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實在不明白,您如此睿智,為何還要在鋼鐵廠修建轉爐,難道你被人欺騙了麽?那是過時的技術,所有的國家都在用平爐取代它!您這是在浪費!”施羅德*科爾對王一毫不客氣。
“嗯……”
沒等王一解釋,施羅德繼續道:“您在修建鋼鐵廠之前,就已經派人做了鞍山鐵礦石和撫順煤礦的地質調查,而且實驗室的礦物樣本檢驗也給出了結論,那您為何還要購買幾座沒用的煉鋼爐?有這錢您多買幾座新煉鋼爐不是更好麽!”
沈雅芝站在王一身後,現在她身邊還多了另一個人,童千佳。不過與沈雅芝不同,童千佳隻是小時工,一天幫王一工作的時間隻有兩三個小時而已。現在二人看到王一吃癟,沈丫頭是幸災樂禍,而童千佳則更多地是在擔心。
“科爾先生,您需要聽我的解釋。”
施羅德*科爾點點頭。
“首先,我的國家與您的不同,我們這裏沒有大量的平民教育機構。人民知識水平低下,若是沒有經過我們公司的係統培訓,他們根本無法勝任現代工廠裏的任何技術勞動,甚至還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說得難聽點,他們根本不是工人,而是一群被工資吸引進來的放下了農具的農民。”
施羅德同意王一的看法,這不是歧視,而是事實。
“董事長,我同意您的看法。不過我實在看不出,這與您購買幾座不同類型煉鋼爐之間有什麽聯係。”
王一笑了起來,道:“科爾先生,因為很簡單。我們的位置不同,所以立場也不同。您需要照顧的是鞍鋼,而我要創建的是一個更大規模的鋼鐵集團。所以適合鞍鋼的技術不見得適合所有地方,而鞍鋼作為我們大商旗下第一所煉鋼廠,作為我們集團的鋼鐵火種,他必然要擔負起培養我們集團第一批鋼鐵人才的重任。”
“您的意思是……”
“這些不適合或者過時的煉鋼爐,都是用來教學的!”王一說出了答案。
“教學的?”施羅德*科爾震驚道。
“沒錯!我要在鞍鋼創建我們大商集團旗下的第一所鋼鐵研究院,他將是工業實驗室的分支,同時也要肩負起培養集團旗下鋼鐵人才的重任。”
“原來是這樣!”施羅德*科爾點頭道。
兩人又說了一番話後,德國人起身告辭,王一將其送到教學樓外。
在返回辦公司後,沈丫頭忽然道:“校長!”
王一抬頭望了一眼,有些奇怪,便道:“怎麽了?”
“你對德國佬沒全說實話吧!”沈雅芝笑嘻嘻道。一旁的童千佳連忙拉她的衣袖,不過沈丫頭跟王一熟悉後,這種問題也是屢見不鮮,王一倒沒覺得奇怪。
“你覺得呢?”
“我覺得……?”沈丫頭故意拉長了聲音,轉而笑道:“你不是好人,當然不會說實話,即便說了,也不會說全。”
王一嘿嘿一笑,很流氓地在丫頭的小下巴上刮了一下,然後極其曖昧道:“調皮!”
丫頭一瞪眼,千佳在旁邊掩嘴偷笑。
“哎呀呀,我說沈妹妹,這該怎麽辦呢!?你現在明顯就是我肚子裏的蛔蟲呀!我想什麽你都知道!”
“蛔蟲?那是什麽蟲?”丫頭問了一個不相幹的問題。
王一也是說習慣了,一想,還真是不好做醫學的解釋,因為那樣沈丫頭肯定會翻臉,最後隻得搪塞道:“就是一種我一天吃什麽他都知道的小蟲子,一般是用來形容你對我很了解的意思。”
“是這樣麽?”雅芝妹妹本能地表示懷疑。
王一卻很機敏地改變了話題。
“現在世界上主要使用的煉鋼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平爐,是大多數國家都在使用的方式,是主流!另一種是轉爐,酸性轉吹爐。兩者最大的差別是平爐煉鋼時間長,但質量好,而轉爐正相反。”
“先生的意思是……想要改造轉爐?”說話的是千佳,聲音依然溫柔,卻把王一驚了個外焦裏嫩。
王一從座位上站起身,然後雙眼直勾地走到千佳妹妹的身前,嘭的一把抓住丫頭的小手,道:“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小倩,我是采臣啊!”
沈丫頭這時飛出一腳正蹬在王一的屁股上,然後把嚇了一跳的千佳拉在自己身後,惡狠狠地對著王一道:“你又作什麽妖!”
