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回京1
瘋子傳說(原名馬踏江湖) 作者:言西早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鑾殿上,大臣們分作兩派,吵得正熱鬧。
“陛下,韃子亡我之心不死,此次犯邊非同小可,京城無大將,要退韃子,非鎮國公不可,乞請陛下頒旨,召鎮國公回京退敵。”
“陛下萬萬不可,南方討逆戰事方現轉機,若無鎮國公在那裏坐鎮,隻怕好不容易得來的主動之勢一朝盡喪,一旦叛軍坐大,與韃子形成南北夾攻之勢,便是鎮國公有通天之能,卻無分身之術,如何應對兩線作戰?為今之計,隻有先定南方,再退韃子。”
“趙國柱你其心可誅!先定南方?若是京師被攻破了,萬歲爺有個什麽閃失,就算鎮國公平定了南方的叛王,一切也都晚了!”
“笑話!王治珍你這膽小畏死的懦夫還敢血口噴人?韃子騎兵野戰雖強,但不善攻堅,此乃天下皆知之事,更何況京城乃是天下第一堅城,憑借高牆堅城,還有二十萬禁軍,便是堅守一年半載,亦是毫無問題,哪到爾等小人,在此危言聳聽。”
“為臣子者,豈可置陛下於危難之中,城牆雖高,禁軍雖眾,爾敢保證不會出現絲毫意外嗎?若是萬一有什麽意外,你擔當得起這份責任嗎?”
本是想召集群臣議事,哪想到會出現這等情形,崇武皇帝麵色越來越難看,終於忍不住怒喝道:“夠了,朝堂之上豈是爾等吵鬧的地方?看看你們現在,哪裏還有半點公卿大臣的體麵?”
一時間,金鑾寶殿上鴉雀無聲。
不知是哪個機靈鬼先醒過神來,撲通一聲匍匐在地,大呼:“臣等該死。”
隨即所有人皆效法而行,殿內跪倒了一片。
崇武皇帝大袖一揮道:“朕自有決斷,你們都下去吧!”說罷怒氣衝衝的甩袖而去。
入了後宮,趙麟斥退一眾內侍,這才惱怒不已的搖頭喃喃道:“除了爭權奪利貪戀錢財,你們還會什麽?若是我大陳多幾個鎮國公這等擎天巨柱該有多好……”
趙麟做太子時,曾隨譚天學習過兵法軍略,心中頗有韜略,沉思許久終於作出最佳的決斷,先南後北,無論如何也要先解決了叛王趙吉,安定了後方,才能叫鎮國公譚天率軍回援。
當即降下聖旨,二十萬禁軍全力守禦京城,同時召旨鄰近各州府,督師勤王。
雖然下定了死保京城的決心,但與此同時,這位年輕的皇帝還是走了一步穩妥的後招,使用千裏加急快報,急調無敵侯譚誌豪立刻回京助戰。
既然老的必須要留在南方平叛,把小的調回來也行,有這麽一位以一敵萬的無敵小將軍坐鎮京城,似乎也不比鎮國公差多少……
襄陽大營。
“聖旨到,鎮國公譚天與無敵侯譚誌豪接旨。”
由於是千裏加急的聖旨,若讓體弱的太監來頒這道旨意,怕不要跑死在路上,因此頒旨的欽差,乃是譚誌豪曾經在賽馬的時候見過的一個大內高手侍衛。
“臣譚天接旨。”譚天率領著一眾將領趕至營外,就待跪下接旨。
那侍衛高手慌忙一攔道:“鎮國公且慢,陛下還有一道旨意,今後鎮國公與無敵侯父子接旨時免去一切俗禮,不擺香案,不必跪接。”
“什麽?”譚天愣了一下,蹙眉道:“如此一來,豈非亂了君臣之綱倫,此惡例萬不可開,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欽差苦笑一下道:“公爺,這話您得親自麵見陛下時去說,小的隻是一個侍衛,哪裏能夠為陛下做主,不管怎樣,這道旨您是不能跪接了,不然就是抗旨不遵。”
譚天一滯,後麵的譚誌豪不耐煩了,撇著大嘴道:“爹你也是,接個聖旨罷了,哪有那麽多麻煩事,不用跪接就不用跪接,欽差大哥,那聖旨拿來我瞧瞧上麵寫了什麽?”
