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怕了?”透過閃爍的星光李牧看著五原城尉那張有些僵硬的臉,明知故問道。
“不……不是的將軍,寒冬雖過,春風未至,天冷……夜寒……所以……”從此處的地理位置、大軍前進的方向,還有那巧然無聲的秘密夜行,城尉已經判斷出李牧是要把隊伍拉到秦地,至於李牧要做什麽,城尉不敢多想了。
“那就好……趁著現在月黑星少,風靜雲密,快走吧,要是在這裏就被秦國邊軍發現了,那咱們這趟辛苦可就是白撘上了!”李牧笑了笑,壓著聲兒,故做神密,對城尉半遮半掩地說出大軍將要進行的軍事行動。
“秦……”城尉終於從李牧的耳中親耳聽到了那個在他的心中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的字眼,他不由自主地重複了李牧口中那一整句話中的一個字,瞬息之後,他回過神來,急問道:“我們真的要與秦人……”
就要城尉想說什麽這是破壞秦趙同盟,將要擔上大罪責之類的話語說出口之前,李牧卻是料到了詞匱言乏的城尉會說些什麽東西,搶在他張口之間,就把話兒說了出來。
“隻許秦人攻我趙城,就不許我們趙軍下一座秦城了?再說了這回義渠戎人膽敢攻入我境.....都尉你也不是無知婦人,自然知道這背後麵,定是有秦國君臣做的一些不為人恥的小把戲?”說著,李牧又向城尉大略說起了秦國逼迫戎人北犯雲中之事,卻沒有再向城尉解釋他為何要攻擊隔山打牛,繞開夾在秦趙之間的戎人,引兵攻入秦地,隻是笑笑再道:“既然我們秦趙兩國本就是兄弟之國,這“來而不往非禮也”,我軍現在不過是到秦國去走親戚,把秦人這麽多個來給我們的東西,還給他們一點子罷了!隻可惜了,我隻是名俾將軍,收中能拿得出手著東西太少了......”
“是……是的,將軍!”等到城尉聽完李牧之話,再回話之時,他已經牽著座騎,喃喃而言地走到數步之外,與另一名部下攀談上了。
在看到秦國邊牆長城所帶來的震顫與驚慌之後,城尉還是表現出了一個以尚武好勇而聞名天下的趙國武者應有的鎮定,他強忍著內心深處對秦國虎狼之師的天然畏懼,雖然麵容僵直,不那麽好看,卻還算是沒有表現得太過窩囊,更沒有胡言亂語。
片刻的驚詫之後,城尉那想象能力貧乏的腦子不停開動著,雖然不會臆測李牧要拉著大軍去投秦之類的異想天開之事,但也能猜出來多少――李牧八成是要對秦人下黑手了。隻是他怎麽也想不出李牧為什麽放著當前大敵義渠戎人不去打,而要去攻擊同樣是與戎人為敵的秦人,而秦人在名義上還是趙人的同盟,是兄弟之國。
城尉明明自知自己並非是理虧詞窮,可他望著李牧漸行漸遠的身影,要說衝上去,對他說上些什麽,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具體要說哪些話,於是他也就隻好把嘴巴一張,愣愣的杵在狹窄的山道一邊兒,看著兵士們從他的眼前閃過。
雖說城尉知道秦人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三天兩頭的在秦趙邊界上與趙人生出事端,但“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樣簡單的道理,他還是多少明白一點的;他心中狐疑著,感到李牧正在實施著最他擔憂的冒險行動――要把他們五原的弟兄們送到死地去。
李牧也的確是這樣想的,隻是他知道現在做的可能還遠遠不夠,還不能讓那些從五原借來的雲中兵與他們這些慣於征戰的雁門騎軍同心同德,共擊敵軍――雖然把他們推向背險一戰之地,雖然在路上以《無衣》激勵他們,可是從城尉那張表情異常的臉上,李牧還是看到了五原兵士們的那一份隱藏在心底裏的“二心”。
與城尉半醒半昏不同,李牧更是知道那份“二心”意味著什麽,現在他們的軍隊是在敵方的領土之上行動,而且大有孤軍深入之嫌,如果臨戰之時,五原兵士們臨陣退縮不前,甚至於臨陣逃亡――即是一開始是一兩個膽小兵士的個人行為,也更可能引起全體五原兵士們的集體恐慌、接著是集體潰退,再之後是他們雁門軍的孤軍奮戰,甚至於被秦人包圍,殲滅……
“接下來怎麽辦?”在這寒夜空山的急行軍中,李牧與五原城尉都在思考著同樣的問題;他們兩人隻是一個想得是怎麽留住人馬、穩定軍心――如此才好完成他定下的作戰計劃,進而以一兩場小戰來改變雲中整體的戰略態勢;而另一個想的是怎麽保全他自己與眾袍澤的性命――當然,最好是能夠一仗不打,就此抽身,回到相對安全的五原城去。。
眼前的夜路難行,可李牧卻對無心留意腳下的濕滑,更對可能發生失足滑倒無所顧忌。對於完他來說,如何使五原兵士們在將要發生的戰鬥中發揮其戰力,成為他的雁門騎兵們的最好助手,而不是充當絆馬腳,扯後腿的角色,才是更為緊迫的問題。
