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樓煩騎兵,在平曠於砥的盆地平原上飛弛如山穀刮過的嵐風,似海上巨濤鋪天蓋地。不論其個體的戰術水平如何,單是這萬馬奔騰的氣概,就足以壓迫他們的對手,使其屈服,更不要說他們所能使出的幾種具有毀滅一切的攻擊力的打擊手法。
他們的攻擊方式之一,就是匈奴遊騎們在趙軍趕往邊郡時使過的招數:回馬箭。隻是他們在數量上要百倍於那支擾襲行進中的趙軍的匈奴遊騎兵,而其攻擊力自然也與他們的數量成正比。
設想這數萬樓煩騎兵衝到趙陣之前,突然以最快的速度操控戰馬掉轉方向,當他們的戰馬轉向之時,每列陣中的樓煩射手也齊齊轉過身來,從馬臀方向上,朝著敵軍前列放箭……之後,是第二列樓煩騎兵放箭,第三列……箭雨驟然而下,射殺對麵補上來的第二列、第三列敵軍――這是多麽恐怖而充滿了毀滅性的打擊啊。
不過眼下,樓煩人不能用這樣的招數了。一來是他們的隊列已經被先前趙國驃騎兵的攻擊給攪亂,他們的行列彎曲,前列落到了後麵,後列又衝到了前麵,已經失去了大隊騎兵齊射使用回馬箭的隊形――而不成列的齊射密度怎麽也達不到箭雨瓢潑的效果,不過是在浪費他們的箭矢。
二來,樓煩騎兵本就不是很想使出回馬箭,他們想要衝入趙軍“混亂”的陣線,用手中長劍斬殺趙國兵卒,擒住他們的主將趙括,為解決趙國在北方的勢力,為了給他信樓煩部落贏得個生存的機會,他們要來個一勞永勉的最後了斷。
為此,他們用上另一種拿手的具有毀滅一切的攻擊力的打擊手法。
按樓煩白羊王的想法,想要全軍以雷霆萬鈞之勢衝擊趙陣,於是一開始,他先讓軍中戰馬整齊化一的慢走向前,然後再慢跑,再快跑,最後便是策馬狂奔,直衝趙軍。如此狠招,配合上這數萬騎眾,光用馬蹄都能踏斷趙國兵兵的脊梁骨,將趙軍踩成肉泥血漿。
雖然趙括並不清楚白羊王有如此辣手的打算,可出於他不甘心後人一招,為人所製的性格,下令驃騎兵們對樓煩騎兵的衝擊進行適度的騷擾;而繚子又靈光一現,想出射殺樓煩號手進而打擊樓煩人指揮係統的戰術……結果就在樓煩騎兵們按部就班地把馬兒加速到快跪,正要快馬加鞭,發起極速衝刺之時,他們的進攻步驟,還有進軍的步調通通都被趙國驃騎兵打亂了。
要重新調整隊列,再行進攻?可是全軍已經攻於半程,此時距離正在退入城中的趙軍不過數裏地了,已經可能看到趙國戰旗上的趙字。在這種距離上,已經不允許樓煩人再做調整了。
退回去,然後再攻?隻怕是反讓趙軍找到了攻擊的機會。
“隻有硬著頭皮上了!”白羊王立在小土丘上,看到眼前情竟,居然很是難得的在關鍵時刻做出一個還算是明智的決定。隻是他的這個決定,不過是把他的騎兵進一步推向趙括為他們設下的陷阱之中。
身後又傳來了白羊王的司令號角聲,樓煩人的萬夫長、千夫長們聽出他們的大王要他們繼續進軍。萬夫長、千夫長們雖然知道現在戰馬速度大減衝擊力肯定不高,可也知此時軍情緊急,再說催促進攻的號角之聲尤在耳邊,不用多想,便毫不猶豫的劍長一指,大聲令道:衝!給我衝!
樓煩大軍雖然因為趙國驃騎兵的擾襲而速度大減,無法全力衝鋒,可是仗著人多勢大,氣浪馬流,還是給於當麵的趙軍極大的壓力。
“好了,是時候了!”看到樓煩前列已亂,卻依然奮勇攻來,趙括知道他要釣的魚兒已經上鉤,現在正是收起釣線,與那貪吃的樓煩大魚較量一二的大好時機。
趙括不發一語,而是抽出他的將軍上劍,指向迎麵而來的樓煩大軍:“東西兩營,出擊!”