“哎呀,一時間入戲了!”王一揉著後腰道:“千佳說對了,我確實要改造轉吹爐!”
“那為什麽不告訴科爾先生呢?”
“這個嗎……雖然他在為我們大商工作,而且我也相信他的為人,但是他畢竟是德國人!”
“您的意思是科爾先生會泄密?”沈丫頭吃驚道。
“泄密倒是未必……不過他隻要無意中提及我們關於轉爐的改造思路,他在德國的那些同行就會憑借著遠比我們先進得多的科技和生產條件,將技術在我們之前研製出來,這會對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
沈丫頭和千佳同時點頭。
“有時候,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王一有點無奈。
看了眼時間,王一對著二人道:“開始辦公吧,雅芝,你派人去把譚向菊先生請來。”
譚向菊就是之前在李禦珍的帶領下,與沈丫頭還有她哥哥一起同來的那位三十多歲的高個男子。他目前正在工業實驗室中從事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方麵的研究,也算學科帶頭人之一。
譚向菊對王一的召見,很詫異,坐在沙發上,道:“王總,您找在下前來有何吩咐?”
王一一笑,倒是沒入正題,轉而問起了人家的生活,道:“向菊先生在工業實驗室的生活可還習慣?”
“習慣……不……應該說很好!”
王一看得出來,這譚向菊是那種一心向學,喜歡搞研究的人。
“這便好,對了,我給你那些資料,看得如何了?”
“向菊獲益良多,可惜現在沒有條件,不然真想把王總的那些設想建造出來。”
“如此便好!”
王一給譚向菊滿上了一杯茶,然後笑道:“還是高沫!”
“我現在也喝習慣了!”
兩人笑了起來。
王一終於開始說及正題,道:“是這樣,我們大商集團已經拿下了撫順西露天煤礦以及附近幾家煤礦的開采權,除了供應盛京的煤炭用量之外,我準備利用其餘產量,開展煤化工項目。”
“王總準備派我過去麽?”
王一搖了搖頭,道:“那邊已經有人在負責了!”
“那王總的意思是……”
“現在我們大商的規模越來越大了,其中的業務已經開始向重工業方向發展。無論是鋼鐵,煤礦,還是將來的石油,我們目前的設備還都完全依賴進口!”
“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我希望能由你來牽頭,成立一家我們大商自己的重工業設備製造公司!”
雖然心裏已經隱隱有了一絲讓自己悸動的預感,但當王一把這消息說出來之後,譚向菊還是感到了眼中的一陣濕潤!因為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一條夢想的重工興國之路。
譚向菊忽然站起身來,在王一詫異的眼神中,不由分說雙膝跪倒,雙眼熱淚盈眶,以一種近乎於嘶吼的聲音道:
“謝,王總栽培!”
王一心說,這要吃了多大的委屈和苦悶,才能讓這樣一個七尺男兒在自己麵前跪下來啊!
“起來,起來,趕緊起來!”不過王一還是很討厭別人給他下跪,所以故作生氣道:“你要再這樣,項目我可要換人了!”
收拾了半天心情,譚向菊才終於恢複正常,多少有些不好意思道:“王總,在下失禮了。”
“應該是我說,先生受委屈了才是!”
“不敢,不敢!”
又說了一會兒具體事務後,王一從自己的辦公桌上拿起兩份文件。他們都裝在黃色的厚紙袋中,表麵寫著檔案袋三字。除此之外,就是隻有一個用大印加蓋上去的朱紅色“絕”字。
譚向菊在工業實驗室中見過這樣的檔案袋,這是大商集團的絕密檔案資料,非達到權限的人員,一旦看了裏麵的資料,基本上就隻有兩個下場:一個是被關在近乎於世界邊緣的地方,例如廢棄的礦井深處。再有,就是莫名其妙地消失於人世。
譚向菊對此也有耳聞,不過沒親眼見過就是了,但是保密條例他還是明白的。
“這兩樣設備就是大商重工建廠後的主要任務,第一個是堿性轉吹爐的研製,第二個是空氣壓縮機的研製!”
堿性轉吹爐與酸性轉吹爐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能夠脫磷!而空氣壓縮機是工業製氧的必備機器,同時還能製取氮氣和稀有氣體。當工業製氧技術取得成功之後,將轉吹爐從吹入空氣變成吹入氧氣,那煉鋼的效力將大幅提升,這就是所謂的氧吹轉爐。
“向菊先生,您認為多久可以將兩件設備研製出來?”
因為技術參數給的很全麵,甚至工業技法都是現成的,所以根本上來說,沒有太多的難度。譚向菊想了想,道:“新廠建立之後,還需要調試與磨合,一年半吧!其中堿性轉吹爐研製應該能快上一些,空氣壓縮機難度要大一些。”
“好!我給你兩年時間!”
