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小珠,幫我換上冕服!我要進見太後!”趙括又恢複了他特有的自信的神彩,一邊命令小珠,一邊蛻去身上的胡服。
“是……是,大公子。”小珠從神遊中回來,慌忙回答道。
母親與趙括都沒有注意到,他們的對話之中,多次提到了讓小珠十分敏感的詞――她的祖父安平君趙成。
小珠答應一聲後,便立刻為她的大公子取來了冕服、冕冠。
趙括位不過公卿大夫,他的冕服雖然也是玄色的上衣、朱色的下裳,便上下所繪有章紋就不及君王的華麗。而他的冕冠也不像趙王用的冕冠那樣,有如星河一般垂在眼前的冕旒;隻是在圓圓的黑色上高帽頂部,連上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
小珠一如過去一樣,將精美的玉笄穿插冕冠一側的孔中,讓笄與發髻拴結;可這次,平時手腳麻利的她,卻沒能順利地把玉笄從冕冠另一側的孔中穿出。
趙括看出了身旁的弱質少女忐忑的心,卻又不點明,以調侃地語氣,微笑著安慰道:“我睡了半年,你的技藝也生疏了不少啊。”
“大公子,小珠害怕……”小珠的手微微一抖,玉笄不偏不倚地穿過了趙括的頭頂,穩穩地與冕冠上的兩孔相接。
“小珠,三十年前的那場禍事不會再次出現。你的大公子不會讓趙國再多出一個小珠,一個琬兒……”一說道自己的“妻子”,自詡為天地男兒的趙括又哽咽了。
“用那條您最喜歡的錯金銀嵌寶飛鳳紋帶鉤吧。”裝作沒有聽見,小珠一麵建議,一麵將鑲嵌著金銀寶玉的帶鉤從匣中取出,係於趙括腰間。似乎,她想用強裝出來的鎮定,來掩飾早就暴露在趙括眼前的不安。
平日裏穿慣了戎裝、胡服的趙括,雖然是冕服在身,冕冠在頭,卻還是言多有失。他走到門口,大叫一聲:牽馬來――立刻引來了身邊眾扈從詫異的目光:“大公子,你這身行頭,怎麽上得了馬?”
趙國自武靈王開始,倡導胡服騎射,反應在民間,就是胡服的流行。趙人原來穿的衣服,是中原地區常見的袍服,這樣的袍服袖子長,腰肥,領口寬,下擺大,很不適合勞作,更不要說行軍打仗了。身為君王的趙武靈王在他的軍中推行胡服,那些兵民一體的趙國猛士自然看到了胡服的好處,便把這種“軍裝”的形製帶回來家中,作為田間地頭的工作服。漸漸地,方便的中原式胡人衣裳成了趙國國人鄉黨的平常服飾;一個要出門做事,不穿一身短打的胡服,反到成了怪事情。
經扈叢這麽一說,趙括才反應過來,立刻改口道:“戰車伺候。”
趙國在改行胡服騎射之後,國中就廢除了多達近萬乘的戰車。不過,到了趙惠文王時,改變了趙武靈王的國策,又把那些堆在武庫中等待腐朽的戰車翻新,重新組建了獨立的戰車部隊。這是因為在將軍們實戰中發現,騎兵無法完成正麵衝擊敵陣的任務――這個時代的騎兵,沒有馬登和馬鞍之類齊備的馬具,自然不能在馬上靈活地使刀弄槍。為了完成一個戰術目的,趙國不得不保持了一定數量的戰車,作為衝擊敵陣的尖刀。
借著等待戰車的工夫,趙括開始回顧三十多年前,平原君趙勝初登曆史舞台時,一鳴驚人的亮相――雖然那時他還沒有出生……
先王年(趙惠文王年,公元前96年),趙武靈王曾經在一次酒宴之後,私下問他的庶子,當時還未封君的趙勝道:“我看到你大哥公子章身材高大,很是像我;可是現在的王上是你的二哥趙何。我剛才在宴席上,看到身為兄長的他對弟弟趙何唯唯諾諾,自稱臣下的樣子,心裏很是難過啊……
你看,我可以把趙國北麵的代、雁門、雲中三個郡劃給你大哥公子章,讓他自立為代國國王如何――這樣一來,他們兄弟兩個都是王了,我也不覺得虧欠誰的了。”
一聽父王要把趙國一分為二,趙勝自然是不同意,他沒有和趙武靈王講什麽“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不可逆潮流而動”之類的大道理,而是立刻跪下說:“大哥要是不為君王,還不會和二哥相爭,因為他沒有那個勢力。他一旦成為王,手中就有了與二哥爭奪趙王之位的本錢……父王,你這是在給大哥利劍,要利誘他殺了二哥啊!”
