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事情,居然以這樣意外的方式暫時解決了,孟子濤也不由說一聲“世事無常”。
接下來,孟子濤處理了前段時間堆積下來的工作,忙了整整兩天,才算處理完。
周三,孟子濤來到古玩店,和胡遠亮喝茶閑聊,又考了朱新躍的學習進度,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
孟子濤正在喝茶,從門外進來一位六十不到,風度翩翩的老人。老人一進來,看到孟子濤在,臉上就泛起了笑意:“孟掌櫃,你可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啊,總算又在店裏碰到你了。”
孟子濤起身跟老人打了聲招呼,請對方入了座,笑道:“沒辦法,為了養家糊口,隻能四處跑了,對了,您老不是去蜀都那邊旅遊了嗎?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喏,淘了這麽一件寶貝,我哪還有心思待在蜀都啊。”老人把手上拎著的盒子放到桌上,打開之後就把裏麵的東西拿了出來。
孟子濤看到這是一隻青花龍紋纏枝折沿盤,有些訝然地說:“這隻折沿盤,和當初那一件很像啊。”
老人有些得意地說:“可不就是,正因為像我才敢下的手,你不知道,當時看中它的還有別人,如果不是我先下手為強,寶貝估計又要被我錯過了。”
老人姓公冶,單名晨,他和孟子濤之間的相識,源於一件看漏和撿漏和遭遇。
話說,公冶晨原先是國營企業的一位中層幹部,因為身體有問題辦理了病退。
公冶晨是那種在家裏坐不住的性子,病退在家,每天就去花鳥市場逛逛,因此也接觸到了古玩這一行。
花鳥市場那邊的古玩店並不多,隻有寥寥幾家而已,而且沒什麽好貨,於是公冶晨就輾轉到古玩市場,馬上就被市場上豐富多彩的瓷器吸引住了,自打他親手買了第一件真品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甚至在幾年前,公冶晨因為興趣使然,還開過一家古玩店,不過由於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再加上到各地收貨實在太累,他的身體受不了,古玩店最終還是關了,好在沒有虧本。
不過,這段經曆,也給他帶來不少收獲,別的不說,瓷器方麵的眼力提高了不少,在陵市古玩圏子裏,也算是小有名氣了。
事情要回到去年,一天古玩街周日集市,公冶晨和往常一樣,早起去古玩街淘寶,逛了沒一會,便注意到一件青花瓷。
這件青花瓷的主人是個“遊擊隊”,聽口音是西南某個城市的,公冶晨注意的這隻青花盤,也不知道是攤主從哪裏得來的。當然,公冶晨也不想管這些,他已經被這隻青花盤吸住了。
這隻青花盤製作工作十分精湛,盤中間所繪龍紋,盤四周繪纏枝蓮紋,整體繪畫井然有序,複雜且細膩,不失精美之風。底部書“大清乾隆年製”款。
公冶晨仔細看過之後,欣喜之餘也稍微有些疑惑,因為這隻青花盤的青花呈色不穩而且暈散出廓。這到沒什麽不對,因為乾隆時期青花瓷青料的發色,早年確實是這種特點,此後才逐漸形成正藍明快的色調,呈色穩定,紋飾清晰。
而到了晚期,乾隆青花色澤則稍顯青灰,從此之後,清代瓷器就開始一代不如一代了。
雖說,這隻青花盤的呈色到也符合真品特征,然而,在小攤上收獲一件不價值百萬的東西可不容易,公冶晨心裏猶豫也是正常的。
另外,當天是陰天,又是早上,光線不好,這也就讓公冶晨更加難以判斷。
猶豫了片刻,公冶晨還是問了價,結果攤主開出了八千這個價格。
八千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而且又是早市,誰身上會帶那麽多錢?公冶晨雖然今天帶多了一些,但一下子也拿不出這麽多。
錢不夠,不是想辦法借,那就隻能放棄了,公冶晨覺得這個價錢貴了,再加上怕買錯了,就更加的猶豫。
之後,公冶晨和攤主討價還價,最後攤主咬死了六千不肯鬆口。你道這是為什麽?其實是因為攤主也估摸不準,這件東西到底是真是假,當然,他認為的真,指的是後來的官仿官。
六千這個價格,還是高於公冶晨的底線,最後隻能放棄了。
這個時候,在旁邊等了一會的孟子濤馬上拿起這隻青花盤,並且和攤主搭上了話,結果也就不用多說了。
其實,公冶晨在孟子濤討價還價的時候,就已經隱隱後悔了,最後從朋友口中得知孟子濤是誰,更是悔的腸子都青了。
這隻青花盤,最後在孟子濤他們的拍賣會上,被一位買家以115萬的價錢拍走,當時公冶晨也在場,隻能用苦笑來緩解心中的懊悔。
其實,在古玩界看漏了某件寶貝,歸根結底還是眼力不夠,老話說的好,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不過,正是因為這隻青花盤,公冶晨和孟子濤有了接觸,之後更是經常去孟子濤的古玩店。他倆談的來,一來二去,兩人也成了忘年交。
轉眼間,大半年過去了,公冶晨居然拿了一隻當初差不多的青花盤過來,孟子濤多少還是有些驚訝的。
公治晨笑道:“我覺得應該錯不了,不過心裏還是有些沒底,隻能請你這位大神幫忙看看了。”
“您可千萬別叫我大神,我可受不起。”
孟子濤連忙擺了擺手,接著就拿起了麵前的青化折沿盤,稍稍一看,他就知道公冶晨這回是走眼了。
看到孟子濤臉色沒什麽變化,公冶晨覺得有些不妙了,忍不住問道:“孟掌櫃,難道東西有問題?”
