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消息可靠麽?不是你們這群家夥拿我們兄妹開涮吧。”


    “這樣的事情咱家需要欺騙長秋宮麽?是真是假長秋宮自可去差人印證。不過咱家要提醒長秋宮的是,蹇碩如此做派怕是要將新帝的擁立之功一並拿下,所以長秋宮與我等現在怕已經是一根線上的螞蚱了。隻不過如果讓蹇碩得手的話,我等尚且可以交出權力,為了安定局麵,他蹇碩倒也不會拿我們這些老臣怎麽樣。可是長秋宮您與大將軍,隻怕是……”.


    “好了,不必再說了。如果此事當真,本宮自然記得爾等的這份功勞。”


    “那麽咱家就在這裏先謝過長秋宮了。不過這事還請長秋宮加緊動作,否則如果大將軍有了什麽不測的話,恐怕憑蹇碩手中的權力和兵力,娘娘就是想翻盤怕也沒有能力了。”


    “多謝韓常侍提醒,本宮自然醒的。歸雁,快些去把消息遞給大將軍,讓他小心些。”


    雖然已經在深宮中居住多年,各種各樣的風雨也經曆了不少,但是何氏在如何處理這樣關鍵時刻的經驗上卻依然完全是空白。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出判斷,完全就是看個人的素質和其背負的氣運到底是什麽。所以何氏雖然還有些將信將疑,但卻也對韓悝的話信了大半。


    韓悝完成任務之後回去如何與其他十常侍商量進一步的行動計劃我們暫且不提,我們先將所有的鏡頭都集中到這一對兄妹身上,畢竟他們才是這場大戲的重要角色嘛。


    至於有人就要問了,為什麽他們不是主角呢?話說這出大戲的主角現在還在河東和白波賊在山裏捉迷藏呢,一時半會兒沒見著好機會,這位主角大人是不會出來亮相滴~


    “長秋宮,那個韓悝不是和我們不太對付麽?沒什麽這一次又來幫我們,他的話能信麽?”


    一個何氏所信賴的貼身宮女對忽然前來“投誠”的韓悝表現出了十分的不信任,畢竟在一般人看來,蹇碩和十常侍矛盾再大,他們也都一樣是宦官,和站在士人一方的大將軍那是水火不容的兩個陣營的人物。這種人物會在宦官一係仍然可以掌權的未來下突然過來“投誠”?


    別說一個小小的宮女不太相信,估計就是某些大臣他也是不相信的。


    “大將軍,那韓悝在這種時候傳遞出這種消息,其中的意味讓人懷疑啊。”


    “隻是董太後剛剛阻止長秋宮對陛下的探視,沒過多久就讓大將軍前往覲見的話,恐怕也隻有陛下才能讓太後改變心意了。當然,也有可能陛下已經不測,對方想要秘不發喪並矯詔大將軍覲見然後加以謀害,最終達到瓦解我等的目的。”


    “可是那蹇碩與十常侍是穿一條褲子的,怎麽可能韓悝會透露給我們這樣的消息,莫不成其中還有更大的陷阱?讓我等不敢妄動,而後作用大義的名分強行讓新君即位?”


    “隻怕為了這擁立之功蹇碩已經和十常侍之間鬧翻了吧,所以對方才如此不懷好意。”


    “可是若是太子殿下登基,我等又豈會讓那些宦官猖狂。怎麽看那些十常侍也應該選擇與蹇碩站在一起而非與我等啊?”


    “向我等‘投降’?你就不要做夢了,這不過是那些十常侍投石問路的一步棋而已,如果我們斷然拒絕的話,他們當然會立刻轉而支持蹇碩。隻不過如果我們給他們開個口子的話,或許他們會和蹇碩窩裏鬥也說不定,畢竟對於蹇碩這個小卒子,他們可是非常看不上眼呢。”


    “……”


    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大家都是在這趟渾水裏混過許久的經驗豐富之輩,所以對於韓悝的舉動立刻就能分析出各種各樣的論斷來。隻不過就因為聰明人太多了,所以分析的結論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而且每一個看上去都很有道理,又都有些破綻。


    這些人是說的過癮了,可是卻苦了一個人。誰啊?我們的大將軍何進。


    如果現在的何進能夠穿越時空見到官渡之戰時的袁紹的話,或許兩位大將軍之間會有非常非常多的體己話要說,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吐一吐如何分辨和采納身邊海量的謀士所進獻的那些更加海量的計策謀略的苦水。雖然看著很熱鬧,但是實在是聽著心煩啊。


    可問題是這位為其出謀劃策之人都是各地頗具名氣的“名士”,不是你的下人,聽著心煩可以大吼一聲“閉嘴”就能解決問題。你不但要做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而且適當的時候還要發表一些不斷太過糟糕的言論來附和他們。總而言之,為了不讓你的名聲變成“出門臭三裏”進而遭受到壟斷了知識傳授的整個士人階級的抵製,你必須耐著性子聽下去。


