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大勢之變


    槍聲沉寂下來,黃曆迅速換上了一個新彈夾,程盈秋雖然先發一槍,但動作卻比黃曆慢了不少,她槍中還有一發子彈,此時已經站了起來,仔細瞄著一個在河灘上受傷未死,正拖著一行血跡向前爬行的鬼子。


    呯子彈離膛而出,斜著從向而上穿過鬼子的後背,從脖頸處穿了出去。


    “撤退,我斷後。”黃曆端起了槍,仔細觀察著戰場上的狀況,掩護著程盈秋貓腰向遠處跑去。


    呆了一會兒,黃曆見沒有異常,也收槍轉身,飛快地離開了這裏,追著程盈秋跑進了樹林。


    一裏地外的鬼子據點胡亂地打起了槍,幾個鬼子衝出炮樓,趕過來支援,等他們趕到現場,看見的是一片淒慘的景象。前來洗澡的同伴都躺倒在地或被河水衝走,隻有一個重傷未死的鬼子在費力地喘著氣。而襲擊者卻不見了蹤影,從槍聲判斷,敵人並不多,但在短時間內造成的傷害,卻讓人張大了嘴巴,感到難以置信。


    抗戰初期的日軍戰鬥力很強,而且大多射擊技術精湛,但直到戰爭結束依然沒有完備的狙擊戰術,更提不上反狙擊對策了。他們的狙擊手往往作為敢死隊員,而且他們深入敵方陣地後,多在樹頂、水塔一類地點埋伏。這些地方雖然視野好、射界寬闊,但是沒有退路,結果即使能一擊得手,也很快會被對手發現,受到集中火力的攻擊。


    從狙擊槍械上來看,日軍更是落後,戰爭後期雖然日軍也裝備了一些三八式狙擊步槍,但一來其數量少,二來其瞄準鏡質量較差,所以總體來說,日軍的狙擊戰打得一點也不出彩。雖然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尤如曇花一現般的燦爛了一下,但很快便在美軍的強大火力下化為灰燼。


    既沒有完備的狙擊與反狙擊知識,也沒有很專業的狙擊手,日本鬼子在受到狙擊時,很難做出正確的反應,並實施反狙擊戰術。


    據點內鬼子的指揮官yin沉著臉在戰場上轉悠,看著一具具屍體被抬走,他憤怒地望著對岸的樹林,牙齒咬得格格直響。他非常想帶人前去追擊,圍捕敵人,但據點又不能放棄,保護沿路車隊,監視道路的情況,這才是他們的職責。


    …………………


    就在包括黃曆等人在內的英勇之士在淪陷區與鬼子進行著殊死戰鬥,體現著中國人不屈的精神之時,整個抗日戰爭也進了一個新的階段。


    以武漢會戰為標誌點,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在兩年時間裏,隊屍山血海、忠勇無畏,使日軍太陽旗失去了炫日的光芒,雪亮的戰刀鈍銼於青山碧水之間。三個月滅亡中國成了遺笑大方的話柄。


    武漢會戰之後,中國失掉了許多土地,就一時的進退而言,表麵上失敗了,但從整個長期的戰局上講,隊頂住了日軍的猛攻,在祖國遼闊的疆土上與日軍周旋,使日軍多次欲與隊主力決戰,以求速戰速決,徹底打敗中國的企圖,徹底落空和失敗。


    在從盧溝橋事變到武漢會戰結束的第一期作戰中,中國雖然付出了很大代價,但是也使日軍付出了史無前例的慘重代價。而且,在第一期作戰中,隊廣大官兵以國家民族的利益為最高利益,出現了像佟麟閣、王銘章、郝夢齡等以身殉國的動人事跡。使一貫輕視中華民族和隊的日本侵略軍,不得不為我**人的犧牲精神懾服驚訝。也使世界各國和世界人民對人的犧牲精神發出讚歎。


