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鄴侯袁紹
袁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放棄了迎接天子的絕佳良機,卻讓曹操占了個大便宜。自此,袁紹就一直在內心中糾結著此事。現在,曹操迎天子都許,許昌成了當然的政治中心,曹操也成了皇帝當然的代言人,隨心所欲,號令四方,這是袁紹始料未及的,雖然他口頭上依然強硬,不肯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但他心中實在是後悔不迭。
當許都朝廷派來的使節宣詔封袁紹為太尉時,袁紹初時很是高興,當朝太尉,那可是三公之首,百官第一啊,此後袁家就不是四世三公,而是五世三公了,那是多大的榮耀!
可是當袁紹得知曹操當了大將軍,統領天下兵馬時,他的臉頓時就沉了下去。有了大將軍之職,太尉一職就是個空有其名的虛職,連一兵一馬也調撥不動。且太尉一職還在大將軍之下,意味著袁紹從此就矮了曹操一頭,這讓袁紹如何能接受?
袁紹隨即表示不能接受太尉一職,並且上書一封,希望天子能夠遷都鄄城,理由是那裏物產富饒,可供朝廷日常之需,且鄄城為古城,曆史悠久,早在五帝時即有記載,“堯葬穀林,舜耕於曆山,陶於河濱,漁於雷澤。穀林、曆山雷澤均在縣境。”
曹操自然是一口回絕了袁紹的無理要求,他還以天子的名義下詔書責備袁紹,道:“你地廣兵多,而專門樹立私黨;不見你出師勤王,但見你發兵與他人互相攻伐。”
袁紹明知這是曹操的意思,卻也無可奈何,上書為自己辯解。替袁紹寫這封奏章的人仍是陳琳,文筆優美,精彩非常,核心內容就是一個字:冤!我袁紹太冤了,在洛陽時便與張讓等宦官作鬥爭,為替朝廷伸張正義,又舉起反董的大旗,領導反董大業等等。袁紹一再申明的是,自己對漢室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鑒,一直都在做著匡扶漢室的努力,殫盡竭慮,絲毫不敢懈怠。
在奏章中,袁紹還欲將太尉一職讓給陳紀。陳紀,自元方,潁川許人,著名的潁川陳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子陳群亦在朝中為官。此時,陳紀的職務是大鴻臚卿,主管外交事務,位列九卿之一,可謂是高官顯貴。袁紹這番舉動明顯是不從朝廷號令,陳紀戰戰兢兢,自是不敢接受。
曹操萬萬沒有想到,袁紹居然會不接受太尉的任命,他本來以為,袁紹會和他的想法一樣,都不會把所謂的官職當做一回事,這些官職都是名義上的。曹操自然也不會想讓袁紹到許都來任職,袁紹也不會傻到自己來到曹操的地盤當人質。
此時曹操才發現自己想得有些簡單了,袁紹此人是極愛麵子的,讓他當個徒有虛名的太尉倒也罷了,關鍵是太尉要聽自己這個大將軍的命令,那袁紹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曹操開始頭疼了,袁紹的意見不可不聽,畢竟現在他的實力數倍於自己,許都新朝廷剛剛建立不久,尚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一旦袁紹發大軍來攻,會不會有人裏應外合都很難說。
曹操心知肚明,他和袁紹之間遲早有一場決戰,但他希望的決戰時間絕不是現在。現在袁紹實力強過曹操數倍,且兗州、豫州地處中原,南有袁術、劉表,西有馬騰、韓遂,北有呂布,東有劉備,強敵環伺,根本沒有機會與袁紹決戰。何況,在曹操的心目中,他最大的敵人周瑜遠在江東,正在積極征伐交州,此人方是曹操的心腹大患。
不光如此,在目前的情況下,袁紹還是曹操要利用的勢力,如果這時為了官職之事導致二人公開反目,那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想到這裏,曹操非常後悔當初的決定,思來想去,曹操決定放棄大將軍之職,讓袁紹擔任,自己則擔任司空一職。
曹操知道,做這樣的事對自己的威望將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而且很傷麵子,但他必須得這麽做,因為曹操是個非常務實的人。為了實現自己最終的目標,曹操可以忍,可以掉些麵子,他寧願損失一些個人威望,也要將與袁紹的關係繼續維持下去。
沒過幾日,天子劉協便下了詔書,曹操辭去大將軍一職,改由袁紹擔任,曹操改任司空一職,同時封袁紹為鄴侯,督幽、並、冀、青四州事,賜天子節鉞,以及隻有天子才能擁有的虎賁衛士百名。
可是,袁紹那邊卻毫無反應。
按照慣例,接到天子的詔書後,如果接受,應該立刻上書謝恩,如果不接受,也該有所表示,當然,這在皇權至上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袁紹如此舉動,曹操卻是心裏跟明鏡似的,對於袁紹的想法,曹操清楚得很。
麵子,還是麵子的問題。袁紹定是不願拾別人的牙慧,這個大將軍的職務,是曹操讓給他的,而不是本來就應是他的,那他不是很沒麵子?
