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經理全名叫楊曉輝,現在深圳打工,戶籍地是湖北人,他讓張金鎖看過他的身份證,張金鎖沒有記住他的具體家庭住址。楊經理打著“三農研究會”的牌子,卻沒有出示相關證件,據他介紹說“三農研究會”隻是一些熱心公益的農村青年在網上共同發起成立的,目的就是研究三農問題,維護農民權益。


    在徐虹替張雲會辯護這件事上,主要是楊經理起的作用,所有事情安排都是楊經理跟張金鎖洽談的,張鋒基本沒有插話說什麽,他的角色隻是副手或者說跟班,張金鎖對張鋒這個人就沒有多少印像,隻是看到了照片才回想起跟著楊經理身邊是有這麽一個人。


    常雨澤對楊經理的調查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他開始調查張鋒,就是李記者所說的事情,去年張鋒做了什麽好事,值得李記者采訪上報。


    常雨澤把李記者叫到車中,詢問他有關跟張鋒接觸的具體事宜。


    李記者仔細講述去年發生的那件事情:李記者除了采訪報導有關歸德市政府部門的時事要聞外,還兼顧民生欄目的新聞素材。那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對他來說是一條新聞線索。


    打電話的是一個年輕人,他告訴李記者說他看到一個可憐的老奶奶,年齡有七十多了,帶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她們祖孫兩個靠撿破爛為生,饑餐露宿,食不裹腹,在濱河路一帶經常見到老奶奶帶著小孫女提著一條破編織袋拾破爛,那個小女孩身上非常髒,有時候身上披著撿來的破爛衣服,有時候就光著身子,那個小女孩非常可憐,一點都不講衛生,從垃圾桶裏撿到了別人扔掉的水果或者食物,她拿出來就吃。


    來電的青年說,他感到那對祖孫二人非常可憐,他曾經給那個可憐的小女孩買飯吃,還給那個老奶奶一些錢,可是他畢竟財力有限,無法提供更大的幫助。他給李記者打電話,目的是想讓他在報紙上呼籲一下,看能不能得到社會上其他有能力的人的更多幫助。


    李記者接到這個電話,起初沒有覺得有多大新聞價值,他感到這個信息更象是救助電話,世上不幸的人太多了,有的家庭是因為重病導致赤貧,有的是因為橫禍導致赤貧,還有的是因為受意外傷害而導致貧困潦倒。


    他作為媒體記者,接觸到的這類信息太多了,他很想把這些救助信息都報導出去,讓這些可憐的家庭得到幫助,可是他知道不可能,他的能力是有限的,新聞媒體的力量是有限的,除了極個別的困難家庭因為媒體的報導,廣泛傳播後得到社會人士或者政府的幫助外,大部分不幸的家庭仍然在延續悲慘的景況。


    但是,李記者決定采訪一下這個打新聞熱線的熱心青年,因為他從電話中能聽出對方的誠懇和急切。現代社會人情冷漠,這種熱心公益樂於助人的年輕人太少了,如果事情屬實,他覺得很有必要在民生欄目宣傳一下。


    根據熱線電話的提示,李記者來到那祖孫二人的臨時棲身之處。挨著鐵道旁邊有一座半倒塌的小屋,以前是一座配電屋,後來電力設備拆除了,這座小屋沒人管理,塌了半邊,曾經有些路人把這半邊小屋當作臨時廁所,後來這祖孫二人來到歸德,就選了這半間小屋為家。


    李記者來到的時候,電話中的那個熱心青年正在那裏。這個熱心青年介紹說他叫張鋒,看他年齡有二十多歲,衣服穿著比較整潔,身材不高,顯得精壯幹練,他的眼睛很熱情,不過他的表情非常古怪,沒有半點笑色,後來聽他介紹說他小時候得了麵癱,留下後遺症,就是不管喜怒哀樂臉上都沒有表情。


    當時張鋒正在勸說那對祖孫二人搬遷新家,她們住的地方真是寒磣,小屋房頂都塌完了,隻剩三麵牆,牆頭上扯著一張粘滿塵土的花塑料布,這就是為祖孫二人遮風擋雨的“屋頂”。半塌的屋子裏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廢品和垃圾,靠牆角處是一個煤球爐子、做飯的鍋,一張破木板鋪在地上就是祖孫二人的床鋪。


    這樣寒磣的居住條件讓李記者看了心酸。從記者的職業角度,他開始仔細詢問祖孫二人,她們是哪裏人,為什麽不留在老家,老家還有什麽親人,她們在這裏如何生存等等。


    原來,這對祖孫二人並非是歸德市區的人,而下麵大康縣農村的,老奶奶姓江,年逾七十,無子無女,十多年前老伴去世,她在老家主要受侄孫輩和鄰居們的救濟,村裏也給她發些救濟,她還有兩畝地,但是她無力耕種,都交給晚輩耕種。


