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嶽在司馬炎耳旁說了不少讒言,群臣明知潘嶽在構陷王基和傅袛,但卻沒有人願意挺身而出為二人說話。最近這幾年朝中內外因為讒言而被罷職免官乃至滿門抄斬的不在少數,究其根由,乃是晉公疑心太重。唐彬之死內中卻是有蹊蹺,可誰能肯定王基和傅袛就一點問題都沒有?若是沒有還好說一些,可若是有問題,無疑把自家的前途和身家性命都賠了進去。晉公對於心懷異心的大臣從來都是辣手以對,絕不手軟。
這朝中已經是奸佞小人居多,就算是郭奕這種被司馬炎倚重的大臣一時也是不敢有什麽言語。看起來攻擊王基與傅袛的不過是潘嶽一人,實際上潘嶽代表的乃是一個利益集團。郭奕心中有如明鏡一般,自己不說話也就算了,若是言語一二必然會被群起而攻之。
司馬炎聽了潘嶽說了一堆,覺得這謠言還是慎重對待的好。自己心中也知道潘嶽這個人不招人見待,無奈句句話說的有道理,字字都是為大局著想,縱然自己反感這個人卻是很難不認同潘嶽說的話。
潘嶽是一個聰明人,知道依靠自己是難以說服司馬炎的。司馬炎看起來聽信了自己的話語,可過後一定還是會想他身旁那些智囊請教的。況且最終拍板決定的可不是司馬炎,而是司馬炎的老子司馬昭。司馬昭雖然老了,一隻眼睛盲了,可仍是精明無比,若是在司馬昭麵前如此大進讒言,掉腦袋的必然是自己。
離開了晉公府邸,潘嶽連忙修書給自己的同黨,另外自己奔著王府而去。許昌城中姓王的官僚無數,被稱為王府的隻有一家。中原名儒王肅的府邸,王肅是著名的經學家,更是大儒,若是王肅敢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為第一了。魏晉時期玄學開始盛行,而王學作為取代經血而風靡全國的學說,其影響力開始不斷減弱。
饒是如此,王府的地位依然是無人可以動搖。
“潘大人此來不知為何啊?”王府主人王愷居中而坐,飲茶觀舞好不愜意的問道。
潘嶽吞了口唾液,心中暗道這王家果然是富可敵國,府中一應擺設穿戴皆是奢華至極!就算是尋常的奴仆侍女若是不知底細的見了,多半會認為是那家的千金閨秀。王府有錢,而且會享受,不怕鋪張,隻怕人不知道自己有錢,這樣的心裏和財力堪稱許昌之最也不為過。
“近來朝中是非不斷,在下為王大人鳴不平而來。”潘嶽心知王愷身為王肅之子,雖然無甚才行,可人並不蠢。
“哈,潘大人為國操勞真是辛苦了,且看這歌舞如何?”王愷對於所謂的不平之事沒有絲毫興趣,反倒是邀請潘嶽觀看歌曲。
潘嶽見狀隻得暫時把話放下,隻見數名妙齡女子衣著婆娑,幾見肌膚隨著曼妙音符翩翩起舞,看得人心曠神怡,目不暇給,就算心中有萬分緊急之事竟也是拋之腦後。王愷在上座看了看潘嶽那驚訝的神情,心中不禁冷笑道:“潘嶽啊潘嶽,人皆稱你才貌並全,在這美色之前也不過是這般貨色罷了。”
潘嶽就是後世所稱的“潘安”,是個完完全玩的大帥鍋,一舉一動皆得女子傾慕。更兼才氣過人,出口成章,因此招人嫉妒。司馬炎之所以看潘嶽不爽,實則也是嫉妒心作祟,美貌與才氣並存的潘嶽隻能依靠阿諛奉承,謠言中傷來換取仕途上的不斷進步,這也是人生之無奈吧……
那些歌女舞姬何嚐見過如此美貌的男子,舞動之中漸漸有了向著潘嶽桌旁靠近的跡象。王愷見狀怒上眉山,毫不遮掩的微微一咳。舞姬們聞咳大驚,好在還可以不動聲色的繼續表演,可潘嶽聽了無異於五雷轟頂。自己前來是有求於王愷,如今倒是先讓主人家顏麵無光,這該如何是好?
