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我昏迷了多久?”王一看著靠在自己懷裏的兩個丫頭道。
“半個月了。”沈丫頭回答著。
“這麽久啊!”王一感覺有些不真實。“我昏迷之後,大商可出了什麽狀況?”
***
營口大商銀爐總部忽然衝進來一隊士兵,不但將這座大樓包圍,而且還不顧保安阻止,迅速直接衝入樓內,將大廳內部的全部客人去撒。
李禦珍剛放下手中的電話,他站在窗邊,低頭下望,神情淡然。
有士兵剪斷了銀爐總部的電話和電線。李禦珍看到這裏眉頭微皺,心說:“該來的,還是來了。”
這種事情,今天發生在大商各大主要企業,包括大商第一鋼鐵廠,大商第二鋼鐵廠,大商有色,大商撫順煤礦,大商本溪煤礦,大商煤化,大商重工,大商輕工,大商機床,大商電力,大商天籟,大商船舶,大商文化,大商電燈,大商火車,大商五金,大商石油,大商石化,大商世界電話電報公司,大商製藥……
因為王一之前為了支援東北共和國對抗沙俄進攻,所以已經將所有駐廠部隊抽調一空,各地安全改由常金龍的大商後勤巡防隊負責。
當銘安帶人走進李禦珍辦公室的時候,他身邊跟著大商銀爐副總經理崔孝。李禦珍坐在座位上,表麵沒什麽表情,不過心中卻暗歎道:“大商內部果然出了叛徒,平日裏隱忍不發,現在卻全都竄了出來。”
銘安此時看到李禦珍依然坐在座位上,完全沒有絲毫起身的意思,到也不以為意,笑道:“李經理別來無恙?”
李禦珍哈哈大笑,衝忙起身,仿佛此時才看到銘安一般,道:“原來是吉林將軍大人!不知大駕光臨本店,有何需要啊?”
銘安的手下人看到李禦珍起身,直接舉起槍口,銘安擺擺手道:“都是自己人。”旋即笑道:“有!”
“不知為何?”
“大商銀爐!”
“全部?”
“全部!”
“大人胃口不小啊!”李禦珍一笑。
銘安背手而立,笑道:“不僅是你大商銀爐,大商集團的全部產業我們都要!如今我們的兵丁已經進駐了大商的全部工廠,但凡敢反抗的,我們全部格殺勿論!不知你們大商有幾人敢如此拋頭顱,灑熱血,與朝廷抗爭到底?”
李禦珍整理著桌麵上的文件,隨口問道:“就不怕吳曉他們派兵殺你全家?”
銘安不屑一笑,道:“誰不知道保險隊的兵力現在大部分都在外東北,而且朝廷已經發下招安詔,派天使送往保險隊各地營區。朝廷保證對各位既往不咎,隻要歸順朝廷,必許以高官厚祿,封妻蔭子。王一都已經不在了,誰還會和自己的前程過不去?”
“哦?這樣啊!”李禦珍拿起桌上的一杯茶,隨意坐在了桌子上,吹了吹上麵的葉沫,忽然奇怪道:“銘安大人,有件事我倒是好奇了,你是怎麽知道董事長他不在了呢?”
銘安一笑,道:“崔副總。”
崔孝走了出來,給李禦珍微微一行禮。
“原來如此,想不到崔副總竟然是朝廷的人?往日到多有得罪了……”李禦珍抱拳拱了拱手。
崔孝起初有些慚愧,但是很快就抬起頭來,道:“這大清是朝廷的天下……”
李禦珍根本沒讓他說完,直接打斷,道:“當初在外東北,俄國毛子也認為外東北是他們的天下!”
銘安眉梢一挑,道:“李經理,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李禦珍忽然變得麵沉似水,冷冷道:“今早我才和董事長通完電話,說實話,董事長很生氣……銘安大人也許你不知道吧,我大商的電報是不用接線的,從你帶兵一離開吉林烏拉,我們就知道了消息。董事長大人一直不露麵,其實就是在等你!”
銘安聽聞此話,心中一驚!
“如今李霸山的第三騎兵師東進,海參崴的第四步兵師從東寧西歸,駐守黑龍江的第二步兵師南下,朝廷現在已經沒有了黑龍江,沒有吉林!”
