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宗曾經想要成為中國最好最高的行政官員,扭轉整個世界,但在中央的那段時間,他已然明白這不可能,就算他成為總理,他還是無法改變一切。
關鍵在於中權的設計太精明了,鄧首長下了一盤好棋,好到無懈可擊的地步。
犧牲了自己的仕途,再也無法成為最好的行政官員,楊少宗就隻能剩下另外一條路——學者型官員,他不僅要做學者,還要是中央信任的學者型官員,用他的分析和預測去創造中國的經濟奇跡,同時不斷改變中國。
楊少宗給自己設計了六個目標。
1、他要用五年的時間將中旗集團改造成亞洲最好的投資銀行,自己則成為亞洲首富,他要用十年的時間讓中旗集團成為世界第一流的投資銀行,自己成為世界首富,自此,他要擁有和摩根士丹利、花旗銀行這些美國投行、財團相抗衡的力量;
2、他要用五年到十年的時間成為中國最好的首席經濟學家,運氣好就碰一碰諾貝爾經濟學獎,拿不到沒有關係,反正可能性很低,關鍵是提名,在中國,能提名就是最牛安慰獎,他要建造一個最好的社會經濟研究機構,構建一個大規模的中國最好的智囊研究團隊,為中央政府出謀劃策,為最優秀的中國行政官員提供無限製的機會、平台和公關力量。
歸根結底一句話,楊少宗要用自己的方式掌握中國社會經濟建設的話語權,他要做另一種意義上的中國總理,而且不需要那麽多的努力、鬥爭、攀爬,他要用一種自己真正的最擅長的方式去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為了實現這兩個目標,他又需要去實現四個基礎目標。
3、他要盡可能的集中精力在兩年內完成經濟學的博士學位,通過至少三個一流經濟學專家的聯合研究方式,發表一係列重量級的經濟學論文,搶先完成微觀計量經濟學創立,並用微觀計量經濟學和國際貨幣流動理論去全麵解析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因素、影響力,以及後續可能出現的各種局麵。他還打算創立經濟學的一個新學科——民族經濟學,他試圖用民族經濟學去解釋那些基本以單一民族為主體的國家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很多獨特之處。
(毫無疑問,每個民族的經濟特點都不一樣,你無法理解這一點,你就無法理解經濟、韓國經濟和中國經濟中的很多特點!當然,國際上是否承認不重要,國內承認就行,咱們一貫是關起門來做老大的嘛!)
4、他要為中旗集團吸引到足夠多的世界一流,至少是亞洲一流的分析師團隊,他要在美國開設新的分公司投資網絡科技,一個也不錯過全部投入,用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回報,然後再套現投資資源和金融產業,並通過對網絡科技的掌握來操控世界媒體的話語權;
5、他要構建一個教育聯盟機構,在旗州創建一所中國最好的商學院,為中國和旗州培養一大批擁有國際視野的世界一流的現代企業家,再通過教育聯盟不斷向世界輸送中國第一流的大學生,主要方向就是經濟學、金融學、計算機科學、企業管理、機械工程、生物工程和製藥;
6、他要盡可能多孵化出更多的億萬大亨和大型股份化企業,十年內,至少要孵化出一百個能夠緊密團結在一起的億萬富豪,二十年內,至少要孵化出一千個,於此同時,中旗集團或者新誕生的中旗投行已經基本實現國際化,無論是資產分布,還是股權都已經無限製的國際化,不再輕易能受到政府方麵的約束;
他相信,隻要他能做到這六點目標,他就為中國做更多的事,而他也將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去做自己想要完成的工作。
為此,他又製定了一係列的新目標,比如說利用台海危機製造聲勢,讓中國更早啟動航母製造項目,比如說通過自己的投入建立一家商務飛機設計機構,開始為大飛機製造做準備,比如說調動資源,為中國打造一家真正的國際汽車企業,打造一家汽車零配件巨頭集團,比如說提前籌備謀圖世界資源產業的話語權,比如說提前為中國半導體和芯片工業發展奠定基礎,創建一家可以和英特爾抗衡的企業,比如說推出一家免費的操作係統公司,用免費的平台去維持一些收費業務,比如說在旗州奠定一個中國光穀的地位,比如說為中國打造自己的智能手機巨頭……。
現在,旗州的舞台已經不能滿足他,他將目光鎖定在香港。
