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德戰爭還沒有全麵結束的情況下同英國人開戰,楚思南的這一項決定,多多少少的令最高統帥部以及克裏姆林宮的最高決策層感到驚訝。不過此時的蘇聯還遠遠談不上什麽所謂的集體性民主決策,無論是在最高統帥部還是在克裏姆林宮,抑或是在蘇共黨內,“一言堂”是決策的最集中體現方式,這個“一言”是總書記的一言,是最高統帥的一言,說白了,也就是楚思南的一言。
因此,當楚思南決定在巴爾幹地區實施秘密的全麵軍事動員,並命令駐留在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等國的蘇聯紅軍部隊結束修整,轉而進入戰前預備狀態的時候,蘇共高層雖然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反對。
當然,對於軍方的主要將領來說,他們更加不會對楚思南的決定提出半點的反對,相反,他們在這一個問題上的意見是支持,絕對的支持,舉雙手雙腳的表態支持。正如阿赫羅梅耶夫同誌在最高統帥部會議上接受詢問時所提出的看法一樣:對英國人的這一場戰鬥,其意義絕不於最後的勝負,更不在於消滅多少敵人,它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作用在於,偉大的蘇維埃政權要通過這一場戰鬥向全世界宣告,無論是東歐還是巴爾幹,抑或是東亞,全都處在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的戰略地緣結構範圍內,這裏所發生的一切,全都關乎著蘇聯的國家安全利益。因此。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抑或是其他形形色色地國家,都不允許單反麵的在這一地區內挑起事端,否則,就是對蘇聯的挑釁。
英國佬,這些個在二戰中被德國人打掉了牙齒的老虎,還以為他們仍舊是當初那個縱橫全球的“日不落帝國”呢,它要在蘇聯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想要充當美國人的導盲犬來試探一下蘇聯政府的忍耐底線。那好,我們就以希臘的事端為突破口。狠狠的打他一仗,最好能夠在最短地時間內。在最大限度上把英國人打疼,讓他們知道。如今的蘇聯並不害怕打仗,處在蘇聯國家決策層裏地,都是在戰爭中走過來的鐵血軍人,麵對任何形式地挑釁,這些決策者都沒有任何的耐心去忍耐,他們隻有一個方式來回應敵人的挑釁,那就是 ̄ ̄戰爭!
隻要有了這一場戰爭的勝利。那麽相信自此以後,任何人、任何國家,想要在蘇聯的戰略地緣範圍內搞些小動作,都會提前仔細的考慮一番了。
這樣看來,這一場戰爭是必須要進行的,它關乎到了蘇聯在今後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內。周邊地區地穩定與否,國際環境的走向如何,地緣政治的安定與否等等等等。一係列重大問題的走勢。能夠通過這一場戰爭,一攬子的解決這麽多問題,無論從那方麵說,這都是值得的。
就這樣,一場針對英國人地戰爭準備很快就開始了。
在籌建的過程中,楚思南以共產國際會議主席的身份,向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四國左翼政府首腦發出了電函,告知他們:作為國際**運動中地一份子,蘇聯黨和政府絕不會坐視希臘的革命同誌遭受敵人的無恥欺壓,因此,為了保住希臘革命同誌的革命成果,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派遣蘇聯紅軍進入希臘,協助希臘人民解放軍抵禦英國人的入侵。同時,蘇共中央希望巴爾幹四個兄弟國家,能夠在這次行動上對蘇軍給與支持。
楚思南以共產國際名義下發的號召,很快得到了四國的回應。一月十三日,巴爾幹半島四國一致推選南共總書記、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主席鐵托,為四國盟軍總司令,統帥四國盟軍共十八個師赴希臘作戰。