而對這個即待處理,更是刻不容緩的大事,李牧卻不能向當下行在山腰險道上一般信步自若了。一邊走,他一邊思考著,想要找出解決之法――因為大軍已經過了秦國邊牆,現在要想再回頭轉身,北歸麵去,已經有一點晚了。
雖然李牧心中是想把兵士們拉到死戰之地,讓他們知險而勇,可是他也知道部下們的心思,就向這漫漫夜路一般,雖然大家都知道再向前進,就能看到光明與希望,可是周圍的一遍暗淡之色,卻讓眾人心神不安,而遠處如墨漆黑的山峰嶺脊更讓大家聯想到四下皆是吃人的巨獸――於是眾兵心中更是寒意深深了。
“如果現在能找起火把,把前路照得亮堂堂的,那就好了!”李牧心中想著。其實就著淡淡的星光,眾兵也能看清腳下的崎嶇不平的山路,全然沒有明火直仗的必要――因為那樣,反而回暴露自己,使秦軍的望樓、哨台發現自己;可是人在內心深處,總是恐懼黑暗,渴望光明的,尤其是在前途未卜,不知將來禍福的時候,那就更需要一柄明火照在眼前。
暗夜中的光亮不光是為了照明,更是照亮心靈,使行者不在無盡的黑暗之中迷失自己的心神,更不使其身心受到侵蝕。可是眼下,李牧卻做不到給與他的兵士以光明與希望。
“在楊柳小城之時,五原一帶兵士們的素質我可是親眼所見,他們個個都是精壯的戰士,卻有一些柔弱之氣。不過那是因為他們五原一帶,自設城移民以來少有戰事,五原兵卒們的心中多多少少對打仗死人之事,有一份怯懦之意;可是在收納河南地之戰中,處於順境的他們,也提起勇氣與我雁門兵一起爭先恐後,衝殺在前――相信他們不是孬種,隻是缺乏信心與將領的恰當激勵吧。
隻要撐過了這一段路,我們就點起火炬,照亮道路,照得他們的心裏也像道路一樣的亮堂!”李牧的心中如是想著,可是他卻不知道他的部下,特別是本就心有去意的五原兵們心中又是什麽想法,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守住自己身為士兵的勇氣與職責――畢竟,比起遠征而來,早就有戰死沙場的心理準備的雁門兵不同,五原兵們多是由當地鄉野農家子弟,他們在驅逐義渠戎人之後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守士之責,就前兩天他們才在燭輝青燈之下告別了自己的父母妻小,被他李牧強借到戰場之上,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在秦地“浪費”自己的生命,讓家中的妻子苦作春閨一夢人。
於是在全軍將士皆翻過山脊之後,李牧再回過頭來,與五原城尉對視了一下。大約因為此時已是風起雲動,隱月微現,再加上翻山越嶺之時身體所散發出的熱量的作用,李牧再看城尉麵容之時,發現除了他的臉色已經平和了不少,至少他臉上有了些紅色,方嘴大口雖然還是不停地動著,卻是因為在大口喘息,而不是由於不自覺先前的抖動。
發現李牧在看他,城尉隻得回以不太自然的笑,心中大怨道:“這下子大家都被你推到了死生之地,你的計謀得逞了吧。”城尉不笨,已然是領悟到了李牧的這層意思;現如今,他也隻能後悔自己沒有早點子把隊伍拉走,昏昏沉沉的就被李牧給蒙上了賊船。
“既然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大家就隻有同船共濟的份了!”城尉對李牧茫然一笑,李牧也就回之以略帶狡黠之色的善意之笑。
之後兩人默默地把頭一點,相互示意一下,便又將頭一埋,繼續趕路去了。
***
“將軍……事已至此,路已過半,我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了,在下自當竭力效命……”大軍又行數裏,再翻過一處小山,五原城尉知道事情已經沒有回轉的餘地了,於是急步上前,再向李牧言道:“可是我隻怕兵士們心有畏懼啊!”
城尉言下之意很是明了:我雖然是看破了你李牧將軍的小手段,可是老實巴交的農夫們卻不可能有那麽聰明――他們就像是耕種犁田使得老黃牛一樣,雖不機靈,卻也知道善惡好殆;你要硬是把他們往懸崖峭壁上推,指望他們像俊秀的良馬一樣給你來個騎驥飛躍,助你跳過崖壁,顯然是不現實的。
城尉明確和提示李牧:如果不削除他的兵卒心中的那一絲不安,隻恐小事變大,要是萬一釀成了大敗之勢……到那時,不光是我們雲中兵士、五原子弟的性命不保,就連你們雁門軍也沒有好果子吃――現在大家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怎麽辦,就看你的了。
麵對著城尉“信任”的目光,李牧還真有點受寵若驚之感,隻是在片刻的感動之後,又生出一份無奈――我又不是什麽半仙神人,你說現在這黑燈瞎火的,要我怎麽給你激勵士氣?