對付愛麵子的人,曹操自有辦法。新年過後,他想派個有分量的人前去鄴城一趟,親自宣布朝廷的任命,幫袁紹找回麵子。這個人,曹操想來想去,覺得孔融最合適。
孔融得到這個任務後,頓時脊背上直冒涼氣。他在北海時,和袁紹的長子袁譚打了半年多的仗,算是結下了仇怨。如今出使鄴城,如果袁紹趁機報複,那自己豈不是老命休矣?
不過孔融是個極其聰明的人,經過細致的分析,他很快明白了曹操的用意。袁紹目前還不敢公然反抗朝廷,自己以天子代表的身份前去,生命安全還是有保障的。曹操此舉,其實是想讓自己和袁紹間的矛盾能有所緩和。
果然,孔融到了鄴城後,受到了袁紹的熱情接待。孔融本是當世名士,又擔任著少府之職,位列九卿,他親自前來宣讀詔書,算是給了袁紹足夠大的麵子。
鄴城之行,使得孔融和袁紹二人盡釋前嫌,袁紹也慨然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此後便以大將軍、鄴侯自稱。袁紹自然不知,三年前,朝廷也曾給公孫瓚封過同樣等級的官職,令他督青、並、冀、幽四州事。讓苦大仇深的袁紹和公孫瓚二人繼續死掐,曹操明擺著是在這堆火上又澆了一桶滾燙的油。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章分解。
非常感謝各位書友的欣賞,在此小生有禮了!還請多多***,多多收藏,多多推薦,多多***,多多打賞!謝謝!!!
袁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放棄了迎接天子的絕佳良機,卻讓曹操占了個大便宜。自此,袁紹就一直在內心中糾結著此事。現在,曹操迎天子都許,許昌成了當然的政治中心,曹操也成了皇帝當然的代言人,隨心所欲,號令四方,這是袁紹始料未及的,雖然他口頭上依然強硬,不肯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但他心中實在是後悔不迭。
當許都朝廷派來的使節宣詔封袁紹為太尉時,袁紹初時很是高興,當朝太尉,那可是三公之首,百官第一啊,此後袁家就不是四世三公,而是五世三公了,那是多大的榮耀!
可是當袁紹得知曹操當了大將軍,統領天下兵馬時,他的臉頓時就沉了下去。有了大將軍之職,太尉一職就是個空有其名的虛職,連一兵一馬也調撥不動。且太尉一職還在大將軍之下,意味著袁紹從此就矮了曹操一頭,這讓袁紹如何能接受?
