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好看的小說,txt下載~請上~零點看書~~
(轉載)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興衰榮辱,蕩氣回腸。在她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個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麽,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
清王朝曾經以一個強盛帝國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它有著廣闊的國土,有著繁榮的城市,有著繁忙的交通,有著壯觀的人口,當西方傳教士走進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度,他們的讚歎曾經難以掩飾。那麽,在那廣闊的疆域之上,曾經有過怎樣一幕繁華的勝景呢?
296年的清朝不僅締造了一個文明傳承的王朝,而且修建了遠遠多於前代的皇家園林,其規模之大,景致之優美,為當時世界任何王朝所不能企及。與此同時,氣勢恢弘的紫禁城卻也曾險些毀於一旦。那麽,它是怎樣得以幸存的?清王朝又為什麽修建如此之多的皇家園林呢?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回望那個遠去王朝的背影,縱覽清朝296年的風雲變幻。
清朝曆史一共有12個皇帝,就是從清太祖努爾哈赤算起,到清宣統為止,一共12個皇帝,296年,如果從清順治入關算起到宣統一共是10個皇帝。那有人問:為什麽12個皇帝出現了十三朝?還有人在網上問,有人說清朝十三個皇帝?我把這個簡單說一下,清朝是十二個皇帝,每個皇帝一個年號,但是清太宗皇太極兩個年號:先叫天聰,後來改元叫崇德,這樣十二個皇帝就變成了十三朝,所以《清宮十三朝演義》是說的十三朝,皇帝是十二個。這十二個皇帝不好記,我想有一個簡單的辦法,把這十二個皇帝給記一下。這十二個皇帝恰好三個一組,就是天命、天聰、順治這是第一組;康熙、雍正、乾隆第二組;嘉慶、道光、鹹豐第三組;同治、光緒、宣統第四組,這也不好記。搞清史的人,有人編了個順口溜,這麽說:“天天順,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宣”,這十二個皇帝,四段恰好是清朝曆史發展的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就是“天天順”,是清朝崛興時期。主要標誌是建立後金政權,定都北京,初步統一中原。第二,“康雍乾”是清朝曆史的鼎盛時期。主要標誌是奠定中華版圖,多民族統一,出現“康乾盛世”。第三,“嘉道鹹”是清朝轉衰時期,主要標誌就是白蓮烽火,太平天國,還有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侵入北京。表明嘉慶、道光、鹹豐是清朝開始轉為衰落的時候。第四,“同光宣”是清朝危亡時期。主要標誌有北方的撚軍和辛亥興起,外部有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特別是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最後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所以清朝曆史這296年,大體上可以分作這麽四個段落,“天天順”是清朝崛興時期,“康雍乾”是清朝鼎盛時期,“嘉道鹹”是清朝轉衰時期,“同光宣”是清朝危亡時期。
下麵我要講第一個題目,清朝曆史的十大貢獻。清朝這段曆史,國內和國外的學者是很有分歧的,你比如說清朝興起這個時期,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清軍入關四十天,中國曆史倒退三百年,這是一種看法;還有一種看法是清軍入關、中原統一,促進了經濟的恢複和發展,這兩個觀點完全相反,可以說“康乾盛世”,有一種意見認為康乾不是盛世,是中國曆史上的黑暗****時代。另一種意見說“康乾盛世”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兩種觀點針鋒相對。清朝曆史怎麽定位?我想要從縱向來看,還要從橫向來看。縱向來看,就是我們中國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始皇帝,到宣統三年,在這2000多年皇朝時代,縱向比較,清朝曆史比前代做了些什麽貢獻。第二,橫向比較。在當時的世界上,清朝的曆史處於一個什麽地位?我想,清朝的曆史對中國曆史發展,對世界文明進步,主要有十大貢獻。這裏我特別要強調,這十大貢獻不是康熙雍正乾隆個人的貢獻,而是我們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的貢獻。譬如說到雅克薩打敗俄國的侵略,不是康熙一個人的作用,是各族軍民共同努力才把俄國的侵略軍打敗,才取得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勝利。就是經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取得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勝利,所以我特別要強調一點,就是清朝曆史的十大貢獻,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
清朝曆史的十大貢獻,第一,屹立世界東方。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隨之中原統一。清王朝296年,我們中國皇朝曆史從秦始皇稱始皇帝,就是公元前221年算起,到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一共是2132年,有人統計是492個皇帝。那清朝這段曆史占中國皇朝曆史的七分之一,我們中國皇朝曆史上滿二百年的大一統的王朝隻有四個,西漢,東漢呢,我算了,東漢159年不夠。西漢、唐、明、清,宋呢,南宋和北宋始終是半壁山河,沒有統一,元朝統一了不到一百年。所以我們中國曆史上夠二百年的大一統王朝隻有漢、唐、明、清,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漢族人,唯有清太祖努爾哈赤是滿族人。清帝國在中國兩千多年皇朝曆史上,應當說占有突出的地位,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當時的世界上,順治入關的時候,英格蘭還沒有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法蘭西也沒有發生大革命,德國沒有統一,美利堅合眾國還沒有成立,俄國沒有進行農奴製的改革,日本也沒有明治維新。我認為清朝這個時候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個時候清朝的八旗軍隊是世界上當時最大強大的一支騎兵,清初的大清帝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不是順治個人的事情,不是多爾袞個人的事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事情,這個時候的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第二,奠定中華版圖,康乾盛世時候的中華版圖,南起曾母暗沙,就是現在南沙群島還往南一點。北跨外興安嶺,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東起大海,西到蔥嶺,東北到庫頁島,西北到巴爾喀什湖,這個時候清朝版圖的麵積一千三百萬平方公裏,我們今天的版圖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比現在大約多三分之一。漢朝版圖很大,唐朝版圖也大,明朝版圖比較大,但是清朝的版圖是真正完全控製在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就是清朝對它做管轄的版圖進行了有效地管理和統治,是“康乾盛世”時候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曆史貢獻。
第三,多民族的統一。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把多民族統一起來,在一個政權的管轄之下,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東北,明朝雖然設立了奴爾幹都司,但是明朝對東北地區沒有進行有效地管轄。清朝不同,東北是清朝的肇興之地,從遼河流域,鬆花江流域,整個黑龍江流域,各個民族統一在清朝的政權之下,一直到庫頁島。
清朝的多民族統一,在東北地區達斡爾、錫伯、鄂倫春、鄂溫克、等等,真正是清朝完成這個地區的統一。北部的蒙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民族問題也解決了。西部我說,西南部主要是**,乾隆的時候,定了一個《欽定**章程》,非常重要,在《欽定**章程》裏麵規定,在**設駐藏大臣,駐軍,冊封****和班禪,活佛轉世的時候,規定了金奔巴瓶的製度,還有其他。這個《欽定**章程》一直延續到現在,乾隆時候定下的,《欽定**章程》一直影響到後來,**在清朝完全歸中央管轄,西南的少數民族,雲、貴、川等等的少數民族,通過“改土歸流”,加強了對這些民族地區、對這些民族的管理和統一,我接到一封讀者的來信,說“改土歸流”明朝就有了,康熙也有了,我說了,我在雍正時候說了,我說雍正的時候基本上完全地推行了“改土歸流”製度,曆史上有一個淵源過程,真正大規模地把它推行下來,堅持下去,是在雍正時期。東南高山族,隨著台灣統一,高山族也歸到清朝的管轄之下,我們看看清朝的民族,從東北、北部、西北、西南一直到東南,可以說實現了多民族的統一。
第四,創製滿洲文字。我經常接到電話問滿文怎麽學?在哪兒學?清朝創製滿洲文字這是中華文明史上、東亞文明史上,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件大事情。大家知道,整個東北亞地區滿-通古斯語族的諸民族,清朝之前沒有文字,清太祖主持創製了滿文,才把整個東北亞滿-通古斯各個民族的曆史、語言、宗教、民族等等,把它記載下來,這是文化人類學的一大貢獻。特別是滿文是拚音文字,西方耶穌會士到清朝來,先學滿文,用滿語和康熙皇帝交談,用滿語跟他們講幾何學數學,音韻,講數學,化學,生物學等等。滿文把四書五經,滿文把漢文的四書五經翻譯過去了。西方又通過滿文翻譯的四書五經,再翻譯成西方的文字。所以我說滿文是東西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橋梁,今天很多美國和歐洲的學者學習研究清朝的曆史,他看漢文很困難,看奏折,看行草,行書奏折很困難,我們今天還很困難。他看滿文檔案,那它都是拚音文字,用滿文檔案來研究清朝曆史。今天我們國家大約還存在有兩百萬件滿文檔案,一千多種滿文的圖書,這是我們中華文化寶庫當中的一份重要財富。
第五,編修文化典籍,這個我在康熙、乾隆都提到,我再重複一遍,滿族是個少數民族,這麽重視漢文化的典籍,把散藏在民間的手本、稿本、孤本、抄本通過層層官吏把它收集起來,重新把它抄錄了,匯集成《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四庫全書,對中華民族文化典籍的保存流傳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幾百年戰亂災害很多的書都失傳了,一家一戶保存的書是很不容易的。但這個書乾隆正式抄了七部,北京一部,承德一部,沈陽一部,杭州一部,鎮江一部,等等,一共七部,士子們,可以到那兒去看書,去查閱去抄錄,就等於建了七個國家圖書館。這些書後來影印了,現在全世界各個大的圖書館都可以找到《四庫全書》的影印本,今天我查很多書,根本找不到,但是你查《四庫全書》很方便,我們圖書館就有,就可以查到了。所以《四庫全書》對保存和傳承中華文化典籍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人也說了,在編修《四庫全書》時候毀、禁、焚的一些書,這個是乾隆修《四庫全書》的負麵作用,我們也應當批判,但是也要看到他積極的一麵,還有《古今圖書集成》、《大藏經》、《漢文大藏經》,《蒙古文大藏經》、《滿文大藏經》,在清朝翻刻的。清朝有一部書,叫《無圈點老檔》,滿文寫的,有人把它叫做《舊滿洲檔》都可以,乾隆時候把它裱糊、整理、重抄,一直流傳到現在。這會兒還修了《欽定八旗通誌》、《滿洲源流考》。特別這個時候編匯了一些地圖,像《康熙全覽圖》、《乾隆內府地圖》、《乾隆京城全圖》,《乾隆京城全圖》每一個房間都畫上,每一個王府、院落,每一個房間,倒座每間房都畫上了,是當時世界上用近代方法繪畫最完整的一個京城全圖,可以說是世界之最。清朝在編修文化典籍方麵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大貢獻,一直得益於我們的當代以及我們的後代。
第六,興修皇家園林。清朝它是一個狩獵的民族,長於騎射,它又在東北,到了關內之後天很熱,夏天,多爾袞就說暑熱難熬,還有沒有地方打獵,這是一個特殊的曆史條件決定的。清朝大修皇家園林,開始是在南苑,順治的時候主要是在南苑,繼承元朝和明朝的南苑,後來因為南苑離城裏稍微遠一點,康熙就修了暢春園,就是現在北京大學西門往西的地方。雍正的時候,就開始修圓明園,到乾隆的時候,修清漪園,就現在的頤和園,又大修圓明園。北京的三山五園,萬壽山的清漪園,即頤和園,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和圓明三園。西山這個地區從遼、金就開發,但是基本的格局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主要是清朝時期興修的皇家園林。北京以外承德的避暑山莊,暨外八廟,還有木蘭圍場,沈陽的盛京皇宮。還有清朝五陵,就是關外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河北的清東陵,清西陵,乾隆又重修了天壇,這些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頤和園、天壇、承德避暑山莊、沈陽故宮、清關外三陵、清東陵清西陵等等,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不僅僅是我們中國的文化遺產了,而且是世界的人類的文化遺產,這可以算作清朝的一大貢獻。
第七,貢獻傑出人才。清朝296年,傑出曆史人物燦若明星,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語言學家、科學家等等,出現了一大批的人才。大家熟悉的曹雪芹的《紅樓夢》,就是清朝傑出人物的一個例子,具體例子很多了我就不多說了。
第八,中國人口激增,明朝的人口統計不太準確,萬曆的時候一般人認為九千萬到一億,萬曆以後就經過戰爭、災荒人口銳減。清朝乾隆的時候,人口到了三億,道光的時候,人口到了四億。我小時候老說中國人口四萬萬五千萬,基本上還是道光那個時候的。在清朝中國成為世界人口大國,因為清朝是世界人口大國,所以清朝的綜合國力增強。後來西方殖民者想瓜分中國,或者想吞掉中國,他們辦不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口太多,你消化不了,反抗你人多。所以我說清朝人口多呢,就增加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使得任何一個西方殖民者不敢小看.中國人,但是,也有負麵影響,人口太多了,人口過多容易破壞生態的平衡,也容易引起一些社會的動蕩。
第九,開發三北地區。“三北”就是東北,正北、西北。東北就是山海關以北,一直到黑龍江下遊,這個時期在明朝或者明朝以前,特別是黑龍江流域,還處於一種比較原始的狀態。清朝入關之前,它的勢力已經到了黑龍江流域,那裏很多原始的部民,歸順了清,加入了八旗,從龍入關,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完全不同了,清朝時期因為東北地區基本上沒有戰爭,一部分關裏的人到了關外去了,做官也好,流人也好,加強了關內與關外之間的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在清朝,特別是遼河流域,清朝努爾哈赤從都城赫圖阿拉,一遷到遼陽,二遷到沈陽,加快了遼河流域,遼沈地區經濟開發的步伐,後來清朝在東北設卡倫,派軍隊戍邊,建立一些新的城市,譬如說齊齊哈爾,呼瑪,璦琿,加強了整個東北地區的開發,一直到黑龍江的北岸,這個是前代所沒有的,正北地區主要是蒙古族,整個明代的蒙古族各部之間戰爭、動亂,一部分蒙古的牧民做飯沒有鍋灶,穿沒有衣服,吃沒有鹽。明朝一個時期對蒙古禁運,禁運一個時期。清朝不同了,滿蒙聯盟,滿蒙聯姻,整個蒙古,漠南蒙古、喀爾喀蒙古、漠西蒙古,清朝把這問題基本上解決了。大家知道,這個問題不容易,秦始皇修萬裏長城,主要是防禦北方的匈奴,唐朝的突厥,明朝的蒙古,北方的問題兩千年沒有得解,清朝不同,康熙說過:“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就是外蒙古,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大家知道清朝沒有修長城,長城沒有用了,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喀爾喀蒙古、漠南蒙古基本上沒有戰爭,二百年的和平環境,大大有利於這個地區的經濟開發,也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安定。西北,北疆主要是厄魯特蒙古,南疆主要是回部,中國曆史上從秦始皇以來,應當說清朝第一次把新疆問題解決了,清朝在那兒派官員駐兵、屯墾、貿易,大大促進了西北地區經濟的開發和文化的發展。所以,我認為三北地區,東北、正北、西北地區在清朝時期經濟和文化有一個大的發展。
第十,保護文化遺產。以故宮為例,大家知道,周朝滅了商,它沒有在朝歌,它又回去了,回到鎬京去了,原來的都城廢了。秦統一了六國,它的都城在鹹陽。漢、唐也是這樣,宋代、唐,宋朝建立政權之後,它沒有用舊的都城,它是到了汴梁開封。元朝它開始都城它是在上都,明朝的都城沒有在大都,它是到了金陵,今天的南京,後來永樂靖南之役後才遷的北京。我算了一下,從商朝開始到明朝為止,所有大一統的政權利用前代宮殿概無一例,它們對前代宮殿拆毀焚遷,隻有清朝,利用了明朝的皇宮,加以增益。這就使得明朝的宮殿得以保護下來,多爾袞的哥哥,叫阿濟格,他不同意多爾袞的意見,占了北京之後,把都城還要設在沈陽。大家想一想,如果清朝都城設在沈陽,明朝宮殿重要的建築材料肯定就拆了,到沈陽建去了,今天我們在座的我們都看不到北京的明朝的皇宮了。所以清朝早期這些政治家,把明朝皇宮保護起來,沒有破壞,加以利用,後來修繕,有局部的改造,它使我們今天能看到的這個皇宮。所以我說清朝對保護文化遺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那有人就問了,清朝有十大貢獻屹立於世界東方,那後來怎麽就逐漸地衰落下去了,最後連連吃敗仗?我就要講第二個問題:二,圖強維新的八次機遇。整個清朝這個時代,我們從國際來看,有一個大的潮流就是工業化、民主化,說準確一點,就是清朝這段曆史時期,西方在實行資本主義工業化,資產階級民主化,但是清朝這三百年,在世界這個大潮麵前,是怎麽樣的呢?我說清朝有八次機會可以圖強維新,都很可惜了,都失掉了,一步一步衰落下來。
第一次,順治朝。順治比較開放,我們講過湯若望,湯若望經常出入宮廷,順治也親自到湯若望的住地促膝長談,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但是順治一死,湯若望被關進監獄裏,我們不要看作是一個個人事件,不要看作是一個個案,湯若望他了解西方科學技術,參加修曆法,被關進監獄。通過這個個案可以反映一個問題,就是順治朝剛剛打開了一扇窗戶,和西方的科技文化進行交流,隨著湯若望關進監獄,而把這扇窗戶關上了。
第二,康熙朝。康熙的時候西方的耶穌會士到了宮廷,傳布西方的科學技術,同時中國這些古典的文化也通過他們傳播到西方,但是康熙晚年特別是康熙死了之後有了變化,康熙沒有把同西方的科學技術的交流作為一種國策,作為一種政府行為,而僅僅是作為個人的愛好,個人行為,所以康熙死了之後呢,人亡政息,剛剛打開了這扇同西方文化交流的窗戶,又被關上了。
第三,雍正朝。雍正的時候天主教堂大約有三百座,受洗禮的教徒大約有三百萬人,隨著西方科技文化傳播到清朝,和清朝固有的儒家文化發生了衝突。雍正皇帝下令封閉天主教堂,把大部分耶穌會士趕出去,到澳門。就在雍正朝,在維護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把同西方文化交流這扇窗戶又一次關上了。
