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步人瑞比半步金丹不知道高到哪裏去!
經曆太多的曹憲就不打算甩李董或者誰誰誰,九十五歲的人了,又不像陸德明那樣背後還有整個蘇州的士族盯著。貞觀十年的江都,依稀還能看到曾經的破敗,還沒有從廢墟的破落記憶中恢複過來。
“這樣,漢陽學社呢,官學經義還是要教授的。也不是老夫吹噓,我要開館,漢陽名士都要前來。”
“何談吹噓?隻是這事體總不是老前輩的,平白擔了罵名。”
“聒噪。”
曹憲擺擺手,喝了一口武夷山的茶,摸著胡須接著說道,“也算是為汝佯攻,這開館教授,也是做給別人開的。學社開館之後,老夫再建議新開分社,知你在小別山有置業,不若就設小別山分社。”
“臨漳山。”
“皆可,反正和老夫無關。”
說著,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半步人瑞撓了撓頭,“但有一事,臨漳山分社,絕不能讓漢陽江夏士族子弟入內。對外,老夫會以‘扶持貧弱’之名,含混過去。”
“有勞老前輩。”
“其餘之事,就看汝之謀劃。盧七言汝步步為營,也好讓老夫睜眼一觀。”
做到這個份上,曹憲絕對是仁至義盡。
其實他本不必如此做,但曾經繁華如滾油的江都,隋末大戰被宇文氏付之一炬,皇帝都死在了那裏。人生在世不稱意,桑梓殘破,當真是心酸過往。
九十五歲的曹憲是看著自己的晚輩學生弟子一個個死在了自己的前麵,不僅是晚輩弟子,連那個統一天下的隋朝,都死在了自己的麵前。
卑微過、祈求過、放肆過、恐懼過、忿怒過、歡喜過……最後剩下的,隻是不悲不喜不驚不怒,略有所求,略有所想。
無欲則剛的是曹憲的個人需求,而半步人瑞卻還有那麽一點點理想。隻是他沒有二十歲的張德那麽敢想,他不奢望有一天無人寫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甚至也從不奢望“令天下寒士競開顏”。
如果說每個英雄每個人傑都要給自己的人生先定一個小目標,那麽九十五歲的曹憲,從他六歲能寫詩開始至今的八十九年間,應該有三萬兩千四百八十五個小目標。
正如李世民遇到生僻字要找人詢問大家都想起曹憲一樣,曹憲的人生小目標,就是和文字打交道。
他是一個文字學家,楊廣讓他參與編撰《桂苑珠叢》,後來又注《廣雅》,閑暇之餘又寫有一卷《古今字圖雜錄》。
論“說文解字”,這個時代曹憲是繞不過去的。
可惜他年輕時有弟子數十人,結果戰爭、政治鬥爭、族權鬥爭讓他的弟子死了一大半,剩下來的一些,又天不假年,活的最久的,居然還差一年才算甲子。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能坦然地回望自己殘酷的過去,連續送幾十次黑發人,這樣的人,他的心腸,又會如何呢?
“楚地多麟才,老前輩何必看我,還是再尋個弟子吧。”
“有盧七就行了。”
張德沒有多勸,這樣的老人,除非自己願意,沒有人可以說動他去收弟子。盧照鄰是老天垂青,才讓他拜入曹憲門下。
“雖說老夫不過問分社之事,不過老夫心中有個疑慮,還望解惑。”
“老前輩請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若是分社除去漢陽江夏士族,本地農戶匠戶商戶之子,若是招來,隻怕早晚引來猜忌攻訐。沒有童子,一切皆休。再者,便是不缺門徒,若不能同心一體,終因科舉反目,此乃定數。”
半步人瑞想的並不少,基本都在點上。就算開辦了分社,但名義上是不能招士族子弟過來的,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行。而如果找本地的農民子弟獵戶子弟工匠子弟,一兩年還好,久而久之,因為具備知識而產生的自我意識,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生衝突。
而這種衝突,是建立在兩個階層實力天壤之別基礎上的。
那麽,或許有人會抗爭,但更多的,恐怕是為了獲得對等的實力,轉而投靠朝廷,從科舉中獲取國家賦予的權力來提升話語權。
死循環。
“分社學子,沒有沔鄂土人。”
張德的回答很簡單,但曹憲卻有些訝異,很顯然,這個回答很怪誕,如果不用沔州鄂州的人,你哪來的人?
