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顯然在第一場的龍套之戰中,平均實力明顯拔群的西涼軍要更占便宜一些,畢竟即使是剩下的北軍士兵當中也有不少實力出眾的原邊軍兵將,經驗上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好吧,雖然很不願意說,但是在這個烏雲壓城的日子裏,黑衣黑甲的董卓軍似乎更受到青睞呢,除了第一隻的擁有“百分之百被空手入白刃”屬性的萌物外,某個董卓軍校尉又連續斬殺了聯軍兩個無名下將,讓原本就受到震動的聯軍士氣變得更加岌岌可危起來。
當然,聯軍大部分諸侯對此表示還可以無視,畢竟不是自己的手下嘛。唯一有些可憐的就是一邊保持著咬手絹狀態的石化雕像並且已經出現風化跡象的韓馥童鞋,畢竟上場的三個人可都是他的三百小褲衩中的精銳之士,一天連續失去四位好朋♂友,韓馥的絕望可想而知。
至於會不會崩壞黑化什麽的袁紹表示一切都是郭嘉(國家?)的錯,找他好了。
順便說一句,因為所處位麵的緣故,時辰和世界都表示如果再出什麽問題千萬別找他們,他們可不是圓首,擁有感受其他空間、位麵乃至於時間軸的能力。
好吧,看樣子這兩位積累了很大的疲勞和怨念呢,真是兩個可憐的孩紙。雖然說這兩位其實都是有孩紙的人,而且其中某人的兩隻(三隻?)軟妹還很好吃的樣子。
啥?你說世界沒有孩紙?就好像柴刀之神可以抱著頭做一些很河蟹的事情,世界為啥不能抱著枕頭之類的東西做出一係列腦補呢,反正這是一個yy的時代,一切都是刹那的錯。
咦?總感覺又有無辜群眾躺著中槍了呢,不過算了,讓我們將鏡頭重新切回吧。
雖然對於連續戰死三人各位諸侯因為不是自己手下而沒有啥肉疼的感覺,隻有韓馥一個人石化,但是畢竟現在還是聯軍,大家都是一根線上的蚱蜢,如果聯軍戰敗誰也不好過,再說如果自己的手下在這裏有所表示的話,對於自己聲望的提升也是有好處的。
當然,前提是不要太過耀眼,原因請參看某隻江東萌虎醬的下場。
於是,當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袁紹環視諸侯大叫“誰敢去戰”的時候,不論是那些觀戰的諸侯還是諸侯身後那些通過這三場戰鬥對於敵方實力有了比較準確的定位的戰將們無不摩拳擦掌,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隻是因為臉皮的原因,一時無人應答。
畢竟如果被人說成是“俺大臣尚自謙讓,量區區一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都與我趕出帳去”的話,那就實在是太丟麵子了,就算是二爺隻怕如果沒有對其一見鍾情的某個黑皮矮子為其解圍的話受到此等大辱也會直接選擇自刎於中軍帳外以示清白。
當然,後來之所以能夠秒殺華雄隻怕也是因為泄憤的情緒對其武藝有所加成吧。
在這些人當中坐的最為安穩的便是我們的盟主袁紹童鞋,從他將顏良和文醜兩員大將留在河北,隻帶著高覽和蔣奇以及地位略顯尷尬的淳於瓊,雖然也並非什麽無名下將,但是在個人能力上卻並不出眾,所以這種時候袁紹自然可以理所當然的安心避戰。
不過,他不想出這個風頭,打算坐山觀虎鬥,可有人卻覺得這是自己的好機會。
“小將願往!”
就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的時候,一個年輕的聲音在他們的耳邊響起,隨後從袁術的身後衝出一員小將,麵紅齒白且嘴邊還是細細的絨毛,真的是非常年輕的未成年人。
“汝是何人?”
袁紹一看到是袁術麾下的武將,立刻眼中閃現出玩味的目光,顯然他已經明白了他的那個弟弟的打算。不過,袁紹很清楚西涼軍以及北軍那些悍將的實力,所以,他此時笑得很開心。
“在下袁後將軍麾下校尉俞涉,願為盟主斬下帳外狂徒之首級!”
雖然是受到了袁術的眼色才跳了出來,但是看俞涉此時的表情和那略帶顫抖但是非常響亮的聲音便知道他的內心那是千肯萬肯。是啊,誰沒有做過一戰成名的美夢呢,隻可惜對於軍人來說現實尤其是和平的年代這樣的現實是很難得到這種機會,所以隻能做一做夢而已。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在萬眾矚目下如果能夠露露臉,以後想必票子、妹子什麽的主公一定會要多少給多少的吧,似乎主公在這方麵一貫是很大方的。
嗯,騷年嘛,就好像燒酒們一樣,總是對未來懷有著甜蜜美好的向往不是。
“好,就看小將軍的武勇。來人,溫酒一杯為小將軍壯行!”
