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開拓東方
開疆拓土的確是一個很誘人的前景,尤其是對陳明雨和趙敢來說,在至今為止的戰爭中,他們一直處於旁觀者的境地,每一個將領都渴望建功立業,如果能夠向南非的殖民地東北方擴張,那麽他們也可以取得絲毫不遜色於南非本土的功績。
這種願望是美好的,但是作為駐紮在殖民地軍團,他們的首要責任是保護華人殖民者的安全,能否為了個人的功績而無視自己的職責,在這個問題之上,兩位指揮官拿不出自己的主意,他們隻得通過電報向南非國防委員會和總參謀部征求意見。
國內的指示來得很快,這份以委員長名義發來的電文內容極其簡單,隻有一句話:由你全權負責。這樣的命令讓兩位指揮官大喜過望,他們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放手大幹了。
李慕菲原本不想這麽直白,最初想使用那句文縐縐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來回答兩人,但是,君是誰?國防委員會的委員長嗎?考慮到這句話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李慕菲才換用了更簡潔的電文。
不過,兩位指揮官向東北方擴張的打算不但是合君意的,而且也是合乎民意的,事實上,南非上下從國會到平民對於擴張殖民地的渴望完全可以與歐洲列強相比,而李慕菲本人---用後世那些假惺惺的所謂和平主義者的話來說---在這個問題上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殖民主義者”或說“擴張主義者”,有趣的是,雖然與金城李家在政治立場上頗多齟齬,但作為國內政治力量的另一極的沈家,在殖民地上的態度卻與李慕菲不謀而合,他們也是異常堅定地支持殖民的。
除此之外,國內的其他政治派係比如福建李家也幾乎全部支持南非的擴張,一向身為保守主義者活生生的化身的布爾人更是擴張主義的急先鋒,對津巴布韋和博茨瓦納的最初擴張行動就是邊境上的武裝警察們先發起的,而武裝警察的布爾人背景可謂眾所周知。
在舉國上下幾乎一致的領土擴張意願之下,以非洲開拓公司為代表的南非殖民主義勢力異常強大,涉及到移民擴張的具體事務,南非政府大大小小的機關無一例外地對此大開綠燈,南非在殖民地的擴張、征服、開發等行動在國內沒有任何阻力,舉國的物資和人員可以暢通無阻地輸送至殖民地,擁有大量盈餘的南非政府為殖民軍團投入的資金分攤到每個戰士頭上幾乎是國內待遇最好的工廠保安隊員收入的兩倍,大量年富力強的華人被吸引到南非的幾塊殖民地之上,而在南非鐵路公司通向北麵新疆的鐵路完工之後,這些新開發土地上能夠得到的源源不斷的物資和人員,開發的速度和力度都遠遠超過歐洲列強在非洲的殖民地。
即使是作為飛地的幾內亞的加蓬,得到的南非的投入,也遠遠超過英法等國在臨近殖民地的投入,南非在每塊殖民地上有多達五千人的殖民軍團,還有數萬的華人殖民者,在幾內亞,當地人與華人軍民的比例是40:1,在加蓬,黑人與華人的比例是20:1,而同一時期,英法等國在其非洲殖民地上的本地人與殖民者的比例高達一萬比一甚至更高!以在法屬剛果的法國人數為例,法國在此地的殖民投入力度最大,但此地的法國人也不過僅僅有上千人而已。
