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開帶死戰的決心,聽從了繚子丟盔棄甲的建議,令屬下五百陷隊銳士齊齊列在他麵前訓話。開始,他話不多說,隻是叫眾兵脫掉頭盔、退去甲胄。接著,自己便帶頭,摘下了頭盔……
一陣如雨似雹的掛甲之聲後,五百陷隊銳士皆隻有一件戰袍在身,個個精神抖擻、生龍活虎地聳立在了秦開眼前。
看著這些體格健壯的袍澤,還他們戰袍下微微露出的肌肉,秦開不由再次熱血沸騰。他高聲道出心中所想:“兄弟們,左軍被襲,損失慘重的消息,我就不瞞大家了!可是知道,死傷的左軍兄弟,多是陣戰矛兵――是我趙國軍中最無本領的新兵們!可是這是這些做夢都在叫娘的新兵蛋子們,在他們的將軍一聲令下後,便毫不吝惜性命,全力衝向了匈奴人的箭雨矢雹之中。就我所知,他們不過千把號人,而剛才傳來的戰報上說:傷者近千,死者逾百――也就是說,在他們用雙足對匈奴戰馬的四蹄,勇猛而進,沒有一個人後退的――這才是我中原男兒的血性本色啊!
要知道,這百多個小娃兒是代我們這些帶罪之人去死的――都怪我這個頭目,錯以為匈奴人會攻我右軍,才把大家拉到了這裏――可是匈奴人攻了左軍!
我北伐大軍主將馬服君又要我以諸位步卒,殺敗匈奴騎兵,方能使大家脫罪;君上為何要如此做呢?那是要給大家機會,立功抵罪的機會!而如今,左軍新敗,便使我等的罪責更深了一層……
為此,我決意以丟盔棄甲,以輕衣戰袍更於我軍陣前,威嚇匈奴騎兵――如他們膽敢攻來,我陷隊銳士,正好以輕械簡裝,像左軍的小子們那樣,與之對攻!
戰罷,若生,我等就是北伐之戰的頭功之士;如死,我等也可去了身上汙名!”
說完,秦開將長劍拔出,重重地插在地上,又是一聲:“眾兄弟,無論生死,這裏都將是我輩的光榮之地!”
秦開言畢,那五百陷隊銳士,也是如他一般心潮澎湃。有的將鐵劍舉過頭頂,大聲而呼;有的幹脆就把戰袍脫下,袒胸露背,以示勇武英豪。
“真是奸啊,先叫人脫了鎧甲,才說要赤身力戰之事,擺明了就是在陷害眾兵嘛――誰要是再穿上甲胄,便是膽小怯懦,定會被人嘲笑,這輩子都不要想挺直了身子活!”繚子又在一邊吹冷氣、潑涼水――當然,他也有他的打算,不希望等到戰時,秦開太過拚命,壞了他的計劃;反過來說,要是秦開知道繚子還有新計,也不可能正是作出與匈奴騎兵死戰之勢,同樣會壞了他的計劃――要想騙敵人,便要先騙過自己人……
回過來,在中軍行營中召的臨時軍事會議中,無論是趙括還是秦開、繚子,當然還有龐援等趙軍多數將領都判斷匈奴騎兵就是貪婪的惡狼一樣――在左軍那裏得手之後,還會借著北伐大軍進入平原地區前的最後一次機會發起一次襲擊。
“散了吧,大家個自小心,不要冒然出擊,給匈奴人找到機會就是了!”趙括洪亮的聲音傳到了諸們將軍都尉的耳中,可是眾將一時是都沒有什麽動作,反而是點兒吃驚地看了看趙括――他們都知道邯鄲中城有個大公子,馬服君趙括是個從不輕意服輸的人,都以為趙括還會有什麽新動作,扳回昨日因為左軍將軍貪功而輸掉的一局。
趙括環看眾將,見大家皆是立在原地,個個默然不語,甚至有幾分沮喪之色;於是他笑著,再次重複著先前之言:“大家小心行事,不要貪一時之功,冒然出擊,又讓匈奴人鑽了空子就是――大家放巳,本將自有後手!”
