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四大將


    一石激起千層浪。


    吳浩總算知道了:為什麽三個和尚沒水吃。


    之前在南陽議事,出謀劃策的多半隻是虛行之和李靖。而且一來時日也短,二來那些事情自己憑著對大勢的了解和現代人的眼光和見識,基本上就是一言堂。到了興洛倉,就隻剩下李靖一個,那他更加就是一言九鼎了。可是伏擊李密雖然勝了,但是全是老天爺照應,否則自己早就大敗而逃此刻已經是溜回南陽了。這讓他深深地感覺到打仗可不是簡單的事,自己以後遇事還是少獨斷專行的好。尤其是關係到具體運作的事情,例如說打仗、練兵、處理具體的政務等等。自己隻要把握住大的戰略方向和施政方針就可以了。反正現在自己的謀士、將領加在一起也有近二十人。其中青史留名的也不少。自己應該放手讓他們施展才華。


    可是如今吳浩卻感到一陣陣的頭痛。


    底下十幾個人光是大的應對方針就有四條,具體到細節上幾乎每人都有一套方案,一時間在地圖前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而且誰也不服誰,越吵越激動,一個個麵紅耳赤,吳浩估計如果自己不在場的話,大廳裏肯定是上演全武場了。


    看來人才多了,也是件麻煩事。吳浩終於體會到那些久居上位者的痛苦了,誰說的似乎都有一番道理,而最後卻要你來拍板,要你來承擔後果。這實在不是件輕鬆的活。


    來到這個世界,吳浩就明白自己地才智也就中等之資,所倚仗的一:就是對大勢的了解。二就是對人的了解,尤其是那些名人。譬如說李靖。曆史上,他就從來沒有打過一場大敗仗。是真正的常勝將軍。譬如說魏征,說到他如何的忠貞倒是未必。他最先跟著元寶藏。爾後一起降了李密,再之後又隨李密降了李閥。為李閥出來召集瓦崗舊部,結果被竇建德抓住了。就又降了竇建德。竇建德被打敗之後,他回到李閥,被李建成所用。玄武門之變後,又為李世民所重用。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無論他在誰地手下那都是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且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如果他是個現代人,倒是一個出色的職業經理人。三:就是自己有一個現代人地頭腦,思維方式和這個世界的人完全不同。許多的條條框框在他的眼裏就跟本不存在。


    隻是,李密一死,未來大勢會如何走向,吳浩也不能肯定了。記憶中。這個時候的越王楊侗的確是派了虎賁郎將劉長恭率領兩萬五千人攻打李密,並讓虎牢的裴仁基策應。而且這兩萬五千人大多是都是剛剛募集地少爺兵。結果就爆發了石子河之戰,李密大獲全勝。可是如今的形勢完全不同。先李密已死,被征討的對象換成了自己。其次不但裴仁基已經投靠了自己,偃師的楊公卿也歸順了自己。這樣一來戰爭就不太可能爆發在鞏縣附近的石子河。劉長恭一路東來,首當其衝的就是偃師。其三,隋軍的兵力竟然也發生了變化,增加到了三萬人。讓吳浩擔心的是來地會不會不是那些少爺兵,而是洛陽原來的守軍。因為元文都是痛恨自己的,而自己又全殲了李密的七千精銳。洛陽方麵應該不太可能這麽大意派出一些沒經過戰陣的新兵來征討自己。


    這樣的話,自己雖然人數占優,但是卻是居於劣勢。如今有近五萬少帥軍,可惜真正能打硬仗地部隊,也隻有裴仁基的四千人外加楊公卿的三千部隊,再剩下就是孟讓的第五營和郝孝德的第六營有些戰鬥力。其他各營,老實說吳浩的心裏是一點底也沒有。


    這些人的意見主要有:


    孟讓提出的全軍前出至北邙山設伏。那裏地勢險要而且由於是山地。騎兵的作用大大減弱。有力於主要兵種是步兵的少帥軍。即使設伏失敗,也可以派少量部隊節節抵抗。大隊返回偃師休整備戰,主要地好處就是戰場設在了少帥軍地地盤之外,如果成功,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不成功,進退自如,不會有大的損失。基本讚成這項方案地有房獻伯、黑社、張遷、白社、王德仁、李文相。


    楊公卿提出的派出兩支得力部隊堅守偃師和河陽倉。而且基本上的意思就是以楊公卿和裴仁基的軍隊為主力,各守一處。大軍則退回洛河東岸。把敵軍消耗在堅城之下,然後瞅準時機,大軍再大舉反攻。這樣做的好處是穩妥,兩城都是高牆深壘,少帥軍的糧食又充足,兩支守軍戰鬥力也很強,再補充一些兵力。三萬隋軍即使全力攻打一城,短時間也不可能拿下。但是壞處是戰事會打多長不可預料。而且萬一,洛陽的隋軍再派出援軍,就勢必打成長時間的消耗戰、僵持戰。大致