第四,乾隆朝。乾隆朝我隻舉一個例子,就是乾隆五十八年,英國派了特使馬戛爾尼和副使斯當東到中國來,目的是為了通商。坐著船從天津上了岸沿著運河到了通州,帶了很多的天文儀器和其它的珍寶,下榻,住的地方就在圓明園,清政府接待他們由圓明園,到承德避暑山莊,路途要經過古北口,馬戛爾尼他們看到了雄偉的長城,非常讚歎。到了避暑山莊之後,和珅陪著他看避暑山莊,馬戛爾尼也很讚歎。天造地設,風景秀麗。乾隆要見他就發生了禮儀問題,清朝要求你三跪九叩,英國沒有這個禮節,反複地交涉。這一年正好是乾隆83歲的生日,第一天是八月初六,就是乾隆在萬樹園舉行盛大的宴會,馬戛爾尼去了,要行禮,因為人多,萬樹園大家去看,很大,人很多。馬戛爾尼行了單腿跪的禮節。八月十三是乾隆皇帝生日,在“澹泊敬誠”殿接見了馬戛爾尼,這馬戛爾尼是單腿跪還是雙腿跪?這記載就不一樣了。有人說是單腿,有人說是雙腿,當時有一個軍機章京叫管世銘,他寫了一首詩來說這事,這詩呢四句我讀一下,“獻琛海外有遐幫,生梗朝儀野鹿腔。一到殿廷齊膝地,天威能使萬心降。”這管世銘是軍機章京,他具體負責接待,他說“齊跪地”就是兩腿跪地,但是很多書記載還是一個腿跪,單腿跪,這個我們不管它了。這個管世銘這個詩最後這兩句值得注意,馬戛爾尼肯定是說英語,他的詩說“野鹿腔”,像鹿叫一樣,這就帶有明顯的輕蔑的意思。馬戛爾尼不是跪了嗎,單腿也好,雙腿也好,總之是跪了,跪了就是一個外交禮節嘛。他說什麽,跪表示“萬眾降”,就是萬國都降服乾隆皇帝,完全用了一種天朝的姿態。馬戛爾尼回到北京還住在圓明園,他帶著表文,一份是英文的,一份是法文的,現在還在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馬戛爾尼主要的要求,第一,在北京駐個代表。第二,在廣州和舟山要設貨站。第三,要在舟山、寧波、天津設點,進行貿易。乾隆一覽翻譯他的表文,大怒,天朝怎麽可以讓外國人在北京住?下令立即驅逐,這樣馬戛爾尼一行就沿著運河到了杭州,完了就轉程又到了廣州,同年年底返回英國。乾隆皇帝以“天朝上國”自居,本來這是一次很好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機會,萬裏迢迢送到北京,送到承德避暑山莊,乾隆皇帝加以拒絕,把這扇窗戶又關上了。
第五,嘉慶朝。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就在馬戛爾尼之後23年,英國的使臣到了北京。到北京之前天津到北京的路上,就討論一個問題,就是禮節問題,是單腿跪還是雙腿跪,還是其它禮儀,英國的使臣阿美施德,副使小斯當東,就是乾隆時馬戛爾尼那個副使,他的兒子,小斯當東,他就最後做了讓步,按照英國的最高禮節三免冠,九拜儀、九俯首,清朝不同意,但是這個官員呢,也是在兩麵調和。有的官就告訴皇上了,他們答應下跪了,他們想到時候就愣著按英使跪下,不就跪下了嗎。嘉慶正式接見的時候,英國使臣就問這禮節,清朝官員就含糊,說禮節說清楚再進,不然不能進,沒進到嘉慶那個地方。嘉慶是在正大光明殿,圓明園正大光明殿裏見的,在殿外麵來回地就這麽磋商,英國使臣沒說清楚就不進,最後就沒進。嘉慶龍顏大怒,說英國是罪爾小國,要來進貢,勉從其請,勉強我答應你的請求,現在你居然不遵守清朝禮節,立即遣回。所以英國的第二次的外交使團又失敗了,馬戛爾尼總算還見了乾隆一麵,這個連嘉慶皇帝麵都沒見,就又沿著運河就回去了。這時候英國已經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了,已經在工業化的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績了,嘉慶皇帝還把它看作一個罪爾小國,前來朝貢,勉從其請,還是以天朝上國的皇帝自居,嘉慶皇帝把送上門的機會的窗戶又給關上了。
第六次,道光朝。我們講過,道光朝鴉片戰爭中國打了敗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當然是壞事了。但是應當總結一下經驗教訓,為什麽打敗了?怎麽樣圖強維新?沒有,道光皇帝沒有,道光皇帝感興趣的,是有的書說,他把衣服打上補丁,崇尚節儉,而忽視了圖強維新,這種皇朝的頭等大事,把中西科學文化交流窗戶第六次關上了。
第七,同治朝。鹹豐的時候英法聯軍打來,逃難到承德避暑山莊,死在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同治繼位以後做了一些維新的舉措,實行了一些維新的舉措,但是同治親政之後,把主張維新的重臣恭親王奕訢罷官。所以,同治朝的晚期,又把中西文化交流的這扇窗戶再次關閉。所以同治晚期把中西文化交流這扇窗戶第七次關閉。
第八,光緒朝。我們講過了,光緒實行戊戌變法,結果以戊戌政變來做了回答,清朝喪失了最後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機會,第八次把中西文化交流窗戶關上,最後導致了一個結果,就是大清帝國的滅亡。清十二帝總說上,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興衰榮辱,蕩氣回腸。在她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個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麽,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那麽,他們如何登上皇位?在那一次次登極大典的盛大、繁華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八旗製度,究竟從何而來?它何以締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隊,又為什麽還是它,最終葬送了中國最後的王朝?
清朝八旗的“十定”,奠定了清王朝統治中國296年的基礎,同時,也埋下了它沒落和衰亡的伏筆。成也八旗,敗也八旗,大清王朝的榮辱與八旗的興衰休戚相關。那麽,龐大的八旗究竟人數幾何?在清王朝沒落之後,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回望那個遠去王朝的背影,縱覽清朝296年的風雲變幻。
現在我講第一個問題,皇位繼承的曆史軌跡。在皇朝時代,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最高的行政者,最高的祭祀者,最高的大、法官。所以皇帝的人選,在皇朝時代,決定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命運。所以,我們要看一看清朝皇位繼承的296年的發展的軌跡。我說清朝皇位繼承有四個階段。
第一,貴族公推製。清朝第一位開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可以說是當時天下最優秀的人選。建州女真各部強淩弱,眾暴寡,戰爭紛亂不已,努爾哈赤一步一步吃掉,一個一個削平。所有那些部族的首領,都敗在努爾哈赤的手下,可見努爾哈赤比他們都優秀,接著海西女真扈倫四部,當時都是稱雄一時的豪傑:葉赫、輝發、哈達、烏拉這幾個貝勒,當時也是很優秀的。但是,一個一個都被努爾哈赤打敗,說明努爾哈赤比他們都優秀。東海女真、黑龍江女真,各部紛繁,也統統都敗在努爾哈赤的手下。我認為曆史證明努爾哈赤,當時在東北這個地域範圍裏麵是最優秀的。努爾哈赤在天命元年,也就是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登極稱汗的時候,是受到公眾的推崇繼位的。努爾哈赤死了之後,他的遺位怎麽辦?還是貴族公推製,我們講過八大和碩貝勒,共同討論,議商,最後決定由皇太極繼位。應當說皇太極在八大貝勒當中是最優秀的。皇太極死了之後,皇位怎麽辦?還是貴族公推製,主要的當時是四個親王,三個郡王來進行討論,最後決定由順治繼承皇位,雖然順治6歲,但是攝政王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當時在清朝的範圍內應當說是最優秀的。所以清朝皇位繼承的第一個階段就是貴族公推製,推選出來的首領在當時來說是最優秀的人選,這樣就保證了清初的事業發展壯大,一直到入關,定鼎北京、統一中原。
第二,皇帝遺命製。順治臨死之前,皇位誰繼承?順治和他母親孝莊太後商量,還征求了部分的大臣意見,包括耶穌會士湯若望的意見,決定由康熙繼承皇位。就是順治臨死之前遺命皇位繼承人。事實證明康熙這個皇帝還是稱職的,是一位中國曆史上偉大的君主,康熙臨死之前皇位怎麽辦?我們在雍正那講裏講過了,有爭議,今天我們按照《清聖祖實錄》的說法,就是遺命由雍正繼位,還是皇帝遺命製。皇帝遺命製,就是兩個皇帝,一個康熙,一個雍正,這兩個人在當時皇子中應當說是很優秀的。
第三,秘密立儲製。雍正鑒於他繼位的時候兄弟相爭的慘痛的教訓,改了辦法,用秘密立儲的辦法。他後麵的乾隆、嘉慶、道光、鹹豐都是用秘密立儲的辦法。秘密立儲的好處是避免了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而互相廝殺。但是,也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皇位繼承完全由皇帝一個人秘密決定。我認為這種辦法比努爾哈赤、皇太極時候的公推製是一個退步,比順治和孝莊太後遺命製,也是一個退步。因為順治和孝莊的時候還是經過商量的,康熙晚年也經過商量了,他要大臣們,你們每個人寫一個條子,建議誰做皇太子,他還參考,也征求意見。雍正改了辦法了,一個人秘密決定。乾隆還好,嘉慶還勉強,道光就差一點,鹹豐就選人不當。
第四,懿旨定儲製。慈禧太後她傳旨,她定了三位載湉、溥儁、溥儀。慈禧選人的標準,是在愛新覺羅家族和葉赫那拉氏家族,兩個家族的交叉點上選人,典型的任人唯親。這是清朝皇位繼承製度的一大倒退。慈禧選了一個4歲的光緒,還有一個3歲的宣統。大家知道,清朝入關以後是十位皇帝,孩童皇帝占了5位,順治6歲,康熙8歲,同治6歲,光緒4歲,宣統隻有3歲。我們把視野再放寬一點,這個時候世界上是個什麽情況,西方是個什麽情況?西方世界的潮流叫做資本主義工業化,資產階級民主化。英國、法國、美國等等,它實行議會製,實行責任內閣製,跟慈禧、同治、光緒同時的西方國家,德國是俾斯麥完成了德國統一,日本是伊藤博文,美國這個時候是林肯,清朝是誰?清朝對手已經不僅僅是太平天國和義和團了,清朝的對手已經是西方列強了,八國聯軍,八個西方的殖民者打進來。清朝主政的慈禧太後和光緒,4歲,宣統3歲,慈禧沒有文化,有人打電話跟我說慈禧很有文化,字寫得很好。慈禧作為一個女人來說,我認為是優秀的,但是作為一個政治家來說,作為一個四萬萬人口,一個國家的決策者來說,慈禧是不夠格的。慈禧的懿旨朱批我看過,錯字連篇,字寫得不成樣子。慈禧不懂工,不懂農,不懂軍,不懂商,四書五經可以說十三經她看不懂。她的生活範圍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到了外地隻有兩次,一次是承德,一次是西安,還是逃難。清朝這樣一個慈禧太後,加上6歲的同治,4歲的光緒,3歲的宣統,去對付西方列強:伊藤博文,俾斯麥,這時候美國是林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但是這個時候英國是實行了內閣製,實行了議會製。但是維多利亞女皇她有個規定,她不幹預憲法和國會。從清朝皇位繼承的軌跡我們可以看出來,不要說是民主了,就是清朝貴族裏麵也沒有民主,努爾哈赤、皇太極時候清朝貴族可以討論,平起平坐,你的意見我不讚成,我可以反對。順治、康熙的時候,貴族也還可以討論一下,到慈禧這時候不行了,議政王、恭親王奕訢跟慈禧對話,慈禧不高興就說:我革了你,親王就革了,議政王就革了。我們可以想一想,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化的這麽一個潮流,而清朝皇位繼承路子越走越窄,最後走到一個死胡同。在這種情況下,選出了一個3歲和4歲的最高國家決策者,最高立法者,最高大、法官,最高祭祀者,自己都不能親自去祭祀,還得別人去代替,怎麽能夠對付西方列強?所以我說到清朝末年,清朝帝國這個大廈,它那個寶頂失去了光輝,這是上層,我們再看看下層。
二,八旗製度的曆史弊端。八旗製度是清朝一個最根本的社會製度,前世沒有,後世也無。八旗興盛,清朝發展,八旗衰落,清朝滅亡,可以說八旗興則清強,八旗衰則清亡,八旗製度是清朝統治者的社會基礎。這個社會基礎是怎麽發展的,是一個什麽樣狀況?我先把八旗製度介紹一下。早先女真人打獵的時候,十個人一個小組,每人一支箭,其中有一個人拿大箭,滿語叫牛錄。這十個人得有一個組長,組長滿語叫額真,就是主,所以這個十人長就叫做牛錄額真。大家一塊圍獵,努爾哈赤興起之後,他有一個軍隊,軍隊組織怎麽辦呢?它就借用了女真人打獵的時候這個牛錄組織,加以改造,加以擴編。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就整編成四旗,每三百人設一個牛錄,每五個牛錄設一個甲喇,每五個甲喇設一個固山,三級組織,首領叫做就是固山額真,甲喇額真,牛錄額真,這是滿語,後來就把它翻譯成漢語名字了,牛錄額真叫佐領,甲山額真叫參領,固山額真叫都統,就是都統、參領、佐領,三級組織。一個牛錄大約三百人,一個甲喇大約,乘五,一千五百人,一個固山再乘五,大約七千五百人,這是個規定的數字,實際數字不是這樣的,有的多一點有的少一點。開始都是滿洲人,所以叫滿洲八旗。後來又增加了蒙古八旗,後來又增加了漢軍八旗,三八二十四個旗,叫法,當時的叫法叫做: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我們現在有時候叫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也可以,嚴格說叫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那旗的顏色呢,它有一個演變的過程,我說的是最後的,開始就四個顏色:黃、白、紅、藍,整個一個色。那後來增加到八個旗,這旗的顏色就鑲個邊,鑲黃、鑲白、鑲紅、鑲藍。這樣就變成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八個旗。
這一個旗,這一個牛錄有多大的官,他們經常問,相當於現在什麽?三百個人,相當於是現在是一個營吧,那一千五百人相當於一個團,七千五百人相當於一個師。當時不是這樣的,當時軍隊少,當時都統是一品官,一品,和部長,和上層是一起的。所以我說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牛錄額真,就是佐領三百人,至少相當於現在團級,團長。甲喇額真我看怎麽樣也相當於師長。都統呢,相當於現在一個軍,或者一個軍團,大體上是這樣,因為不大好類比。清朝因為它是弓馬得天下,武人的官階很高,權力也很大,所以不能完全拿今天類比。它這個八旗組織,不純粹是一個軍事組織,它還是一個政治組織,一個行政組織。所以八旗既是軍事組織,又是政治組織、行政組織、經濟組織、司法組織,它是多元一體。八旗剛開始成立的時候,它是“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出去打仗,打完仗回來就是老百姓了。亦耕亦戰,寓兵於農,因為它當時在赫圖阿拉,打撫順,一個令下,就集合起來,去打仗。打完仗就回家,該種地種地,該打獵打獵,出征的時候軍馬是自己的,武器是自己的,幹糧是自己的,擄掠了勝利品,分成八堆,或者八份,大夥分。每要出征的時候,朝鮮人記載,家裏頭老婆孩子是歡欣雀躍,希望到前線去。八旗組織在清初起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整個分散的女真人、滿族人,通過八旗這個紐帶連接成了一個戰鬥的整體。開始八旗就是女真人,後來吸收了一部分蒙古人、漢人、朝鮮人、錫伯人等等。所以,八旗組織的戰鬥力在清初努爾哈赤、皇太極的時候,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沈陽一直打到濟南,擄掠了東西回去的時候,到了長城要過關口的時候,八旗軍隊把這樹劈了,劈成白茬兒,寫上字,“諸官免送”,就是明朝的官員你不要送了,騎了大馬,穿了新的衣服,耀武揚威地就出了長城,明朝軍隊嚇得尾隨追擊都不敢,那八旗軍隊當時是相當威武。
但是,清朝定都北京,八旗很多人從龍入關,到了北京,怎麽辦,怎麽安置這些人?我給概括了一下:十定。第一,定身份。旗人當時不叫滿族,旗人,就是在旗的,民人就是不在旗的,不在旗的叫民人。我看有的書說叫“旗民”,這是不對的。它是兩個概念,旗是旗,民是民。北京吧,旗人就是在旗的,不在旗的漢人、回族等等,都叫民人。它叫隻分旗、民,不分民族。這個身份是終身的,你在旗終身在旗,世世代代在旗,民人不在旗,世世代代不在旗,個別的例外。
第二,定旗分。八個旗,鑲黃旗,你就終身是鑲黃旗,子子孫孫是鑲黃旗,但是裏頭有例外,我說是一般的情況下,中間也有變動。
第三,定佐領。某某人是八旗滿洲裏麵的正黃旗,正黃旗下某參領,某參領下的某佐領,下麵誰誰誰,世世代代都是這個佐領,子子孫孫都是這個佐領,個別情況有調整、有例外。
第四,定住地。住在哪兒是固定的。以北京來說,兩黃旗住在北城,兩白旗住在東城,兩紅旗住在西城,兩藍旗住在崇文門和宣武門以裏,這叫京師八旗。那駐防八旗呢,就設立滿城,杭州、成都、福州等等,設立個滿城,就是旗人在裏麵住,修了城牆。
第五,定錢糧。吃飯怎麽辦?國家供養,旗人有錢糧,俗話叫“鐵杆莊稼,旱澇保收”。
第六,定土地。原來在關外他是有地的,在赫圖阿拉他是有地的,進了關到北京以後,這地怎麽辦?圈地,京畿圈地,圈所謂“無主荒田”,分給從龍入關,八旗官兵及其眷屬。問題就來了,他住在北京城裏,地可能分在豐潤、寶坻,怎麽種啊?這就出現了莊頭,《紅樓夢》裏的烏進孝這類莊頭,給他經營,幫著給拿地租,後來有人把地賣了。
第七,定營生。旗人不許做工,不許務農,不許經商。當兵他是一家出一丁,後來當然有點變化了,他有八個兒子不能都當兵去了,缺不夠,兵員不夠,沒那麽多,剩下人做什麽呢?吃的有保證了,有錢糧;住的有了,到北京以後圈房,我講到順治的時候,講到六大弊政,圈地占房。北京內城原來所有人統統搬走,房子留給旗人住。住有了,占了房子,地有了,圈的地分了,不做工,不務農,不經商,做什麽呢?有人說,說清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八旗子弟遊手好閑。我說這叫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那他做什麽呢?手不做工、不務農、不經商,這手隻有遊手,沒有事幹隻有好閑。
第八,定學校。後來發現這小孩要上學,學校要分等級:宗學、覺羅學,就歸宗人府管;鹹安宮官學,景山官學,歸內務府管;八旗叫八旗官學,也叫八旗學,歸八個旗分著管。學校是固定的,分等級的,和漢人不是一個,和民人不是一個學校,後來上到了高一級的學校了,但是考試單有名字。
第九,定婚姻。旗、民不通婚,不是滿、漢,民包括漢人、回人、苗民等等,很多少數民族,不光是漢族。旗、民不通婚,個別有例外了,那另說了,就總體做了規定,旗、民不通婚。
第十,定司法。旗人犯了法,地方官不能審理,單有一個審理的程序。旗、民犯了同樣罪,同罪不同刑。《大清律例》規定:旗人犯了徒刑,一年折合枷號五天,就是判一年刑,要是民人判一年刑的話,旗人就關五天就行了。
實際上不止這“十定”,還有其他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八旗製度它是從清軍入關之後就這麽定下來了,一直到清末。到清末北京旗人有多少人呢?《北京市誌稿》對宣統年間北京旗人的戶口有一個統計:京城24旗,黃旗30312戶,白旗34924戶,紅旗24317戶,藍旗29230戶,合計戶。就是11萬多戶,《》是五口之家,我算了大約要六口之家,父母、夫妻再加幾個孩子,大約五口到六口之間吧,這麽個數,平均起來算。京城宣統時候旗人總數多少呢?北京旗人大約20萬戶,人口大約100萬,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我叫做“旗人群體”。這個旗人群體不工、不農、不商,吃錢糧,一代一代傳襲下來,靠國家供應,後來國家就供養不起了。八旗製度在清入關以前適應了當時的戰爭環境,亦耕亦戰,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把分散的滿洲人連接到一起,用軍事的方法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戰鬥力量。但是,奪取政權之後,定都北京之後,在新的形勢之下,八旗製度怎麽改革,怎麽適應新的形勢?也做了一些改革,修修補補,因為八旗生計問題在康熙晚年出現了,雍正就很嚴重了。有的人沒飯吃了,發到東北開墾去了,路費給你,給你點安家銀子,這些人怎麽肯到東北種地去啊,領完銀子再跑回來。所以,八旗生計問題是困擾清朝政府一個很大的一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愈演愈烈。最後,八旗製度崩潰了,大清帝國的寶頂鏽蝕,壞掉了。八旗製度,大清帝國的基礎崩塌了。最後結果隻有一條,就是大清帝國垮台了。清朝皇帝有八次曆史機會,但是失去了,不做圖強維新的改革,不做重大的徹底改革,修修補補、應應付付,最後受害最大的首先是宗室、是貴胄、是八旗,他們很慘,辛亥革命之後,種地不會,做工不會,經商不會,拉洋車也不會。我看到很多材料,沒有飯吃,文化又不會。所以說清朝,八旗製度興則清朝興,八旗製度衰則清朝亡。清朝最後,從6歲的同治、4歲的光緒、3歲的宣統做皇帝,就可以看出來,上層腐爛了。八旗製度可以看出來下層腐爛了,從上到下腐爛了,所以清朝這個帝國也就滅亡了。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興衰榮辱,蕩氣回腸。在她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個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麽,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那麽,他們如何登上皇位?在那一次次登極大典的盛大、繁華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八旗製度,究竟從何而來?它何以締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隊,又為什麽還是它,最終葬送了中國最後的王朝?