“如今咱們是盲人夜路,已經沒有什麽後怕的了!”李牧隻得先給城尉丟下一句應景兒的大實話,便又去催促從兵趕路。
當然,城尉這次貼心的善意提示,也讓更加重了李牧對穩定軍心之事情上的思考。
“要怎麽做呢?”李牧現在也隻有把腦袋一摸,費力想轍子了――畢竟要想在當前情勢之下,什麽高歌猛進、擊鼓勇上、高舉戰旗之類的傳統手法都用不上,也不允許使用了――這麽做,不把駐防在這附近的秦國邊軍引來了,那才是怪事呢。
望著已經衝破雲宵,露出真容的一輪明月,李牧再感謝天公做美,不是在他們大軍翻越秦國邊牆時月出耀關山之時給秦兵當了燭火的同時,心中卻能不為明月照前程的吉利兆頭而感到半點輕鬆。
“當下正是緊要之處,一旦有什麽閃失,那麽此次攻擊秦城,引戎兵回流之計非但不成,更會害了五千兄弟的性命……”想到此處,生來就是半個冒險家的李牧居然生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保守想法。須知當前五千騎兵深入秦地已過十數裏,選擇少做少錯,也比選擇多做多錯來得更為安全與穩妥。
李牧好用險兵,隻是因為手中兵馬太少,不得以而為之,便不是說他是一個沒有頭腦的勇猛莽夫,自然不會幹出割自己的肉來下酒的魯莽之事。他壓住城尉那份來得不怎麽是時候的建議,心中想著真到了交戰之時,如何安排部署,才不至於使五原兵士畏敵不前的法子。
“將五原兵與雁門兵混合編製在一起,讓他們相互監督又如何?”李牧腦中閃過這個念頭,可是很快,他就搖起了頭。
軍隊之所以要有一定的建製,就是為了戰作戰之時能相互協同,配合作戰,於是才有了小到伍、什、屬、伯,大到旅、師、甚至於軍的編製方式。如此編製軍隊,還有一個原則就是為了讓數支相互熟悉的小作戰單位,接合成上一級大單位,以方便使這些小單位在戰鬥中發揮出超過其自身戰力的能力――可是如果編製不當,不但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還可能起反做用,使各單位之間相互肘製,最後事倍了卻得了功半。而在讓相互之間不熟悉的部隊混編在一起,則更是編排臨時部隊的大忌諱。
而當下的所謂五原兵,便已經是類同於臨時拚湊起來的相互之間不能形成默契配合的軍隊,如果再把雁門兵也拆開來與他們編在一起,隻怕是不當不能起到監督的作會,反而會相互拖累不說,,更不便於指揮調度。
“這樣一來,反而削弱了我軍本來就十分的限的戰力,不可取,不可取啊……”李牧一麵搖頭,一麵暗笑自己好在沒有由性所至,做出錯誤的部署。
“如果等到要攻打秦人城池,或者是與秦軍野戰之時,我把五原兵士擺到軍陣前方,那又如何呢?”經過一番思量,李牧感到此計不成,於是又想一計。
可是很快,他便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五原之兵本就是被李牧強借到戰場之上,如果正的把他們當麵了肉盾死士,先不說他們這些沒有多少戰鬥經驗,連戎人都不敢招惹的兵士們有沒有那種為全軍充當前鋒,披荊斬棘,打開敵陣缺口的本事,就以五原兵們現在這種自信不信,“心懷二誌”的心理素質,就不能麵對那些以虎狼之名威震天下的秦人兵馬――雖說秦軍也與趙軍一樣,軍中有優有劣,可是麵對兩國交戰,趙負多於勝的戰績,連李牧本人都要低頭汗顏,對秦軍提起一百個小心,就更不要說在他眼中有幾分懦弱之氣的五原兵了。
要是真到了戰場之上,五原兵士們發現自己被夾在雁門軍與秦軍之間,難保他們不會一個腿軟,把頭一扭,反衝向趙陣――不要說雁門軍無心督戰了,兩千五原騎兵逆向衝來,那是多大的衝擊力,雁門的老兵勇士們可能還來不急砍下兩顆自家兄弟的人頭震住陣腳,恐怕先就被驚恐萬蹉狀的五原兵們把陣給衝散了……
“得不償失,不如不做!五原兵是自家兄弟,又無做奸犯苛的劣跡,不能當做陷隊之士姑且不說,就算是真用陷隊營衝擊敵軍陣線,也不會用上全軍一半的人馬!”李牧再次把頭一搖,雖然他不過是想把五原兵放在陣前充作前鋒,可是在不自覺之間,他也順著眾人的思路,把五原兵想成了陷隊之士。
“可是當前五原兵的近況,根本不可能讓他們衝殺在陣前!”李牧看了看從身邊行過的五原兵士,個個低頭緩行,雖不是垂頭喪氣,卻已有了不戰先輸氣的征兆,於是再次確認道。
“不行,不能不做點什麽了……”李牧看著在月光掩映之下,眾兵那一水兒的鐵青麵容,雖是夜冷月寒,也不尤得心如火燒,原本想在今夜就當個甩手掌櫃的他,隻好改變初衷,決定多少做點什麽了。
李牧先向前方望去,隻見大軍所行之處,地勢已經平緩了許多,再回頭看看身後,又前身後黛黑如墨的青山已漸行漸遠,就要消失在夜幕之中,他那顆被緊張的氣氛而壓抑的心也舒暢了許多。
李牧深吸了口氣,又一次環視四下,借著月光星輝辨識著地理,觀察著周圍冬夜寒月中的大地。放眼看出隻見很遠的地方,才有寥寥數點燈火在天地之間模糊的閃動著。
“果然,秦國上郡雖與我雲中邊郡相隔不下百多裏,卻也如我雲中一樣,是地廣人稀的新郡――這裏便是前日多與我們交手義渠戎人的故鄉了…….
