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可口的新麥,輔以肉末熬製而成的稠粥,就著席席吹來的山嵐穀風,吃在口中,本是愉悅舒心的快事。可就是如此適應時令的美味,在先前思念戀生,後又被老師荀子勾起遠慮的趙括的嘴裏,卻不在再是什麽可口佳肴。
需要細細輕嚼的麥粒,雖然被趙括的口中左右攪動,被牙齒慢慢研磨著,卻沒有半點入了他的咽喉食道。
“想來,此番樂乘定能得勝而歸。等他回來,我一定要再想法子,保他為雲中、雁門或是代郡之守――隻要是如此,其實我不能現在就當上大將軍,也可在邯鄲朝廷,輔助樂乘經營三郡之一。想來三個邊郡最多個征召約二十萬軍,其中更武備不懈之邊軍約數萬。如果樂乘抓緊練兵,使這數萬戰兵的作戰水平與中央近衛之軍相仿,再加上平時訓練用我所製造的後世武備……他們必將成為無敵於天下的雄師勁旅。屆時,莫說收拾那些在北方逞凶,不時入侵河南諸地的匈奴人,即便是麵對由那白起親率的秦國大軍,也是不足為我懼了!”趙括心有所想,不禁然忘記了咀嚼,更不說咽下口中食材。
看到自家弟子閉口不食,神情更是若有所思,身為師長的荀子還以為趙括依然在思考先前與他談論的“與匈奴人征戰之事”,於是有意挑起新的話題,以謙遜的語調向小珠問道:“小珠姑娘,不知是老夫胃口不適,還是你熬粥有方。這明明是新收之麥,我除了吃到新麥的清香之外,怎麽還嗅到一焦味?莫不是你把麥粥做糊?不對,這一星點糊味,吃到口裏,卻又可口,更有一種特別的香味……這滋味,就著這清風股股,真是別具一格……好吃,好吃啊!”
“這是……”小珠看了看母親,見她點頭,才向荀子解釋道:“這粥中除了新麥肉末之外,還有一成是前些年的陳麥――我擅自把陳麥炒製過後,再加了進新麥之中熬煮,所以這粥中才散發出一種別樣的糊香之味。”
“其實為了節約糧食,不使陳糧腐壞,很早以前我們將直接把新陳兩種麥粒搭配著熬製麥粥。小珠這丫頭用動腦子,想出了這把沒有多少水氣的陳麥先輕炒的法子,即讓陳麥更易做熟,又加了一股子烤香之味。”母親進一步解釋道。
“哦,想不到大公子會鑽研器械,他的貼身侍女,雖是女流庶子,竟然也會舉一反三,想出新菜式――真是難能可貴啊……反倒是我這個自詡為君子之人,四蹄不勤,上不得廟堂,下不得庖廚,嗬嗬……慚愧、慚愧啊。”荀子豁達大度,自嘲而笑道。
“先生又在取笑小珠了……”小珠矯捷一笑,如玉的臉上透出點點紅暈,不知是為篝火所映,還是因為母親和“最為老師”的荀子的誇讚。
“連堂堂一地封國也以陳糧做粥為食,看來我馬服之地著實不富啊――我這個縣令沒有當好啊!”荀子突然帶著一份自責,感慨道。
“不,先生不用自責。我紫山之地,雖然地小民眾,但是經營還算得當,所謂‘食陳糧’――也不盡然就是困窘所至。我家用陳糧做粥,是為了給封地領民做表率,讓他們知道當勤儉持家,不可像邯鄲城中之人那般奢靡成風――這是先夫在世之時,定下的規矩。”母親向荀子解釋道。
“以此舉動,上可告誡君王當知節度,下可教育子孫懂節儉……先馬服君高義――馬服一門家風正直啊。”荀子雖然在眾儒家子弟中算是能幹有為之人,但他終究是個理論多過實幹的“口號先生”,自然對身體力行的先馬服君趙奢多有敬重。當然,趙括奉他荀子為地方長官,也不是看重他辦事的能力,而是看著他那德行操守和名望,所能為他招攬來的眾多人材。