“這裏是我趙國代郡,我軍算是內線作戰,必能截殺那隊匈奴騎兵!”龐援以趙括近衛主官的身份,代趙括向大家說明道。
“還有我紫山騎士,大家可能隻是對冀中之戰有所耳聞,卻不知它真正的厲害!”李同立在趙括身後,亮出腰間利劍,作出將要拔劍而出,直奔戰場的樣子。
“嗬……”眾將大眼瞪小眼之後,便從口中發出了如是一聲。
趙括又看眾將麵色和樂了一些,便又放出話來,算是給大家吃了安神湯藥:“後天,我軍便出了這惱人的丘陵之地――一出此處,我立刻派出騎兵,追擊那群天殺的匈奴遊騎,為死難的我趙國子弟報仇雪恨!”
“哦!”幾名將領輕聲回應著,心中的石頭也算是放了下來;他們以為“從不肯認輸的大公子”的後招是進入平原後便用騎兵追殺匈奴人,卻不知道就在趙括與他們商議兵事之前,已經與秦開派來說明計略的繚子約定,爭取在明日結果了那些匈奴騎兵。
正因為有繚子交底,趙括這個初為一方大將的青年將軍,才會在比當年紀大不少的眾將尉麵前,挺胸直腰,底氣十足。
當然,繚子回一趟中軍,以他的性子,自然不會是白白向趙括報告計謀了事。諸將散後,繚子便找上趙括,給他找了兩件事情做。
其一,秦開、繚子的小計小謀定下來後,趙括所要麵臨的問題,便是如何把匈奴騎兵調動到右軍。
對於此事,趙括一笑了之,立刻下令,從前軍的騎兵中抽出了一閭約摸一千騎騎射之兵,作大了聲勢,大張旗鼓、搞得塵土飛揚地支援被打得半殘的左軍――左軍中有了比自家多出一倍、實力不在其下的趙國騎兵,匈奴人再傻,也不敢碰了。於是匈奴人的目標隻好鎖定在右軍身上。
其二,繚子突然向趙括要大量投矛和投矛手――這還真把趙括給難住了。
隨著戰國時代,戰爭規模的擴大化,作為過去戰場上的王者――戰車,已經不在吃香,就更不要說作為“戰車上必備的五種兵器”之一的投矛了。所以現在趙國國內,投矛的數量都是少得可憐,而會用投矛的投矛手,更不是多……
趙括為趙國守相後,曾經對趙國武器生產作過優化,像投矛這種性能平平且造價相對昂貴的投擲兵器,自然是被他列入需淘汰的老玩意的名冊中――這次北伐又是他所謀劃,投理所當然地是一把也沒帶來。
趙括扶劍而立,來回走動了一下,想出個餿點子乎弄繚子――他下令將步戰用的酋矛,從矛杆中間斬斷,充作簡易投矛了事。(真正的投矛可是說是大型化了的矢頭帶翼的手拋箭,而非長矛――可能更像後世的長槍,隻是是硬杆)
聽完趙括“騙完了事”的應付之策,繚子把雙眼一眯,興高采烈道:“要的就是更像平常矛樣的物件!”
趙括看繚子沒有不悅,反而如得到不義之財般,大為高興,還以為他又在玩什麽兒戲之事,於是一本正經,拉臉問道:“戰場是白光紅流之地,不是小子們的遊戲場,你要這半截長矛做什麽?”
