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西河太守的印信,有了這個,你就可以將百姓轉職為你需要的職業。這是宣德將軍的印綬。這是你的封爵詔書,從今天起你就是我大漢的都亭侯了,食邑二百戶。這可是都亭侯可以享受的最大的食邑了。你要記住,這些可都是陛下的恩典,你可要好好地為陛下做事,不要三心二意啊。”
“微臣定當不負陛下的期望,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與漢帝劉宏的談話時間並不算長,雖然過程仿佛如同做了一次過山車,不過總體而言還算不錯。李書實和劉宏兩個“傷人”一起商討了一番關於經濟籠絡分化胡人的辦法,雖然不知道成效如何,不過劉宏也表示對於西河的賦稅可以見麵五年,反正平日裏政府花在那裏的錢可遠比收上來的那點賦稅多的多,否則朝中也不能總有人提出放棄某些地域的提案來。
雖然李書實還很想和劉宏說說州牧的問題,不過考慮到這玩意實在是太過敏感,畢竟後世那些個節度使、督軍之類都難以與之相比,權力之大僅次於當年被周天子分封的一窩諸侯。劉焉敢提這個議案一個是因為當時益州和益州旁邊的涼州的兩個刺史一個被殺一個幾乎快被幹掉,所以劉焉是由真憑實據,而且再加上他在士人當中的名聲相當不錯。可就這樣,有識之士還是將其當作了漢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你就更別說李書實這麽個沒啥根基的草根了。
最後,在趙忠的“殷殷”叮囑之中,李書實離開了劉宏的臨時駐地。雖然被劉宏敲了不少好東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劉宏也明確表示,隻要自己做得好,他就能拿出足夠的東西賞賜自己。而且就憑劉宏的信譽,李書實倒是不用擔心他會事後翻臉。
於是乎李書實也選取了諸葛丞相最為著名的一句話作為應答。該說真不愧是能流傳千古的名言麽,反正趙忠聽完看向李書實的眼神都有些柔和的讓李書實發抖。索性趙忠不過閹人一隻,已經喪失進攻的能力了,所以李書實倒是不用擔心被推倒什麽的。
唯一需要擔心的恐怕就隻有如何完成任務了。要知道北方的問題已經困擾了大漢朝廷許多年了。尤其是並州西北部,因為這裏不是山地縱橫無法耕種,就是一片草原荒漠結果成為擅長騎馬的胡人的天下。也就是說,在平原麵對一群“機械化”部隊你能用碉堡和鐵絲網加上壕溝才能將對方的速度降低到和你一樣,然後再用你豐富的步戰經驗將其戰勝。
可是問題是拉封鎖線和維護也是需要錢的,更不用說補給線的問題了。再加上因為北方寒冷的氣候和因為糟糕的氣候而稀少的人口無疑加重了完成目標的苦難程度。更不要說現在大漢的冬天是一年比一年冷,至少李書實聽說河東北部的河流已經有封凍的跡象了。
所以說,想要在北方立足,如何度過冬季是非常重要的一關。李書實已經向劉宏提出了關於在西域以及西域提供給大漢的貢品中尋找一種白色觀賞性植物。其花為乳白色或粉紅色,花謝後結出果實,果實為白色的觀賞花卉。是的,這就是戰略級的抗寒物資――棉花。
劉宏則表示可以幫忙,不過同時要求李書實如果那東西真的可以抗寒的話,以後開作坊賺錢的時候他要四成的份子。顯然對於李書實層出不窮的騙錢新玩意劉宏也是深有感觸的。