“咱們是老朋友了,我就實話實說了,這隻青花折沿盤確實不錯,但以它表現出來的特點來看,它應該是一件光緒時期後仿的瓷器。”
孟子濤解釋道:“光緒仿乾隆的瓷器還是比較好辨別的,因為乾隆帝經濟繁榮,喜歡上重彩,顏色濃豔,工筆細膩;而光緒帝經濟衰敗,色彩上也會顯得淡,工筆雖然同樣細膩,但是已經有了簡化的征兆。”
“當然,這件東西仿的還是十分出色,可圈可點,我覺得稱之為光緒仿乾隆的極致也不為過,無論是市場價值還是收藏價值,都還是不錯的,你可以放一段時間再出手。”
過了片刻,公冶晨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哎,還是一山還有一山高啊,我已經覺得自己挺小心的了,沒想到還是著了道。”
孟子濤不禁問道:“你不會是花了百萬買的它吧?”
公冶晨搖了搖頭:“那到沒有,但也花了二十萬。”
孟子濤說道:“二十萬貴是貴了一點,但也差不了多少,早晚還是能夠回本的。”
“也隻能這樣了。”公冶晨多少有些鬱悶,好在他沒有買到贗品,不然那就不是單單鬱悶。
孟子濤見此情形,就換了一個話題,故意說了一些開心的事情。
公冶晨是老江湖,打眼對他來說,不能說經常遇到吧,但也已經能夠平常心看待了,沒一會,就調整好了心態。古玩這東西,隻要別買到了贗品,總有保本的一天。
聊了一會,公冶晨一拍額頭:“對了,之前我在蜀都的時候,看到一些瓷片,覺得很有意思就買了下來,你看看有什麽發現。”
說著,他從口袋裏拿出了一塊用紙包起來的瓷片:“這枚瓷片是其中之一,你看,釉色、青花發色、畫工都是真品的特征,連包漿我也覺得沒什麽問題,但這瓷胎,明顯是現代的,你說這是怎麽回事?”(未完待續。)
接下來,孟子濤處理了前段時間堆積下來的工作,忙了整整兩天,才算處理完。
周三,孟子濤來到古玩店,和胡遠亮喝茶閑聊,又考了朱新躍的學習進度,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
孟子濤正在喝茶,從門外進來一位六十不到,風度翩翩的老人。老人一進來,看到孟子濤在,臉上就泛起了笑意:“孟掌櫃,你可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啊,總算又在店裏碰到你了。”
孟子濤起身跟老人打了聲招呼,請對方入了座,笑道:“沒辦法,為了養家糊口,隻能四處跑了,對了,您老不是去蜀都那邊旅遊了嗎?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喏,淘了這麽一件寶貝,我哪還有心思待在蜀都啊。”老人把手上拎著的盒子放到桌上,打開之後就把裏麵的東西拿了出來。
孟子濤看到這是一隻青花龍紋纏枝折沿盤,有些訝然地說:“這隻折沿盤,和當初那一件很像啊。”
老人有些得意地說:“可不就是,正因為像我才敢下的手,你不知道,當時看中它的還有別人,如果不是我先下手為強,寶貝估計又要被我錯過了。”
老人姓公冶,單名晨,他和孟子濤之間的相識,源於一件看漏和撿漏和遭遇。
話說,公冶晨原先是國營企業的一位中層幹部,因為身體有問題辦理了病退。
公冶晨是那種在家裏坐不住的性子,病退在家,每天就去花鳥市場逛逛,因此也接觸到了古玩這一行。
花鳥市場那邊的古玩店並不多,隻有寥寥幾家而已,而且沒什麽好貨,於是公冶晨就輾轉到古玩市場,馬上就被市場上豐富多彩的瓷器吸引住了,自打他親手買了第一件真品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甚至在幾年前,公冶晨因為興趣使然,還開過一家古玩店,不過由於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再加上到各地收貨實在太累,他的身體受不了,古玩店最終還是關了,好在沒有虧本。
不過,這段經曆,也給他帶來不少收獲,別的不說,瓷器方麵的眼力提高了不少,在陵市古玩圏子裏,也算是小有名氣了。
事情要回到去年,一天古玩街周日集市,公冶晨和往常一樣,早起去古玩街淘寶,逛了沒一會,便注意到一件青花瓷。
這件青花瓷的主人是個“遊擊隊”,聽口音是西南某個城市的,公冶晨注意的這隻青花盤,也不知道是攤主從哪裏得來的。當然,公冶晨也不想管這些,他已經被這隻青花盤吸住了。
