑了一下,苦笑道:


    “對於一名製瓷師來說,我們很難去容忍一些缺陷,所以在我們的眼裏,凡是不完美的都應該是不值錢的,至於你們收藏界是不是還有另外的一套價值判斷標準,這個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我明白了,這玩意就像是印錯了的郵票和鈔票一樣,生產者恨不得能把每一張都收回去銷毀,可越是這樣,收藏家們越會因為它們的稀少而爭相搶購。屈大師,您請稍等,等我把這件搖鈴尊買下來我們再聊。”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老板將價格降到68萬歐元就再也不肯讓價了。李逸衡量了一下,也沒再多說,直接拿出信用卡刷卡付賬,看的一邊的屈杭直搖腦袋,敢情,剛才那番話不但白說了,好像還起了反作用?


    “屈大師,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我想請您喝杯咖啡……”


    李逸將搖鈴尊交給穀楓,看到屈杭一直站在一邊,也沒有看店內的古董,就直接發出了邀約。


    “行,曉琳,你是和我們一塊還是自己先逛逛?”


    正隨意瀏覽著店內貨架上那些古舊的鍾表、銅鏡、化妝盒的女孩轉過身,猶豫了一下,點點頭,


    “我還是跟你們一起吧。”


    一行四人找了家咖啡店坐了下來,李逸先問起了柴窯的事情。他手裏可是還拿著柴窯的秘方,正琢磨著哪天有空找一位製瓷大師打聽一下,有沒有可能憑此秘方還原出柴窯,屈杭就自己撞了上來,而且態度還頗為友好。


    “柴窯?聽說那東西連碎瓷片都沒有,窯址也沒找到,恐怕是根本就不存在吧?你們收藏界怎麽說?”


    “收藏界這邊,倒是有人宣稱手裏有柴窯瓷器的碎片,而且日本那邊,有一件百合瓶據說是柴窯……”


    李逸本來對柴窯的存在與否也心存懷疑,可是自從拿到配方後就深信不疑了,隻是他手上沒有柴窯瓷器,也沒下功夫去找那些宣稱有柴窯瓷片的人驗證,所以講的這些也沒什麽特別的說服力。


    “嗯,你說的這些我也都知道,隻是憑借這些根本沒辦法證明柴窯確實存在。其實,就算是柴窯確實存在,隻憑目前掌握的微量瓷片,也不足以將柴窯還原仿製……”


    “李老弟,你是玩這行的,應該知道,要想燒製成功一件瓷器,工藝還有配方都缺一不可。如果是仿製,那麽還要加上一個限製,那就是瓷土,這也就是為什麽五大名窯這麽出名,卻始終沒有仿製成功的重要原因。”


    “哦?屈大師,我怎麽聽說有人成功仿製出了汝窯,還有日本方麵,也宣稱成功仿製出了鈞窯瓷器?”


    屈杭搖了搖頭,喝了口咖啡,笑道:


    “宣稱仿製汝窯瓷器成功的是景德鎮的一家瓷器研究所,主任我也認識,叫王成。不過,他這個汝窯和北宋的汝窯有多少的相似度,還真不好說。首先就是瓷土的問題,他所用的瓷土是通過化學合成調配而成,這種瓷土是根據汝窯瓷片粉末成分倒推出來的,本身就有很大的偏差。而且,要想將整個工藝過程還原到一模一樣,也根本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所以,隻能稱之為目前最接近汝窯的瓷器。”


    “至於日本所產的鈞窯,情況也沒比這個好多少,而且,他們的瓷土可能還要更糟糕一些。因為,同樣是合成瓷土,王成所用的基礎瓷土都是取自汝窯窯址附近,日本方麵就沒這個便利了,這樣,基礎瓷土裏原有的一些微量元素就會對最終燒成的瓷器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他們所謂的鈞窯瓷器也隻能說是像而已。”


    “哦?那這麽說,基本上是不可能燒製出來和當時一模一樣的瓷器了?”


    “那當然!就算是有成熟的工藝流傳下來,就算是找到原來取瓷土的地方取土,這幾百年的時間,也足以使土質發生變化。尤其是進入工業化社會之後,連地下水、雨水都被汙染,這瓷土也早就不是當年的瓷土了!”


    看到李逸低頭沉思,屈杭接著說道:


    “其實,我們還原仿製古瓷,並不是真的想燒製出一模一樣的瓷器,那樣也沒什麽意義。我們之所以這麽提,隻是想利用古瓷的名頭,給華夏的製瓷工業找到一條出路。就好像是品牌運作一樣,在華夏瓷器這個大品牌之下,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和目前主流的骨瓷對抗,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啊!”


    “目前,瓷器高端市場基本上都被骨瓷所壟斷,而我們的瓷器,卻漸漸的淪為低檔瓷器,這是我們每一個製瓷人心中的痛啊!”


    李逸默默的喝了口咖啡,華夏瓷器淪落到這個地步,確實是讓人心痛。不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麵的,即便我們能夠仿製成功曆史上的那些名瓷,並能夠投入工業化生產,應該也很難扳回局麵。


    因為,骨瓷之所以能夠壟斷高端市場,瓷器的質量隻是一個方麵,品牌運作也隻是一個方麵,更多的,可能還是因為它的普適性。


    作為骨瓷主要原料的骨粉,任何地方都能夠輕易得到,所需要研究的,無非就是更好的工藝罷了。與之相比,受到瓷土地域性限製的華夏瓷器在先天上就存在著很大的不足。


    這就好像是現在的乒乓球運動,當隻有一個國家掌握其中的秘籍,而其他人都不行的時候,他們是絕對不會把它推到一個至高的位置上去的。除非,華夏能夠再次恢複到最強盛時那種萬國來朝的境界,那時,那些國家為了討好華夏,才有可能會將乒乓球捧上神壇。


    可是,進入工業社會,華夏的國力即便再強盛百倍,也不可能再回到過去那種相差懸殊的國力對比上去。試問,一個國家又怎麽可能戰勝整個世界?


