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楚思南的鐵血政策起到了效果,還是他的那番講話鼓舞了士氣,總之,從他親臨布多戈希西城前線指揮部那天之後,蘇軍在這一地域的抵抗變得頑強了起來。
從6日開始,德軍的進攻雖然變得比之前更加凶猛,但是蘇軍的抵抗也是愈趨堅強,在德軍衝鋒中,蘇軍的守衛部隊甚至還趁機發動了數次反衝鋒作戰,其中的幾次,還有少量的部隊衝破了德軍的第一道防線。雖然這些突入的部隊,最終都因為後繼無人而被無情的殲滅,但是這畢竟能表現出一種氣象轉變的征兆。
不過在這種氣象轉變的情況下,蘇軍的部隊傷亡也在日趨增大。一道城市戰線的久攻不破,似乎激起了德軍部隊的火氣,他們的進攻作戰變得越發頻繁,而空中、遠程火力的配合打擊,也便的越發殘忍。在這種密集型的攻勢下,蘇軍的防禦兵力傷亡慘重,就在六號這一天,楚思南收到的傷亡報告單就顯示,剛剛募集起來的新兵,在這一天裏,負傷的將近有兩千人。至於說陣亡的,指揮部方麵沒有統計,按照紮波羅熱茨的話說,那樣的統計沒有絲毫意義。
兩千名傷員的出現,無疑給布多戈希市的後勤保障出了很大的難題,且不說別的,就單單是組建戰地醫院,補給醫藥物品等事宜,就將耗去很大的人力、物力。
在這期間,楚思南曾經去後方的戰地醫院裏視察過一次,那裏的情況,令他在看了之後也不禁為之惻然。在那幾所被炸得七零八落的簡陋建築中,四處都擺滿了放置傷員的簡易病床,而那些傷勢較輕的士兵,則被安排在幾乎無人可見的角落裏,緊緊縮縮的擠成一堆。傷兵過多,醫護人員根本就不夠用,有很多傷勢過重的士兵,還沒有等到搶救人員的到來,就大睜著絕望的雙眼,在痛苦的煎熬中,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這個不行了,抬走!”
“搶救不過來了,抬走吧。”
……
在視察的過程中,除了充盈在耳邊的慘叫和因瀕死的絕望而催發出來的歇斯底裏的呻吟之外,楚思南聽到的最多的,就是那看上去如同剛剛從血池中打撈出來的醫生們,所說得這幾句話。
“戰爭總是需要流血的,而流血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隻有獲得了戰爭的勝利,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曾經的流血,曾經的犧牲,才有向敵人追討得機會。英勇無畏、能夠經受得住生死考驗的蘇維埃戰士們,堅持下去,隻要熬過這艱難的一關,那麽,我們就有機會向法西斯敵人,討要他們欠下的累累血債了……”
在視察完了戰地醫院之後,楚思南再次發表了戰地演說,他的聲音在蘇軍的陣線上回蕩著,在激勵著蘇軍戰士的鬥誌的同時,也在向所有人表明,他,楚思南,仍舊在這裏。
就在布多戈希爭奪戰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北方戰線的戰局也在快速的發展著。
截止到一月六日,德軍北方集群下屬的第四坦克集群,已經有一部突進到了洛傑伊諾耶波列南郊,並同早已守候在那裏的蘇軍發生了激烈的交火。在己方炮火的支援下,蘇軍防禦部隊抵禦住了德軍的第一次突擊,並將他們的進攻陣線,牢牢的壓縮在了這一地區。
其時,德軍的坦克部隊在進入別洛耶湖區水網地帶之後,行進變得日趨艱難,縱橫溝壑的水道,成為了裝甲部隊行進途中的巨大障礙。與此同時,極度寒冷的天氣,也給坦克戰車的維護和保養製造了巨大的麻煩,因為是采用汽油機動力,很多德軍坦克在經過一夜的停歇之後,就無法發動起來了。
而與此相對是,則是蘇軍北方麵軍日趨轉好的局麵。在卡累利阿地狹戰區,崔可夫指揮著他的軍隊,展開了針對芬蘭集群日趨猛烈的進攻。在進入1月份的伊始階段,北方麵軍通過兩次大規模的突擊作戰,一舉將芬蘭集群分割為南北兩個不相連接的部分。按照楚思南之前的建議,崔可夫指揮下的軍隊,采取兩種不同的殲滅方案,以加強對芬蘭集群的無情打擊。這兩種不同的殲滅方案,簡單來說,就是集中全力消滅被合圍在地狹北段的芬蘭部隊,同時將猛烈進攻與宣傳誘降相結合,分化、瓦解地狹南段芬蘭部隊的抵抗。