香港的好處在於……它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可以很輕鬆的融入世界經濟體係,想怎麽兼並就怎麽兼並,同時也能更深層次的介入中國經濟的發展。
楊少宗相信,這才是他的舞台。
總之,人固有一死,要麽是身為總理,要麽是身為梟雄。
……
在淞深股市開始出現暴雨之前,楊少宗在旗州完成一係列的內部行政調整,然後就忽然不動聲色前往香港,幾乎是在最短的時間,沒有任何申請,隻是自己去了一趟辦理申請手續就很無聲的成為了香港大學經濟學的博士在讀生,而他的導師是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係的主任張五常和香港大學客座教授楊小凱。
楊小凱是94年被楊少宗邀請到旗州大學擔任經濟係主任,同時也是旗州大學的終身教授,這就意味著楊少宗不管是在旗州,還是在香港都可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學業。
按照計劃,隻要在旗州和香港,他每天都會空餘出至少六個小時用於攻讀學術論文和課題研究,他的數學成績雖然一直很不錯,卻還沒有好到這種程度,隻能說勉強夠用,但絕對無法完成很大量的分析。
非要做為經濟學家,他最擅長的方麵應該是對整體經濟學的一種看法,從進入香港大學開始的第一天,他就將在楊小凱教授的指導下,嚐試完成他的第一篇真正屬於自己的學術論文——《地方行政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影響》。
這個論點,他和楊小凱、華康盛、胡祖銘都討論過很多次,實際上在94年就可以進行編寫,為此,他也通過旗州經濟研究院不斷抽調了各種需要的數據。
相關的學術報告完全沒有,根本沒有借鑒和引用的可能,因為他所提出的這個論點在目前幾乎沒有人提及過。
用楊小凱的話說,你將為經濟學創造一個新的分支“行政經濟學”,雖然它隻能適用於中國,卻是國際社會研究中國經濟所必須的理論依據。
華康盛說,如果寫的好,這可以直接讓你獲得國內任何一所大學的博士學位,甚至有機會拿下孫治方經濟學獎。
楊少宗則更清楚一點,他的這篇論文將在長遠的五十年內,成為中央政府控製地方政府和地方經濟最有效的武器,中央可以參考他的基礎理論,通過對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強度的調節、控製,不斷推動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也能有效的遏製通貨膨脹的根源問題——投資過剩。
參考他的理論,中央還可以對國內控製、監管機構進行調整,更有效的利用地方行政競爭這個武器,加強對地方的控製。
比如,他的理論證明一個基本問題——那就是不要過多的將中央資源集中在個別地區,要通過對幾個地區的均衡布局,自動引導地區競爭。
譬如說,他不讚成中央全力建設淞州的決定,讚成將深州提升為直轄市,長遠時間內,一定要平衡好淞深兩地股市的發展,在工業發展上,他也不讚成全力發展深州,在北方也不能集中發展首都,而是要做到衛州、淞州、首都的均衡發展,中央不要輕易去提經濟龍頭的概念,不要輕易落入地方政府的口號中,在各個經濟區都要做到三點、四點的平衡發展,不要去犧牲一個地區的利益發展另一個地區,而是最大程度的允許地方政府自由競爭。
楊少宗是很奇怪的人,精力很旺盛,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隻睡六個小時,即使是在飛機上,他也要抓緊時間工作學習。
在抽出大量時間學習專業的同時,他還在香港不斷出擊,用39億港元的驚人報價直接吞並了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香港百富勤投資銀行。
百富勤投資銀行成立於1989年,主要創始人的梁百韜先生是香港著名的銀行投資專家,長期在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擔任要職,和李嘉臣、李兆基等富豪關係極為密切。
92年,淞州發展急需資金,想讓淞州實業公司在香港上市籌集外匯,榮智健出麵幫助梁百韜爭取i總承銷權,而當時,中旗係也派出了管靳生出麵去淞州談判,為剛收購了新鴻基證券公司開拓了香港證券業務的中旗國際證券公司爭取業務。