自己的老師荀子在一邊努力地“活躍”著氣氛,可趙括卻還是呆呆的看著火光,聽著柴火因燃燒而啪啪作響。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對話,到了他的耳中,卻成了一個個毫不相關,沒有邏輯的詞匯。
在仿佛間,他聽到了“炒麥”一詞,便立刻聯想到了將來如何在茫茫草原、千裏大漠上行動打仗――更重要的是,士兵們又靠吃什麽,才能涵養體力,以應付緊張的戰勢。
“總不能如這回子的冀中之戰一般,就地征糧吧――偌大的草原,怕是產不出多少斤兩入得了口的粟麥豆穀吧。”趙括看了看木豌中白生生,香噴噴的麥粥,端在手上細細端詳了一番,又想:“因糧於敵?讓我吃慣了素食五穀的趙國兵士,偶爾吃一來頓牛羊大餐,還可算做是犒勞軍士。可是當真要是讓他們天天吃膻腥的草原牛羊,日子一長了,不生出病來,影響戰力那才是怪了去了。”
想到此處,趙括腦中突然浮現起了眾多五大三粗的猛士,捧著肚子,哎喲連天,如鼠躥般四下尋找茅廁的窘態醜形,不禁地搖了搖頭,又忍不住,失笑了起來。
“大公子,你從剛才就一付失神的樣子,現如今,怎麽又傻笑了起來。”細心的小珠調皮而放肆地問道。
“喔……我是在想,士兵遠出爭戰,最怕的就是缺糧少食。如果將來行軍做戰之前,給每名兵士分發十來斤如此炒麥做為口糧,讓他們背在行囊之中,以應付不時之需。如此,即可讓士卒安心,又可減輕後方輜重壓力――這不是很好嗎?”說話之間,趙括終於又吃下一口麥粥,並誇讚道:“香濃可口……如果將來將士們出戰草原大漠,能喝上一口這樣的熱食,那還真不啻為美事一樁啊!”
“明明這粥就是清淡之香……”小弟趙牧正要糾正哥哥趙括之錯,卻不想被小珠阻止:“大公子是說以炒麥為粥……大公子,要是天天隻用炒麥做粥,可是會吃煩的。您記得要加上一些山間野菜,這樣就著吃,才不會讓腸胃難受。”
“可是草原上的野菜可和我們中原的不大一樣,要是吃出毒草來了……”趙括輕言戲弄小珠道;可看小珠一臉“凶相”,隻好改口道:“要不,讓軍士們帶上我家小珠出征,讓你當個廚娘――不對,是火頭娘如何!”
“大公子,你……”看到趙括居然又能如過出一般說笑,小珠也就中是假意惱怒,紅了粉麵,鼓了兩腮,可是眼眉卻是曲曲而彎,心中更是有幾分喜色。
“看來大公子……不,是朝廷真的有心要征伐匈奴……而大公子您也已經開如著手準備了。老夫雖然對征戰攻法之事不在行,也不讚同。可是先前聽大公了說起運輸輜重之事――老夫以為大公子這回還真的錯了!”吃完了麥粥,荀子放下碗勺,把嘴巴一抹,又要開始他的“教學活動”。
“老師,學生又錯了?”趙括知道荀子談論起兵學之事,比他還會高談闊論,不著邊際,可是現在他卻說到具體的運輸輜重……
趙括感到新鮮,於是拱手而問:“請老師指正一二!”
“你啊!犯的是本末倒置之大過矣!”荀子兩眼一瞪,大聲言道。
“本末倒置之過?”趙括這回子還真的一下子被荀子之說懵住,重複著荀子的話語。
非廣告,好書推薦,以下全是SCER作品,皆是品質上乘之作!
