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與劉易一起來徐州,名為劉易的貼身保鏢,但其實劉易又哪裏用得著她保護自己?關鍵時刻誰保護誰都不知道呢她的武藝,比起黃舞蝶及元清來要底一些,平時都是元清與黃舞蝶陪在劉易身邊作貼身侍衛的


    昨晚被劉易折騰了一晚,她連劉易出門都不知道,她這個貼身侍衛還真的有點不太合格而平時陰曉與劉易一起行動的時候,一些情報上的事,她都會安排得非常周到,並不用劉易去操心現在陰曉沒有一同來徐州,所以,劉易就得要親自去安排了


    吏阿等師兄弟,劉易派了出去探聽徐州城內的一些情報,然後就和太史慈、甘寧、黃忠出了糜府本想通告糜芳一聲的,但糜府的下人說糜芳一早便出去了,所以劉易便與眾將自行出了門


    與劉備、孔融的大軍一起衝進徐州城,劉易都還沒有來得及與趙雲碰麵,而當時的情況,也不允許劉易與趙雲見麵,所以,第一時間,劉易就是想與趙雲會一會麵再說


    援軍昨天進城,各部的援軍駐紮在哪裏還不太清楚,劉易把史阿師兄弟派出去,主要就是先讓他們探問清楚趙雲所部駐紮在徐州城哪裏


    可能是有援軍進入徐州城的關係,城內的百姓,似乎都稍為鬆了一口氣,盡管依舊還很緊張,可城內還是恢複了一些正常的生活秩序


    就算是未日來臨了,人們還是要吃喝拉撒,所以,劉易與一眾人出到了街上,發現一些酒肆小吃店之類的居然開門做生意了


    不得不說,陶謙治理方麵還算是比較有才華的他在徐州百姓當中,威望也挺高在如此緊張的局麵之下,徐內的軍民還依然能夠正常的生活


    想想董卓遷都長安時候的洛陽以及董卓被呂布刺死之後的長安城,當時的洛陽與長安,亂成一鍋粥,全城都在發生燒殺搶掠的事看看現在的徐州城,就可見陶謙治理徐州的效果


    當然,現在的徐州城內,街上還很冷清,大多都是來來往往的巡邏軍隊偶有百姓也隻是匆匆買了需要的東西就回家去所以那些開門做生意的店鋪,門可羅雀,非常冷清難得的是,來來往往的軍兵,並沒有騷擾那些店鋪或行人


    史阿與他的師兄弟去打探消息還須一會兒劉易便與太史慈、甘寧、黃忠走進了一間在一個十字街口的小酒樓內,尋了一個席位坐下


    “主公有件事我想與你商量一下”眾人剛坐下,店家把一些早點茶水送上離開之後,太史慈才掃了一眼沒有別的客人的店麵大廳,壓低聲音對劉易道


    “說吧”劉易拿起一個雪白的包子,吃了一口道


    “我想、我想公開身份去見見陶謙”太史慈腆著臉道:“可以的話,在主公沒有回洛陽之前我想先待在他的身邊”


    “嘿,子義就是一個念舊的人,你的事我們都知道,那陶謙曾經幫助過你你是想去幫他對付曹操吧?”甘寧拍了一記太史慈的肩膀,再拍了拍自己的胸膛道:“放心吧,有咱甘興霸與漢升老哥在主公身邊,用不著你來保護主公的安全如果主公沒意見,你就去吧”


    劉易帳下的眾將互相之間的關係不錯,他們平時常會聚在一起比武或喝酒,互相對對方都有一定了解典韋不就是為甘寧搶了一個媳婦麽?甘寧雖然不常在洛陽,但對於太史慈的來曆也早打探清楚了現在見太史慈這麽說,他就知道太史慈是怎麽想的


    當然,劉易也知道太史慈,從他放下訓練大軍的重要任務要跟著劉易一起到徐州來,劉易就知道他想什麽無非就是不忍坐看於他有恩的陶謙被曹操所滅,要來盡自己的一份力保住陶謙罷了


    但是,太史慈知道他現在是劉易的人,如果不是有趙雲這個例子在前,他還真的不好向劉易開口說要去為陶謙辦事


    “可以,陶謙的帳下,沒什麽可用的人,有你去助他,相信他一定會非常高興”劉易自然不會阻止太史慈,他現在在徐州城內,也根本不覺得自己會有什麽危險,何況不還有甘寧與黃忠這兩個超級武將在身邊麽?