半晌,張德似乎還有些猶豫,但還是壓低了聲音,說出了一句讓曹憲這個九十五歲老江湖都身軀一震的話。
“不瞞老前輩,某一言而決百萬人生死,還是做得到的。”
帝王一怒能不能真的伏屍百萬張德不知道,但一個權貴資本家要想做到伏屍百萬,卻很簡單,把礦場一關,然後斷糧,然後走人……接下來,就是上演人吃人大戲。百萬性命,隻是一眨眼的事情,甚至對操作這一件事的主謀而言,可能還沒有什麽殘酷感。
因為距離太遙遠了。
臨漳山的分社生源,是從華潤係中內部調劑,這件事情,說起來同樣很殘酷。不過對那些要盡快脫離苦海的奴工、奴隸們而言,這並不算什麽。但這些奴隸對張德而言並沒有那麽美好,真正會成為分社學生的,隻會是河東河北失地農民的子孫,江南織戶子弟,登萊船工水手後代……
硬要有奴工的後代,那他的父親也必須是管不住褲襠的大兵。
契丹奴突厥奴諸類,張德是給了他們希望,但這個希望中,沒有叫“知識”的東西。
曹憲良久沒說話,看張德的眼神極其複雜,大約是沒曾想到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怪物。
複雜的心情在幾天後,卻因為一個人一掃而空。
那一天,江夏城外柳絮飛揚,春汛如約而至,卻因新修了江堤,最終沒有水漫二州,隻是咆哮了一聲,往下遊去了。
洪水奔赴下遊,但曹憲卻很高興地帶來了一個六歲的童子,對張德道:“這是老夫新收的弟子。大郎,過來拜見員外郎。”
“李善見過張水部。”
“……”
哎喲臥槽,之前不是說有盧七就行了嗎?怎麽一轉眼,說過的話當放屁啊。
經曆太多的曹憲就不打算甩李董或者誰誰誰,九十五歲的人了,又不像陸德明那樣背後還有整個蘇州的士族盯著。貞觀十年的江都,依稀還能看到曾經的破敗,還沒有從廢墟的破落記憶中恢複過來。
“這樣,漢陽學社呢,官學經義還是要教授的。也不是老夫吹噓,我要開館,漢陽名士都要前來。”
“何談吹噓?隻是這事體總不是老前輩的,平白擔了罵名。”
“聒噪。”
曹憲擺擺手,喝了一口武夷山的茶,摸著胡須接著說道,“也算是為汝佯攻,這開館教授,也是做給別人開的。學社開館之後,老夫再建議新開分社,知你在小別山有置業,不若就設小別山分社。”
“臨漳山。”
“皆可,反正和老夫無關。”
說著,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半步人瑞撓了撓頭,“但有一事,臨漳山分社,絕不能讓漢陽江夏士族子弟入內。對外,老夫會以‘扶持貧弱’之名,含混過去。”
“有勞老前輩。”
“其餘之事,就看汝之謀劃。盧七言汝步步為營,也好讓老夫睜眼一觀。”
做到這個份上,曹憲絕對是仁至義盡。
其實他本不必如此做,但曾經繁華如滾油的江都,隋末大戰被宇文氏付之一炬,皇帝都死在了那裏。人生在世不稱意,桑梓殘破,當真是心酸過往。
九十五歲的曹憲是看著自己的晚輩學生弟子一個個死在了自己的前麵,不僅是晚輩弟子,連那個統一天下的隋朝,都死在了自己的麵前。
卑微過、祈求過、放肆過、恐懼過、忿怒過、歡喜過……最後剩下的,隻是不悲不喜不驚不怒,略有所求,略有所想。
無欲則剛的是曹憲的個人需求,而半步人瑞卻還有那麽一點點理想。隻是他沒有二十歲的張德那麽敢想,他不奢望有一天無人寫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甚至也從不奢望“令天下寒士競開顏”。
如果說每個英雄每個人傑都要給自己的人生先定一個小目標,那麽九十五歲的曹憲,從他六歲能寫詩開始至今的八十九年間,應該有三萬兩千四百八十五個小目標。
正如李世民遇到生僻字要找人詢問大家都想起曹憲一樣,曹憲的人生小目標,就是和文字打交道。
他是一個文字學家,楊廣讓他參與編撰《桂苑珠叢》,後來又注《廣雅》,閑暇之餘又寫有一卷《古今字圖雜錄》。
論“說文解字”,這個時代曹憲是繞不過去的。
可惜他年輕時有弟子數十人,結果戰爭、政治鬥爭、族權鬥爭讓他的弟子死了一大半,剩下來的一些,又天不假年,活的最久的,居然還差一年才算甲子。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能坦然地回望自己殘酷的過去,連續送幾十次黑發人,這樣的人,他的心腸,又會如何呢?