“也就是用這一次,迷惑匈奴人,讓他們以為我軍手中用的是一般長矛……有情等他們衝到四十步時,哼哼!”說著繚子麵露凶光,身散殺氣――第一次親臨一線作戰的他,顯然隻知殺戮的快感,而無所謂被殺者的心境,顯示出一種強者初成的氣概。
“大丈夫,要立功名,就當如此!”趙括還是用他習慣的作法,鼓勵繚子,想把他塑造成一名無畏強敵的驕勇之將。(未完待續)
一陣如雨似雹的掛甲之聲後,五百陷隊銳士皆隻有一件戰袍在身,個個精神抖擻、生龍活虎地聳立在了秦開眼前。
看著這些體格健壯的袍澤,還他們戰袍下微微露出的肌肉,秦開不由再次熱血沸騰。他高聲道出心中所想:“兄弟們,左軍被襲,損失慘重的消息,我就不瞞大家了!可是知道,死傷的左軍兄弟,多是陣戰矛兵――是我趙國軍中最無本領的新兵們!可是這是這些做夢都在叫娘的新兵蛋子們,在他們的將軍一聲令下後,便毫不吝惜性命,全力衝向了匈奴人的箭雨矢雹之中。就我所知,他們不過千把號人,而剛才傳來的戰報上說:傷者近千,死者逾百――也就是說,在他們用雙足對匈奴戰馬的四蹄,勇猛而進,沒有一個人後退的――這才是我中原男兒的血性本色啊!
要知道,這百多個小娃兒是代我們這些帶罪之人去死的――都怪我這個頭目,錯以為匈奴人會攻我右軍,才把大家拉到了這裏――可是匈奴人攻了左軍!
我北伐大軍主將馬服君又要我以諸位步卒,殺敗匈奴騎兵,方能使大家脫罪;君上為何要如此做呢?那是要給大家機會,立功抵罪的機會!而如今,左軍新敗,便使我等的罪責更深了一層……
為此,我決意以丟盔棄甲,以輕衣戰袍更於我軍陣前,威嚇匈奴騎兵――如他們膽敢攻來,我陷隊銳士,正好以輕械簡裝,像左軍的小子們那樣,與之對攻!
戰罷,若生,我等就是北伐之戰的頭功之士;如死,我等也可去了身上汙名!”
說完,秦開將長劍拔出,重重地插在地上,又是一聲:“眾兄弟,無論生死,這裏都將是我輩的光榮之地!”
秦開言畢,那五百陷隊銳士,也是如他一般心潮澎湃。有的將鐵劍舉過頭頂,大聲而呼;有的幹脆就把戰袍脫下,袒胸露背,以示勇武英豪。
“真是奸啊,先叫人脫了鎧甲,才說要赤身力戰之事,擺明了就是在陷害眾兵嘛――誰要是再穿上甲胄,便是膽小怯懦,定會被人嘲笑,這輩子都不要想挺直了身子活!”繚子又在一邊吹冷氣、潑涼水――當然,他也有他的打算,不希望等到戰時,秦開太過拚命,壞了他的計劃;反過來說,要是秦開知道繚子還有新計,也不可能正是作出與匈奴騎兵死戰之勢,同樣會壞了他的計劃――要想騙敵人,便要先騙過自己人……
回過來,在中軍行營中召的臨時軍事會議中,無論是趙括還是秦開、繚子,當然還有龐援等趙軍多數將領都判斷匈奴騎兵就是貪婪的惡狼一樣――在左軍那裏得手之後,還會借著北伐大軍進入平原地區前的最後一次機會發起一次襲擊。
“散了吧,大家個自小心,不要冒然出擊,給匈奴人找到機會就是了!”趙括洪亮的聲音傳到了諸們將軍都尉的耳中,可是眾將一時是都沒有什麽動作,反而是點兒吃驚地看了看趙括――他們都知道邯鄲中城有個大公子,馬服君趙括是個從不輕意服輸的人,都以為趙括還會有什麽新動作,扳回昨日因為左軍將軍貪功而輸掉的一局。
趙括環看眾將,見大家皆是立在原地,個個默然不語,甚至有幾分沮喪之色;於是他笑著,再次重複著先前之言:“大家小心行事,不要貪一時之功,冒然出擊,又讓匈奴人鑽了空子就是――大家放巳,本將自有後手!”