估計俞涉沒有二爺那麽自信,或者說不相信會有什麽好心人為他的那杯酒保溫,所以還是乖乖的等著袁紹從侍從手中接過香氣四溢的美酒,而後故作豪邁的一飲而盡。隨後才飛身上馬,以一種一往無前的其實衝了出去,同時司職擂鼓的軍樂隊也擂響了戰鼓。
當然,此時俞涉心中實際上還是在淌血的――那可是真真正正的好酒啊,聞著就知道那絕對是好酒啊,而且還是那種在洛陽鬥酒千金的好酒啊。可是為什麽卻必須一飲而盡就好像那個進了豬八戒肚子裏的人參果一樣,為什麽就不能讓我多品位多回味一陣子啊。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俞涉會聯想到豬八戒和人參果這種奇怪的東西,尤其是前一種現在應該還在尋思如何去月宮或者玉皇大帝的寢宮裏偷窺我們的嫦娥姐姐,外形雖然不一定符合少女漫畫角色的標準,但是至少看上去絕對不會和低等動物發生混淆。
或許是因為從早上到現在憋屈了太長時間,也許是因為俞涉雖然有點小白臉的潛質卻也讓人看著分外舒服,尤其是在某些三百小褲衩的向往著的眼中更是軍中一朵奇葩,於是乎諸侯們的耳邊忽然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嚇得諸侯們胯下戰馬撂腳揚蹄,嘶鳴不止,驚得諸侯們一個個麵露驚容,甚至不善騎馬的孔融還險些被掀下馬來。
對於這樣的突發事件,諸侯們麵麵相覷,完全不明白為什麽原本還士氣有些低落的盟軍忽然之間便爆發出如此之大的戰意,雖然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家都的心中都有一種微妙的情緒在蔓延。雖不明,但覺厲。
當然,以他們的位置是永遠也不會理解一群就連母豬都能當成貂蟬的漢子們看到一個體態婀娜的家夥出場後所產生的如同元首對於斯大林同誌一般的感情的。
實際上對於諸侯們而言他們受到的驚嚇不過是因為沒有想到戰鬥一開始己方的士氣便會莫名其妙的膨脹起來,所以有幾分措手不及罷了,因為身在陣前,所以他們對戰場的形式還是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後麵的戰鼓、法螺的聲音再大也無法幹擾到他們的神經了。
說起來這個叫做俞涉的小家夥還真是有兩把刷子,當然不是某個幸運e的雙槍刷子,雖然俞涉作為袁術的家將使得一手好馬槊,如果不是因為胯下的戰馬遠遠不如作為西涼軍校尉的張逸,隻怕用不到三五個回合張逸就會被其打落馬下。
可是即使是這樣,張逸借助戰馬的優勢,也不過將兩個人戰鬥的回合數撐到了兩位數。麵對俞涉手中那長達丈八也就是四米左右的馬槊,張逸的戰刀不但攻擊距離有限,而且還無法破壞對方的武器,再加上體力問題,所以實際上從一開始便落入到了下風。
其實這也是張逸自己太過托大,明明已經連勝三場,照理說即使選擇下場休息也沒什麽人會指摘其的做法,反而還會給予其一些掌聲。隻是或許連續稍顯輕鬆的勝利衝昏了張逸的頭腦,讓他以為聯軍之將不過如此,於是,立刻便接到了他頭頂死兆星送來的便當。
或許是看到了張逸的下場,或許是覺得自己已經做得足夠漂亮需要見好就收,俞涉斬殺張逸後並沒有選擇繼續在場上耀武揚威,反而一夾馬腹轉身就走。
伴隨著馬上的鸞鈴叮當作響,滿身血汙的俞涉來到了陣前諸侯匯聚的中軍帥旗處,將剛才數息前還在耀武揚威的董卓軍校尉張逸之頭,擲於地上。
“幸不辱命。”
在袁術一臉矜持的自得表情下,俞涉此時翹起的嘴角更是恨不得裂到耳後根去。轅門畫鼓響冬冬,這絕對是威鎮乾坤第一功啊,看著旁邊投來的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俞涉表示這種感覺真的很好。當然,如果某個叫紀靈的家夥的眼神再平淡一些就更完美了。
“好!小將軍所為大漲了我軍士氣,做得好。來人,看賞!”
一件由名貴的蜀錦製作的做工精細的錦袍,一盤分量不輕的優質銅錢,最讓人眼饞的卻是最後被牽出來的一起產自於幽州的優質戰馬,讓那些為了戰馬高昂價格而隻能流口水的將領們此時更是百態具現,鬥誌昂揚。
“孔太守麾下孔安國請盟主允許出戰!”
“陶刺史麾下孫觀請盟主允許出戰!”
“劉刺史麾下卞喜請盟主允許出戰!”