與此同時,由阿赫羅梅耶夫率領巴爾幹第一方麵軍(下轄諸兵種合成的四個整編集團軍)、索科洛夫率領的巴爾幹第二方麵軍(下轄兩個坦克集團軍、三個步兵機械化集團軍、一個遠程航空軍)同時秘密開赴巴爾幹,他們將分別取道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進入希臘北部。
為了能夠出敵不意,打英國人一個措手不及,因此,從部隊調動,到戰略部署,無論是哪方麵的行動,楚思南都要求絕對的保密。那時候還沒有所謂的衛星監測一說,而在歐洲戰場上,此時的兵力調動似乎也非常正常,所以,直到蘇軍以及四國盟軍的數十萬部隊從六個方向上進入希臘境內之後,英軍以及希臘的政府軍方麵還沒有絲毫的察覺。
就在巴爾幹兩支方麵軍秘密挺進希臘境內的時候,遠在德國柏林戰場的朱可夫,向最高統帥部提交了一份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朱可夫指出,即將在希臘進行的戰爭,最好能夠向後拖延兩到三天。
如果從柏林戰場的現實情況來看,朱可夫的建議並非沒有道理。在朱可夫提交報告的時候,柏林市區內進行的戰役,已經到了最後、最關鍵的時刻,經過連續幾天的進攻,蘇聯紅軍的一線作戰部隊,已經攻占了柏林第九區,法西斯德國的生命線已經幾乎被蘇軍完全切斷了。麵對這一情況,朱可夫認為,隻要再給他一周左右的時間,柏林的戰役就將最後結束,從而也為這場曠日持久的蘇德戰爭,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
如果在柏林戰役結束之前,蘇軍就在希臘采取行動,並直接同英軍交火的話,那麽朱可夫擔心柏林方麵會出現問題,畢竟如今的英美盟軍,就駐紮在易北河一線,而在那個方向上,蘇軍駐紮的兵力並不多。可以說是占據著絕對的弱勢。一旦由於希臘戰事地爆發,導致英美一方產生強烈的反應,甚至不惜在柏林地域同蘇軍兵戎相見的話,那麽無疑該線的蘇軍會陷入極大的被動之中。
誠然,朱可夫的顧慮並非沒有道理,盡管楚思南並不認為美國人有可能會直接同蘇聯交兵,但是這話說回來,不怕個一萬還要怕個萬一呢,這美國人心裏會想些什麽,誰也說不好。為了保險起見。楚思南最終決定同意朱可夫的提議,他一方麵命令阿赫羅梅耶夫、索科洛夫將進攻的時間向後拖延四十八個小時。另一方麵,則命令處在德國易北河一線的蘇軍部隊。從即刻起,進入戒備狀態,隨時準備著迎接來自河對岸的敵人進攻。
在得到了楚思南地肯定答複之後,朱可夫也立刻加強了在柏林城內的攻勢。
在十二月十六日下午三時,蘇軍兩個集團軍兵力發動了對蘭德維爾運河沿線德軍地進攻,意圖奪取這條運河防線,然後對德軍要害位置的最後一個防禦支撐點 ̄ ̄蒂爾花園區防禦地帶發起進攻。
蒂爾花園區實際上就是德國地政府核心所在地。象征著第三帝國權力核心的國會大廈、最高統帥部、帝國政府機關,都設立在這個區域內。而為了保障這一區域的安全,德軍指揮部方麵已經把黨衛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都劃撥到了這裏,毫不客氣地說,隻要攻克了這條防線。那麽柏林戰役也就算是基本結束了。
戰鬥從二十六日下午打響,一直持續到二十七日上午近十點鍾,蘇軍在付出了重大代價的情況下。最終摧毀了德軍蘭德維爾運河防線。隨即,第二梯隊負責進攻的蘇聯紅軍,以團級為單位,分批次的進入蒂爾花園區,同仍舊堅守在那裏地德軍展開殊死的較量。
可以說,在整場柏林戰役中,隻有蒂爾花園區的戰鬥才是最為慘烈、最為殘酷的街道巷戰。由於可以展開部隊的空間過於狹小,因此,蘇軍過去那種無往不利的大兵團式地作戰方法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而炮兵所能夠提供的火力支援也相對薄弱,因此,他們隻能像是啃咬芭蕉樹葉的小蟲子一般,一點點地蠶食德軍的據點。而已經瀕臨絕境的德軍防禦部隊,更是退無可退,他們除了據守著自己那僅存的一塊陣地之外,就再無它法了。
此時的德軍,展現出了足以令任何人都為之目瞪口呆的戰鬥力。在那一棟棟殘破不堪、布滿了彈洞和焦黑的燒燎痕跡的樓房廢墟裏,蘇德雙方的士兵幾乎是在麵對麵的作戰,那種距離幾乎近到無法形容的地步,一枚扯掉了引信的長柄手榴彈,甚至可以在雙方的士兵之間你丟過來我扔回去的拋動數次,才最終爆炸。而蘇軍士兵配備的專門用來攻堅的火焰噴射器,也必須小心翼翼的使用,因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從某一扇門內出來的,究竟是德國人還是自己人。