有了火炕,再有棉花,再從胡人那裏開展動物毛皮收購工作,李書實就可以保證自己軍隊的戰鬥力不會在寒冷的天氣遭遇到非戰鬥性減員。
雖然亞洲棉可以算是所有棉種當中產量最低而且因為纖維長度和韌性的原因不適合機器紡織,但是就算是將處理好的棉花直接塞進衣服裏也可以和昂貴的皮早比一比保暖效果的。更別說因為人口數量的原因,人工彈棉花相信也足以滿足市場需求了。
剩下的,就要靠軍隊打開局麵了,而李書實相信有程昱和賈詡,自己就不會吃虧;有呂布有趙雲,自己就可以就敢和那些胡人正麵抗衡。更不要說還有一個童淵為他壓陣呢。老爺子雖然身體耐力不必年輕的時候,可是身手、經驗和身體素質那可是核彈級的啊。
“劉宏啊劉宏,咱這一次一定要讓你心甘情願的給咱加官進爵。到時候咱跑跑進出口貿易,興辦基礎建設和教育,到時候說不定也是一流傳千古的人物啊。說不定以後閻老西之流也該以咱為自己的理想和榜樣了吧。”
“感覺那個皇帝如何啊,是否如傳說般昏庸呢?”因為從賜宴到單獨窺見,除了李書實外其他人都沒那個資格。隨著在校場上知道了上午出現的那個年輕人就是當今的大漢天子,但是不是遠遠看了幾眼沒啥感覺,就是人家微服私訪演技一流做不得準,所以大家都很想通過李書實知道這個堪稱聲名狼藉的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名符其實。
“既然大家都這麽感興趣,那我就說一個陛下自己承認的故事吧。陛下曾經問侍中楊奇說:‘我和桓帝相比誰比較賢德呢?’結果楊奇回了一句:‘陛下之於桓帝,亦猶虞舜比德唐堯。’咱們的陛下那叫一個鬱悶啊,卻隻是回了一句:‘卿強項,真楊震子孫,死後必複致大鳥矣。’而人家楊奇現在可是活的好好的呢。所以說,我覺得他不是一個暴君,最多算是一個昏君吧。”
“那個‘死後必複致大鳥矣’是什麽意思,威脅麽?”好奇寶寶趙雲童鞋不懂就問。
“哈哈,這個我知道,這是那個楊奇的曾祖楊震公的故事。據說楊公曾經人送雅號‘關西夫子楊伯起’,做了半輩子的教書先生,直到五十多歲才出來做官。可是因為為人方正所以被閹人誣陷,不得不飲鴆而死。本來這也不算是什麽大事,可是奇就奇在楊公死後有有無數高約丈餘的大鳥盤踞在楊公的陵寢上方,俯仰悲鳴,淚下沾地,直到葬禮結束楊公入土為安才又一起飛走。時人都甚為驚奇,認為這是上天賜下的警告。所以楊公的冤屈才得以昭雪。”
其實說起這楊奇還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兩件事,一個是麵對漢靈帝劉宏的詢問竟然敢直言而對,雖然說得很委婉,可是拐著彎罵人豈不是更讓人鬱悶。不過結局嘛,他得到一個強項令的雅號,而靈帝劉宏也增添了他執政生涯中為數不多的一個亮點,不知道應不應該說這算是“各取所需”呢。
另外一件事就是這位老兄提供了一組好染色體。然後遺傳出了一位強人,便是他的十世孫,被西方人稱為“聖人可汗”的一代開國雄主隋文帝楊堅。當然了,那個打出中原大地的威風,為中國西北開疆拓土的暴君隋煬帝楊廣是他的十一世孫。雖然再然後就沒什麽值得稱道的後代,但是有此父子二人作為後人也足可以讓楊奇在地底下誇耀一番了。
“那麽這次你拿到什麽便宜了麽?”