“呃……”欽差一愣,望了臉色變得難看無比,張口就待喝斥的鎮國公一眼,忙道:“公爺莫怪侯爺,小的臨來之時,陛下已經交待了,侯爺出身江湖,不懂那些規矩,一切由得無敵侯高興便是。”
“豈能如此……”譚天話還沒有說完,譚誌豪已有恃無恐的從欽差的手中拿過了聖旨,他本就不是特別畏懼自己老爹,現在有皇帝的聖旨撐腰,他更加的不怕了。
譚天蹙著眉頭瞪了兒子一眼,默然不語,有些話是無法在大庭廣眾之下說的。
譚誌豪展旨一看,便是一驚:“蒙古韃子南下了。”
所有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麽,每一個人的麵色立時變得凝重起來,隻有譚天鎮定如常道:“入營再說。”
入了大營,譚天將眾將遣散,帥帳之中,隻有譚氏父子與欽差三人。
聖旨很簡單,就是京師軍情緊急,召無敵侯回京助戰,譚天認真研讀過隨聖旨而來的一份緊急軍報,閉目凝思起來,許久後方道:“正兒吃過午飯便會隨欽差大人回京城。”
這欽差也是個明白人,知道鎮國公有話要交待兒子,當即起身告辭。
帥帳中隻剩下了兩父子,譚天沉吟著開口道:“韃子騎兵南下,正兒怎麽看?”
譚誌豪微微一愣,在一代兵法大家的父親苦心栽培之下,每天如填鴨一般的學了十餘日的兵法,可不是白搭,已然今非昔比,聽了父親的問題想了想便侃侃而談道:“對於蒙古人而言,最妙的局麵莫過於朝廷與叛軍兩敗俱傷,因此才會在反王占據主動時按兵不動,坐看中原打成一團。
現在朝廷占據了戰略主動,隨時可能揮師武昌,叛王雖然被動,卻也遠未到無法支撐的時候,蒙古鐵騎這時出動,明顯是要策應南方的叛王,但是蒙人與叛王雖有勾結,卻是同床異夢,各有打算。
所以孩兒以為,蒙古人隻要不傻,決不會在眼前這個勝負未分的時刻孤注一擲,因此這一次出擊,想來很有可能是打一下就走,明顯帶有扯後腿的味道。
以孩兒看,蒙古人真的大兵壓境之時,隻能是朝廷與叛王拚盡全力,兩敗俱傷之後。”
聽著譚誌豪說得頭頭是道,譚天麵上終於顯出了一絲欣慰之色,頷首道:“正兒果然不負為父所望,方才這番話說得絲毫不差。隻從韃子將攻擊的目標選在開平這一點,便能看出韃子此次南犯,不過是虛晃一槍。”
譚誌豪納悶道:“爹為何這麽說?”
譚天並未立刻回答,而是自一口箱子中翻找一番,取出一卷白布圖冊,展開後給譚誌豪講解道:“正兒看看地圖,再來回答為父。”
譚誌豪定睛看去,原來是京師地形圖,仔細看過一番,蹙眉思索片刻恍然而悟道:“開平衛建在京師北山北麓,縱使韃子騎兵攻破開平衛,卻要麵對崇山峻嶺,根本無從發揮騎兵的優勢,一旦朝廷的各路援軍開到,將其圍在山中,動輒便有覆沒之險。”
譚天滿意的撫須頷首,微笑道:“正兒說得不錯,正是如此。”
譚誌豪聽了父親的誇獎,得意一笑,笑容方斂,忽的蹙眉道:“可是這幾十萬蒙古鐵騎始終是懸在大陳頭頂的一柄利劍,縱使這一次隻是嚇唬人,誰敢保證下一次,甚至是下下次不會是動真格的?
再說總不能眼看著這幫韃子如此搗亂,這等被動之勢,當真叫人難受。爹你號稱天下第一兵法大家,有沒有什麽辦法?”