清朝八旗的“十定”,奠定了清王朝統治中國296年的基礎,同時,也埋下了它沒落和衰亡的伏筆。成也八旗,敗也八旗,大清王朝的榮辱與八旗的興衰休戚相關。那麽,龐大的八旗究竟人數幾何?在清王朝沒落之後,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回望那個遠去王朝的背影,縱覽清朝296年的風雲變幻。
大家好,今天我繼續講清十二帝總說。現在講第一個問題:一、清朝選官的科舉製度。大家知道,清承明製實行科舉製度,但是,在清朝入關前,不是這樣的,沒有搞科舉。
我這裏麵講一個故事,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十年,1625年,他下了一道命令,就是要屠殺漢族的生員,就是儒生知識分子。理由是所謂明朝的在遼東的生員暗通明朝,一旦查出進行處決。令下之後,有一些儒生就隱藏起來了,大約有三百人僥幸免於一死,但是他們淪為八旗的啊哈,就是奴仆。努爾哈赤死了之後,皇太極繼位,皇太極就調整他父親對漢人的政策。天聰三年,1629年,皇太極下了一道命令,就是對漢族的儒生下了一條命令,這道命令這樣說:“諸貝勒府以下,及滿、漢、蒙古家,所有生員,俱令考試。各家主毋得阻撓。有中者,仍以別丁償之。”就是說各個貝勒,滿、漢、蒙古家,如果有漢族的生員在那兒做奴仆的話,都要參加考試,不許阻撓。考中了怎麽辦?你缺額由政府給你補上。考試的結果有二百人取中。這二百人從八旗奴仆下麵拔出來,免除奴仆的身份,還給予綢緞、布匹的獎勵,當時綢緞、布匹是非常珍貴的。並且優惠兩個兵的差徭,就是免除兩個丁的徭役,這樣做,曆史記載叫做“天下大悅。”很多漢族人,漢族知識分子很高興。到天聰八年,就是1634年,皇太極又下一道命令,就是再次錄取漢族的生員,考試的結果,錄取了228人,在這228人當中又進行了一次複試,錄取了16個人作為舉人,這16個舉人後來就到了清朝的內三院,分配他們做文官。他們對清初的建設特別是文化的建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皇太極選拔漢族儒生,僅僅是清朝科舉製度的前奏,還算不成一個科舉製度。
清朝正式實行科舉製度,是順治入關以後。清軍入關之後,大學士範文程上了一道奏疏。範文程說:“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就是說要治理中原這個天下,首先要得人心,士,知識分子是優秀之民,得了他們的心就得到了天下。當時的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看到這個奏疏之後就同意了,批準在全國實行科舉考試。順治二年,正式實行科舉考試。
清朝的科舉考試沿襲明朝,基本相同,科舉考試先要進行童生的考試,童生就是兒童的“童”。童生不一定都是小孩,有的12歲左右,大的六七十歲,凡是考取之前都算童生。
童生考試分三考:一、縣考,在縣裏,由知縣主持。考取之後,再進行府考,由知府主持。又考取之後再進行院考,就是由省的學政主持,學政相當於今省教育廳的廳長。經過縣考、府考、院考,都合格了,成為秀才,就是優秀的人才。秀才有資格參加縣學或者府學生員,就是學生學員。他們取得這個身份之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也可以說考秀才,是正式科舉考試之前的一個前奏和準備,或者叫做資格。
清朝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作三級:一、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地點在省城,由皇帝派的考官主持考試。考試分三場,一場三天,一共考九天。考的人很多,考中了,叫做舉人。舉人有名額的規定,各個省不一樣,大體上100人上下,舉人裏麵的第一名叫做解元。鄉試的考試是在秋天,所以叫“秋闈”。鄉試考試的第二年,就舉行會試,所以一、鄉試,二、會試。
會試也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地點在北京。因為是由禮部主持,匯集天下的舉人在北京考試,所以叫做“會試”。會試考試地點在北京的貢院,就是今北京火車站北麵貢院胡同的地方,貢院現在沒有了,但是貢院胡同這個地名還存在。考場房舍大約有九千間,一排一排的,房子很小,寬大約4尺多一點,進深大約3尺多一點,高5尺多一點,這麽一個人一個小屋。牆的兩麵有磚托,兩層,隔成板,下麵這個板就做板凳,上麵那個板就做書桌。牆上有一個龕,裏邊裝上蠟燭,裝上吃的,喝的,一場考三天,三場考九天,就在這個小屋子裏頭,進去之後封門加鎖。
經過考試,考中了的,叫做“會試”,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員”,取得會試的資格才能進行第三級考試,就是殿試。
三、殿試,殿試也是在北京考,通常在皇宮太和殿前考試,所以叫“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朝廷的考試,所以也叫“廷試”。殿試考試是一天,開始在******前考試,後來在太和殿前考試,有時候也在保和殿前考試,地點經常變化。大部分時間是在太和殿前考試,太和殿前,康熙的時候,露天,每人一個小桌,沒有凳子,站著書寫,時間是在陰曆的三月或者四月。乾隆的時候,就統一定在四月二十一舉行殿試。殿試考的,結果取中了,就叫“進士”,進士分三等,叫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就是三個人,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前三名由皇帝親自定,考官把參加殿試的考卷大約選出十份,送到皇帝麵前,由皇帝最後點前三名,點出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在科舉考試的時候,連中三元是很難的。就是鄉試的時候,我得了解元,會試的時候,我得了會元,殿試的時候又得了狀元,就是連中三元,三個考試都考第一。整個清朝入關後268年,得三元者隻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人他是得了解元和會元,乾隆說,這個人連中兩元了,就讓他連中三元吧,他就連中了三原,這是很僥幸的。
清朝的科舉考試,一共進行了112科,大體上三年一次,有時候也加科,就是加一次考試。參加考試的人數很多,你像光緒九年,參加會試考試是16000人,取中者,考中的308人,比我們今天高考難多了。清朝112科進士,總共多少人呢?總共是26846人,平均大體上一年100人。道光以後,中國人口四萬萬,每年平均取一百個進士,可見考試之難。乾隆的時候有一個特別規定,就是台灣到北京來參加會試的,它有一個規定就是每十人取一人,是比較優惠的一個條件。
清朝的進士的考試最低的一次是81個人,最多的一次是399個人,就是每年數字不完全一樣,平均算起來大體上每一屆就是每一科,大體每一科300人上下,所以考進士是很難的。進士裏麵得了狀元就更難了,狀元裏麵有很多的故事,我舉幾個例子跟大家說一說。
第一個,狀元叫孫承恩,這是順治的時候得的狀元。殿試的時候取十名考卷送到皇帝麵前,請他點前三名。這裏麵有一個人叫孫承恩,推薦他做第一。順治要點他做狀元的時候,突然想起個事情來,前一個時期流放了一個人,發配,那個人叫孫暘,這個人和孫承恩是不是一家人,如果是一家子這事就值得考慮了。順治拿不定主意,他就讓大學士王熙快去訪查,大學士王熙接到順治的指令之後,很快地騎著馬就到了孫承恩的寓所,把剛才的事情如實地告訴孫承恩,王熙說:“今升天沉淵決此一言”,就在你這一句話。孫承恩想了想說:孫暘和我是一家人。王熙覺得很遺憾,這件事情隻有順治皇帝、他和本人知道,別人都不知道。你這句話決定你一生的命運,說你再慎重考慮。孫承恩說:就這樣吧,我要忠誠,要如實地報告,我和孫暘是一家的。王熙非常惋惜,認為狀元這下肯定在那不行了,打著馬就趕緊回到皇宮。這個時候,順治正秉燭在那等待王熙的回答,王熙回去以後給順治如實奏報,順治說這個人很忠誠,很正直,就是他了,做狀元。
康熙的時候,狀元還有一個事情,就是李蟠,蟠桃那“蟠”。殿試的考試在太和殿,前麵考試,站著,陰曆的三月還是很冷的,在那兒做文章,有的人就嚇得直哆嗦,旁邊還有兵看著呢。規定的時間,李蟠沒有答完卷子,就催他交卷。他就跟旁邊那護軍一邊哭著,一邊央求:他說一生事業就在這一會了,請你寬限。這個護軍就沒有繼續催他,就讓他把卷答完了,交卷的時候已經四更天了。這個事情就報告給康熙了,康熙一看,他答的卷子答得不錯,很好,而且覺得這個人是用心良苦,非常執著,點了他做了狀元。
我再舉一個例子,就是乾隆的時候,有一個狀元叫王傑,我在講嘉慶和道光的時候提到這個事情,考官們奏到乾隆的時候,奏報擬定狀元第一名叫趙翼,第三名叫王傑。乾隆在要點狀元的時候就問說:趙翼什麽地方人?考官答:趙翼是江南人,說王傑什麽地方人?王傑是陝西人。乾隆說:江南狀元很多了,陝西一個狀元還沒有呢,就讓王傑做狀元。於是就點了王傑做狀元,趙翼由第一名就變成第三名。我在這裏補充一句,有清一代出狀元最多的是江蘇,一共49個狀元,河南、陝西等隻有1名狀元,陝西這名還是王傑,乾隆特意點了一個,否則陝西在清代就沒有狀元了。
我在這裏麵再插一句,我在講到道光的時候,我提到就是王傑是陝西韓城人,還有一個人叫王鼎,是陝西浦城人,王鼎到北京來參加科舉考試,王傑這時候已經是狀元了,就跟王鼎說,說我們是同姓,我們是同族、同鄉有什麽事情盡管說,意思是說我可以適當的關照,王鼎很正直說我就要憑我自己本事考,就沒有考中,後來又參加考試,考中了,王鼎就成了進士。
我在電視講完之後,陝西韓城教育局的一位先生給我來封信,說王傑是我們韓城人,王鼎是浦城人,他們倆你怎麽說是老鄉?你怎麽說是同鄉呢?我給他回了封信,我說在清朝韓城和浦城屬於同一個府,叫和州府,我說從你們陝西韓城縣來看不是老鄉,從北京來看同省、同府,當然叫老鄉了,假如說到了國外,那河北和河南也變成老鄉了,就是從什麽角度看,所以王傑這時候在北京已經做了狀元了,後來做了大學士了,所以他跟王鼎說我們是同族、同鄉是完全可以的。
狀元還有故事,光緒的時候,光緒有一個人叫王壽彭,福壽的“壽”,正好趕到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主考官覺得“壽”字很吉利,把他提到第一名狀元,他後來就點了狀元。他是因為這個“壽”字得益了,變成狀元了。
光緒的時候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叫駱成驤,這個人在最後殿試的答卷裏,慷慨激昂,熱情的陳詞,其中有一句話,叫做“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光緒看到這份考卷,這時候正好甲午戰爭打敗了,光緒心情也不好,見著這個人熱血愛國,很感動,就點了他做狀元。
還有清朝的末科狀元叫劉春霖,就光緒三十年,最後一科的狀元。這個人考狀元的時候,就是殿試的時候,這年大旱,他名字叫劉春霖,春天的甘霖,就點了狀元了。那有人說這太僥幸了,哪有一個名字好就得了狀元了,不完全這樣。因為考卷能到前十名通過鄉試會試殿試,殿試這個時候三百多人,三百多個進士,在殿試、會試三百多人,在這裏到前十名就不容易了,前十名再推薦到前三名也不容易了,所以這裏麵可能有一點偶然,但是也有它的必然。
清朝科舉製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突出表現在叫做“科場案”,清朝大的科場案有三次,一次就是順治14年的丁酉科場案。這個案子發生在江南,江南的鄉試主考官,姓方,叫方猶,副主考官姓錢,叫錢開宗。考完了之後,士子大嘩,集體到文廟去哭廟,毆打簾官,巡邏的,門簾的“簾”,毆打簾官。甚至有人還寫了《萬金記傳奇》,主考管不是姓方嗎?方字去了那一點不就是“萬”嗎,副主考官姓錢,錢字去了右半拉不就是“金”嗎,《萬金記傳奇》,就是考官徇私舞弊。正主考官和副主考官撤簾之後坐了船走,士子在河邊沿著這個船追,一邊追,一邊唾罵,往船上扔磚頭,可見氣氛之極。事情傳到北京,順治皇帝大怒,來年春天正月,把已經取中的舉人統統到北京,在太和門前複試,重新考試。南方的士子,正月份,他們衣服比較單薄,在太和門前麵,一個個在那兒做文章,答考卷,旁麵還有大兵夾著,有的人是又凍、又害怕、又緊張,就哆嗦寫不出字來。其中有一個人叫吳兆騫,是有名的江南的才子,他沒有作弊,學問也很好,但這個時候,他太緊張了,就沒答好。那就懷疑你是不是作弊了,就把他發配,把吳兆騫流放到寧古塔,一流放就是二十年。他這個朋友認識納蘭性德,就是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父親是大學士明珠,納蘭性德跟他父親講這些事情,有人花了些錢提前把吳兆騫贖回來了。吳兆騫在邊塞時間寫了很多的詩,他是一個著名的邊塞詩人,後來出了一個集子叫《秋笳集》。後來查清楚了,副主考官,那個錢開宗等徇私舞弊,順治下令把他們一律處斬,就把副主考官有關的人處斬,這是當時震動全國的順治丁酉科場案,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康熙五十年,辛卯科場案。還是在江南的鄉試,這個科場案主考官姓左,叫左子蕃,副主考官姓趙,叫趙晉。考完了之後,也是士子嘩然,抬了財神像到府學去遊行示威。事情鬧大了,康熙下令查,一步一步往上查,事情牽扯到江蘇的巡撫,張伯行和總督噶禮。噶禮和張伯行就是總督和巡撫互參,康熙說減職,把總督巡撫減職,查,查到最後呢,查清楚了,交通關節是這個趙晉,有人花了錢在卷子身上寫了三個字,答卷上藏了三個字,“其實有”三個字,考官看到這三個字就給他點中了這個舉人。結果趙晉,就是副主考官趙晉等五人斬首。因為這件事情跟張伯行沒有關係,康熙也了解張伯行是清官,過去我在康熙時候講過,張伯行,沒有對他進行處分,這是一個案子。
第三個大案件,鹹豐八年,戊午科場案。這是發生在北京順天科場案。事情很簡單,就是有一個人叫平齡,他考中舉人了,這個人是票友,到場子唱過戲。當時的規定是優伶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第二,就說你是優伶,你怎麽能得中舉人了。這裏邊必然有交通關節,後來就查,越查越大,最後把責任追到大學士柏俊,抓了柏俊的家人關到獄裏頭,嚴刑拷打,然後給死了,死無對證,這個事情當時是端華、肅順他們主政,奏到鹹豐那兒,鹹豐覺得證據不足,他們一定要殺,因為柏俊和肅順他們不和,鹹豐含淚殺了大學識柏俊。是中國有史以來因為科舉考試作弊,殺了最高的一個官員大學士。鹹豐死了之後發生了辛酉政變,慈禧掌權了,有一些人就出來說,說柏俊這案子是冤案,應當昭雪。慈禧說先帝鹹豐他定的呀,沒法昭雪呀,就讓柏俊的兒子給他一個小官,這事情就算了解了,所以柏俊這個科場案應當說是一場很殘酷的政.治鬥爭,不完全是科場的事情。
這三個大的案子是清朝有名的科場的案子,就是科場裏麵也有**的事情,交通關節的事情,也有不公平的事情,但是總體來說許多貧寒的知識分子通過科舉考試,考中了舉人,考中了進士,有一個參政的機會,參政的一條途徑,也有它積極的一麵。
清朝科舉製度實行了112科,到底怎麽評價?清朝的科舉製度怎麽評價,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
一種說,說科舉製度很消極,影響了中國曆史進程,是知識分子脖子上的一個枷鎖。
另一種意見相反,說很好,西方的文官製度就是學了中國的科舉製度,就是有人看到了它的消極麵,也有人看到了它的積極麵。怎麽看待?
