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哪兒來的野武士,還是哪家君上的下位食客,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這還有王法沒了?”兩撥人馬到了以劍鋒相交的當頭上了,對方為首的甲士才想起來就是在趙王城外,不是他們好放肆的地方。
“王法?自武靈王始,我趙都邯鄲地界之上用兵,超過了50人,都要向主官邯鄲地方的邯鄲大夫上報;得到批複之後,方可用兵。你們可有邯鄲大夫的手令?”趙括立於車上,仰首向著邯鄲北城樓,根本不屑與那甲士對視,便大聲反問道。
和先父趙奢一樣,趙括從來都認為他們嬴姓趙氏一門,是上古傳說中的“獄神”理正皋陶的後人;為了效法先人,他研習趙國律法的時間、對律法的了解,自然要比這些隻會使劍控弓的糾糾武夫多得多。
甲士一聽車上華服者一言,知道來者不善,這才仔細看來:隻見趙括一方扈從不過十數人,全著胡服,眾人雖身無片甲,卻也是個個仗劍挾弓,怒目橫眉看著自己;又看這十來號人擁著一輛正而八經的老舊戰車,車左筆直一位冕服大人;再看這位大人的所打旌旗,分明是一隻赤紅如豔陽的火鳥。
頗有一點見識的甲士當然知道這邯鄲城中能有這種派頭的非富即貴,立馬明白自己今天可開罪了惹不起的人物,卻又想不起邯鄲城中怎麽會有這麽一號角色。
於是,甲士半是嘀咕半是打探地問起了對方名號。
“瞎了你的狗眼,看到車上這麵大旗沒有?連趙國大公子,馬服君都不認得了!你才是哪個鄉野出來的泥腿子吧!”看到對方示弱,先前與甲兵們發生口角之爭的扈從,立刻得意起來,翹著拇指,自誇起家事。
“原來是邦司寇大人!”甲士一聽,愣了一小會兒,才反應過來,與他爭入城之路的大人正是主管趙國中央武庫兵器製造的大員,有‘大公子’之號的新任馬服君趙括。接著,他瞄眼再次確認,便覺得這位大人麵熟;原來自己和部下身上所穿之甲,正是去年他從邦司寇趙括手中,買下邯鄲地方武庫所出售舊甲。
於是甲士收劍入鞘,上前兩步來到趙括車邊,點頭哈腰地向趙括行了個拱手之禮,並解釋道:“在下是建信君府上食客!”
“食客?原來是私兵……”趙括再看這群甲兵,裝備精良,弓箭、弩、矛、投矛、戈、戟、殳樣樣不少,也覺得麵善,好像自己在什麽地方見過。不過他更多的注意到眾步甲身上所披之物,卻是整套車兵所用重甲。
“一看就知是不懂用兵的人臨時拚湊的兵馬。可惜了這上好的堅甲利器,竟然被他的主人配給了一群隻需一劍,便給闖蕩天下的遊俠――真是不倫不類啊。”趙括一念,這才想起自己記憶中沒有“建信君”這號人,於是又問甲士:“你家主人是?”