“你們要造反不成!”銘安衝冠暴怒。
李禦珍被氣笑了,道:“就隻許你們謀奪我大商基業,就不許我們放手反擊?哪來的道理!……行了,項龍,你們也別藏著了,把屋裏這點人也都帶走吧!”
一群舉著巨盾的保險隊員忽然衝了進來,還沒等銘安手下士兵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就全部被巨盾頂在了牆上,黑色的警棍下去,把這幫人打得是頭破血流。
“你們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公然謀反!朝廷不會放過你們的!”已經被綁起來的銘安大聲咆哮著。
項龍此時走進了屋內,他和李禦珍可不一樣,上去對著銘安就是兩腳,隨後甩手一個大耳瓜子,打得銘安雙耳嗡嗡作響。項龍抓著他的前胸衣,罵道:“你這老小子竟然敢派人行刺我們隊長!還聯合京城裏一幫不知死活的東西,謀奪大商!真他媽的是壽星老上吊嫌命長了……”
“逆賊,王一叛國,人人得而誅之!”銘安大喊道。“皇上,太後不會放過你們的!”
李禦珍笑道:“放心吧,我們也不會放過他們!”
項龍看著銘安,冷笑道:“董事長半個月前便能處理公務了,你以為拖了這半個月為的什麽?”
“你們,你們……”
“告訴你,外東北和漠河地區的第一,二騎兵師早已南下,去了京城,希望你們的那位西太後,還有皇上,別被槍炮聲嚇尿了炕!”
已經麵如死灰的銘安被人帶了下去,至於他帶來的那些士兵此時全被被繳了械。項龍將他們押走之後,大商銀爐再次開始正常辦公,隻是少了一位崔副總,還有他的一係人馬。
就在清廷對大商動手的當天,王一忽然在人前現身,並且通過大商電台公然表達了對清廷的不滿,同時將整個陰謀的真相以及證據對外公布,一時間輿論嘩然。
慈禧正在宮內看戲,李蓮英正伺候在他身邊。現在的李蓮英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身為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地位卻不在敬事房總管之下,可謂在慈禧麵前深得恩寵。
小太監在李蓮英耳邊低語了幾句,他突然神色大變。此時也顧不得打擾太後聽戲的心情,急忙走到慈禧身邊,道:“老佛爺,宮外諸位大臣求見……”
“他們來做什麽?”慈禧感覺奇怪,想了想,道:“宣!”
“喳!”
沒多久,慈禧就看著一幫人著急忙慌地跑了進來,心說,逼宮來了?不像啊,莫非洋人又在哪鬧事了?
為首的是恭親王奕,醇親王奕譞,禮親王世鐸,禦前大臣郡王奕劻,後麵還有寶鋆,翁同龢,李鴻藻……李鴻章……等等。
“給太後見安!”
慈禧擺了擺手,道:“諸位愛卿如此匆忙,不知所為何故啊?”
李鴻藻此時搶先出來道:“稟太後,大商集團董事長王一在奉天興兵造反,並且軟禁了三省大員。如今率兵南下,已經攻破錦州山海關一線,兵鋒直逼京師,請太後定奪!”
本來論地位,怎麽也輪不到他出來說話,所以慈禧皺皺眉,沒多說什麽。一想也明白其中的緣由,當初就是他和翁同龢,還有幫清流,連帶著銘安一起上奏,要收大商為國有的。
一聽此言,慈禧也有些慌亂,不過身為大清太後倒是表現得非常從容,略帶疑惑,道:“當初你們不是說他已經死了麽?”
其實最初慈禧根本不知道王一是誰,如果不是李鴻藻等人最近一個來月總是提起,她也不會過問。王一在她眼中,最多就是一會賺錢的商人。真論地位,怕是連山西票號那些大掌櫃都及不上,胡雪岩和盛宣懷就更不能比了。
“此人詐死……”翁同龢此時道。
慈禧有些奇怪,鬼子六恭親王奕一直不說話,李鴻章也是如此,其他人吵吵鬧鬧的,一幫王爺都已經跪在地上放聲大哭了。希望慈禧帶著光緒西狩,簡單說,就是逃跑。
上次鹹豐跑到了承德,這次不成了,人家是從東北過來的,你要再去承德,那就是羊入虎口。別看叫老佛爺,還被說成是三世佛,可慈禧也沒當佛的覺悟,最怕就是上西天。
“六弟,你的意思呢?”