    武漢會戰之後,蔣介石在南嶽衡山主持召開了軍事會議,會議中蔣介石說道:“抗日戰爭劃分為兩個時期,從蘆溝橋事變到武漢失守為第一期,此後到中日戰爭結束為第二期……日軍占領武漢以後,因兵力不足,補充困難,已無力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但是,敵陸海空軍種和兵種齊備,訓練有素,兵器配備較充足,戰鬥力仍很強。鑒於以上情況,第二期作戰,將是敵我相持時期,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日軍不可能再深入到國民政fu的後方;隊也不可能一下打敗日本人,將其趕出中國去。”


    蔣介石基於以上對形勢的判斷和綜合全體到會將領們的意見,提出了隊第二期作戰的指導方針和謀略:連續發動有限度之攻勢與反擊,以牽製消耗敵人;策應敵後之遊擊部隊,加強敵後之控製與擾襲,化敵人後方為前方,迫敵局促於點線,阻止其全麵統治與物資掠奪,粉碎其以華製華、以戰養戰之企圖;同時,抽出部隊輪流整訓,強化戰力。準備總反攻。


    在這裏,蔣介石已把遊擊戰提高到戰略高度加以重視,這恐怕或多或少取決於在前十年內戰中,他的正規軍同紅軍遊擊隊作戰吃虧受挫而總結出的經驗教訓。


    為扶持和培養敵後遊擊力量的發展壯大,蔣介石在這次軍事會議上決定,正麵第一線戰場上,要不斷地主動地出擊日軍,將日軍主力和注意力都吸引到前線來,以此減輕敵後遊擊部隊的壓力。


    而就在蔣介石在南嶽召開軍事會議的同一時間,在東京,日本天皇也正在召開大本營軍事會議。中心議題是分析中國在武漢、廣州失守以後的形勢,製定日軍對中國作戰的方針策略。


    會議對形勢的判斷如下:帝國於1938年秋季,以獲取結束戰局的時機為目的,實施攻占廣州及武漢的積極作戰,並取得了顯赫戰果。但判斷蔣政權依然迷夢未醒,殘存於西邊數省,力圖恢複其戰力,建設新的補給路線,且在法屬印度支那尋求補給港口,繼續堅持抗戰以挽回頹勢。然而,在已喪失中原逃往內地,以及失去主要水陸交通線、豐富資源和大半人口的情況下,我方如采取適當的施策,即使不能加深其內部崩潰,但至少也可使之淪為地方政權。因此,從戰略角度可以認為帝國已經粉碎了抗日的中國政權,今後已進入實施政略進攻、取得美滿結果的階段。因此,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中央政權創造良好條件,支援其成長,是我軍為達到戰爭目的的重要作業。對華戰爭的本質屬於持久戰,對淪為地方政權的蔣政權,與其一味以武力深入窮追,莫如保持必要的戰力,向建設新中國邁進……


    日本天皇和大本營對形勢的估計確實太樂觀了些,在他們看來,蔣介石及其國民政fu已經降格為地方小政權。同時,他們尚有力量一直進攻下去,隻是覺得一味深入窮追沒意思,才停下來不追不打,而專心建設“新中國”。


    而實際上,當時日本陸軍在國內的兵力,僅有一個近衛師團,完全唱著空誠計。而在中國已經配置了二十四個師團,完全喪失了繼續進攻的能力。日本某些戰略家也不得不承認:對華作戰未能殲滅隊之主力即已達到攻擊的極限。


    此次會議後,根據天皇和大本營對形勢的判斷,日本陸軍省起草了攻占武漢以後,中日戰爭的戰略指導方針。其核心之點為:第一、日軍從戰略進攻階段轉變為長期持久戰階段;第二、日軍應采取局部作戰,以確保占領區。今後的主要任務是“自主指導新中國建設”,達到以華製華,以戰養戰之目的。


    蔣介石政fu要加大對敵後遊擊戰的支持,而日本鬼子也要集中精力,采取行動,消滅敵後抗日武裝,以確保占領區,淪陷區的爭奪和戰鬥由此將變得ji烈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個人的抗日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一個人的抗日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