單兵對單兵的作戰打到這個時候,似乎什麽武器都可以用了,負隅頑抗的德軍士兵,甚至將原本用來打坦克的“鐵拳”,都用到來打擊蘇軍步兵了。不過蘇軍士兵也很快發覺了這種武器的妙處,他們在剛剛奪取的陣地上四處搜集德國人留下的炮筒、炮彈,然後扛著這種東西去轟擊德國人固守的房間。在這種近距離作戰的條件下,一枚反坦克火箭彈發出去,往往就是一聲刺耳的呼嘯,緊接著就是震耳欲聾的爆鳴。在這種反坦克火箭彈的近距離轟擊下,能夠在死的時候還保持著身體完整的人,已經是百分之百的幸運了,至於說活下來,那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盡管德軍士兵的抵抗非常頑強,但是失敗的命運還終究會落到他們的頭上。
戰鬥進行到二十七日夜,蘇軍已經攻克了蒂爾花園區內大部分地區,並全麵包圍了帝國大廈以及它的外圍建築內務部大樓,而此時仍舊在該包圍圈內作戰的德軍,隻剩下不到六千人了,而即便是這六千的兵力,也麵臨著食物供給不暢、彈藥瀕臨耗盡、傷員眾多等一係列的問題。
在當日夜的七點三十分到八點十分,蘇軍圍攻內務部大樓地戰鬥停歇了整整四十分鍾,在這個時間段裏。蘇軍一方麵調動後一梯隊的進攻部隊上前,一方麵對兀自在做著困獸之鬥的德軍展開勸降。
四十分鍾的時間很快過去,而德軍也絲毫沒有投降的跡象。從八點十分開始,蘇軍的最後一輪進攻開始了。
這是一場沒有憐憫也沒有妥協的戰鬥,身穿灰色軍大衣的蘇軍士兵占據了內務部大樓的底層大廳,身著已經分不出是什麽顏色的軍裝地德軍士兵便退到二樓以及地下室,繼續進行著戰鬥。那一道道殘破到搖搖欲墜的樓梯,成為了雙方爭奪地焦點,在嘈雜的槍聲中,不是有人從樓梯上跌落下來。隨即淹沒在成堆地屍體當中。
到當日深夜的十一點鍾,精疲力竭的蘇聯紅軍。終於拿下了國會大廈的最後一道屏障,而就在內務部大樓被蘇軍攻克前的幾分鍾。人類軍事史上最大的一個戰爭策劃者、猶太人心目中最邪惡的一個魔鬼、人類政治製度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地一個野心家 ̄ ̄希特勒,在經曆了長期絕望的折磨之後,在國會大廈的地下室裏服毒自盡了。
對於希特勒這個戰爭狂人的死,後世有好幾個版本的傳言,而其中最令人信服的就是兩個:其一,自然就是說希特勒之所以自盡,是擔心將來落到蘇聯人手裏。對於他來說,那將是一場災難,因此,他地自盡也就順理成章了。其二,則是說希特勒並非自盡,而是被迫服毒的。其原因無非是為了讓這個戰爭狂人背負下所有的責任。幾年地對外戰爭,曾經強大的德意誌第三帝國迅速的土崩瓦解,而在這個過程中。數百近千萬的德意誌男兒殞命殺場,這個對國家、對民族的巨大罪責,需要有人來承擔主要責任。這個責任由誰來背最合適?毫無疑問,就是希特勒。同樣的,在這數年的戰爭中,德國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無論是蘇俄還是英美,抑或是眾多淪陷德國大軍鐵蹄下的歐洲諸國,真可謂是傷亡慘重、損失不可計數。這個責任也要有人來承擔大頭,這個人是誰?當然還是希特勒。因此,為了避免這位元首在戰後的審判中胡言亂語,惹得大家都不得消停,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讓他提前死掉。這第二種說法聽上去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但是保持這一看法的史學家們有他們自己的依據。根據蘇軍繳獲的重重資料顯示,希特勒在自盡前的最後一分鍾,立下了他的遺囑,在這份遺囑中,他選擇鄧尼茨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以繼續同英美蘇抗爭。與此同時,他也近乎是歇斯底裏的認為,柏林是不可能被蘇聯人攻占的,盡管這些低賤血統的高加索人此時占據著上風,但是隻要忠於他的海因裏希、溫克帶領德意誌大軍趕到,那麽柏林的危機將會徹底解除。試想一下,如此一個近乎到了瘋狂境地的人,而且還是在對自己的部下抱有絕對信心的情況下,怎麽可能會無緣無故的自盡了?