這是二人的一個約定。
“嗯……”
沒等王一解釋,施羅德繼續道:“您在修建鋼鐵廠之前,就已經派人做了鞍山鐵礦石和撫順煤礦的地質調查,而且實驗室的礦物樣本檢驗也給出了結論,那您為何還要購買幾座沒用的煉鋼爐?有這錢您多買幾座新煉鋼爐不是更好麽!”
沈雅芝站在王一身後,現在她身邊還多了另一個人,童千佳。不過與沈雅芝不同,童千佳隻是小時工,一天幫王一工作的時間隻有兩三個小時而已。現在二人看到王一吃癟,沈丫頭是幸災樂禍,而童千佳則更多地是在擔心。
“科爾先生,您需要聽我的解釋。”
施羅德*科爾點點頭。
“首先,我的國家與您的不同,我們這裏沒有大量的平民教育機構。人民知識水平低下,若是沒有經過我們公司的係統培訓,他們根本無法勝任現代工廠裏的任何技術勞動,甚至還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說得難聽點,他們根本不是工人,而是一群被工資吸引進來的放下了農具的農民。”
施羅德同意王一的看法,這不是歧視,而是事實。
“董事長,我同意您的看法。不過我實在看不出,這與您購買幾座不同類型煉鋼爐之間有什麽聯係。”
王一笑了起來,道:“科爾先生,因為很簡單。我們的位置不同,所以立場也不同。您需要照顧的是鞍鋼,而我要創建的是一個更大規模的鋼鐵集團。所以適合鞍鋼的技術不見得適合所有地方,而鞍鋼作為我們大商旗下第一所煉鋼廠,作為我們集團的鋼鐵火種,他必然要擔負起培養我們集團第一批鋼鐵人才的重任。”
“您的意思是……”
“這些不適合或者過時的煉鋼爐,都是用來教學的!”王一說出了答案。
“教學的?”施羅德*科爾震驚道。
“沒錯!我要在鞍鋼創建我們大商集團旗下的第一所鋼鐵研究院,他將是工業實驗室的分支,同時也要肩負起培養集團旗下鋼鐵人才的重任。”
“原來是這樣!”施羅德*科爾點頭道。
兩人又說了一番話後,德國人起身告辭,王一將其送到教學樓外。
在返回辦公司後,沈丫頭忽然道:“校長!”
王一抬頭望了一眼,有些奇怪,便道:“怎麽了?”
“你對德國佬沒全說實話吧!”沈雅芝笑嘻嘻道。一旁的童千佳連忙拉她的衣袖,不過沈丫頭跟王一熟悉後,這種問題也是屢見不鮮,王一倒沒覺得奇怪。
“你覺得呢?”
“我覺得……?”沈丫頭故意拉長了聲音,轉而笑道:“你不是好人,當然不會說實話,即便說了,也不會說全。”
王一嘿嘿一笑,很流氓地在丫頭的小下巴上刮了一下,然後極其曖昧道:“調皮!”
丫頭一瞪眼,千佳在旁邊掩嘴偷笑。
“哎呀呀,我說沈妹妹,這該怎麽辦呢!?你現在明顯就是我肚子裏的蛔蟲呀!我想什麽你都知道!”
“蛔蟲?那是什麽蟲?”丫頭問了一個不相幹的問題。
王一也是說習慣了,一想,還真是不好做醫學的解釋,因為那樣沈丫頭肯定會翻臉,最後隻得搪塞道:“就是一種我一天吃什麽他都知道的小蟲子,一般是用來形容你對我很了解的意思。”
“是這樣麽?”雅芝妹妹本能地表示懷疑。
王一卻很機敏地改變了話題。
“現在世界上主要使用的煉鋼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平爐,是大多數國家都在使用的方式,是主流!另一種是轉爐,酸性轉吹爐。兩者最大的差別是平爐煉鋼時間長,但質量好,而轉爐正相反。”
“先生的意思是……想要改造轉爐?”說話的是千佳,聲音依然溫柔,卻把王一驚了個外焦裏嫩。
王一從座位上站起身,然後雙眼直勾地走到千佳妹妹的身前,嘭的一把抓住丫頭的小手,道:“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小倩,我是采臣啊!”
沈丫頭這時飛出一腳正蹬在王一的屁股上,然後把嚇了一跳的千佳拉在自己身後,惡狠狠地對著王一道:“你又作什麽妖!”
“哎呀,一時間入戲了!”王一揉著後腰道:“千佳說對了,我確實要改造轉吹爐!”
“那為什麽不告訴科爾先生呢?”