巴伐利亞玫瑰書號:1180
卑鄙在漢末書號:4687
竊明書號:8699
西斯的戰爭書號:1081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ahref=***://***.***./shobook.asp?Bl_id=1081target=_blank>西斯的戰爭</a>(未完待續)
需要細細輕嚼的麥粒,雖然被趙括的口中左右攪動,被牙齒慢慢研磨著,卻沒有半點入了他的咽喉食道。
“想來,此番樂乘定能得勝而歸。等他回來,我一定要再想法子,保他為雲中、雁門或是代郡之守――隻要是如此,其實我不能現在就當上大將軍,也可在邯鄲朝廷,輔助樂乘經營三郡之一。想來三個邊郡最多個征召約二十萬軍,其中更武備不懈之邊軍約數萬。如果樂乘抓緊練兵,使這數萬戰兵的作戰水平與中央近衛之軍相仿,再加上平時訓練用我所製造的後世武備……他們必將成為無敵於天下的雄師勁旅。屆時,莫說收拾那些在北方逞凶,不時入侵河南諸地的匈奴人,即便是麵對由那白起親率的秦國大軍,也是不足為我懼了!”趙括心有所想,不禁然忘記了咀嚼,更不說咽下口中食材。
看到自家弟子閉口不食,神情更是若有所思,身為師長的荀子還以為趙括依然在思考先前與他談論的“與匈奴人征戰之事”,於是有意挑起新的話題,以謙遜的語調向小珠問道:“小珠姑娘,不知是老夫胃口不適,還是你熬粥有方。這明明是新收之麥,我除了吃到新麥的清香之外,怎麽還嗅到一焦味?莫不是你把麥粥做糊?不對,這一星點糊味,吃到口裏,卻又可口,更有一種特別的香味……這滋味,就著這清風股股,真是別具一格……好吃,好吃啊!”
“這是……”小珠看了看母親,見她點頭,才向荀子解釋道:“這粥中除了新麥肉末之外,還有一成是前些年的陳麥――我擅自把陳麥炒製過後,再加了進新麥之中熬煮,所以這粥中才散發出一種別樣的糊香之味。”
“其實為了節約糧食,不使陳糧腐壞,很早以前我們將直接把新陳兩種麥粒搭配著熬製麥粥。小珠這丫頭用動腦子,想出了這把沒有多少水氣的陳麥先輕炒的法子,即讓陳麥更易做熟,又加了一股子烤香之味。”母親進一步解釋道。
“哦,想不到大公子會鑽研器械,他的貼身侍女,雖是女流庶子,竟然也會舉一反三,想出新菜式――真是難能可貴啊……反倒是我這個自詡為君子之人,四蹄不勤,上不得廟堂,下不得庖廚,嗬嗬……慚愧、慚愧啊。”荀子豁達大度,自嘲而笑道。
“先生又在取笑小珠了……”小珠矯捷一笑,如玉的臉上透出點點紅暈,不知是為篝火所映,還是因為母親和“最為老師”的荀子的誇讚。
“連堂堂一地封國也以陳糧做粥為食,看來我馬服之地著實不富啊――我這個縣令沒有當好啊!”荀子突然帶著一份自責,感慨道。
“不,先生不用自責。我紫山之地,雖然地小民眾,但是經營還算得當,所謂‘食陳糧’――也不盡然就是困窘所至。我家用陳糧做粥,是為了給封地領民做表率,讓他們知道當勤儉持家,不可像邯鄲城中之人那般奢靡成風――這是先夫在世之時,定下的規矩。”母親向荀子解釋道。
“以此舉動,上可告誡君王當知節度,下可教育子孫懂節儉……先馬服君高義――馬服一門家風正直啊。”荀子雖然在眾儒家子弟中算是能幹有為之人,但他終究是個理論多過實幹的“口號先生”,自然對身體力行的先馬服君趙奢多有敬重。當然,趙括奉他荀子為地方長官,也不是看重他辦事的能力,而是看著他那德行操守和名望,所能為他招攬來的眾多人材。