我認為清朝的科舉製度,既有它積極的一麵,也有它消極的一麵。清朝科舉製度積極的一麵,我想有這麽幾點。
第一、滿洲人,蒙古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考四書五經,這樣一來,就提升了滿洲文化和蒙古文化。
第二,滿洲、蒙古、漢軍、漢員都一起參加科舉考試,這就有利於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第三,大量的漢族知識分子,特別是一些貧寒之士,他們通過科舉考試,找到了一些途徑可以參政,給他們多了一條出路;
第四,滿洲人參加科舉考試,他自己會滿文,他要熟讀四書五經,他就有條件把四書五經翻成滿文。因為滿文是拚音文字,按照他們的理解來翻成滿文,後來西方耶穌會士,又根據滿文的四書五經把它翻譯成西方的文字,流傳到西方,加強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第五,就有利於清初的社會穩定,因為清初漢人的一個反抗力量是很強的,通過科舉考試很多人覺得可以和清朝政權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
第六,清朝科舉考試製度,一部分被西方吸收,有利於他們的文官製度,就是對西方也產生了影響,
第七。科舉考試的很多可取的地方一直延續下來,所以對科舉製度不能全盤否定。
但是,科舉製度也有它消極的一麵,它消極的一麵主要表現在科舉考試內容,是四書五經,不考科學技術知識,還有科舉考試的方式是八股文,於是,科舉考試最大的弊病,就是扼殺了人們的科學精神和創造精神。
明清特別是清以來,中國落後於西方,應當說科舉製度沒有與時俱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科舉製度有弊病,科舉考試很難,很多人想要做官,通過科舉考試這條路,走不通,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花錢買官,這個在清朝叫捐納製度。
下一講,我就講清朝官員的捐納製度。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興衰榮辱,蕩氣回腸。在她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個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麽,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回望那個遠去王朝的背影,縱覽清朝296年的風雲變幻。
“捐納”就是買官賣官,清朝叫“捐納”。清朝做官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是正途,就正常正當的途徑,是科舉考試。先考秀才,完了再考舉人,舉人完了再參加會試,取得貢士的資格,完了再參加殿試,取得進士的資格,進士以後就可以分派官職,派到縣裏麵就可以做七品知縣,考中進士,在清朝前期基本上都可以有一個官做,這是正途。我說過,這個正途是很難的,道光之後四萬萬人,每三年考一次,一次取三百來人,平均一年取一百人,清朝268年取了26846個人,平均一年101個人都不到,大部分人想要做官,或者經過努力沒考取,或者努力了,也沒考取,怎麽辦?就是清朝的選官還有另外一條途徑,叫“異途”,主要是捐納,就是花錢。捐納製度在清朝是一個很重要的製度,它和科舉製度互相補充,一部分人通過科舉考試做官,一部分人通過捐納製度做官,當然還有其他途徑,因為時間關係就不能一一說了,捐納做官,官員的比例在清朝是很大的,多的時候到60%,就是60%的官是捐納,40%的官是科舉考試的,但是這主要是中下級官員,所以我們有必要對清朝捐納製度也說一說。
我們中國出現捐納秦朝就有了。史書記載,“秦得天下,始令民納粟,賜以爵”。秦朝統一了天下,開始讓百姓納糧食、賜以爵,就是用糧食來買官爵。到了漢朝,也還有捐納,漢武帝曾經下令,可以賣武功爵,史書記載八個字:叫做“鹽鐵富賈,相率而至”,就是史書記載,漢朝的賣官,西漢的捐納,鹽鐵富賈,相率而至。當時的鹽、鐵是專營的,有錢的人相率,紛紛來買官爵。大家都知道很有名一個文人叫司馬相如,史書記載說四個字,說司馬相如“以貲為郎”,花了錢買了郎。漢朝以下唐、宋、元、明都有捐納,到清朝捐納成為製度。
為什麽要捐納?清朝的錢,收支有定數,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是定數。地,它是固定的;丁,康熙五十年以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又“攤丁入地”,丁後來就不拿丁銀了,所以收入它是個定數。每年正常的支出也是個定數,碰到特殊情況打仗,黃河決口,大的災荒,那沒錢怎麽來呀,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捐納。
清朝的捐納,我想講幾個問題:第一,清朝捐納製度的特點,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四個特點:一,統一管理,我數了一下,大概有五個統一:第一、統一捐項,哪些可以開捐,哪些不可以開捐,它是有規定的,五項可以開捐,軍需,打仗需要;河工,河決口了,治河;三、賑災,鬧大的災荒了;四、營田開荒,開墾;五、海防,海防是晚期了,主要這五項可以捐納,不是所有都可以捐納。第二,統一主管,這麽大一個國家,捐納誰管?戶部捐納局主管。三,統一入庫。捐了錢歸誰?不是歸知縣、知府,捐了錢統一交戶部國庫,後來一部分也分到省裏邊用,主要要歸戶部國庫。第四,統一政策。就是哪些官可以捐,哪些官不可以捐,譬如說吏部官不可以捐,吏部是管幹部的,管官員的,不能捐。禮部的官不能捐,禮部是管教育,管科舉考試,不能捐。就京官來說,尚書、侍郎這一級不能捐,郎中以下可以捐,地方的官員總督、巡撫、布政使這些不能捐,道員、知府、知縣以下可以捐,統一政策。第五,統一資證。要有資格,捐官也要有資格,捐納也要有資格,鄉鄰要具結擔保,當地要給他開籍貫和清白冊。是國子監的學生,國子監要出印鑒的證明,就是資格的審查要統一,這是清朝捐納製度第一個特點,統一管理。
第二個特點,二,明碼標價。什麽官,多少錢,它是有規定的。我以乾隆三十九年為例,它價錢很複雜,我就挑了幾個主要的,京官就選郎中、主事,地方道員、知府、知縣,道員、知府、知縣有價錢,我把這個價錢說一下大夥聽一聽,是乾隆三十九年的價錢,郎中五品官,銀9600兩,主事六品官銀4620兩,道員四品官銀16400兩,知府四品官銀13300兩,同知就是五品,銀6820兩,知縣七品銀4620兩,縣丞就是副縣八品,銀980兩,這是乾隆三十九年的價錢,它這個價格是有變動的,到後來價錢就落了,為什麽落了?我回頭再說,我們再看看到光緒晚期,到光緒二十六年的價錢,郎中2073兩,主事1728兩,道員4723兩,知府3830兩,同知1474兩,知縣999兩,縣丞210兩,這知縣由4600兩,降到900多兩,為什麽?官越捐越多,價錢越來越低,一會兒我還要回答這個問題,這是第二個特點,就是明碼標價。
第三,官多缺兒少。捐的官很多,那個缺兒,位置,真正的落實到就職少了。就拿知縣來說,到光緒年間,全國的知縣是1314個,康熙十一年到十四年,因為平叛“三藩之亂”,捐了知縣五百多位,你全國才1300多個知縣,你這一下子就捐了500個知縣,它那個知縣原來都是有位置的,三年還考一次進士,沒有缺兒,就是知縣沒有空位子,你捐了官之後,你沒有官做,官多缺兒少。後來就捐監生,就是捐國子監的監生,捐到多少呢?甘肅五個月捐了16000多人,花錢買文憑。有一個人叫蔣伊,《重銓法疏》,一個奏疏,他說康熙九年起至十八年,應選者不下二千人,每遇銓際,捐納居十之六,應選者十之四,捐納的人十之六,很多人不能應選,捐了官沒有位置,最多的有捐了以後六十年得不到位置,這人都死了,這還沒落實這個缺兒呢,官多缺兒少。
第四,捐納泛濫。它開始時,有例捐,有常捐。比如打仗,戰爭結束了,這捐納就停了;黃河決口,修河,河修好了,河口堵上了,這捐就停了。後來很多例捐就變成常捐,這就越捐越濫,濫到什麽程度呢?我舉幾個例子,嘉慶道光年間,捐的監生捐了20萬人,全國參加會試多者一萬六千人,你捐了20萬個監生,他怎麽來考進士,泛濫到什麽程度呢?我給總結了十條:一,捐官就是做官。二,捐複。三,捐升。就是升官。四,捐補。五,捐級,捐加級。六,捐銜,不捐官光捐銜。七,捐監,國子監的監生。八,捐正,副職捐正印,九捐減,官犯了罪了,花錢捐了減等,或者減免。十,捐典,典禮的“典”,祭典的“典”,死了之後捐的封典榮譽,後來就不是官了,特別是有些官犯了罪了,革職了,我捐點錢又複職了我想升級,花錢,捐了錢以後就升級。有些該休職,該退了,捐錢就接著做,甚至後來到一品二品的大員也捐,就濫了。所以,清朝的捐納製度,是越來越濫,越來越壞,問題嚴重,弊端層出不窮。
下麵我講第二個問題,就清朝捐納製度的弊端,它開始是捐虛缺兒,不捐正缺兒,開始捐副的,你比如知縣捐縣丞,縣丞二把手沒有實權,你捐了之後你沒實權,後來捐正印,知縣就有權了是不是,下麵接著講捐納製度的弊端。
第一,在財政上,飲鴆止渴。捐納的本來的意思是解決財政上不足,捐的結果一時財政稍好一點,但是,是飲鴆止渴,後患無窮,我舉一個例子,乾隆時候打仗,前方糧食不夠,運輸有困難,就捐糧食,捐一個縣官,四十擔米,捐一個京官二十擔米,有些人,北京市有米,吃錢糧,用那個老陳米湊二十擔捐個京官,用老陳米湊四十擔就可以捐個縣官,捐完了縣官就摟,摟可不隻那四十擔米,你摟一個知府,捐一個知府就是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後來捐的錢入國庫的就越來越少,地方分流,但是捐的官很多,越捐越濫,所以就飲鴆止渴,有人建議可以采取別的辦法,第一節省,第二搞貿易,增加收入來補充國庫,皇帝不同意,就還是要捐,這是一,在財政上飲鴆止渴。
第二,在文化上,斯文掃地。本來通過科舉考試從秀才、舉人、貢士到進士,進士還不能馬上做官,還要等一段時間,因為有缺兒才能做,才能熬到一個知縣。清朝考進士參加會試的最小的年齡是十五六歲,最大的年齡是103歲,就是參加會試考試,那考中進士的,最小的年齡是24歲,於敏中後來當了大學士,這是聰明絕頂的人,最大的年齡,考中進士的最大年齡是59歲,平均年齡35歲,這是宋元強先生他寫了本書,叫《清朝的狀元》做的統計,最大的年齡59歲考中進士,再等個一兩年,才能開始做知縣,一輩子,不是十年寒窗,一輩子寒窗,中一個進士,才可以做一個知縣。你花了二十擔米就做一個知縣,還去摟錢,那不是斯文掃地嗎?一些知識分子十年寒窗,窮經皓首,考個舉人、進士,你這花一點銀子就得到一個舉人、進士。甚至還有白丁,花錢買了一個筆帖式,文秘翻譯,貪了錢,再花錢再買一個縣丞,摟了錢,再花錢買個知縣,摟了錢再花錢再買一個知府,再摟錢、再花錢買個道員,這不是斯文掃地嗎?雍正的時候,曾經覺察到這個問題,買了1100個監生讓他們考試,結果900多人全不合格,1100人考試,900人全是假冒偽劣。太學的學生白丁,花錢買了白丁,一考試900多人不合格,1100人900人不合格,所以捐納製度對於知識分子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對於中華傳統文化來說,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褻瀆。清朝有個官員叫花沙納他說了一句話,他說捐納是“貽人口實,駭人聽聞”,你甘肅這麽一個省,短短的時間,捐了一萬多個監生,你不是泛濫嗎?
第三,在吏治上,貪汙**。他買一個官,買一個知縣要4600兩銀子,知縣的薪俸是60兩銀子。做了知縣就貪,先把成本還上,再貪,貪了再買知府,買了知府貪了錢把成本還上,再買道員,形成吏治**,貪汙成風,有一個人,這人叫黃純祐,他這個官員捐納之間要有中間人,他就是中間人,來做這個事情,查出來的交通關節得到的銀,白銀20萬兩。所以清朝有人說:“部院衙門之大弊,無過於捐納一事”,這是王鴻緒《密繕小折》裏講的話,捐納製度泛濫的結果,是官員**,賄賂公行,貪汙成風,清朝不清。
第四,在政治上,喪失民心。開始就認識是一個官員捐納的事情,這個事情天長日久,從南到北,從地方到中央,最後就變成一個政治問題了,因為貪官比較普遍,貪汙比較嚴重,賄賂比較猖獗,最後就變成一個政治問題了。所以清朝人他自己說了句話,他原話是這樣子,他說,盜賊之起,由於吏治之壞,吏治之壞由於捐納之濫,捐納濫造成吏治壞,吏治壞,它叫盜賊蜂起,就是民變四起,你這個縣官,你貪得太厲害了,你就官逼民反,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官逼民反,就變成政治問題了,這麽嚴重的問題不是沒有人提,有人提。
我舉一個例子,一個人叫賀世盛是一個書生,他寫了一個小冊子,痛斥捐納之弊,26頁,毛筆字26頁,沒有多少字。縣官知道了,這個人是湖南耒陽的,耒陽縣知縣知道了,就把這個賀世盛抓了,抓完了以後就嚴刑拷打,問他,你說捐官,誰捐官了?誰的官他是花錢買來的?賣官那人是誰?中間聯絡那人是誰?他不能確指其人,他是籠統地揭發捐納製度的弊病,縣官呢,就給加了一個罪,縣官給賀世盛加了一個罪名,八個字,叫“妄詆朝政,肆其悖逆”,就是大逆不道,完了就上奏,本人淩遲處死,他自己的兒子,他兄弟的兒子16歲以上處斬,16歲以下和妻子給功臣家為奴,就報到北京了,朝廷九卿科道會議討論,和珅等四十個大員簽署同意,最後報到乾隆那兒,乾隆怎麽批呢?乾隆八個字,“特宥赦之,改為處決”。乾隆皇帝很寬宏大量,不要淩遲了,斬首就可以了,還是處死了。乾隆皇帝你想一想,捐納製度有什麽弊端?開朝廷會議討論,怎麽解決這個問題?怎麽進行改革?沒有,把其批評的人殺了,這就是文字獄,因為文字招來了禍,牢獄之災,頭被殺掉了。
清朝的皇帝沒有吸取正確的意見,廢除捐納製度,而是對批評捐納製度的人以殺頭來進行回答,結果,問題愈來愈嚴重,朝政**,民心喪盡,所以,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辛亥革命的起義,“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就深得人心,結果,清朝不與時俱進,改革科舉製度,也不與時俱進,廢除捐納製度,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導致了清朝的滅亡,最後,科舉製度,捐納製度,隨著清朝的滅亡而告終。
更多好看的小說,txt下載~請上~零點看書~~
(轉載)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興衰榮辱,蕩氣回腸。在她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個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麽,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
清王朝曾經以一個強盛帝國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它有著廣闊的國土,有著繁榮的城市,有著繁忙的交通,有著壯觀的人口,當西方傳教士走進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度,他們的讚歎曾經難以掩飾。那麽,在那廣闊的疆域之上,曾經有過怎樣一幕繁華的勝景呢?