相比於眾人一副八卦無極限的樣子,某隻小蘿莉倒是對此完全不屑一顧,或許在她看來,那些個什麽帝王將相不過是過眼雲煙,沒啥子了不起的。這個劉宏雖然貪財貪的堪稱極品,可是又有哪個皇帝沒點小嗜好呢,不過有的皇帝管得住自己或者說為了更大的目標可以犧牲掉自己的嗜好,而這個劉宏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嗜好可以犧牲掉自己的某些理想罷了。
所以她更加關心李書實這個與她關係密切的家夥的未來,他好她才好嘛。不過話說回來,讓這麽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陪李書實去西河吃苦遭罪還要擔驚受怕,李書實也真的覺得有些感動。當然,這話隻能悶在心裏,否則某隻小蘿莉一定會頭一抬,甩給他一個“沒有老娘我你就不行了吧”的眼神。如果她的屁股上再張條狐狸尾巴的話一定撲哧撲哧拍打個不停。
“西河太守,宣德將軍,食邑二百戶的都亭侯和臨機決斷的權力。總而言之,隻要那些個胡人不去和正在鬧事的西羌會合就算完成任務。如果能讓草原安分下來大大有賞,這個完成這個任務就不容易了,而且恐怕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具體如何我們還要到時候再說。”
“恭喜主公封侯拜將。”許褚很難得表現出他的機靈來,顯然聽到這個賞賜。原本一直為其前途擔憂的那顆心終於可以安穩了,而且甚至可以考慮將家族子弟招募過來一批,要知道大漢自開國以來除了搞後勤的蕭何因為某種原因封了一個萬戶侯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靠一刀一槍的軍功積攢出來的。而北上的李書實會沒有仗打麽?許褚才不相信呢。
“恭喜主公封侯拜將。”這是所有人發自肺腑的祝賀,因為從這一時刻起,他們這群原本帶著“叛賊”名號的人終於可以堂堂正正走進大漢的官僚體係當中了,原本一直遮在他們心頭的濃霧終於在這一刻徹底的消散了,人人臉上都是一副喜悅的表情。
“還有麽?”望著互相擁抱慶祝的一群人,蘇小蘿莉悄悄地靠近李書實問道。
“允許我們隨意征兵,隻要我們能養得起,不過朝廷不分擔我們的軍費。”
“也就是說你吃進去的都要吐出來?”
蘇小蘿莉對這樣的情況也有預料,他可不是李書實這個什麽都不懂的菜鳥。
“那可不一定。”李書實非常自信的回答著。
“微臣定當不負陛下的期望,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與漢帝劉宏的談話時間並不算長,雖然過程仿佛如同做了一次過山車,不過總體而言還算不錯。李書實和劉宏兩個“傷人”一起商討了一番關於經濟籠絡分化胡人的辦法,雖然不知道成效如何,不過劉宏也表示對於西河的賦稅可以見麵五年,反正平日裏政府花在那裏的錢可遠比收上來的那點賦稅多的多,否則朝中也不能總有人提出放棄某些地域的提案來。
雖然李書實還很想和劉宏說說州牧的問題,不過考慮到這玩意實在是太過敏感,畢竟後世那些個節度使、督軍之類都難以與之相比,權力之大僅次於當年被周天子分封的一窩諸侯。劉焉敢提這個議案一個是因為當時益州和益州旁邊的涼州的兩個刺史一個被殺一個幾乎快被幹掉,所以劉焉是由真憑實據,而且再加上他在士人當中的名聲相當不錯。可就這樣,有識之士還是將其當作了漢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你就更別說李書實這麽個沒啥根基的草根了。