    “我隻是以私人的名義前去,以友人之義去助他”太史慈見劉易同意,站起來躬身道:“我會先潛出城再進來,這樣就不會有人懷疑主公也到了徐州……”


    “不必,你就直接去見陶謙吧,以什麽名義都沒關係,可能不用多久,我也要公開身份的嗯,你的戰馬,我會讓人送到子龍的軍營裏,讓子龍給你送去”劉易示意太史慈不用這麽麻煩,叮囑道:“不過,如果出城迎戰曹操的話,你要小心,曹操帳下,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徐晃都武藝都不錯碰上他們要小心就是了”


    “不,我不是去為陶謙出征的,而是去保護他的個人安全”太史慈搖搖頭道


    “哦?陶謙在城裏,隻要他不出城應該不會有什麽的危險吧?看他治理徐州那麽好,軍民一心,他個人安全應該不會有問題吧?”甘寧搶著疑問


    “嗬嗬,我隻是有點擔心,他身邊沒有一個能保他安全的人,我擔心一旦戰事不利,徐州軍內就會混亂,他帳下會有人對他不利”太史慈不無擔憂的道


    “他的帳下會有人對他不利?這……”連劉易都對太史慈有這種想法感到驚訝


    “主公,別看現在徐州城軍民一心,其實徐州的形勢是相當複雜的,其中勢力林立陶謙治理徐州,主要是采用了平衡之術,讓徐州各個豪族之間獲得一個共存的平衡點現在,一旦戰事失利,平衡被打破,那麽誰都有可能於陶謙不利換句話說白一些就是徐州城內,沒有幾個人是真心忠誠於陶謙的,幾乎都是利益共存”太史慈苦笑道:“如果陶謙當真是一個有手段的雄主,怕他也早已經發展起來,曹操也不敢輕易來攻打徐州了當初子義就看到徐州明是陶使君的,實際卻又製於一眾徐州新舊的世族手上,所以,子義才沒有真正的投靠陶謙”


    劉易眉頭一跳,想了想,不覺認同了太史慈的這個觀點


    這個其實還真的是曹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果曹操不是采取如此強硬的手段,對徐州實行分化拉攏的計謀,估計他可以輕易得到徐州正因為曹操采用了這種激進血腥的手段,才迫使徐州軍民上下一心與他對抗否則一此本就有異心的徐州豪族,肯定會投向曹操把曹操的大軍放進城來


    不過也怪不得曹操要如此的,因為曹操之於徐州,就有點像劉易於荊州,打下來是一會事,將來的治理又是一會事當地的勢力太多太大,如果不殺一批把這些地方豪族給消滅或鎮壓,那麽就算得到了州郡,將來也必會出亂子,有那些大豪族在不受他曹操的掌控,那麽也難以治理,也得不到太多的好處利益這個,也是曹操為了能真正的掌控徐州,才會打著屠殺之名一路殺過來的原因吧


    劉易現在聽太史慈這麽一說,心裏馬上就想到,萬一陶謙當真的在徐州城內被害,那麽最大的受益者肯定就是劉備一旦讓劉備得到了徐州,那麽就等於讓劉備有了出頭之日,這個,不是劉易願意看到的