296年的清朝不僅締造了一個文明傳承的王朝,而且修建了遠遠多於前代的皇家園林,其規模之大,景致之優美,為當時世界任何王朝所不能企及。與此同時,氣勢恢弘的紫禁城卻也曾險些毀於一旦。那麽,它是怎樣得以幸存的?清王朝又為什麽修建如此之多的皇家園林呢?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回望那個遠去王朝的背影,縱覽清朝296年的風雲變幻。
清朝曆史一共有12個皇帝,就是從清太祖努爾哈赤算起,到清宣統為止,一共12個皇帝,296年,如果從清順治入關算起到宣統一共是10個皇帝。那有人問:為什麽12個皇帝出現了十三朝?還有人在網上問,有人說清朝十三個皇帝?我把這個簡單說一下,清朝是十二個皇帝,每個皇帝一個年號,但是清太宗皇太極兩個年號:先叫天聰,後來改元叫崇德,這樣十二個皇帝就變成了十三朝,所以《清宮十三朝演義》是說的十三朝,皇帝是十二個。這十二個皇帝不好記,我想有一個簡單的辦法,把這十二個皇帝給記一下。這十二個皇帝恰好三個一組,就是天命、天聰、順治這是第一組;康熙、雍正、乾隆第二組;嘉慶、道光、鹹豐第三組;同治、光緒、宣統第四組,這也不好記。搞清史的人,有人編了個順口溜,這麽說:“天天順,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宣”,這十二個皇帝,四段恰好是清朝曆史發展的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就是“天天順”,是清朝崛興時期。主要標誌是建立後金政權,定都北京,初步統一中原。第二,“康雍乾”是清朝曆史的鼎盛時期。主要標誌是奠定中華版圖,多民族統一,出現“康乾盛世”。第三,“嘉道鹹”是清朝轉衰時期,主要標誌就是白蓮烽火,太平天國,還有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侵入北京。表明嘉慶、道光、鹹豐是清朝開始轉為衰落的時候。第四,“同光宣”是清朝危亡時期。主要標誌有北方的撚軍和辛亥興起,外部有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特別是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最後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所以清朝曆史這296年,大體上可以分作這麽四個段落,“天天順”是清朝崛興時期,“康雍乾”是清朝鼎盛時期,“嘉道鹹”是清朝轉衰時期,“同光宣”是清朝危亡時期。
下麵我要講第一個題目,清朝曆史的十大貢獻。清朝這段曆史,國內和國外的學者是很有分歧的,你比如說清朝興起這個時期,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清軍入關四十天,中國曆史倒退三百年,這是一種看法;還有一種看法是清軍入關、中原統一,促進了經濟的恢複和發展,這兩個觀點完全相反,可以說“康乾盛世”,有一種意見認為康乾不是盛世,是中國曆史上的黑暗****時代。另一種意見說“康乾盛世”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兩種觀點針鋒相對。清朝曆史怎麽定位?我想要從縱向來看,還要從橫向來看。縱向來看,就是我們中國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始皇帝,到宣統三年,在這2000多年皇朝時代,縱向比較,清朝曆史比前代做了些什麽貢獻。第二,橫向比較。在當時的世界上,清朝的曆史處於一個什麽地位?我想,清朝的曆史對中國曆史發展,對世界文明進步,主要有十大貢獻。這裏我特別要強調,這十大貢獻不是康熙雍正乾隆個人的貢獻,而是我們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的貢獻。譬如說到雅克薩打敗俄國的侵略,不是康熙一個人的作用,是各族軍民共同努力才把俄國的侵略軍打敗,才取得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勝利。就是經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取得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勝利,所以我特別要強調一點,就是清朝曆史的十大貢獻,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
清朝曆史的十大貢獻,第一,屹立世界東方。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隨之中原統一。清王朝296年,我們中國皇朝曆史從秦始皇稱始皇帝,就是公元前221年算起,到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一共是2132年,有人統計是492個皇帝。那清朝這段曆史占中國皇朝曆史的七分之一,我們中國皇朝曆史上滿二百年的大一統的王朝隻有四個,西漢,東漢呢,我算了,東漢159年不夠。西漢、唐、明、清,宋呢,南宋和北宋始終是半壁山河,沒有統一,元朝統一了不到一百年。所以我們中國曆史上夠二百年的大一統王朝隻有漢、唐、明、清,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漢族人,唯有清太祖努爾哈赤是滿族人。清帝國在中國兩千多年皇朝曆史上,應當說占有突出的地位,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當時的世界上,順治入關的時候,英格蘭還沒有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法蘭西也沒有發生大革命,德國沒有統一,美利堅合眾國還沒有成立,俄國沒有進行農奴製的改革,日本也沒有明治維新。我認為清朝這個時候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個時候清朝的八旗軍隊是世界上當時最大強大的一支騎兵,清初的大清帝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不是順治個人的事情,不是多爾袞個人的事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事情,這個時候的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第二,奠定中華版圖,康乾盛世時候的中華版圖,南起曾母暗沙,就是現在南沙群島還往南一點。北跨外興安嶺,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東起大海,西到蔥嶺,東北到庫頁島,西北到巴爾喀什湖,這個時候清朝版圖的麵積一千三百萬平方公裏,我們今天的版圖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比現在大約多三分之一。漢朝版圖很大,唐朝版圖也大,明朝版圖比較大,但是清朝的版圖是真正完全控製在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就是清朝對它做管轄的版圖進行了有效地管理和統治,是“康乾盛世”時候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曆史貢獻。
第三,多民族的統一。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把多民族統一起來,在一個政權的管轄之下,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東北,明朝雖然設立了奴爾幹都司,但是明朝對東北地區沒有進行有效地管轄。清朝不同,東北是清朝的肇興之地,從遼河流域,鬆花江流域,整個黑龍江流域,各個民族統一在清朝的政權之下,一直到庫頁島。
清朝的多民族統一,在東北地區達斡爾、錫伯、鄂倫春、鄂溫克、等等,真正是清朝完成這個地區的統一。北部的蒙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民族問題也解決了。西部我說,西南部主要是**,乾隆的時候,定了一個《欽定**章程》,非常重要,在《欽定**章程》裏麵規定,在**設駐藏大臣,駐軍,冊封****和班禪,活佛轉世的時候,規定了金奔巴瓶的製度,還有其他。這個《欽定**章程》一直延續到現在,乾隆時候定下的,《欽定**章程》一直影響到後來,**在清朝完全歸中央管轄,西南的少數民族,雲、貴、川等等的少數民族,通過“改土歸流”,加強了對這些民族地區、對這些民族的管理和統一,我接到一封讀者的來信,說“改土歸流”明朝就有了,康熙也有了,我說了,我在雍正時候說了,我說雍正的時候基本上完全地推行了“改土歸流”製度,曆史上有一個淵源過程,真正大規模地把它推行下來,堅持下去,是在雍正時期。東南高山族,隨著台灣統一,高山族也歸到清朝的管轄之下,我們看看清朝的民族,從東北、北部、西北、西南一直到東南,可以說實現了多民族的統一。
第四,創製滿洲文字。我經常接到電話問滿文怎麽學?在哪兒學?清朝創製滿洲文字這是中華文明史上、東亞文明史上,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件大事情。大家知道,整個東北亞地區滿-通古斯語族的諸民族,清朝之前沒有文字,清太祖主持創製了滿文,才把整個東北亞滿-通古斯各個民族的曆史、語言、宗教、民族等等,把它記載下來,這是文化人類學的一大貢獻。特別是滿文是拚音文字,西方耶穌會士到清朝來,先學滿文,用滿語和康熙皇帝交談,用滿語跟他們講幾何學數學,音韻,講數學,化學,生物學等等。滿文把四書五經,滿文把漢文的四書五經翻譯過去了。西方又通過滿文翻譯的四書五經,再翻譯成西方的文字。所以我說滿文是東西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橋梁,今天很多美國和歐洲的學者學習研究清朝的曆史,他看漢文很困難,看奏折,看行草,行書奏折很困難,我們今天還很困難。他看滿文檔案,那它都是拚音文字,用滿文檔案來研究清朝曆史。今天我們國家大約還存在有兩百萬件滿文檔案,一千多種滿文的圖書,這是我們中華文化寶庫當中的一份重要財富。
第五,編修文化典籍,這個我在康熙、乾隆都提到,我再重複一遍,滿族是個少數民族,這麽重視漢文化的典籍,把散藏在民間的手本、稿本、孤本、抄本通過層層官吏把它收集起來,重新把它抄錄了,匯集成《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四庫全書,對中華民族文化典籍的保存流傳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幾百年戰亂災害很多的書都失傳了,一家一戶保存的書是很不容易的。但這個書乾隆正式抄了七部,北京一部,承德一部,沈陽一部,杭州一部,鎮江一部,等等,一共七部,士子們,可以到那兒去看書,去查閱去抄錄,就等於建了七個國家圖書館。這些書後來影印了,現在全世界各個大的圖書館都可以找到《四庫全書》的影印本,今天我查很多書,根本找不到,但是你查《四庫全書》很方便,我們圖書館就有,就可以查到了。所以《四庫全書》對保存和傳承中華文化典籍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人也說了,在編修《四庫全書》時候毀、禁、焚的一些書,這個是乾隆修《四庫全書》的負麵作用,我們也應當批判,但是也要看到他積極的一麵,還有《古今圖書集成》、《大藏經》、《漢文大藏經》,《蒙古文大藏經》、《滿文大藏經》,在清朝翻刻的。清朝有一部書,叫《無圈點老檔》,滿文寫的,有人把它叫做《舊滿洲檔》都可以,乾隆時候把它裱糊、整理、重抄,一直流傳到現在。這會兒還修了《欽定八旗通誌》、《滿洲源流考》。特別這個時候編匯了一些地圖,像《康熙全覽圖》、《乾隆內府地圖》、《乾隆京城全圖》,《乾隆京城全圖》每一個房間都畫上,每一個王府、院落,每一個房間,倒座每間房都畫上了,是當時世界上用近代方法繪畫最完整的一個京城全圖,可以說是世界之最。清朝在編修文化典籍方麵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大貢獻,一直得益於我們的當代以及我們的後代。
第六,興修皇家園林。清朝它是一個狩獵的民族,長於騎射,它又在東北,到了關內之後天很熱,夏天,多爾袞就說暑熱難熬,還有沒有地方打獵,這是一個特殊的曆史條件決定的。清朝大修皇家園林,開始是在南苑,順治的時候主要是在南苑,繼承元朝和明朝的南苑,後來因為南苑離城裏稍微遠一點,康熙就修了暢春園,就是現在北京大學西門往西的地方。雍正的時候,就開始修圓明園,到乾隆的時候,修清漪園,就現在的頤和園,又大修圓明園。北京的三山五園,萬壽山的清漪園,即頤和園,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和圓明三園。西山這個地區從遼、金就開發,但是基本的格局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主要是清朝時期興修的皇家園林。北京以外承德的避暑山莊,暨外八廟,還有木蘭圍場,沈陽的盛京皇宮。還有清朝五陵,就是關外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河北的清東陵,清西陵,乾隆又重修了天壇,這些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頤和園、天壇、承德避暑山莊、沈陽故宮、清關外三陵、清東陵清西陵等等,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不僅僅是我們中國的文化遺產了,而且是世界的人類的文化遺產,這可以算作清朝的一大貢獻。
第七,貢獻傑出人才。清朝296年,傑出曆史人物燦若明星,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語言學家、科學家等等,出現了一大批的人才。大家熟悉的曹雪芹的《紅樓夢》,就是清朝傑出人物的一個例子,具體例子很多了我就不多說了。
第八,中國人口激增,明朝的人口統計不太準確,萬曆的時候一般人認為九千萬到一億,萬曆以後就經過戰爭、災荒人口銳減。清朝乾隆的時候,人口到了三億,道光的時候,人口到了四億。我小時候老說中國人口四萬萬五千萬,基本上還是道光那個時候的。在清朝中國成為世界人口大國,因為清朝是世界人口大國,所以清朝的綜合國力增強。後來西方殖民者想瓜分中國,或者想吞掉中國,他們辦不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口太多,你消化不了,反抗你人多。所以我說清朝人口多呢,就增加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使得任何一個西方殖民者不敢小看.中國人,但是,也有負麵影響,人口太多了,人口過多容易破壞生態的平衡,也容易引起一些社會的動蕩。
第九,開發三北地區。“三北”就是東北,正北、西北。東北就是山海關以北,一直到黑龍江下遊,這個時期在明朝或者明朝以前,特別是黑龍江流域,還處於一種比較原始的狀態。清朝入關之前,它的勢力已經到了黑龍江流域,那裏很多原始的部民,歸順了清,加入了八旗,從龍入關,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完全不同了,清朝時期因為東北地區基本上沒有戰爭,一部分關裏的人到了關外去了,做官也好,流人也好,加強了關內與關外之間的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在清朝,特別是遼河流域,清朝努爾哈赤從都城赫圖阿拉,一遷到遼陽,二遷到沈陽,加快了遼河流域,遼沈地區經濟開發的步伐,後來清朝在東北設卡倫,派軍隊戍邊,建立一些新的城市,譬如說齊齊哈爾,呼瑪,璦琿,加強了整個東北地區的開發,一直到黑龍江的北岸,這個是前代所沒有的,正北地區主要是蒙古族,整個明代的蒙古族各部之間戰爭、動亂,一部分蒙古的牧民做飯沒有鍋灶,穿沒有衣服,吃沒有鹽。明朝一個時期對蒙古禁運,禁運一個時期。清朝不同了,滿蒙聯盟,滿蒙聯姻,整個蒙古,漠南蒙古、喀爾喀蒙古、漠西蒙古,清朝把這問題基本上解決了。大家知道,這個問題不容易,秦始皇修萬裏長城,主要是防禦北方的匈奴,唐朝的突厥,明朝的蒙古,北方的問題兩千年沒有得解,清朝不同,康熙說過:“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就是外蒙古,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大家知道清朝沒有修長城,長城沒有用了,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喀爾喀蒙古、漠南蒙古基本上沒有戰爭,二百年的和平環境,大大有利於這個地區的經濟開發,也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安定。西北,北疆主要是厄魯特蒙古,南疆主要是回部,中國曆史上從秦始皇以來,應當說清朝第一次把新疆問題解決了,清朝在那兒派官員駐兵、屯墾、貿易,大大促進了西北地區經濟的開發和文化的發展。所以,我認為三北地區,東北、正北、西北地區在清朝時期經濟和文化有一個大的發展。
第十,保護文化遺產。以故宮為例,大家知道,周朝滅了商,它沒有在朝歌,它又回去了,回到鎬京去了,原來的都城廢了。秦統一了六國,它的都城在鹹陽。漢、唐也是這樣,宋代、唐,宋朝建立政權之後,它沒有用舊的都城,它是到了汴梁開封。元朝它開始都城它是在上都,明朝的都城沒有在大都,它是到了金陵,今天的南京,後來永樂靖南之役後才遷的北京。我算了一下,從商朝開始到明朝為止,所有大一統的政權利用前代宮殿概無一例,它們對前代宮殿拆毀焚遷,隻有清朝,利用了明朝的皇宮,加以增益。這就使得明朝的宮殿得以保護下來,多爾袞的哥哥,叫阿濟格,他不同意多爾袞的意見,占了北京之後,把都城還要設在沈陽。大家想一想,如果清朝都城設在沈陽,明朝宮殿重要的建築材料肯定就拆了,到沈陽建去了,今天我們在座的我們都看不到北京的明朝的皇宮了。所以清朝早期這些政治家,把明朝皇宮保護起來,沒有破壞,加以利用,後來修繕,有局部的改造,它使我們今天能看到的這個皇宮。所以我說清朝對保護文化遺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那有人就問了,清朝有十大貢獻屹立於世界東方,那後來怎麽就逐漸地衰落下去了,最後連連吃敗仗?我就要講第二個問題:二,圖強維新的八次機遇。整個清朝這個時代,我們從國際來看,有一個大的潮流就是工業化、民主化,說準確一點,就是清朝這段曆史時期,西方在實行資本主義工業化,資產階級民主化,但是清朝這三百年,在世界這個大潮麵前,是怎麽樣的呢?我說清朝有八次機會可以圖強維新,都很可惜了,都失掉了,一步一步衰落下來。
第一次,順治朝。順治比較開放,我們講過湯若望,湯若望經常出入宮廷,順治也親自到湯若望的住地促膝長談,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但是順治一死,湯若望被關進監獄裏,我們不要看作是一個個人事件,不要看作是一個個案,湯若望他了解西方科學技術,參加修曆法,被關進監獄。通過這個個案可以反映一個問題,就是順治朝剛剛打開了一扇窗戶,和西方的科技文化進行交流,隨著湯若望關進監獄,而把這扇窗戶關上了。
第二,康熙朝。康熙的時候西方的耶穌會士到了宮廷,傳布西方的科學技術,同時中國這些古典的文化也通過他們傳播到西方,但是康熙晚年特別是康熙死了之後有了變化,康熙沒有把同西方的科學技術的交流作為一種國策,作為一種政府行為,而僅僅是作為個人的愛好,個人行為,所以康熙死了之後呢,人亡政息,剛剛打開了這扇同西方文化交流的窗戶,又被關上了。
第三,雍正朝。雍正的時候天主教堂大約有三百座,受洗禮的教徒大約有三百萬人,隨著西方科技文化傳播到清朝,和清朝固有的儒家文化發生了衝突。雍正皇帝下令封閉天主教堂,把大部分耶穌會士趕出去,到澳門。就在雍正朝,在維護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把同西方文化交流這扇窗戶又一次關上了。
第四,乾隆朝。乾隆朝我隻舉一個例子,就是乾隆五十八年,英國派了特使馬戛爾尼和副使斯當東到中國來,目的是為了通商。坐著船從天津上了岸沿著運河到了通州,帶了很多的天文儀器和其它的珍寶,下榻,住的地方就在圓明園,清政府接待他們由圓明園,到承德避暑山莊,路途要經過古北口,馬戛爾尼他們看到了雄偉的長城,非常讚歎。到了避暑山莊之後,和珅陪著他看避暑山莊,馬戛爾尼也很讚歎。天造地設,風景秀麗。乾隆要見他就發生了禮儀問題,清朝要求你三跪九叩,英國沒有這個禮節,反複地交涉。這一年正好是乾隆83歲的生日,第一天是八月初六,就是乾隆在萬樹園舉行盛大的宴會,馬戛爾尼去了,要行禮,因為人多,萬樹園大家去看,很大,人很多。馬戛爾尼行了單腿跪的禮節。八月十三是乾隆皇帝生日,在“澹泊敬誠”殿接見了馬戛爾尼,這馬戛爾尼是單腿跪還是雙腿跪?這記載就不一樣了。有人說是單腿,有人說是雙腿,當時有一個軍機章京叫管世銘,他寫了一首詩來說這事,這詩呢四句我讀一下,“獻琛海外有遐幫,生梗朝儀野鹿腔。一到殿廷齊膝地,天威能使萬心降。”這管世銘是軍機章京,他具體負責接待,他說“齊跪地”就是兩腿跪地,但是很多書記載還是一個腿跪,單腿跪,這個我們不管它了。這個管世銘這個詩最後這兩句值得注意,馬戛爾尼肯定是說英語,他的詩說“野鹿腔”,像鹿叫一樣,這就帶有明顯的輕蔑的意思。馬戛爾尼不是跪了嗎,單腿也好,雙腿也好,總之是跪了,跪了就是一個外交禮節嘛。他說什麽,跪表示“萬眾降”,就是萬國都降服乾隆皇帝,完全用了一種天朝的姿態。馬戛爾尼回到北京還住在圓明園,他帶著表文,一份是英文的,一份是法文的,現在還在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馬戛爾尼主要的要求,第一,在北京駐個代表。第二,在廣州和舟山要設貨站。第三,要在舟山、寧波、天津設點,進行貿易。乾隆一覽翻譯他的表文,大怒,天朝怎麽可以讓外國人在北京住?下令立即驅逐,這樣馬戛爾尼一行就沿著運河到了杭州,完了就轉程又到了廣州,同年年底返回英國。乾隆皇帝以“天朝上國”自居,本來這是一次很好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機會,萬裏迢迢送到北京,送到承德避暑山莊,乾隆皇帝加以拒絕,把這扇窗戶又關上了。
