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性動物,官吏也是人,也許要人性溝通。


    關於入京諸多事宜,江漢觀察使府開會開得相當頻繁,張德為了安撫情緒,也不得不在十幾二十個部門之間連軸“視察工作”。


    武漢官吏的組成迥異於別處,它不是純粹的鄉黨抱團,也不是世家和朝廷一起跟著皇帝經營大唐帝國有限責任公司,這裏沒有“帝國合夥人”,至少他們能從武漢“發達”,朝廷的體製隻有限製沒有推動。


    所以武漢係的官吏,興奮之餘也會忐忑,萬一去了京城,是不是就會被武漢拋棄,變成“別人”?將來在洛陽諸事不順,會不會影響到在武漢的社會關係?


    焦慮是存在的,就需要有人疏導,張德作為武漢狗群的狗王,自然是當仁不讓。哪怕自己極為厭倦煩躁這種“繁文縟節”,也是不得不去做。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如此了。


    “今天這個會呢,就算是師生會、同行會。不必拘謹,說到底,當年我在長安,也就是個精於營造的江南小兒。至多就是錢賺得多了一些。”


    老張比較看重的幾個部門,主要還是技術官僚群體,這些人出身“貧賤”,他們既有底層的吃苦耐勞,又具備“光耀門楣”的強烈執念。


    優秀品質和思想偏執共存,不能說有什麽問題,貞觀朝的行情就是如此。別說貞觀朝,過個幾百年上千年,“貧賤蒼頭”依然是掙紮著要“翻身做主”。


    “我是鼓勵你們走出去看一看闖一闖的,就像龍昊那樣,能有自己的一番事業,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有的人從小就在武漢長大,可能比較艱苦的記憶,也就是十歲以前。於是有些時候,會把周圍司空見慣的東西,當作理所當然。”


    張德看著這幫“學生”還有“同行”,“越是如此,越是要去看一看。武漢為什麽會被稱作‘地上魔都’,又為什麽會被人攻訐‘妖魔橫行’,總不能坐在家裏玩個雕花,就能夠明白。”


    “還有一些心地善良的,我不是說心地善良不好,勸人向善,總歸是好的。隻是有的人眼見著工坊裏的苦工仿佛是立刻就要死過去,便嗚呼哀哉,覺得這世上最悲慘的,大抵如此。人皆有惻隱之心,但為官猶如帶兵,有道是‘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善心為先是做不了官的,至少好官是做不了的。”


    聽到張德的話,好些人都是一臉的震驚,張德笑了笑,“你們肯定有人口服心不服,但不要誤解我的話,我並非是說好官的良心都喂了狗。隻是,甚麽是好官?先把職責所在做好,再把職責所在做優,自然而然的,就有人獲利沾光。”


    “一個‘稼穡令’,眼見著哪戶人家缺了口糧,便要成日裏琢磨如何給個便利,良心是有了,官聲也有了。可說到底,‘稼穡令’隻要把糧食多打個三五鬥,還怕餓著誰麽?”


    言罷,張德繼續對“學生”和“同行”們說道,“你們去京城,或者說,你們去中國,莫要被‘良知’牽著走。天下做事,難處不在‘善惡’,而是堅持。”


    明明知道自家先生手上“血債累累”,但哪怕道德準繩和張德完全不一致的學生,在理性上,還是更加偏向張德。


    因為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吹的如何“有類三代”,也不如在武漢吃完炒粉吃炒麵,吃完炒麵吃炒飯。


    撐死的比餓死的多。


    至於有些“同行”,原本就是外地過來的,什麽悲慘境遇沒見過?至少武漢的奴工,是有機會轉化為“人”。武漢也沒有隔絕最底層奴工改變人生的機會,盡管很微小。


    而中原世族是什麽行情?除主家之外,其餘皆是奴婢,打殺由心,家法大於國法。貴種視奴婢為“非人”,往來友朋,並不覺得有何奇怪。而這種平常,在武漢這裏才是例外。


    一人為奴,代代為奴;一族為主,代代為主。且周遭皆是理所當然,不覺有異,隻有從這裏出來,到了武漢,才會明白為何“妖魔橫行”。


    這些“同行”是知道張德“血債累累”的,但超過“人屠”的“戰績”,卻換來數倍十數倍的“人”變成了人。


    有了這個認識,那末,幾十萬的“血債”,也就不值一哂。


    因為原本,那多出來的數倍十數倍“人”,本該十年二十年一代三五代,都該猶如豬狗,不如牛羊。


    到了武漢,才會明白道德文章說的天下不是天下,說的萬民不是萬民。


    指望著張德既要“兼濟天下”還要求有著世家大族的“道德”,大約當真隻有神功蓋世的聖人從天而降。


    隻是明白這個“簡單”道理的人,在張德的學生中並不算多,反而外地來的“同行”更加深刻一些。


    一直擁有,便不覺得珍貴;失而複得,於是視之如珍寶。


    這也是為什麽皇帝說要借用武漢官吏,張德也樂見其成,理念這種東西,承載的人如果隻有“妄想”和想象,那是無用的,這不過是充滿浪漫情懷知識分子的“桃花源”。


    “多的也不用囑咐,隻需記得,諸事不順,回來武漢就是。”


    “是,山長。”


    “多謝使君照拂。”


    盡管張德內心看來,這些個連“血光之災”都沒經曆過的小子跑去京城,總歸也是“難成大器”。但走一遭總比沒有走要強,有了對比,至少心誌要更堅定更成熟。


    忙完了這一波極為繁複的“心理輔導”工作,遴選出來的武漢官吏,分批次拿著文書前往洛陽。


    隨著這批官吏的離開,業務量加重的江漢觀察使府,又一次大規模的進行人員補充。對外招聘白役、文書等崗位,消息傳出,便是嶺南也有不少人來了精神,準備前往武漢碰碰運氣。


    “老客,舊年試卷真題要麽?”


    “有答案沒有?”


    “有有有,都有,老客要是願意,俺們這裏還能練個麵試。舊年二十幾個麵試官問題,也都有。”


    “是不是真的?”


    “嘖,老客新來江夏,不知道俺們底細吧?俺那東主,可是城建衙門退休的,貞觀十七年還主持修了老客腳下這條大街呢。”


    “真的假的?多少錢?”


    “真題二十貫。”


    “二十貫!”


    “噯,老客也別嫌貴,俺們這裏還不打折。二十貫也就是真題,還不包答案。包答案的真題,是四十貫起。來武漢考試的俊才,願意掏二十貫的,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二十貫!”


    “好歹再饒上一些。”


    “那老客還是去找饒一些的吧。”


    “……”


    貞觀二十年,伴隨著武漢官吏入京的熱鬧,武漢官方的本地招聘,同樣相當的熱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工科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鯊魚禪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鯊魚禪師並收藏唐朝工科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