最後,在趙忠的“殷殷”叮囑之中,李書實離開了劉宏的臨時駐地。雖然被劉宏敲了不少好東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劉宏也明確表示,隻要自己做得好,他就能拿出足夠的東西賞賜自己。而且就憑劉宏的信譽,李書實倒是不用擔心他會事後翻臉。
於是乎李書實也選取了諸葛丞相最為著名的一句話作為應答。該說真不愧是能流傳千古的名言麽,反正趙忠聽完看向李書實的眼神都有些柔和的讓李書實發抖。索性趙忠不過閹人一隻,已經喪失進攻的能力了,所以李書實倒是不用擔心被推倒什麽的。
唯一需要擔心的恐怕就隻有如何完成任務了。要知道北方的問題已經困擾了大漢朝廷許多年了。尤其是並州西北部,因為這裏不是山地縱橫無法耕種,就是一片草原荒漠結果成為擅長騎馬的胡人的天下。也就是說,在平原麵對一群“機械化”部隊你能用碉堡和鐵絲網加上壕溝才能將對方的速度降低到和你一樣,然後再用你豐富的步戰經驗將其戰勝。
可是問題是拉封鎖線和維護也是需要錢的,更不用說補給線的問題了。再加上因為北方寒冷的氣候和因為糟糕的氣候而稀少的人口無疑加重了完成目標的苦難程度。更不要說現在大漢的冬天是一年比一年冷,至少李書實聽說河東北部的河流已經有封凍的跡象了。
所以說,想要在北方立足,如何度過冬季是非常重要的一關。李書實已經向劉宏提出了關於在西域以及西域提供給大漢的貢品中尋找一種白色觀賞性植物。其花為乳白色或粉紅色,花謝後結出果實,果實為白色的觀賞花卉。是的,這就是戰略級的抗寒物資――棉花。
劉宏則表示可以幫忙,不過同時要求李書實如果那東西真的可以抗寒的話,以後開作坊賺錢的時候他要四成的份子。顯然對於李書實層出不窮的騙錢新玩意劉宏也是深有感觸的。
有了火炕,再有棉花,再從胡人那裏開展動物毛皮收購工作,李書實就可以保證自己軍隊的戰鬥力不會在寒冷的天氣遭遇到非戰鬥性減員。
雖然亞洲棉可以算是所有棉種當中產量最低而且因為纖維長度和韌性的原因不適合機器紡織,但是就算是將處理好的棉花直接塞進衣服裏也可以和昂貴的皮早比一比保暖效果的。更別說因為人口數量的原因,人工彈棉花相信也足以滿足市場需求了。
剩下的,就要靠軍隊打開局麵了,而李書實相信有程昱和賈詡,自己就不會吃虧;有呂布有趙雲,自己就可以就敢和那些胡人正麵抗衡。更不要說還有一個童淵為他壓陣呢。老爺子雖然身體耐力不必年輕的時候,可是身手、經驗和身體素質那可是核彈級的啊。
“劉宏啊劉宏,咱這一次一定要讓你心甘情願的給咱加官進爵。到時候咱跑跑進出口貿易,興辦基礎建設和教育,到時候說不定也是一流傳千古的人物啊。說不定以後閻老西之流也該以咱為自己的理想和榜樣了吧。”
“感覺那個皇帝如何啊,是否如傳說般昏庸呢?”因為從賜宴到單獨窺見,除了李書實外其他人都沒那個資格。隨著在校場上知道了上午出現的那個年輕人就是當今的大漢天子,但是不是遠遠看了幾眼沒啥感覺,就是人家微服私訪演技一流做不得準,所以大家都很想通過李書實知道這個堪稱聲名狼藉的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名符其實。
“既然大家都這麽感興趣,那我就說一個陛下自己承認的故事吧。陛下曾經問侍中楊奇說:‘我和桓帝相比誰比較賢德呢?’結果楊奇回了一句:‘陛下之於桓帝,亦猶虞舜比德唐堯。’咱們的陛下那叫一個鬱悶啊,卻隻是回了一句:‘卿強項,真楊震子孫,死後必複致大鳥矣。’而人家楊奇現在可是活的好好的呢。所以說,我覺得他不是一個暴君,最多算是一個昏君吧。”
“那個‘死後必複致大鳥矣’是什麽意思,威脅麽?”好奇寶寶趙雲童鞋不懂就問。