將令一到,以車、騎兵種為前鋒主力,步卒為後隊的趙軍東西兩營人馬,各約一萬兵力便如離弦之箭而出,又似巨獸獠牙襲向獵物。
兩支趙軍一左一右,一東一西,向樓煩騎兵合擊而來。
可能是因為臨陣之時還是有一點慌張,也許是因為撲麵而來的樓煩騎兵給了他太大的壓力,趙括還是過早的下令兩營兵馬出擊。
結果,原本是要合圍樓煩騎兵的東西兩營趙軍的兵鋒卻不偏不倚地攻到了樓煩騎兵的兩肋。
兩營趙軍用的是以車兵為先導,騎兵在後,步卒壓陣的新戰法攻來。當戰車上的射手與騎兵們一起放箭,箭幕襲來之時,樓煩騎兵有此驚呆了。
在他們的記憶中,以趙國為代表的中原騎兵的戰術是如此的:中央是以車兵和步兵為主的合成部隊,車兵用來衝擊敵陣,步兵緊隨車兵之後,根據實際戰況,或是用步兵方陣,或是以單兵亂陣消滅被騎兵衝亂的敵方;而中原人的騎兵所做的不過是在前鋒當當斥侯,或在中軍兩翼協同作點,放點箭矢,可不讓就是追擊一下逃竄的殘敵諸如此類的工作。
而眼麵所前趙國騎兵,打扮與自己差不多,頭戴皮帽,一身隻防護著胸前背後的,最多能擋住流矢的皮革紮甲,一彎角弓,腰間是一柄長劍――這分明就是他們所熟悉的舊式趙國騎兵,而非先前力戰他們的重裝騎兵的趙國精騎。
可是舊式的趙國騎兵卻用上了與他們一樣的衝擊戰術,要與他們硬碰硬!
趙國騎兵的衝擊戰術又與樓煩騎兵的大不相同,他們的有曾經在中原廣袤無垠的大平原上橫行無忌的戰車為其開路,所以要比草原騎兵的衝鋒來得要從容不迫得多。趙國騎兵甚至可以在衝擊之時做出釋放箭矢的戰術動作,來攻擊樓煩人――放箭之後,馬速會相對減慢,不利於之後的高速衝擊,所以沒有戰車開道的樓煩人是絕對不會做出這種浪費馬速的“門外漢”的行為的。
當一陣箭雨過後,以側身迎擊趙軍的樓煩騎兵兩翼已經出現了傷亡,好在死者多是縱行上的騎兵,影響不到樓煩大軍的進攻。可接下來樓煩人要迎擊的是趙國軍兵的從側麵而來的強力衝擊。
趙國戰車上的戟手將三戈戟一橫,擺出車兵衝鋒時的經典戰術,帶領著車後的騎兵衝向樓煩騎兵。
車輪轟轟向前,發出呼呼的厲聲,很多打從娘胎裏出來就沒有看過這種“怪物”的年**煩騎手心中一慌,想也不想就駕馬避讓,結果擾亂了己方兩翼陣角不說,還給趙國戰馬兵讓出了施展的空間。
其實相對於騎兵,戰車兵更害怕前方的障礙物,因為騎兵遇到前方有障礙了,還可以選擇靈巧的避開,又或者有騎術精湛者,可讓馬兒淩空一跨飛躍障礙;而車兵則做不到這些,戰車笨重而不便於操作,麵對當麵之敵,隻有毫無避讓的直直硬撞上去――至於是撞壞了對手,還是撞傷了自己,那都要看說不汪,道不明的運氣了。
所以多數時候戰車兵會選擇在與敵陣接觸之前,像樓煩人用回馬箭一般,操控戰馬,使戰馬從敵陣邊掠過,利用車速,還有用戟手鋒利的三戈戟掃如蛤麥收穀一般從敵兵的身上劃過,收割敵兵的人頭或是四肢,甚至是半個身軀。
可是現在側衛樓煩大軍兩翼的樓煩騎兵居然嚇得作鳥獸四散,一些樓煩騎兵亂作一團,同時也擋住了趙國車兵轉向而行,使出他的“割麥絕招”的路線。
按趙軍戰間定下的新戰法,車兵轉向之後,割倒一列樓煩騎兵,從樓煩陣中撕下一塊“肉”後,便是趙國騎兵從樓煩陣前的傷口處攻入,與樓煩騎兵展開白刃戰,從而把樓煩騎兵死死在拖在原地,抵消樓煩人的騎兵機動優勢,然後,趙國步兵緊跟著騎兵的尾巴攻入已經無法動彈的樓煩騎兵――沒有馬蹬的騎兵找起白刃戰來,可比步兵差上很多。於是同樣是三萬人對三萬人的會戰,趙軍又有合圍之優勢,即便是打成拚死血戰,趙軍也可獲勝。