譚天沉吟片刻,才有些遲疑道:“辦法倒是有一個,但是要想做到……卻非常的困難與危險,便是為父自己也沒有絲毫的把握。”
譚誌豪追問道:“是什麽辦法,爹你說來聽聽。”
“進攻!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譚天悠悠道。
譚誌豪臉上一跨,失聲道:“爹在說笑嗎?大陳現在哪裏有進攻的力量,邊軍與禁軍雖然號稱精銳,守城或許還行,若是與蒙古人打野戰,隻怕都還差了不少吧?”
譚天道:“為父又沒說是要調動全軍,去找蒙古人決戰?”
“不是這麽進攻,還有怎麽一個進攻法?”譚誌豪疑惑道。
譚天在譚誌豪麵前總會不自覺的少了幾分威嚴,沒好氣道:“你這沒記性的小子,前日才教你的避實擊虛,今日便忘了不成?韃子這一次總共調動了三十餘萬大軍南下,背後的大小部落,必定兵力空虛。
而為了維持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屯集作戰,即使傾草原全部糧草牛羊,怕也不足以支撐多久,這也是韃子喜歡燒殺擄掠,以戰養戰的緣由所在。
此時若有一支孤軍能夠殺入後方草原,焚其糧秣,屠其牛羊,配合前方堅壁清野,不叫韃子以戰養戰,糧草吃緊之下,韃子大軍自然會不戰自潰。”
“好主意!”譚誌豪一拍大腿道:“好一招避實擊虛,難怪人都說爹是天下第一兵法大家,果然名不虛傳。”
譚天輕輕一歎道:“這主意聽上去雖好,若想成功卻是難上加難。”
譚誌豪奇怪道:“孩兒似乎沒覺得有什麽困難?”
譚天搖首道:“正兒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才會有此一說。我來問你,一支孤軍深入草原,沒有給養更無後援,不但要麵對比自己強大無數倍的敵人,還要經受廣袤草原惡劣環境的考驗,莫說能否成功完成任務,生存就是最大的難題。”
譚誌豪啞然,思索許久終於點點頭,認真道:“爹說得沒錯,是孩兒想得簡單了。”
譚天來回走了幾步,顯然也沒能想出更好的辦法,這才站定道:“此次衛守京城,事關重大,不容有失。正兒經驗太淺,還不足以擔當重任,若陛下要正兒擔當主將,正兒千萬不可應承,為父已在奏折中推舉了禁軍統領陳廣龍,他是為父的知交好友,當初在府中擺酒慶賀正兒還家的家宴上,正兒應該見過他,此去京師,正兒記得要持子侄禮,萬萬不可對人家無禮。”
那場家宴譚誌豪根本就是迷迷糊糊度過的,具體來了什麽人,根本沒一點印象,當下隻得老老實實的點頭應承,心中還在暗自爽道:“這倒不錯,又有人幫忙扛擔,我可以繼續偷懶了,嘿嘿……”
兩父子又說了一會兒話,譚天著重叮囑譚誌豪回到京師之後,不可在人前驕狂任性,譚誌豪倒也沒有爭辯,老實的答應下來。
軍情第一,吃罷午飯,譚誌豪便隨欽差一起上路,為了自己老爹的安全,譚誌豪將自己親衛中所有的黑衛盡都留在了譚天的身邊,隻帶著東南西北四婢與三十餘名白衛上路。
兒子這份孝心,令譚天甚是窩心,麵上雖然沒什麽表示,心中卻開心得很,卻不知這小子孝心之中夾雜了不少私貨。
“終於擺脫這幫沉默寡言的木頭了,哈哈……萬歲!”此時譚誌豪已然開心的恨不能歡呼出來,以他活潑好動的性格,身邊時常跟著一群冷臉酷漢,當真是無趣得很。