恭親王奕看著一幫清流就來氣,這事幹裏麵沒你,濕裏麵沒你,這幾年奉天賦稅直線上升,人家王一該交的錢一分不少。即便前兩年華北遇上罕見旱災和蝗災,人家也是盡力出手幫忙。哪像你們一群吃飽了飯沒事幹,成天冒壞水的。
“臣弟全聽太後定奪。”慈安死了以後,恭親王是夾著尾巴做人,在慈禧麵前也不敢多話。
慈禧哼了一聲,轉臉看著李鴻章,道:“李愛卿,你的看法呢?”
李鴻章看了周圍一幫大臣一眼,道:“稟告太後,臣願意親赴奉天,讓王一收兵返回。”
聽到這話,慈禧臉上終於流露出一些笑意,道:“愛卿可有把握?”
“臣,隻敢說盡力而為!”
慈禧點點頭,她也知道這種事誰也不敢打保票。
李鴻章沉吟了一下,接著道:“太後,在臣下出行之前,請恕臣不恭,向太後要點東西!”
“何物?”
“吉林將軍銘安的腦袋!”
“銘安的腦袋?這是為何?”慈禧旋即明白過來,道:“莫非此事是因他而起?”
李鴻章一躬身,道:“太後英明!話說三四年前,俄人在海參崴修建軍港海防,不過缺少建築用的鋼筋和水泥,這些東西若從歐洲運來,勢必費時費力,他們便想著從我國購運。時有俄商安德烈聽聞此消息,便來到奉天,向大商求購這些建材。不過大商董事長王一當時認為若讓俄人軍港建成,對我大清甚是威脅,便予以拒絕。”
“想不到這王一倒是個體國之人,那後來呢?”
“後來安德烈不死心,便跑到奉天請求時任盛京工部侍郎輿恩的弟弟輿誠出麵說項,幾番計較之後,王一不為所動。因為輿誠收了安德烈的好處,又不想幹不成事,白將銀款退回,於是便勾結稅官楊鐵山和琮賦。此二人一個是奉天府軍糧同知楊桂年的侄子,另一個就是當時任盛京刑部侍郎,現任吉林將軍銘安的外甥。”
慈禧默默聽著。
李鴻章繼續道:“那三人因見大商鋼鐵廠生意紅火,便意欲圖謀不軌,後被當時的大商鋼鐵廠廠長施羅德*科爾所阻。三人無奈退回奉天,未曾想半路遇上馬匪。三人不敵,盡皆送命。從那之後,吉林將軍銘安便懷恨在心,此事就是他在營口派人行刺王一而且引起。若是將此人送上,王一想來也不會行造反之事。”
慈禧聽著大概也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後來想想道:“李愛卿,我聽聞那銘安如今也落在王一手中,這事……”
“太後隻需下道手諭,給王一一個殺銘安名正言順的理由即可。”
“若是如此,哀家準了!”
李鴻章走了之後,慈禧把李鴻藻和翁同龢在內的一幫清流訓斥一頓,這幫人現在也知道自己被銘安當槍使,心中一片憤恨。
保險隊此次領兵南下的就是吳曉,他手下有兩個騎兵師,不到三萬人,後勤由常金龍負責。在打完山海關之後,他們的行軍速度便降了下來。
王一並沒有現在就推翻大清的準備,因為這對誰都沒有好處,相反隻會便宜了外國人。
那些與銘安聯手的清流們,王一也沒想過把他們全部除掉。原因很簡單,雖然這幫人隻有出嘴的本事,但是麵對鬼子六和李鴻章這種主和派,或者幹脆說是投降派,清流就是他們的製衡。不然即將到來的中法戰爭,中國必將遭到更大的損失。
因為身體原因,王一並沒有會見李鴻章,而是讓李禦珍,帶著趙烈文出馬,所提條件有二。首先是處置首惡銘安,這事是必須的。其次是朝廷賠償大商白銀五百萬兩,這錢王一也不私吞,而是給大商造船廠建造四艘戰艦。兩艘戰列艦,兩艘巡洋艦。戰列艦排水量在13000噸上下,巡洋艦在10000噸上下。其中一艘戰列艦歸北洋,剩餘下三艘歸南洋。這事大商說的也明白,之所以這樣做,目的不是為了錢,其實是為了即將到來的中法戰爭。
“半個月了。”沈丫頭回答著。
“這麽久啊!”王一感覺有些不真實。“我昏迷之後,大商可出了什麽狀況?”