袁紹隨即表示不能接受太尉一職,並且上書一封,希望天子能夠遷都鄄城,理由是那裏物產富饒,可供朝廷日常之需,且鄄城為古城,曆史悠久,早在五帝時即有記載,“堯葬穀林,舜耕於曆山,陶於河濱,漁於雷澤。穀林、曆山雷澤均在縣境。”
曹操自然是一口回絕了袁紹的無理要求,他還以天子的名義下詔書責備袁紹,道:“你地廣兵多,而專門樹立私黨;不見你出師勤王,但見你發兵與他人互相攻伐。”
袁紹明知這是曹操的意思,卻也無可奈何,上書為自己辯解。替袁紹寫這封奏章的人仍是陳琳,文筆優美,精彩非常,核心內容就是一個字:冤!我袁紹太冤了,在洛陽時便與張讓等宦官作鬥爭,為替朝廷伸張正義,又舉起反董的大旗,領導反董大業等等。袁紹一再申明的是,自己對漢室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鑒,一直都在做著匡扶漢室的努力,殫盡竭慮,絲毫不敢懈怠。
在奏章中,袁紹還欲將太尉一職讓給陳紀。陳紀,自元方,潁川許人,著名的潁川陳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子陳群亦在朝中為官。此時,陳紀的職務是大鴻臚卿,主管外交事務,位列九卿之一,可謂是高官顯貴。袁紹這番舉動明顯是不從朝廷號令,陳紀戰戰兢兢,自是不敢接受。
曹操萬萬沒有想到,袁紹居然會不接受太尉的任命,他本來以為,袁紹會和他的想法一樣,都不會把所謂的官職當做一回事,這些官職都是名義上的。曹操自然也不會想讓袁紹到許都來任職,袁紹也不會傻到自己來到曹操的地盤當人質。
此時曹操才發現自己想得有些簡單了,袁紹此人是極愛麵子的,讓他當個徒有虛名的太尉倒也罷了,關鍵是太尉要聽自己這個大將軍的命令,那袁紹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曹操開始頭疼了,袁紹的意見不可不聽,畢竟現在他的實力數倍於自己,許都新朝廷剛剛建立不久,尚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一旦袁紹發大軍來攻,會不會有人裏應外合都很難說。
曹操心知肚明,他和袁紹之間遲早有一場決戰,但他希望的決戰時間絕不是現在。現在袁紹實力強過曹操數倍,且兗州、豫州地處中原,南有袁術、劉表,西有馬騰、韓遂,北有呂布,東有劉備,強敵環伺,根本沒有機會與袁紹決戰。何況,在曹操的心目中,他最大的敵人周瑜遠在江東,正在積極征伐交州,此人方是曹操的心腹大患。
不光如此,在目前的情況下,袁紹還是曹操要利用的勢力,如果這時為了官職之事導致二人公開反目,那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想到這裏,曹操非常後悔當初的決定,思來想去,曹操決定放棄大將軍之職,讓袁紹擔任,自己則擔任司空一職。
曹操知道,做這樣的事對自己的威望將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而且很傷麵子,但他必須得這麽做,因為曹操是個非常務實的人。為了實現自己最終的目標,曹操可以忍,可以掉些麵子,他寧願損失一些個人威望,也要將與袁紹的關係繼續維持下去。
沒過幾日,天子劉協便下了詔書,曹操辭去大將軍一職,改由袁紹擔任,曹操改任司空一職,同時封袁紹為鄴侯,督幽、並、冀、青四州事,賜天子節鉞,以及隻有天子才能擁有的虎賁衛士百名。
可是,袁紹那邊卻毫無反應。
按照慣例,接到天子的詔書後,如果接受,應該立刻上書謝恩,如果不接受,也該有所表示,當然,這在皇權至上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袁紹如此舉動,曹操卻是心裏跟明鏡似的,對於袁紹的想法,曹操清楚得很。
麵子,還是麵子的問題。袁紹定是不願拾別人的牙慧,這個大將軍的職務,是曹操讓給他的,而不是本來就應是他的,那他不是很沒麵子?
對付愛麵子的人,曹操自有辦法。新年過後,他想派個有分量的人前去鄴城一趟,親自宣布朝廷的任命,幫袁紹找回麵子。這個人,曹操想來想去,覺得孔融最合適。
孔融得到這個任務後,頓時脊背上直冒涼氣。他在北海時,和袁紹的長子袁譚打了半年多的仗,算是結下了仇怨。如今出使鄴城,如果袁紹趁機報複,那自己豈不是老命休矣?
不過孔融是個極其聰明的人,經過細致的分析,他很快明白了曹操的用意。袁紹目前還不敢公然反抗朝廷,自己以天子代表的身份前去,生命安全還是有保障的。曹操此舉,其實是想讓自己和袁紹間的矛盾能有所緩和。
果然,孔融到了鄴城後,受到了袁紹的熱情接待。孔融本是當世名士,又擔任著少府之職,位列九卿,他親自前來宣讀詔書,算是給了袁紹足夠大的麵子。
鄴城之行,使得孔融和袁紹二人盡釋前嫌,袁紹也慨然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此後便以大將軍、鄴侯自稱。袁紹自然不知,三年前,朝廷也曾給公孫瓚封過同樣等級的官職,令他督青、並、冀、幽四州事。讓苦大仇深的袁紹和公孫瓚二人繼續死掐,曹操明擺著是在這堆火上又澆了一桶滾燙的油。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章分解。
非常感謝各位書友的欣賞,在此小生有禮了!還請多多***,多多收藏,多多推薦,多多***,多多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