這隻青花盤製作工作十分精湛,盤中間所繪龍紋,盤四周繪纏枝蓮紋,整體繪畫井然有序,複雜且細膩,不失精美之風。底部書“大清乾隆年製”款。
公冶晨仔細看過之後,欣喜之餘也稍微有些疑惑,因為這隻青花盤的青花呈色不穩而且暈散出廓。這到沒什麽不對,因為乾隆時期青花瓷青料的發色,早年確實是這種特點,此後才逐漸形成正藍明快的色調,呈色穩定,紋飾清晰。
而到了晚期,乾隆青花色澤則稍顯青灰,從此之後,清代瓷器就開始一代不如一代了。
雖說,這隻青花盤的呈色到也符合真品特征,然而,在小攤上收獲一件不價值百萬的東西可不容易,公冶晨心裏猶豫也是正常的。
另外,當天是陰天,又是早上,光線不好,這也就讓公冶晨更加難以判斷。
猶豫了片刻,公冶晨還是問了價,結果攤主開出了八千這個價格。
八千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而且又是早市,誰身上會帶那麽多錢?公冶晨雖然今天帶多了一些,但一下子也拿不出這麽多。
錢不夠,不是想辦法借,那就隻能放棄了,公冶晨覺得這個價錢貴了,再加上怕買錯了,就更加的猶豫。
之後,公冶晨和攤主討價還價,最後攤主咬死了六千不肯鬆口。你道這是為什麽?其實是因為攤主也估摸不準,這件東西到底是真是假,當然,他認為的真,指的是後來的官仿官。
六千這個價格,還是高於公冶晨的底線,最後隻能放棄了。
這個時候,在旁邊等了一會的孟子濤馬上拿起這隻青花盤,並且和攤主搭上了話,結果也就不用多說了。
其實,公冶晨在孟子濤討價還價的時候,就已經隱隱後悔了,最後從朋友口中得知孟子濤是誰,更是悔的腸子都青了。
這隻青花盤,最後在孟子濤他們的拍賣會上,被一位買家以115萬的價錢拍走,當時公冶晨也在場,隻能用苦笑來緩解心中的懊悔。
其實,在古玩界看漏了某件寶貝,歸根結底還是眼力不夠,老話說的好,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不過,正是因為這隻青花盤,公冶晨和孟子濤有了接觸,之後更是經常去孟子濤的古玩店。他倆談的來,一來二去,兩人也成了忘年交。
轉眼間,大半年過去了,公冶晨居然拿了一隻當初差不多的青花盤過來,孟子濤多少還是有些驚訝的。
公治晨笑道:“我覺得應該錯不了,不過心裏還是有些沒底,隻能請你這位大神幫忙看看了。”
“您可千萬別叫我大神,我可受不起。”
孟子濤連忙擺了擺手,接著就拿起了麵前的青化折沿盤,稍稍一看,他就知道公冶晨這回是走眼了。
看到孟子濤臉色沒什麽變化,公冶晨覺得有些不妙了,忍不住問道:“孟掌櫃,難道東西有問題?”
“咱們是老朋友了,我就實話實說了,這隻青花折沿盤確實不錯,但以它表現出來的特點來看,它應該是一件光緒時期後仿的瓷器。”
孟子濤解釋道:“光緒仿乾隆的瓷器還是比較好辨別的,因為乾隆帝經濟繁榮,喜歡上重彩,顏色濃豔,工筆細膩;而光緒帝經濟衰敗,色彩上也會顯得淡,工筆雖然同樣細膩,但是已經有了簡化的征兆。”
“當然,這件東西仿的還是十分出色,可圈可點,我覺得稱之為光緒仿乾隆的極致也不為過,無論是市場價值還是收藏價值,都還是不錯的,你可以放一段時間再出手。”
過了片刻,公冶晨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哎,還是一山還有一山高啊,我已經覺得自己挺小心的了,沒想到還是著了道。”
孟子濤不禁問道:“你不會是花了百萬買的它吧?”
公冶晨搖了搖頭:“那到沒有,但也花了二十萬。”
孟子濤說道:“二十萬貴是貴了一點,但也差不了多少,早晚還是能夠回本的。”
“也隻能這樣了。”公冶晨多少有些鬱悶,好在他沒有買到贗品,不然那就不是單單鬱悶。
孟子濤見此情形,就換了一個話題,故意說了一些開心的事情。
公冶晨是老江湖,打眼對他來說,不能說經常遇到吧,但也已經能夠平常心看待了,沒一會,就調整好了心態。古玩這東西,隻要別買到了贗品,總有保本的一天。
聊了一會,公冶晨一拍額頭:“對了,之前我在蜀都的時候,看到一些瓷片,覺得很有意思就買了下來,你看看有什麽發現。”
說著,他從口袋裏拿出了一塊用紙包起來的瓷片:“這枚瓷片是其中之一,你看,釉色、青花發色、畫工都是真品的特征,連包漿我也覺得沒什麽問題,但這瓷胎,明顯是現代的,你說這是怎麽回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