可是眼下的情況是,趙國車兵無法施展其戰術。趙國,包括中原列國的車兵,多半是國人甚至是世襲貴族出身的,他們本身就是軍中精銳甲士,是武士;隻不過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大規模步兵方陣的出現,隨著戰車在實戰中地位的下降,而使得附屬於戰車的他們的地位變得無足重輕罷了。
作為武士也有屬於他們一份榮耀與驕傲,而現在,他們似乎感到,這正是他們找回那份早以失去的榮耀與驕傲的時候。
“如果硬要使用原有戰術,便會被擋在前麵的樓煩亂騎搞得個馬翻車毀……是果是直衝入成群的樓煩騎兵中呢,那又是怎麽樣?”很多禦手的心中都做這樣的算計――很顯然,同樣是馬翻車毀,甚至是人亡,攻入敵陣中,給敵軍製造更大的毀亂,為後來的騎兵開出一個更好的局麵才是更好的選擇。
“擾亂敵陣,本就是我等的任務!向前衝吧!”禦手以眼傳神,把決心一戰而成就名節的心思傳達給了身在其左右的射手、戟手。他所得到的回應也是默許的眼神、果決的點頭。
在戰車上三名員成的默契之下,禦手將絳繩一抽,打在戰馬身上,戰車靠著戰馬的蠻力徑直衝向樓煩兩翼的亂陣之中。
為了保護己方騎兵、步兵不受樓煩騎兵的反衝擊,趙國車兵們快馬加鞭,把車速提升到最快,全然不顧及他們的戰馬已經口吐白沫、鼻冒清煙――因為那些新式騎兵的出現,特別是車騎兵向世人所展示的強大破壞力,使他們心中都約隱感到屬於戰車的輝煌歲月已經一去不赴反。他們現在所以做的,不過是在戰車的黯然退出戰場前,用手中的重戟、用車輪在大地之上再勾勒出一抹夕陽落山的壯美。
雖然認定此次戰鬥可能是自己最後的輝煌,可是禦手們一點而也不含糊,他們努力得使兩車之間的空隙保持在一定距離之內,這個距離既要保證己方戰車在高速前進之時能盡可能多的楔入敵陣而是過早的不被敵軍過摧毀,又不能間隔過遠,使敵騎從兩車之間安全通過而不被三戈戟勾掛倒。
戰車隊就這樣竭力保持著高速平行推進,與樓煩騎兵相接了。
雖然趙國車兵竭盡全力相要突入樓煩陣中更深的地方,而樓煩人確實在戰車如蠻牛般橫衝直撞的氣勢之下,發生了個別混亂的現象,但是總的多來,戰車對以密集隊列開進的樓煩騎兵的整體傷害並不大。雖然戰車所衝之處,所過之境,樓煩騎兵不是被戟勾倒一片,就是被傾複的戰馬撞倒一堆,可是數萬騎兵所組成的軍陣,怎麽可能被從左右兩翼襲來的幾十輛笨重的戰車摧垮呢。
當趙國戰車的戰馬陷足、車輪飛離、車廂開裂之時,車兵們不過是比原本計劃的從敵陣邊掠過的戰術多攻入了樓煩兵陣兩三行,在樓煩軍兩翼製造的混亂甚至不如先前驃騎兵們所做。
雖然沒有達到預想的目的,可是失去了戰車的趙國車兵從墜車的暈眩清醒過來之後,又依著殘破的戰場,用弓矢長戟繼續做戰,因為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他們為隨後而的騎兵打開了攻擊樓煩騎兵的通道。
因為車兵的舍命衝殺,樓煩騎兵大陣的兩翼出現了小小的缺口。趙國騎兵便從這個小缺口處突入敵陣中與樓兵騎兵相互對砍亂斬時來。一時間樓煩軍兩翼刀光劍影,殺聲四起――當然,本想與中路騎兵共進的兩翼樓煩騎兵被趙國騎兵給拖住了馬腿,進不得,也退不得,隻好留在原地混戰起來。