義渠戎人,匈奴之別部――對他們的戰法,我也多少有幾分了解,而我軍更是長年與匈奴遊騎周旋於雁門南北……
今個兒可好了,我們卻也成了偷偷摸過秦國邊牆,如那義渠、匈奴橫行於我趙境一樣,也要在秦地鬧上這麽一遭。既然是學人家遊牧騎兵的戰法,那我們何不索性多學點,學像一點。也學他們,不時留下痕跡,讓你知道他在你的地盤之上,卻又找不到他具體會在何處,搞得你抓耳撓腮,不知是守是攻。
這麽多年以來,他們就是靠著這樣的戰法,把我們的邊郡鬧得不得安寧,我們還沒有什麽好法子對付――想來秦人也不會比我們好得了多少,要不然前些年那義渠戎人的戎王怎麽可能出入秦宮,把秦國的那宣太後都睡了呢!
如今我等引兵入秦,不如也學著戎兵胡騎的樣子,給他們來上這麽一手!”李牧如此想著。與趙國那些不屑於遊牧騎兵戰術的將領不同,李牧在實戰中充分的了解與領悟到了他的敵人戰法的精妙之處。
趙國不少將領時常把義渠戎人被秦人打敗的事例做為攻擊趙國邊軍無能的令箭,他們認為既然秦軍能夠把義渠戎人的勢力趕出關中,那麽不弱於秦軍的趙國邊軍就應當有能力把為禍北方的匈奴等部抵擋在邊牆長城之北。可是他們卻沒有看到義渠戎人的失敗正是因為沒有恪守遊牧民族的戰術,戎人圖慕中原式的生產生活方式,放棄了很多牧人的本領,再加上戎王首先被殺,群人無首,才遭來了失敗。
而戎人雖被秦人徹底打敗,卻沒有淪落到“亡國”的地步,這正是他們在失去了原有的優越生活之後,又重新拾回了一些他們祖先的舊業,才得以生存下來,甚至是有了北上攻趙的餘力――這便是李牧這些日子裏對義渠戎人之所以能以大敗之勢,強攻趙國的一些看法。
實事擺在這位年青的將軍麵前,尤不得他這名身於前線,身係數千袍澤、過萬邊民之安危的指揮官多多思量。經過多次戰鬥,他終於從潛移默化中的學習、使用遊牧騎兵的戰術戰法,變成有意識的將這些與遊牧騎兵對抗時所學到的兵學實例活學活用,用來對付自己的敵人。
“我們是來做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強盜之事,沒的必要過分的藏著――隻要翻過了人家的院牆,那麽偷兒也就當完了。現在正是大步向前,踹開門戶的時候!”李牧現在的心中也學上的遊牧之族劫掠中原的心態――隻是那些牧人是為了財而劫殺,而他李卻是為了實現更為宏大的戰略目的而攻地拔寨;做徒弟的李牧果然是出手不凡,誌在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如是思考了一下,李牧便下令騎兵們重新騎上戰馬,準備再行軍數十裏,趁著月朗星稀,天色未明的機會在前方找處林密草高之地,把大軍隱沒起來,一是吃喝休息,解一解這一路上的人馬困乏,二來如果讓秦軍發現他們半點蹤跡,也不用怕,正好使其上竄下跳,耗力去尋他們――說不定還能讓不明虛實的秦國邊城守軍調動出來,使其城中空虛,正好讓李牧掏了空巢。
“兄弟們,加把勁兒,咱們再行了十來裏便停下來飲馬吃食,然後就著大白天的暖陽,暖哄哄地睡上一覺,說不定還能做上個白日美夢,夢到當了個財主娶了婆娘什麽的――這一睡來了,精神頭足了,再策馬揚鞭,引弓拉弦,把戰功一立,還就真的美夢得圓,當了財主娶了婆娘了!”李牧選擇了一處土包,駐馬而立,向眾兵說道。
當財主娶婆娘――這回沒有慷慨激昂的說詞,更沒有雄壯如洪的引項高歌,李牧所拋出的卻是一件件甜人心頭的實利,不由的讓眾兵心中一暖。
聲尤在耳,無論是雁門軍還是五原的雲中軍,他們再抬頭看著李牧,隻看他們的將軍一身戰甲皆裹在銀輝之中。
鐵衣如鏡,這件趙括所製的胸甲戰衣披在他所選拔的戰將李牧身上,反射著道道銀月之光,月光雖寒,卻更明亮,直照得眾兵眼前一明,心中透亮,更是照明了兵士們前進的道路。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不……不是的將軍,寒冬雖過,春風未至,天冷……夜寒……所以……”從此處的地理位置、大軍前進的方向,還有那巧然無聲的秘密夜行,城尉已經判斷出李牧是要把隊伍拉到秦地,至於李牧要做什麽,城尉不敢多想了。
“那就好……趁著現在月黑星少,風靜雲密,快走吧,要是在這裏就被秦國邊軍發現了,那咱們這趟辛苦可就是白撘上了!”李牧笑了笑,壓著聲兒,故做神密,對城尉半遮半掩地說出大軍將要進行的軍事行動。