果然如譚天父子所料的一樣,蒙古鐵騎的兵鋒抵達京北重鎮延慶後,忽然間退卻了,如同來時一般,退的突然無比,沒有絲毫先兆。
一時間,朝堂之上一片歌功頌德之聲,諸如萬歲爺乃真龍天子,王者霸氣充盈天地,不費一兵一卒便能令十萬蒙古鐵騎不攻自潰之類的馬屁滿天飛。
馬屁人人愛聽,但是年輕的崇武皇帝卻並未因這些馬屁而得意忘形,實則經過一晚的沉思,他也得出了與譚氏父子相同的觀點,早已算準了蒙古人會撤兵。
朝野上下全都鬆了一口氣,京師重又回到歌舞升平的日子。
京城南門外,一片彩旗招展,一隻巨大的金黃傘蓋下,可不正是一身龍袍的崇武帝趙麟。
遠遠的有一騎飛馳而來,一個大內侍衛飛身下馬,急跑幾步跪倒在趙麟身前。
“陛下,無敵侯一行已到了十裏亭。”
皇帝率領滿朝文武親自在城門外迎接得勝而還,立有不世之功的大將,乃是大陳朝自定鼎以來的一個規矩,鎮國公譚天是大陳開國以來唯一一個兩次得到如此殊榮的名臣大將,今天輪到譚誌豪了。
趙麟點點頭,嘴角掛起了一絲笑意,譚誌豪豪爽開朗的性格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相處次數雖然不多,但無論聊天還是玩耍,每次都很盡興,從這一點來說,譚誌豪與譚亦心不愧是兩兄弟,性格非常相似,甚至尤有過之,自他登基之後,敢當麵大大咧咧稱呼他為皇帝老大的,非這小子莫屬。
這個很有江湖味道的稱呼,崇武帝趙麟聽得又是新鮮又是順耳。
一個很好玩很親近,又非常有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野心**的人,換了任何一個合格的帝王,都會毫不猶豫的將之籠絡為心腹,崇武皇帝自然也不會例外,所以才會力排眾議,率領群臣出城迎接。
一路飛馳,除了譚誌豪的黑風以外,其他人連續換了六次驛馬,隻用了八天時間,便從遙遠的襄陽趕回了京城。
雖然一行都是高手,但是這等幾乎沒有休息的趕路,把所有人都累壞了。
“陛下,韃子亡我之心不死,此次犯邊非同小可,京城無大將,要退韃子,非鎮國公不可,乞請陛下頒旨,召鎮國公回京退敵。”
“陛下萬萬不可,南方討逆戰事方現轉機,若無鎮國公在那裏坐鎮,隻怕好不容易得來的主動之勢一朝盡喪,一旦叛軍坐大,與韃子形成南北夾攻之勢,便是鎮國公有通天之能,卻無分身之術,如何應對兩線作戰?為今之計,隻有先定南方,再退韃子。”
“趙國柱你其心可誅!先定南方?若是京師被攻破了,萬歲爺有個什麽閃失,就算鎮國公平定了南方的叛王,一切也都晚了!”
“笑話!王治珍你這膽小畏死的懦夫還敢血口噴人?韃子騎兵野戰雖強,但不善攻堅,此乃天下皆知之事,更何況京城乃是天下第一堅城,憑借高牆堅城,還有二十萬禁軍,便是堅守一年半載,亦是毫無問題,哪到爾等小人,在此危言聳聽。”
“為臣子者,豈可置陛下於危難之中,城牆雖高,禁軍雖眾,爾敢保證不會出現絲毫意外嗎?若是萬一有什麽意外,你擔當得起這份責任嗎?”
本是想召集群臣議事,哪想到會出現這等情形,崇武皇帝麵色越來越難看,終於忍不住怒喝道:“夠了,朝堂之上豈是爾等吵鬧的地方?看看你們現在,哪裏還有半點公卿大臣的體麵?”