又從整體上看,原來一字平行而進的樓煩大軍現在變成了中央突出,兩翼靠後的雁形,他們距離全陣崩潰又更進了一步,當然,他們距離趙括設在平邑城下的中軍本陣也更近了一步。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他們的攻擊方式之一,就是匈奴遊騎們在趙軍趕往邊郡時使過的招數:回馬箭。隻是他們在數量上要百倍於那支擾襲行進中的趙軍的匈奴遊騎兵,而其攻擊力自然也與他們的數量成正比。
設想這數萬樓煩騎兵衝到趙陣之前,突然以最快的速度操控戰馬掉轉方向,當他們的戰馬轉向之時,每列陣中的樓煩射手也齊齊轉過身來,從馬臀方向上,朝著敵軍前列放箭……之後,是第二列樓煩騎兵放箭,第三列……箭雨驟然而下,射殺對麵補上來的第二列、第三列敵軍――這是多麽恐怖而充滿了毀滅性的打擊啊。
不過眼下,樓煩人不能用這樣的招數了。一來是他們的隊列已經被先前趙國驃騎兵的攻擊給攪亂,他們的行列彎曲,前列落到了後麵,後列又衝到了前麵,已經失去了大隊騎兵齊射使用回馬箭的隊形――而不成列的齊射密度怎麽也達不到箭雨瓢潑的效果,不過是在浪費他們的箭矢。
二來,樓煩騎兵本就不是很想使出回馬箭,他們想要衝入趙軍“混亂”的陣線,用手中長劍斬殺趙國兵卒,擒住他們的主將趙括,為解決趙國在北方的勢力,為了給他信樓煩部落贏得個生存的機會,他們要來個一勞永勉的最後了斷。
為此,他們用上另一種拿手的具有毀滅一切的攻擊力的打擊手法。
按樓煩白羊王的想法,想要全軍以雷霆萬鈞之勢衝擊趙陣,於是一開始,他先讓軍中戰馬整齊化一的慢走向前,然後再慢跑,再快跑,最後便是策馬狂奔,直衝趙軍。如此狠招,配合上這數萬騎眾,光用馬蹄都能踏斷趙國兵兵的脊梁骨,將趙軍踩成肉泥血漿。
雖然趙括並不清楚白羊王有如此辣手的打算,可出於他不甘心後人一招,為人所製的性格,下令驃騎兵們對樓煩騎兵的衝擊進行適度的騷擾;而繚子又靈光一現,想出射殺樓煩號手進而打擊樓煩人指揮係統的戰術……結果就在樓煩騎兵們按部就班地把馬兒加速到快跪,正要快馬加鞭,發起極速衝刺之時,他們的進攻步驟,還有進軍的步調通通都被趙國驃騎兵打亂了。
要重新調整隊列,再行進攻?可是全軍已經攻於半程,此時距離正在退入城中的趙軍不過數裏地了,已經可能看到趙國戰旗上的趙字。在這種距離上,已經不允許樓煩人再做調整了。
退回去,然後再攻?隻怕是反讓趙軍找到了攻擊的機會。
“隻有硬著頭皮上了!”白羊王立在小土丘上,看到眼前情竟,居然很是難得的在關鍵時刻做出一個還算是明智的決定。隻是他的這個決定,不過是把他的騎兵進一步推向趙括為他們設下的陷阱之中。
身後又傳來了白羊王的司令號角聲,樓煩人的萬夫長、千夫長們聽出他們的大王要他們繼續進軍。萬夫長、千夫長們雖然知道現在戰馬速度大減衝擊力肯定不高,可也知此時軍情緊急,再說催促進攻的號角之聲尤在耳邊,不用多想,便毫不猶豫的劍長一指,大聲令道:衝!給我衝!
樓煩大軍雖然因為趙國驃騎兵的擾襲而速度大減,無法全力衝鋒,可是仗著人多勢大,氣浪馬流,還是給於當麵的趙軍極大的壓力。
“好了,是時候了!”看到樓煩前列已亂,卻依然奮勇攻來,趙括知道他要釣的魚兒已經上鉤,現在正是收起釣線,與那貪吃的樓煩大魚較量一二的大好時機。
趙括不發一語,而是抽出他的將軍上劍,指向迎麵而來的樓煩大軍:“東西兩營,出擊!”