榮智健的力量極大,梁百韜在亞洲金融業的聲望極高,關係網極大……管靳生完全談不下來,最後是楊少宗再度出麵才最終敲定了這個合同,自此,雙方是第一次結了仇,後期的爭鬥就愈發激烈,從92年第一次正麵衝突,到94年底,雙方在紅籌股承銷的較量上大肆廝殺了二十多次。
做為香港僅有的兩家能和國際證券投行抗衡的證券公司,在香港本土業務和亞太業務上,中旗和百富勤的競爭也極為劇烈。
在1994年,百富勤的營業額達774億港元,主要業務來自於東南亞企業在港上市,以及在東南亞的投資和貸款,中旗國際投資公司的營業額達723億港元,兩家仍然位居港市美林、雷曼、匯豐、裏昂證券四大外資投行之後。
在鄭裕彤的引介下,楊少宗在港期間也和梁百韜見麵,最終和梁百韜等人達成並購協議,由香港中旗國際投資公司兼並百富勤投資銀行,改組為中旗國際投資銀行,梁百韜加盟中旗國際投行擔任總裁,全權負責香港銀行、證券、期貨及其他業務,並持有一部分中旗國際投行的股權。
在此基礎上,原百富勤的股東長江實業、淡馬錫控股,以及新加入的新世界控股集團公司也在中旗國際投行持有部分股份,中旗國際投行同時利用百富勤投行的上市公司身份借殼上市,正式成為香港股市的一員。
原香港中旗國際投資公司總裁錢嘉威調回中旗集團擔任常務副總裁,正式開始負責在美國籌建分公司,中旗國際投行的大幕終於拉開,通過各種各樣的關係不斷吸收外部人才的加盟,特別是通過楊小凱教授和胡祖銘等人的關係網,不斷吸收內地在美國的留學教授、學者和經濟研究人員,加盟中旗國際投行在港工作。
胡祖銘已經身在美國,一邊尋找合適的矽銀的e,一邊邀請多位美留學多年的經濟學者進入中旗國際投行的經濟分析師陣容,包括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任職終身教授的王易江,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李青葵、世界銀行中國經濟研究部主管研究員錢家英。
在國內,中旗集團也開始向一家純粹的投行轉變,不斷邀請國內的經濟學家、金融學專家擔任投行的谘詢顧問,並大肆從國內各個行業挖走高管,通過在旗州大學的旗州商學院進行為期一年在職mb進修教育的方式,從基礎改造他們對投資行業的理解,為後麵擔任高級項目經理做準備。
李兆棠和華康盛推薦了一位重量級國內中青年經濟學者——凡綱,很奇怪的姓,但絕對是真正超重量級的人物,也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社會經濟學博士生導師頭銜的保持者,長期擔任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的副所長和主要研究員,也是央行金融政策的主要顧問研究員之一。
楊少宗在秘書二局工作期間和這個人打過交道,確實是很特別的人,簡單的說,高大英俊,帥的一塌糊塗,四十歲的老帥哥,看起來和三十歲一樣。
在一群糟老頭子為主的經濟學家中間,有這麽一個人出現在會場裏,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的多注意兩眼。
華康盛推薦凡綱,那是因為他們曾經一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進修研究生,並且都曾被公派往早稻田大學進修國際金融學,隻不過,凡綱後來回社科院擔任研究員,並在社科院繼續攻讀博士,而華康盛回到長江大學擔任講師,後來機緣巧合再次派往研究現代企業管理。
不一樣的路,不一樣的人生。
此時的中旗投行是來者不拒,剛從深州證券交易所退下來的前任所長夏彬華在中旗投行擔任企業融資部高級主管兼首席評估師,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係教授宋國清也在李兆棠的介紹下,到旗州大學國際金融學院任教,同時擔任中旗投行國家發展研究中心的宏觀分析師。
在香港,楊少宗還親自負責麵試,將郭方熊、陶大東、謝國珍三位內地出生的亞洲投行專家給挖了過來,郭方熊是美國銀行香港區董事副總經理及首席中國經濟師,陶大東是裏昂證券亞洲部高級分析師兼中國經濟研究部主管,謝國珍則是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董事兼企業財務部高級分析師。