“秦……”城尉終於從李牧的耳中親耳聽到了那個在他的心中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的字眼,他不由自主地重複了李牧口中那一整句話中的一個字,瞬息之後,他回過神來,急問道:“我們真的要與秦人……”
就要城尉想說什麽這是破壞秦趙同盟,將要擔上大罪責之類的話語說出口之前,李牧卻是料到了詞匱言乏的城尉會說些什麽東西,搶在他張口之間,就把話兒說了出來。
“隻許秦人攻我趙城,就不許我們趙軍下一座秦城了?再說了這回義渠戎人膽敢攻入我境.....都尉你也不是無知婦人,自然知道這背後麵,定是有秦國君臣做的一些不為人恥的小把戲?”說著,李牧又向城尉大略說起了秦國逼迫戎人北犯雲中之事,卻沒有再向城尉解釋他為何要攻擊隔山打牛,繞開夾在秦趙之間的戎人,引兵攻入秦地,隻是笑笑再道:“既然我們秦趙兩國本就是兄弟之國,這“來而不往非禮也”,我軍現在不過是到秦國去走親戚,把秦人這麽多個來給我們的東西,還給他們一點子罷了!隻可惜了,我隻是名俾將軍,收中能拿得出手著東西太少了......”
“是……是的,將軍!”等到城尉聽完李牧之話,再回話之時,他已經牽著座騎,喃喃而言地走到數步之外,與另一名部下攀談上了。
在看到秦國邊牆長城所帶來的震顫與驚慌之後,城尉還是表現出了一個以尚武好勇而聞名天下的趙國武者應有的鎮定,他強忍著內心深處對秦國虎狼之師的天然畏懼,雖然麵容僵直,不那麽好看,卻還算是沒有表現得太過窩囊,更沒有胡言亂語。
片刻的驚詫之後,城尉那想象能力貧乏的腦子不停開動著,雖然不會臆測李牧要拉著大軍去投秦之類的異想天開之事,但也能猜出來多少――李牧八成是要對秦人下黑手了。隻是他怎麽也想不出李牧為什麽放著當前大敵義渠戎人不去打,而要去攻擊同樣是與戎人為敵的秦人,而秦人在名義上還是趙人的同盟,是兄弟之國。
城尉明明自知自己並非是理虧詞窮,可他望著李牧漸行漸遠的身影,要說衝上去,對他說上些什麽,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具體要說哪些話,於是他也就隻好把嘴巴一張,愣愣的杵在狹窄的山道一邊兒,看著兵士們從他的眼前閃過。
雖說城尉知道秦人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三天兩頭的在秦趙邊界上與趙人生出事端,但“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樣簡單的道理,他還是多少明白一點的;他心中狐疑著,感到李牧正在實施著最他擔憂的冒險行動――要把他們五原的弟兄們送到死地去。
李牧也的確是這樣想的,隻是他知道現在做的可能還遠遠不夠,還不能讓那些從五原借來的雲中兵與他們這些慣於征戰的雁門騎軍同心同德,共擊敵軍――雖然把他們推向背險一戰之地,雖然在路上以《無衣》激勵他們,可是從城尉那張表情異常的臉上,李牧還是看到了五原兵士們的那一份隱藏在心底裏的“二心”。
與城尉半醒半昏不同,李牧更是知道那份“二心”意味著什麽,現在他們的軍隊是在敵方的領土之上行動,而且大有孤軍深入之嫌,如果臨戰之時,五原兵士們臨陣退縮不前,甚至於臨陣逃亡――即是一開始是一兩個膽小兵士的個人行為,也更可能引起全體五原兵士們的集體恐慌、接著是集體潰退,再之後是他們雁門軍的孤軍奮戰,甚至於被秦人包圍,殲滅……
“接下來怎麽辦?”在這寒夜空山的急行軍中,李牧與五原城尉都在思考著同樣的問題;他們兩人隻是一個想得是怎麽留住人馬、穩定軍心――如此才好完成他定下的作戰計劃,進而以一兩場小戰來改變雲中整體的戰略態勢;而另一個想的是怎麽保全他自己與眾袍澤的性命――當然,最好是能夠一仗不打,就此抽身,回到相對安全的五原城去。。
眼前的夜路難行,可李牧卻對無心留意腳下的濕滑,更對可能發生失足滑倒無所顧忌。對於完他來說,如何使五原兵士們在將要發生的戰鬥中發揮其戰力,成為他的雁門騎兵們的最好助手,而不是充當絆馬腳,扯後腿的角色,才是更為緊迫的問題。
而對這個即待處理,更是刻不容緩的大事,李牧卻不能向當下行在山腰險道上一般信步自若了。一邊走,他一邊思考著,想要找出解決之法――因為大軍已經過了秦國邊牆,現在要想再回頭轉身,北歸麵去,已經有一點晚了。
