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逵這個人石青記得。這個人可能是史上逃跑最快最迅速的人。
就在兩個月後,萬眾矚目的大晉北伐開始了。一路之上,各地塢堡民眾聞風而降,不動一刀一兵,北伐軍收複徐、揚兩州,兵鋒直指魯郡。形勢一片大好。
就在這時,大趙朝廷派李農率兩萬精騎,匆匆南下抵抗。北伐軍先鋒三千人與李農大軍不期而遇,在魯郡代陂激戰一場;戰果顯而易見;三千步卒怎會是兩萬精騎的對手。
就是這場小挫,讓時機最佳,最有可能成功的北伐夭折了。
遠在幾百裏外,擁兵四萬,有堅城為依托的北伐軍主力聞訊,連夜逃過淮河,直接退回北伐的廣陵。將彭城、淮河、泗口。。。無數雄關險隘拱手讓給大趙。敢情三千前鋒是主力,隨後的大軍是接受勝利成果的。
比北伐軍更離譜的是這個陳逵;遠在千裏之外,隔著淮河天險,占據堅城壽春的他,得知這個消息,跑得更快;臨走之前,一把火將古城壽春及帶不走的糧草輜重燒個金光。
就這樣,方圓八百裏,安豐郡、淮南郡唯一的一座完好城池沒有了,中原腹地,淮河兩岸,再次多出一塊邊荒之地。
既然知道剛才的領軍將領是陳逵,石青對大晉軍的潰散也就釋然了。遠在千裏之外,沒做渡河南下準備的李農能把陳逵嚇得毀城而逃,麵對自己這支‘赳赳雄師’,他怎敢有片刻停留。
心中苦笑,眼中看到的是三義軍上下的失魂落魄。祖胤喃喃自語,癡癡地念叨著。祖鳳麵容慘白,細牙緊咬下唇;從未綻放過笑容的臉龐上,盡有深深的悲哀。韓繼傻傻地笑,李承陰沉著臉。李崇手持長槍,異常專注地攢刺無辜的青草。
三義軍這樣下去,可就完了。
石青心中一沉,向蘇忘告了聲罪。一躍上了黑雪,圍著三義軍來回馳騁。“三義軍的漢子們。你們怎麽啦?痛苦?失望?慫了。。。這就是你們所謂的涅磐重生?重生成沒出息的軟蛋?看看蘇忘大哥他們,自信果敢,幾百人毅然北上,憑自己的本事幹一番事業。這等豪氣,才是真漢子!真英雄!看看你們,為一個尿壺憋屈死,是他媽的三義!枉稱男子漢!”
“住口!”祖鳳憤然怒吼。
一騎白夜,闖進三義軍中心,祖鳳勒馬揚臂,清聲高呼:“三義連環塢的好漢。是男人的,抬起頭,挺起胸,休讓他人笑話。。。大晉軍懦弱無能,與三義軍何幹!三義連環塢除了依靠自己,從來沒依靠過任何人。先祖狄公,當年創下的豐功偉績,哪一件不是和大夥的先人一起戮力打拚出來的,哪一件依靠了南方朝廷。。。”
“幹他娘!我們依靠自己,創出一條路!”李崇一挺槍,遙知上空,奮力呐喊。
“幹他娘!創出一條路。。。”年輕氣壯地三義軍紛紛振臂高呼,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整齊,許多老成持重的也加入進來,振臂大呼。
對大晉軍潰逃抱以嗤笑,對三義軍表現不以為然的征東軍士卒,聽見這春雷般的吼聲,臉色漸漸凝重,望向三義軍的眼光漸漸變了。
石青感歎地搖搖頭,兜馬離開。蘇忘大步過來,朗聲道:“石帥,原來征東軍和三義連環塢聯合起來了。”
“蘇大哥知道三義連環塢?”石青下馬,來開和蘇忘聊天的陣勢。
“哈哈。。。”蘇忘大笑。“說起來,三義連環塢和蘇忘可是打著胳膊連著筋的關係。想掰都掰不開。。。”
蘇忘,字複生,二十八歲。父親蘇峻,二十一年前,與祖狄之弟祖約以誅庚亮為名,起兵反晉。事危之時,蘇峻麾下大將路永反戈,倒向大晉。路永不得已倒向大晉,但他還是有些義氣,在孫峻失敗,滿門被誅之時,救出了蘇峻幼子蘇忘。隨後,帶著蘇忘和部屬屯耕淮南。
四年前,路永反晉投趙,被石虎任命為揚州刺史,蘇忘跟著作了羊市守將。羊市溝通南北,是淮河水運最為便利之處;也是淮南第一富庶之地。蘇忘在此,有錢糧物資,當真聚起了一大堆南來北往的豪傑之士。路永死後,王浹接替了揚州刺史之職。王浹對蘇忘仍然照顧有加,蘇忘在此,也算是逍遙快活。王浹投晉,大晉命王浹舊部回屯,又任命了新的刺史陳逵。蘇忘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他不甘心隨王浹南下安安穩穩地作富家翁、屯耕戶,便收集了多年積蓄,帶著部屬意欲回轉青州故鄉。
知道三義連環塢後,蘇忘沒有隱瞞,將自身來曆一一如實告訴了石青。隨後笑道:“石帥以為如何。。。祖家、孫家共舉義旗,起兵反晉,這種牽連還不夠深麽?”