三人此前都是中美關係正常化後,國內陸續派往美國的公派留學生,修讀完經濟金融學領域的博士學位後,最初都是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這樣的機構任職,因為89事件的影響,很多公派留學生最終沒有按照政府方麵的規劃回國,大家開始自尋出路,逐步都成了投資銀行的重點吸收對象。
楊少宗不惜重金將他們禮聘回來,擔任中旗國際投行的要職,郭方熊擔任中旗國際投行的副總裁,陶大東出任國際金融部的高級主管兼首席分析師,謝國珍則調入中旗集團擔任項目總監。
曾經和華康盛一起赴早稻田大學留學,後來留在鬆下國際企業研究中心擔任高級研究員的李海聞博士已經受邀回國,擔任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員和企業谘詢部高級主管,同時在旗州商學院擔任兼職教授。
中旗係在另一個層麵上瘋狂成長著,通過兼並百富勤,楊少宗將觸手伸進了整個東南亞,擁有了在周邊11個國家經營投資銀行業務的許可,通過這些分行,楊少宗正在尋求進一步獲取外資銀行的牌照,將中旗銀行業務也逐步深入到東南亞。
這個時候,他已經開始為東南亞金融危機做全局謀劃,田源做為國內對國際期貨和對衝基金最好的研究人員——中旗國際投行的國際期貨部高級經理兼高級分析師,已經赴美考察和吸收一部分對衝基金的分析師和經紀,並且在老虎基金進行為期半年的學習,代價是他將負責為老虎基金提交一份中國期貨市場長期政策的分析報告。
楊少宗不惜高金將陶大東請過來,也是要迅速擴大中旗國際投行在國際金融流動領域分析和金融杠杆、對衝等業務。
為了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楊少宗對中旗國際投行的規定很簡單,在東南亞的投資應該集中在短期融資和證券市場,首先還是要做好各國市場長遠經濟分析,然後再逐步考慮擴大投資範圍,不要涉及難以脫手的地產、工業等長期投資項目。
除了百富勤原有在泰國等地聘請的本地高管外,楊少宗對中旗國際投行在各地的高級主管都進行了逐一麵試,且不惜重金聘請那些在各個分行市場上更有水平的高級經理、分析師、經濟師。
同時,他兼並了一家香港本地的廣告公司,為旗下及參股、合作企業提供在形象、營銷策略等方麵更為全麵的分析谘詢、設計服務。ro
關鍵在於中權的設計太精明了,鄧首長下了一盤好棋,好到無懈可擊的地步。
犧牲了自己的仕途,再也無法成為最好的行政官員,楊少宗就隻能剩下另外一條路——學者型官員,他不僅要做學者,還要是中央信任的學者型官員,用他的分析和預測去創造中國的經濟奇跡,同時不斷改變中國。
楊少宗給自己設計了六個目標。
1、他要用五年的時間將中旗集團改造成亞洲最好的投資銀行,自己則成為亞洲首富,他要用十年的時間讓中旗集團成為世界第一流的投資銀行,自己成為世界首富,自此,他要擁有和摩根士丹利、花旗銀行這些美國投行、財團相抗衡的力量;
2、他要用五年到十年的時間成為中國最好的首席經濟學家,運氣好就碰一碰諾貝爾經濟學獎,拿不到沒有關係,反正可能性很低,關鍵是提名,在中國,能提名就是最牛安慰獎,他要建造一個最好的社會經濟研究機構,構建一個大規模的中國最好的智囊研究團隊,為中央政府出謀劃策,為最優秀的中國行政官員提供無限製的機會、平台和公關力量。
歸根結底一句話,楊少宗要用自己的方式掌握中國社會經濟建設的話語權,他要做另一種意義上的中國總理,而且不需要那麽多的努力、鬥爭、攀爬,他要用一種自己真正的最擅長的方式去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為了實現這兩個目標,他又需要去實現四個基礎目標。
3、他要盡可能的集中精力在兩年內完成經濟學的博士學位,通過至少三個一流經濟學專家的聯合研究方式,發表一係列重量級的經濟學論文,搶先完成微觀計量經濟學創立,並用微觀計量經濟學和國際貨幣流動理論去全麵解析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因素、影響力,以及後續可能出現的各種局麵。他還打算創立經濟學的一個新學科——民族經濟學,他試圖用民族經濟學去解釋那些基本以單一民族為主體的國家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很多獨特之處。
(毫無疑問,每個民族的經濟特點都不一樣,你無法理解這一點,你就無法理解經濟、韓國經濟和中國經濟中的很多特點!當然,國際上是否承認不重要,國內承認就行,咱們一貫是關起門來做老大的嘛!)