    “你說的這個也有道理,不過也隻是一個方麵。其實,作為商品,最重要的還是質量,隻要我們能拿出一種明顯淩駕於骨瓷之上的瓷器,就算是搶不回來全部的市場,高端市場也絕對會有我們的一席之地。現在的問題是,普通的瓷器不行,仿製的名瓷又因為產量以及企業實力等原因,無法和骨瓷形成平等對抗……”


    “哦,是這樣啊……”


    李逸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那屈大師,在你看來,我們仿製出來哪些名瓷才能和骨瓷相抗衡?”


    “骨瓷的特點是質地輕巧、細密堅硬、不易磨損及破裂、有適度的透光性、保溫性,而且,基礎色澤也非常的漂亮。要想和它抗衡,當然就要從這些方麵下手。”


    “雨過天晴雲***千峰碧波翠色來的汝窯是一個選擇。當然,如果能仿製出傳說中的諸窯之冠柴窯,真正達到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境界,那絕對要比骨瓷更加高端,可惜啊,這隻是個傳說!”


    李逸看到屈杭一臉的遺憾之色,猶豫了一下,問道:


    “屈大師,如果,我是說如果啊,如果我們能拿到當年汝窯或者柴窯瓷器的工藝和配方,那麽,仿製出來的難度還大嗎?”


    “嗬嗬,你這個問題問的,難度當然大!不過,比起現在卻又要好多了。我們現在之所以為難,就是因為工藝、配方、瓷土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要靠倒推而不能互相驗證,這些方麵互相糾纏,又會衍生出各種各樣幾乎無數的問題。但如果能夠掌握百分百正確的工藝和配方,那麽,隻剩下瓷土一項,以現在化學工業的水平,也將不再成為主要的限製條件……”


    “哦……”


    李逸摸著下巴點了點頭,


    “屈大師,你什麽時候回國?有機會的話,我想去你那裏看看,看看我們現在最先進的瓷器工藝究竟到了哪種水平,也順便多學點東西。”


    “嗬嗬,最先進不敢當,不過我也不會妄自菲薄,這麽說吧,不落人後!”


    屈杭嗬嗬笑了兩聲,看了下手表上的日曆,說道:


    “應該還要在這邊待幾天,這次過來,一個是參加古董雙年展,另外就是還想到羅馬的一家骨瓷廠參觀考察……這樣吧,李老弟有興趣的話,我回國就給你打電話,然後你再安排時間過來。”


    “好,實在是太謝謝您了!那……我們回國見?”


    “嗯,回國見!”


    大街上,李逸回頭看了一眼屈杭兩人剛剛進去的一家時裝店,扭頭對穀楓說道:


    “你給狐狸打個電話,讓他調查一下這個屈杭的資料,盡量的詳細一些。另外,重點了解一下他的為人和誠信度。”


    “好的。逸哥,你想跟他合作仿製柴窯瓷器?”


    “嗯,有這個可能。對了,你幹脆讓狐狸先跑一趟景德鎮,多了解幾家。”


    “好!”


    穀楓拿出電話,開始跟狐狸通話,李逸則一邊慢慢往前走,一邊留意著街邊的店鋪。


    “嗬嗬,還真是巧啊!”


    沒走幾步,他就又看到了一家古董店,不過這家古董店和之前看的兩家都不一樣,這是一家古瓷專營店!


    這家的店麵也不小,差不多有120平米左右,可是店內卻沒有一個貨架,所有的瓷器都被放在了固定在牆麵上的一個個造型各異的小木格內。


    這些小木格的布局就好像是博古架一樣,位置或高或低,形狀或方或圓或呈不規則狀,顏色也刷的五彩繽紛,配上裏邊的精品瓷器,看起來格外賞目。


    這家的瓷器,以古骨瓷為主,但來自華夏的古瓷也不在少數。李逸隻是大概的看了一眼,就發現,青瓷、白瓷、彩瓷、青花瓷一樣都不少,而且,還有幾件一看就是大開門的真家夥,不由馬上就來了興趣。


    和迎上來負責接待的店員打了個招呼,李逸緩步走到一麵牆邊,從頭一件一件的挨個看了起來。


    “這件,能把這件拿出來看看嗎?”


    因為每一個木格都帶有玻璃門,所以簡單的看看是沒問題,想要上手細看,就要招呼始終跟在一邊的店員了。


    李逸看中的這件瓷器,是一件青瓷鳥形杯。杯高約7厘米,口徑10厘米左右,直口,弧腹,圈足微微外撇,通體施青黃釉。一端塑出一隻展翅欲飛的小鳥形象,另一端則安著一個鳥尾羽模樣的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手。


    這件瓷器的造型高古,似乎是唐代的器物,而且,釉層厚而均勻,產品胎釉結合緊密,沒有剝釉,這些都說明其工藝非常的成熟,應該是盛唐時期的製品。隻是究竟是哪個窯口的,他就有點看不出來了。


    仔細的檢查了一番,發現這件鳥形杯內外都沒有什麽缺陷,李逸開啟了鑒靈牌。隨即眉頭一挑,從心底流露出一絲苦笑,沒想到,這第一件瓷器就看走了眼!(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鑒寶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維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維果並收藏鑒寶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