***
營口大商銀爐總部忽然衝進來一隊士兵,不但將這座大樓包圍,而且還不顧保安阻止,迅速直接衝入樓內,將大廳內部的全部客人去撒。
李禦珍剛放下手中的電話,他站在窗邊,低頭下望,神情淡然。
有士兵剪斷了銀爐總部的電話和電線。李禦珍看到這裏眉頭微皺,心說:“該來的,還是來了。”
這種事情,今天發生在大商各大主要企業,包括大商第一鋼鐵廠,大商第二鋼鐵廠,大商有色,大商撫順煤礦,大商本溪煤礦,大商煤化,大商重工,大商輕工,大商機床,大商電力,大商天籟,大商船舶,大商文化,大商電燈,大商火車,大商五金,大商石油,大商石化,大商世界電話電報公司,大商製藥……
因為王一之前為了支援東北共和國對抗沙俄進攻,所以已經將所有駐廠部隊抽調一空,各地安全改由常金龍的大商後勤巡防隊負責。
當銘安帶人走進李禦珍辦公室的時候,他身邊跟著大商銀爐副總經理崔孝。李禦珍坐在座位上,表麵沒什麽表情,不過心中卻暗歎道:“大商內部果然出了叛徒,平日裏隱忍不發,現在卻全都竄了出來。”
銘安此時看到李禦珍依然坐在座位上,完全沒有絲毫起身的意思,到也不以為意,笑道:“李經理別來無恙?”
李禦珍哈哈大笑,衝忙起身,仿佛此時才看到銘安一般,道:“原來是吉林將軍大人!不知大駕光臨本店,有何需要啊?”
銘安的手下人看到李禦珍起身,直接舉起槍口,銘安擺擺手道:“都是自己人。”旋即笑道:“有!”
“不知為何?”
“大商銀爐!”
“全部?”
“全部!”
“大人胃口不小啊!”李禦珍一笑。
銘安背手而立,笑道:“不僅是你大商銀爐,大商集團的全部產業我們都要!如今我們的兵丁已經進駐了大商的全部工廠,但凡敢反抗的,我們全部格殺勿論!不知你們大商有幾人敢如此拋頭顱,灑熱血,與朝廷抗爭到底?”
李禦珍整理著桌麵上的文件,隨口問道:“就不怕吳曉他們派兵殺你全家?”
銘安不屑一笑,道:“誰不知道保險隊的兵力現在大部分都在外東北,而且朝廷已經發下招安詔,派天使送往保險隊各地營區。朝廷保證對各位既往不咎,隻要歸順朝廷,必許以高官厚祿,封妻蔭子。王一都已經不在了,誰還會和自己的前程過不去?”
“哦?這樣啊!”李禦珍拿起桌上的一杯茶,隨意坐在了桌子上,吹了吹上麵的葉沫,忽然奇怪道:“銘安大人,有件事我倒是好奇了,你是怎麽知道董事長他不在了呢?”
銘安一笑,道:“崔副總。”
崔孝走了出來,給李禦珍微微一行禮。
“原來如此,想不到崔副總竟然是朝廷的人?往日到多有得罪了……”李禦珍抱拳拱了拱手。
崔孝起初有些慚愧,但是很快就抬起頭來,道:“這大清是朝廷的天下……”
李禦珍根本沒讓他說完,直接打斷,道:“當初在外東北,俄國毛子也認為外東北是他們的天下!”
銘安眉梢一挑,道:“李經理,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李禦珍忽然變得麵沉似水,冷冷道:“今早我才和董事長通完電話,說實話,董事長很生氣……銘安大人也許你不知道吧,我大商的電報是不用接線的,從你帶兵一離開吉林烏拉,我們就知道了消息。董事長大人一直不露麵,其實就是在等你!”
銘安聽聞此話,心中一驚!
“如今李霸山的第三騎兵師東進,海參崴的第四步兵師從東寧西歸,駐守黑龍江的第二步兵師南下,朝廷現在已經沒有了黑龍江,沒有吉林!”