4、他要為中旗集團吸引到足夠多的世界一流,至少是亞洲一流的分析師團隊,他要在美國開設新的分公司投資網絡科技,一個也不錯過全部投入,用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回報,然後再套現投資資源和金融產業,並通過對網絡科技的掌握來操控世界媒體的話語權;
5、他要構建一個教育聯盟機構,在旗州創建一所中國最好的商學院,為中國和旗州培養一大批擁有國際視野的世界一流的現代企業家,再通過教育聯盟不斷向世界輸送中國第一流的大學生,主要方向就是經濟學、金融學、計算機科學、企業管理、機械工程、生物工程和製藥;
6、他要盡可能多孵化出更多的億萬大亨和大型股份化企業,十年內,至少要孵化出一百個能夠緊密團結在一起的億萬富豪,二十年內,至少要孵化出一千個,於此同時,中旗集團或者新誕生的中旗投行已經基本實現國際化,無論是資產分布,還是股權都已經無限製的國際化,不再輕易能受到政府方麵的約束;
他相信,隻要他能做到這六點目標,他就為中國做更多的事,而他也將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去做自己想要完成的工作。
為此,他又製定了一係列的新目標,比如說利用台海危機製造聲勢,讓中國更早啟動航母製造項目,比如說通過自己的投入建立一家商務飛機設計機構,開始為大飛機製造做準備,比如說調動資源,為中國打造一家真正的國際汽車企業,打造一家汽車零配件巨頭集團,比如說提前籌備謀圖世界資源產業的話語權,比如說提前為中國半導體和芯片工業發展奠定基礎,創建一家可以和英特爾抗衡的企業,比如說推出一家免費的操作係統公司,用免費的平台去維持一些收費業務,比如說在旗州奠定一個中國光穀的地位,比如說為中國打造自己的智能手機巨頭……。
現在,旗州的舞台已經不能滿足他,他將目光鎖定在香港。
香港的好處在於……它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可以很輕鬆的融入世界經濟體係,想怎麽兼並就怎麽兼並,同時也能更深層次的介入中國經濟的發展。
楊少宗相信,這才是他的舞台。
總之,人固有一死,要麽是身為總理,要麽是身為梟雄。
……
在淞深股市開始出現暴雨之前,楊少宗在旗州完成一係列的內部行政調整,然後就忽然不動聲色前往香港,幾乎是在最短的時間,沒有任何申請,隻是自己去了一趟辦理申請手續就很無聲的成為了香港大學經濟學的博士在讀生,而他的導師是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係的主任張五常和香港大學客座教授楊小凱。
楊小凱是94年被楊少宗邀請到旗州大學擔任經濟係主任,同時也是旗州大學的終身教授,這就意味著楊少宗不管是在旗州,還是在香港都可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學業。
按照計劃,隻要在旗州和香港,他每天都會空餘出至少六個小時用於攻讀學術論文和課題研究,他的數學成績雖然一直很不錯,卻還沒有好到這種程度,隻能說勉強夠用,但絕對無法完成很大量的分析。
非要做為經濟學家,他最擅長的方麵應該是對整體經濟學的一種看法,從進入香港大學開始的第一天,他就將在楊小凱教授的指導下,嚐試完成他的第一篇真正屬於自己的學術論文——《地方行政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影響》。
這個論點,他和楊小凱、華康盛、胡祖銘都討論過很多次,實際上在94年就可以進行編寫,為此,他也通過旗州經濟研究院不斷抽調了各種需要的數據。
相關的學術報告完全沒有,根本沒有借鑒和引用的可能,因為他所提出的這個論點在目前幾乎沒有人提及過。
用楊小凱的話說,你將為經濟學創造一個新的分支“行政經濟學”,雖然它隻能適用於中國,卻是國際社會研究中國經濟所必須的理論依據。
華康盛說,如果寫的好,這可以直接讓你獲得國內任何一所大學的博士學位,甚至有機會拿下孫治方經濟學獎。
楊少宗則更清楚一點,他的這篇論文將在長遠的五十年內,成為中央政府控製地方政府和地方經濟最有效的武器,中央可以參考他的基礎理論,通過對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強度的調節、控製,不斷推動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也能有效的遏製通貨膨脹的根源問題——投資過剩。