擁有滿清統治下的中國這樣一個近乎無限的殖民來源地,再憑借身在非洲的本土優勢,華人的南非共和國在非洲大陸上的擴張速度是令人咂舌的,按照國土比例來說,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了美國在北美大陸的擴張和俄國在亞歐大陸北方的擴張。
1865年,南非共和國的前身德蘭士瓦共和國的領土不過30萬平方公裏,1867年吞並共和港之後,擴大為35萬平方公裏,同一年與奧蘭治統一為南非共和國,控製的領土麵積已經變為58萬平方公裏以上。
經過與邊境上的黑人王國的交戰,到1884年柏林會議之前,南非本土的麵積是70萬平方公裏,奪得幾內亞和加蓬之後,又擴大了50萬,1885年,吞並博茨瓦納之後,這個數字變成了170萬,其中本土120萬。同一年,吞並津巴布韋之後,南非殖民地與本土的麵積之和達到了210萬。
征服讚比亞和馬拉維之後,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之中,而且與美國的擴張頗為類似的是,南非吞並的博茨瓦納、津巴布韋等地很快就成為本土的一部分,外來的華人殖民者修建鐵路,建造城市,用道路和居民點將大地分割成一個個小格,本地的原住民黑人則被趕到了荒涼偏遠的地區,這一幕仿佛是美國人在北美大陸所作所為的翻版,隻不過華人對待黑人要相對溫和一些,至少沒有赤裸裸地屠殺,但是被趕走的黑人可不會憑空消失。
在博茨瓦納,黑人的數量很少,外來的華人殖民者很快在人數上淹沒了黑人,此地的種族矛盾幾乎不再是一個問題,而在讚比亞和津巴布韋等地,華人與黑人的矛盾很快便爆發出來,並在與英國人的戰爭之後,成為南非政府最為頭痛的一個問題。
正是出於擴張殖民地的目的,南非政府和非洲開拓公司才在加蓬和幾內亞安排數量眾多的殖民軍團,這些戰士用來對付當地人,實在是高射炮打蚊子一般,所以很顯然,兩者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戰爭之前,陳明雨和趙敢就在非洲開拓公司的授意下,在幾內亞和加蓬的東北邊境分別建立了東城和林城兩座華人居民點,作為從此出發向東北方向擴張的跳板。
戰爭爆發之後,非洲開拓公司的殖民軍團被接受改編為國防軍,形勢發生了改變,在未摸清情況之前,兩人都選擇了停止擴張,轉而防守殖民地首府的做法。
經過與國內的電報往來,陳明雨與趙敢也互通了消息,兩人最終決定,恢複戰前對東北方向的殖民擴張行動。
在幾內亞,首府科納克裏約有三萬華人移民,此外還有五千移民散布在包括東城在內的數個殖民城鎮,在做出遠征東方的決定之後,陳明雨向科納克裏的華人移民發布通知,國防軍第十旅將以三千人的兵力向東北方向進軍,兩千人留守科納克裏。
加蓬的趙敢也向其殖民地境內的華人移民們發布了類似的通知,加蓬首府利伯維爾的華人數量要少的多,隻有一萬人左右。
這兩份通知發布之後,當地華人居民的反應出乎兩位指揮官的預料,他們竟錯以為兩位指揮官要丟下港口、城市和人民逃往內陸,許多人也認為僅僅兩千人的守軍不能夠保證軍民的安全,一時群情激奮,當地居民甚至推舉出代表向兩位指揮官提出抗議。
人民的誤解讓陳明雨和趙敢非常生氣,天地良心,兩位黃埔畢業生縱是動了千萬個念頭,這棄城逃跑的想法卻是不曾動過,可人民的擔憂,兩人也是非常理解,兩位指揮官在軍事上可以雷厲風行,但涉及到普通平民的安危,兩人可不敢擅自決定,左思右想無奈之下,兩人隻有再次發電報給南非,向國防委員會詢問此事的解決方法。