“退下!”王愷沉聲一喝,眾人惶惶而退。
“天色不早,潘大人有話直說。”王愷一臉冷漠的看著潘嶽。
潘嶽心中一動道:“朝中多有人言,王學起而經學滅,王學滅而玄學起,實在令人感歎啊!”
王肅身為一代經學大家一手創造了王學,從而使得經學逐漸沒落,而王肅前幾年死後,王學因為後繼無人,就此消沉,卻而代之的便是玄學。潘嶽說的話王愷其實也有耳聞,隻不過要比潘嶽說的直接得多。
王肅生而經學滅,玄學起而王肅亡!
“那又如何?”王愷依舊是一臉冷漠的看著潘嶽,心知潘嶽此人無事不登三寶殿,可不會為了幾句風言風語就拜訪自己。
“我又聽人言唐彬被吳人伏殺於吳國皇宮之內,這與傅袛所傳之公文大不相同,郭大業正為傅袛辯言,不知晉公如何裁斷。”潘嶽簡短扼要道出眼下的形勢,說到這裏拱手道:“天色不早,下官告辭了!”言罷竟是起身告退,留下王愷帶著滿腹狐疑。
在群臣離開之後,司馬炎便留下了郭奕,朱振兩名大臣詢問事情。郭奕依舊是堅持自己的主張,王基和傅袛絕無二心,而眼下的形勢就算二人有所異心也隻能安撫,不可觸動。朱振的看法與郭奕大致相同,王基外鎮十餘年,家中數子都留在許昌做官而不接觸戎馬,此等忠心已經表露無遺,唐彬之死再有蹊蹺也不應該在此時追究責任。
郭奕和朱振反複勸導司馬炎,同時心中也暗自詫異潘嶽的一幹黨羽竟然沒有露麵,難道對方認為隻憑借方才的一番長篇大論就能夠讓司馬炎下定決心?或者是對方已經放棄了構陷王基與傅袛!?依照潘嶽的性格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別說是潘嶽了,將心比心就算是自己得罪了王基和傅袛之後,又說了這麽多的壞話,焉有不把事情做絕的道理?
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外麵有人通報,王大人到了。
王府隻有一個,王大人卻有很多,可在晉公府中被稱為王大人的還是隻有一個,王愷!
“快請!”司馬炎聞言起身前去相迎,郭奕和朱振對視一眼,心中均是泛起不安,當下也是跟隨在司馬炎身後去迎接王愷。
“這麽晚來叨擾世子,世子親迎微臣怎受得起!”王愷四平八穩緩緩走來,一臉春風笑道。
“母舅說的是哪裏話,快快請進!”司馬炎與王愷十分親近,上前拉住王愷的手便是奔入屋中。王肅乃是司馬昭的嶽父,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兒子,排期輩分這王愷乃是司馬炎的母舅,司馬炎是王愷的外甥。
眾人分賓主落座,王愷看著司馬炎的臉色道:“國事繁重,世子當注意休息,身體要緊啊!”
司馬炎道:“諸事繁多,小甥不敢懈怠,恐怕有負父親所托。”
王愷道:“最近微臣病體已經痊愈,世子有何煩心之事不妨說出,看看微臣能否為世子分憂。”
司馬炎大喜道:“母舅見識過人,事情乃是……”
司馬炎不斷和王愷敘述唐彬之事,郭奕和朱振在一旁聽得越是膽寒。這王愷哪有什麽病體,分明便是不願意上朝理政躲在家中享受榮華富貴罷了。這個時間出現在晉公府邸,分明是為了唐彬一事前來,卻又不明說,反而擺出一副適逢其會的模樣,難道說潘嶽能請得動這王愷不成!?