“你們要造反不成!”銘安衝冠暴怒。
李禦珍被氣笑了,道:“就隻許你們謀奪我大商基業,就不許我們放手反擊?哪來的道理!……行了,項龍,你們也別藏著了,把屋裏這點人也都帶走吧!”
一群舉著巨盾的保險隊員忽然衝了進來,還沒等銘安手下士兵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就全部被巨盾頂在了牆上,黑色的警棍下去,把這幫人打得是頭破血流。
“你們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公然謀反!朝廷不會放過你們的!”已經被綁起來的銘安大聲咆哮著。
項龍此時走進了屋內,他和李禦珍可不一樣,上去對著銘安就是兩腳,隨後甩手一個大耳瓜子,打得銘安雙耳嗡嗡作響。項龍抓著他的前胸衣,罵道:“你這老小子竟然敢派人行刺我們隊長!還聯合京城裏一幫不知死活的東西,謀奪大商!真他媽的是壽星老上吊嫌命長了……”
“逆賊,王一叛國,人人得而誅之!”銘安大喊道。“皇上,太後不會放過你們的!”
李禦珍笑道:“放心吧,我們也不會放過他們!”
項龍看著銘安,冷笑道:“董事長半個月前便能處理公務了,你以為拖了這半個月為的什麽?”
“你們,你們……”
“告訴你,外東北和漠河地區的第一,二騎兵師早已南下,去了京城,希望你們的那位西太後,還有皇上,別被槍炮聲嚇尿了炕!”
已經麵如死灰的銘安被人帶了下去,至於他帶來的那些士兵此時全被被繳了械。項龍將他們押走之後,大商銀爐再次開始正常辦公,隻是少了一位崔副總,還有他的一係人馬。
就在清廷對大商動手的當天,王一忽然在人前現身,並且通過大商電台公然表達了對清廷的不滿,同時將整個陰謀的真相以及證據對外公布,一時間輿論嘩然。
慈禧正在宮內看戲,李蓮英正伺候在他身邊。現在的李蓮英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身為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地位卻不在敬事房總管之下,可謂在慈禧麵前深得恩寵。
小太監在李蓮英耳邊低語了幾句,他突然神色大變。此時也顧不得打擾太後聽戲的心情,急忙走到慈禧身邊,道:“老佛爺,宮外諸位大臣求見……”
“他們來做什麽?”慈禧感覺奇怪,想了想,道:“宣!”
“喳!”
沒多久,慈禧就看著一幫人著急忙慌地跑了進來,心說,逼宮來了?不像啊,莫非洋人又在哪鬧事了?
為首的是恭親王奕,醇親王奕譞,禮親王世鐸,禦前大臣郡王奕劻,後麵還有寶鋆,翁同龢,李鴻藻……李鴻章……等等。
“給太後見安!”
慈禧擺了擺手,道:“諸位愛卿如此匆忙,不知所為何故啊?”
李鴻藻此時搶先出來道:“稟太後,大商集團董事長王一在奉天興兵造反,並且軟禁了三省大員。如今率兵南下,已經攻破錦州山海關一線,兵鋒直逼京師,請太後定奪!”
本來論地位,怎麽也輪不到他出來說話,所以慈禧皺皺眉,沒多說什麽。一想也明白其中的緣由,當初就是他和翁同龢,還有幫清流,連帶著銘安一起上奏,要收大商為國有的。
一聽此言,慈禧也有些慌亂,不過身為大清太後倒是表現得非常從容,略帶疑惑,道:“當初你們不是說他已經死了麽?”
其實最初慈禧根本不知道王一是誰,如果不是李鴻藻等人最近一個來月總是提起,她也不會過問。王一在她眼中,最多就是一會賺錢的商人。真論地位,怕是連山西票號那些大掌櫃都及不上,胡雪岩和盛宣懷就更不能比了。
“此人詐死……”翁同龢此時道。
慈禧有些奇怪,鬼子六恭親王奕一直不說話,李鴻章也是如此,其他人吵吵鬧鬧的,一幫王爺都已經跪在地上放聲大哭了。希望慈禧帶著光緒西狩,簡單說,就是逃跑。
上次鹹豐跑到了承德,這次不成了,人家是從東北過來的,你要再去承德,那就是羊入虎口。別看叫老佛爺,還被說成是三世佛,可慈禧也沒當佛的覺悟,最怕就是上西天。
“六弟,你的意思呢?”