“……”
看到不斷有人出列,聽到不斷有人請求出戰,袁紹此時笑得非常開心。
好吧,雖然很不願意說,但是在這個烏雲壓城的日子裏,黑衣黑甲的董卓軍似乎更受到青睞呢,除了第一隻的擁有“百分之百被空手入白刃”屬性的萌物外,某個董卓軍校尉又連續斬殺了聯軍兩個無名下將,讓原本就受到震動的聯軍士氣變得更加岌岌可危起來。
當然,聯軍大部分諸侯對此表示還可以無視,畢竟不是自己的手下嘛。唯一有些可憐的就是一邊保持著咬手絹狀態的石化雕像並且已經出現風化跡象的韓馥童鞋,畢竟上場的三個人可都是他的三百小褲衩中的精銳之士,一天連續失去四位好朋♂友,韓馥的絕望可想而知。
至於會不會崩壞黑化什麽的袁紹表示一切都是郭嘉(國家?)的錯,找他好了。
順便說一句,因為所處位麵的緣故,時辰和世界都表示如果再出什麽問題千萬別找他們,他們可不是圓首,擁有感受其他空間、位麵乃至於時間軸的能力。
好吧,看樣子這兩位積累了很大的疲勞和怨念呢,真是兩個可憐的孩紙。雖然說這兩位其實都是有孩紙的人,而且其中某人的兩隻(三隻?)軟妹還很好吃的樣子。
啥?你說世界沒有孩紙?就好像柴刀之神可以抱著頭做一些很河蟹的事情,世界為啥不能抱著枕頭之類的東西做出一係列腦補呢,反正這是一個yy的時代,一切都是刹那的錯。
咦?總感覺又有無辜群眾躺著中槍了呢,不過算了,讓我們將鏡頭重新切回吧。
雖然對於連續戰死三人各位諸侯因為不是自己手下而沒有啥肉疼的感覺,隻有韓馥一個人石化,但是畢竟現在還是聯軍,大家都是一根線上的蚱蜢,如果聯軍戰敗誰也不好過,再說如果自己的手下在這裏有所表示的話,對於自己聲望的提升也是有好處的。
當然,前提是不要太過耀眼,原因請參看某隻江東萌虎醬的下場。
於是,當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袁紹環視諸侯大叫“誰敢去戰”的時候,不論是那些觀戰的諸侯還是諸侯身後那些通過這三場戰鬥對於敵方實力有了比較準確的定位的戰將們無不摩拳擦掌,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隻是因為臉皮的原因,一時無人應答。
畢竟如果被人說成是“俺大臣尚自謙讓,量區區一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都與我趕出帳去”的話,那就實在是太丟麵子了,就算是二爺隻怕如果沒有對其一見鍾情的某個黑皮矮子為其解圍的話受到此等大辱也會直接選擇自刎於中軍帳外以示清白。
當然,後來之所以能夠秒殺華雄隻怕也是因為泄憤的情緒對其武藝有所加成吧。
在這些人當中坐的最為安穩的便是我們的盟主袁紹童鞋,從他將顏良和文醜兩員大將留在河北,隻帶著高覽和蔣奇以及地位略顯尷尬的淳於瓊,雖然也並非什麽無名下將,但是在個人能力上卻並不出眾,所以這種時候袁紹自然可以理所當然的安心避戰。
不過,他不想出這個風頭,打算坐山觀虎鬥,可有人卻覺得這是自己的好機會。
“小將願往!”
就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的時候,一個年輕的聲音在他們的耳邊響起,隨後從袁術的身後衝出一員小將,麵紅齒白且嘴邊還是細細的絨毛,真的是非常年輕的未成年人。
“汝是何人?”
袁紹一看到是袁術麾下的武將,立刻眼中閃現出玩味的目光,顯然他已經明白了他的那個弟弟的打算。不過,袁紹很清楚西涼軍以及北軍那些悍將的實力,所以,他此時笑得很開心。
“在下袁後將軍麾下校尉俞涉,願為盟主斬下帳外狂徒之首級!”
雖然是受到了袁術的眼色才跳了出來,但是看俞涉此時的表情和那略帶顫抖但是非常響亮的聲音便知道他的內心那是千肯萬肯。是啊,誰沒有做過一戰成名的美夢呢,隻可惜對於軍人來說現實尤其是和平的年代這樣的現實是很難得到這種機會,所以隻能做一做夢而已。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在萬眾矚目下如果能夠露露臉,以後想必票子、妹子什麽的主公一定會要多少給多少的吧,似乎主公在這方麵一貫是很大方的。
嗯,騷年嘛,就好像燒酒們一樣,總是對未來懷有著甜蜜美好的向往不是。
“好,就看小將軍的武勇。來人,溫酒一杯為小將軍壯行!”