之所以要采取這種作戰方法,崔可夫和楚思南的共同認知,就是為了要盡可能快的解放出北方麵軍的一部戰鬥力,從而將他們投放到斯維裏河以南地區,增強別洛耶湖區方麵軍的戰鬥力。
所以,由這方麵看,蘇聯最高統帥部最初製定的北方作戰計劃,已經由於德軍在拉多加湖沿岸地區的推進,而被迫修改了。如今的全部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了楚思南所指揮的別洛耶湖區戰場上,其他各個方向上的作戰,都要求首先考慮配合這一地區的戰事進展。
為了起到最佳的配合效果,自一月份開始,西北方麵軍開始以謝利格爾湖為出發點,調撥四個集團軍的兵力,向德軍安德烈亞波爾一線防禦地帶實施突擊作戰,其目的,在與牽製德軍中央集群靠近北方位置的第九集團軍主力部隊,使其無法對北方戰區實施增援。
在列寧格勒方向,困守孤城的原列寧格勒方麵軍第五十五集團軍,也開始在靠近施品瑟爾堡一線的涅瓦河口地區,對駐守該地域的德軍部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其主要作戰目的,就是為了牽製德軍第十八集團軍的圍城兵力,使其在短期內無法南下。
在各個方麵都遭受到鉗製,而且又在這一段屢次收到大本營方麵斥責的屈希勒爾,終於決定孤注一擲了,他決定冒險從季赫溫、小維舍拉兩個地域,再次抽調三到五個師的兵力,去支援布多戈希一線的戰鬥。他的作戰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務必在蘇軍部隊可能發起總攻之前,突破敵人在這一地區的防線,並徹底實現對整個布多戈希蘇軍駐防部隊的合圍。
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那位對手極有可能會趁機在季赫溫發動攻勢,所以,為了保障北方作戰部隊的後勤運輸線安全,他頂著大本營方向的壓力,擅自從挺進別洛耶湖區的坦克第四集群中,回調了兩個裝甲師,以鞏固季赫溫地區防線。
在雙方的這一步調動之下,可憐的布多戈希,最終成為了一個能夠決定整個北線作戰最後生死的戰略要衝,雙方麵臨的局麵是,誰能在對方作戰目的得逞之前,控製住布多戈希,誰就最有可能獲得整場戰役的最後勝利。
這注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決鬥。
從6日開始,德軍的進攻雖然變得比之前更加凶猛,但是蘇軍的抵抗也是愈趨堅強,在德軍衝鋒中,蘇軍的守衛部隊甚至還趁機發動了數次反衝鋒作戰,其中的幾次,還有少量的部隊衝破了德軍的第一道防線。雖然這些突入的部隊,最終都因為後繼無人而被無情的殲滅,但是這畢竟能表現出一種氣象轉變的征兆。
不過在這種氣象轉變的情況下,蘇軍的部隊傷亡也在日趨增大。一道城市戰線的久攻不破,似乎激起了德軍部隊的火氣,他們的進攻作戰變得越發頻繁,而空中、遠程火力的配合打擊,也便的越發殘忍。在這種密集型的攻勢下,蘇軍的防禦兵力傷亡慘重,就在六號這一天,楚思南收到的傷亡報告單就顯示,剛剛募集起來的新兵,在這一天裏,負傷的將近有兩千人。至於說陣亡的,指揮部方麵沒有統計,按照紮波羅熱茨的話說,那樣的統計沒有絲毫意義。
兩千名傷員的出現,無疑給布多戈希市的後勤保障出了很大的難題,且不說別的,就單單是組建戰地醫院,補給醫藥物品等事宜,就將耗去很大的人力、物力。
在這期間,楚思南曾經去後方的戰地醫院裏視察過一次,那裏的情況,令他在看了之後也不禁為之惻然。在那幾所被炸得七零八落的簡陋建築中,四處都擺滿了放置傷員的簡易病床,而那些傷勢較輕的士兵,則被安排在幾乎無人可見的角落裏,緊緊縮縮的擠成一堆。傷兵過多,醫護人員根本就不夠用,有很多傷勢過重的士兵,還沒有等到搶救人員的到來,就大睜著絕望的雙眼,在痛苦的煎熬中,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這個不行了,抬走!”
