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唐僧來了
顛覆西遊之我是牛魔王 作者:第三根肋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百零一章:唐僧來了
鄧坤之所以這麽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從根本上打擊佛教在天竺的根基。人非聖賢,都有七情六欲,隻不過西賀牛洲一地自來貧瘠,物產不豐,反而給佛門的興盛繁衍提供了最合適的土壤,在佛經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那一套的教誨下,人民多清心寡欲,說得好聽些是隨遇而安,說得不好聽則是不求上進,反正這輩子得不到的咱就下輩子再求,慢慢來不著急,時間長著哪!但是鄧坤這一弄,等於向天竺民眾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展示給他們看原來活在當下的享受遠比追求虛無縹緲的來世來得真實可靠。古語有雲: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穿過了綾羅綢緞,自然再不想沾粗衣麻布;吃過了珍饈百味,自然就不想再碰青菜蘿卜;用過了純金打造的浴盆,誰還想在漂著人和動物屍首的恒河裏麵洗頭洗澡?因此在鄧坤有意的大力推動下,窮慣了的天竺百姓也開始貪圖享樂起來,佛心自然減退。二聖和諸位佛門上位者看在眼裏,焦急萬分,要是經還沒傳到東土,先把西方根據地丟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話,驚懼鄧坤率軍來攻之心未退,擔憂自家信眾流失之情又起,不敢怠慢,隻得著靈山上眾門人經常下山,苦口婆心的教導民眾勿要浸淫物欲。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他們的這等動作也在鄧坤的算計當中,正是要他們焦頭爛額,無心他顧,無暇去理會人界中另一邊發生的某些事情,才合鄧大官人的心意——而當他們最後知曉的時候,定然會叫苦連天,後悔莫及,不過到得那時,已經晚了。
直到現在,一切的事情尚在鄧坤的掌握之中,雷音寶刹果然被他牽著鼻子走。二聖每日所想,都是怎麽應對鄧坤的糖衣炮彈攻勢,憂心如焚,好在都是證了混元無上法身的,脫了凡軀,否則幾天下來就得瘦一大圈。不過在二聖心中,還有一件事可堪告慰,就是鄧坤當真沒有食言,讓唐僧順順當當的往西天走來,還時不時的配合一下,整幾個妖魔來扮扮打家劫舍的強盜,攔路剪徑的惡徒,給唐僧弄出點“危難”來,這危難當然也是極為有限,隻需孫悟空隨便揮舞兩下金箍棒,還未交戰,那邊已經落荒而逃,抱頭鼠竄而去。唐僧自是連油皮都不曾掉了一塊。隻是雖然道路遠比西遊原著中所載要好走得多,但唐僧一行走得也並沒快了多少,一來是因為隊伍中多了一個小孩兒,著實受不得顛簸,欲速而不能;二來則是因為孫猴子走走停停,把一段西行崎嶇路,當作賞玩花鳥的踏青之旅。唐僧也是沒法,至於豬八戒和沙僧兩個,怕猴子的棒重,更是一聲都不敢吭。
便是如此,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唐僧四個無驚無險,又走了三年有餘,那孩兒也長的四歲出頭,也作僧人打扮,與小沙彌相似,看上去頗為可愛。這一日五人上了大路,見了些琪花、瑤草、古柏、蒼鬆,與他處不同。唐僧在馬上觀看不盡,讚不絕口道:“此地真個好去處啊,卻不知是哪一方山水?”
孫悟空笑道:“老和尚,你忒沒眼力,天天口中念叨靈山佛境,真到了跟前,卻不認得!”