“夠!夠深!沒想到蘇忘大哥和祖家有這等淵源。”石青大聲感歎,話音一轉突然道:“如今三義連環塢危在旦夕,征東軍雖與他們素不相識,隻因敬重祖士稚公,也願竭力相助,蘇大哥與祖家既屬世交,想來必定不會袖手旁觀。。。”
“哈哈!這個。。。”蘇忘大笑。未等開言,身後已竄出一人,接口叫道:“當然。救援三義連環塢,我等義不容辭。怎會袖手旁觀?”
石青一看,說話的是那個和蘇忘形象顛倒過來的青年儒將。
蘇忘哈哈點頭道:“不錯!不錯!蘇忘義不容辭!”
四艘貨船經過一番試水,終於在淮河南岸泊下。等上船參觀了一番後,石青不由暗自咂舌:這個蘇忘,真的攢下了諾大一份家當。
每艘船壓艙的糧食都有四五百石。
皮甲上千套,鐵甲數十,製式步弓五百,箭矢三四萬支,布帛堆積,槍刀各自上千。。。其他的諸如美酒、絲綢、紙筆他都顧不得留心察看。
這時天近黃昏。
蘇忘原本打算登船後從淮河出海,順青州海岸線北上東萊。石青邀請後,他們留了下來,答應幫助三義連環塢穩定譙郡。
於是,一壇壇美酒,一扇扇熏肉,一袋袋麥粟從船上扛下,架火支鍋,三義軍、征東軍、蘇忘部連帶船上的兩百來家眷,三千餘人聚在淮河岸邊,飲宴狂歡。
痛快淋漓之際,司揚、韓彭、伍慈不聲不響圍到石青周圍。
司揚遮掩著,用手作了一個刀切的姿勢。意欲殺人搶貨。石青望望韓彭,韓彭緩緩點頭,再望望伍慈,那廝已經眼放綠光,露出一口黃牙,涎笑道:“此是伍慈之意,事後,慈不求別的,隻求石帥賞慈一個女人在身邊侍候。”
“滾蛋!”石青笑罵,一腳把伍慈踢了出去。“就你這個鬼猴子餿主意多。”隨後他看著司揚、韓彭道:“蘇忘等乃豪邁之士,我們應該以誠相待,以義結交,爭取結盟互助,共成大事。不可為了蠅頭小利,多樹為敵。”
韓彭眼睛一亮,笑道:“高明!石帥莫非意欲人貨兩得。”
“哼哼。。。”司揚惻惻陰笑:“人貨兩得,哪有這般容易。以我說,殺了蘇忘,盡收其部屬財貨,才是正理。否則,哼。。。蘇忘非比等閑,不可小覷。”
“不可!不可如此莽撞。”石青很少如此嚴厲地駁回了司揚。冷聲道:“此事任何人不得輕舉妄動,特別是你這個鬼猴子,少動歪腦筋。我自有主意。”
另一邊,蘇忘也在責備另一個人:“諸葛攸,你怎地如此不曉事,三義連環塢和征東軍那麽多人,還落得這個模樣;可見他們的對手不是易於之輩,我們這幾百人濟得什麽事?你怎麽輕易答應相助?”
諸葛攸正是那個形象顛倒的儒將。
“孫公子差矣。”麵對蘇忘的責備,諸葛攸不慌不忙,悠悠道:“蘇公子也知道,我們這幾百人濟不得什事,此番北上,不應該招攏四方豪傑以為奧援助麽?三義連環塢、征東軍皆窮途末路,正是孫公子招納施恩之時;須知錦上添花易於,雪中送炭難得。”
孫忘陰沉著臉,搖頭道:“此事甚難。征東軍上下皆是桀驁不馴之輩,想施恩接納這些人,太難了。。。”
諸葛攸眉頭一皺,沒有再說什麽。
(各位兄弟,咱有點事需要出去一趟,今天的第二更可能非常晚。也許到明天清晨。嗬嗬,抱歉!)
