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好大的雨,雖然代價不小,但是每一次看到都會忍不住感歎;‘啊,真是好神奇啊!’您說是不是啊,居士。”
原本大軍遷移怎麽說也是非常複雜的事情,但是考慮到實際上這場雨最多不過三天,而且按照夢梅居士和袁方的估計,等到袁紹用完那個手段後,下雨的時間隻怕還會縮減不少,畢竟那位存在對於這種非自然的行為並不是很喜歡,其對“秩序”有著令普通人不解的追求。
於是,遷移的兵將最終也隻限於各自諸侯的少量精銳,大部分士兵依然需要忍受難熬的三天時光――索性時間並不算太長,總算還能熬過去。
說實話,其實單單隻是這一場暴雨已經讓袁紹感到相當的解氣了――要知道聯軍眼中的死敵董卓童鞋因為那狂暴的脾氣和完全不了解物理常識的大腦,迄今為止已經損失了五根帥旗,同時也為堅固的旋門關上留下了五個大小深淺不一的“傷痕”。
雖然聯軍各諸侯的旗幟在董卓的帥旗被毀沒多久也收了起來,但是一個主動一個被動而且還因為不信邪損失了五麵帥旗這足以讓原本士氣有些低迷的聯軍受到巨大的鼓舞。
看!上天正在懲罰邪惡的董卓軸心集團,上天是站在我們這一邊,我們是正義的。
不要小看這樣的心理暗示,那些宗教所屬的教團部隊之所以是公認的難纏就因為他們心中有著屬於自己的信仰,為了這種信仰他們隨時隨地可以拋棄**。
當然,如果沒有良好的組織和出色的領導者的話,光憑一腔熱血也是不夠的。到了現代更是需要物質基礎作為後盾,否則中東就不會出現全阿拉伯聯合起來也無法對抗區區一隻以色列了,而天朝更是被幾艘航空母艦便嚇得不得不在大陸上奮發圖強無法跨越那淺淺的海峽。
不過,至少在這個科技對戰爭的影響遠遠不及後世的時代,士氣在決定戰爭勝負走向的條件中所占的權重是決定性的,雖然其看上去是那麽的無法捕捉而且那麽的善變。
“太守大人說笑了,在下隻不過是利用某種方式截取了一絲天機強化了術法的效力罷了,真正神奇的並非區區在下,而是這天地自然以及這變化多端的萬物。與這些偉大的存在相比,在下的這些法門不過是些不入流的小把戲罷了。”
“居士不愧是得道之人啊,眼光遠比我們這些凡體俗胎看得通透。隻不過在我們這些凡人的眼中,居士的種種手段已經是難以企及無比驚歎的奇妙變化了。”
“或許這就好像先賢說的那樣,高明之人走一步卻能感應到千步之外將要發生的變化,次一等的人走一步可以看到百步之外將要發生的變化,次一等的人走一步則可以看到十步之外將要發生的變化,庸俗的人走一步隻能看到眼前的變化,而愚蠢的人走一步卻總是習慣回頭尋找自己的影子,然後因為懼怕而變得畏縮不前。太守大人以為如何?”
“很有趣的說法。不過有的時候站得高了看得遠了卻發現自己對自己身前的事物無能為力,因為站得太高,所以反而看得不夠清楚。所以在下認為能夠抓住眼前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想得太遠卻抓不住現在那麽一切就都變成了空想,我可不願意成為那樣的人。”
“確實是很有趣的回答,太守大人讓在下見識到了很多有趣的東西,所以難怪師傅認為在下還需要繼續在人間曆練,甚至師傅他老人家自己也還混跡在紅塵之間,久久不願離去……”
就在此時袁紹和夢梅居士同時注意到了他們的身後出現了一個人影,隻不過因為暴雨的關係,視線並不清晰,不過這也足以讓他們兩人失去繼續說下去的興趣。
來的人是袁方。
他並沒有說什麽,僅僅對袁紹點了點頭便靜靜的侍立一旁,任憑大雨打在他的蓑衣上發出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或許還以為那裏什麽時候多了一塊一人高的石頭。
“既然居士已經為在下引發了一場奇跡,不知道居士是否有興趣再看另外一場奇跡呢?”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在下滯留在此地正是為此事,太守大人願意成全真是太好了。”
夢梅居士的確不是在客套,他顯然很清楚袁紹的計劃,所以他在求雨成功後並沒有選擇立刻拿著袁紹給予的感謝金離開,而是跟隨在袁紹的身邊就仿佛袁紹新增加了一名食客一般。
對於夢梅居士的舉動,袁紹不但沒有任何的不滿,反而顯得極為開心。或許有這樣一位奇人跟在身邊,不但能夠增加自己的聲望,而且還可以震懾某些蠢蠢欲動的家夥吧,雖然夢梅居士當初更多是看在袁術和曹操這些好友的麵子上才趕赴這裏,不過就算這樣都被自己揮著鋤頭外牆角成功,這不正說明了他袁紹的本事麽。
當然,如果能夠趁勢將對方真正收納到自己的體係當中那就再好不過了,雖然這種可能性實在是不高,但是袁紹並不想放棄,在他看來,世家執掌政權之後顯然不能再讓這些擁有著神秘技術的人物像往常那樣遠離中央政權,他們同樣必須在必要的時候接受國家的征調。
好吧,雖然剛才袁紹自己說他更願意抓住眼前,可是看起來他看得也“很遠”嘛。
就這樣,在袁方的指引下,兩個人來到了山間的一處草草搭建的亭台之中。
“已經做好準備了麽?”
