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中蘇分裂


    對於黃曆個人來說,赫魯曉夫揭l個人崇拜,將斯大林拉下神壇,具有非凡的勇氣。雖然改革搞得不太好,但他到底是看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僵化,看到了蘇聯經濟遲滯不前的些許原因。


    而且,赫魯曉夫的思維過於簡單,他不造作、不虛偽,雖然表麵上的xng格粗野,但掩飾不住內心的坦率與厚道。如果他不是在政壇上hn,相信在現實生活會是一個蠻可愛的人,會有很多人願意和他jiāo朋友。


    赫魯曉夫並不是別人眼中恣意妄為的人,他可能說出一些蠢話,做出一些蠢事,可這不是他貪權和任xng,而是他本身文化水平不高,xng格直率魯莽的原因。正是由於赫魯曉夫缺少文化的個人經曆,使他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一旦有人嚴重損傷了他的自尊心,他便要尋找機會進行報複。從這一點上看,他不是個合格的政治家,隻能算是個會賭氣的魯莽的蹩腳政客。


    一九五九年,赫魯曉夫最後一次訪問中國,因為中國已提出要蘇聯轉讓潛艇設計和製造技術,赫魯曉夫便認為根據中蘇軍事同盟要中國同意建立長bo電台是正當的。於是,看似友好的會談變成了令人難堪的爭論,中蘇原有的裂縫不可避免地加大了。


    在中南海的遊泳池旁,兩個國家的領導人躺在浴巾上,看似氣氛很融洽,但隨後的變化卻令人意想不到。


    赫魯曉夫首先開口說道:“mozd同誌,關於建立長bo電台的事情,我想解釋一下。我們將給你們建電台的錢,對於我們來說,電台屬於誰並不重要,隻要我們能使用它與我們的潛艇保持聯絡,我們甚至願意將電台送給你們。我們的艦隊在太平洋遊弋,但基地卻在符拉迪沃斯托克。mozd同誌,我們能否達成一項協議使我們的潛艇在你們的國家有一個基地以保障加油、修理,或者讓船員上岸休息呢?”


    “我最後再說一遍,不行。我不想再談及此事。”mozd斬釘截鐵地拒絕道。


    “mozd同誌,大西洋公約組織國家之間在互相合作、供應方麵不存在著任何困難,而我們竟連這麽簡單的一件事情,都不能取得一致意風?”


    “不行”mozd已經憤怒了。


    赫魯曉夫顯然無法理解mozd為何如此憤怒,最後又試探著問了一句以顯得通情達理,“如果你們願意,你們的潛艇可以使用摩爾曼斯克港。”


    “不行我們一點都不想沾摩爾曼斯克港的邊兒,我們不想讓你們到這來。過去英國人和其它外國人占領我國多年,我們再也不會讓任何人為了自己的目的使用我國領土。”mozd眼中sh出了輕篾的神情,這讓赫魯曉夫的自尊心備受打擊。


    “那好吧,我們不堅持原來的建議了。我們就用自己現有的設施湊合好了,用我們自己在遠東的港口作為太平洋艦隊的基地。”赫魯曉夫收住了話題。


    顯然,這是一次令人遺憾的談話。表麵上,mozd大發雷霆,是在表明一個長期遭受列強壓迫和**的國家領導人的民族主義情感和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的發泄,但雙方更深層的裂痕與不和早在五八年中國炮擊金mn時便已經種下了。


    當時,中國突然采取了炮擊金mn的軍事行動,並引起美國的幹預,遠東局勢驟然緊張起來。這件事觸怒了莫斯科,赫魯曉夫為此十分惱火,曾當麵質問mozd:作為盟友,蘇聯不知道中國明天會做什麽。在他看來,中國的這種違反常規的做法不啻為對盟國的蔑視和侮辱;中國方麵有意對蘇聯隱瞞這次軍事行動,無疑是以實際行動顯示中國可以**行事的地位和能力。對此,蘇聯大使館是有體會的:“中國人現在表現出來的傾向是要自己解決亞洲問題,他們並不認為有必要與我們商量他們計劃中的行動,盡管當局勢失控的時候他們會指望得到我們的支持。”


    另外,炮擊行動本身充分表明中國不讚成蘇聯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對外政策。在蘇聯人看來,國際局勢緊張從根本上講是不利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共同利益的。但mozd恰恰認為,中國也可以搞“戰爭邊緣政策”,因為“國際緊張”實際上對美國不利,緊張局勢“可以動員全世界人民”與美國進行鬥爭,從而破除對美國的m信和恐懼。


    緊接著,中國拖延向蘇聯提供在台海危機空戰中獲得的一枚美國“響尾蛇”導彈,這使赫魯曉夫憤怒不已,當即決定拒絕向中國提供本應jiāo付的研製p-12型中程彈道導彈的資料。幾個月後,當中國不得不轉jiāo這枚已經拆卸多次的新式導彈時,蘇方研究人員發現缺少了一個關鍵xng部件――紅外線彈頭傳感器。在赫魯曉夫看來,中國的所作所為哪裏還象是蘇聯的盟國?


    蘇聯要的是共同行動,中國要的是單方援助;蘇聯要緩和國際緊張局勢,中國要搞邊緣戰爭;蘇聯希望和平環境,中國則鼓動**情緒;蘇聯自覺是**運動的老大,中國則認為赫魯曉夫大搞修正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中心已經轉到中國,中國已經能與蘇聯老大哥平起平坐了……


    xng格衝動的赫魯曉夫確實感到無法容忍了,他認為中蘇關係已經發生變化,而且自尊心遭到了極大的傷害。雖然自己之後的行為可能引起同盟的分裂,但赫魯曉夫顯然已經不再顧忌中國的反應了。


    當然,從邏輯上講,分歧並不一定會導致同盟分裂。領導人之間的爭吵這是事實,但也是任何同盟關係中普遍存在和難以避免的現象。在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各國之間也存在著分歧和矛盾,有時甚至也會發生ji烈的衝突。按照正常的僅僅存在分歧和矛盾並不意味著同盟必然破裂,而隻是預示了一種可能xng。如果雙方達成妥協,消除分歧,緩解矛盾,那麽分裂是不會發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個人的抗日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一個人的抗日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