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巴圖科夫同誌很會做人啊,”坐在剛剛由莫斯科轉運來的吉普車上,楚思南一邊看著手中的報紙,一邊對坐在前座上的盧科昂基說道,“我說,他所說的這些東西,網真不都是你教給他的?”
“當然不是,”盧科昂基拍了拍自己頭上有些鬆動的棉帽子,笑嘻嘻的說道,“當時的時間那麽倉促,我即便是想手把手的交給他,也根本來不及啊。我隻是把那份你們製定出來的傷亡表單給了他,其他的就沒什麽了,都是他自己的臨場發揮。”
“那不錯,這位同誌很有前途嘛。”楚思南翻動著手中的報紙,淡然笑道,“我想統帥部方麵肯定會對他的答複大為滿意的,我相信他的蘇聯英雄稱號應該沒有問題了。”
“那當然,有前一階段的表現,再加上你的推薦,他拿這個稱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盧科昂基扭過頭來,看著楚思南媚笑道,“不知道什麽時候我也能有個立功的機會,好歹得塊勳章什麽的也可以。”
“那你可以考慮去找**夫中將,他那裏的立功機會應該多一些。”楚思南撩了撩眼皮,簡單的答複道。
“哦,那還是有機會再說吧。”盧科昂基討了個沒趣,訕笑一聲轉過頭去,不再說話了。去**夫中將那裏,這不是開玩笑嗎?現在整個北線的戰場上,似乎沒有哪個分戰區比那裏更危險了。如今,**夫中將的第五十二集團軍仍舊沒有打通進入列寧格勒的通道,而與此同時,正從東北方向撤下來的德軍第四坦克集群,卻有一支部隊正夜以繼日的趕赴那裏。盧科昂基雖然很想立功受獎,但是這份心思卻遠遠及不上保命的念頭強烈,同去**夫中將的前線相比,他還是覺得跟在楚思南的身邊要安全許多,而且也風光許多。就說到目前為止,楚思南有很多事情都是直接安排他去辦理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把他盧科昂基當成了一個角,至少在私底下說話的時候,沒有人會看他的軍銜高低。
楚思南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警衛在想些什麽,他已經把自己的注意再次放回到手中的報紙上。
這是今天剛剛出版的《真理報》,在這份報紙的頭版位置上,用占據了整整一版的篇幅,對剛剛結束的布多戈希戰役作了詳盡的報道。
怎麽說呢,這篇報道基本上是符合現實的,至少來說,報道中對整場戰役的策劃、布置,直到開展、結束的報道,都是實事求是的。而與事實稍稍有些脫節的地方,就是報道中對蘇德兩軍在這場交鋒中的傷亡數字,有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偏差。
“德國法西斯在這場戰役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在布多戈希戰役中,德軍先後損失兵員兩萬六千餘人,損失各式坦克、裝甲車二百三十餘輛,損失飛機四十七架。當然,英勇的蘇聯紅軍在這場戰役中,也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在半個多月的戰鬥中,我們總計有將近兩萬名英勇的戰士,為了贏取這一場戰役,付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不過無論如何,這一場戰役我們終究是勝利了,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一場戰役,我軍成功的粉碎了法西斯敵人企圖打通布多戈希防線,並由此迂回包抄我別洛耶湖區方麵軍後翼的歹毒計劃……”
毫無疑問,在這篇報道中,德軍的損失被誇大了,而蘇軍的損失,則在很大程度上被縮小了。對於這一點,楚思南並不感到絲毫的意外,而且,這個傷亡數字,也是他和紮波羅熱茨兩個人一起合計之後弄出來的。
對於在這件事情弄虛作假,楚思南並不覺得虧心,這就是戰爭,在戰爭中,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說實話的。就像這種對傷亡數字的報道,如果真的按照實際情況去報到,那這場原本有利於鼓舞士氣的勝利,就會變得毫無意義,甚至,還會起到很大的反作用。
正是基於此,楚思南同意了這次造假,同時,他還極力促成了這件事。
除了在傷亡數字上的虛假報道之外,另一個不符合實際的地方,就是對莫巴圖科夫的采訪,而這也正是楚思南說他會做人的原因所在。