自己的老師荀子在一邊努力地“活躍”著氣氛,可趙括卻還是呆呆的看著火光,聽著柴火因燃燒而啪啪作響。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對話,到了他的耳中,卻成了一個個毫不相關,沒有邏輯的詞匯。
在仿佛間,他聽到了“炒麥”一詞,便立刻聯想到了將來如何在茫茫草原、千裏大漠上行動打仗――更重要的是,士兵們又靠吃什麽,才能涵養體力,以應付緊張的戰勢。
“總不能如這回子的冀中之戰一般,就地征糧吧――偌大的草原,怕是產不出多少斤兩入得了口的粟麥豆穀吧。”趙括看了看木豌中白生生,香噴噴的麥粥,端在手上細細端詳了一番,又想:“因糧於敵?讓我吃慣了素食五穀的趙國兵士,偶爾吃一來頓牛羊大餐,還可算做是犒勞軍士。可是當真要是讓他們天天吃膻腥的草原牛羊,日子一長了,不生出病來,影響戰力那才是怪了去了。”
想到此處,趙括腦中突然浮現起了眾多五大三粗的猛士,捧著肚子,哎喲連天,如鼠躥般四下尋找茅廁的窘態醜形,不禁地搖了搖頭,又忍不住,失笑了起來。
“大公子,你從剛才就一付失神的樣子,現如今,怎麽又傻笑了起來。”細心的小珠調皮而放肆地問道。
“喔……我是在想,士兵遠出爭戰,最怕的就是缺糧少食。如果將來行軍做戰之前,給每名兵士分發十來斤如此炒麥做為口糧,讓他們背在行囊之中,以應付不時之需。如此,即可讓士卒安心,又可減輕後方輜重壓力――這不是很好嗎?”說話之間,趙括終於又吃下一口麥粥,並誇讚道:“香濃可口……如果將來將士們出戰草原大漠,能喝上一口這樣的熱食,那還真不啻為美事一樁啊!”
“明明這粥就是清淡之香……”小弟趙牧正要糾正哥哥趙括之錯,卻不想被小珠阻止:“大公子是說以炒麥為粥……大公子,要是天天隻用炒麥做粥,可是會吃煩的。您記得要加上一些山間野菜,這樣就著吃,才不會讓腸胃難受。”
“可是草原上的野菜可和我們中原的不大一樣,要是吃出毒草來了……”趙括輕言戲弄小珠道;可看小珠一臉“凶相”,隻好改口道:“要不,讓軍士們帶上我家小珠出征,讓你當個廚娘――不對,是火頭娘如何!”
“大公子,你……”看到趙括居然又能如過出一般說笑,小珠也就中是假意惱怒,紅了粉麵,鼓了兩腮,可是眼眉卻是曲曲而彎,心中更是有幾分喜色。
“看來大公子……不,是朝廷真的有心要征伐匈奴……而大公子您也已經開如著手準備了。老夫雖然對征戰攻法之事不在行,也不讚同。可是先前聽大公了說起運輸輜重之事――老夫以為大公子這回還真的錯了!”吃完了麥粥,荀子放下碗勺,把嘴巴一抹,又要開始他的“教學活動”。
“老師,學生又錯了?”趙括知道荀子談論起兵學之事,比他還會高談闊論,不著邊際,可是現在他卻說到具體的運輸輜重……
趙括感到新鮮,於是拱手而問:“請老師指正一二!”
“你啊!犯的是本末倒置之大過矣!”荀子兩眼一瞪,大聲言道。
“本末倒置之過?”趙括這回子還真的一下子被荀子之說懵住,重複著荀子的話語。
非廣告,好書推薦,以下全是SCER作品,皆是品質上乘之作!
巴伐利亞玫瑰書號:1180
卑鄙在漢末書號:4687
竊明書號:8699
西斯的戰爭書號:1081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ahref=***://***.***./shobook.asp?Bl_id=1081target=_blank>西斯的戰爭</a>(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