唐僧聞說到了靈山境內,既悲且喜,心中激蕩,好歹還記得禮數,不敢騎馬,便下了鞍,將韁繩交給豬八戒,自挽了小童手,舉步前行。豬八戒牽著馬,沙和尚挑著行李緊隨其後,孫悟空嘴角泛起冷笑,跟在後頭。幾個人轉過一個山坳,唐僧卻變了臉色,隻因眼前所見又自不同,不見嵯峨棟宇,靈宮寶闕,卻見聯營百裏,人聲喧沸,往來者全是妖魔精怪,一派凶光直衝霄漢,有分教:
攢攢簇簇妖魔怪,四門都是狼精靈。斑斕老虎為都管,白麵雄彪作總兵。
丫叉角鹿傳文引,伶俐狐狸當道行。千尺大蟒圍營走,萬丈長蛇占路程。
樓下蒼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聲。搖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鋪盡山精。
狡兔開門弄買賣,野豬挑擔幹營生。先年原是佛陀地,如今翻作虎狼城。
唐僧見了,嚇得魂不附體,幾乎軟倒,顫聲喚孫悟空道:“大聖,此地若是靈山佛境,怎的有如此多妖精,莫不是錯認了,卻是一處妖魔山場?切勿近他,免得枉送了貧僧性命也!”
孫悟空笑了笑,並不理會他,獨自上前,來到拒馬鹿柴跟前立住腳步,大聲呼道:“兒郎們,好耍子啊,還認得我老孫麽?”
聞得呼聲,諸巫妖精怪都轉頭來看,立時便有眼尖的認出,霎時間歡聲雷動,皆到:“十三大王來也!十三大王來也!”聲音傳到中軍帳內,鄧坤聞言大喜,自引了明月、妲己、女王、謝瑛四個,以及諸妖王手足,出帳來迎。一見孫悟空,放聲大笑,說道:
“正在談起老十三何日可至,他就到了。好好好!”
孫悟空笑嘻嘻上前,朝鄧坤一揖到地,道:“小弟見過大哥。”又朝明月等四女團團一揖,口中道:“見過各位嫂嫂。”明月四女斂衽還禮。諸位兄弟都圍上來,各各見了禮,紅孩兒和孫悟空最是投緣,當先拉住了孫悟空毛茸茸的大手,問長問短。孫悟空大笑道:“你這娃兒,還是這般淘氣。”眾兄弟都笑,倒把唐僧幾個晾在了一邊。
唐僧此刻見了鄧坤之麵,也去了驚懼,自引了豬八戒、沙僧上前,向鄧坤合十行禮道:“國師,貧僧有禮了。”
鄧坤眼望唐僧,點頭微笑道:“聖僧來得晚了。我已在此地流連三四載矣!”
唐僧心裏嘀咕道:“不幹我事,還不是你那好兄弟惰性難除,每天不肯走路?”隻是孫悟空就在跟前,哪裏敢說出口來?隻得唯唯諾諾,說道:“貧僧無些法力,自然不及國師雲來雲去的迅捷。有勞國師久候了。”
鄧坤哈哈一笑,道:“好說,好說。”眼睛望向唐僧身邊的小童,神色微動,道:“此便是當日女兒國中……可取了什麽名字不曾?”
唐僧合掌道:“正是犬子,喚作唐悟明者也。”
鄧坤微微皺眉,道:“記得聖僧華宗姓陳,怎的令公子不隨父姓?”