在這場戰役中,有一個很關鍵的部分,那就是蘇軍針對布多戈希的大規模炮擊,而在這其中,始終滯留城中吸引德軍兵力的第五十師以及那個預備隊師更是重中之重。說實話,那些國外的記者也許並不關心蘇軍在這裏取得了多大的勝利,他們更關心的是這場戰役中的爆料――這兩個師的犧牲究竟是自願的,還是被蘇軍的作戰指揮部拋棄了。他們在這場戰役中,究竟是扮演了一個可悲的“炮灰角色”,還是扮演了一個英勇無畏、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角色”?這一點,國外的記者更加感興趣。
麵對眾多記者的提問,身上帶傷的莫巴圖科夫回答的極為合體,用報紙上的話說,那就是“慷慨激昂,英雄之氣孕於言辭之間”。
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莫巴圖科夫完全的篡改了事實,他聲稱,在戰役進行的最關鍵時刻,也就是德軍衝入布多戈希城,並將要實現對第五十師以及預備隊師的合圍時。指揮部方麵曾經下達過命令,讓他們的部隊盡力向伊爾門河南岸撤離,以避免被德軍合圍。
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莫巴圖科夫清楚地認識到布多戈希對整個蘇軍北方戰線的重要性,因此,他決定放棄突圍,命令自己的部隊堅守陣地,以此拖住德軍進攻的節奏,為方麵軍指揮部重新調撥兵力、組織戰線贏取時間。
其後發生的一切就很明了了,德軍很快對他的部隊實現了全麵合圍,並隨即展開了凶猛的攻勢。在這個過程中,莫巴圖科夫的部隊傷亡慘重,防線也被壓縮到了一個絕對危險的狹小區域內,幾乎馬上就要撐不下去了。麵對這種危機的局麵,莫巴圖科夫通過和師指揮部全體參謀的協商,一致作出了一個最為慘烈的決定――請求方麵軍指揮部,對布多戈希城市區域實施大規模炮火攻擊。
“我和我的參謀、我的士兵們,都以這項決定為榮。能夠用我們的生命,我們的鮮血,去換取敵人更大的傷亡,甚至是整場戰役的勝利,我們雖死無怨,雖死猶榮。”莫巴圖科夫如是表白。
對於莫巴圖科夫的英雄主義表現,《真理報》給與了高度的讚揚,稱讚他是當之無愧的“蘇聯英雄”,是反抗法西斯侵略的無畏鬥士,是全體蘇聯紅軍的楷模。
莫巴圖科夫的言辭雖然有為自己撈取功勞的嫌疑,但是他卻澄清了一項事實,那就是炮擊布多戈希這一戰中,別洛耶湖區方麵軍指揮部,並沒有把誰當成誘餌,更沒有誰在充當可悲的“炮灰”角色。這種局麵的出現,完全是因為一種稱為“英雄主義”的大無畏思想在促到、在激勵著城內蘇軍士兵,為了贏取勝利而放棄了對死的恐懼,從而自願的充當了為戰爭勝利之神獻上的祭品。
莫巴圖科夫所說的一切符合事實嗎?答案顯然是“不”。但他所說的有人相信嗎?這個答案顯然是“有,而且大多數人都會相信”。這樣一種**裸的作假也許在十幾年、甚至是短短的幾年之後,就會有站出來戳穿它,但是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現在絕對不會有人去質疑它的真實性。不為別的,就因為這樣一種造假,有利於激起全國、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鬥爭士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最高統帥部決不允許有人來戳穿這個騙局,而美國人或許會有些疑問,但是在大環境的迫使下,他們也不會在這節骨眼上,跳出來說三道四。
這是戰爭年代,是一個充斥著血與火的災難年代,在戰爭的催發下,整個世界都會變得光怪陸離,道德與倫理在這詭異的時代背景下,會變得無足輕重。同樣的,戰爭年代也注定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英雄的出現,絕不僅僅是因為某個人的才華卓著、英勇無畏,在很多情況下,一個英雄的出現,隻是因為人們需要他這樣一個角色出現。
楚思南盡管來到這個時代的時間並不常,但是在長達兩個月的戰火熏陶中,他親身體會並且直接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與此同時,也明白了很多曾經不可能明白的道理。
在戰爭中,往常被人所不齒的欺騙、訛詐、陷害等等等等,一切卑劣的手段都變得不再麵目可憎,說白了,這些隻不過都是手段,都是在戰爭過程中,為了謀求最後的勝利而耍弄的小伎倆。戰爭過程中?既然是過程,誰又會去重視?戰爭注重的隻是結果,曆史上記載的偉大者、神聖者,永遠隻會是勝利者,而勝利者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他頭頂上那個勝利的光環。至於說謀求勝利的過程,誰會去仔細研究?
由此及彼,楚思南聯想到在克裏姆林宮內的那段生活,那似乎和這裏他所感到興致盎然的戰鬥沒什麽區別,隻不過那裏的鬥爭進行的更猛烈但是卻沒有硝煙罷了。
也許,也許全身心地投入到那場戰鬥中,同樣也是一件很有趣,很讓人感覺刺激的事情吧?
