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委座諭示


    樸勇基拿著楊洪森的空頭支票,興奮的回到了平壤,雖然現在韓國一片瓦礫,工業沒有,農業落後,到處是戰爭的創傷,政府一塊銀元都沒有。


    朝鮮百姓的忍受力絕不在中國人之下,在**的喜悅中他們開始了生產自救。


    按照楊洪森的許諾,大批的糧食東北輸入韓國,南京中央銀行向韓國政府提供1000萬銀元的無息貸款,對南京政府提出“擠出一粒糧,擠出一塊錢”支援韓國人民的口號,感動了一大批朝鮮的普通百姓和知識分子。海外的朝鮮陸續經由中國回到北方,南方朝鮮民主人士也大批的流亡北方。


    被軟禁的朝鮮高宗也想去北方,隻是日本將他看管的更加嚴密,連上個廁所都有數十又眼睛盯著。


    清末帝溥儀在日本的日子並不好過,中、日停戰後,康老頭一夜白頭,按照中、日談判,溥儀等皇室成員將被遣送回國,作為交換南京政府將釋放八千名在押的日本僑民,為了表達誠意南京方麵提前釋放了四千名被關押日本人。他們乘坐英、美輪船陸續回國。迫於日本國內輿論壓力,溥儀被禮送出日本。


    康有為等人要求暫留日本被拒絕,原因是這些人都是被南京政府的政治犯。


    中國人手中有數萬日本戰俘,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平民,這些戰俘被分別關押於中國東北和西北。


    日本新內閣所要做的事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戰俘問題的解決。


    溥儀等清皇室成員在國際紅十字陪同乘船到達了上海,下船後立即被南京方麵派去的人接管。康有為被抓上警車的時候,掙紮著,大聲地叫囂著,年輕的溥儀被這種情節嚇的手腳冰涼。


    “請上車,溥儀先生,總理正在等您。”


    楊洪森在溥儀的眼裏那就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嗜血惡魔。在沒有見到楊洪森之前,年輕的溥儀一再聲稱自己並不願流亡,是日本人將他綁去的,但隨身的官員沒有做任何反映,溥儀的心裏更加沒底了,他怕死,怕得要死。


    坐在總理辦公室外的長椅上隨行的太監不住地安慰著主子,但是溥儀抖了更加厲害。


    “溥儀先生,總理正在等您。”


    看著這個都不知道怎麽走路的皇帝陛下,楊洪森露出了邪惡的微笑。


    “陛下,您不必緊張,我沒有傷害您的意思,隻是想親自確認一下您現在的狀況,請坐。”


    溥儀在太監攙扶坐在了沙發上,但是他的眼睛卻一直看著隨時待發的衛士。


    楊洪森微微一笑,“你們都出去吧,讓我陛下單獨談一談。”


    對於溥儀處置上,其沒有回國之時都已經決定了,雖然很多人主張殺,但是孫中山認為其不過是被挾從,可以從寬處理,但是早先對其承諾的優厚待遇已不在適用。


    坐在那裏楊洪森與溥儀聊了聊家常,詢問了他在日本的生活情況,接著告訴他在南京,已經安排他的住處。


    “比起北京的紫禁城可能要差些,這是我為您爭取到的最大的利益,陛下在未來的日子裏應當好好的考慮一下自己的人生道路,畢竟時代已經不同了。”楊洪森的話溥儀一句也沒有聽下去,他認為這一切陰謀。


    康有為對於判決繼續抗爭著,要殺他的人和要保他的同樣很多。


    孫中山利用特權赦免了康有為,楊洪森將其安排了南京文史館,讓他編修《清史稿》。


    至於,其它的一些政治犯,楊洪森給他們安排了一個好去處,四川樂山。其中的一些楊洪森看不順眼的死硬分子全都被公開槍決。


    征戰朝鮮的吳佩孚、馮玉祥等人在官方的大力宣傳下,成為民族英雄。吳佩孚因為戰功晉升為陸軍元帥,與他相比馮、曹則行情是每況愈下,馮國璋向南京請辭回到保定當起了寓公,直係的另一員大將曹錕在開出條件後順應形勢退出了政界。