唐僧口念佛號道:“阿彌陀佛,此子來曆,國師亦知之甚詳。貧僧乃是出家人,自然著他以唐為姓,取個法號悟明,與悟能、悟淨等同輩,隻是未曾剃度罷了。”轉頭叫那悟明道:“我兒,此乃大唐國師,人稱牛魔王的便是。和為父一同受了大唐陛下旨意,來西天傳經。當日女兒國中你出生之時,全仗他施為妙手,剖腹取出你來,方才得活,否則你我皆成屍鬼矣!你須得好生拜見,謝過救命之恩。”
悟明聞言上前,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複站起道:“悟明謝過國師大恩。”垂手站在一旁。
鄧坤擺手笑道:“不提他,不提他!”暗中細看那小子悟明,隻見他眉清目秀,年紀雖小,卻已然帶著幾分佛性,顧盼之間不卑不亢,氣定神閑,就算麵對自己這些相貌各異的妖王,也是毫無懼色,心道:“此子印堂高亮,相貌堂堂,進退有度,誠可謂佛器也!”不知怎的,竟然沒來由的對這小子生出三分親近之心,笑謂唐僧道:“我觀賢侄相貌,絕非池中之物,他日必將大放異彩,前途不可限量也!”唐僧連忙遜謝了幾句,那悟明卻仍然垂手侍立,無半點驕矜之色,仿佛稱讚的不是他自己一般。
當下鄧坤叫大開東門,把唐僧幾人迎入。鄧坤早他一步到達靈山,唐僧並不出奇,但見除了鄧坤,此地密密麻麻還聚集了不知多少巫妖,營帳一個接著一個,望過去看不到頭,不遠處可以見到正在動工的亭台樓閣。唐僧心下驚疑不定,便拿話來套鄧坤。鄧坤哪裏會吃他這一套?又把傳經布道,興建學府宗廟的那一番說辭拿來應付。唐僧不敢盡信,正要再出言試探時,鄧坤搶先一步將話頭岔開,問道:“聖僧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到得靈山,不負我王之命,成就不世功果,真個可喜可賀?隻是遠來辛勞,路上疲累,可須在我營中修息一二日,再行上山麵佛?反正一路走來也花了十個年頭,不差這一兩天。何如?”
唐僧哪敢在鄧坤軍營停留?他生平最怕的就是妖魔,在他眼裏,此間幾十萬人都不是什麽好人,連忙辭謝道:“貧僧拜佛心切,實是等不得。不敢叨擾國師,隻需教準備熱湯,待貧僧沐浴更衣,好上山去。深感承情。”
鄧坤又是一笑道:“也罷,且由得你。”當下安排人燒了香湯,置放在一間營帳中,屏退了眾人,著唐僧獨自進去。唐僧沐浴了,換了衣服,披上錦襴袈裟,戴了毗盧帽,手持錫杖,複出帳來。鄧坤雖然和他為敵,也不得不讚道:“適才襤褸,如今鮮明,聖僧果然不愧佛子之稱。”唐僧連稱不敢,不欲久留,當即就呼喚豬八戒,沙僧兩個牽馬挑擔,準備即刻上山,正要動身時,卻聽鄧坤突然開口道:
“且慢!”
鄧坤之所以這麽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從根本上打擊佛教在天竺的根基。人非聖賢,都有七情六欲,隻不過西賀牛洲一地自來貧瘠,物產不豐,反而給佛門的興盛繁衍提供了最合適的土壤,在佛經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那一套的教誨下,人民多清心寡欲,說得好聽些是隨遇而安,說得不好聽則是不求上進,反正這輩子得不到的咱就下輩子再求,慢慢來不著急,時間長著哪!但是鄧坤這一弄,等於向天竺民眾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展示給他們看原來活在當下的享受遠比追求虛無縹緲的來世來得真實可靠。古語有雲: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穿過了綾羅綢緞,自然再不想沾粗衣麻布;吃過了珍饈百味,自然就不想再碰青菜蘿卜;用過了純金打造的浴盆,誰還想在漂著人和動物屍首的恒河裏麵洗頭洗澡?因此在鄧坤有意的大力推動下,窮慣了的天竺百姓也開始貪圖享樂起來,佛心自然減退。二聖和諸位佛門上位者看在眼裏,焦急萬分,要是經還沒傳到東土,先把西方根據地丟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話,驚懼鄧坤率軍來攻之心未退,擔憂自家信眾流失之情又起,不敢怠慢,隻得著靈山上眾門人經常下山,苦口婆心的教導民眾勿要浸淫物欲。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他們的這等動作也在鄧坤的算計當中,正是要他們焦頭爛額,無心他顧,無暇去理會人界中另一邊發生的某些事情,才合鄧大官人的心意——而當他們最後知曉的時候,定然會叫苦連天,後悔莫及,不過到得那時,已經晚了。