趙武靈王一聽,自然不悅:明明疼愛兒子行為,卻被你小子說成了害兒子!
於是,趙武靈王一怒之下,借著酒勁,就狠狠地給了趙勝一腳……
果然不出趙勝所料,一年之後,安陽君趙章和趙王何(趙惠文王)之間發生了血拚,趙武靈王也死於這場因為溺愛子女而引發的國禍之中――這便是對趙國影響深遠的“沙丘宮變”了。
“沙丘宮變”平息之後,趙勝也因為在事發之前對趙武靈王的諫言立功,被二哥趙惠文王封為平原君。
“這個平原君趙勝,年輕時倒還聰明,怎麽到了老來,就利令智昏……”趙括搖了搖著,感歎道時光可以把一個睿智機敏少年雕琢成昏聵不勘的老朽,更感傷自己對琬兒的感情會不會被時間衝淡,又惑者琬兒不再愛他了――畢竟那一次因墜馬造成的長眠,對他自己來說,不過是大夢一場,而對琬兒來說卻是半年光陰。
“哥哥,你的病才好就要玩?這次又不帶上我……”
“哥哥!”
“哥哥又在想什麽啊?”一個年少頑皮的聲打斷了趙括對戀人的恩念。
“沒,沒有想什麽。牧兒,兄長不在的時候,要好好照顧母親,還有整個馬服君封地上所有領民……”趙括***著這個少年的頭,他知道在那些有關未來的夢成為現實,在自己死於長平之後,正是這個唯一的弟弟趙牧,將成為了他馬服家最後的傳人,也是後世的馬氏一族的始祖。
“兄長……是什麽啊,哥哥就是哥哥,是我的好哥哥!還有,哥哥你是要出遠門吧?可是出遠門怎麽又要穿成這樣?”少年麵帶燦爛的笑容,天真地問道。
“不是,我隻是回邯鄲城去,去王城朝賀新王。下次吧,下次我一定帶上你和琬兒……”說到這裏,趙括頓時失聲,心中更是隱隱做痛。
那種兄弟之間的心有靈犀,讓年幼的弟弟從自己兄長細微的麵部變化感受到了他的痛苦,也機靈地不再說話。
不過片刻,一輛平常征戰所用的駟馬戰車就被拉到了趙括麵前。因為身穿冕服,趙括隻得在扈從的攙扶之下,略顯拖遝地登上了戰車左邊射手的位置。
戰國時代的駟馬戰車是由車左射手、車中禦手,車右戟手組成的三人車組。一般來說禦手是一車中地位最高的人――畢竟馭禦戰車不是一兩年就能學好的技術活兒。不過武將要指揮千軍萬馬,自然不能被自己的坐車束縛了手腳,因此原來車右戟手的位置就成為他們的首選――這就是為什麽軍中以右為尊的原因。
可是趙括卻與眾將軍們不同,他每次乘坐戰車,都選擇車左射手之位。這又引發了別人對他行為怪僻,為人高傲,特立獨行之類非議。實際趙括喜好射手之位的原因,是因為他射術高明,每次出行總是弓不離手,箭不離背;他又是武將出身的宗室,為了不忘征戰,他自然是選擇了車左之位,以方便隨時拉弓引箭,射殺各種或明或暗的“敵手”。
趙括上得戰車,回身向出來相送的母親、弟弟長揖之後,便和眾騎馬的扈從向西南方的邯鄲城出行去。
望著兒子身後留下的滾滾飛塵,母親隻是瀅瀅而望,默默不語;直到同來送行的小珠說了一句:“太夫人,您怎麽不告訴大公子,夫人……不,琬兒姐已被先王強收入宮中為義女之事……他們可能會長期分離.....”
“因為他愛琬兒……愛個一人可以使他變得堅強。”母親簡單的字句,說得卻是異常的緩慢。
“正因為大公子愛著琬兒姐。可您又不對他與實相告,將來,大公子他是會恨夫人您的!”小珠有些急切地問道。
母親笑了笑,輕輕拉過小珠纖細光潔的手,對她點了點頭:“小珠,我果然沒有白疼你,知道為老身著想了……”
“可是夫人…...”小珠話說了一半,又被母親打斷。
母親理了理零亂的華發,輕聲說道:“恨我嗎?更好,因為恨一個人可以是他變得更堅強!”
