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宗見信長已經開口把訓練的任務交給自己,雖無可奈何,可又不能違背,正在他煩悶之間,突然想到一個絕佳的辦法,想要提高織田家足輕戰力還不簡單,那就搞兵農分離唄。如果要是把用來動員農兵的費用,來裝備旗本的話,提高五成戰力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信長見氏宗低頭沉思卻不接受任務,不悅的說道:“難道你不想為我訓練足輕嗎?”
氏宗自知剛才想事情的時候,冷落了信長,所以連忙說道:“主公,其實想要提高旗本足輕戰力並非難事,不過就怕主公下不了決心實行。”
信長聽完也不再想氏宗剛才失禮的氏宗,頗有興趣的問道:“哦?你是怎麽想的,說出來聽聽.”
這件事可是要改變本家製度的大事,所以氏宗可不能胡說八道,必須要仔細把步驟想清楚,而且還要讓信長體會到其中的好處,所以沒有急著開口,而是說道:“主公,請容屬下在仔細推敲一下,不知明日給您答複如何?”
信長的心思已經被氏宗勾起,當然不會憑他這句話,就輕易將他放走,而且信長性格急躁,能今天辦的事情絕不拖到明天,所以開口說道:“你就在這裏想好了,我給你一炷香的時間。”
氏宗心想,本來想和你好好說說,但既然你都無所謂,那老子就更無所謂,不過既然剛才已經說了要想想,總不能現在就開口說出,不然要是信長覺得,自己在戲耍於他的話,那就不妙了。氏宗隻好繼續保持剛才那樣低頭沉思的姿勢,等待時間的流逝。
沒過多久,氏宗隻覺得這麽坐著實在是太不舒服了,見時間也差不多了,便開口說道:“主公,屬下想好了。”
“那還不快快說來。”信長說完立刻又坐直了身子,等待氏宗開口。
隻聽氏宗說道:“主公,屬下是想,如果您從今往後不在招募農兵,並把招募農兵的費用全都花在旗本足輕身上的話,那戰力不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嗎。屬下管這個製度叫做兵農分離。”
見信長還在思考,氏宗有連忙說道:“主公,農兵與旗本根本無法相比,而且平時雖然不用花費金錢,但是隻要作戰,就要一次性花費大量軍費,與其將這些錢用在毫無用處的農兵身上,到不如武裝出一隻所向披靡的精銳出來。如此一來,別說戰力提高五成,以屬下之見,就算戰力翻倍都不稀奇,這些便是屬下的一些淺見,請主公定奪。”
“不再招募農兵嗎?那你認為除去守城足輕之外,還有多少旗本可以參加戰鬥嗎?”信長反問道。
氏宗想了想,也覺得信長說的有理,織田信長直轄的城砦大約有20幾座,其中幾座如清洲,古渡等大城,每城最少有200左右足輕鎮守,其他小城少說也要派個4、50足輕,要是算下來,真正能參加戰鬥的足輕不會超過1000足輕,這點軍勢的確不夠幹什麽的。
難道是自己提出的早了?想想也是,兵農分離是1588年由猴子提出的,那時他已經離天下人不遠了,可現在信長才隻有尾張一國,雖然有50多萬石,不過卻也不夠。
不過如果不實行兵農分離的話,那自己肯定逃不過訓練足輕的任務,所以氏宗還是硬著頭皮說道:“主公,剛才屬下說了,可以將招募農兵節省下來的費用用來多招募旗本,這樣一來,主公軍勢不就增加了嗎?”