拿著手中的報紙,楚思南的腦海深處,突然跳出一個令他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的念頭。
“當然不是,”盧科昂基拍了拍自己頭上有些鬆動的棉帽子,笑嘻嘻的說道,“當時的時間那麽倉促,我即便是想手把手的交給他,也根本來不及啊。我隻是把那份你們製定出來的傷亡表單給了他,其他的就沒什麽了,都是他自己的臨場發揮。”
“那不錯,這位同誌很有前途嘛。”楚思南翻動著手中的報紙,淡然笑道,“我想統帥部方麵肯定會對他的答複大為滿意的,我相信他的蘇聯英雄稱號應該沒有問題了。”
“那當然,有前一階段的表現,再加上你的推薦,他拿這個稱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盧科昂基扭過頭來,看著楚思南媚笑道,“不知道什麽時候我也能有個立功的機會,好歹得塊勳章什麽的也可以。”
“那你可以考慮去找**夫中將,他那裏的立功機會應該多一些。”楚思南撩了撩眼皮,簡單的答複道。
“哦,那還是有機會再說吧。”盧科昂基討了個沒趣,訕笑一聲轉過頭去,不再說話了。去**夫中將那裏,這不是開玩笑嗎?現在整個北線的戰場上,似乎沒有哪個分戰區比那裏更危險了。如今,**夫中將的第五十二集團軍仍舊沒有打通進入列寧格勒的通道,而與此同時,正從東北方向撤下來的德軍第四坦克集群,卻有一支部隊正夜以繼日的趕赴那裏。盧科昂基雖然很想立功受獎,但是這份心思卻遠遠及不上保命的念頭強烈,同去**夫中將的前線相比,他還是覺得跟在楚思南的身邊要安全許多,而且也風光許多。就說到目前為止,楚思南有很多事情都是直接安排他去辦理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把他盧科昂基當成了一個角,至少在私底下說話的時候,沒有人會看他的軍銜高低。
楚思南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警衛在想些什麽,他已經把自己的注意再次放回到手中的報紙上。
這是今天剛剛出版的《真理報》,在這份報紙的頭版位置上,用占據了整整一版的篇幅,對剛剛結束的布多戈希戰役作了詳盡的報道。
怎麽說呢,這篇報道基本上是符合現實的,至少來說,報道中對整場戰役的策劃、布置,直到開展、結束的報道,都是實事求是的。而與事實稍稍有些脫節的地方,就是報道中對蘇德兩軍在這場交鋒中的傷亡數字,有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偏差。
“德國法西斯在這場戰役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在布多戈希戰役中,德軍先後損失兵員兩萬六千餘人,損失各式坦克、裝甲車二百三十餘輛,損失飛機四十七架。當然,英勇的蘇聯紅軍在這場戰役中,也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在半個多月的戰鬥中,我們總計有將近兩萬名英勇的戰士,為了贏取這一場戰役,付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不過無論如何,這一場戰役我們終究是勝利了,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一場戰役,我軍成功的粉碎了法西斯敵人企圖打通布多戈希防線,並由此迂回包抄我別洛耶湖區方麵軍後翼的歹毒計劃……”
毫無疑問,在這篇報道中,德軍的損失被誇大了,而蘇軍的損失,則在很大程度上被縮小了。對於這一點,楚思南並不感到絲毫的意外,而且,這個傷亡數字,也是他和紮波羅熱茨兩個人一起合計之後弄出來的。
對於在這件事情弄虛作假,楚思南並不覺得虧心,這就是戰爭,在戰爭中,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說實話的。就像這種對傷亡數字的報道,如果真的按照實際情況去報到,那這場原本有利於鼓舞士氣的勝利,就會變得毫無意義,甚至,還會起到很大的反作用。
正是基於此,楚思南同意了這次造假,同時,他還極力促成了這件事。
除了在傷亡數字上的虛假報道之外,另一個不符合實際的地方,就是對莫巴圖科夫的采訪,而這也正是楚思南說他會做人的原因所在。
在這場戰役中,有一個很關鍵的部分,那就是蘇軍針對布多戈希的大規模炮擊,而在這其中,始終滯留城中吸引德軍兵力的第五十師以及那個預備隊師更是重中之重。說實話,那些國外的記者也許並不關心蘇軍在這裏取得了多大的勝利,他們更關心的是這場戰役中的爆料――這兩個師的犧牲究竟是自願的,還是被蘇軍的作戰指揮部拋棄了。他們在這場戰役中,究竟是扮演了一個可悲的“炮灰角色”,還是扮演了一個英勇無畏、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角色”?這一點,國外的記者更加感興趣。