“這裏是我趙國代郡,我軍算是內線作戰,必能截殺那隊匈奴騎兵!”龐援以趙括近衛主官的身份,代趙括向大家說明道。
“還有我紫山騎士,大家可能隻是對冀中之戰有所耳聞,卻不知它真正的厲害!”李同立在趙括身後,亮出腰間利劍,作出將要拔劍而出,直奔戰場的樣子。
“嗬……”眾將大眼瞪小眼之後,便從口中發出了如是一聲。
趙括又看眾將麵色和樂了一些,便又放出話來,算是給大家吃了安神湯藥:“後天,我軍便出了這惱人的丘陵之地――一出此處,我立刻派出騎兵,追擊那群天殺的匈奴遊騎,為死難的我趙國子弟報仇雪恨!”
“哦!”幾名將領輕聲回應著,心中的石頭也算是放了下來;他們以為“從不肯認輸的大公子”的後招是進入平原後便用騎兵追殺匈奴人,卻不知道就在趙括與他們商議兵事之前,已經與秦開派來說明計略的繚子約定,爭取在明日結果了那些匈奴騎兵。
正因為有繚子交底,趙括這個初為一方大將的青年將軍,才會在比當年紀大不少的眾將尉麵前,挺胸直腰,底氣十足。
當然,繚子回一趟中軍,以他的性子,自然不會是白白向趙括報告計謀了事。諸將散後,繚子便找上趙括,給他找了兩件事情做。
其一,秦開、繚子的小計小謀定下來後,趙括所要麵臨的問題,便是如何把匈奴騎兵調動到右軍。
對於此事,趙括一笑了之,立刻下令,從前軍的騎兵中抽出了一閭約摸一千騎騎射之兵,作大了聲勢,大張旗鼓、搞得塵土飛揚地支援被打得半殘的左軍――左軍中有了比自家多出一倍、實力不在其下的趙國騎兵,匈奴人再傻,也不敢碰了。於是匈奴人的目標隻好鎖定在右軍身上。
其二,繚子突然向趙括要大量投矛和投矛手――這還真把趙括給難住了。
隨著戰國時代,戰爭規模的擴大化,作為過去戰場上的王者――戰車,已經不在吃香,就更不要說作為“戰車上必備的五種兵器”之一的投矛了。所以現在趙國國內,投矛的數量都是少得可憐,而會用投矛的投矛手,更不是多……
趙括為趙國守相後,曾經對趙國武器生產作過優化,像投矛這種性能平平且造價相對昂貴的投擲兵器,自然是被他列入需淘汰的老玩意的名冊中――這次北伐又是他所謀劃,投理所當然地是一把也沒帶來。
趙括扶劍而立,來回走動了一下,想出個餿點子乎弄繚子――他下令將步戰用的酋矛,從矛杆中間斬斷,充作簡易投矛了事。(真正的投矛可是說是大型化了的矢頭帶翼的手拋箭,而非長矛――可能更像後世的長槍,隻是是硬杆)
聽完趙括“騙完了事”的應付之策,繚子把雙眼一眯,興高采烈道:“要的就是更像平常矛樣的物件!”
趙括看繚子沒有不悅,反而如得到不義之財般,大為高興,還以為他又在玩什麽兒戲之事,於是一本正經,拉臉問道:“戰場是白光紅流之地,不是小子們的遊戲場,你要這半截長矛做什麽?”
“也就是用這一次,迷惑匈奴人,讓他們以為我軍手中用的是一般長矛……有情等他們衝到四十步時,哼哼!”說著繚子麵露凶光,身散殺氣――第一次親臨一線作戰的他,顯然隻知殺戮的快感,而無所謂被殺者的心境,顯示出一種強者初成的氣概。
“大丈夫,要立功名,就當如此!”趙括還是用他習慣的作法,鼓勵繚子,想把他塑造成一名無畏強敵的驕勇之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