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當時溫韜盜李世民的昭陵時,曾將李世民的屍骨棄於荒野,還是趙匡胤派人給撿回來的,這一幕對趙匡胤觸動很深,在他看來,傳統的墓局陣法即使再複雜,也擋不住那些能人的破解,所以在建造自己的永昌陵時,幹脆量身定做了一種叫“旋風局”的墓局,這是一種針對陵墓周邊陰陽走向而單獨發明的墓局,整個墓局分為八個“支局”,每個“支局”又分為八個“衍局”,一共是六十四路,而方圓三十裏的陰氣均會被這些“衍局”吸過來,好比一個旋風一樣,而墓主的棺槨則被置於整個墓局的正中央,不會受到陰氣侵擾,這種複雜的墓局在當時來講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又被稱為“絕戶局”,一來說明這個墓局太複雜獨一無二,二來也有“擾者必死”的含義。墓局的發明者是一個叫蔣古丹的道士,為了保密,陵墓竣工以後,趙匡胤便秘密處死了蔣古丹,按現在的理解這應該叫“銷毀圖紙”,之後的一段時間內,趙匡胤的永昌陵曾一度被認為是“陵中有陵”,意思是說,陵墓中還有一個陵墓,這個多出來的陵墓就是給盜墓者預備的。
李萬杉是一個心高氣傲但又不乏理智的人,沒把握的事不幹(死傷是小,名聲是大,像李萬杉這種自尊心強烈的人是絕對不允許自己的“事業”道路上有絲毫失敗記錄的),把握大的又不屑一幹,但永昌陵的這個旋風局卻正好處與二者之間:即在李萬杉的能力範圍內,幹起來又頗有些難度,這可著實的挑起了李萬杉的興趣,在經曆了長達兩個月的實地考察與無數個不眠之夜以後,李萬杉終於發明了一個“行陽陣”,以此改變永昌陵的陰陽走向。但此種陣法的具體布法路數以及記述這種陣法的《天荒衍典》卻一直被劉豫列為大齊國的“國防級機密”,直到後來大齊國傀儡政權倒台,也沒能傳出來,甚至說後來劉豫的死對頭—金國大將兀術,看著老戰友粘罕跟著劉豫盜墓大發橫財也很眼紅,遂請了一批中原術士想趁著劉豫被廢的機會把這本《天荒衍典》弄來研究研究,最後也是以失敗告終,劉豫被廢後,李萬杉去向如何,《天荒衍典》是否傳世,遂成為道門野史中最大的千古謎團之一。當然,有一些能人異士在得知永昌陵遭盜後也曾親臨現場考察觀摩,但卻沒能看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李萬杉之後,像更陰改陽這種即折陽壽又沒有什麽實際應用價值的法術便沒再有人深入研究過,像“青龍赤血陣”這種陣法,理論上講在《天荒衍典》中應該屬於連入門都算不上的初級玩意,但在張國中老劉頭看來卻已經屬於高難度的大陣了,除此陣法之外,以張國忠的學藝,還沒聽說過有什麽陣法能更改陰陽,尤其是此前的情景,兩處石柱子周邊的陰陽走向顯然已經被更改過了,而且看石柱內死蛇的幹癟程度,此二處的陰陽更改絕非是一天兩天的事,其作用時間顯然已經達到了幾個月或更久。
“還有‘八賊塚’。”張文浩接著說道。
嚴格意義上講,武當派的教義更側重於丹鼎,但教義歸教義,個人的修為更多還是要看個人的悟性與偏好。武當祖師爺張三豐本就是個博采眾派之長的人物,其弟子徒孫中也不乏符籙大家,包括後世與茅山馬思甲真人聯手擺精忠陣,捐軀於宜昌江畔的沈芳卓真人,以及因破“煉屍窯”而名噪南北的雲淩子,都是武當門第中精通符籙陣局的傑出代表,這些人對符籙派法脈的修研,其實並不在一些符籙派係宗師級人物之下。
大明開元之初,張三豐坐下共收有七個嫡傳弟子,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鬆溪,張翠山,殷梨亨,莫聲穀。在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此七人被稱為武當七俠,混的可以說是一個比一個糗,功夫不怎麽樣還到處惹是生非,最後死的死殘的殘,除了被揍成高位截癱的,就是因與邪教人士發生不正當男女關係而被全人類集體追殺的,總而言之張三豐這七個徒弟基本上就算白收了,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在正史中,此七人雖說都有很高的武學修為,卻並不像小說中寫的那樣天天走南闖北打打殺殺,相反的,按張三豐定下的規矩,習武之用隻可限於強身健體,絕對不能用於實戰殺戮,言外之意跟人打架可以,用板磚對拍那是你的自由,但萬萬不能用武術傷人,尤其是不能用從我這學去的武術傷人,否則就是破戒,佛教中所講求的“慈悲”,在道教中被解釋為“重生”,就是尊重生靈的意思,道教是所有宗教中唯一認為“活著是件好事”的宗教,崇倡尊重生命,不僅是自己的生命,更包括別人的生命,張三豐既為道學大家,自然也深諳此道,是絕對不允許弟子徒孫主動以武傷人的,所以說在正史中,武當七真也就是小說中所提到的“武當七俠”最大的修為在於參悟道法,而不是嗜武殺戮,就更別提去和邪教人士搞破鞋了。
按晨光道長的敘述,張三豐本人博采眾教之長,除了內丹武學之外,在符籙陣局方麵亦有很高的造詣,在張三豐的一生中,完全自創也就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陣法、局脈共計一百一十八個,這個數字甚至遠遠超過一些大名鼎鼎的符籙派宗師,以至於後世正一、茅山等符籙教派耳熟能詳的陣法例如“追魂陣”、“鳴樂陣”、“塢堤陣”以及在藏地局脈中廣有應用的“遷身局”、“百人局”、“入夜局”等等墓局,其實都是張三豐所創。