就在兩個月後,萬眾矚目的大晉北伐開始了。一路之上,各地塢堡民眾聞風而降,不動一刀一兵,北伐軍收複徐、揚兩州,兵鋒直指魯郡。形勢一片大好。
就在這時,大趙朝廷派李農率兩萬精騎,匆匆南下抵抗。北伐軍先鋒三千人與李農大軍不期而遇,在魯郡代陂激戰一場;戰果顯而易見;三千步卒怎會是兩萬精騎的對手。
就是這場小挫,讓時機最佳,最有可能成功的北伐夭折了。
遠在幾百裏外,擁兵四萬,有堅城為依托的北伐軍主力聞訊,連夜逃過淮河,直接退回北伐的廣陵。將彭城、淮河、泗口。。。無數雄關險隘拱手讓給大趙。敢情三千前鋒是主力,隨後的大軍是接受勝利成果的。
比北伐軍更離譜的是這個陳逵;遠在千裏之外,隔著淮河天險,占據堅城壽春的他,得知這個消息,跑得更快;臨走之前,一把火將古城壽春及帶不走的糧草輜重燒個金光。
就這樣,方圓八百裏,安豐郡、淮南郡唯一的一座完好城池沒有了,中原腹地,淮河兩岸,再次多出一塊邊荒之地。
既然知道剛才的領軍將領是陳逵,石青對大晉軍的潰散也就釋然了。遠在千裏之外,沒做渡河南下準備的李農能把陳逵嚇得毀城而逃,麵對自己這支‘赳赳雄師’,他怎敢有片刻停留。
心中苦笑,眼中看到的是三義軍上下的失魂落魄。祖胤喃喃自語,癡癡地念叨著。祖鳳麵容慘白,細牙緊咬下唇;從未綻放過笑容的臉龐上,盡有深深的悲哀。韓繼傻傻地笑,李承陰沉著臉。李崇手持長槍,異常專注地攢刺無辜的青草。
三義軍這樣下去,可就完了。
石青心中一沉,向蘇忘告了聲罪。一躍上了黑雪,圍著三義軍來回馳騁。“三義軍的漢子們。你們怎麽啦?痛苦?失望?慫了。。。這就是你們所謂的涅磐重生?重生成沒出息的軟蛋?看看蘇忘大哥他們,自信果敢,幾百人毅然北上,憑自己的本事幹一番事業。這等豪氣,才是真漢子!真英雄!看看你們,為一個尿壺憋屈死,是他媽的三義!枉稱男子漢!”
“住口!”祖鳳憤然怒吼。
一騎白夜,闖進三義軍中心,祖鳳勒馬揚臂,清聲高呼:“三義連環塢的好漢。是男人的,抬起頭,挺起胸,休讓他人笑話。。。大晉軍懦弱無能,與三義軍何幹!三義連環塢除了依靠自己,從來沒依靠過任何人。先祖狄公,當年創下的豐功偉績,哪一件不是和大夥的先人一起戮力打拚出來的,哪一件依靠了南方朝廷。。。”
“幹他娘!我們依靠自己,創出一條路!”李崇一挺槍,遙知上空,奮力呐喊。
“幹他娘!創出一條路。。。”年輕氣壯地三義軍紛紛振臂高呼,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整齊,許多老成持重的也加入進來,振臂大呼。
對大晉軍潰逃抱以嗤笑,對三義軍表現不以為然的征東軍士卒,聽見這春雷般的吼聲,臉色漸漸凝重,望向三義軍的眼光漸漸變了。
石青感歎地搖搖頭,兜馬離開。蘇忘大步過來,朗聲道:“石帥,原來征東軍和三義連環塢聯合起來了。”
“蘇大哥知道三義連環塢?”石青下馬,來開和蘇忘聊天的陣勢。
“哈哈。。。”蘇忘大笑。“說起來,三義連環塢和蘇忘可是打著胳膊連著筋的關係。想掰都掰不開。。。”
蘇忘,字複生,二十八歲。父親蘇峻,二十一年前,與祖狄之弟祖約以誅庚亮為名,起兵反晉。事危之時,蘇峻麾下大將路永反戈,倒向大晉。路永不得已倒向大晉,但他還是有些義氣,在孫峻失敗,滿門被誅之時,救出了蘇峻幼子蘇忘。隨後,帶著蘇忘和部屬屯耕淮南。
四年前,路永反晉投趙,被石虎任命為揚州刺史,蘇忘跟著作了羊市守將。羊市溝通南北,是淮河水運最為便利之處;也是淮南第一富庶之地。蘇忘在此,有錢糧物資,當真聚起了一大堆南來北往的豪傑之士。路永死後,王浹接替了揚州刺史之職。王浹對蘇忘仍然照顧有加,蘇忘在此,也算是逍遙快活。王浹投晉,大晉命王浹舊部回屯,又任命了新的刺史陳逵。蘇忘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他不甘心隨王浹南下安安穩穩地作富家翁、屯耕戶,便收集了多年積蓄,帶著部屬意欲回轉青州故鄉。
知道三義連環塢後,蘇忘沒有隱瞞,將自身來曆一一如實告訴了石青。隨後笑道:“石帥以為如何。。。祖家、孫家共舉義旗,起兵反晉,這種牽連還不夠深麽?”