“正是王上新封之君,建信君!”甲士低頭沉默片刻,再次抱拳做答。
“建信君就是王族宗親趙穆。論輩分,他還是大公子您的晚輩!”身邊禦手一麵提示趙括,一麵把“晚輩”兩字提高了嗓子吼出來,顯然是在抬高自家身價,頗有狗仗人勢的味道。
“趙穆……趙穆……”趙括一邊輕聲念著趙穆之名諱,一邊回想起他記憶中的那個相貌絕美的翩翩少年。
***
趙括與趙穆第一次見麵是在一次趙惠文王下令舉行的圍獵活動上。那次圍獵,趙惠文王按照慣例,邀請了所有趙國公姓、公族、公室的成員,甚至連出使趙國的秦國嬴姓宗親都參於到其中――父親趙奢、趙括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因為趙括是身上流著一半燕國人的血,又是在燕度過的幼年時光,便常被族中同齡的公子、世子們嘲笑成“燕蠻小子”;再加上少不更事的他,常向小夥伴們說起他那些怪誕不經的夢,又成了眾小譏諷的對像;所以每次有族中少年夥伴集會玩樂,往往會有心無意地疏遠冷落他……到了最後,他總是會成為落單的一人。
那次圍獵,他還是如以前一樣,被他的年少的叔公、成年的侄兒們落下;一人一騎,孤單的在林間光陰斑駁的小道上穿行。
行到林間小道與草場相接之處時,趙括忽然他嗅到一陣香風撲麵吹來,興致一起,便下馬尋香而去。
不過是又行了一箭的距離,他就看到林間空地上,停著一輛少見的廂車。廂車裝飾華自不用說,更重要的是此車在陣陣清風的吹拂之下,發出了股股奇香。
等他再近一步,才發現這廂車車身用料是檀香木,所發淡淡幽香,更是車中焚有奇異熏香之功。
“好香啊!這是來自比荊楚還要南方的地方所出產的熏香吧!沒有想到能在這裏聞到如此異香!”趙括看到這廂車的裝飾如女兒家自用的,又聞到車上撲麵襲人的芬芳,再加上今日圍獵來得都是王公子弟,便料定車中之人不是趙國貴婦,就是王孫們的美妾。
“這位小哥真是有見識,在下聽公子丹說過,此香來自比百越之地還要南的地方。”車中之人說話了,音色純美、圓潤,可是細細聽來卻有一點怪怪的,或者說是有一點點中性地沙啞,卻又像是尖細的童聲。
憑中過往夢中所現的種種景象,趙括判斷道:“是叫做印度吧,不對,好像是叫天竺,還是身毒呢。”
趙括雖然能從夢中看到過去將來,南北東西,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便不能正確判斷所見之景,為何進何地。凡是夢中所見史書上沒有提及,他便當成未來;凡是自己未見之地,他就當成異邦。
車簾漸漸掀起來了,趙括首先看到的是一隻如白玉雕琢而成手,它優雅地扶在車框。接著,同樣纖細柔美的另一隻手掀開了隔在二人之間的那一片薄薄的綿簾。
廂車的主人微笑著,看著少年趙括,所謂“美目盼兮”,不過如是。
趙括不由為之一震,卻不是因為廂車的主人的美貌。
廂車之內一個位與他年紀相當的少年,靜若處子一般端坐著。
少年烏黑的長發如媚柳一般垂過臀部,自然地蔓延在車廂之內。他穿著一件華美的黑與紅相映的冕服,再配上他那如鹽似雪的肌膚,趙括立刻想到了一個很不等於合適,卻又十分貼切的詞來形容他--絕美。此時,趙括心中有此發毛:“天下竟有這樣美......美的男子。”
趙括不由自主地把眼前的少年與自己心中暗許的琬兒比較起來,結論居然是二者之美各有所長,不分伯仲。
“閣下是?”少年閃爍著如寶石般媚惑的兩眼,柔柔問道。
“在下趙括,公子奢之子。”趙括硬著頭皮做著自我介紹。