這份電報讓李慕菲也很是為難,原本李慕菲的考慮是,兩地孤懸海外,在皇家海軍的封鎖之下,根本無法對幾內亞和加蓬的華人移民們進行支援,此地的守軍被優勢兵力的英軍圍城實是不可避免的,隻能盡人事聽天命,而為了防止此地的居民無謂犧牲,李慕菲又格外強調,事不可為準許守軍投降,但現在看來,兩位指揮官並沒有聽進這句話。
李慕菲現在怎麽勸說當地的居民?對他們說,你們這裏壓根就是準備放棄的,所以守軍越少越好,免得被英軍俘虜,然後讓大家聽天由命?這話雖然誠實,但隻有腦殘才幹得出。
苦思了一番之後,李慕菲終於本著寧可天下人負我,莫我負天下人的偉大精神,做出了這樣的回電:令,陳明雨、趙敢可與當地居民商討,有願意隨守軍一起前往東北方東城和林城的居民,其沿途安全應由國防軍第十旅和第十一旅全程保障,並由國防軍為其建造新房,建造標準不得低於南非墾殖條例中規定的華人居民點居住標準,金城李家將負責折價賠償華人居民在科納克裏和利伯維爾的房屋,同時,國防軍戰士在東城和林城修建房屋所出的人力將由金城李家給每個人付以一定的資金回報,這兩筆款項都將在戰爭結束之後支付。
這份損己利人的電文在殖民地首府一朝公開,立刻將當地的華人居民小小地感動了一把,雖然這個賠償時限是在虛無縹緲的戰爭結束之後,但熟悉李慕菲的人都知道,李慕菲許下的諾言,是一定要實現的,這相比他們心目中國防軍的“冷酷無情”實在是好上太多了。
其實賠償殖民地居民的金額相對富可敵國的金城李家來說不過九牛一毛,但李慕菲憑借這個舉動,輕而易舉地收買了這兩處殖民地的廣大居民,相對付出來說,回報可是十分驚人,各取所需,皆大歡喜,就連原殖民軍團現在的國防軍戰士也很是高興,要知道他們的薪水是按時日發的,平時挖溝蓋房之類的活計也沒少做,可當了軍人,這些就是份內之事,哪像這次按時發錢之外還按件發薪水?
殖民地唯二苦著臉的人,隻有陳明雨和趙敢兩人了,不說蓋房估價這些累活了,這些事至少還有殖民地政府官員幫他們處理,可這保護平民撤離的事情,著實讓兩位指揮官頭疼不已,他們不約而同想起了劉備在新野挈老攜幼的事情來,在心裏叫苦:校長,這收買人心的事,你做的可是輕鬆,掏點錢就行了,我們倒要跑前跑後。
想歸想,兩人也不得不承認,這是眼下唯一可行的方法,經過幾年來的建設,兩地首府通往東北方邊境居民點的道路至少已經暢通無阻(為了以後的擴張,這些道路是非洲開拓公司優先建設的目標),英軍又暫時無暇顧及此處,平民的安全方麵倒是不容置疑,等到居民趕到了東城和林城之後,有了數量眾多的華人移民的支持,國防軍反而可以憑借兩處城鎮緊靠東北邊境的有利條件,加快向東北方向的擴張力度,這對兩人的雄心壯誌來說也是很有利的。
遷移的具體事宜,還是考慮到了居民的個人意願,願意留下的,可以留在首府,兩千留守的國防軍將保衛他們的安全,當然這些人不能享受李慕菲許下的賠償金額。
然而多數人都選擇了隨國防軍前往東北方向這條路,這些開發殖民地的居民大多數都具有一種開拓精神,很多是青壯年華人,從首府到東城和林城的旅程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麽,更何況有國防軍的保護,十分安全。
更重要的是,委員長的許諾,讓他們在權衡了一番之後,選擇了離開,畢竟留在此地的話,搞不好會有性命之虞,而遷往東北方除了辛苦一點之外,無論怎麽算都有賺無賠。
就這樣,10月中旬開始,在國防軍和委員長的威逼利誘之下,幾內亞首府的近三萬華人和加蓬首府的近一萬華人收拾了家中的細軟,裝上大車,封好了各自的家門,隨著國防軍第十旅和第十一旅向東城和林城而去,南非後世的史學家一致認為這一次移民浪潮規模並不很大,但卻影響深遠,為南非向中非和馬裏擴張建立了堅固的基地。