這是一個迷,永遠也解不開的迷。
不過無論這個謎如何的難以破解,如何的誘人探索,在二十七日夜,蘇軍最後進攻國會大廈的時候,都沒有人會去考慮它。希特勒所深深信任的海因裏希、溫克,都不可能進入柏林了,就在此前的一天,這兩位將軍已經率部向美英盟軍投降了。而在希特勒死後,幸存在國會大廈裏的德意誌諸多將軍、士兵,似乎也失去了繼續戰鬥下去的理由。
二十八日淩晨零點十五分,在蘇軍對國會大廈的第一波進攻結束後,德軍通過高音喇叭和廣播,向正在準備發動第二波攻勢的蘇軍喊話,他們希望能夠進行停戰談判。
在聽聞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朱可夫幾乎連猶豫一下的興趣都欠奉了,他現在整天考慮的,就是盡快結束掉柏林的戰事,因為希臘的戰爭已經不能再拖下去了,這裏早一天結束,那裏就能早一天開始,這其中的問題他怎麽會不清楚?
而當德軍有心停戰的時候,一直在等著這一刻到來的吉爾尼洛娃同誌,已經進入了深深的睡夢之中。她雖然同樣關心前線的戰事,但是卻沒有朱可夫那樣熬夜的毅力,對於她來說,隻要能夠在最後的受降儀式上露個臉,從“老匹夫”們的手裏搶上一些軍功就可以了,別的事情還遠沒到用她來操心的程度。因此呢,可愛而又實在的吉爾尼洛娃同誌,是被自己的警衛從睡夢中叫醒的,在醒來的時候,她還忿忿的將警衛嗬斥了兩句,可是當聽說德軍有意停戰的消息後,她便一溜煙的趕到了總指揮部,那副精神奕奕的樣子,絕對找不出半點睡眠不足的痕跡。,!
因此,當楚思南決定在巴爾幹地區實施秘密的全麵軍事動員,並命令駐留在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等國的蘇聯紅軍部隊結束修整,轉而進入戰前預備狀態的時候,蘇共高層雖然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反對。
當然,對於軍方的主要將領來說,他們更加不會對楚思南的決定提出半點的反對,相反,他們在這一個問題上的意見是支持,絕對的支持,舉雙手雙腳的表態支持。正如阿赫羅梅耶夫同誌在最高統帥部會議上接受詢問時所提出的看法一樣:對英國人的這一場戰鬥,其意義絕不於最後的勝負,更不在於消滅多少敵人,它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作用在於,偉大的蘇維埃政權要通過這一場戰鬥向全世界宣告,無論是東歐還是巴爾幹,抑或是東亞,全都處在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的戰略地緣結構範圍內,這裏所發生的一切,全都關乎著蘇聯的國家安全利益。因此。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抑或是其他形形色色地國家,都不允許單反麵的在這一地區內挑起事端,否則,就是對蘇聯的挑釁。
英國佬,這些個在二戰中被德國人打掉了牙齒的老虎,還以為他們仍舊是當初那個縱橫全球的“日不落帝國”呢,它要在蘇聯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想要充當美國人的導盲犬來試探一下蘇聯政府的忍耐底線。那好,我們就以希臘的事端為突破口。狠狠的打他一仗,最好能夠在最短地時間內。在最大限度上把英國人打疼,讓他們知道。如今的蘇聯並不害怕打仗,處在蘇聯國家決策層裏地,都是在戰爭中走過來的鐵血軍人,麵對任何形式地挑釁,這些決策者都沒有任何的耐心去忍耐,他們隻有一個方式來回應敵人的挑釁,那就是 ̄ ̄戰爭!