恭親王奕看著一幫清流就來氣,這事幹裏麵沒你,濕裏麵沒你,這幾年奉天賦稅直線上升,人家王一該交的錢一分不少。即便前兩年華北遇上罕見旱災和蝗災,人家也是盡力出手幫忙。哪像你們一群吃飽了飯沒事幹,成天冒壞水的。
“臣弟全聽太後定奪。”慈安死了以後,恭親王是夾著尾巴做人,在慈禧麵前也不敢多話。
慈禧哼了一聲,轉臉看著李鴻章,道:“李愛卿,你的看法呢?”
李鴻章看了周圍一幫大臣一眼,道:“稟告太後,臣願意親赴奉天,讓王一收兵返回。”
聽到這話,慈禧臉上終於流露出一些笑意,道:“愛卿可有把握?”
“臣,隻敢說盡力而為!”
慈禧點點頭,她也知道這種事誰也不敢打保票。
李鴻章沉吟了一下,接著道:“太後,在臣下出行之前,請恕臣不恭,向太後要點東西!”
“何物?”
“吉林將軍銘安的腦袋!”
“銘安的腦袋?這是為何?”慈禧旋即明白過來,道:“莫非此事是因他而起?”
李鴻章一躬身,道:“太後英明!話說三四年前,俄人在海參崴修建軍港海防,不過缺少建築用的鋼筋和水泥,這些東西若從歐洲運來,勢必費時費力,他們便想著從我國購運。時有俄商安德烈聽聞此消息,便來到奉天,向大商求購這些建材。不過大商董事長王一當時認為若讓俄人軍港建成,對我大清甚是威脅,便予以拒絕。”
“想不到這王一倒是個體國之人,那後來呢?”
“後來安德烈不死心,便跑到奉天請求時任盛京工部侍郎輿恩的弟弟輿誠出麵說項,幾番計較之後,王一不為所動。因為輿誠收了安德烈的好處,又不想幹不成事,白將銀款退回,於是便勾結稅官楊鐵山和琮賦。此二人一個是奉天府軍糧同知楊桂年的侄子,另一個就是當時任盛京刑部侍郎,現任吉林將軍銘安的外甥。”
慈禧默默聽著。
李鴻章繼續道:“那三人因見大商鋼鐵廠生意紅火,便意欲圖謀不軌,後被當時的大商鋼鐵廠廠長施羅德*科爾所阻。三人無奈退回奉天,未曾想半路遇上馬匪。三人不敵,盡皆送命。從那之後,吉林將軍銘安便懷恨在心,此事就是他在營口派人行刺王一而且引起。若是將此人送上,王一想來也不會行造反之事。”
慈禧聽著大概也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後來想想道:“李愛卿,我聽聞那銘安如今也落在王一手中,這事……”
“太後隻需下道手諭,給王一一個殺銘安名正言順的理由即可。”
“若是如此,哀家準了!”
李鴻章走了之後,慈禧把李鴻藻和翁同龢在內的一幫清流訓斥一頓,這幫人現在也知道自己被銘安當槍使,心中一片憤恨。
保險隊此次領兵南下的就是吳曉,他手下有兩個騎兵師,不到三萬人,後勤由常金龍負責。在打完山海關之後,他們的行軍速度便降了下來。
王一並沒有現在就推翻大清的準備,因為這對誰都沒有好處,相反隻會便宜了外國人。
那些與銘安聯手的清流們,王一也沒想過把他們全部除掉。原因很簡單,雖然這幫人隻有出嘴的本事,但是麵對鬼子六和李鴻章這種主和派,或者幹脆說是投降派,清流就是他們的製衡。不然即將到來的中法戰爭,中國必將遭到更大的損失。
因為身體原因,王一並沒有會見李鴻章,而是讓李禦珍,帶著趙烈文出馬,所提條件有二。首先是處置首惡銘安,這事是必須的。其次是朝廷賠償大商白銀五百萬兩,這錢王一也不私吞,而是給大商造船廠建造四艘戰艦。兩艘戰列艦,兩艘巡洋艦。戰列艦排水量在13000噸上下,巡洋艦在10000噸上下。其中一艘戰列艦歸北洋,剩餘下三艘歸南洋。這事大商說的也明白,之所以這樣做,目的不是為了錢,其實是為了即將到來的中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