參考他的理論,中央還可以對國內控製、監管機構進行調整,更有效的利用地方行政競爭這個武器,加強對地方的控製。
比如,他的理論證明一個基本問題——那就是不要過多的將中央資源集中在個別地區,要通過對幾個地區的均衡布局,自動引導地區競爭。
譬如說,他不讚成中央全力建設淞州的決定,讚成將深州提升為直轄市,長遠時間內,一定要平衡好淞深兩地股市的發展,在工業發展上,他也不讚成全力發展深州,在北方也不能集中發展首都,而是要做到衛州、淞州、首都的均衡發展,中央不要輕易去提經濟龍頭的概念,不要輕易落入地方政府的口號中,在各個經濟區都要做到三點、四點的平衡發展,不要去犧牲一個地區的利益發展另一個地區,而是最大程度的允許地方政府自由競爭。
楊少宗是很奇怪的人,精力很旺盛,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隻睡六個小時,即使是在飛機上,他也要抓緊時間工作學習。
在抽出大量時間學習專業的同時,他還在香港不斷出擊,用39億港元的驚人報價直接吞並了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香港百富勤投資銀行。
百富勤投資銀行成立於1989年,主要創始人的梁百韜先生是香港著名的銀行投資專家,長期在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擔任要職,和李嘉臣、李兆基等富豪關係極為密切。
92年,淞州發展急需資金,想讓淞州實業公司在香港上市籌集外匯,榮智健出麵幫助梁百韜爭取i總承銷權,而當時,中旗係也派出了管靳生出麵去淞州談判,為剛收購了新鴻基證券公司開拓了香港證券業務的中旗國際證券公司爭取業務。
榮智健的力量極大,梁百韜在亞洲金融業的聲望極高,關係網極大……管靳生完全談不下來,最後是楊少宗再度出麵才最終敲定了這個合同,自此,雙方是第一次結了仇,後期的爭鬥就愈發激烈,從92年第一次正麵衝突,到94年底,雙方在紅籌股承銷的較量上大肆廝殺了二十多次。
做為香港僅有的兩家能和國際證券投行抗衡的證券公司,在香港本土業務和亞太業務上,中旗和百富勤的競爭也極為劇烈。
在1994年,百富勤的營業額達774億港元,主要業務來自於東南亞企業在港上市,以及在東南亞的投資和貸款,中旗國際投資公司的營業額達723億港元,兩家仍然位居港市美林、雷曼、匯豐、裏昂證券四大外資投行之後。
在鄭裕彤的引介下,楊少宗在港期間也和梁百韜見麵,最終和梁百韜等人達成並購協議,由香港中旗國際投資公司兼並百富勤投資銀行,改組為中旗國際投資銀行,梁百韜加盟中旗國際投行擔任總裁,全權負責香港銀行、證券、期貨及其他業務,並持有一部分中旗國際投行的股權。
在此基礎上,原百富勤的股東長江實業、淡馬錫控股,以及新加入的新世界控股集團公司也在中旗國際投行持有部分股份,中旗國際投行同時利用百富勤投行的上市公司身份借殼上市,正式成為香港股市的一員。
原香港中旗國際投資公司總裁錢嘉威調回中旗集團擔任常務副總裁,正式開始負責在美國籌建分公司,中旗國際投行的大幕終於拉開,通過各種各樣的關係不斷吸收外部人才的加盟,特別是通過楊小凱教授和胡祖銘等人的關係網,不斷吸收內地在美國的留學教授、學者和經濟研究人員,加盟中旗國際投行在港工作。
胡祖銘已經身在美國,一邊尋找合適的矽銀的e,一邊邀請多位美留學多年的經濟學者進入中旗國際投行的經濟分析師陣容,包括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任職終身教授的王易江,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李青葵、世界銀行中國經濟研究部主管研究員錢家英。
在國內,中旗集團也開始向一家純粹的投行轉變,不斷邀請國內的經濟學家、金融學專家擔任投行的谘詢顧問,並大肆從國內各個行業挖走高管,通過在旗州大學的旗州商學院進行為期一年在職mb進修教育的方式,從基礎改造他們對投資行業的理解,為後麵擔任高級項目經理做準備。