開疆拓土的確是一個很誘人的前景,尤其是對陳明雨和趙敢來說,在至今為止的戰爭中,他們一直處於旁觀者的境地,每一個將領都渴望建功立業,如果能夠向南非的殖民地東北方擴張,那麽他們也可以取得絲毫不遜色於南非本土的功績。
這種願望是美好的,但是作為駐紮在殖民地軍團,他們的首要責任是保護華人殖民者的安全,能否為了個人的功績而無視自己的職責,在這個問題之上,兩位指揮官拿不出自己的主意,他們隻得通過電報向南非國防委員會和總參謀部征求意見。
國內的指示來得很快,這份以委員長名義發來的電文內容極其簡單,隻有一句話:由你全權負責。這樣的命令讓兩位指揮官大喜過望,他們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放手大幹了。
李慕菲原本不想這麽直白,最初想使用那句文縐縐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來回答兩人,但是,君是誰?國防委員會的委員長嗎?考慮到這句話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李慕菲才換用了更簡潔的電文。
不過,兩位指揮官向東北方擴張的打算不但是合君意的,而且也是合乎民意的,事實上,南非上下從國會到平民對於擴張殖民地的渴望完全可以與歐洲列強相比,而李慕菲本人---用後世那些假惺惺的所謂和平主義者的話來說---在這個問題上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殖民主義者”或說“擴張主義者”,有趣的是,雖然與金城李家在政治立場上頗多齟齬,但作為國內政治力量的另一極的沈家,在殖民地上的態度卻與李慕菲不謀而合,他們也是異常堅定地支持殖民的。
除此之外,國內的其他政治派係比如福建李家也幾乎全部支持南非的擴張,一向身為保守主義者活生生的化身的布爾人更是擴張主義的急先鋒,對津巴布韋和博茨瓦納的最初擴張行動就是邊境上的武裝警察們先發起的,而武裝警察的布爾人背景可謂眾所周知。
在舉國上下幾乎一致的領土擴張意願之下,以非洲開拓公司為代表的南非殖民主義勢力異常強大,涉及到移民擴張的具體事務,南非政府大大小小的機關無一例外地對此大開綠燈,南非在殖民地的擴張、征服、開發等行動在國內沒有任何阻力,舉國的物資和人員可以暢通無阻地輸送至殖民地,擁有大量盈餘的南非政府為殖民軍團投入的資金分攤到每個戰士頭上幾乎是國內待遇最好的工廠保安隊員收入的兩倍,大量年富力強的華人被吸引到南非的幾塊殖民地之上,而在南非鐵路公司通向北麵新疆的鐵路完工之後,這些新開發土地上能夠得到的源源不斷的物資和人員,開發的速度和力度都遠遠超過歐洲列強在非洲的殖民地。
即使是作為飛地的幾內亞的加蓬,得到的南非的投入,也遠遠超過英法等國在臨近殖民地的投入,南非在每塊殖民地上有多達五千人的殖民軍團,還有數萬的華人殖民者,在幾內亞,當地人與華人軍民的比例是40:1,在加蓬,黑人與華人的比例是20:1,而同一時期,英法等國在其非洲殖民地上的本地人與殖民者的比例高達一萬比一甚至更高!以在法屬剛果的法國人數為例,法國在此地的殖民投入力度最大,但此地的法國人也不過僅僅有上千人而已。
擁有滿清統治下的中國這樣一個近乎無限的殖民來源地,再憑借身在非洲的本土優勢,華人的南非共和國在非洲大陸上的擴張速度是令人咂舌的,按照國土比例來說,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了美國在北美大陸的擴張和俄國在亞歐大陸北方的擴張。