“哼,如按照你麾下那些旗本進行裝備的話,別說再多招募,現有旗本能武裝一半就不錯了。”信長冷哼一聲說道,可以看得出來,信長已經開始有些嫉妒氏宗了。
氏宗現在終於算是想明白了,信長還真是異想天開,想像自己一樣把足輕武裝到牙齒,可老子光是武裝100足輕就花了5000貫,要真想武裝上萬名旗本的話,別說你隻有50多萬石知行,就算在多加50萬也絕無可能。
“主公,像屬下麾下足輕隻適用於小規模作戰,而在真正合戰之中雖也有一些用處,但作用卻並不大,以屬下之見,倒不如將您麾下旗本全部編為長槍足輕,在配以鐵炮足輕輔助,戰力自然會大大提高,這樣一來主公不就可以將旗本進行擴編了嗎。”氏宗連忙勸道。
信長想了想,也覺得氏宗說的有理,麾下足輕沒必要是最強的,隻要比敵人強就行了,而且以長槍足輕為主的話,應該可將旗本足輕的人數擴充到5000人,如果出陣,在加上家臣們的麾下,拉出個幾千人應該不成問題。
見信長思索,氏宗心想自己還得加把勁,爭取現在就把這件事情敲定,省的到時候夜長夢多。隻聽他又說道:“主公,軍法有雲:兵貴精而不貴多,再說,依屬下看,農兵除了可以撐撐場麵外,根本就是毫無用處,而且說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也不為過。
您想想看,不管是進攻還是防禦,隻要一但受阻,那最先逃亡的必定是農兵,往輕了說,這會影響士氣,往重了說,沒準就會造成全軍如雪崩般潰敗,從而輸掉整次合戰。而若實行兵農分離後,所有足輕皆為旗本,又有八斬法配合,足輕令行禁止,主公麾下有這樣一支絕對服從命令的隊伍,那還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嗎?
還有,如果主公麾下都是旗本足輕的話,那麽就省去了動員的時間,如此,我軍不需要動員,而敵人需要,以有備擊無備,織田家想不獲勝都難。主公請三思,三思啊主公!”
信長越聽越覺得氏宗所說有理,遂不再遲疑,嚴肅的說道:“你說的不錯,我決定,以後不再招募農兵,將旗本擴充到5000人。”
見信長拍板,氏宗心中大定,自己終於不用去幹那訓練足輕的苦差事了。不過想到現在足輕所用長槍的長度隻有兩米五至三米,氏宗又開口道:“主公,現在旗本所用的長槍似乎有些短了,屬下認為應該將長槍的長度延長至四米,這樣一來,在進攻時,就絕對占有優勢,長槍足輕在前麵阻擋敵軍,而鐵炮足輕在後麵以三段射擊……”
還沒等氏宗說完,信長又說道:“你不用說了,我決定撥三萬貫用於裝備旗本。”
“主公英明!”
不過實行兵農分離畢竟是件大事,就算信長專斷獨行,但也不能不通知家臣一聲家臣們一聲,隻見他對門外大喊道:“堀秀政,速招全部家臣們到評定室議事。”
堀秀政進得屋來,哀怨的看了氏宗一眼,心說,看來今天又要跑斷腿了。
---------------------------------------
求票票,求收藏,小醜拜謝諸君......
信長見氏宗低頭沉思卻不接受任務,不悅的說道:“難道你不想為我訓練足輕嗎?”
氏宗自知剛才想事情的時候,冷落了信長,所以連忙說道:“主公,其實想要提高旗本足輕戰力並非難事,不過就怕主公下不了決心實行。”
信長聽完也不再想氏宗剛才失禮的氏宗,頗有興趣的問道:“哦?你是怎麽想的,說出來聽聽.”
這件事可是要改變本家製度的大事,所以氏宗可不能胡說八道,必須要仔細把步驟想清楚,而且還要讓信長體會到其中的好處,所以沒有急著開口,而是說道:“主公,請容屬下在仔細推敲一下,不知明日給您答複如何?”
信長的心思已經被氏宗勾起,當然不會憑他這句話,就輕易將他放走,而且信長性格急躁,能今天辦的事情絕不拖到明天,所以開口說道:“你就在這裏想好了,我給你一炷香的時間。”
氏宗心想,本來想和你好好說說,但既然你都無所謂,那老子就更無所謂,不過既然剛才已經說了要想想,總不能現在就開口說出,不然要是信長覺得,自己在戲耍於他的話,那就不妙了。氏宗隻好繼續保持剛才那樣低頭沉思的姿勢,等待時間的流逝。
沒過多久,氏宗隻覺得這麽坐著實在是太不舒服了,見時間也差不多了,便開口說道:“主公,屬下想好了。”
“那還不快快說來。”信長說完立刻又坐直了身子,等待氏宗開口。
隻聽氏宗說道:“主公,屬下是想,如果您從今往後不在招募農兵,並把招募農兵的費用全都花在旗本足輕身上的話,那戰力不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嗎。屬下管這個製度叫做兵農分離。”
見信長還在思考,氏宗有連忙說道:“主公,農兵與旗本根本無法相比,而且平時雖然不用花費金錢,但是隻要作戰,就要一次性花費大量軍費,與其將這些錢用在毫無用處的農兵身上,到不如武裝出一隻所向披靡的精銳出來。如此一來,別說戰力提高五成,以屬下之見,就算戰力翻倍都不稀奇,這些便是屬下的一些淺見,請主公定奪。”
“不再招募農兵嗎?那你認為除去守城足輕之外,還有多少旗本可以參加戰鬥嗎?”信長反問道。
氏宗想了想,也覺得信長說的有理,織田信長直轄的城砦大約有20幾座,其中幾座如清洲,古渡等大城,每城最少有200左右足輕鎮守,其他小城少說也要派個4、50足輕,要是算下來,真正能參加戰鬥的足輕不會超過1000足輕,這點軍勢的確不夠幹什麽的。
難道是自己提出的早了?想想也是,兵農分離是1588年由猴子提出的,那時他已經離天下人不遠了,可現在信長才隻有尾張一國,雖然有50多萬石,不過卻也不夠。
不過如果不實行兵農分離的話,那自己肯定逃不過訓練足輕的任務,所以氏宗還是硬著頭皮說道:“主公,剛才屬下說了,可以將招募農兵節省下來的費用用來多招募旗本,這樣一來,主公軍勢不就增加了嗎?”
