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這一大群文臣武將赫赫揚揚到得城門附近時,所有的老百姓都看到了身穿一身黑色軍便服,策馬疾馳而來的張華軒。


    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呆。


    雖然在畫像上早就看到了張華軒年紀甚輕,不過當時的帝王將相畫像原本就很失真,大人物的畫像當然是以美化自己為主,一個個都畫的英武不凡,很少有人願意自己留下傳世的畫像是一副糟老頭子的模樣。想當年朱洪武為了畫像的事砍過幾個畫師的腦袋,畫像一事,豈可不慎?


    所以大夥兒在畫像上是看到張華軒年輕英武,不過也並沒有往心裏去。而且大夥兒知道,淮軍內因為征戰的關係而剃光了頭發,胡子也是不許留,說是害怕傷口感染。老百姓也不知道這些大道理,隻道是張大帥也是剪發剃須的,所以看起來特別的年輕。這會子看到活生生的大帥躍馬身前,各人反道是呆了。


    畢竟是太年輕了。張華軒談不上多英俊,個頭看起來也隻是比普通人略高一些,不算什麽身高九尺腰圍也是九尺的高大漢子。至於一身樸素的舊軍裝看起來也是那麽不起眼,而看起來年輕之極的臉龐也是讓人極度震驚。


    張華軒起兵已經接近四年的時間,而推問實際年齡,也不過就是二十四歲而已。這樣的年紀在當時人的眼裏,說不上是乳臭未幹,卻也絕對不是那種可以托付大事的年紀。這個民族已經喪失了進取心,甘羅十二歲為相不足為考,滿腦子裏隻剩下老成持重這個看起來保險其實是保守的詞語了。


    衛青為將軍時也就二十四,霍去病不到二十就勒石燕然了,唐太宗李世民十八歲就率鐵騎於雁門關,二十來歲就登基為帝,創貞觀偉業了。年紀,無非是經驗的累積,而這個世界上存在太多的天才,完全可以把所謂的經驗這種無聊的東西拋到九宵雲外。


    好在百姓的遲疑也沒有維持多久,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的道理大夥兒還是懂的。有幾個不老成的還偷眼看了一下自己收藏的畫像,確定眼前的這位就是淮軍大帥之後,大夥兒早就忘了楊英明剛剛的吩咐,由幾個老者帶頭,聚集在城門處的過千百姓一起跪倒在地上,各人沒有山呼萬歲,畢竟張大帥還不是皇帝,不過大夥兒還是參差不齊的叫道:“草民們叩迎大帥,大帥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總鎮,不是讓不要鬧這些麽?”


    張華軒這些天一直在趕路,神情原本就是疲憊的緊,這會子聽得眾百姓山呼萬歲後,原本疲憊的神情上又添了幾分惱怒。


    楊英明倒不在乎,反正他原本就是個直心眼的莽夫,權勢地位都是張華軒賞的,他倒也知道張華軒取的就是他的這一點忠心,還有一身戰功和武力在軍中形成的威望地位。


    當下無所謂道:“回大帥,末將說是說過了的,不過他們不聽,總不能因為不跪拜就打人殺人罷?”


    楊英明也算個老兵油子了。現在張華軒城府極深,喜怒不形於色,而且也有了長期做為上位者的那種殺伐決斷的冷漠。倒不是他刻意如此,其實是上位者做久了,每天隨便在一紙文書上就能決斷成千上萬人的生死或是身家性命,活生生的人命又不是電腦NPC,這種活計做的久了,對人心也是揣摩到了洞若燭火的地步,對人命的漠視也到了視若草芥的地步。可以說,做到了張華軒這樣的位置,不是敵人便是屬下,沒有朋友。


    曾經他想和沈葆楨這樣有擔當有學識有風骨的名士做朋友,差點兒也成功了,不過最終的結果仍然是沈葆楨很抑鬱的在幫助他搞求是大學堂,見麵時,也隻是談說公務不涉其它,張華軒心底歎息之餘,也就完全放棄了結交朋友的想法。


    現在,這位二十四歲的淮軍大帥對領地內超過千萬的生民有著生殺予奪的權力,對麾下十萬虎賁指揮如意,隨著地盤漸大,也有不少文士官紳慕名來投,現在他的幕府也壯大的很了,有時候,都看不到最早來投奔的那幾個老人了。


    而楊英明這個兵痞子卻是天天都能見到張華軒的………幕僚能分批見,統兵大將也難得一見,甚至家人親戚也有親有疏,倒是楊英明這樣負責張華軒自身安全的中軍鎮總鎮卻是非得天天見麵不可的。總理府的關防要緊,楊英明天天坐鎮,有時候就坐在張華軒的公廳外頭喝茶吹牛,任何人要請見張華軒,還非得他的中軍鎮允許和查驗後才會放行,地位如此重要,又和張華軒天天見麵,哪怕張華軒是神仙一樣的人物,在楊英明的眼裏,怕是也沒有太多可怕之處了。