一時間,金鑾寶殿上鴉雀無聲。
不知是哪個機靈鬼先醒過神來,撲通一聲匍匐在地,大呼:“臣等該死。”
隨即所有人皆效法而行,殿內跪倒了一片。
崇武皇帝大袖一揮道:“朕自有決斷,你們都下去吧!”說罷怒氣衝衝的甩袖而去。
入了後宮,趙麟斥退一眾內侍,這才惱怒不已的搖頭喃喃道:“除了爭權奪利貪戀錢財,你們還會什麽?若是我大陳多幾個鎮國公這等擎天巨柱該有多好……”
趙麟做太子時,曾隨譚天學習過兵法軍略,心中頗有韜略,沉思許久終於作出最佳的決斷,先南後北,無論如何也要先解決了叛王趙吉,安定了後方,才能叫鎮國公譚天率軍回援。
當即降下聖旨,二十萬禁軍全力守禦京城,同時召旨鄰近各州府,督師勤王。
雖然下定了死保京城的決心,但與此同時,這位年輕的皇帝還是走了一步穩妥的後招,使用千裏加急快報,急調無敵侯譚誌豪立刻回京助戰。
既然老的必須要留在南方平叛,把小的調回來也行,有這麽一位以一敵萬的無敵小將軍坐鎮京城,似乎也不比鎮國公差多少……
襄陽大營。
“聖旨到,鎮國公譚天與無敵侯譚誌豪接旨。”
由於是千裏加急的聖旨,若讓體弱的太監來頒這道旨意,怕不要跑死在路上,因此頒旨的欽差,乃是譚誌豪曾經在賽馬的時候見過的一個大內高手侍衛。
“臣譚天接旨。”譚天率領著一眾將領趕至營外,就待跪下接旨。
那侍衛高手慌忙一攔道:“鎮國公且慢,陛下還有一道旨意,今後鎮國公與無敵侯父子接旨時免去一切俗禮,不擺香案,不必跪接。”
“什麽?”譚天愣了一下,蹙眉道:“如此一來,豈非亂了君臣之綱倫,此惡例萬不可開,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欽差苦笑一下道:“公爺,這話您得親自麵見陛下時去說,小的隻是一個侍衛,哪裏能夠為陛下做主,不管怎樣,這道旨您是不能跪接了,不然就是抗旨不遵。”
譚天一滯,後麵的譚誌豪不耐煩了,撇著大嘴道:“爹你也是,接個聖旨罷了,哪有那麽多麻煩事,不用跪接就不用跪接,欽差大哥,那聖旨拿來我瞧瞧上麵寫了什麽?”
“呃……”欽差一愣,望了臉色變得難看無比,張口就待喝斥的鎮國公一眼,忙道:“公爺莫怪侯爺,小的臨來之時,陛下已經交待了,侯爺出身江湖,不懂那些規矩,一切由得無敵侯高興便是。”
“豈能如此……”譚天話還沒有說完,譚誌豪已有恃無恐的從欽差的手中拿過了聖旨,他本就不是特別畏懼自己老爹,現在有皇帝的聖旨撐腰,他更加的不怕了。
譚天蹙著眉頭瞪了兒子一眼,默然不語,有些話是無法在大庭廣眾之下說的。
譚誌豪展旨一看,便是一驚:“蒙古韃子南下了。”
所有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麽,每一個人的麵色立時變得凝重起來,隻有譚天鎮定如常道:“入營再說。”
入了大營,譚天將眾將遣散,帥帳之中,隻有譚氏父子與欽差三人。
聖旨很簡單,就是京師軍情緊急,召無敵侯回京助戰,譚天認真研讀過隨聖旨而來的一份緊急軍報,閉目凝思起來,許久後方道:“正兒吃過午飯便會隨欽差大人回京城。”
這欽差也是個明白人,知道鎮國公有話要交待兒子,當即起身告辭。
帥帳中隻剩下了兩父子,譚天沉吟著開口道:“韃子騎兵南下,正兒怎麽看?”