“原來是公子奢的世子,在下是公子丹內臣趙穆。要是論輩份,在下還是您的侄兒......”那個名叫趙穆的少年報以甜美而天真的微笑,顯得是那麽純美,如春日風,冬之暖陽。可是因為趙穆的名字和他所關愛的幼弟趙牧之名發音相同,趙括對這漂亮的侄兒產生了愛屋及烏式的好感,便和他交談了起來。
趙括看趙穆一身冕服,而不是獵裝,便問他原由。
“穆兒天生多病,體質不好,人都說我不像個趙氏男兒家,倒像是弱質女子......宗室公子們,都不願和穆兒玩耍……再說穆兒也沒有多少氣力和他們鬥狗縱馬,比劃刀劍。”趙穆恭敬的回答著“族中長輩”趙括的提問,眼中卻流露出淡淡的哀怨。
“原來他也和我一樣,被同族兄弟看成‘怪物’啊。”看著柔弱如兔的侄兒,趙括的心中頓時生出了想要保護他的念頭,卻不是這念頭有幾分是出於“長輩”對“晚輩”的關護,又有幾分是源於同病相惜。
俊朗如驕陽的少年趙括,就這樣和就淒美宛如暮中殘照的趙穆相遇了。盡管最初的見麵好像有一絲尷尬,但這兩個都受到排擠的少年卻很快成了的朋友。
兩小無猜的二人愉快的攀談著,都不會想到十多年之後,他們會因為種種事端,而互視對方如水火……(未完待續)
“王法?自武靈王始,我趙都邯鄲地界之上用兵,超過了50人,都要向主官邯鄲地方的邯鄲大夫上報;得到批複之後,方可用兵。你們可有邯鄲大夫的手令?”趙括立於車上,仰首向著邯鄲北城樓,根本不屑與那甲士對視,便大聲反問道。
和先父趙奢一樣,趙括從來都認為他們嬴姓趙氏一門,是上古傳說中的“獄神”理正皋陶的後人;為了效法先人,他研習趙國律法的時間、對律法的了解,自然要比這些隻會使劍控弓的糾糾武夫多得多。
甲士一聽車上華服者一言,知道來者不善,這才仔細看來:隻見趙括一方扈從不過十數人,全著胡服,眾人雖身無片甲,卻也是個個仗劍挾弓,怒目橫眉看著自己;又看這十來號人擁著一輛正而八經的老舊戰車,車左筆直一位冕服大人;再看這位大人的所打旌旗,分明是一隻赤紅如豔陽的火鳥。
頗有一點見識的甲士當然知道這邯鄲城中能有這種派頭的非富即貴,立馬明白自己今天可開罪了惹不起的人物,卻又想不起邯鄲城中怎麽會有這麽一號角色。
於是,甲士半是嘀咕半是打探地問起了對方名號。
“瞎了你的狗眼,看到車上這麵大旗沒有?連趙國大公子,馬服君都不認得了!你才是哪個鄉野出來的泥腿子吧!”看到對方示弱,先前與甲兵們發生口角之爭的扈從,立刻得意起來,翹著拇指,自誇起家事。
“原來是邦司寇大人!”甲士一聽,愣了一小會兒,才反應過來,與他爭入城之路的大人正是主管趙國中央武庫兵器製造的大員,有‘大公子’之號的新任馬服君趙括。接著,他瞄眼再次確認,便覺得這位大人麵熟;原來自己和部下身上所穿之甲,正是去年他從邦司寇趙括手中,買下邯鄲地方武庫所出售舊甲。
於是甲士收劍入鞘,上前兩步來到趙括車邊,點頭哈腰地向趙括行了個拱手之禮,並解釋道:“在下是建信君府上食客!”
“食客?原來是私兵……”趙括再看這群甲兵,裝備精良,弓箭、弩、矛、投矛、戈、戟、殳樣樣不少,也覺得麵善,好像自己在什麽地方見過。不過他更多的注意到眾步甲身上所披之物,卻是整套車兵所用重甲。
“一看就知是不懂用兵的人臨時拚湊的兵馬。可惜了這上好的堅甲利器,竟然被他的主人配給了一群隻需一劍,便給闖蕩天下的遊俠――真是不倫不類啊。”趙括一念,這才想起自己記憶中沒有“建信君”這號人,於是又問甲士:“你家主人是?”