雖然李牧心中是想把兵士們拉到死戰之地,讓他們知險而勇,可是他也知道部下們的心思,就向這漫漫夜路一般,雖然大家都知道再向前進,就能看到光明與希望,可是周圍的一遍暗淡之色,卻讓眾人心神不安,而遠處如墨漆黑的山峰嶺脊更讓大家聯想到四下皆是吃人的巨獸――於是眾兵心中更是寒意深深了。
“如果現在能找起火把,把前路照得亮堂堂的,那就好了!”李牧心中想著。其實就著淡淡的星光,眾兵也能看清腳下的崎嶇不平的山路,全然沒有明火直仗的必要――因為那樣,反而回暴露自己,使秦軍的望樓、哨台發現自己;可是人在內心深處,總是恐懼黑暗,渴望光明的,尤其是在前途未卜,不知將來禍福的時候,那就更需要一柄明火照在眼前。
暗夜中的光亮不光是為了照明,更是照亮心靈,使行者不在無盡的黑暗之中迷失自己的心神,更不使其身心受到侵蝕。可是眼下,李牧卻做不到給與他的兵士以光明與希望。
“在楊柳小城之時,五原一帶兵士們的素質我可是親眼所見,他們個個都是精壯的戰士,卻有一些柔弱之氣。不過那是因為他們五原一帶,自設城移民以來少有戰事,五原兵卒們的心中多多少少對打仗死人之事,有一份怯懦之意;可是在收納河南地之戰中,處於順境的他們,也提起勇氣與我雁門兵一起爭先恐後,衝殺在前――相信他們不是孬種,隻是缺乏信心與將領的恰當激勵吧。
隻要撐過了這一段路,我們就點起火炬,照亮道路,照得他們的心裏也像道路一樣的亮堂!”李牧的心中如是想著,可是他卻不知道他的部下,特別是本就心有去意的五原兵們心中又是什麽想法,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守住自己身為士兵的勇氣與職責――畢竟,比起遠征而來,早就有戰死沙場的心理準備的雁門兵不同,五原兵們多是由當地鄉野農家子弟,他們在驅逐義渠戎人之後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守士之責,就前兩天他們才在燭輝青燈之下告別了自己的父母妻小,被他李牧強借到戰場之上,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在秦地“浪費”自己的生命,讓家中的妻子苦作春閨一夢人。
於是在全軍將士皆翻過山脊之後,李牧再回過頭來,與五原城尉對視了一下。大約因為此時已是風起雲動,隱月微現,再加上翻山越嶺之時身體所散發出的熱量的作用,李牧再看城尉麵容之時,發現除了他的臉色已經平和了不少,至少他臉上有了些紅色,方嘴大口雖然還是不停地動著,卻是因為在大口喘息,而不是由於不自覺先前的抖動。
發現李牧在看他,城尉隻得回以不太自然的笑,心中大怨道:“這下子大家都被你推到了死生之地,你的計謀得逞了吧。”城尉不笨,已然是領悟到了李牧的這層意思;現如今,他也隻能後悔自己沒有早點子把隊伍拉走,昏昏沉沉的就被李牧給蒙上了賊船。
“既然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大家就隻有同船共濟的份了!”城尉對李牧茫然一笑,李牧也就回之以略帶狡黠之色的善意之笑。
之後兩人默默地把頭一點,相互示意一下,便又將頭一埋,繼續趕路去了。
***
“將軍……事已至此,路已過半,我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了,在下自當竭力效命……”大軍又行數裏,再翻過一處小山,五原城尉知道事情已經沒有回轉的餘地了,於是急步上前,再向李牧言道:“可是我隻怕兵士們心有畏懼啊!”
城尉言下之意很是明了:我雖然是看破了你李牧將軍的小手段,可是老實巴交的農夫們卻不可能有那麽聰明――他們就像是耕種犁田使得老黃牛一樣,雖不機靈,卻也知道善惡好殆;你要硬是把他們往懸崖峭壁上推,指望他們像俊秀的良馬一樣給你來個騎驥飛躍,助你跳過崖壁,顯然是不現實的。
城尉明確和提示李牧:如果不削除他的兵卒心中的那一絲不安,隻恐小事變大,要是萬一釀成了大敗之勢……到那時,不光是我們雲中兵士、五原子弟的性命不保,就連你們雁門軍也沒有好果子吃――現在大家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怎麽辦,就看你的了。
麵對著城尉“信任”的目光,李牧還真有點受寵若驚之感,隻是在片刻的感動之後,又生出一份無奈――我又不是什麽半仙神人,你說現在這黑燈瞎火的,要我怎麽給你激勵士氣?