    不過,再怎麽冗長的發言也有結束的那一刻,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微笑雕塑”之後,何進終於迎來了世界平靜的那一刻。隻不過事情顯然並沒有因此而結束。


    因為,韓悝所提到的那道催命的聖旨,來了。


    “何大將軍,走吧,陛下現在可不喜歡等人呐。您在這磨磨蹭蹭的難不成是打算抗旨麽。”


    或許是因為先入為主的感覺吧,何進怎麽聽這位傳旨太監的話怎麽覺得對方是在挖坑讓自己跳,所以現在他越來越覺得韓悝的話應該是確有其事,那個蹇碩確實想要害死自己――尤其是蹇碩的身邊還站著一位對他們兄妹二人非常敵視的董太後的時候。


    怎麽辦?他該怎麽辦?


    對於何進而言,最大的問題是他不清楚皇帝現在的狀態。如果劉宏已經駕崩,那麽蹇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矯詔,是罪該萬死的行為,他何進自然可以發義兵以正視聽。可是如果劉宏的意識是清醒的,那麽他的遲疑和抵抗都有可能成為敵人收拾己方實力的最好借口。


    “本初、公路、仲簡,你們帶人隨我前去拜見聖上。”


    雖說何進並不是什麽優秀的領導,但是在這個無論是對他個人還是對他的親人、族人都非常重要的時刻,他還是能夠豁得出去。他很清楚,如果作為皇帝的劉宏非要自己死,那麽那些團結在自己身邊的士人絕對不會為了自己而違反皇帝的旨意,那麽他如何反抗也沒有用。可是如果這僅僅不過是蹇碩或者董太後的計謀的話,那麽這些人馬也足以保護他逃出生天。


    何進在關鍵時刻的決斷也讓在場所有人都小小的吃了一驚,畢竟這位大將軍在平日裏可是一個習慣性舉棋不定的家夥,大家對於他的好謀無斷也早已習慣,卻沒想到了這種時候竟然能夠爆發出這樣的決斷。由此可見,在特定的環境中,總會有些人做出讓人吃驚的舉動。


    “大將軍請現在此處稍候片刻,我進去為您通報一聲。”


    你先在這等一會,我進去通報蹇碩一聲,順便看一看那些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沒有。


    何進將那引路的宦官的話自動翻譯成了何進猜想版,正因為有了危險的感覺,他用眼睛示意身後的袁紹等人,讓他們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將自己拯救出去,或者奉旨抓捕自己。


    “是大將軍麽?在下潘隱,想必大將軍應該還記得小人吧。”


    就在何進等的有些焦躁不安的時候,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何進一看,卻原來是年輕時所結交的好友潘隱,雖然其後隨著何進仕途順利,兩個人已經多年沒有聯係,但是因為是自己未發跡前難得的朋友,所以何進倒也還記得其的音容笑貌。


    “是你?你為何會在此處。隻是此時此地並非敘舊的好地方,不如你隨我的部下在此處稍候片刻,等到我拜見完陛下之後我們在找個好地方把酒言歡。”


    “我的大將軍喲,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有心情想這些事情。等你拜見完陛下?那還不如先讓你的那些個部下們去洛陽的西市去給你找一口上等金絲楠木的棺材和吳郡的貢品壽衣好了。”


    雖然潘隱的話十分的不禮貌也不客氣,讓何進聽著青筋直冒。不過他倒也聽明白了,潘隱這是想告訴他自己將要麵臨危險,而危險的來源顯然就是他即將要進行的覲見皇帝的舉動。


    “此話當真?”何進已經決定立刻撤離,但走之前還是忍不住習慣性的確認一下。


    “要走快走,不要猶豫,蹇碩已經在宮中備好刀斧手。我也是因為他調動兵馬才有機會跑出來通知於你,時間再長的話我就有被發現的危險。速速離去,速速離去啊。”


    “兄弟千萬要小心,進之後必然厚報。”說完,轉身便領著同樣冷汗直冒的袁紹等人匆匆離去。而潘隱也行色匆匆的離開了兩人交談的地方。


    “大將軍,那個人……”因為韓悝和潘隱的情報都指向了同一件事,所以這一次何進等人並沒有猶豫,可是淳於瓊依然有些疑惑,因為看起來潘隱與何進好像很熟悉似的。


    “那個潘隱啊,我年輕時結交的朋友,年輕的時候是個愣頭青,總是闖下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麻煩。沒有想到這麽多年之後,他還是那樣的脾氣。”


    無疑,何進已經被潘隱的行為所感動。就算對方是為了他頭頂的大將軍的名號而獻媚,但是能夠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還願意幫助自己,而不是在其他時間依靠昔日的關係而求得什麽,何進覺得此時此刻的自己,心中已經完全被名為“愛”的東西所填滿。


    隻不過,現在顯然不是胡思亂想的好時機,畢竟眼前還有一場大麻煩在等著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人物的英傑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服部正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服部正成並收藏小人物的英傑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