“哈哈,這個我知道,這是那個楊奇的曾祖楊震公的故事。據說楊公曾經人送雅號‘關西夫子楊伯起’,做了半輩子的教書先生,直到五十多歲才出來做官。可是因為為人方正所以被閹人誣陷,不得不飲鴆而死。本來這也不算是什麽大事,可是奇就奇在楊公死後有有無數高約丈餘的大鳥盤踞在楊公的陵寢上方,俯仰悲鳴,淚下沾地,直到葬禮結束楊公入土為安才又一起飛走。時人都甚為驚奇,認為這是上天賜下的警告。所以楊公的冤屈才得以昭雪。”
其實說起這楊奇還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兩件事,一個是麵對漢靈帝劉宏的詢問竟然敢直言而對,雖然說得很委婉,可是拐著彎罵人豈不是更讓人鬱悶。不過結局嘛,他得到一個強項令的雅號,而靈帝劉宏也增添了他執政生涯中為數不多的一個亮點,不知道應不應該說這算是“各取所需”呢。
另外一件事就是這位老兄提供了一組好染色體。然後遺傳出了一位強人,便是他的十世孫,被西方人稱為“聖人可汗”的一代開國雄主隋文帝楊堅。當然了,那個打出中原大地的威風,為中國西北開疆拓土的暴君隋煬帝楊廣是他的十一世孫。雖然再然後就沒什麽值得稱道的後代,但是有此父子二人作為後人也足可以讓楊奇在地底下誇耀一番了。
“那麽這次你拿到什麽便宜了麽?”
相比於眾人一副八卦無極限的樣子,某隻小蘿莉倒是對此完全不屑一顧,或許在她看來,那些個什麽帝王將相不過是過眼雲煙,沒啥子了不起的。這個劉宏雖然貪財貪的堪稱極品,可是又有哪個皇帝沒點小嗜好呢,不過有的皇帝管得住自己或者說為了更大的目標可以犧牲掉自己的嗜好,而這個劉宏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嗜好可以犧牲掉自己的某些理想罷了。
所以她更加關心李書實這個與她關係密切的家夥的未來,他好她才好嘛。不過話說回來,讓這麽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陪李書實去西河吃苦遭罪還要擔驚受怕,李書實也真的覺得有些感動。當然,這話隻能悶在心裏,否則某隻小蘿莉一定會頭一抬,甩給他一個“沒有老娘我你就不行了吧”的眼神。如果她的屁股上再張條狐狸尾巴的話一定撲哧撲哧拍打個不停。
“西河太守,宣德將軍,食邑二百戶的都亭侯和臨機決斷的權力。總而言之,隻要那些個胡人不去和正在鬧事的西羌會合就算完成任務。如果能讓草原安分下來大大有賞,這個完成這個任務就不容易了,而且恐怕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具體如何我們還要到時候再說。”
“恭喜主公封侯拜將。”許褚很難得表現出他的機靈來,顯然聽到這個賞賜。原本一直為其前途擔憂的那顆心終於可以安穩了,而且甚至可以考慮將家族子弟招募過來一批,要知道大漢自開國以來除了搞後勤的蕭何因為某種原因封了一個萬戶侯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靠一刀一槍的軍功積攢出來的。而北上的李書實會沒有仗打麽?許褚才不相信呢。
“恭喜主公封侯拜將。”這是所有人發自肺腑的祝賀,因為從這一時刻起,他們這群原本帶著“叛賊”名號的人終於可以堂堂正正走進大漢的官僚體係當中了,原本一直遮在他們心頭的濃霧終於在這一刻徹底的消散了,人人臉上都是一副喜悅的表情。
“還有麽?”望著互相擁抱慶祝的一群人,蘇小蘿莉悄悄地靠近李書實問道。
“允許我們隨意征兵,隻要我們能養得起,不過朝廷不分擔我們的軍費。”
“也就是說你吃進去的都要吐出來?”
蘇小蘿莉對這樣的情況也有預料,他可不是李書實這個什麽都不懂的菜鳥。
“那可不一定。”李書實非常自信的回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