“如今咱們是盲人夜路,已經沒有什麽後怕的了!”李牧隻得先給城尉丟下一句應景兒的大實話,便又去催促從兵趕路。
當然,城尉這次貼心的善意提示,也讓更加重了李牧對穩定軍心之事情上的思考。
“要怎麽做呢?”李牧現在也隻有把腦袋一摸,費力想轍子了――畢竟要想在當前情勢之下,什麽高歌猛進、擊鼓勇上、高舉戰旗之類的傳統手法都用不上,也不允許使用了――這麽做,不把駐防在這附近的秦國邊軍引來了,那才是怪事呢。
望著已經衝破雲宵,露出真容的一輪明月,李牧再感謝天公做美,不是在他們大軍翻越秦國邊牆時月出耀關山之時給秦兵當了燭火的同時,心中卻能不為明月照前程的吉利兆頭而感到半點輕鬆。
“當下正是緊要之處,一旦有什麽閃失,那麽此次攻擊秦城,引戎兵回流之計非但不成,更會害了五千兄弟的性命……”想到此處,生來就是半個冒險家的李牧居然生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保守想法。須知當前五千騎兵深入秦地已過十數裏,選擇少做少錯,也比選擇多做多錯來得更為安全與穩妥。
李牧好用險兵,隻是因為手中兵馬太少,不得以而為之,便不是說他是一個沒有頭腦的勇猛莽夫,自然不會幹出割自己的肉來下酒的魯莽之事。他壓住城尉那份來得不怎麽是時候的建議,心中想著真到了交戰之時,如何安排部署,才不至於使五原兵士畏敵不前的法子。
“將五原兵與雁門兵混合編製在一起,讓他們相互監督又如何?”李牧腦中閃過這個念頭,可是很快,他就搖起了頭。
軍隊之所以要有一定的建製,就是為了戰作戰之時能相互協同,配合作戰,於是才有了小到伍、什、屬、伯,大到旅、師、甚至於軍的編製方式。如此編製軍隊,還有一個原則就是為了讓數支相互熟悉的小作戰單位,接合成上一級大單位,以方便使這些小單位在戰鬥中發揮出超過其自身戰力的能力――可是如果編製不當,不但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還可能起反做用,使各單位之間相互肘製,最後事倍了卻得了功半。而在讓相互之間不熟悉的部隊混編在一起,則更是編排臨時部隊的大忌諱。
而當下的所謂五原兵,便已經是類同於臨時拚湊起來的相互之間不能形成默契配合的軍隊,如果再把雁門兵也拆開來與他們編在一起,隻怕是不當不能起到監督的作會,反而會相互拖累不說,,更不便於指揮調度。
“這樣一來,反而削弱了我軍本來就十分的限的戰力,不可取,不可取啊……”李牧一麵搖頭,一麵暗笑自己好在沒有由性所至,做出錯誤的部署。
“如果等到要攻打秦人城池,或者是與秦軍野戰之時,我把五原兵士擺到軍陣前方,那又如何呢?”經過一番思量,李牧感到此計不成,於是又想一計。
可是很快,他便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五原之兵本就是被李牧強借到戰場之上,如果正的把他們當麵了肉盾死士,先不說他們這些沒有多少戰鬥經驗,連戎人都不敢招惹的兵士們有沒有那種為全軍充當前鋒,披荊斬棘,打開敵陣缺口的本事,就以五原兵們現在這種自信不信,“心懷二誌”的心理素質,就不能麵對那些以虎狼之名威震天下的秦人兵馬――雖說秦軍也與趙軍一樣,軍中有優有劣,可是麵對兩國交戰,趙負多於勝的戰績,連李牧本人都要低頭汗顏,對秦軍提起一百個小心,就更不要說在他眼中有幾分懦弱之氣的五原兵了。
要是真到了戰場之上,五原兵士們發現自己被夾在雁門軍與秦軍之間,難保他們不會一個腿軟,把頭一扭,反衝向趙陣――不要說雁門軍無心督戰了,兩千五原騎兵逆向衝來,那是多大的衝擊力,雁門的老兵勇士們可能還來不急砍下兩顆自家兄弟的人頭震住陣腳,恐怕先就被驚恐萬蹉狀的五原兵們把陣給衝散了……
“得不償失,不如不做!五原兵是自家兄弟,又無做奸犯苛的劣跡,不能當做陷隊之士姑且不說,就算是真用陷隊營衝擊敵軍陣線,也不會用上全軍一半的人馬!”李牧再次把頭一搖,雖然他不過是想把五原兵放在陣前充作前鋒,可是在不自覺之間,他也順著眾人的思路,把五原兵想成了陷隊之士。
“可是當前五原兵的近況,根本不可能讓他們衝殺在陣前!”李牧看了看從身邊行過的五原兵士,個個低頭緩行,雖不是垂頭喪氣,卻已有了不戰先輸氣的征兆,於是再次確認道。
“不行,不能不做點什麽了……”李牧看著在月光掩映之下,眾兵那一水兒的鐵青麵容,雖是夜冷月寒,也不尤得心如火燒,原本想在今夜就當個甩手掌櫃的他,隻好改變初衷,決定多少做點什麽了。
李牧先向前方望去,隻見大軍所行之處,地勢已經平緩了許多,再回頭看看身後,又前身後黛黑如墨的青山已漸行漸遠,就要消失在夜幕之中,他那顆被緊張的氣氛而壓抑的心也舒暢了許多。
李牧深吸了口氣,又一次環視四下,借著月光星輝辨識著地理,觀察著周圍冬夜寒月中的大地。放眼看出隻見很遠的地方,才有寥寥數點燈火在天地之間模糊的閃動著。
“果然,秦國上郡雖與我雲中邊郡相隔不下百多裏,卻也如我雲中一樣,是地廣人稀的新郡――這裏便是前日多與我們交手義渠戎人的故鄉了…….