“楚地多麟才,老前輩何必看我,還是再尋個弟子吧。”
“有盧七就行了。”
張德沒有多勸,這樣的老人,除非自己願意,沒有人可以說動他去收弟子。盧照鄰是老天垂青,才讓他拜入曹憲門下。
“雖說老夫不過問分社之事,不過老夫心中有個疑慮,還望解惑。”
“老前輩請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若是分社除去漢陽江夏士族,本地農戶匠戶商戶之子,若是招來,隻怕早晚引來猜忌攻訐。沒有童子,一切皆休。再者,便是不缺門徒,若不能同心一體,終因科舉反目,此乃定數。”
半步人瑞想的並不少,基本都在點上。就算開辦了分社,但名義上是不能招士族子弟過來的,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行。而如果找本地的農民子弟獵戶子弟工匠子弟,一兩年還好,久而久之,因為具備知識而產生的自我意識,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生衝突。
而這種衝突,是建立在兩個階層實力天壤之別基礎上的。
那麽,或許有人會抗爭,但更多的,恐怕是為了獲得對等的實力,轉而投靠朝廷,從科舉中獲取國家賦予的權力來提升話語權。
死循環。
“分社學子,沒有沔鄂土人。”
張德的回答很簡單,但曹憲卻有些訝異,很顯然,這個回答很怪誕,如果不用沔州鄂州的人,你哪來的人?
半晌,張德似乎還有些猶豫,但還是壓低了聲音,說出了一句讓曹憲這個九十五歲老江湖都身軀一震的話。
“不瞞老前輩,某一言而決百萬人生死,還是做得到的。”
帝王一怒能不能真的伏屍百萬張德不知道,但一個權貴資本家要想做到伏屍百萬,卻很簡單,把礦場一關,然後斷糧,然後走人……接下來,就是上演人吃人大戲。百萬性命,隻是一眨眼的事情,甚至對操作這一件事的主謀而言,可能還沒有什麽殘酷感。
因為距離太遙遠了。
臨漳山的分社生源,是從華潤係中內部調劑,這件事情,說起來同樣很殘酷。不過對那些要盡快脫離苦海的奴工、奴隸們而言,這並不算什麽。但這些奴隸對張德而言並沒有那麽美好,真正會成為分社學生的,隻會是河東河北失地農民的子孫,江南織戶子弟,登萊船工水手後代……
硬要有奴工的後代,那他的父親也必須是管不住褲襠的大兵。
契丹奴突厥奴諸類,張德是給了他們希望,但這個希望中,沒有叫“知識”的東西。
曹憲良久沒說話,看張德的眼神極其複雜,大約是沒曾想到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怪物。
複雜的心情在幾天後,卻因為一個人一掃而空。
那一天,江夏城外柳絮飛揚,春汛如約而至,卻因新修了江堤,最終沒有水漫二州,隻是咆哮了一聲,往下遊去了。
洪水奔赴下遊,但曹憲卻很高興地帶來了一個六歲的童子,對張德道:“這是老夫新收的弟子。大郎,過來拜見員外郎。”
“李善見過張水部。”
“……”
哎喲臥槽,之前不是說有盧七就行了嗎?怎麽一轉眼,說過的話當放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