譚誌豪微微一愣,在一代兵法大家的父親苦心栽培之下,每天如填鴨一般的學了十餘日的兵法,可不是白搭,已然今非昔比,聽了父親的問題想了想便侃侃而談道:“對於蒙古人而言,最妙的局麵莫過於朝廷與叛軍兩敗俱傷,因此才會在反王占據主動時按兵不動,坐看中原打成一團。
現在朝廷占據了戰略主動,隨時可能揮師武昌,叛王雖然被動,卻也遠未到無法支撐的時候,蒙古鐵騎這時出動,明顯是要策應南方的叛王,但是蒙人與叛王雖有勾結,卻是同床異夢,各有打算。
所以孩兒以為,蒙古人隻要不傻,決不會在眼前這個勝負未分的時刻孤注一擲,因此這一次出擊,想來很有可能是打一下就走,明顯帶有扯後腿的味道。
以孩兒看,蒙古人真的大兵壓境之時,隻能是朝廷與叛王拚盡全力,兩敗俱傷之後。”
聽著譚誌豪說得頭頭是道,譚天麵上終於顯出了一絲欣慰之色,頷首道:“正兒果然不負為父所望,方才這番話說得絲毫不差。隻從韃子將攻擊的目標選在開平這一點,便能看出韃子此次南犯,不過是虛晃一槍。”
譚誌豪納悶道:“爹為何這麽說?”
譚天並未立刻回答,而是自一口箱子中翻找一番,取出一卷白布圖冊,展開後給譚誌豪講解道:“正兒看看地圖,再來回答為父。”
譚誌豪定睛看去,原來是京師地形圖,仔細看過一番,蹙眉思索片刻恍然而悟道:“開平衛建在京師北山北麓,縱使韃子騎兵攻破開平衛,卻要麵對崇山峻嶺,根本無從發揮騎兵的優勢,一旦朝廷的各路援軍開到,將其圍在山中,動輒便有覆沒之險。”
譚天滿意的撫須頷首,微笑道:“正兒說得不錯,正是如此。”
譚誌豪聽了父親的誇獎,得意一笑,笑容方斂,忽的蹙眉道:“可是這幾十萬蒙古鐵騎始終是懸在大陳頭頂的一柄利劍,縱使這一次隻是嚇唬人,誰敢保證下一次,甚至是下下次不會是動真格的?
再說總不能眼看著這幫韃子如此搗亂,這等被動之勢,當真叫人難受。爹你號稱天下第一兵法大家,有沒有什麽辦法?”
譚天沉吟片刻,才有些遲疑道:“辦法倒是有一個,但是要想做到……卻非常的困難與危險,便是為父自己也沒有絲毫的把握。”
譚誌豪追問道:“是什麽辦法,爹你說來聽聽。”
“進攻!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譚天悠悠道。
譚誌豪臉上一跨,失聲道:“爹在說笑嗎?大陳現在哪裏有進攻的力量,邊軍與禁軍雖然號稱精銳,守城或許還行,若是與蒙古人打野戰,隻怕都還差了不少吧?”
譚天道:“為父又沒說是要調動全軍,去找蒙古人決戰?”
“不是這麽進攻,還有怎麽一個進攻法?”譚誌豪疑惑道。
譚天在譚誌豪麵前總會不自覺的少了幾分威嚴,沒好氣道:“你這沒記性的小子,前日才教你的避實擊虛,今日便忘了不成?韃子這一次總共調動了三十餘萬大軍南下,背後的大小部落,必定兵力空虛。
而為了維持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屯集作戰,即使傾草原全部糧草牛羊,怕也不足以支撐多久,這也是韃子喜歡燒殺擄掠,以戰養戰的緣由所在。
此時若有一支孤軍能夠殺入後方草原,焚其糧秣,屠其牛羊,配合前方堅壁清野,不叫韃子以戰養戰,糧草吃緊之下,韃子大軍自然會不戰自潰。”
“好主意!”譚誌豪一拍大腿道:“好一招避實擊虛,難怪人都說爹是天下第一兵法大家,果然名不虛傳。”
譚天輕輕一歎道:“這主意聽上去雖好,若想成功卻是難上加難。”
譚誌豪奇怪道:“孩兒似乎沒覺得有什麽困難?”