第五,嘉慶朝。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就在馬戛爾尼之後23年,英國的使臣到了北京。到北京之前天津到北京的路上,就討論一個問題,就是禮節問題,是單腿跪還是雙腿跪,還是其它禮儀,英國的使臣阿美施德,副使小斯當東,就是乾隆時馬戛爾尼那個副使,他的兒子,小斯當東,他就最後做了讓步,按照英國的最高禮節三免冠,九拜儀、九俯首,清朝不同意,但是這個官員呢,也是在兩麵調和。有的官就告訴皇上了,他們答應下跪了,他們想到時候就愣著按英使跪下,不就跪下了嗎。嘉慶正式接見的時候,英國使臣就問這禮節,清朝官員就含糊,說禮節說清楚再進,不然不能進,沒進到嘉慶那個地方。嘉慶是在正大光明殿,圓明園正大光明殿裏見的,在殿外麵來回地就這麽磋商,英國使臣沒說清楚就不進,最後就沒進。嘉慶龍顏大怒,說英國是罪爾小國,要來進貢,勉從其請,勉強我答應你的請求,現在你居然不遵守清朝禮節,立即遣回。所以英國的第二次的外交使團又失敗了,馬戛爾尼總算還見了乾隆一麵,這個連嘉慶皇帝麵都沒見,就又沿著運河就回去了。這時候英國已經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了,已經在工業化的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績了,嘉慶皇帝還把它看作一個罪爾小國,前來朝貢,勉從其請,還是以天朝上國的皇帝自居,嘉慶皇帝把送上門的機會的窗戶又給關上了。
第六次,道光朝。我們講過,道光朝鴉片戰爭中國打了敗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當然是壞事了。但是應當總結一下經驗教訓,為什麽打敗了?怎麽樣圖強維新?沒有,道光皇帝沒有,道光皇帝感興趣的,是有的書說,他把衣服打上補丁,崇尚節儉,而忽視了圖強維新,這種皇朝的頭等大事,把中西科學文化交流窗戶第六次關上了。
第七,同治朝。鹹豐的時候英法聯軍打來,逃難到承德避暑山莊,死在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同治繼位以後做了一些維新的舉措,實行了一些維新的舉措,但是同治親政之後,把主張維新的重臣恭親王奕訢罷官。所以,同治朝的晚期,又把中西文化交流的這扇窗戶再次關閉。所以同治晚期把中西文化交流這扇窗戶第七次關閉。
第八,光緒朝。我們講過了,光緒實行戊戌變法,結果以戊戌政變來做了回答,清朝喪失了最後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機會,第八次把中西文化交流窗戶關上,最後導致了一個結果,就是大清帝國的滅亡。清十二帝總說上,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興衰榮辱,蕩氣回腸。在她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個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麽,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那麽,他們如何登上皇位?在那一次次登極大典的盛大、繁華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八旗製度,究竟從何而來?它何以締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隊,又為什麽還是它,最終葬送了中國最後的王朝?
清朝八旗的“十定”,奠定了清王朝統治中國296年的基礎,同時,也埋下了它沒落和衰亡的伏筆。成也八旗,敗也八旗,大清王朝的榮辱與八旗的興衰休戚相關。那麽,龐大的八旗究竟人數幾何?在清王朝沒落之後,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回望那個遠去王朝的背影,縱覽清朝296年的風雲變幻。
現在我講第一個問題,皇位繼承的曆史軌跡。在皇朝時代,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最高的行政者,最高的祭祀者,最高的大、法官。所以皇帝的人選,在皇朝時代,決定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命運。所以,我們要看一看清朝皇位繼承的296年的發展的軌跡。我說清朝皇位繼承有四個階段。
第一,貴族公推製。清朝第一位開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可以說是當時天下最優秀的人選。建州女真各部強淩弱,眾暴寡,戰爭紛亂不已,努爾哈赤一步一步吃掉,一個一個削平。所有那些部族的首領,都敗在努爾哈赤的手下,可見努爾哈赤比他們都優秀,接著海西女真扈倫四部,當時都是稱雄一時的豪傑:葉赫、輝發、哈達、烏拉這幾個貝勒,當時也是很優秀的。但是,一個一個都被努爾哈赤打敗,說明努爾哈赤比他們都優秀。東海女真、黑龍江女真,各部紛繁,也統統都敗在努爾哈赤的手下。我認為曆史證明努爾哈赤,當時在東北這個地域範圍裏麵是最優秀的。努爾哈赤在天命元年,也就是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登極稱汗的時候,是受到公眾的推崇繼位的。努爾哈赤死了之後,他的遺位怎麽辦?還是貴族公推製,我們講過八大和碩貝勒,共同討論,議商,最後決定由皇太極繼位。應當說皇太極在八大貝勒當中是最優秀的。皇太極死了之後,皇位怎麽辦?還是貴族公推製,主要的當時是四個親王,三個郡王來進行討論,最後決定由順治繼承皇位,雖然順治6歲,但是攝政王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當時在清朝的範圍內應當說是最優秀的。所以清朝皇位繼承的第一個階段就是貴族公推製,推選出來的首領在當時來說是最優秀的人選,這樣就保證了清初的事業發展壯大,一直到入關,定鼎北京、統一中原。
第二,皇帝遺命製。順治臨死之前,皇位誰繼承?順治和他母親孝莊太後商量,還征求了部分的大臣意見,包括耶穌會士湯若望的意見,決定由康熙繼承皇位。就是順治臨死之前遺命皇位繼承人。事實證明康熙這個皇帝還是稱職的,是一位中國曆史上偉大的君主,康熙臨死之前皇位怎麽辦?我們在雍正那講裏講過了,有爭議,今天我們按照《清聖祖實錄》的說法,就是遺命由雍正繼位,還是皇帝遺命製。皇帝遺命製,就是兩個皇帝,一個康熙,一個雍正,這兩個人在當時皇子中應當說是很優秀的。
第三,秘密立儲製。雍正鑒於他繼位的時候兄弟相爭的慘痛的教訓,改了辦法,用秘密立儲的辦法。他後麵的乾隆、嘉慶、道光、鹹豐都是用秘密立儲的辦法。秘密立儲的好處是避免了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而互相廝殺。但是,也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皇位繼承完全由皇帝一個人秘密決定。我認為這種辦法比努爾哈赤、皇太極時候的公推製是一個退步,比順治和孝莊太後遺命製,也是一個退步。因為順治和孝莊的時候還是經過商量的,康熙晚年也經過商量了,他要大臣們,你們每個人寫一個條子,建議誰做皇太子,他還參考,也征求意見。雍正改了辦法了,一個人秘密決定。乾隆還好,嘉慶還勉強,道光就差一點,鹹豐就選人不當。
第四,懿旨定儲製。慈禧太後她傳旨,她定了三位載湉、溥儁、溥儀。慈禧選人的標準,是在愛新覺羅家族和葉赫那拉氏家族,兩個家族的交叉點上選人,典型的任人唯親。這是清朝皇位繼承製度的一大倒退。慈禧選了一個4歲的光緒,還有一個3歲的宣統。大家知道,清朝入關以後是十位皇帝,孩童皇帝占了5位,順治6歲,康熙8歲,同治6歲,光緒4歲,宣統隻有3歲。我們把視野再放寬一點,這個時候世界上是個什麽情況,西方是個什麽情況?西方世界的潮流叫做資本主義工業化,資產階級民主化。英國、法國、美國等等,它實行議會製,實行責任內閣製,跟慈禧、同治、光緒同時的西方國家,德國是俾斯麥完成了德國統一,日本是伊藤博文,美國這個時候是林肯,清朝是誰?清朝對手已經不僅僅是太平天國和義和團了,清朝的對手已經是西方列強了,八國聯軍,八個西方的殖民者打進來。清朝主政的慈禧太後和光緒,4歲,宣統3歲,慈禧沒有文化,有人打電話跟我說慈禧很有文化,字寫得很好。慈禧作為一個女人來說,我認為是優秀的,但是作為一個政治家來說,作為一個四萬萬人口,一個國家的決策者來說,慈禧是不夠格的。慈禧的懿旨朱批我看過,錯字連篇,字寫得不成樣子。慈禧不懂工,不懂農,不懂軍,不懂商,四書五經可以說十三經她看不懂。她的生活範圍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到了外地隻有兩次,一次是承德,一次是西安,還是逃難。清朝這樣一個慈禧太後,加上6歲的同治,4歲的光緒,3歲的宣統,去對付西方列強:伊藤博文,俾斯麥,這時候美國是林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但是這個時候英國是實行了內閣製,實行了議會製。但是維多利亞女皇她有個規定,她不幹預憲法和國會。從清朝皇位繼承的軌跡我們可以看出來,不要說是民主了,就是清朝貴族裏麵也沒有民主,努爾哈赤、皇太極時候清朝貴族可以討論,平起平坐,你的意見我不讚成,我可以反對。順治、康熙的時候,貴族也還可以討論一下,到慈禧這時候不行了,議政王、恭親王奕訢跟慈禧對話,慈禧不高興就說:我革了你,親王就革了,議政王就革了。我們可以想一想,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化的這麽一個潮流,而清朝皇位繼承路子越走越窄,最後走到一個死胡同。在這種情況下,選出了一個3歲和4歲的最高國家決策者,最高立法者,最高大、法官,最高祭祀者,自己都不能親自去祭祀,還得別人去代替,怎麽能夠對付西方列強?所以我說到清朝末年,清朝帝國這個大廈,它那個寶頂失去了光輝,這是上層,我們再看看下層。
二,八旗製度的曆史弊端。八旗製度是清朝一個最根本的社會製度,前世沒有,後世也無。八旗興盛,清朝發展,八旗衰落,清朝滅亡,可以說八旗興則清強,八旗衰則清亡,八旗製度是清朝統治者的社會基礎。這個社會基礎是怎麽發展的,是一個什麽樣狀況?我先把八旗製度介紹一下。早先女真人打獵的時候,十個人一個小組,每人一支箭,其中有一個人拿大箭,滿語叫牛錄。這十個人得有一個組長,組長滿語叫額真,就是主,所以這個十人長就叫做牛錄額真。大家一塊圍獵,努爾哈赤興起之後,他有一個軍隊,軍隊組織怎麽辦呢?它就借用了女真人打獵的時候這個牛錄組織,加以改造,加以擴編。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就整編成四旗,每三百人設一個牛錄,每五個牛錄設一個甲喇,每五個甲喇設一個固山,三級組織,首領叫做就是固山額真,甲喇額真,牛錄額真,這是滿語,後來就把它翻譯成漢語名字了,牛錄額真叫佐領,甲山額真叫參領,固山額真叫都統,就是都統、參領、佐領,三級組織。一個牛錄大約三百人,一個甲喇大約,乘五,一千五百人,一個固山再乘五,大約七千五百人,這是個規定的數字,實際數字不是這樣的,有的多一點有的少一點。開始都是滿洲人,所以叫滿洲八旗。後來又增加了蒙古八旗,後來又增加了漢軍八旗,三八二十四個旗,叫法,當時的叫法叫做: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我們現在有時候叫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也可以,嚴格說叫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那旗的顏色呢,它有一個演變的過程,我說的是最後的,開始就四個顏色:黃、白、紅、藍,整個一個色。那後來增加到八個旗,這旗的顏色就鑲個邊,鑲黃、鑲白、鑲紅、鑲藍。這樣就變成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八個旗。
這一個旗,這一個牛錄有多大的官,他們經常問,相當於現在什麽?三百個人,相當於是現在是一個營吧,那一千五百人相當於一個團,七千五百人相當於一個師。當時不是這樣的,當時軍隊少,當時都統是一品官,一品,和部長,和上層是一起的。所以我說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牛錄額真,就是佐領三百人,至少相當於現在團級,團長。甲喇額真我看怎麽樣也相當於師長。都統呢,相當於現在一個軍,或者一個軍團,大體上是這樣,因為不大好類比。清朝因為它是弓馬得天下,武人的官階很高,權力也很大,所以不能完全拿今天類比。它這個八旗組織,不純粹是一個軍事組織,它還是一個政治組織,一個行政組織。所以八旗既是軍事組織,又是政治組織、行政組織、經濟組織、司法組織,它是多元一體。八旗剛開始成立的時候,它是“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出去打仗,打完仗回來就是老百姓了。亦耕亦戰,寓兵於農,因為它當時在赫圖阿拉,打撫順,一個令下,就集合起來,去打仗。打完仗就回家,該種地種地,該打獵打獵,出征的時候軍馬是自己的,武器是自己的,幹糧是自己的,擄掠了勝利品,分成八堆,或者八份,大夥分。每要出征的時候,朝鮮人記載,家裏頭老婆孩子是歡欣雀躍,希望到前線去。八旗組織在清初起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整個分散的女真人、滿族人,通過八旗這個紐帶連接成了一個戰鬥的整體。開始八旗就是女真人,後來吸收了一部分蒙古人、漢人、朝鮮人、錫伯人等等。所以,八旗組織的戰鬥力在清初努爾哈赤、皇太極的時候,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沈陽一直打到濟南,擄掠了東西回去的時候,到了長城要過關口的時候,八旗軍隊把這樹劈了,劈成白茬兒,寫上字,“諸官免送”,就是明朝的官員你不要送了,騎了大馬,穿了新的衣服,耀武揚威地就出了長城,明朝軍隊嚇得尾隨追擊都不敢,那八旗軍隊當時是相當威武。
但是,清朝定都北京,八旗很多人從龍入關,到了北京,怎麽辦,怎麽安置這些人?我給概括了一下:十定。第一,定身份。旗人當時不叫滿族,旗人,就是在旗的,民人就是不在旗的,不在旗的叫民人。我看有的書說叫“旗民”,這是不對的。它是兩個概念,旗是旗,民是民。北京吧,旗人就是在旗的,不在旗的漢人、回族等等,都叫民人。它叫隻分旗、民,不分民族。這個身份是終身的,你在旗終身在旗,世世代代在旗,民人不在旗,世世代代不在旗,個別的例外。
第二,定旗分。八個旗,鑲黃旗,你就終身是鑲黃旗,子子孫孫是鑲黃旗,但是裏頭有例外,我說是一般的情況下,中間也有變動。
第三,定佐領。某某人是八旗滿洲裏麵的正黃旗,正黃旗下某參領,某參領下的某佐領,下麵誰誰誰,世世代代都是這個佐領,子子孫孫都是這個佐領,個別情況有調整、有例外。
第四,定住地。住在哪兒是固定的。以北京來說,兩黃旗住在北城,兩白旗住在東城,兩紅旗住在西城,兩藍旗住在崇文門和宣武門以裏,這叫京師八旗。那駐防八旗呢,就設立滿城,杭州、成都、福州等等,設立個滿城,就是旗人在裏麵住,修了城牆。
第五,定錢糧。吃飯怎麽辦?國家供養,旗人有錢糧,俗話叫“鐵杆莊稼,旱澇保收”。
第六,定土地。原來在關外他是有地的,在赫圖阿拉他是有地的,進了關到北京以後,這地怎麽辦?圈地,京畿圈地,圈所謂“無主荒田”,分給從龍入關,八旗官兵及其眷屬。問題就來了,他住在北京城裏,地可能分在豐潤、寶坻,怎麽種啊?這就出現了莊頭,《紅樓夢》裏的烏進孝這類莊頭,給他經營,幫著給拿地租,後來有人把地賣了。
第七,定營生。旗人不許做工,不許務農,不許經商。當兵他是一家出一丁,後來當然有點變化了,他有八個兒子不能都當兵去了,缺不夠,兵員不夠,沒那麽多,剩下人做什麽呢?吃的有保證了,有錢糧;住的有了,到北京以後圈房,我講到順治的時候,講到六大弊政,圈地占房。北京內城原來所有人統統搬走,房子留給旗人住。住有了,占了房子,地有了,圈的地分了,不做工,不務農,不經商,做什麽呢?有人說,說清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八旗子弟遊手好閑。我說這叫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那他做什麽呢?手不做工、不務農、不經商,這手隻有遊手,沒有事幹隻有好閑。
第八,定學校。後來發現這小孩要上學,學校要分等級:宗學、覺羅學,就歸宗人府管;鹹安宮官學,景山官學,歸內務府管;八旗叫八旗官學,也叫八旗學,歸八個旗分著管。學校是固定的,分等級的,和漢人不是一個,和民人不是一個學校,後來上到了高一級的學校了,但是考試單有名字。
第九,定婚姻。旗、民不通婚,不是滿、漢,民包括漢人、回人、苗民等等,很多少數民族,不光是漢族。旗、民不通婚,個別有例外了,那另說了,就總體做了規定,旗、民不通婚。
第十,定司法。旗人犯了法,地方官不能審理,單有一個審理的程序。旗、民犯了同樣罪,同罪不同刑。《大清律例》規定:旗人犯了徒刑,一年折合枷號五天,就是判一年刑,要是民人判一年刑的話,旗人就關五天就行了。
實際上不止這“十定”,還有其他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八旗製度它是從清軍入關之後就這麽定下來了,一直到清末。到清末北京旗人有多少人呢?《北京市誌稿》對宣統年間北京旗人的戶口有一個統計:京城24旗,黃旗30312戶,白旗34924戶,紅旗24317戶,藍旗29230戶,合計戶。就是11萬多戶,《》是五口之家,我算了大約要六口之家,父母、夫妻再加幾個孩子,大約五口到六口之間吧,這麽個數,平均起來算。京城宣統時候旗人總數多少呢?北京旗人大約20萬戶,人口大約100萬,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我叫做“旗人群體”。這個旗人群體不工、不農、不商,吃錢糧,一代一代傳襲下來,靠國家供應,後來國家就供養不起了。八旗製度在清入關以前適應了當時的戰爭環境,亦耕亦戰,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把分散的滿洲人連接到一起,用軍事的方法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戰鬥力量。但是,奪取政權之後,定都北京之後,在新的形勢之下,八旗製度怎麽改革,怎麽適應新的形勢?也做了一些改革,修修補補,因為八旗生計問題在康熙晚年出現了,雍正就很嚴重了。有的人沒飯吃了,發到東北開墾去了,路費給你,給你點安家銀子,這些人怎麽肯到東北種地去啊,領完銀子再跑回來。所以,八旗生計問題是困擾清朝政府一個很大的一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愈演愈烈。最後,八旗製度崩潰了,大清帝國的寶頂鏽蝕,壞掉了。八旗製度,大清帝國的基礎崩塌了。最後結果隻有一條,就是大清帝國垮台了。清朝皇帝有八次曆史機會,但是失去了,不做圖強維新的改革,不做重大的徹底改革,修修補補、應應付付,最後受害最大的首先是宗室、是貴胄、是八旗,他們很慘,辛亥革命之後,種地不會,做工不會,經商不會,拉洋車也不會。我看到很多材料,沒有飯吃,文化又不會。所以說清朝,八旗製度興則清朝興,八旗製度衰則清朝亡。清朝最後,從6歲的同治、4歲的光緒、3歲的宣統做皇帝,就可以看出來,上層腐爛了。八旗製度可以看出來下層腐爛了,從上到下腐爛了,所以清朝這個帝國也就滅亡了。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興衰榮辱,蕩氣回腸。在她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個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麽,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那麽,他們如何登上皇位?在那一次次登極大典的盛大、繁華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八旗製度,究竟從何而來?它何以締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隊,又為什麽還是它,最終葬送了中國最後的王朝?