李兆棠和華康盛推薦了一位重量級國內中青年經濟學者——凡綱,很奇怪的姓,但絕對是真正超重量級的人物,也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社會經濟學博士生導師頭銜的保持者,長期擔任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的副所長和主要研究員,也是央行金融政策的主要顧問研究員之一。
楊少宗在秘書二局工作期間和這個人打過交道,確實是很特別的人,簡單的說,高大英俊,帥的一塌糊塗,四十歲的老帥哥,看起來和三十歲一樣。
在一群糟老頭子為主的經濟學家中間,有這麽一個人出現在會場裏,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的多注意兩眼。
華康盛推薦凡綱,那是因為他們曾經一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進修研究生,並且都曾被公派往早稻田大學進修國際金融學,隻不過,凡綱後來回社科院擔任研究員,並在社科院繼續攻讀博士,而華康盛回到長江大學擔任講師,後來機緣巧合再次派往研究現代企業管理。
不一樣的路,不一樣的人生。
此時的中旗投行是來者不拒,剛從深州證券交易所退下來的前任所長夏彬華在中旗投行擔任企業融資部高級主管兼首席評估師,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係教授宋國清也在李兆棠的介紹下,到旗州大學國際金融學院任教,同時擔任中旗投行國家發展研究中心的宏觀分析師。
在香港,楊少宗還親自負責麵試,將郭方熊、陶大東、謝國珍三位內地出生的亞洲投行專家給挖了過來,郭方熊是美國銀行香港區董事副總經理及首席中國經濟師,陶大東是裏昂證券亞洲部高級分析師兼中國經濟研究部主管,謝國珍則是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董事兼企業財務部高級分析師。
三人此前都是中美關係正常化後,國內陸續派往美國的公派留學生,修讀完經濟金融學領域的博士學位後,最初都是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這樣的機構任職,因為89事件的影響,很多公派留學生最終沒有按照政府方麵的規劃回國,大家開始自尋出路,逐步都成了投資銀行的重點吸收對象。
楊少宗不惜重金將他們禮聘回來,擔任中旗國際投行的要職,郭方熊擔任中旗國際投行的副總裁,陶大東出任國際金融部的高級主管兼首席分析師,謝國珍則調入中旗集團擔任項目總監。
曾經和華康盛一起赴早稻田大學留學,後來留在鬆下國際企業研究中心擔任高級研究員的李海聞博士已經受邀回國,擔任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員和企業谘詢部高級主管,同時在旗州商學院擔任兼職教授。
中旗係在另一個層麵上瘋狂成長著,通過兼並百富勤,楊少宗將觸手伸進了整個東南亞,擁有了在周邊11個國家經營投資銀行業務的許可,通過這些分行,楊少宗正在尋求進一步獲取外資銀行的牌照,將中旗銀行業務也逐步深入到東南亞。
這個時候,他已經開始為東南亞金融危機做全局謀劃,田源做為國內對國際期貨和對衝基金最好的研究人員——中旗國際投行的國際期貨部高級經理兼高級分析師,已經赴美考察和吸收一部分對衝基金的分析師和經紀,並且在老虎基金進行為期半年的學習,代價是他將負責為老虎基金提交一份中國期貨市場長期政策的分析報告。
楊少宗不惜高金將陶大東請過來,也是要迅速擴大中旗國際投行在國際金融流動領域分析和金融杠杆、對衝等業務。
為了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楊少宗對中旗國際投行的規定很簡單,在東南亞的投資應該集中在短期融資和證券市場,首先還是要做好各國市場長遠經濟分析,然後再逐步考慮擴大投資範圍,不要涉及難以脫手的地產、工業等長期投資項目。
除了百富勤原有在泰國等地聘請的本地高管外,楊少宗對中旗國際投行在各地的高級主管都進行了逐一麵試,且不惜重金聘請那些在各個分行市場上更有水平的高級經理、分析師、經濟師。
同時,他兼並了一家香港本地的廣告公司,為旗下及參股、合作企業提供在形象、營銷策略等方麵更為全麵的分析谘詢、設計服務。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