“這個嗎……雖然他在為我們大商工作,而且我也相信他的為人,但是他畢竟是德國人!”
“您的意思是科爾先生會泄密?”沈丫頭吃驚道。
“泄密倒是未必……不過他隻要無意中提及我們關於轉爐的改造思路,他在德國的那些同行就會憑借著遠比我們先進得多的科技和生產條件,將技術在我們之前研製出來,這會對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
沈丫頭和千佳同時點頭。
“有時候,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王一有點無奈。
看了眼時間,王一對著二人道:“開始辦公吧,雅芝,你派人去把譚向菊先生請來。”
譚向菊就是之前在李禦珍的帶領下,與沈丫頭還有她哥哥一起同來的那位三十多歲的高個男子。他目前正在工業實驗室中從事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方麵的研究,也算學科帶頭人之一。
譚向菊對王一的召見,很詫異,坐在沙發上,道:“王總,您找在下前來有何吩咐?”
王一一笑,倒是沒入正題,轉而問起了人家的生活,道:“向菊先生在工業實驗室的生活可還習慣?”
“習慣……不……應該說很好!”
王一看得出來,這譚向菊是那種一心向學,喜歡搞研究的人。
“這便好,對了,我給你那些資料,看得如何了?”
“向菊獲益良多,可惜現在沒有條件,不然真想把王總的那些設想建造出來。”
“如此便好!”
王一給譚向菊滿上了一杯茶,然後笑道:“還是高沫!”
“我現在也喝習慣了!”
兩人笑了起來。
王一終於開始說及正題,道:“是這樣,我們大商集團已經拿下了撫順西露天煤礦以及附近幾家煤礦的開采權,除了供應盛京的煤炭用量之外,我準備利用其餘產量,開展煤化工項目。”
“王總準備派我過去麽?”
王一搖了搖頭,道:“那邊已經有人在負責了!”
“那王總的意思是……”
“現在我們大商的規模越來越大了,其中的業務已經開始向重工業方向發展。無論是鋼鐵,煤礦,還是將來的石油,我們目前的設備還都完全依賴進口!”
“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我希望能由你來牽頭,成立一家我們大商自己的重工業設備製造公司!”
雖然心裏已經隱隱有了一絲讓自己悸動的預感,但當王一把這消息說出來之後,譚向菊還是感到了眼中的一陣濕潤!因為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一條夢想的重工興國之路。
譚向菊忽然站起身來,在王一詫異的眼神中,不由分說雙膝跪倒,雙眼熱淚盈眶,以一種近乎於嘶吼的聲音道:
“謝,王總栽培!”
王一心說,這要吃了多大的委屈和苦悶,才能讓這樣一個七尺男兒在自己麵前跪下來啊!
“起來,起來,趕緊起來!”不過王一還是很討厭別人給他下跪,所以故作生氣道:“你要再這樣,項目我可要換人了!”
收拾了半天心情,譚向菊才終於恢複正常,多少有些不好意思道:“王總,在下失禮了。”
“應該是我說,先生受委屈了才是!”
“不敢,不敢!”
又說了一會兒具體事務後,王一從自己的辦公桌上拿起兩份文件。他們都裝在黃色的厚紙袋中,表麵寫著檔案袋三字。除此之外,就是隻有一個用大印加蓋上去的朱紅色“絕”字。
譚向菊在工業實驗室中見過這樣的檔案袋,這是大商集團的絕密檔案資料,非達到權限的人員,一旦看了裏麵的資料,基本上就隻有兩個下場:一個是被關在近乎於世界邊緣的地方,例如廢棄的礦井深處。再有,就是莫名其妙地消失於人世。
譚向菊對此也有耳聞,不過沒親眼見過就是了,但是保密條例他還是明白的。
“這兩樣設備就是大商重工建廠後的主要任務,第一個是堿性轉吹爐的研製,第二個是空氣壓縮機的研製!”
堿性轉吹爐與酸性轉吹爐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能夠脫磷!而空氣壓縮機是工業製氧的必備機器,同時還能製取氮氣和稀有氣體。當工業製氧技術取得成功之後,將轉吹爐從吹入空氣變成吹入氧氣,那煉鋼的效力將大幅提升,這就是所謂的氧吹轉爐。
“向菊先生,您認為多久可以將兩件設備研製出來?”
因為技術參數給的很全麵,甚至工業技法都是現成的,所以根本上來說,沒有太多的難度。譚向菊想了想,道:“新廠建立之後,還需要調試與磨合,一年半吧!其中堿性轉吹爐研製應該能快上一些,空氣壓縮機難度要大一些。”
“好!我給你兩年時間!”
這是二人的一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