“搶救不過來了,抬走吧。”
……
在視察的過程中,除了充盈在耳邊的慘叫和因瀕死的絕望而催發出來的歇斯底裏的呻吟之外,楚思南聽到的最多的,就是那看上去如同剛剛從血池中打撈出來的醫生們,所說得這幾句話。
“戰爭總是需要流血的,而流血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隻有獲得了戰爭的勝利,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曾經的流血,曾經的犧牲,才有向敵人追討得機會。英勇無畏、能夠經受得住生死考驗的蘇維埃戰士們,堅持下去,隻要熬過這艱難的一關,那麽,我們就有機會向法西斯敵人,討要他們欠下的累累血債了……”
在視察完了戰地醫院之後,楚思南再次發表了戰地演說,他的聲音在蘇軍的陣線上回蕩著,在激勵著蘇軍戰士的鬥誌的同時,也在向所有人表明,他,楚思南,仍舊在這裏。
就在布多戈希爭奪戰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北方戰線的戰局也在快速的發展著。
截止到一月六日,德軍北方集群下屬的第四坦克集群,已經有一部突進到了洛傑伊諾耶波列南郊,並同早已守候在那裏的蘇軍發生了激烈的交火。在己方炮火的支援下,蘇軍防禦部隊抵禦住了德軍的第一次突擊,並將他們的進攻陣線,牢牢的壓縮在了這一地區。
其時,德軍的坦克部隊在進入別洛耶湖區水網地帶之後,行進變得日趨艱難,縱橫溝壑的水道,成為了裝甲部隊行進途中的巨大障礙。與此同時,極度寒冷的天氣,也給坦克戰車的維護和保養製造了巨大的麻煩,因為是采用汽油機動力,很多德軍坦克在經過一夜的停歇之後,就無法發動起來了。
而與此相對是,則是蘇軍北方麵軍日趨轉好的局麵。在卡累利阿地狹戰區,崔可夫指揮著他的軍隊,展開了針對芬蘭集群日趨猛烈的進攻。在進入1月份的伊始階段,北方麵軍通過兩次大規模的突擊作戰,一舉將芬蘭集群分割為南北兩個不相連接的部分。按照楚思南之前的建議,崔可夫指揮下的軍隊,采取兩種不同的殲滅方案,以加強對芬蘭集群的無情打擊。這兩種不同的殲滅方案,簡單來說,就是集中全力消滅被合圍在地狹北段的芬蘭部隊,同時將猛烈進攻與宣傳誘降相結合,分化、瓦解地狹南段芬蘭部隊的抵抗。
之所以要采取這種作戰方法,崔可夫和楚思南的共同認知,就是為了要盡可能快的解放出北方麵軍的一部戰鬥力,從而將他們投放到斯維裏河以南地區,增強別洛耶湖區方麵軍的戰鬥力。
所以,由這方麵看,蘇聯最高統帥部最初製定的北方作戰計劃,已經由於德軍在拉多加湖沿岸地區的推進,而被迫修改了。如今的全部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了楚思南所指揮的別洛耶湖區戰場上,其他各個方向上的作戰,都要求首先考慮配合這一地區的戰事進展。
為了起到最佳的配合效果,自一月份開始,西北方麵軍開始以謝利格爾湖為出發點,調撥四個集團軍的兵力,向德軍安德烈亞波爾一線防禦地帶實施突擊作戰,其目的,在與牽製德軍中央集群靠近北方位置的第九集團軍主力部隊,使其無法對北方戰區實施增援。
在列寧格勒方向,困守孤城的原列寧格勒方麵軍第五十五集團軍,也開始在靠近施品瑟爾堡一線的涅瓦河口地區,對駐守該地域的德軍部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其主要作戰目的,就是為了牽製德軍第十八集團軍的圍城兵力,使其在短期內無法南下。
在各個方麵都遭受到鉗製,而且又在這一段屢次收到大本營方麵斥責的屈希勒爾,終於決定孤注一擲了,他決定冒險從季赫溫、小維舍拉兩個地域,再次抽調三到五個師的兵力,去支援布多戈希一線的戰鬥。他的作戰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務必在蘇軍部隊可能發起總攻之前,突破敵人在這一地區的防線,並徹底實現對整個布多戈希蘇軍駐防部隊的合圍。
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那位對手極有可能會趁機在季赫溫發動攻勢,所以,為了保障北方作戰部隊的後勤運輸線安全,他頂著大本營方向的壓力,擅自從挺進別洛耶湖區的坦克第四集群中,回調了兩個裝甲師,以鞏固季赫溫地區防線。
在雙方的這一步調動之下,可憐的布多戈希,最終成為了一個能夠決定整個北線作戰最後生死的戰略要衝,雙方麵臨的局麵是,誰能在對方作戰目的得逞之前,控製住布多戈希,誰就最有可能獲得整場戰役的最後勝利。
這注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