    這麽一說來,劉易來徐州也不能當真的什麽都不做了,最少,得要保護好陶謙的安全問題有太史慈留在陶謙身邊作保護,相信陶謙不會有問題


    “主公,還有,你不覺得那劉備千裏迢迢來到徐州救援不覺突兀麽?據報,劉備原來才不過是兩三千人馬,憑他這兩三千人馬來解援徐州,這與來送死有什麽分別?可是他還是來了雖然在途中有不少際遇,使其兵力大增,可依然遠不是曹操大軍的對手,但劉備依然來了,並且一到,二許不說就全軍進了城,並不似是來與曹操一戰,不似是來解救徐州城的樣子子義總覺得,這個劉備有問題”太史慈一臉隱憂的道


    太史慈現在今非昔比,思維要開闊許多,不會單單的任表象看問題了再說了,劉易知道手下眾將的過去,但手下眾將同樣亦知道劉易的過去,他們都知道劉易與劉備是什麽的關係無形中,他們都有點厭惡劉備,畢竟曾經拋棄過自己主公劉易的人,不管自己主公劉易死活的人,他們都不會對劉備有什麽的好感


    在劉易的帳下,有心的將領,他們其實都知道劉備在平原縣為相的事當初劉易、袁紹、公孫瓚一起聯手攻伐黑山張燕的時候,劉備居然臨時率軍退出,同樣亦讓一些知道其中內情的將領對劉備沒有什麽的好感尤其是聽到劉備什麽仁義名聲之時,眾將的心裏都會有些貓膩覺得連攻伐黑山張燕這樣賊人的事都不參與,還說什麽的仁義?好了,當初在自己家門口的事都不參與,現在眼巴巴的不惜千裏之遙來解救徐州?這個,還不得不讓太史慈懷疑劉備的目的


    另外,太史慈知道,現在袁紹集中大軍正與公孫瓚大戰,作為公孫瓚的同窗好友,又得到了公孫瓚那麽多照顧的劉備,他居然不助公孫瓚,居然跑到了徐州來,那麽他想幹什麽?


    袁紹攻擊公孫瓚,平原縣本就在袁紹的兵鋒之下,劉備一走,那麽平原縣肯定就會落入袁紹手裏這樣一來,劉備將來連一個落腳之地都沒有了這些在明眼的人眼中,都是很明顯的事,隻要有心人一想,都能夠想得明白,劉備為什麽連自己的立足之地都不要跑到徐州來的原因


    太史慈現在就直覺,覺得劉備來徐州必定是有所圖


    他覺得,陶謙現在的處境的確是非常不妙,前有曹操大軍,後有有所圖謀的劉備進了城,中間還有不確定因素的一眾徐州大豪


    “子義所說的有一定道理,那麽我們倒不能什麽也不做的,為了徐州的安定陶謙肯定不能出意外那你就去吧,陶使君的安全,就看你的了”劉易不好在背後說劉備什麽的壞話,沒有與大家商議劉備的事,隻是同意了太史慈的說法,讓太史慈去見陶謙,讓他想辦法留在陶謙的身邊


    實際,這也關乎到劉易自己的安全問題了,如果陶謙一旦出什麽的意外,尤其是在曹操並沒有退兵之前出事那麽徐州城一亂,肯定會被曹操趁虛而入,徐州城內一旦落在曹操的手裏,那麽誰也不會好過劉易的身份一旦在那個時候暴露,曹操肯定不會放過劉易


    甘寧也是善於思考的人他現在也意識到陶謙於徐州的重要性,他亦無不擔憂的道:“主公要不興霸與子義一起去保著陶謙?”