    雖然說她在老家不至於餓死,但是卻沒有零花錢可用,畢竟年齡大了,不免經常有些小病,都要花錢。老奶奶又是心傲之人,不想四處求人,就孤身來到大康縣城撿破爛換錢。


    後來,老奶奶在路邊拾到一個棄嬰,可能生下來就有病,她的父母就把她拋棄了。老奶奶擔心她沒能力養活這個小嬰孩,就把算送人,可是人家一看這個育嬰渾身爛瘡明顯有病的樣子,都沒有人接受。沒奈何,老奶奶就獨自撫養這個棄嬰,結果這個棄嬰生命力天頑強,竟然活到現在,還是很健康的模樣。


    縣城畢竟廢品較少,老奶奶在縣城靠撿破爛無法撫養這個撿來的小孫女,就帶著她來到了歸德市,然後就住到這個棲身之處。雖然歸德市的廢品比縣城多些,但是老奶奶依然活得非常艱辛:幾塊摳掉黴點的油餅,三棵小白菜切成段加水煮,煮沸放點鹽,就算一頓午飯。老奶奶撿破爛換來的錢不夠飯菜錢,全靠從垃圾桶裏撿,青菜都是從菜市場撿人家扔掉的。


    不過,老奶奶非常樂觀,對生活充滿了感恩,她感激熱心的歸德市民,她說有許多熱心市民經常給她們送東西,衣服、被子、用俱、食物等,有時候她去人家收破爛,人家就把許多廢品免費送給她,有時候還有人送錢,幾十上百的都有。


    然後,老奶奶就重點提到眼前這個熱心幫助她們的小張,他不僅經常給她們買吃的用的,還提出讓她們搬到更好的地方去住,還說要給小妞妞找幼兒園上,不能一直當野孩子。


    老奶奶說她也知道小張不是本地人,隻是在店裏給人打工,掙錢也不容易,她非常感謝,隻是她不想再麻煩小張,覺得在這裏遷就下去就行。


    張鋒把李記者叫到旁邊,動情的說,他也是孤兒,從小就是被人要的孩子,長大後,他的養父死了,養母改嫁後也不要他了,他現在就是孤兒,因為沒有親人,所以他特別同情這對無依無靠的祖孫二人。他說天很快就熱起來,到時候要是下大雨,這樣簡陋的破屋就會四處進水,根本不能居住,而且這個小女孩已經四五歲了,也該上幼兒園了,她現在每天跟著奶奶撿破爛,不講衛生,不講文明,也沒有小夥伴,以後長大了怎麽辦?


    張鋒說他已經替她們找好了住處,條件比這裏強多了,他說他現在隻能做這麽多,要是以後讓小女孩上幼兒園,就不是他的能力了。他說他會盡最大能力幫助這對可憐的祖孫二人,雖然不能改變她們的命運,但是能讓她們生活環境稍稍好點他就心滿意足了。他還勸李記者幫他一起勸說老奶奶搬家。


    當李記者講到這裏時,常雨澤脫口而出:“最後那個老奶奶她們是不是搬到老棉紡廠家屬院那片準備拆遷的樓房?”


    “咦,常局長怎麽也知道,你看了我寫的那篇報導了?”李記者驚訝的問。


    “沒有,我是剛好去那塊地方辦案,無意間看到那個撿破爛的老奶奶,她身邊還跟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跟你說的情況差不多,所以我就猜想是她們。”


    難道說張鋒真是一個充滿愛心的高尚青年?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專業級別的詐騙犯,隻有他騙人錢財,什麽時候會大方到無私幫助他人呢?這種行為如果發生在徐虹身上似乎更可信。他的心隱隱有些不安,他開始聯想某些不正常的東西。他讓李記者繼續講下去。


    張鋒的這個舉動真正打動了李記者,他相信張鋒是真心幫助這對祖孫,人都是有善心的,隻是樂於奉獻的程度有高有低,象看到這對可憐的祖孫二人,人的善舉大多是送給她們一些食物、日用品,或者送給她們一些錢,但是張鋒卻能從改善她們的生活環境著想,給她們換一個新的往處,這種愛心就是真正的付出了。


    為此,李記者也主動幫助他勸說老奶奶,讓她們搬到張鋒找好的地方。聽張鋒介紹,他讓他們搬遷過去的地方是待拆遷的老樓房,但是居住條件要比這露風露雨的半塌房子強上百倍。老奶奶也並非不想搬家,隻是她覺得張鋒給她們的恩惠太重了,她覺得承受不起。後來還是在李記者和張鋒兩人的勸說下,老奶奶最終同意搬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圈套:一個套子引發的血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冬並收藏圈套:一個套子引發的血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