義渠戎人,匈奴之別部――對他們的戰法,我也多少有幾分了解,而我軍更是長年與匈奴遊騎周旋於雁門南北……
今個兒可好了,我們卻也成了偷偷摸過秦國邊牆,如那義渠、匈奴橫行於我趙境一樣,也要在秦地鬧上這麽一遭。既然是學人家遊牧騎兵的戰法,那我們何不索性多學點,學像一點。也學他們,不時留下痕跡,讓你知道他在你的地盤之上,卻又找不到他具體會在何處,搞得你抓耳撓腮,不知是守是攻。
這麽多年以來,他們就是靠著這樣的戰法,把我們的邊郡鬧得不得安寧,我們還沒有什麽好法子對付――想來秦人也不會比我們好得了多少,要不然前些年那義渠戎人的戎王怎麽可能出入秦宮,把秦國的那宣太後都睡了呢!
如今我等引兵入秦,不如也學著戎兵胡騎的樣子,給他們來上這麽一手!”李牧如此想著。與趙國那些不屑於遊牧騎兵戰術的將領不同,李牧在實戰中充分的了解與領悟到了他的敵人戰法的精妙之處。
趙國不少將領時常把義渠戎人被秦人打敗的事例做為攻擊趙國邊軍無能的令箭,他們認為既然秦軍能夠把義渠戎人的勢力趕出關中,那麽不弱於秦軍的趙國邊軍就應當有能力把為禍北方的匈奴等部抵擋在邊牆長城之北。可是他們卻沒有看到義渠戎人的失敗正是因為沒有恪守遊牧民族的戰術,戎人圖慕中原式的生產生活方式,放棄了很多牧人的本領,再加上戎王首先被殺,群人無首,才遭來了失敗。
而戎人雖被秦人徹底打敗,卻沒有淪落到“亡國”的地步,這正是他們在失去了原有的優越生活之後,又重新拾回了一些他們祖先的舊業,才得以生存下來,甚至是有了北上攻趙的餘力――這便是李牧這些日子裏對義渠戎人之所以能以大敗之勢,強攻趙國的一些看法。
實事擺在這位年青的將軍麵前,尤不得他這名身於前線,身係數千袍澤、過萬邊民之安危的指揮官多多思量。經過多次戰鬥,他終於從潛移默化中的學習、使用遊牧騎兵的戰術戰法,變成有意識的將這些與遊牧騎兵對抗時所學到的兵學實例活學活用,用來對付自己的敵人。
“我們是來做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強盜之事,沒的必要過分的藏著――隻要翻過了人家的院牆,那麽偷兒也就當完了。現在正是大步向前,踹開門戶的時候!”李牧現在的心中也學上的遊牧之族劫掠中原的心態――隻是那些牧人是為了財而劫殺,而他李卻是為了實現更為宏大的戰略目的而攻地拔寨;做徒弟的李牧果然是出手不凡,誌在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如是思考了一下,李牧便下令騎兵們重新騎上戰馬,準備再行軍數十裏,趁著月朗星稀,天色未明的機會在前方找處林密草高之地,把大軍隱沒起來,一是吃喝休息,解一解這一路上的人馬困乏,二來如果讓秦軍發現他們半點蹤跡,也不用怕,正好使其上竄下跳,耗力去尋他們――說不定還能讓不明虛實的秦國邊城守軍調動出來,使其城中空虛,正好讓李牧掏了空巢。
“兄弟們,加把勁兒,咱們再行了十來裏便停下來飲馬吃食,然後就著大白天的暖陽,暖哄哄地睡上一覺,說不定還能做上個白日美夢,夢到當了個財主娶了婆娘什麽的――這一睡來了,精神頭足了,再策馬揚鞭,引弓拉弦,把戰功一立,還就真的美夢得圓,當了財主娶了婆娘了!”李牧選擇了一處土包,駐馬而立,向眾兵說道。
當財主娶婆娘――這回沒有慷慨激昂的說詞,更沒有雄壯如洪的引項高歌,李牧所拋出的卻是一件件甜人心頭的實利,不由的讓眾兵心中一暖。
聲尤在耳,無論是雁門軍還是五原的雲中軍,他們再抬頭看著李牧,隻看他們的將軍一身戰甲皆裹在銀輝之中。
鐵衣如鏡,這件趙括所製的胸甲戰衣披在他所選拔的戰將李牧身上,反射著道道銀月之光,月光雖寒,卻更明亮,直照得眾兵眼前一明,心中透亮,更是照明了兵士們前進的道路。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