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師傅,您看我們用那煤炭能否將這林慮的鐵礦煉製成上品的鋼錠。”


    李書實神態恭謹的看著身旁的一個老頭子,而他的身旁,則是新任的河內太守黃忠。他們現在的工作是跟隨那些有著豐富經驗的探礦人和鑄造師對河內的礦藏進行探查。.


    當然,再好的探礦師也絕對比不上坐在那邊野炊的一票軟妹紙當中的一隻,畢竟比起除了學習能力之外其他各項本能基本以及退化到了一個相當地步的人類,動物們對於自己生活的環境有著本能的喜好,通過與它們的交流很容易通過它們的感受從而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隻不過這種能力實在是有些bt過頭了點,所以為了加以掩飾,李書實還是要找些精於探礦的家夥,至於那些探礦師們崇拜的眼光,李書實隻能臉紅的接受了。


    因為,他不得不跟隨著那些專業人員一起東跑西顛,即使美味的野炊向他招手也隻能忍痛割愛。果然該說想要有回報就必須有付出麽?隻是這代價也太大了點啊!


    還我可愛的萌妹紙們,還我美味的野炊啊!可憐的孩紙你們傷不起啊!!!


    經過激烈的爭論和探討,李書實最終“勉為其難”的決定接受董卓拋出的誘餌,做那條願者上鉤的魚。雖然這樣做就等於站在了關東諸侯乃至於他們背後的士族的對立麵,但是誰讓李書實是個穿越者呢。齊心合力的關東諸侯確實讓人有種無法匹敵的感覺,但是關東諸侯們的心思一樣麽?或者說他們的心會一直這樣齊麽?


    答案顯而易見。


    更何況關東諸侯們的主要對手依然還是董卓,自己所起到的作用最多隻不過是牽製,隻要自己不腦子發熱豬突猛進妄圖憑一己之力拿下整個河北地區,那麽他與關東諸侯見便始終都有一個緩衝地帶。就好像一戰中的麵條國,說不定什麽時候將身上的外衣撕去投入原本敵人的懷抱。更不要說等到軍閥割據混戰的時候,李書實就更加的安全了。


    不過,即使是這樣也並不能徹底放鬆,因為河內無論從經濟的角度還是戰略的角度都是關東聯軍必須分心去爭奪的地方。這不,距離河內不遠的魏郡不就駐守著一支部隊麽,而且這支部隊的主將還是李書實的熟人,河北四庭柱中的兩位――顏良和文醜。


    當然,如果僅僅是那兩隻家夥的話李書實也不害怕,頂多讓呂布或者趙雲到邊境去嚇一嚇他們就夠了,說不定雙方還能一邊搬好酒,一邊弄好菜,雙方吃吃喝喝共謀一醉。


    隻可惜這樣和諧的場景終究不可能出現,因為那支軍隊的支配者並不是兩個四肢發達頭腦相對四肢簡單的太多了的嗜武如命的家夥,而是袁紹最為信任的別駕――田豐田元皓。


    田豐這位老兄至少是熟悉三國的童鞋都知道,袁紹座下謀士集團中智力最高的幾個人之一,不過除了他那出眾的智慧之外,他的倔脾氣甚至比他的智慧還要出名,因為如果將他的脾氣也數值化的話絕對高達255且沒有削減的可能。


    唐朝的那位喜歡進諫的家夥在某些時候都還講究一些方式方法的問題,可是田豐的直筒子已經是超越了彭大將軍的長度和直徑,估計已經演化成為一種另類的毒舌屬性。


    好吧,人家隻是剛正不阿屬性max都已經無法阻擋罷了。


    當然,這恐怕同樣是因為田豐所處的地位的原因。


    田豐是個極具才華的人物,這個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並且他和袁紹在洛陽的時候就曾有過交往,那個時候田豐是太尉府中的一位侍禦史,隻不過後來因為厭惡官場的黑暗而選擇離京返鄉,但是顯然他的才華給年輕的袁紹以深刻的印象,所以才會在起事的時候“卑辭厚幣”來招攬田豐並在招攬成功後迅速任命田豐為別駕,地位就如同程昱在並州軍中一般。


    所以一開始田豐的地位就決定了他在袁紹陣營中的話語權非常之大,再加上他的那個直脾氣,對於袁紹的某些做法自然會多加規勸,因為他有說話的分量。


    而袁紹呢?應該說現在的袁紹多少還殘存著些許遊俠兒的中二氣息,雖然內心已經快被世家的政治鬥爭熏成了黑色,但是總算還有點紅絲。也就是這點紅絲對了田豐的胃口,也讓田豐的勸誡雖然經常讓人添堵,但是袁紹總算大多還都接受了下來並改正了不少。


    可是後來隨著權力的增加以及手下的增多,各派係之間的對抗增強,袁紹徹底成了那切開來都是黑色的團子。


    前有袁紹逐漸對其的勸誡變得不耐煩起來,後有一群為了獲得利益而使出百般手段的家夥們,這種情況與當初田豐在洛陽時也沒多少差別了。隻是洛陽的時候田豐這個還算是小人物的家夥可以離開,可以隱退,可是到了諸侯爭霸的時候哪裏還容得你隱退呢?