    吳佩孚成了直係的新首領,可是這位新首領直接投入了楊洪森陣營。現在的形勢不同了,像他這樣的保守型軍人,要不然繼續為新政府效力,要不然學習二位大佬榮退,但是剛從朝鮮戰場回來,豪氣衝天的吳佩孚不甘心走下這個大舞台。


    武力統一中國這事他沒有做成,讓楊洪森做成了,這讓北洋的諸葛亮,大說既生亮何生喻之感。恢複舊日河山便成了他新的人生奮鬥目標,隻是他擔心革命黨不容他。讓他放心的是楊洪森並沒因為政見不同而不待見他,兩人在南京所談涉獵範圍極廣,政治、經濟、軍事甚至於詩詞,楊洪森不會寫詩詞,但是他會抄詩詞,大氣磅礴的詩詞連吳佩孚自歎不如。


    吳佩孚以辭職歸鄉來試探楊洪森,楊洪森當以三顧茅廬之禮,請他出山。


    “玉帥有匡濟天下之才,怎可終老於鄉野,請玉帥拋開政見之異定要助玉琨我一臂之力。”


    吳佩孚本來就是尾巴翹上天的人,他喜歡被人捧的感覺,自詡才智可比諸葛亮,楊洪森本人甚至托人挽留,吳佩孚也沒有再堅持,比起曹錕,楊洪森絕對算是“英主”。


    跟著他老楊走,不要說恢複舊河山,將中國打造成新時代的帝國主義列強也是有可能的。


    至於未來的發展前途,楊洪森是文武全才,但身為總理的他精力有限,軍政不能兼顧,而南京政府的那幫將領中也就出了個楊洪森,其他都是一群碌碌無為之輩,不能與玉師他相提並論,至於那位蔡鍔,多拜蔣百裏謀劃才擠身中國名將之列,這種不是靠自己本事上來的,鄙視他。


    楊洪森對吳佩孚就極為欣賞,他在洛陽練兵時給士兵編寫的軍歌,讓日本人氣的跳腳。


    也許是所處陣營不同的原故,他與日本人不對眼,晚年不願投日,被氣急敗壞的日本人毒殺。


    在楊洪森看來吳佩孚是這個時代的將才,他所缺的便是展示其軍事才能的大舞台。


    吳佩孚倒入中央,加速了直係並入中央係統。


    直係在抗戰期間少有投日的,對於這些人的安排人,除了早早被列入黑名單的,大部分將領都保留原職。至於原皖係的那些幹部,楊洪森借著朝鮮戰爭的勝利,很多人被清退出了軍隊等要害部門,下調至冷衙門或二線服役,皖係中唯一漏掉的條大魚就是徐樹錚。那個曆史上親日的奉係頭子張作霖此刻已轉投進了楊洪森的英美陣營,楊洪森保留了黑龍江的地盤未去動他。其子張學良報考進入了中央陸軍學院成了楊洪森的弟子,對這位大帥哥,楊洪森可是下了不少本錢。


    戰爭的勝利將很多現實的問題給掩蓋了,而中央政府牢牢控製著輿論導向,把握著人民的情緒。很多學者寫文章指出,朝鮮戰事的勝利,標誌著中國已經步入了世界強國之林。


    在國會有例會上,楊洪森再次發表講話,要求黨內同誌團結一心,更快更好的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在中國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係。在此之後,楊氏夫婦帶頭進行捐款,宋美齡個人捐款20萬美元及鑽石首飾一套,而楊洪森更是拋售股票,破家為國捐款100萬美元,楊洪森起到了一個很多的帶頭作用,國人紛紛捐款支持國家建設,外海華僑華人也赤心一片鼎力支持。


    宋美齡也不虧是楊洪森的賢內助,對楊洪森的資產狀況口風極嚴。這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楊洪森每年都捐款,且數量不菲,國人雖然都知道楊洪森很有錢,但是卻不知道他多有錢。


    楊洪森到底有多少錢,具體隻有業內人士知道一、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立誌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胡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胡子並收藏民國立誌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