要知道王愷對於司馬炎是十分親近之人,絕非郭奕,朱振可以比擬。司馬炎與王愷不僅僅是有著親戚關係,更重要的是司馬炎從王愷手中借用了不少錢財揮霍。轉頭再一想,作為玄學支持者之一的傅袛也曾經與王愷發生不悅,這般說來……
郭奕正想到這裏,王愷恍然大悟表情浮現臉上,話鋒一轉道:“……”
<ahref=""target="_nk">http://"></a>
這朝中已經是奸佞小人居多,就算是郭奕這種被司馬炎倚重的大臣一時也是不敢有什麽言語。看起來攻擊王基與傅袛的不過是潘嶽一人,實際上潘嶽代表的乃是一個利益集團。郭奕心中有如明鏡一般,自己不說話也就算了,若是言語一二必然會被群起而攻之。
司馬炎聽了潘嶽說了一堆,覺得這謠言還是慎重對待的好。自己心中也知道潘嶽這個人不招人見待,無奈句句話說的有道理,字字都是為大局著想,縱然自己反感這個人卻是很難不認同潘嶽說的話。
潘嶽是一個聰明人,知道依靠自己是難以說服司馬炎的。司馬炎看起來聽信了自己的話語,可過後一定還是會想他身旁那些智囊請教的。況且最終拍板決定的可不是司馬炎,而是司馬炎的老子司馬昭。司馬昭雖然老了,一隻眼睛盲了,可仍是精明無比,若是在司馬昭麵前如此大進讒言,掉腦袋的必然是自己。
離開了晉公府邸,潘嶽連忙修書給自己的同黨,另外自己奔著王府而去。許昌城中姓王的官僚無數,被稱為王府的隻有一家。中原名儒王肅的府邸,王肅是著名的經學家,更是大儒,若是王肅敢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為第一了。魏晉時期玄學開始盛行,而王學作為取代經血而風靡全國的學說,其影響力開始不斷減弱。
饒是如此,王府的地位依然是無人可以動搖。
“潘大人此來不知為何啊?”王府主人王愷居中而坐,飲茶觀舞好不愜意的問道。
潘嶽吞了口唾液,心中暗道這王家果然是富可敵國,府中一應擺設穿戴皆是奢華至極!就算是尋常的奴仆侍女若是不知底細的見了,多半會認為是那家的千金閨秀。王府有錢,而且會享受,不怕鋪張,隻怕人不知道自己有錢,這樣的心裏和財力堪稱許昌之最也不為過。
“近來朝中是非不斷,在下為王大人鳴不平而來。”潘嶽心知王愷身為王肅之子,雖然無甚才行,可人並不蠢。
“哈,潘大人為國操勞真是辛苦了,且看這歌舞如何?”王愷對於所謂的不平之事沒有絲毫興趣,反倒是邀請潘嶽觀看歌曲。
潘嶽見狀隻得暫時把話放下,隻見數名妙齡女子衣著婆娑,幾見肌膚隨著曼妙音符翩翩起舞,看得人心曠神怡,目不暇給,就算心中有萬分緊急之事竟也是拋之腦後。王愷在上座看了看潘嶽那驚訝的神情,心中不禁冷笑道:“潘嶽啊潘嶽,人皆稱你才貌並全,在這美色之前也不過是這般貨色罷了。”
潘嶽就是後世所稱的“潘安”,是個完完全玩的大帥鍋,一舉一動皆得女子傾慕。更兼才氣過人,出口成章,因此招人嫉妒。司馬炎之所以看潘嶽不爽,實則也是嫉妒心作祟,美貌與才氣並存的潘嶽隻能依靠阿諛奉承,謠言中傷來換取仕途上的不斷進步,這也是人生之無奈吧……
那些歌女舞姬何嚐見過如此美貌的男子,舞動之中漸漸有了向著潘嶽桌旁靠近的跡象。王愷見狀怒上眉山,毫不遮掩的微微一咳。舞姬們聞咳大驚,好在還可以不動聲色的繼續表演,可潘嶽聽了無異於五雷轟頂。自己前來是有求於王愷,如今倒是先讓主人家顏麵無光,這該如何是好?