直到現在,一切的事情尚在鄧坤的掌握之中,雷音寶刹果然被他牽著鼻子走。二聖每日所想,都是怎麽應對鄧坤的糖衣炮彈攻勢,憂心如焚,好在都是證了混元無上法身的,脫了凡軀,否則幾天下來就得瘦一大圈。不過在二聖心中,還有一件事可堪告慰,就是鄧坤當真沒有食言,讓唐僧順順當當的往西天走來,還時不時的配合一下,整幾個妖魔來扮扮打家劫舍的強盜,攔路剪徑的惡徒,給唐僧弄出點“危難”來,這危難當然也是極為有限,隻需孫悟空隨便揮舞兩下金箍棒,還未交戰,那邊已經落荒而逃,抱頭鼠竄而去。唐僧自是連油皮都不曾掉了一塊。隻是雖然道路遠比西遊原著中所載要好走得多,但唐僧一行走得也並沒快了多少,一來是因為隊伍中多了一個小孩兒,著實受不得顛簸,欲速而不能;二來則是因為孫猴子走走停停,把一段西行崎嶇路,當作賞玩花鳥的踏青之旅。唐僧也是沒法,至於豬八戒和沙僧兩個,怕猴子的棒重,更是一聲都不敢吭。
便是如此,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唐僧四個無驚無險,又走了三年有餘,那孩兒也長的四歲出頭,也作僧人打扮,與小沙彌相似,看上去頗為可愛。這一日五人上了大路,見了些琪花、瑤草、古柏、蒼鬆,與他處不同。唐僧在馬上觀看不盡,讚不絕口道:“此地真個好去處啊,卻不知是哪一方山水?”
孫悟空笑道:“老和尚,你忒沒眼力,天天口中念叨靈山佛境,真到了跟前,卻不認得!”
唐僧聞說到了靈山境內,既悲且喜,心中激蕩,好歹還記得禮數,不敢騎馬,便下了鞍,將韁繩交給豬八戒,自挽了小童手,舉步前行。豬八戒牽著馬,沙和尚挑著行李緊隨其後,孫悟空嘴角泛起冷笑,跟在後頭。幾個人轉過一個山坳,唐僧卻變了臉色,隻因眼前所見又自不同,不見嵯峨棟宇,靈宮寶闕,卻見聯營百裏,人聲喧沸,往來者全是妖魔精怪,一派凶光直衝霄漢,有分教:
攢攢簇簇妖魔怪,四門都是狼精靈。斑斕老虎為都管,白麵雄彪作總兵。
丫叉角鹿傳文引,伶俐狐狸當道行。千尺大蟒圍營走,萬丈長蛇占路程。
樓下蒼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聲。搖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鋪盡山精。
狡兔開門弄買賣,野豬挑擔幹營生。先年原是佛陀地,如今翻作虎狼城。
唐僧見了,嚇得魂不附體,幾乎軟倒,顫聲喚孫悟空道:“大聖,此地若是靈山佛境,怎的有如此多妖精,莫不是錯認了,卻是一處妖魔山場?切勿近他,免得枉送了貧僧性命也!”
孫悟空笑了笑,並不理會他,獨自上前,來到拒馬鹿柴跟前立住腳步,大聲呼道:“兒郎們,好耍子啊,還認得我老孫麽?”
聞得呼聲,諸巫妖精怪都轉頭來看,立時便有眼尖的認出,霎時間歡聲雷動,皆到:“十三大王來也!十三大王來也!”聲音傳到中軍帳內,鄧坤聞言大喜,自引了明月、妲己、女王、謝瑛四個,以及諸妖王手足,出帳來迎。一見孫悟空,放聲大笑,說道:
“正在談起老十三何日可至,他就到了。好好好!”
孫悟空笑嘻嘻上前,朝鄧坤一揖到地,道:“小弟見過大哥。”又朝明月等四女團團一揖,口中道:“見過各位嫂嫂。”明月四女斂衽還禮。諸位兄弟都圍上來,各各見了禮,紅孩兒和孫悟空最是投緣,當先拉住了孫悟空毛茸茸的大手,問長問短。孫悟空大笑道:“你這娃兒,還是這般淘氣。”眾兄弟都笑,倒把唐僧幾個晾在了一邊。
唐僧此刻見了鄧坤之麵,也去了驚懼,自引了豬八戒、沙僧上前,向鄧坤合十行禮道:“國師,貧僧有禮了。”
鄧坤眼望唐僧,點頭微笑道:“聖僧來得晚了。我已在此地流連三四載矣!”