麵對眾多記者的提問,身上帶傷的莫巴圖科夫回答的極為合體,用報紙上的話說,那就是“慷慨激昂,英雄之氣孕於言辭之間”。
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莫巴圖科夫完全的篡改了事實,他聲稱,在戰役進行的最關鍵時刻,也就是德軍衝入布多戈希城,並將要實現對第五十師以及預備隊師的合圍時。指揮部方麵曾經下達過命令,讓他們的部隊盡力向伊爾門河南岸撤離,以避免被德軍合圍。
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莫巴圖科夫清楚地認識到布多戈希對整個蘇軍北方戰線的重要性,因此,他決定放棄突圍,命令自己的部隊堅守陣地,以此拖住德軍進攻的節奏,為方麵軍指揮部重新調撥兵力、組織戰線贏取時間。
其後發生的一切就很明了了,德軍很快對他的部隊實現了全麵合圍,並隨即展開了凶猛的攻勢。在這個過程中,莫巴圖科夫的部隊傷亡慘重,防線也被壓縮到了一個絕對危險的狹小區域內,幾乎馬上就要撐不下去了。麵對這種危機的局麵,莫巴圖科夫通過和師指揮部全體參謀的協商,一致作出了一個最為慘烈的決定――請求方麵軍指揮部,對布多戈希城市區域實施大規模炮火攻擊。
“我和我的參謀、我的士兵們,都以這項決定為榮。能夠用我們的生命,我們的鮮血,去換取敵人更大的傷亡,甚至是整場戰役的勝利,我們雖死無怨,雖死猶榮。”莫巴圖科夫如是表白。
對於莫巴圖科夫的英雄主義表現,《真理報》給與了高度的讚揚,稱讚他是當之無愧的“蘇聯英雄”,是反抗法西斯侵略的無畏鬥士,是全體蘇聯紅軍的楷模。
莫巴圖科夫的言辭雖然有為自己撈取功勞的嫌疑,但是他卻澄清了一項事實,那就是炮擊布多戈希這一戰中,別洛耶湖區方麵軍指揮部,並沒有把誰當成誘餌,更沒有誰在充當可悲的“炮灰”角色。這種局麵的出現,完全是因為一種稱為“英雄主義”的大無畏思想在促到、在激勵著城內蘇軍士兵,為了贏取勝利而放棄了對死的恐懼,從而自願的充當了為戰爭勝利之神獻上的祭品。
莫巴圖科夫所說的一切符合事實嗎?答案顯然是“不”。但他所說的有人相信嗎?這個答案顯然是“有,而且大多數人都會相信”。這樣一種**裸的作假也許在十幾年、甚至是短短的幾年之後,就會有站出來戳穿它,但是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現在絕對不會有人去質疑它的真實性。不為別的,就因為這樣一種造假,有利於激起全國、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鬥爭士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最高統帥部決不允許有人來戳穿這個騙局,而美國人或許會有些疑問,但是在大環境的迫使下,他們也不會在這節骨眼上,跳出來說三道四。
這是戰爭年代,是一個充斥著血與火的災難年代,在戰爭的催發下,整個世界都會變得光怪陸離,道德與倫理在這詭異的時代背景下,會變得無足輕重。同樣的,戰爭年代也注定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英雄的出現,絕不僅僅是因為某個人的才華卓著、英勇無畏,在很多情況下,一個英雄的出現,隻是因為人們需要他這樣一個角色出現。
楚思南盡管來到這個時代的時間並不常,但是在長達兩個月的戰火熏陶中,他親身體會並且直接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與此同時,也明白了很多曾經不可能明白的道理。
在戰爭中,往常被人所不齒的欺騙、訛詐、陷害等等等等,一切卑劣的手段都變得不再麵目可憎,說白了,這些隻不過都是手段,都是在戰爭過程中,為了謀求最後的勝利而耍弄的小伎倆。戰爭過程中?既然是過程,誰又會去重視?戰爭注重的隻是結果,曆史上記載的偉大者、神聖者,永遠隻會是勝利者,而勝利者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他頭頂上那個勝利的光環。至於說謀求勝利的過程,誰會去仔細研究?
由此及彼,楚思南聯想到在克裏姆林宮內的那段生活,那似乎和這裏他所感到興致盎然的戰鬥沒什麽區別,隻不過那裏的鬥爭進行的更猛烈但是卻沒有硝煙罷了。
也許,也許全身心地投入到那場戰鬥中,同樣也是一件很有趣,很讓人感覺刺激的事情吧?
拿著手中的報紙,楚思南的腦海深處,突然跳出一個令他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