    “不用有子義一人足矣”太史慈拒絕道:“主公,未將現便去見陶謙了”


    “嗯,去吧”劉易拱手讓太史慈離開


    至於如何去見陶謙,自然不用再說了,隨便找一個借口去拜見便是當然,太史慈自然不會告訴別人是與劉易一起進城來的


    這個時候陶謙亦正在徐州官衙大廳,設宴款待來支援徐州的劉備、孔融、趙雲自然,徐州方麵的一些有頭有臉的人都來了關羽、張飛亦在席,拗不過徐州方麵軍將的熱情他們兩人自然不用再站在劉備的身後,得以落席同飲


    “文舉(孔融字),玄德,還有子龍,你們能在徐州危難之際伸出援助之手,無懼曹操奸賊的威勢前來相助,陶某深深感激,今略備水酒,來來來,還有雲長、翼德兩位將軍,陶謙敬各位英雄一杯!”陶謙站起來,向眾人遙敬,然後仰臉一飲而盡


    眾人舉杯


    孔融與劉備一翻謙詞


    “主公!現在好了,有了孔大人與劉備的軍馬,加上我們徐州城的軍馬,也不比城外曹操的軍隊少,不如,我們出城殺他一陣?”曹豹亦有點興奮的道:“你們昨天一來到,曹操就怕了,這不,他們這段時間就沒有停止過攻擊我們徐州城,今天到現在都還沒有動靜呢趁我們士氣正盛,不如先殺一陣,挫挫曹軍的銳氣”


    “文舉、玄德,你們怎麽看?”陶謙招手,讓侍女上前來為眾人倒酒,一邊慢慢的坐下,看了看孔融與劉備道


    徐州城被曹操長久圍下去也不是辦法,能早一天把曹操擊退自然就是最好陶謙覺得曹豹說的有道理,隻不過,孔融與劉備能夠在徐州最危難的時候來援助,現在屁股都還沒有坐熱,是否要出戰,還得要看別人的意思


    “孔某自然沒意見,看玄德你怎麽說?趁我們士氣正盛,出城殺他一陣的確可行”孔融沒有太多心思,來到徐州解危,是一心一意的,徐州之困早解,於他來說的確也是一件好事


    孔融這麽一表態,大堂內的人全都望向了劉備


    “大哥,出征吧!昨天我們剛來到,人疲馬泛,今天正好可以出城去煞一煞曹操的威風”張飛大聲嚷嚷道


    劉備端坐不動,不經意的掃了一眼張飛,然後才溫和的衝陶謙一笑道:“嗬,陶使君,不知道若出戰,徐州軍方麵能出多少兵馬?”


    “某五千親兵,加上曹豹將軍的二萬人馬,嗯,若有需要,還可抽掉兩萬人馬左右”陶謙不假思索的道:“餘下的幾萬人馬,都是臨時征召起來的,由他們擔任各段城牆的防備,提防曹操偷城便可”


    “曹操大軍陳兵城外,能戰之兵,不下二十萬玄德與孔大人,總共最多隻能抽出兩萬人馬出戰,不知道,我們四、五萬人馬,是否是曹操之敵?可要想清楚了,一旦出城布陣,就等於是與曹操決戰了,一戰不能擊敗曹操,我們的軍馬怕也難以回城,極有可能會全軍覆滅在城外”劉備淡淡而言道


    “什麽?玄德,你們不是帶了十多萬人馬來麽?怎麽能出戰的就隻有這兩萬人馬?”陶謙心裏一突,不解的道


    “恭祖(陶謙字)兄,你有所不知,孔某實就隻有兩萬本部人馬,而玄德就隻有兩三千人馬子龍有三千騎兵你們所見到的餘下的軍士,皆為早前攻擊孔某北海城的黃巾賊兵,全都是剛剛收編的賊兵,完全沒有形成戰鬥力,如果讓他們上了戰場,怕不用戰便會潰逃了”孔融苦笑道


    “啊?這樣啊……”


    孔融說完,在座的許多人頓時失去了援軍來到的興奮,人人都苦起臉來


    昨天看到孔融與劉備帶來了十多萬人馬,浩浩蕩蕩的湧進了徐州城那時,誰都以為救兵到了,隻要有了這十來萬人馬,徐州無虞,解圍就在眼前整個徐州軍民,都一片歡聲雷動,備受鼓舞


    現在,他們就有如一盤冷水潑下,全都不禁為自己的命運擔心起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小兵之霸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級煙槍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級煙槍王並收藏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