估計俞涉沒有二爺那麽自信,或者說不相信會有什麽好心人為他的那杯酒保溫,所以還是乖乖的等著袁紹從侍從手中接過香氣四溢的美酒,而後故作豪邁的一飲而盡。隨後才飛身上馬,以一種一往無前的其實衝了出去,同時司職擂鼓的軍樂隊也擂響了戰鼓。
當然,此時俞涉心中實際上還是在淌血的――那可是真真正正的好酒啊,聞著就知道那絕對是好酒啊,而且還是那種在洛陽鬥酒千金的好酒啊。可是為什麽卻必須一飲而盡就好像那個進了豬八戒肚子裏的人參果一樣,為什麽就不能讓我多品位多回味一陣子啊。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俞涉會聯想到豬八戒和人參果這種奇怪的東西,尤其是前一種現在應該還在尋思如何去月宮或者玉皇大帝的寢宮裏偷窺我們的嫦娥姐姐,外形雖然不一定符合少女漫畫角色的標準,但是至少看上去絕對不會和低等動物發生混淆。
或許是因為從早上到現在憋屈了太長時間,也許是因為俞涉雖然有點小白臉的潛質卻也讓人看著分外舒服,尤其是在某些三百小褲衩的向往著的眼中更是軍中一朵奇葩,於是乎諸侯們的耳邊忽然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嚇得諸侯們胯下戰馬撂腳揚蹄,嘶鳴不止,驚得諸侯們一個個麵露驚容,甚至不善騎馬的孔融還險些被掀下馬來。
對於這樣的突發事件,諸侯們麵麵相覷,完全不明白為什麽原本還士氣有些低落的盟軍忽然之間便爆發出如此之大的戰意,雖然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家都的心中都有一種微妙的情緒在蔓延。雖不明,但覺厲。
當然,以他們的位置是永遠也不會理解一群就連母豬都能當成貂蟬的漢子們看到一個體態婀娜的家夥出場後所產生的如同元首對於斯大林同誌一般的感情的。
實際上對於諸侯們而言他們受到的驚嚇不過是因為沒有想到戰鬥一開始己方的士氣便會莫名其妙的膨脹起來,所以有幾分措手不及罷了,因為身在陣前,所以他們對戰場的形式還是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後麵的戰鼓、法螺的聲音再大也無法幹擾到他們的神經了。
說起來這個叫做俞涉的小家夥還真是有兩把刷子,當然不是某個幸運e的雙槍刷子,雖然俞涉作為袁術的家將使得一手好馬槊,如果不是因為胯下的戰馬遠遠不如作為西涼軍校尉的張逸,隻怕用不到三五個回合張逸就會被其打落馬下。
可是即使是這樣,張逸借助戰馬的優勢,也不過將兩個人戰鬥的回合數撐到了兩位數。麵對俞涉手中那長達丈八也就是四米左右的馬槊,張逸的戰刀不但攻擊距離有限,而且還無法破壞對方的武器,再加上體力問題,所以實際上從一開始便落入到了下風。
其實這也是張逸自己太過托大,明明已經連勝三場,照理說即使選擇下場休息也沒什麽人會指摘其的做法,反而還會給予其一些掌聲。隻是或許連續稍顯輕鬆的勝利衝昏了張逸的頭腦,讓他以為聯軍之將不過如此,於是,立刻便接到了他頭頂死兆星送來的便當。
或許是看到了張逸的下場,或許是覺得自己已經做得足夠漂亮需要見好就收,俞涉斬殺張逸後並沒有選擇繼續在場上耀武揚威,反而一夾馬腹轉身就走。
伴隨著馬上的鸞鈴叮當作響,滿身血汙的俞涉來到了陣前諸侯匯聚的中軍帥旗處,將剛才數息前還在耀武揚威的董卓軍校尉張逸之頭,擲於地上。
“幸不辱命。”
在袁術一臉矜持的自得表情下,俞涉此時翹起的嘴角更是恨不得裂到耳後根去。轅門畫鼓響冬冬,這絕對是威鎮乾坤第一功啊,看著旁邊投來的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俞涉表示這種感覺真的很好。當然,如果某個叫紀靈的家夥的眼神再平淡一些就更完美了。
“好!小將軍所為大漲了我軍士氣,做得好。來人,看賞!”
一件由名貴的蜀錦製作的做工精細的錦袍,一盤分量不輕的優質銅錢,最讓人眼饞的卻是最後被牽出來的一起產自於幽州的優質戰馬,讓那些為了戰馬高昂價格而隻能流口水的將領們此時更是百態具現,鬥誌昂揚。
“孔太守麾下孔安國請盟主允許出戰!”
“陶刺史麾下孫觀請盟主允許出戰!”
“劉刺史麾下卞喜請盟主允許出戰!”
“……”
看到不斷有人出列,聽到不斷有人請求出戰,袁紹此時笑得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