將令一到,以車、騎兵種為前鋒主力,步卒為後隊的趙軍東西兩營人馬,各約一萬兵力便如離弦之箭而出,又似巨獸獠牙襲向獵物。
兩支趙軍一左一右,一東一西,向樓煩騎兵合擊而來。
可能是因為臨陣之時還是有一點慌張,也許是因為撲麵而來的樓煩騎兵給了他太大的壓力,趙括還是過早的下令兩營兵馬出擊。
結果,原本是要合圍樓煩騎兵的東西兩營趙軍的兵鋒卻不偏不倚地攻到了樓煩騎兵的兩肋。
兩營趙軍用的是以車兵為先導,騎兵在後,步卒壓陣的新戰法攻來。當戰車上的射手與騎兵們一起放箭,箭幕襲來之時,樓煩騎兵有此驚呆了。
在他們的記憶中,以趙國為代表的中原騎兵的戰術是如此的:中央是以車兵和步兵為主的合成部隊,車兵用來衝擊敵陣,步兵緊隨車兵之後,根據實際戰況,或是用步兵方陣,或是以單兵亂陣消滅被騎兵衝亂的敵方;而中原人的騎兵所做的不過是在前鋒當當斥侯,或在中軍兩翼協同作點,放點箭矢,可不讓就是追擊一下逃竄的殘敵諸如此類的工作。
而眼麵所前趙國騎兵,打扮與自己差不多,頭戴皮帽,一身隻防護著胸前背後的,最多能擋住流矢的皮革紮甲,一彎角弓,腰間是一柄長劍――這分明就是他們所熟悉的舊式趙國騎兵,而非先前力戰他們的重裝騎兵的趙國精騎。
可是舊式的趙國騎兵卻用上了與他們一樣的衝擊戰術,要與他們硬碰硬!
趙國騎兵的衝擊戰術又與樓煩騎兵的大不相同,他們的有曾經在中原廣袤無垠的大平原上橫行無忌的戰車為其開路,所以要比草原騎兵的衝鋒來得要從容不迫得多。趙國騎兵甚至可以在衝擊之時做出釋放箭矢的戰術動作,來攻擊樓煩人――放箭之後,馬速會相對減慢,不利於之後的高速衝擊,所以沒有戰車開道的樓煩人是絕對不會做出這種浪費馬速的“門外漢”的行為的。
當一陣箭雨過後,以側身迎擊趙軍的樓煩騎兵兩翼已經出現了傷亡,好在死者多是縱行上的騎兵,影響不到樓煩大軍的進攻。可接下來樓煩人要迎擊的是趙國軍兵的從側麵而來的強力衝擊。
趙國戰車上的戟手將三戈戟一橫,擺出車兵衝鋒時的經典戰術,帶領著車後的騎兵衝向樓煩騎兵。
車輪轟轟向前,發出呼呼的厲聲,很多打從娘胎裏出來就沒有看過這種“怪物”的年**煩騎手心中一慌,想也不想就駕馬避讓,結果擾亂了己方兩翼陣角不說,還給趙國戰馬兵讓出了施展的空間。
其實相對於騎兵,戰車兵更害怕前方的障礙物,因為騎兵遇到前方有障礙了,還可以選擇靈巧的避開,又或者有騎術精湛者,可讓馬兒淩空一跨飛躍障礙;而車兵則做不到這些,戰車笨重而不便於操作,麵對當麵之敵,隻有毫無避讓的直直硬撞上去――至於是撞壞了對手,還是撞傷了自己,那都要看說不汪,道不明的運氣了。
所以多數時候戰車兵會選擇在與敵陣接觸之前,像樓煩人用回馬箭一般,操控戰馬,使戰馬從敵陣邊掠過,利用車速,還有用戟手鋒利的三戈戟掃如蛤麥收穀一般從敵兵的身上劃過,收割敵兵的人頭或是四肢,甚至是半個身軀。
可是現在側衛樓煩大軍兩翼的樓煩騎兵居然嚇得作鳥獸四散,一些樓煩騎兵亂作一團,同時也擋住了趙國車兵轉向而行,使出他的“割麥絕招”的路線。
按趙軍戰間定下的新戰法,車兵轉向之後,割倒一列樓煩騎兵,從樓煩陣中撕下一塊“肉”後,便是趙國騎兵從樓煩陣前的傷口處攻入,與樓煩騎兵展開白刃戰,從而把樓煩騎兵死死在拖在原地,抵消樓煩人的騎兵機動優勢,然後,趙國步兵緊跟著騎兵的尾巴攻入已經無法動彈的樓煩騎兵――沒有馬蹬的騎兵找起白刃戰來,可比步兵差上很多。於是同樣是三萬人對三萬人的會戰,趙軍又有合圍之優勢,即便是打成拚死血戰,趙軍也可獲勝。
