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宗朱允炆,生於大明洪武八年(1377年),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孫,明朝的第二個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改年號建文,稱建文帝,自登基之後,朱允炆出台了“寬刑律”、“勵耕織”、“輕徭賦”等一係列的惠民政策,史稱“建文新政”,“新政”的頒布使明朝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然而朱允炆卻並未因此坐穩皇位,因急於削藩,就在其登基的第二年,諸藩王中權勢最大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發動了“靖難之役”,並在經曆了長達三年的拉鋸戰之後殺到了南京城下。


    三年的勵精圖治,滿腔的治國熱血,換來的確是親叔父的兵戈相見與守城將官的不戰而降,麵對城外的兵馬,無路可退的朱允炆隻得火燒皇宮。當朱棣進城之時,隻見皇宮火光衝天,卻始終未見朱允炆的蹤影。


    朱允炆究竟去了哪裏?在穀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有這麽一段頗為具體的記述: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醜,帝知金川門失守,長籲,東西走,欲自殺。翰林院編修程濟曰:“不如出亡。”少監王鉞跪進曰:“昔高帝升遐時,有遺篋,曰:‘臨大難,當發。’謹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齊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紅篋至,四圍俱固以鐵,二鎖亦灌鐵。帝見而大慟,急命舉火焚大內,皇後馬氏赴火死。程濟碎篋,得度牒三張,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袈裟、帽、鞋、剃刀俱備,白金十錠。朱書篋內:“應文從鬼門出,餘從水關禦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西房。”帝曰:“數也!”程濟為帝祝發。吳王教授楊應能願祝發隨亡,監察禦史葉希賢毅然曰:“臣名賢,應賢無疑。”亦祝發。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隨亡,帝曰:“多人不能無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勢必窮詰;有等妻子在任,心必縈係,宜各從便。”禦史曾鳳韶曰:“願即以死報陛下!”帝麾諸臣,大慟,引去若幹人。九人從帝至鬼門,而一舟艤岸,為神樂觀道士王升,見帝,叩頭稱萬歲,曰:“臣固知陛下之來也。疇昔高皇帝見夢,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門,升導至觀,已薄暮矣。俄而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同至。


    具體示意如下: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醜,建文帝得知金川門失守,長籲短歎,無可奈何,遂想到了自殺。此時少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


    群臣急忙把箱子抬來,打開一看,裏邊有三張度牒(即出家證明),分別寫了應文,應能,應賢三個名字。此外僧衣、剃頭刀、盤纏一應俱全,另有遺書一封,上書:“建文帝從鬼門出,其它人從水關禦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合。”見此遺書,建文帝感歎“命該如此!”程濟為建文帝削發,吳王教授楊應能也剃了發與建文帝同行,監察禦史葉希賢說:“我的名字中有個‘賢字’,就應該做賢臣。”言罷也雖建文帝剃發,大家換好了衣服拿了度牒,在場數人無不痛哭流涕,據此,建文帝三人剃了頭,換上了憎衣,隻帶了九個人來到鬼門。鬼門在太平門內,是內城一扇小矮門。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彎著身子出了鬼門,其他八人隨之出了鬼門後,就看見水道上停放著一隻小船,船上站著一位道士招呼他們上船,並向建文帝叩首稱萬歲,建文帝問他怎麽知道在此等待,道士答道:“我叫王升,是神樂觀住持,昨夜夢見你祖父朱元璋,叫我在此接你。”乃乘舟至太平門,等到黃昏時才到觀裏。不久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同至。


    從上述記載不難看出,建文帝朱允炆似乎是出家為僧了,然而出家為僧,朱元璋為何會托夢給一個道士前來接應呢?答案也許隻有朱允炆自己才知道吧!


    傳統史家認為唐高宗碌碌無為。但事實上,唐太宗末年的遼東戰役已使“貞觀之治”出現危機,高宗剛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帶就爆發了陳碩真領導的農民起義,階級矛盾再次尖銳。


    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還給百姓。高宗有知人之明,他身邊諸多賢臣如: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張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親自提拔,其中韋思謙曾受褚遂良打擊,杜正倫被李世民冷落。他在位前期,唐代的領土最大,有的史書稱為“永徽之治”。


    起初,他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身為太宗才人的武則天有染;太宗崩後,武則天出家,高宗又把她接回宮中為昭儀。李治的皇後本來不是武則天,是王氏,後因為與蕭淑妃爭寵,引入武氏,最後兩人皆被武氏反食,斬去四肢,泡入酒內;武則天稱之“骨醉”。於是武則天被冊封為皇後。但是武後並不為高宗母舅的長孫無忌等關隴貴族集團所容,武後遂設法除去她的敵人。高宗因武後慢慢有主導政局的趨勢,一度有廢後的打算,未料計劃被武後得知,事情遂作罷,但是協助高宗擬詔的上官儀則遭滅門。這件事情過後,高宗再也無由壓製武後,後來又因眼疾問題,使得主政權完全操縱於武後手中。唐高宗曾在皇後的建議下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後”武則天並稱二聖。


    李治本性仁慈、低調、儉樸,不喜興土木,不信方士長生之術,不喜遊獵,卻也無大誌,與四兄李泰爭太子位時,也曾流淚哭泣。所以,唐高宗不是個事事稱職的好皇帝,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高宗後期的治世,有賴武則天執掌朝政。


    根據史書記載,李治長期有頭痛與眼疾,到晚年,眼睛幾乎全盲,曾請禦醫秦鳴鶴(據考證來自東羅馬帝國)醫治,秦鳴鶴主張對腦針灸,武則天坐在幕簾後麵大怒,認為要刺殺皇帝,李治在情急下則認為不妨一試,短時間內果真有效,但最後仍無法根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茅山詭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殘月半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殘月半落並收藏茅山詭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