隻要有了這一場戰爭的勝利。那麽相信自此以後,任何人、任何國家,想要在蘇聯的戰略地緣範圍內搞些小動作,都會提前仔細的考慮一番了。
這樣看來,這一場戰爭是必須要進行的,它關乎到了蘇聯在今後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內。周邊地區地穩定與否,國際環境的走向如何,地緣政治的安定與否等等等等。一係列重大問題的走勢。能夠通過這一場戰爭,一攬子的解決這麽多問題,無論從那方麵說,這都是值得的。
就這樣,一場針對英國人地戰爭準備很快就開始了。
在籌建的過程中,楚思南以共產國際會議主席的身份,向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四國左翼政府首腦發出了電函,告知他們:作為國際**運動中地一份子,蘇聯黨和政府絕不會坐視希臘的革命同誌遭受敵人的無恥欺壓,因此,為了保住希臘革命同誌的革命成果,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派遣蘇聯紅軍進入希臘,協助希臘人民解放軍抵禦英國人的入侵。同時,蘇共中央希望巴爾幹四個兄弟國家,能夠在這次行動上對蘇軍給與支持。
楚思南以共產國際名義下發的號召,很快得到了四國的回應。一月十三日,巴爾幹半島四國一致推選南共總書記、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主席鐵托,為四國盟軍總司令,統帥四國盟軍共十八個師赴希臘作戰。
與此同時,由阿赫羅梅耶夫率領巴爾幹第一方麵軍(下轄諸兵種合成的四個整編集團軍)、索科洛夫率領的巴爾幹第二方麵軍(下轄兩個坦克集團軍、三個步兵機械化集團軍、一個遠程航空軍)同時秘密開赴巴爾幹,他們將分別取道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進入希臘北部。
為了能夠出敵不意,打英國人一個措手不及,因此,從部隊調動,到戰略部署,無論是哪方麵的行動,楚思南都要求絕對的保密。那時候還沒有所謂的衛星監測一說,而在歐洲戰場上,此時的兵力調動似乎也非常正常,所以,直到蘇軍以及四國盟軍的數十萬部隊從六個方向上進入希臘境內之後,英軍以及希臘的政府軍方麵還沒有絲毫的察覺。
就在巴爾幹兩支方麵軍秘密挺進希臘境內的時候,遠在德國柏林戰場的朱可夫,向最高統帥部提交了一份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朱可夫指出,即將在希臘進行的戰爭,最好能夠向後拖延兩到三天。
如果從柏林戰場的現實情況來看,朱可夫的建議並非沒有道理。在朱可夫提交報告的時候,柏林市區內進行的戰役,已經到了最後、最關鍵的時刻,經過連續幾天的進攻,蘇聯紅軍的一線作戰部隊,已經攻占了柏林第九區,法西斯德國的生命線已經幾乎被蘇軍完全切斷了。麵對這一情況,朱可夫認為,隻要再給他一周左右的時間,柏林的戰役就將最後結束,從而也為這場曠日持久的蘇德戰爭,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
如果在柏林戰役結束之前,蘇軍就在希臘采取行動,並直接同英軍交火的話,那麽朱可夫擔心柏林方麵會出現問題,畢竟如今的英美盟軍,就駐紮在易北河一線,而在那個方向上,蘇軍駐紮的兵力並不多。可以說是占據著絕對的弱勢。一旦由於希臘戰事地爆發,導致英美一方產生強烈的反應,甚至不惜在柏林地域同蘇軍兵戎相見的話,那麽無疑該線的蘇軍會陷入極大的被動之中。
誠然,朱可夫的顧慮並非沒有道理,盡管楚思南並不認為美國人有可能會直接同蘇聯交兵,但是這話說回來,不怕個一萬還要怕個萬一呢,這美國人心裏會想些什麽,誰也說不好。為了保險起見。楚思南最終決定同意朱可夫的提議,他一方麵命令阿赫羅梅耶夫、索科洛夫將進攻的時間向後拖延四十八個小時。另一方麵,則命令處在德國易北河一線的蘇軍部隊。從即刻起,進入戒備狀態,隨時準備著迎接來自河對岸的敵人進攻。