“夫人…...您就不怕大公子為此事而因記恨上王家,進而做出什麽不臣之舉,引來殺身滅門之禍嗎?”小珠繼續關係心著她思慕的大公子,雖然她知道自己的癡心妄念。
“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小珠。如果你能用你的愛去化解他的恨,讓他留戀在你的身體上……”母親用手輕輕拖起小珠圓潤而不失曲線之美的下巴,意味深長地說道。
母親太了解自己的兒子了,她知道趙括的胸中跳動一顆永不甘寂寞的心――這顆跳動的心,需要愛來讓安定。(未完待續)
“是……是,大公子。”小珠從神遊中回來,慌忙回答道。
母親與趙括都沒有注意到,他們的對話之中,多次提到了讓小珠十分敏感的詞――她的祖父安平君趙成。
小珠答應一聲後,便立刻為她的大公子取來了冕服、冕冠。
趙括位不過公卿大夫,他的冕服雖然也是玄色的上衣、朱色的下裳,便上下所繪有章紋就不及君王的華麗。而他的冕冠也不像趙王用的冕冠那樣,有如星河一般垂在眼前的冕旒;隻是在圓圓的黑色上高帽頂部,連上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
小珠一如過去一樣,將精美的玉笄穿插冕冠一側的孔中,讓笄與發髻拴結;可這次,平時手腳麻利的她,卻沒能順利地把玉笄從冕冠另一側的孔中穿出。
趙括看出了身旁的弱質少女忐忑的心,卻又不點明,以調侃地語氣,微笑著安慰道:“我睡了半年,你的技藝也生疏了不少啊。”
“大公子,小珠害怕……”小珠的手微微一抖,玉笄不偏不倚地穿過了趙括的頭頂,穩穩地與冕冠上的兩孔相接。
“小珠,三十年前的那場禍事不會再次出現。你的大公子不會讓趙國再多出一個小珠,一個琬兒……”一說道自己的“妻子”,自詡為天地男兒的趙括又哽咽了。
“用那條您最喜歡的錯金銀嵌寶飛鳳紋帶鉤吧。”裝作沒有聽見,小珠一麵建議,一麵將鑲嵌著金銀寶玉的帶鉤從匣中取出,係於趙括腰間。似乎,她想用強裝出來的鎮定,來掩飾早就暴露在趙括眼前的不安。
平日裏穿慣了戎裝、胡服的趙括,雖然是冕服在身,冕冠在頭,卻還是言多有失。他走到門口,大叫一聲:牽馬來――立刻引來了身邊眾扈從詫異的目光:“大公子,你這身行頭,怎麽上得了馬?”
趙國自武靈王開始,倡導胡服騎射,反應在民間,就是胡服的流行。趙人原來穿的衣服,是中原地區常見的袍服,這樣的袍服袖子長,腰肥,領口寬,下擺大,很不適合勞作,更不要說行軍打仗了。身為君王的趙武靈王在他的軍中推行胡服,那些兵民一體的趙國猛士自然看到了胡服的好處,便把這種“軍裝”的形製帶回來家中,作為田間地頭的工作服。漸漸地,方便的中原式胡人衣裳成了趙國國人鄉黨的平常服飾;一個要出門做事,不穿一身短打的胡服,反到成了怪事情。
經扈叢這麽一說,趙括才反應過來,立刻改口道:“戰車伺候。”
趙國在改行胡服騎射之後,國中就廢除了多達近萬乘的戰車。不過,到了趙惠文王時,改變了趙武靈王的國策,又把那些堆在武庫中等待腐朽的戰車翻新,重新組建了獨立的戰車部隊。這是因為在將軍們實戰中發現,騎兵無法完成正麵衝擊敵陣的任務――這個時代的騎兵,沒有馬登和馬鞍之類齊備的馬具,自然不能在馬上靈活地使刀弄槍。為了完成一個戰術目的,趙國不得不保持了一定數量的戰車,作為衝擊敵陣的尖刀。
借著等待戰車的工夫,趙括開始回顧三十多年前,平原君趙勝初登曆史舞台時,一鳴驚人的亮相――雖然那時他還沒有出生……
先王年(趙惠文王年,公元前96年),趙武靈王曾經在一次酒宴之後,私下問他的庶子,當時還未封君的趙勝道:“我看到你大哥公子章身材高大,很是像我;可是現在的王上是你的二哥趙何。我剛才在宴席上,看到身為兄長的他對弟弟趙何唯唯諾諾,自稱臣下的樣子,心裏很是難過啊……
你看,我可以把趙國北麵的代、雁門、雲中三個郡劃給你大哥公子章,讓他自立為代國國王如何――這樣一來,他們兄弟兩個都是王了,我也不覺得虧欠誰的了。”
一聽父王要把趙國一分為二,趙勝自然是不同意,他沒有和趙武靈王講什麽“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不可逆潮流而動”之類的大道理,而是立刻跪下說:“大哥要是不為君王,還不會和二哥相爭,因為他沒有那個勢力。他一旦成為王,手中就有了與二哥爭奪趙王之位的本錢……父王,你這是在給大哥利劍,要利誘他殺了二哥啊!”
趙武靈王一聽,自然不悅:明明疼愛兒子行為,卻被你小子說成了害兒子!