“夠!夠深!沒想到蘇忘大哥和祖家有這等淵源。”石青大聲感歎,話音一轉突然道:“如今三義連環塢危在旦夕,征東軍雖與他們素不相識,隻因敬重祖士稚公,也願竭力相助,蘇大哥與祖家既屬世交,想來必定不會袖手旁觀。。。”
“哈哈!這個。。。”蘇忘大笑。未等開言,身後已竄出一人,接口叫道:“當然。救援三義連環塢,我等義不容辭。怎會袖手旁觀?”
石青一看,說話的是那個和蘇忘形象顛倒過來的青年儒將。
蘇忘哈哈點頭道:“不錯!不錯!蘇忘義不容辭!”
四艘貨船經過一番試水,終於在淮河南岸泊下。等上船參觀了一番後,石青不由暗自咂舌:這個蘇忘,真的攢下了諾大一份家當。
每艘船壓艙的糧食都有四五百石。
皮甲上千套,鐵甲數十,製式步弓五百,箭矢三四萬支,布帛堆積,槍刀各自上千。。。其他的諸如美酒、絲綢、紙筆他都顧不得留心察看。
這時天近黃昏。
蘇忘原本打算登船後從淮河出海,順青州海岸線北上東萊。石青邀請後,他們留了下來,答應幫助三義連環塢穩定譙郡。
於是,一壇壇美酒,一扇扇熏肉,一袋袋麥粟從船上扛下,架火支鍋,三義軍、征東軍、蘇忘部連帶船上的兩百來家眷,三千餘人聚在淮河岸邊,飲宴狂歡。
痛快淋漓之際,司揚、韓彭、伍慈不聲不響圍到石青周圍。
司揚遮掩著,用手作了一個刀切的姿勢。意欲殺人搶貨。石青望望韓彭,韓彭緩緩點頭,再望望伍慈,那廝已經眼放綠光,露出一口黃牙,涎笑道:“此是伍慈之意,事後,慈不求別的,隻求石帥賞慈一個女人在身邊侍候。”
“滾蛋!”石青笑罵,一腳把伍慈踢了出去。“就你這個鬼猴子餿主意多。”隨後他看著司揚、韓彭道:“蘇忘等乃豪邁之士,我們應該以誠相待,以義結交,爭取結盟互助,共成大事。不可為了蠅頭小利,多樹為敵。”
韓彭眼睛一亮,笑道:“高明!石帥莫非意欲人貨兩得。”
“哼哼。。。”司揚惻惻陰笑:“人貨兩得,哪有這般容易。以我說,殺了蘇忘,盡收其部屬財貨,才是正理。否則,哼。。。蘇忘非比等閑,不可小覷。”
“不可!不可如此莽撞。”石青很少如此嚴厲地駁回了司揚。冷聲道:“此事任何人不得輕舉妄動,特別是你這個鬼猴子,少動歪腦筋。我自有主意。”
另一邊,蘇忘也在責備另一個人:“諸葛攸,你怎地如此不曉事,三義連環塢和征東軍那麽多人,還落得這個模樣;可見他們的對手不是易於之輩,我們這幾百人濟得什麽事?你怎麽輕易答應相助?”
諸葛攸正是那個形象顛倒的儒將。
“孫公子差矣。”麵對蘇忘的責備,諸葛攸不慌不忙,悠悠道:“蘇公子也知道,我們這幾百人濟不得什事,此番北上,不應該招攏四方豪傑以為奧援助麽?三義連環塢、征東軍皆窮途末路,正是孫公子招納施恩之時;須知錦上添花易於,雪中送炭難得。”
孫忘陰沉著臉,搖頭道:“此事甚難。征東軍上下皆是桀驁不馴之輩,想施恩接納這些人,太難了。。。”
諸葛攸眉頭一皺,沒有再說什麽。
(各位兄弟,咱有點事需要出去一趟,今天的第二更可能非常晚。也許到明天清晨。嗬嗬,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