譚天搖首道:“正兒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才會有此一說。我來問你,一支孤軍深入草原,沒有給養更無後援,不但要麵對比自己強大無數倍的敵人,還要經受廣袤草原惡劣環境的考驗,莫說能否成功完成任務,生存就是最大的難題。”
譚誌豪啞然,思索許久終於點點頭,認真道:“爹說得沒錯,是孩兒想得簡單了。”
譚天來回走了幾步,顯然也沒能想出更好的辦法,這才站定道:“此次衛守京城,事關重大,不容有失。正兒經驗太淺,還不足以擔當重任,若陛下要正兒擔當主將,正兒千萬不可應承,為父已在奏折中推舉了禁軍統領陳廣龍,他是為父的知交好友,當初在府中擺酒慶賀正兒還家的家宴上,正兒應該見過他,此去京師,正兒記得要持子侄禮,萬萬不可對人家無禮。”
那場家宴譚誌豪根本就是迷迷糊糊度過的,具體來了什麽人,根本沒一點印象,當下隻得老老實實的點頭應承,心中還在暗自爽道:“這倒不錯,又有人幫忙扛擔,我可以繼續偷懶了,嘿嘿……”
兩父子又說了一會兒話,譚天著重叮囑譚誌豪回到京師之後,不可在人前驕狂任性,譚誌豪倒也沒有爭辯,老實的答應下來。
軍情第一,吃罷午飯,譚誌豪便隨欽差一起上路,為了自己老爹的安全,譚誌豪將自己親衛中所有的黑衛盡都留在了譚天的身邊,隻帶著東南西北四婢與三十餘名白衛上路。
兒子這份孝心,令譚天甚是窩心,麵上雖然沒什麽表示,心中卻開心得很,卻不知這小子孝心之中夾雜了不少私貨。
“終於擺脫這幫沉默寡言的木頭了,哈哈……萬歲!”此時譚誌豪已然開心的恨不能歡呼出來,以他活潑好動的性格,身邊時常跟著一群冷臉酷漢,當真是無趣得很。
果然如譚天父子所料的一樣,蒙古鐵騎的兵鋒抵達京北重鎮延慶後,忽然間退卻了,如同來時一般,退的突然無比,沒有絲毫先兆。
一時間,朝堂之上一片歌功頌德之聲,諸如萬歲爺乃真龍天子,王者霸氣充盈天地,不費一兵一卒便能令十萬蒙古鐵騎不攻自潰之類的馬屁滿天飛。
馬屁人人愛聽,但是年輕的崇武皇帝卻並未因這些馬屁而得意忘形,實則經過一晚的沉思,他也得出了與譚氏父子相同的觀點,早已算準了蒙古人會撤兵。
朝野上下全都鬆了一口氣,京師重又回到歌舞升平的日子。
京城南門外,一片彩旗招展,一隻巨大的金黃傘蓋下,可不正是一身龍袍的崇武帝趙麟。
遠遠的有一騎飛馳而來,一個大內侍衛飛身下馬,急跑幾步跪倒在趙麟身前。
“陛下,無敵侯一行已到了十裏亭。”
皇帝率領滿朝文武親自在城門外迎接得勝而還,立有不世之功的大將,乃是大陳朝自定鼎以來的一個規矩,鎮國公譚天是大陳開國以來唯一一個兩次得到如此殊榮的名臣大將,今天輪到譚誌豪了。
趙麟點點頭,嘴角掛起了一絲笑意,譚誌豪豪爽開朗的性格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相處次數雖然不多,但無論聊天還是玩耍,每次都很盡興,從這一點來說,譚誌豪與譚亦心不愧是兩兄弟,性格非常相似,甚至尤有過之,自他登基之後,敢當麵大大咧咧稱呼他為皇帝老大的,非這小子莫屬。
這個很有江湖味道的稱呼,崇武帝趙麟聽得又是新鮮又是順耳。
一個很好玩很親近,又非常有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野心**的人,換了任何一個合格的帝王,都會毫不猶豫的將之籠絡為心腹,崇武皇帝自然也不會例外,所以才會力排眾議,率領群臣出城迎接。
一路飛馳,除了譚誌豪的黑風以外,其他人連續換了六次驛馬,隻用了八天時間,便從遙遠的襄陽趕回了京城。
雖然一行都是高手,但是這等幾乎沒有休息的趕路,把所有人都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