於是,趙武靈王一怒之下,借著酒勁,就狠狠地給了趙勝一腳……
果然不出趙勝所料,一年之後,安陽君趙章和趙王何(趙惠文王)之間發生了血拚,趙武靈王也死於這場因為溺愛子女而引發的國禍之中――這便是對趙國影響深遠的“沙丘宮變”了。
“沙丘宮變”平息之後,趙勝也因為在事發之前對趙武靈王的諫言立功,被二哥趙惠文王封為平原君。
“這個平原君趙勝,年輕時倒還聰明,怎麽到了老來,就利令智昏……”趙括搖了搖著,感歎道時光可以把一個睿智機敏少年雕琢成昏聵不勘的老朽,更感傷自己對琬兒的感情會不會被時間衝淡,又惑者琬兒不再愛他了――畢竟那一次因墜馬造成的長眠,對他自己來說,不過是大夢一場,而對琬兒來說卻是半年光陰。
“哥哥,你的病才好就要玩?這次又不帶上我……”
“哥哥!”
“哥哥又在想什麽啊?”一個年少頑皮的聲打斷了趙括對戀人的恩念。
“沒,沒有想什麽。牧兒,兄長不在的時候,要好好照顧母親,還有整個馬服君封地上所有領民……”趙括***著這個少年的頭,他知道在那些有關未來的夢成為現實,在自己死於長平之後,正是這個唯一的弟弟趙牧,將成為了他馬服家最後的傳人,也是後世的馬氏一族的始祖。
“兄長……是什麽啊,哥哥就是哥哥,是我的好哥哥!還有,哥哥你是要出遠門吧?可是出遠門怎麽又要穿成這樣?”少年麵帶燦爛的笑容,天真地問道。
“不是,我隻是回邯鄲城去,去王城朝賀新王。下次吧,下次我一定帶上你和琬兒……”說到這裏,趙括頓時失聲,心中更是隱隱做痛。
那種兄弟之間的心有靈犀,讓年幼的弟弟從自己兄長細微的麵部變化感受到了他的痛苦,也機靈地不再說話。
不過片刻,一輛平常征戰所用的駟馬戰車就被拉到了趙括麵前。因為身穿冕服,趙括隻得在扈從的攙扶之下,略顯拖遝地登上了戰車左邊射手的位置。
戰國時代的駟馬戰車是由車左射手、車中禦手,車右戟手組成的三人車組。一般來說禦手是一車中地位最高的人――畢竟馭禦戰車不是一兩年就能學好的技術活兒。不過武將要指揮千軍萬馬,自然不能被自己的坐車束縛了手腳,因此原來車右戟手的位置就成為他們的首選――這就是為什麽軍中以右為尊的原因。
可是趙括卻與眾將軍們不同,他每次乘坐戰車,都選擇車左射手之位。這又引發了別人對他行為怪僻,為人高傲,特立獨行之類非議。實際趙括喜好射手之位的原因,是因為他射術高明,每次出行總是弓不離手,箭不離背;他又是武將出身的宗室,為了不忘征戰,他自然是選擇了車左之位,以方便隨時拉弓引箭,射殺各種或明或暗的“敵手”。
趙括上得戰車,回身向出來相送的母親、弟弟長揖之後,便和眾騎馬的扈從向西南方的邯鄲城出行去。
望著兒子身後留下的滾滾飛塵,母親隻是瀅瀅而望,默默不語;直到同來送行的小珠說了一句:“太夫人,您怎麽不告訴大公子,夫人……不,琬兒姐已被先王強收入宮中為義女之事……他們可能會長期分離.....”
“因為他愛琬兒……愛個一人可以使他變得堅強。”母親簡單的字句,說得卻是異常的緩慢。
“正因為大公子愛著琬兒姐。可您又不對他與實相告,將來,大公子他是會恨夫人您的!”小珠有些急切地問道。
母親笑了笑,輕輕拉過小珠纖細光潔的手,對她點了點頭:“小珠,我果然沒有白疼你,知道為老身著想了……”
“可是夫人…...”小珠話說了一半,又被母親打斷。
母親理了理零亂的華發,輕聲說道:“恨我嗎?更好,因為恨一個人可以是他變得更堅強!”
“夫人…...您就不怕大公子為此事而因記恨上王家,進而做出什麽不臣之舉,引來殺身滅門之禍嗎?”小珠繼續關係心著她思慕的大公子,雖然她知道自己的癡心妄念。
“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小珠。如果你能用你的愛去化解他的恨,讓他留戀在你的身體上……”母親用手輕輕拖起小珠圓潤而不失曲線之美的下巴,意味深長地說道。
母親太了解自己的兒子了,她知道趙括的胸中跳動一顆永不甘寂寞的心――這顆跳動的心,需要愛來讓安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