1865年,南非共和國的前身德蘭士瓦共和國的領土不過30萬平方公裏,1867年吞並共和港之後,擴大為35萬平方公裏,同一年與奧蘭治統一為南非共和國,控製的領土麵積已經變為58萬平方公裏以上。
經過與邊境上的黑人王國的交戰,到1884年柏林會議之前,南非本土的麵積是70萬平方公裏,奪得幾內亞和加蓬之後,又擴大了50萬,1885年,吞並博茨瓦納之後,這個數字變成了170萬,其中本土120萬。同一年,吞並津巴布韋之後,南非殖民地與本土的麵積之和達到了210萬。
征服讚比亞和馬拉維之後,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之中,而且與美國的擴張頗為類似的是,南非吞並的博茨瓦納、津巴布韋等地很快就成為本土的一部分,外來的華人殖民者修建鐵路,建造城市,用道路和居民點將大地分割成一個個小格,本地的原住民黑人則被趕到了荒涼偏遠的地區,這一幕仿佛是美國人在北美大陸所作所為的翻版,隻不過華人對待黑人要相對溫和一些,至少沒有赤裸裸地屠殺,但是被趕走的黑人可不會憑空消失。
在博茨瓦納,黑人的數量很少,外來的華人殖民者很快在人數上淹沒了黑人,此地的種族矛盾幾乎不再是一個問題,而在讚比亞和津巴布韋等地,華人與黑人的矛盾很快便爆發出來,並在與英國人的戰爭之後,成為南非政府最為頭痛的一個問題。
正是出於擴張殖民地的目的,南非政府和非洲開拓公司才在加蓬和幾內亞安排數量眾多的殖民軍團,這些戰士用來對付當地人,實在是高射炮打蚊子一般,所以很顯然,兩者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戰爭之前,陳明雨和趙敢就在非洲開拓公司的授意下,在幾內亞和加蓬的東北邊境分別建立了東城和林城兩座華人居民點,作為從此出發向東北方向擴張的跳板。
戰爭爆發之後,非洲開拓公司的殖民軍團被接受改編為國防軍,形勢發生了改變,在未摸清情況之前,兩人都選擇了停止擴張,轉而防守殖民地首府的做法。
經過與國內的電報往來,陳明雨與趙敢也互通了消息,兩人最終決定,恢複戰前對東北方向的殖民擴張行動。
在幾內亞,首府科納克裏約有三萬華人移民,此外還有五千移民散布在包括東城在內的數個殖民城鎮,在做出遠征東方的決定之後,陳明雨向科納克裏的華人移民發布通知,國防軍第十旅將以三千人的兵力向東北方向進軍,兩千人留守科納克裏。
加蓬的趙敢也向其殖民地境內的華人移民們發布了類似的通知,加蓬首府利伯維爾的華人數量要少的多,隻有一萬人左右。
這兩份通知發布之後,當地華人居民的反應出乎兩位指揮官的預料,他們竟錯以為兩位指揮官要丟下港口、城市和人民逃往內陸,許多人也認為僅僅兩千人的守軍不能夠保證軍民的安全,一時群情激奮,當地居民甚至推舉出代表向兩位指揮官提出抗議。
人民的誤解讓陳明雨和趙敢非常生氣,天地良心,兩位黃埔畢業生縱是動了千萬個念頭,這棄城逃跑的想法卻是不曾動過,可人民的擔憂,兩人也是非常理解,兩位指揮官在軍事上可以雷厲風行,但涉及到普通平民的安危,兩人可不敢擅自決定,左思右想無奈之下,兩人隻有再次發電報給南非,向國防委員會詢問此事的解決方法。
這份電報讓李慕菲也很是為難,原本李慕菲的考慮是,兩地孤懸海外,在皇家海軍的封鎖之下,根本無法對幾內亞和加蓬的華人移民們進行支援,此地的守軍被優勢兵力的英軍圍城實是不可避免的,隻能盡人事聽天命,而為了防止此地的居民無謂犧牲,李慕菲又格外強調,事不可為準許守軍投降,但現在看來,兩位指揮官並沒有聽進這句話。