在得到了楚思南地肯定答複之後,朱可夫也立刻加強了在柏林城內的攻勢。
在十二月十六日下午三時,蘇軍兩個集團軍兵力發動了對蘭德維爾運河沿線德軍地進攻,意圖奪取這條運河防線,然後對德軍要害位置的最後一個防禦支撐點 ̄ ̄蒂爾花園區防禦地帶發起進攻。
蒂爾花園區實際上就是德國地政府核心所在地。象征著第三帝國權力核心的國會大廈、最高統帥部、帝國政府機關,都設立在這個區域內。而為了保障這一區域的安全,德軍指揮部方麵已經把黨衛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都劃撥到了這裏,毫不客氣地說,隻要攻克了這條防線。那麽柏林戰役也就算是基本結束了。
戰鬥從二十六日下午打響,一直持續到二十七日上午近十點鍾,蘇軍在付出了重大代價的情況下。最終摧毀了德軍蘭德維爾運河防線。隨即,第二梯隊負責進攻的蘇聯紅軍,以團級為單位,分批次的進入蒂爾花園區,同仍舊堅守在那裏地德軍展開殊死的較量。
可以說,在整場柏林戰役中,隻有蒂爾花園區的戰鬥才是最為慘烈、最為殘酷的街道巷戰。由於可以展開部隊的空間過於狹小,因此,蘇軍過去那種無往不利的大兵團式地作戰方法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而炮兵所能夠提供的火力支援也相對薄弱,因此,他們隻能像是啃咬芭蕉樹葉的小蟲子一般,一點點地蠶食德軍的據點。而已經瀕臨絕境的德軍防禦部隊,更是退無可退,他們除了據守著自己那僅存的一塊陣地之外,就再無它法了。
此時的德軍,展現出了足以令任何人都為之目瞪口呆的戰鬥力。在那一棟棟殘破不堪、布滿了彈洞和焦黑的燒燎痕跡的樓房廢墟裏,蘇德雙方的士兵幾乎是在麵對麵的作戰,那種距離幾乎近到無法形容的地步,一枚扯掉了引信的長柄手榴彈,甚至可以在雙方的士兵之間你丟過來我扔回去的拋動數次,才最終爆炸。而蘇軍士兵配備的專門用來攻堅的火焰噴射器,也必須小心翼翼的使用,因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從某一扇門內出來的,究竟是德國人還是自己人。
單兵對單兵的作戰打到這個時候,似乎什麽武器都可以用了,負隅頑抗的德軍士兵,甚至將原本用來打坦克的“鐵拳”,都用到來打擊蘇軍步兵了。不過蘇軍士兵也很快發覺了這種武器的妙處,他們在剛剛奪取的陣地上四處搜集德國人留下的炮筒、炮彈,然後扛著這種東西去轟擊德國人固守的房間。在這種近距離作戰的條件下,一枚反坦克火箭彈發出去,往往就是一聲刺耳的呼嘯,緊接著就是震耳欲聾的爆鳴。在這種反坦克火箭彈的近距離轟擊下,能夠在死的時候還保持著身體完整的人,已經是百分之百的幸運了,至於說活下來,那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盡管德軍士兵的抵抗非常頑強,但是失敗的命運還終究會落到他們的頭上。
戰鬥進行到二十七日夜,蘇軍已經攻克了蒂爾花園區內大部分地區,並全麵包圍了帝國大廈以及它的外圍建築內務部大樓,而此時仍舊在該包圍圈內作戰的德軍,隻剩下不到六千人了,而即便是這六千的兵力,也麵臨著食物供給不暢、彈藥瀕臨耗盡、傷員眾多等一係列的問題。
在當日夜的七點三十分到八點十分,蘇軍圍攻內務部大樓地戰鬥停歇了整整四十分鍾,在這個時間段裏。蘇軍一方麵調動後一梯隊的進攻部隊上前,一方麵對兀自在做著困獸之鬥的德軍展開勸降。
四十分鍾的時間很快過去,而德軍也絲毫沒有投降的跡象。從八點十分開始,蘇軍的最後一輪進攻開始了。
這是一場沒有憐憫也沒有妥協的戰鬥,身穿灰色軍大衣的蘇軍士兵占據了內務部大樓的底層大廳,身著已經分不出是什麽顏色的軍裝地德軍士兵便退到二樓以及地下室,繼續進行著戰鬥。那一道道殘破到搖搖欲墜的樓梯,成為了雙方爭奪地焦點,在嘈雜的槍聲中,不是有人從樓梯上跌落下來。隨即淹沒在成堆地屍體當中。