清朝八旗的“十定”,奠定了清王朝統治中國296年的基礎,同時,也埋下了它沒落和衰亡的伏筆。成也八旗,敗也八旗,大清王朝的榮辱與八旗的興衰休戚相關。那麽,龐大的八旗究竟人數幾何?在清王朝沒落之後,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回望那個遠去王朝的背影,縱覽清朝296年的風雲變幻。
大家好,今天我繼續講清十二帝總說。現在講第一個問題:一、清朝選官的科舉製度。大家知道,清承明製實行科舉製度,但是,在清朝入關前,不是這樣的,沒有搞科舉。
我這裏麵講一個故事,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十年,1625年,他下了一道命令,就是要屠殺漢族的生員,就是儒生知識分子。理由是所謂明朝的在遼東的生員暗通明朝,一旦查出進行處決。令下之後,有一些儒生就隱藏起來了,大約有三百人僥幸免於一死,但是他們淪為八旗的啊哈,就是奴仆。努爾哈赤死了之後,皇太極繼位,皇太極就調整他父親對漢人的政策。天聰三年,1629年,皇太極下了一道命令,就是對漢族的儒生下了一條命令,這道命令這樣說:“諸貝勒府以下,及滿、漢、蒙古家,所有生員,俱令考試。各家主毋得阻撓。有中者,仍以別丁償之。”就是說各個貝勒,滿、漢、蒙古家,如果有漢族的生員在那兒做奴仆的話,都要參加考試,不許阻撓。考中了怎麽辦?你缺額由政府給你補上。考試的結果有二百人取中。這二百人從八旗奴仆下麵拔出來,免除奴仆的身份,還給予綢緞、布匹的獎勵,當時綢緞、布匹是非常珍貴的。並且優惠兩個兵的差徭,就是免除兩個丁的徭役,這樣做,曆史記載叫做“天下大悅。”很多漢族人,漢族知識分子很高興。到天聰八年,就是1634年,皇太極又下一道命令,就是再次錄取漢族的生員,考試的結果,錄取了228人,在這228人當中又進行了一次複試,錄取了16個人作為舉人,這16個舉人後來就到了清朝的內三院,分配他們做文官。他們對清初的建設特別是文化的建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皇太極選拔漢族儒生,僅僅是清朝科舉製度的前奏,還算不成一個科舉製度。
清朝正式實行科舉製度,是順治入關以後。清軍入關之後,大學士範文程上了一道奏疏。範文程說:“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就是說要治理中原這個天下,首先要得人心,士,知識分子是優秀之民,得了他們的心就得到了天下。當時的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看到這個奏疏之後就同意了,批準在全國實行科舉考試。順治二年,正式實行科舉考試。
清朝的科舉考試沿襲明朝,基本相同,科舉考試先要進行童生的考試,童生就是兒童的“童”。童生不一定都是小孩,有的12歲左右,大的六七十歲,凡是考取之前都算童生。
童生考試分三考:一、縣考,在縣裏,由知縣主持。考取之後,再進行府考,由知府主持。又考取之後再進行院考,就是由省的學政主持,學政相當於今省教育廳的廳長。經過縣考、府考、院考,都合格了,成為秀才,就是優秀的人才。秀才有資格參加縣學或者府學生員,就是學生學員。他們取得這個身份之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也可以說考秀才,是正式科舉考試之前的一個前奏和準備,或者叫做資格。
清朝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作三級:一、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地點在省城,由皇帝派的考官主持考試。考試分三場,一場三天,一共考九天。考的人很多,考中了,叫做舉人。舉人有名額的規定,各個省不一樣,大體上100人上下,舉人裏麵的第一名叫做解元。鄉試的考試是在秋天,所以叫“秋闈”。鄉試考試的第二年,就舉行會試,所以一、鄉試,二、會試。
會試也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地點在北京。因為是由禮部主持,匯集天下的舉人在北京考試,所以叫做“會試”。會試考試地點在北京的貢院,就是今北京火車站北麵貢院胡同的地方,貢院現在沒有了,但是貢院胡同這個地名還存在。考場房舍大約有九千間,一排一排的,房子很小,寬大約4尺多一點,進深大約3尺多一點,高5尺多一點,這麽一個人一個小屋。牆的兩麵有磚托,兩層,隔成板,下麵這個板就做板凳,上麵那個板就做書桌。牆上有一個龕,裏邊裝上蠟燭,裝上吃的,喝的,一場考三天,三場考九天,就在這個小屋子裏頭,進去之後封門加鎖。
經過考試,考中了的,叫做“會試”,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員”,取得會試的資格才能進行第三級考試,就是殿試。
三、殿試,殿試也是在北京考,通常在皇宮太和殿前考試,所以叫“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朝廷的考試,所以也叫“廷試”。殿試考試是一天,開始在******前考試,後來在太和殿前考試,有時候也在保和殿前考試,地點經常變化。大部分時間是在太和殿前考試,太和殿前,康熙的時候,露天,每人一個小桌,沒有凳子,站著書寫,時間是在陰曆的三月或者四月。乾隆的時候,就統一定在四月二十一舉行殿試。殿試考的,結果取中了,就叫“進士”,進士分三等,叫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就是三個人,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前三名由皇帝親自定,考官把參加殿試的考卷大約選出十份,送到皇帝麵前,由皇帝最後點前三名,點出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在科舉考試的時候,連中三元是很難的。就是鄉試的時候,我得了解元,會試的時候,我得了會元,殿試的時候又得了狀元,就是連中三元,三個考試都考第一。整個清朝入關後268年,得三元者隻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人他是得了解元和會元,乾隆說,這個人連中兩元了,就讓他連中三元吧,他就連中了三原,這是很僥幸的。
清朝的科舉考試,一共進行了112科,大體上三年一次,有時候也加科,就是加一次考試。參加考試的人數很多,你像光緒九年,參加會試考試是16000人,取中者,考中的308人,比我們今天高考難多了。清朝112科進士,總共多少人呢?總共是26846人,平均大體上一年100人。道光以後,中國人口四萬萬,每年平均取一百個進士,可見考試之難。乾隆的時候有一個特別規定,就是台灣到北京來參加會試的,它有一個規定就是每十人取一人,是比較優惠的一個條件。
清朝的進士的考試最低的一次是81個人,最多的一次是399個人,就是每年數字不完全一樣,平均算起來大體上每一屆就是每一科,大體每一科300人上下,所以考進士是很難的。進士裏麵得了狀元就更難了,狀元裏麵有很多的故事,我舉幾個例子跟大家說一說。
第一個,狀元叫孫承恩,這是順治的時候得的狀元。殿試的時候取十名考卷送到皇帝麵前,請他點前三名。這裏麵有一個人叫孫承恩,推薦他做第一。順治要點他做狀元的時候,突然想起個事情來,前一個時期流放了一個人,發配,那個人叫孫暘,這個人和孫承恩是不是一家人,如果是一家子這事就值得考慮了。順治拿不定主意,他就讓大學士王熙快去訪查,大學士王熙接到順治的指令之後,很快地騎著馬就到了孫承恩的寓所,把剛才的事情如實地告訴孫承恩,王熙說:“今升天沉淵決此一言”,就在你這一句話。孫承恩想了想說:孫暘和我是一家人。王熙覺得很遺憾,這件事情隻有順治皇帝、他和本人知道,別人都不知道。你這句話決定你一生的命運,說你再慎重考慮。孫承恩說:就這樣吧,我要忠誠,要如實地報告,我和孫暘是一家的。王熙非常惋惜,認為狀元這下肯定在那不行了,打著馬就趕緊回到皇宮。這個時候,順治正秉燭在那等待王熙的回答,王熙回去以後給順治如實奏報,順治說這個人很忠誠,很正直,就是他了,做狀元。
康熙的時候,狀元還有一個事情,就是李蟠,蟠桃那“蟠”。殿試的考試在太和殿,前麵考試,站著,陰曆的三月還是很冷的,在那兒做文章,有的人就嚇得直哆嗦,旁邊還有兵看著呢。規定的時間,李蟠沒有答完卷子,就催他交卷。他就跟旁邊那護軍一邊哭著,一邊央求:他說一生事業就在這一會了,請你寬限。這個護軍就沒有繼續催他,就讓他把卷答完了,交卷的時候已經四更天了。這個事情就報告給康熙了,康熙一看,他答的卷子答得不錯,很好,而且覺得這個人是用心良苦,非常執著,點了他做了狀元。
我再舉一個例子,就是乾隆的時候,有一個狀元叫王傑,我在講嘉慶和道光的時候提到這個事情,考官們奏到乾隆的時候,奏報擬定狀元第一名叫趙翼,第三名叫王傑。乾隆在要點狀元的時候就問說:趙翼什麽地方人?考官答:趙翼是江南人,說王傑什麽地方人?王傑是陝西人。乾隆說:江南狀元很多了,陝西一個狀元還沒有呢,就讓王傑做狀元。於是就點了王傑做狀元,趙翼由第一名就變成第三名。我在這裏補充一句,有清一代出狀元最多的是江蘇,一共49個狀元,河南、陝西等隻有1名狀元,陝西這名還是王傑,乾隆特意點了一個,否則陝西在清代就沒有狀元了。
我在這裏麵再插一句,我在講到道光的時候,我提到就是王傑是陝西韓城人,還有一個人叫王鼎,是陝西浦城人,王鼎到北京來參加科舉考試,王傑這時候已經是狀元了,就跟王鼎說,說我們是同姓,我們是同族、同鄉有什麽事情盡管說,意思是說我可以適當的關照,王鼎很正直說我就要憑我自己本事考,就沒有考中,後來又參加考試,考中了,王鼎就成了進士。
我在電視講完之後,陝西韓城教育局的一位先生給我來封信,說王傑是我們韓城人,王鼎是浦城人,他們倆你怎麽說是老鄉?你怎麽說是同鄉呢?我給他回了封信,我說在清朝韓城和浦城屬於同一個府,叫和州府,我說從你們陝西韓城縣來看不是老鄉,從北京來看同省、同府,當然叫老鄉了,假如說到了國外,那河北和河南也變成老鄉了,就是從什麽角度看,所以王傑這時候在北京已經做了狀元了,後來做了大學士了,所以他跟王鼎說我們是同族、同鄉是完全可以的。
狀元還有故事,光緒的時候,光緒有一個人叫王壽彭,福壽的“壽”,正好趕到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主考官覺得“壽”字很吉利,把他提到第一名狀元,他後來就點了狀元。他是因為這個“壽”字得益了,變成狀元了。
光緒的時候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叫駱成驤,這個人在最後殿試的答卷裏,慷慨激昂,熱情的陳詞,其中有一句話,叫做“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光緒看到這份考卷,這時候正好甲午戰爭打敗了,光緒心情也不好,見著這個人熱血愛國,很感動,就點了他做狀元。
還有清朝的末科狀元叫劉春霖,就光緒三十年,最後一科的狀元。這個人考狀元的時候,就是殿試的時候,這年大旱,他名字叫劉春霖,春天的甘霖,就點了狀元了。那有人說這太僥幸了,哪有一個名字好就得了狀元了,不完全這樣。因為考卷能到前十名通過鄉試會試殿試,殿試這個時候三百多人,三百多個進士,在殿試、會試三百多人,在這裏到前十名就不容易了,前十名再推薦到前三名也不容易了,所以這裏麵可能有一點偶然,但是也有它的必然。
清朝科舉製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突出表現在叫做“科場案”,清朝大的科場案有三次,一次就是順治14年的丁酉科場案。這個案子發生在江南,江南的鄉試主考官,姓方,叫方猶,副主考官姓錢,叫錢開宗。考完了之後,士子大嘩,集體到文廟去哭廟,毆打簾官,巡邏的,門簾的“簾”,毆打簾官。甚至有人還寫了《萬金記傳奇》,主考管不是姓方嗎?方字去了那一點不就是“萬”嗎,副主考官姓錢,錢字去了右半拉不就是“金”嗎,《萬金記傳奇》,就是考官徇私舞弊。正主考官和副主考官撤簾之後坐了船走,士子在河邊沿著這個船追,一邊追,一邊唾罵,往船上扔磚頭,可見氣氛之極。事情傳到北京,順治皇帝大怒,來年春天正月,把已經取中的舉人統統到北京,在太和門前複試,重新考試。南方的士子,正月份,他們衣服比較單薄,在太和門前麵,一個個在那兒做文章,答考卷,旁麵還有大兵夾著,有的人是又凍、又害怕、又緊張,就哆嗦寫不出字來。其中有一個人叫吳兆騫,是有名的江南的才子,他沒有作弊,學問也很好,但這個時候,他太緊張了,就沒答好。那就懷疑你是不是作弊了,就把他發配,把吳兆騫流放到寧古塔,一流放就是二十年。他這個朋友認識納蘭性德,就是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父親是大學士明珠,納蘭性德跟他父親講這些事情,有人花了些錢提前把吳兆騫贖回來了。吳兆騫在邊塞時間寫了很多的詩,他是一個著名的邊塞詩人,後來出了一個集子叫《秋笳集》。後來查清楚了,副主考官,那個錢開宗等徇私舞弊,順治下令把他們一律處斬,就把副主考官有關的人處斬,這是當時震動全國的順治丁酉科場案,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康熙五十年,辛卯科場案。還是在江南的鄉試,這個科場案主考官姓左,叫左子蕃,副主考官姓趙,叫趙晉。考完了之後,也是士子嘩然,抬了財神像到府學去遊行示威。事情鬧大了,康熙下令查,一步一步往上查,事情牽扯到江蘇的巡撫,張伯行和總督噶禮。噶禮和張伯行就是總督和巡撫互參,康熙說減職,把總督巡撫減職,查,查到最後呢,查清楚了,交通關節是這個趙晉,有人花了錢在卷子身上寫了三個字,答卷上藏了三個字,“其實有”三個字,考官看到這三個字就給他點中了這個舉人。結果趙晉,就是副主考官趙晉等五人斬首。因為這件事情跟張伯行沒有關係,康熙也了解張伯行是清官,過去我在康熙時候講過,張伯行,沒有對他進行處分,這是一個案子。
第三個大案件,鹹豐八年,戊午科場案。這是發生在北京順天科場案。事情很簡單,就是有一個人叫平齡,他考中舉人了,這個人是票友,到場子唱過戲。當時的規定是優伶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第二,就說你是優伶,你怎麽能得中舉人了。這裏邊必然有交通關節,後來就查,越查越大,最後把責任追到大學士柏俊,抓了柏俊的家人關到獄裏頭,嚴刑拷打,然後給死了,死無對證,這個事情當時是端華、肅順他們主政,奏到鹹豐那兒,鹹豐覺得證據不足,他們一定要殺,因為柏俊和肅順他們不和,鹹豐含淚殺了大學識柏俊。是中國有史以來因為科舉考試作弊,殺了最高的一個官員大學士。鹹豐死了之後發生了辛酉政變,慈禧掌權了,有一些人就出來說,說柏俊這案子是冤案,應當昭雪。慈禧說先帝鹹豐他定的呀,沒法昭雪呀,就讓柏俊的兒子給他一個小官,這事情就算了解了,所以柏俊這個科場案應當說是一場很殘酷的政.治鬥爭,不完全是科場的事情。
這三個大的案子是清朝有名的科場的案子,就是科場裏麵也有**的事情,交通關節的事情,也有不公平的事情,但是總體來說許多貧寒的知識分子通過科舉考試,考中了舉人,考中了進士,有一個參政的機會,參政的一條途徑,也有它積極的一麵。
清朝科舉製度實行了112科,到底怎麽評價?清朝的科舉製度怎麽評價,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
一種說,說科舉製度很消極,影響了中國曆史進程,是知識分子脖子上的一個枷鎖。
另一種意見相反,說很好,西方的文官製度就是學了中國的科舉製度,就是有人看到了它的消極麵,也有人看到了它的積極麵。怎麽看待?