在中華道術千百年的發展史中,自創陣法曆來都被視為高手的標誌,就好比當今的計算機行業一樣,會攢電腦會打字的人滿街都是,你要是會設計芯片、會編寫內核級的程序代碼,那才叫真高手,有介於此,一些沽名釣譽的偽宗師假專家也便應運而生,一天到晚以“創陣”為業,淨是發明一些成本高效果差,不僅複雜且毫無實用價值的“麵子陣局”,甚至說有些陣局一經發明以來幾百年都沒人用過。
李萬杉是一個心高氣傲但又不乏理智的人,沒把握的事不幹(死傷是小,名聲是大,像李萬杉這種自尊心強烈的人是絕對不允許自己的“事業”道路上有絲毫失敗記錄的),把握大的又不屑一幹,但永昌陵的這個旋風局卻正好處與二者之間:即在李萬杉的能力範圍內,幹起來又頗有些難度,這可著實的挑起了李萬杉的興趣,在經曆了長達兩個月的實地考察與無數個不眠之夜以後,李萬杉終於發明了一個“行陽陣”,以此改變永昌陵的陰陽走向。但此種陣法的具體布法路數以及記述這種陣法的《天荒衍典》卻一直被劉豫列為大齊國的“國防級機密”,直到後來大齊國傀儡政權倒台,也沒能傳出來,甚至說後來劉豫的死對頭—金國大將兀術,看著老戰友粘罕跟著劉豫盜墓大發橫財也很眼紅,遂請了一批中原術士想趁著劉豫被廢的機會把這本《天荒衍典》弄來研究研究,最後也是以失敗告終,劉豫被廢後,李萬杉去向如何,《天荒衍典》是否傳世,遂成為道門野史中最大的千古謎團之一。當然,有一些能人異士在得知永昌陵遭盜後也曾親臨現場考察觀摩,但卻沒能看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李萬杉之後,像更陰改陽這種即折陽壽又沒有什麽實際應用價值的法術便沒再有人深入研究過,像“青龍赤血陣”這種陣法,理論上講在《天荒衍典》中應該屬於連入門都算不上的初級玩意,但在張國中老劉頭看來卻已經屬於高難度的大陣了,除此陣法之外,以張國忠的學藝,還沒聽說過有什麽陣法能更改陰陽,尤其是此前的情景,兩處石柱子周邊的陰陽走向顯然已經被更改過了,而且看石柱內死蛇的幹癟程度,此二處的陰陽更改絕非是一天兩天的事,其作用時間顯然已經達到了幾個月或更久。
“還有‘八賊塚’。”張文浩接著說道。
嚴格意義上講,武當派的教義更側重於丹鼎,但教義歸教義,個人的修為更多還是要看個人的悟性與偏好。武當祖師爺張三豐本就是個博采眾派之長的人物,其弟子徒孫中也不乏符籙大家,包括後世與茅山馬思甲真人聯手擺精忠陣,捐軀於宜昌江畔的沈芳卓真人,以及因破“煉屍窯”而名噪南北的雲淩子,都是武當門第中精通符籙陣局的傑出代表,這些人對符籙派法脈的修研,其實並不在一些符籙派係宗師級人物之下。
大明開元之初,張三豐坐下共收有七個嫡傳弟子,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鬆溪,張翠山,殷梨亨,莫聲穀。在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此七人被稱為武當七俠,混的可以說是一個比一個糗,功夫不怎麽樣還到處惹是生非,最後死的死殘的殘,除了被揍成高位截癱的,就是因與邪教人士發生不正當男女關係而被全人類集體追殺的,總而言之張三豐這七個徒弟基本上就算白收了,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在正史中,此七人雖說都有很高的武學修為,卻並不像小說中寫的那樣天天走南闖北打打殺殺,相反的,按張三豐定下的規矩,習武之用隻可限於強身健體,絕對不能用於實戰殺戮,言外之意跟人打架可以,用板磚對拍那是你的自由,但萬萬不能用武術傷人,尤其是不能用從我這學去的武術傷人,否則就是破戒,佛教中所講求的“慈悲”,在道教中被解釋為“重生”,就是尊重生靈的意思,道教是所有宗教中唯一認為“活著是件好事”的宗教,崇倡尊重生命,不僅是自己的生命,更包括別人的生命,張三豐既為道學大家,自然也深諳此道,是絕對不允許弟子徒孫主動以武傷人的,所以說在正史中,武當七真也就是小說中所提到的“武當七俠”最大的修為在於參悟道法,而不是嗜武殺戮,就更別提去和邪教人士搞破鞋了。
按晨光道長的敘述,張三豐本人博采眾教之長,除了內丹武學之外,在符籙陣局方麵亦有很高的造詣,在張三豐的一生中,完全自創也就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陣法、局脈共計一百一十八個,這個數字甚至遠遠超過一些大名鼎鼎的符籙派宗師,以至於後世正一、茅山等符籙教派耳熟能詳的陣法例如“追魂陣”、“鳴樂陣”、“塢堤陣”以及在藏地局脈中廣有應用的“遷身局”、“百人局”、“入夜局”等等墓局,其實都是張三豐所創。
在中華道術千百年的發展史中,自創陣法曆來都被視為高手的標誌,就好比當今的計算機行業一樣,會攢電腦會打字的人滿街都是,你要是會設計芯片、會編寫內核級的程序代碼,那才叫真高手,有介於此,一些沽名釣譽的偽宗師假專家也便應運而生,一天到晚以“創陣”為業,淨是發明一些成本高效果差,不僅複雜且毫無實用價值的“麵子陣局”,甚至說有些陣局一經發明以來幾百年都沒人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