到當日深夜的十一點鍾,精疲力竭的蘇聯紅軍。終於拿下了國會大廈的最後一道屏障,而就在內務部大樓被蘇軍攻克前的幾分鍾。人類軍事史上最大的一個戰爭策劃者、猶太人心目中最邪惡的一個魔鬼、人類政治製度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地一個野心家 ̄ ̄希特勒,在經曆了長期絕望的折磨之後,在國會大廈的地下室裏服毒自盡了。
對於希特勒這個戰爭狂人的死,後世有好幾個版本的傳言,而其中最令人信服的就是兩個:其一,自然就是說希特勒之所以自盡,是擔心將來落到蘇聯人手裏。對於他來說,那將是一場災難,因此,他地自盡也就順理成章了。其二,則是說希特勒並非自盡,而是被迫服毒的。其原因無非是為了讓這個戰爭狂人背負下所有的責任。幾年地對外戰爭,曾經強大的德意誌第三帝國迅速的土崩瓦解,而在這個過程中。數百近千萬的德意誌男兒殞命殺場,這個對國家、對民族的巨大罪責,需要有人來承擔主要責任。這個責任由誰來背最合適?毫無疑問,就是希特勒。同樣的,在這數年的戰爭中,德國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無論是蘇俄還是英美,抑或是眾多淪陷德國大軍鐵蹄下的歐洲諸國,真可謂是傷亡慘重、損失不可計數。這個責任也要有人來承擔大頭,這個人是誰?當然還是希特勒。因此,為了避免這位元首在戰後的審判中胡言亂語,惹得大家都不得消停,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讓他提前死掉。這第二種說法聽上去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但是保持這一看法的史學家們有他們自己的依據。根據蘇軍繳獲的重重資料顯示,希特勒在自盡前的最後一分鍾,立下了他的遺囑,在這份遺囑中,他選擇鄧尼茨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以繼續同英美蘇抗爭。與此同時,他也近乎是歇斯底裏的認為,柏林是不可能被蘇聯人攻占的,盡管這些低賤血統的高加索人此時占據著上風,但是隻要忠於他的海因裏希、溫克帶領德意誌大軍趕到,那麽柏林的危機將會徹底解除。試想一下,如此一個近乎到了瘋狂境地的人,而且還是在對自己的部下抱有絕對信心的情況下,怎麽可能會無緣無故的自盡了?
這是一個迷,永遠也解不開的迷。
不過無論這個謎如何的難以破解,如何的誘人探索,在二十七日夜,蘇軍最後進攻國會大廈的時候,都沒有人會去考慮它。希特勒所深深信任的海因裏希、溫克,都不可能進入柏林了,就在此前的一天,這兩位將軍已經率部向美英盟軍投降了。而在希特勒死後,幸存在國會大廈裏的德意誌諸多將軍、士兵,似乎也失去了繼續戰鬥下去的理由。
二十八日淩晨零點十五分,在蘇軍對國會大廈的第一波進攻結束後,德軍通過高音喇叭和廣播,向正在準備發動第二波攻勢的蘇軍喊話,他們希望能夠進行停戰談判。
在聽聞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朱可夫幾乎連猶豫一下的興趣都欠奉了,他現在整天考慮的,就是盡快結束掉柏林的戰事,因為希臘的戰爭已經不能再拖下去了,這裏早一天結束,那裏就能早一天開始,這其中的問題他怎麽會不清楚?
而當德軍有心停戰的時候,一直在等著這一刻到來的吉爾尼洛娃同誌,已經進入了深深的睡夢之中。她雖然同樣關心前線的戰事,但是卻沒有朱可夫那樣熬夜的毅力,對於她來說,隻要能夠在最後的受降儀式上露個臉,從“老匹夫”們的手裏搶上一些軍功就可以了,別的事情還遠沒到用她來操心的程度。因此呢,可愛而又實在的吉爾尼洛娃同誌,是被自己的警衛從睡夢中叫醒的,在醒來的時候,她還忿忿的將警衛嗬斥了兩句,可是當聽說德軍有意停戰的消息後,她便一溜煙的趕到了總指揮部,那副精神奕奕的樣子,絕對找不出半點睡眠不足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