我認為清朝的科舉製度,既有它積極的一麵,也有它消極的一麵。清朝科舉製度積極的一麵,我想有這麽幾點。
第一、滿洲人,蒙古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考四書五經,這樣一來,就提升了滿洲文化和蒙古文化。
第二,滿洲、蒙古、漢軍、漢員都一起參加科舉考試,這就有利於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第三,大量的漢族知識分子,特別是一些貧寒之士,他們通過科舉考試,找到了一些途徑可以參政,給他們多了一條出路;
第四,滿洲人參加科舉考試,他自己會滿文,他要熟讀四書五經,他就有條件把四書五經翻成滿文。因為滿文是拚音文字,按照他們的理解來翻成滿文,後來西方耶穌會士,又根據滿文的四書五經把它翻譯成西方的文字,流傳到西方,加強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第五,就有利於清初的社會穩定,因為清初漢人的一個反抗力量是很強的,通過科舉考試很多人覺得可以和清朝政權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
第六,清朝科舉考試製度,一部分被西方吸收,有利於他們的文官製度,就是對西方也產生了影響,
第七。科舉考試的很多可取的地方一直延續下來,所以對科舉製度不能全盤否定。
但是,科舉製度也有它消極的一麵,它消極的一麵主要表現在科舉考試內容,是四書五經,不考科學技術知識,還有科舉考試的方式是八股文,於是,科舉考試最大的弊病,就是扼殺了人們的科學精神和創造精神。
明清特別是清以來,中國落後於西方,應當說科舉製度沒有與時俱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科舉製度有弊病,科舉考試很難,很多人想要做官,通過科舉考試這條路,走不通,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花錢買官,這個在清朝叫捐納製度。
下一講,我就講清朝官員的捐納製度。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興衰榮辱,蕩氣回腸。在她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個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麽,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回望那個遠去王朝的背影,縱覽清朝296年的風雲變幻。
“捐納”就是買官賣官,清朝叫“捐納”。清朝做官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是正途,就正常正當的途徑,是科舉考試。先考秀才,完了再考舉人,舉人完了再參加會試,取得貢士的資格,完了再參加殿試,取得進士的資格,進士以後就可以分派官職,派到縣裏麵就可以做七品知縣,考中進士,在清朝前期基本上都可以有一個官做,這是正途。我說過,這個正途是很難的,道光之後四萬萬人,每三年考一次,一次取三百來人,平均一年取一百人,清朝268年取了26846個人,平均一年101個人都不到,大部分人想要做官,或者經過努力沒考取,或者努力了,也沒考取,怎麽辦?就是清朝的選官還有另外一條途徑,叫“異途”,主要是捐納,就是花錢。捐納製度在清朝是一個很重要的製度,它和科舉製度互相補充,一部分人通過科舉考試做官,一部分人通過捐納製度做官,當然還有其他途徑,因為時間關係就不能一一說了,捐納做官,官員的比例在清朝是很大的,多的時候到60%,就是60%的官是捐納,40%的官是科舉考試的,但是這主要是中下級官員,所以我們有必要對清朝捐納製度也說一說。
我們中國出現捐納秦朝就有了。史書記載,“秦得天下,始令民納粟,賜以爵”。秦朝統一了天下,開始讓百姓納糧食、賜以爵,就是用糧食來買官爵。到了漢朝,也還有捐納,漢武帝曾經下令,可以賣武功爵,史書記載八個字:叫做“鹽鐵富賈,相率而至”,就是史書記載,漢朝的賣官,西漢的捐納,鹽鐵富賈,相率而至。當時的鹽、鐵是專營的,有錢的人相率,紛紛來買官爵。大家都知道很有名一個文人叫司馬相如,史書記載說四個字,說司馬相如“以貲為郎”,花了錢買了郎。漢朝以下唐、宋、元、明都有捐納,到清朝捐納成為製度。
為什麽要捐納?清朝的錢,收支有定數,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是定數。地,它是固定的;丁,康熙五十年以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又“攤丁入地”,丁後來就不拿丁銀了,所以收入它是個定數。每年正常的支出也是個定數,碰到特殊情況打仗,黃河決口,大的災荒,那沒錢怎麽來呀,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捐納。
清朝的捐納,我想講幾個問題:第一,清朝捐納製度的特點,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四個特點:一,統一管理,我數了一下,大概有五個統一:第一、統一捐項,哪些可以開捐,哪些不可以開捐,它是有規定的,五項可以開捐,軍需,打仗需要;河工,河決口了,治河;三、賑災,鬧大的災荒了;四、營田開荒,開墾;五、海防,海防是晚期了,主要這五項可以捐納,不是所有都可以捐納。第二,統一主管,這麽大一個國家,捐納誰管?戶部捐納局主管。三,統一入庫。捐了錢歸誰?不是歸知縣、知府,捐了錢統一交戶部國庫,後來一部分也分到省裏邊用,主要要歸戶部國庫。第四,統一政策。就是哪些官可以捐,哪些官不可以捐,譬如說吏部官不可以捐,吏部是管幹部的,管官員的,不能捐。禮部的官不能捐,禮部是管教育,管科舉考試,不能捐。就京官來說,尚書、侍郎這一級不能捐,郎中以下可以捐,地方的官員總督、巡撫、布政使這些不能捐,道員、知府、知縣以下可以捐,統一政策。第五,統一資證。要有資格,捐官也要有資格,捐納也要有資格,鄉鄰要具結擔保,當地要給他開籍貫和清白冊。是國子監的學生,國子監要出印鑒的證明,就是資格的審查要統一,這是清朝捐納製度第一個特點,統一管理。
第二個特點,二,明碼標價。什麽官,多少錢,它是有規定的。我以乾隆三十九年為例,它價錢很複雜,我就挑了幾個主要的,京官就選郎中、主事,地方道員、知府、知縣,道員、知府、知縣有價錢,我把這個價錢說一下大夥聽一聽,是乾隆三十九年的價錢,郎中五品官,銀9600兩,主事六品官銀4620兩,道員四品官銀16400兩,知府四品官銀13300兩,同知就是五品,銀6820兩,知縣七品銀4620兩,縣丞就是副縣八品,銀980兩,這是乾隆三十九年的價錢,它這個價格是有變動的,到後來價錢就落了,為什麽落了?我回頭再說,我們再看看到光緒晚期,到光緒二十六年的價錢,郎中2073兩,主事1728兩,道員4723兩,知府3830兩,同知1474兩,知縣999兩,縣丞210兩,這知縣由4600兩,降到900多兩,為什麽?官越捐越多,價錢越來越低,一會兒我還要回答這個問題,這是第二個特點,就是明碼標價。
第三,官多缺兒少。捐的官很多,那個缺兒,位置,真正的落實到就職少了。就拿知縣來說,到光緒年間,全國的知縣是1314個,康熙十一年到十四年,因為平叛“三藩之亂”,捐了知縣五百多位,你全國才1300多個知縣,你這一下子就捐了500個知縣,它那個知縣原來都是有位置的,三年還考一次進士,沒有缺兒,就是知縣沒有空位子,你捐了官之後,你沒有官做,官多缺兒少。後來就捐監生,就是捐國子監的監生,捐到多少呢?甘肅五個月捐了16000多人,花錢買文憑。有一個人叫蔣伊,《重銓法疏》,一個奏疏,他說康熙九年起至十八年,應選者不下二千人,每遇銓際,捐納居十之六,應選者十之四,捐納的人十之六,很多人不能應選,捐了官沒有位置,最多的有捐了以後六十年得不到位置,這人都死了,這還沒落實這個缺兒呢,官多缺兒少。
第四,捐納泛濫。它開始時,有例捐,有常捐。比如打仗,戰爭結束了,這捐納就停了;黃河決口,修河,河修好了,河口堵上了,這捐就停了。後來很多例捐就變成常捐,這就越捐越濫,濫到什麽程度呢?我舉幾個例子,嘉慶道光年間,捐的監生捐了20萬人,全國參加會試多者一萬六千人,你捐了20萬個監生,他怎麽來考進士,泛濫到什麽程度呢?我給總結了十條:一,捐官就是做官。二,捐複。三,捐升。就是升官。四,捐補。五,捐級,捐加級。六,捐銜,不捐官光捐銜。七,捐監,國子監的監生。八,捐正,副職捐正印,九捐減,官犯了罪了,花錢捐了減等,或者減免。十,捐典,典禮的“典”,祭典的“典”,死了之後捐的封典榮譽,後來就不是官了,特別是有些官犯了罪了,革職了,我捐點錢又複職了我想升級,花錢,捐了錢以後就升級。有些該休職,該退了,捐錢就接著做,甚至後來到一品二品的大員也捐,就濫了。所以,清朝的捐納製度,是越來越濫,越來越壞,問題嚴重,弊端層出不窮。
下麵我講第二個問題,就清朝捐納製度的弊端,它開始是捐虛缺兒,不捐正缺兒,開始捐副的,你比如知縣捐縣丞,縣丞二把手沒有實權,你捐了之後你沒實權,後來捐正印,知縣就有權了是不是,下麵接著講捐納製度的弊端。
第一,在財政上,飲鴆止渴。捐納的本來的意思是解決財政上不足,捐的結果一時財政稍好一點,但是,是飲鴆止渴,後患無窮,我舉一個例子,乾隆時候打仗,前方糧食不夠,運輸有困難,就捐糧食,捐一個縣官,四十擔米,捐一個京官二十擔米,有些人,北京市有米,吃錢糧,用那個老陳米湊二十擔捐個京官,用老陳米湊四十擔就可以捐個縣官,捐完了縣官就摟,摟可不隻那四十擔米,你摟一個知府,捐一個知府就是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後來捐的錢入國庫的就越來越少,地方分流,但是捐的官很多,越捐越濫,所以就飲鴆止渴,有人建議可以采取別的辦法,第一節省,第二搞貿易,增加收入來補充國庫,皇帝不同意,就還是要捐,這是一,在財政上飲鴆止渴。
第二,在文化上,斯文掃地。本來通過科舉考試從秀才、舉人、貢士到進士,進士還不能馬上做官,還要等一段時間,因為有缺兒才能做,才能熬到一個知縣。清朝考進士參加會試的最小的年齡是十五六歲,最大的年齡是103歲,就是參加會試考試,那考中進士的,最小的年齡是24歲,於敏中後來當了大學士,這是聰明絕頂的人,最大的年齡,考中進士的最大年齡是59歲,平均年齡35歲,這是宋元強先生他寫了本書,叫《清朝的狀元》做的統計,最大的年齡59歲考中進士,再等個一兩年,才能開始做知縣,一輩子,不是十年寒窗,一輩子寒窗,中一個進士,才可以做一個知縣。你花了二十擔米就做一個知縣,還去摟錢,那不是斯文掃地嗎?一些知識分子十年寒窗,窮經皓首,考個舉人、進士,你這花一點銀子就得到一個舉人、進士。甚至還有白丁,花錢買了一個筆帖式,文秘翻譯,貪了錢,再花錢再買一個縣丞,摟了錢,再花錢買個知縣,摟了錢再花錢再買一個知府,再摟錢、再花錢買個道員,這不是斯文掃地嗎?雍正的時候,曾經覺察到這個問題,買了1100個監生讓他們考試,結果900多人全不合格,1100人考試,900人全是假冒偽劣。太學的學生白丁,花錢買了白丁,一考試900多人不合格,1100人900人不合格,所以捐納製度對於知識分子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對於中華傳統文化來說,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褻瀆。清朝有個官員叫花沙納他說了一句話,他說捐納是“貽人口實,駭人聽聞”,你甘肅這麽一個省,短短的時間,捐了一萬多個監生,你不是泛濫嗎?
第三,在吏治上,貪汙**。他買一個官,買一個知縣要4600兩銀子,知縣的薪俸是60兩銀子。做了知縣就貪,先把成本還上,再貪,貪了再買知府,買了知府貪了錢把成本還上,再買道員,形成吏治**,貪汙成風,有一個人,這人叫黃純祐,他這個官員捐納之間要有中間人,他就是中間人,來做這個事情,查出來的交通關節得到的銀,白銀20萬兩。所以清朝有人說:“部院衙門之大弊,無過於捐納一事”,這是王鴻緒《密繕小折》裏講的話,捐納製度泛濫的結果,是官員**,賄賂公行,貪汙成風,清朝不清。
第四,在政治上,喪失民心。開始就認識是一個官員捐納的事情,這個事情天長日久,從南到北,從地方到中央,最後就變成一個政治問題了,因為貪官比較普遍,貪汙比較嚴重,賄賂比較猖獗,最後就變成一個政治問題了。所以清朝人他自己說了句話,他原話是這樣子,他說,盜賊之起,由於吏治之壞,吏治之壞由於捐納之濫,捐納濫造成吏治壞,吏治壞,它叫盜賊蜂起,就是民變四起,你這個縣官,你貪得太厲害了,你就官逼民反,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官逼民反,就變成政治問題了,這麽嚴重的問題不是沒有人提,有人提。
我舉一個例子,一個人叫賀世盛是一個書生,他寫了一個小冊子,痛斥捐納之弊,26頁,毛筆字26頁,沒有多少字。縣官知道了,這個人是湖南耒陽的,耒陽縣知縣知道了,就把這個賀世盛抓了,抓完了以後就嚴刑拷打,問他,你說捐官,誰捐官了?誰的官他是花錢買來的?賣官那人是誰?中間聯絡那人是誰?他不能確指其人,他是籠統地揭發捐納製度的弊病,縣官呢,就給加了一個罪,縣官給賀世盛加了一個罪名,八個字,叫“妄詆朝政,肆其悖逆”,就是大逆不道,完了就上奏,本人淩遲處死,他自己的兒子,他兄弟的兒子16歲以上處斬,16歲以下和妻子給功臣家為奴,就報到北京了,朝廷九卿科道會議討論,和珅等四十個大員簽署同意,最後報到乾隆那兒,乾隆怎麽批呢?乾隆八個字,“特宥赦之,改為處決”。乾隆皇帝很寬宏大量,不要淩遲了,斬首就可以了,還是處死了。乾隆皇帝你想一想,捐納製度有什麽弊端?開朝廷會議討論,怎麽解決這個問題?怎麽進行改革?沒有,把其批評的人殺了,這就是文字獄,因為文字招來了禍,牢獄之災,頭被殺掉了。
清朝的皇帝沒有吸取正確的意見,廢除捐納製度,而是對批評捐納製度的人以殺頭來進行回答,結果,問題愈來愈嚴重,朝政**,民心喪盡,所以,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辛亥革命的起義,“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就深得人心,結果,清朝不與時俱進,改革科舉製度,也不與時俱進,廢除捐納製度,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導致了清朝的滅亡,最後,科舉製度,捐納製度,隨著清朝的滅亡而告終。
更多好看的小說,txt下載~請上~零點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