“退下!”王愷沉聲一喝,眾人惶惶而退。
“天色不早,潘大人有話直說。”王愷一臉冷漠的看著潘嶽。
潘嶽心中一動道:“朝中多有人言,王學起而經學滅,王學滅而玄學起,實在令人感歎啊!”
王肅身為一代經學大家一手創造了王學,從而使得經學逐漸沒落,而王肅前幾年死後,王學因為後繼無人,就此消沉,卻而代之的便是玄學。潘嶽說的話王愷其實也有耳聞,隻不過要比潘嶽說的直接得多。
王肅生而經學滅,玄學起而王肅亡!
“那又如何?”王愷依舊是一臉冷漠的看著潘嶽,心知潘嶽此人無事不登三寶殿,可不會為了幾句風言風語就拜訪自己。
“我又聽人言唐彬被吳人伏殺於吳國皇宮之內,這與傅袛所傳之公文大不相同,郭大業正為傅袛辯言,不知晉公如何裁斷。”潘嶽簡短扼要道出眼下的形勢,說到這裏拱手道:“天色不早,下官告辭了!”言罷竟是起身告退,留下王愷帶著滿腹狐疑。
在群臣離開之後,司馬炎便留下了郭奕,朱振兩名大臣詢問事情。郭奕依舊是堅持自己的主張,王基和傅袛絕無二心,而眼下的形勢就算二人有所異心也隻能安撫,不可觸動。朱振的看法與郭奕大致相同,王基外鎮十餘年,家中數子都留在許昌做官而不接觸戎馬,此等忠心已經表露無遺,唐彬之死再有蹊蹺也不應該在此時追究責任。
郭奕和朱振反複勸導司馬炎,同時心中也暗自詫異潘嶽的一幹黨羽竟然沒有露麵,難道對方認為隻憑借方才的一番長篇大論就能夠讓司馬炎下定決心?或者是對方已經放棄了構陷王基與傅袛!?依照潘嶽的性格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別說是潘嶽了,將心比心就算是自己得罪了王基和傅袛之後,又說了這麽多的壞話,焉有不把事情做絕的道理?
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外麵有人通報,王大人到了。
王府隻有一個,王大人卻有很多,可在晉公府中被稱為王大人的還是隻有一個,王愷!
“快請!”司馬炎聞言起身前去相迎,郭奕和朱振對視一眼,心中均是泛起不安,當下也是跟隨在司馬炎身後去迎接王愷。
“這麽晚來叨擾世子,世子親迎微臣怎受得起!”王愷四平八穩緩緩走來,一臉春風笑道。
“母舅說的是哪裏話,快快請進!”司馬炎與王愷十分親近,上前拉住王愷的手便是奔入屋中。王肅乃是司馬昭的嶽父,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兒子,排期輩分這王愷乃是司馬炎的母舅,司馬炎是王愷的外甥。
眾人分賓主落座,王愷看著司馬炎的臉色道:“國事繁重,世子當注意休息,身體要緊啊!”
司馬炎道:“諸事繁多,小甥不敢懈怠,恐怕有負父親所托。”
王愷道:“最近微臣病體已經痊愈,世子有何煩心之事不妨說出,看看微臣能否為世子分憂。”
司馬炎大喜道:“母舅見識過人,事情乃是……”
司馬炎不斷和王愷敘述唐彬之事,郭奕和朱振在一旁聽得越是膽寒。這王愷哪有什麽病體,分明便是不願意上朝理政躲在家中享受榮華富貴罷了。這個時間出現在晉公府邸,分明是為了唐彬一事前來,卻又不明說,反而擺出一副適逢其會的模樣,難道說潘嶽能請得動這王愷不成!?
要知道王愷對於司馬炎是十分親近之人,絕非郭奕,朱振可以比擬。司馬炎與王愷不僅僅是有著親戚關係,更重要的是司馬炎從王愷手中借用了不少錢財揮霍。轉頭再一想,作為玄學支持者之一的傅袛也曾經與王愷發生不悅,這般說來……
郭奕正想到這裏,王愷恍然大悟表情浮現臉上,話鋒一轉道:“……”
<ahref=""target="_nk">htt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