唐僧心裏嘀咕道:“不幹我事,還不是你那好兄弟惰性難除,每天不肯走路?”隻是孫悟空就在跟前,哪裏敢說出口來?隻得唯唯諾諾,說道:“貧僧無些法力,自然不及國師雲來雲去的迅捷。有勞國師久候了。”
鄧坤哈哈一笑,道:“好說,好說。”眼睛望向唐僧身邊的小童,神色微動,道:“此便是當日女兒國中……可取了什麽名字不曾?”
唐僧合掌道:“正是犬子,喚作唐悟明者也。”
鄧坤微微皺眉,道:“記得聖僧華宗姓陳,怎的令公子不隨父姓?”
唐僧口念佛號道:“阿彌陀佛,此子來曆,國師亦知之甚詳。貧僧乃是出家人,自然著他以唐為姓,取個法號悟明,與悟能、悟淨等同輩,隻是未曾剃度罷了。”轉頭叫那悟明道:“我兒,此乃大唐國師,人稱牛魔王的便是。和為父一同受了大唐陛下旨意,來西天傳經。當日女兒國中你出生之時,全仗他施為妙手,剖腹取出你來,方才得活,否則你我皆成屍鬼矣!你須得好生拜見,謝過救命之恩。”
悟明聞言上前,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複站起道:“悟明謝過國師大恩。”垂手站在一旁。
鄧坤擺手笑道:“不提他,不提他!”暗中細看那小子悟明,隻見他眉清目秀,年紀雖小,卻已然帶著幾分佛性,顧盼之間不卑不亢,氣定神閑,就算麵對自己這些相貌各異的妖王,也是毫無懼色,心道:“此子印堂高亮,相貌堂堂,進退有度,誠可謂佛器也!”不知怎的,竟然沒來由的對這小子生出三分親近之心,笑謂唐僧道:“我觀賢侄相貌,絕非池中之物,他日必將大放異彩,前途不可限量也!”唐僧連忙遜謝了幾句,那悟明卻仍然垂手侍立,無半點驕矜之色,仿佛稱讚的不是他自己一般。
當下鄧坤叫大開東門,把唐僧幾人迎入。鄧坤早他一步到達靈山,唐僧並不出奇,但見除了鄧坤,此地密密麻麻還聚集了不知多少巫妖,營帳一個接著一個,望過去看不到頭,不遠處可以見到正在動工的亭台樓閣。唐僧心下驚疑不定,便拿話來套鄧坤。鄧坤哪裏會吃他這一套?又把傳經布道,興建學府宗廟的那一番說辭拿來應付。唐僧不敢盡信,正要再出言試探時,鄧坤搶先一步將話頭岔開,問道:“聖僧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到得靈山,不負我王之命,成就不世功果,真個可喜可賀?隻是遠來辛勞,路上疲累,可須在我營中修息一二日,再行上山麵佛?反正一路走來也花了十個年頭,不差這一兩天。何如?”
唐僧哪敢在鄧坤軍營停留?他生平最怕的就是妖魔,在他眼裏,此間幾十萬人都不是什麽好人,連忙辭謝道:“貧僧拜佛心切,實是等不得。不敢叨擾國師,隻需教準備熱湯,待貧僧沐浴更衣,好上山去。深感承情。”
鄧坤又是一笑道:“也罷,且由得你。”當下安排人燒了香湯,置放在一間營帳中,屏退了眾人,著唐僧獨自進去。唐僧沐浴了,換了衣服,披上錦襴袈裟,戴了毗盧帽,手持錫杖,複出帳來。鄧坤雖然和他為敵,也不得不讚道:“適才襤褸,如今鮮明,聖僧果然不愧佛子之稱。”唐僧連稱不敢,不欲久留,當即就呼喚豬八戒,沙僧兩個牽馬挑擔,準備即刻上山,正要動身時,卻聽鄧坤突然開口道:
“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