可是眼下的情況是,趙國車兵無法施展其戰術。趙國,包括中原列國的車兵,多半是國人甚至是世襲貴族出身的,他們本身就是軍中精銳甲士,是武士;隻不過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大規模步兵方陣的出現,隨著戰車在實戰中地位的下降,而使得附屬於戰車的他們的地位變得無足重輕罷了。
作為武士也有屬於他們一份榮耀與驕傲,而現在,他們似乎感到,這正是他們找回那份早以失去的榮耀與驕傲的時候。
“如果硬要使用原有戰術,便會被擋在前麵的樓煩亂騎搞得個馬翻車毀……是果是直衝入成群的樓煩騎兵中呢,那又是怎麽樣?”很多禦手的心中都做這樣的算計――很顯然,同樣是馬翻車毀,甚至是人亡,攻入敵陣中,給敵軍製造更大的毀亂,為後來的騎兵開出一個更好的局麵才是更好的選擇。
“擾亂敵陣,本就是我等的任務!向前衝吧!”禦手以眼傳神,把決心一戰而成就名節的心思傳達給了身在其左右的射手、戟手。他所得到的回應也是默許的眼神、果決的點頭。
在戰車上三名員成的默契之下,禦手將絳繩一抽,打在戰馬身上,戰車靠著戰馬的蠻力徑直衝向樓煩兩翼的亂陣之中。
為了保護己方騎兵、步兵不受樓煩騎兵的反衝擊,趙國車兵們快馬加鞭,把車速提升到最快,全然不顧及他們的戰馬已經口吐白沫、鼻冒清煙――因為那些新式騎兵的出現,特別是車騎兵向世人所展示的強大破壞力,使他們心中都約隱感到屬於戰車的輝煌歲月已經一去不赴反。他們現在所以做的,不過是在戰車的黯然退出戰場前,用手中的重戟、用車輪在大地之上再勾勒出一抹夕陽落山的壯美。
雖然認定此次戰鬥可能是自己最後的輝煌,可是禦手們一點而也不含糊,他們努力得使兩車之間的空隙保持在一定距離之內,這個距離既要保證己方戰車在高速前進之時能盡可能多的楔入敵陣而是過早的不被敵軍過摧毀,又不能間隔過遠,使敵騎從兩車之間安全通過而不被三戈戟勾掛倒。
戰車隊就這樣竭力保持著高速平行推進,與樓煩騎兵相接了。
雖然趙國車兵竭盡全力相要突入樓煩陣中更深的地方,而樓煩人確實在戰車如蠻牛般橫衝直撞的氣勢之下,發生了個別混亂的現象,但是總的多來,戰車對以密集隊列開進的樓煩騎兵的整體傷害並不大。雖然戰車所衝之處,所過之境,樓煩騎兵不是被戟勾倒一片,就是被傾複的戰馬撞倒一堆,可是數萬騎兵所組成的軍陣,怎麽可能被從左右兩翼襲來的幾十輛笨重的戰車摧垮呢。
當趙國戰車的戰馬陷足、車輪飛離、車廂開裂之時,車兵們不過是比原本計劃的從敵陣邊掠過的戰術多攻入了樓煩兵陣兩三行,在樓煩軍兩翼製造的混亂甚至不如先前驃騎兵們所做。
雖然沒有達到預想的目的,可是失去了戰車的趙國車兵從墜車的暈眩清醒過來之後,又依著殘破的戰場,用弓矢長戟繼續做戰,因為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他們為隨後而的騎兵打開了攻擊樓煩騎兵的通道。
因為車兵的舍命衝殺,樓煩騎兵大陣的兩翼出現了小小的缺口。趙國騎兵便從這個小缺口處突入敵陣中與樓兵騎兵相互對砍亂斬時來。一時間樓煩軍兩翼刀光劍影,殺聲四起――當然,本想與中路騎兵共進的兩翼樓煩騎兵被趙國騎兵給拖住了馬腿,進不得,也退不得,隻好留在原地混戰起來。
又從整體上看,原來一字平行而進的樓煩大軍現在變成了中央突出,兩翼靠後的雁形,他們距離全陣崩潰又更進了一步,當然,他們距離趙括設在平邑城下的中軍本陣也更近了一步。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