    生活在領袖身邊照料領袖安全甚至是吃喝拉撒的人們卻恰恰是最難對領袖產生個人崇拜的一群,這個命題很吊詭很複雜,卻是絕對的事實。


    看到這兵痞子如此憊懶模樣,張華軒原本冷嶺疲憊的臉上也是露出一絲無奈。當下無法,隻得揮手讓這個黑大個將軍退下,自己放慢馬速,向著跪拜著的人群緩緩揮手。


    在這樣的動作之下,眾百姓自然是感佩非常,大帥如此親民愛民,當真是曠世少有。要知道大清官兒不要說那些督撫總兵,便是尋常知縣出行時,也是四人抬綠呢轎坐著,前頭的回避肅靜牌開道,軍民人等回避,沿路跪拜如儀,而那七品齷齪小官兒又哪會正眼瞧自己個一眼?況且今日大夥兒叩迎的是淮軍大帥,未來要登龍廷坐正位的皇上!


    很多人激動的如癲如狂,腦袋碰在地上就好像不是長在自己個脖子上似的,他們拚命把額頭撞在地上,碰的砰砰有聲,響亮之極,也有不少人老淚縱橫,大呼道:“吾主英明,必能一統江山啊。”


    這還算有點墨水知識的說法,更多的人都隻顧著喊萬歲,仿佛別的話說起來,就表達不了自己此時熱烈的情緒。


    張華軒先是苦笑,到了這會子也變的麵色肅然。他在淮安久了,隨意出來走走的機會越來越小,當然也是不知道自己治下的百姓對自己的擁戴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其實中國百姓千年以下一直吃苦,所謂盛世,不過是能勉強吃飽肚子,少些戰亂之苦,而亂世之中,人不如狗。清季號稱盛世,其實開國時對漢人極度欺壓,而全國各地的殘明勢力抵抗導致兵禍連結,數十年間戰事不斷,康熙年間便是如此,乾隆晚年天下更是趨於禍亂,而百姓生計,自然一天難過一天。


    張華軒坐鎮淮安,大興工商,豎立市民階層自信,所以在淮安時百姓雖然擁戴他,表麵上還能克製,而徐州新占之地,被淮軍攻克不過半年多點時間,而百姓生計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且又不似淮安那般已經儼然是中國工商之中心,並沒有什麽西方傳來的隱隱約約的平等意識與契約精神,而百姓麵對張華軒時,唯一的做法便是如此的竭力叩拜來表示效忠,來表示對這個興兵結束亂世而致天下太平,在自己建功立業的同時又讓百姓生計得到根本性的變化的大帥的最大程度的忠忱之心。


    明白這點,張華軒自然是感激非常。中華民族向來便是如此,對任何一個稍微改變他們命運,能夠讓他們勉強活下去的人君主都是極盡讚美,更何況自己這樣一個從根本上改變千年之下的農民生活形態的一方雄主?


    當下一邊前行,一邊連連遜謝,到了人群稠密之處時,甚至跳下馬來,親手攙扶幾個過於激動的老人起身,好生撫慰一番。


    原本跟隨在他身邊的將軍與幕僚們此時為了避嫌已經遠遠避開,放眼看去,在張華軒的身邊除了一群群一樣麵露激動神情的中軍護兵們。


    好不容易將這一群徐州父老們安慰好,張華軒這才又重新上馬,昂然入城。跟在他身後的從多將軍幕僚們自然又快馬加鞭,急忙趕上。


    這一番熱鬧卻是讓徐州本地的百姓足足談論了幾年,後來一提起今上在徐州城入城時的雄姿,不少人喝醉了酒一般的陶然自得,仿佛淮軍打下的天下他們也參與其中,而大帥張華軒也與自己舊日相識一般。


    這種軍民魚水情讓人份外感動的場景被傳頌一時,很多年後,種種記念性的文章層出不窮,雖然當時這些徐州父老都不識字,不過並不妨礙他們口口相傳,諸如:《大帥揮手的那一瞬間》,《我與大帥二三事》之類的文章風靡一時,這讓很多在張華軒深入簡出後無緣得見風采的人眼紅,也讓見多了大帥出沒的淮安土著居民們暗中恥笑徐州人的沒見識。


    總而言之,在一八五六年這一年,張華軒的聲望在占領不久的徐州府得到了充分的檢驗,這一點也讓他身邊的幕僚和大將們對奪取天下有了更充足的信心。(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中華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新中華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