“正是王上新封之君,建信君!”甲士低頭沉默片刻,再次抱拳做答。
“建信君就是王族宗親趙穆。論輩分,他還是大公子您的晚輩!”身邊禦手一麵提示趙括,一麵把“晚輩”兩字提高了嗓子吼出來,顯然是在抬高自家身價,頗有狗仗人勢的味道。
“趙穆……趙穆……”趙括一邊輕聲念著趙穆之名諱,一邊回想起他記憶中的那個相貌絕美的翩翩少年。
***
趙括與趙穆第一次見麵是在一次趙惠文王下令舉行的圍獵活動上。那次圍獵,趙惠文王按照慣例,邀請了所有趙國公姓、公族、公室的成員,甚至連出使趙國的秦國嬴姓宗親都參於到其中――父親趙奢、趙括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因為趙括是身上流著一半燕國人的血,又是在燕度過的幼年時光,便常被族中同齡的公子、世子們嘲笑成“燕蠻小子”;再加上少不更事的他,常向小夥伴們說起他那些怪誕不經的夢,又成了眾小譏諷的對像;所以每次有族中少年夥伴集會玩樂,往往會有心無意地疏遠冷落他……到了最後,他總是會成為落單的一人。
那次圍獵,他還是如以前一樣,被他的年少的叔公、成年的侄兒們落下;一人一騎,孤單的在林間光陰斑駁的小道上穿行。
行到林間小道與草場相接之處時,趙括忽然他嗅到一陣香風撲麵吹來,興致一起,便下馬尋香而去。
不過是又行了一箭的距離,他就看到林間空地上,停著一輛少見的廂車。廂車裝飾華自不用說,更重要的是此車在陣陣清風的吹拂之下,發出了股股奇香。
等他再近一步,才發現這廂車車身用料是檀香木,所發淡淡幽香,更是車中焚有奇異熏香之功。
“好香啊!這是來自比荊楚還要南方的地方所出產的熏香吧!沒有想到能在這裏聞到如此異香!”趙括看到這廂車的裝飾如女兒家自用的,又聞到車上撲麵襲人的芬芳,再加上今日圍獵來得都是王公子弟,便料定車中之人不是趙國貴婦,就是王孫們的美妾。
“這位小哥真是有見識,在下聽公子丹說過,此香來自比百越之地還要南的地方。”車中之人說話了,音色純美、圓潤,可是細細聽來卻有一點怪怪的,或者說是有一點點中性地沙啞,卻又像是尖細的童聲。
憑中過往夢中所現的種種景象,趙括判斷道:“是叫做印度吧,不對,好像是叫天竺,還是身毒呢。”
趙括雖然能從夢中看到過去將來,南北東西,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便不能正確判斷所見之景,為何進何地。凡是夢中所見史書上沒有提及,他便當成未來;凡是自己未見之地,他就當成異邦。
車簾漸漸掀起來了,趙括首先看到的是一隻如白玉雕琢而成手,它優雅地扶在車框。接著,同樣纖細柔美的另一隻手掀開了隔在二人之間的那一片薄薄的綿簾。
廂車的主人微笑著,看著少年趙括,所謂“美目盼兮”,不過如是。
趙括不由為之一震,卻不是因為廂車的主人的美貌。
廂車之內一個位與他年紀相當的少年,靜若處子一般端坐著。
少年烏黑的長發如媚柳一般垂過臀部,自然地蔓延在車廂之內。他穿著一件華美的黑與紅相映的冕服,再配上他那如鹽似雪的肌膚,趙括立刻想到了一個很不等於合適,卻又十分貼切的詞來形容他--絕美。此時,趙括心中有此發毛:“天下竟有這樣美......美的男子。”
趙括不由自主地把眼前的少年與自己心中暗許的琬兒比較起來,結論居然是二者之美各有所長,不分伯仲。
“閣下是?”少年閃爍著如寶石般媚惑的兩眼,柔柔問道。
“在下趙括,公子奢之子。”趙括硬著頭皮做著自我介紹。
“原來是公子奢的世子,在下是公子丹內臣趙穆。要是論輩份,在下還是您的侄兒......”那個名叫趙穆的少年報以甜美而天真的微笑,顯得是那麽純美,如春日風,冬之暖陽。可是因為趙穆的名字和他所關愛的幼弟趙牧之名發音相同,趙括對這漂亮的侄兒產生了愛屋及烏式的好感,便和他交談了起來。
趙括看趙穆一身冕服,而不是獵裝,便問他原由。
“穆兒天生多病,體質不好,人都說我不像個趙氏男兒家,倒像是弱質女子......宗室公子們,都不願和穆兒玩耍……再說穆兒也沒有多少氣力和他們鬥狗縱馬,比劃刀劍。”趙穆恭敬的回答著“族中長輩”趙括的提問,眼中卻流露出淡淡的哀怨。
“原來他也和我一樣,被同族兄弟看成‘怪物’啊。”看著柔弱如兔的侄兒,趙括的心中頓時生出了想要保護他的念頭,卻不是這念頭有幾分是出於“長輩”對“晚輩”的關護,又有幾分是源於同病相惜。
俊朗如驕陽的少年趙括,就這樣和就淒美宛如暮中殘照的趙穆相遇了。盡管最初的見麵好像有一絲尷尬,但這兩個都受到排擠的少年卻很快成了的朋友。
兩小無猜的二人愉快的攀談著,都不會想到十多年之後,他們會因為種種事端,而互視對方如水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