“哼,如按照你麾下那些旗本進行裝備的話,別說再多招募,現有旗本能武裝一半就不錯了。”信長冷哼一聲說道,可以看得出來,信長已經開始有些嫉妒氏宗了。
氏宗現在終於算是想明白了,信長還真是異想天開,想像自己一樣把足輕武裝到牙齒,可老子光是武裝100足輕就花了5000貫,要真想武裝上萬名旗本的話,別說你隻有50多萬石知行,就算在多加50萬也絕無可能。
“主公,像屬下麾下足輕隻適用於小規模作戰,而在真正合戰之中雖也有一些用處,但作用卻並不大,以屬下之見,倒不如將您麾下旗本全部編為長槍足輕,在配以鐵炮足輕輔助,戰力自然會大大提高,這樣一來主公不就可以將旗本進行擴編了嗎。”氏宗連忙勸道。
信長想了想,也覺得氏宗說的有理,麾下足輕沒必要是最強的,隻要比敵人強就行了,而且以長槍足輕為主的話,應該可將旗本足輕的人數擴充到5000人,如果出陣,在加上家臣們的麾下,拉出個幾千人應該不成問題。
見信長思索,氏宗心想自己還得加把勁,爭取現在就把這件事情敲定,省的到時候夜長夢多。隻聽他又說道:“主公,軍法有雲:兵貴精而不貴多,再說,依屬下看,農兵除了可以撐撐場麵外,根本就是毫無用處,而且說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也不為過。
您想想看,不管是進攻還是防禦,隻要一但受阻,那最先逃亡的必定是農兵,往輕了說,這會影響士氣,往重了說,沒準就會造成全軍如雪崩般潰敗,從而輸掉整次合戰。而若實行兵農分離後,所有足輕皆為旗本,又有八斬法配合,足輕令行禁止,主公麾下有這樣一支絕對服從命令的隊伍,那還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嗎?
還有,如果主公麾下都是旗本足輕的話,那麽就省去了動員的時間,如此,我軍不需要動員,而敵人需要,以有備擊無備,織田家想不獲勝都難。主公請三思,三思啊主公!”
信長越聽越覺得氏宗所說有理,遂不再遲疑,嚴肅的說道:“你說的不錯,我決定,以後不再招募農兵,將旗本擴充到5000人。”
見信長拍板,氏宗心中大定,自己終於不用去幹那訓練足輕的苦差事了。不過想到現在足輕所用長槍的長度隻有兩米五至三米,氏宗又開口道:“主公,現在旗本所用的長槍似乎有些短了,屬下認為應該將長槍的長度延長至四米,這樣一來,在進攻時,就絕對占有優勢,長槍足輕在前麵阻擋敵軍,而鐵炮足輕在後麵以三段射擊……”
還沒等氏宗說完,信長又說道:“你不用說了,我決定撥三萬貫用於裝備旗本。”
“主公英明!”
不過實行兵農分離畢竟是件大事,就算信長專斷獨行,但也不能不通知家臣一聲家臣們一聲,隻見他對門外大喊道:“堀秀政,速招全部家臣們到評定室議事。”
堀秀政進得屋來,哀怨的看了氏宗一眼,心說,看來今天又要跑斷腿了。
---------------------------------------
求票票,求收藏,小醜拜謝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