李慕菲現在怎麽勸說當地的居民?對他們說,你們這裏壓根就是準備放棄的,所以守軍越少越好,免得被英軍俘虜,然後讓大家聽天由命?這話雖然誠實,但隻有腦殘才幹得出。
苦思了一番之後,李慕菲終於本著寧可天下人負我,莫我負天下人的偉大精神,做出了這樣的回電:令,陳明雨、趙敢可與當地居民商討,有願意隨守軍一起前往東北方東城和林城的居民,其沿途安全應由國防軍第十旅和第十一旅全程保障,並由國防軍為其建造新房,建造標準不得低於南非墾殖條例中規定的華人居民點居住標準,金城李家將負責折價賠償華人居民在科納克裏和利伯維爾的房屋,同時,國防軍戰士在東城和林城修建房屋所出的人力將由金城李家給每個人付以一定的資金回報,這兩筆款項都將在戰爭結束之後支付。
這份損己利人的電文在殖民地首府一朝公開,立刻將當地的華人居民小小地感動了一把,雖然這個賠償時限是在虛無縹緲的戰爭結束之後,但熟悉李慕菲的人都知道,李慕菲許下的諾言,是一定要實現的,這相比他們心目中國防軍的“冷酷無情”實在是好上太多了。
其實賠償殖民地居民的金額相對富可敵國的金城李家來說不過九牛一毛,但李慕菲憑借這個舉動,輕而易舉地收買了這兩處殖民地的廣大居民,相對付出來說,回報可是十分驚人,各取所需,皆大歡喜,就連原殖民軍團現在的國防軍戰士也很是高興,要知道他們的薪水是按時日發的,平時挖溝蓋房之類的活計也沒少做,可當了軍人,這些就是份內之事,哪像這次按時發錢之外還按件發薪水?
殖民地唯二苦著臉的人,隻有陳明雨和趙敢兩人了,不說蓋房估價這些累活了,這些事至少還有殖民地政府官員幫他們處理,可這保護平民撤離的事情,著實讓兩位指揮官頭疼不已,他們不約而同想起了劉備在新野挈老攜幼的事情來,在心裏叫苦:校長,這收買人心的事,你做的可是輕鬆,掏點錢就行了,我們倒要跑前跑後。
想歸想,兩人也不得不承認,這是眼下唯一可行的方法,經過幾年來的建設,兩地首府通往東北方邊境居民點的道路至少已經暢通無阻(為了以後的擴張,這些道路是非洲開拓公司優先建設的目標),英軍又暫時無暇顧及此處,平民的安全方麵倒是不容置疑,等到居民趕到了東城和林城之後,有了數量眾多的華人移民的支持,國防軍反而可以憑借兩處城鎮緊靠東北邊境的有利條件,加快向東北方向的擴張力度,這對兩人的雄心壯誌來說也是很有利的。
遷移的具體事宜,還是考慮到了居民的個人意願,願意留下的,可以留在首府,兩千留守的國防軍將保衛他們的安全,當然這些人不能享受李慕菲許下的賠償金額。
然而多數人都選擇了隨國防軍前往東北方向這條路,這些開發殖民地的居民大多數都具有一種開拓精神,很多是青壯年華人,從首府到東城和林城的旅程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麽,更何況有國防軍的保護,十分安全。
更重要的是,委員長的許諾,讓他們在權衡了一番之後,選擇了離開,畢竟留在此地的話,搞不好會有性命之虞,而遷往東北方除了辛苦一點之外,無論怎麽算都有賺無賠。
就這樣,10月中旬開始,在國防軍和委員長的威逼利誘之下,幾內亞首府的近三萬華人和加蓬首府的近一萬華人收拾了家中的細軟,裝上大車,封好了各自的家門,隨著國防軍第十旅和第十一旅向東城和林城而去,南非後世的史學家一致認為這一次移民浪潮規模並不很大,但卻影響深遠,為南非向中非和馬裏擴張建立了堅固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