    商鞅的事情已經警示了無數代的中國諸侯,人才這東西你能用的時候是蜂蜜蛋糕,用不了的時候那就是穿腸毒藥啊,隨時都有可能反戈一擊讓你憋屈到無以複加。


    於是,田豐死了。


    當然,現在的田豐還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勇猛的武將與精銳的士卒隨時可以供他驅使,甚至再多幾天,就會又有一批部隊到達他的麾下,到時候他能夠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而正是因為了解田豐的本事,李書實才帶著賈詡、呂布、趙雲、曹純等人來到了河內。至於並州的事情,有程昱照看,有牽招統帥的無當飛軍一部,足以應對一切,更別說還有身為晉陽令的張遼這員猛將,必要的時候也能夠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讓李書實完全不必擔心。


    實際上如果僅僅是為了防禦袁紹軍的進攻,李書實隻要任命一名上將再輔以幾隻參謀人員其實就能應付,更別說新任的河內太守黃忠本身就是一個狠角色。所以說李書實來到河內的目的顯然不僅僅是為了對付關東諸侯聯軍的進攻,即使對方實力並不弱。


    李書實來到河內的主要目標還是為了整合這片新到手的土地。


    是的,別看河內和河東加起來地方並不算很大,但是需要解決的事情卻是不少,而且很多事情沒有李書實親自出麵主持還真就很麻煩,所以想要偷懶暫時是不可能滴。


    所有問題中最需要解決的主要有三個:幫助兩位新太守確立地位並熟悉工作;解決已經逐漸顯現的小錢危機以及接觸並確定對兩河地區豪強采取怎樣態度和行動。


    其實這幾件事歸根結底總結起來還是一件事,那就是李書實手下大多都是一些擅長征戰的武人,雖然其中不乏文武兼資之輩,但可惜的是還是以武為主,在這個寒門的教育條件比較匱乏的時代年紀輕輕又能積攢多少知識呢?更別說行政管理這樣的經驗。


    可以說隻此一項,能夠成為兩千石官員的選擇範圍便直接縮小大半,所餘者也不過是太史慈、曹純、黃忠等寥寥數人。不過即使是這樣,兩千石的誘惑依然讓李書實的那些手下們蠢蠢欲動,除了少數如同呂布這樣寧願待在軍營裏也不願意麵對那些公文的奇葩存在,大部分都對李書實表達了希望成為兩河太守之一並會努力工作的決心。


    當然,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歸根到底不是世界的錯也不是時辰的錯,而是李書實的錯。


    是啊,一隻笨蛋依靠一票手下都能幹的有聲有色,這自然會讓其他人產生一種“啊,我這麽努力的孩紙一定會做的比他好”的感覺。相信這一定是錯覺吧,是錯覺沒錯吧。


    好吧,不提李書實從賈詡那裏知道真相後o


    z的杯具模樣,但是這也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被李書實任命為太守的黃忠和張繡做的不夠好的話,想必即使大家都純潔的如同張小花一樣不會向李書實進讒什麽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流言恐怕也會應運而生。


    這不但會影響隊伍內部的團結性,而且更會影響李書實這個任命者的威信。


    雖然不能說李書實的能力就比黃忠、張繡強到哪裏,但是好歹他有些經驗,而且也隻有他能夠指使的動賈詡、閻忠這樣的老狐狸幫忙出謀劃策,這才是李書實的最大優勢。


    說起來如果不是閻忠要退休不想再太過勞累的話,原本河東太守交給他是最適合的,可惜,現在隻能交給張繡。畢竟現在李書實的陣容中隻有他和華雄與西涼軍的關係最為緊密,華雄李書實拿不準他的想法,而張繡則完全沒有這樣的擔心,這樣也算是對西涼軍的一種表示。


    如果說太守的問題可以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解決的話,那麽小錢泛濫的問題就可以稱得上是燃眉之急了。


    不得不說,董卓的執行力確實不凡,李書實這邊剛得到消息沒多久,那邊就已經開始全麵推行了。雖然因為蔓延速度的問題以及各路諸侯因為各種理由的抵抗,小錢並沒能在司隸和涼州之外的地方流通起來,即使偶有發現也無傷大雅。


    可惜兩河地區恰恰屬於司隸,尤其是這兩地董卓都將要交給李書實,所以他完全不介意利用各種手段用小錢強製收購了大量的軍需物資,然後將這個爛攤子扔給了李書實這個繼任者。


    反正這裏不是我的地盤,殺雞取卵什麽的又算什麽?就好像蘇聯紅軍經過後的天朝東北一般。董卓的西涼軍估計和那群約等於蝗蟲的家夥沒啥區別,而且李書實相信未來董卓絕對不會像那些蝗蟲一樣提供更多的援建資金。


    所以,接下來的事情就全靠並州軍自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人物的英傑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服部正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服部正成並收藏小人物的英傑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