    讚成這項方案的有祖君彥、房彥藻、魏征、米可定。


    裴仁基提出的方案則是放棄偃師和河陽倉,大軍撤到洛河東岸黑石關和石子河一線布防,但是在洛河西岸隱蔽的留下一支騎兵部隊。待隋軍渡洛河時,兩麵夾擊,隋軍必亂。如果隋軍防範嚴密。則可等隋軍大部渡河之後,主力吸引隋軍,則迅速占領西岸,並拆毀洛河上的所有浮橋,此時隋軍必亂,可一鼓而下。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短時間內結束戰鬥,但是第一少帥軍要和隋軍正麵交鋒,傷亡恐怕不會小。第二,不戰就放棄偃師和河陽倉,對於士氣和民心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少帥軍還是一支剛剛成立的部隊,偃師也才剛剛歸附少率軍,很可能會引起騷亂。同意此項方案的有秦瓊、裴行儼、金波、淩風、程咬金、麻常、米可定。


    最後就是李靖提出的方案。派出一支以騎兵為主的精兵去洛陽附近騷擾。譬如說金墉城、回洛倉乃至於洛陽北麵的含嘉倉都可以作為目標。洛陽主政的元文都、段達都是無能鼠膽之輩,洛陽受到了威脅,他們哪裏還敢派兵出來進攻少帥軍。這一條可謂是以攻代守。把戰場放到了洛陽,如果勝利的話,不但可以牽製住隋軍,使少帥軍主力可以從容的休整、練兵,而且少帥軍的名望必定將再攀一個高峰。如今天下義軍雖多,可是攻打三大都,還沒有哪支義軍敢於嚐試。壞處自然也是明顯的,首先洛陽如今有九萬部隊,如果隋軍不上當。那麽原本就沒有多少精銳部隊的少帥軍就更加捉襟見肘了,麵對三萬隋軍的進攻恐怕就難以抵擋。而洛陽附近的部隊卻隻能騷擾,並不可能造成太大的威脅。到時候兩頭夠不著,少帥軍可就危險了。


    即使成功了,隋軍全部窩在了洛陽城中,少帥軍眼前的危機渡過去了,名聲也更響了。可是這也意味著違背了吳浩目前以低調為主的方針。洛陽這邊一被攻擊,楊廣是肯定會救援的,這也意味著會有更多的隋軍蜂擁而來,這自然不是吳浩和少帥軍所願意看到的,讚成這項方案的隻有賈閏甫和郝孝德。


    吳浩看得很清楚讚成孟讓方案的是除郝孝德的以外的所有的義軍頭領。這也符合他們的打法。集中優勢兵力打伏擊,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讚成裴仁基方案的人數最多,而且他們清一色的都是武將。他們都本著一戰決勝負的心思,而且大多隻從純軍事觀點出發,不太考慮政治或者其他的因素。楊公卿的方案則得到了除賈閏甫外所有謀士的一致讚成,這條、方案是最穩妥地,但是同時也是最保守的。李靖的方案讚同的人最少,因為這條方案是最險的,其餘三條最壞的可能也是打個兩敗俱傷而它失敗的話就是全軍潰退,甚至少帥完全無法在興洛倉一帶立足。


    當然這一次討論之後吳浩手下的四位風格完全迥異的大將也脫穎而出了。他們就是善於伏擊的孟讓、穩紮穩打的楊公卿、精於野戰的裴仁基、好出奇兵的李靖。


    “少帥,您決斷吧!”吵了半天,無果。


    李靖一轉頭看見大廳裏隻有吳浩和陰顯鶴好整以瑕地坐在那裏。陰顯鶴對於軍事、謀略基本上是沒有什麽興趣,所以一般也不會發表什麽意見。而對於吳浩,李靖的感覺就是永遠看不透,同時他從心裏麵幾乎把吳浩當成了無所不能。所以其實他也知道他的這條方案的確是有點險,如果最後拍板的人不是吳浩,那麽他也許根本就不會把這條方案提出來。可是有吳浩在,他的心就定了大半,所以也就沒有什麽顧及。


    所有人都停了下來,看著吳浩。


    吳浩起身離開了座位,走了兩步,然後問道:“如果我們重創了劉長恭部,甚至全殲了他三萬隋軍,你們說洛陽方麵和楊廣會如何應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人當道之夢回雙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廬陵十二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廬陵十二郎並收藏小人當道之夢回雙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