因為是草草搭建的亭台,所以美觀什麽的就不要想了,能夠保證不漏雨就已經完成其的曆史使命,十數名文官打扮的人分布於亭台的四周,或立或站,或手執書卷或身邊擺著一壺冒著熱氣四散出香氣的酒壺,他們並沒有因為袁紹這位大人物的到來而改變自己的行動軌跡,反而完全無視了這位聯軍的最高統帥以及未來可能的國家領袖。
不過,知道他們作用的袁紹並不會為此而感到被怠慢,因為他們身上承擔的任務比那負責輔助求雨的數百人還要重,甚至如果事情不順利的話,他們還會有死亡的可能。
哪怕是囚徒的最後一餐都要盡可能的豐盛一些,更不要說這些高潔的士人。
當然,既然這些士人鳥都不鳥自己,他自然也沒興趣去打擾人家可能的“最後時光”,而且此時此刻,他的眼睛已經完全被亭台中央的那件寶物所吸引,就好像他身邊的夢梅居士一樣。
“真的,是真品,果然是真品……”
夢梅居士語音中帶著顫抖,仿佛是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又好像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不願其消失在眼前。這一刻,什麽仙家風度,什麽人類禮儀完全被其拋在腦後,眼中隻剩下一點。
那是一塊散發著柔和的藍綠色光芒的湛藍色半透明球形寶玉,寶玉中似乎還能看到星星點點金色的光芒,讓整塊寶玉宛若星空一般神髓,讓人忍不住被其所吸引。
更為神奇的是,寶玉僅僅被放在亭台正中的位置上,卻讓四周產生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仿佛身體的頑疾都會被這神奇的寶玉所驅散,又仿佛身體內重新充滿了年輕時的生機。
同樣的,隨著三個人距離寶玉的距離越近,他們又感受到了一股新的感覺――寧靜而又祥和,仿佛在這裏他們忽然之間忘卻的勾心鬥角,忘卻了功名利祿,剩下的隻有平靜的心境。
原來難怪那些在亭台中的士子們即使發現袁紹這樣的大人物來到此地也沒有半點反應,因為他們的心態已經徹底放鬆,留下的隻有平靜與自由,那是一顆不羈的心靈。
“不愧是傳說中的寶玉,真是可怕的事物啊。”
這三個人都是心誌堅定之輩,但是在寶玉的籠罩下也免不了受到其影響,所以談話什麽的都是三個人退出寶玉的籠罩範圍之後才能夠正常進行的。
“青龍寶玉,秉承木之本氣,中正而平和,真是名不虛傳。”
這就是現存於世的正品青龍寶玉,原本被安放在洛陽用於國家祭祀的宮殿之中,但是因為那場由何進引起的動亂,洛陽陷入到了巨大的混亂之中。作為國家神器之一,袁氏家族的子弟們顯然很清楚這件神器所代表的意義,所以袁紹派人趁亂將這件神器據為己有。
由此可見,雖然神器具有安撫人心的能力,但是當貪欲和忠誠都達到頂點的時候,就連神器也無法阻擋人的**。人,畢竟最為強大的力量還是來源於本心,這是任何別的事物都無法剝奪的東西,哪怕對方是有著強大力量的所謂的“神明”。
“可以開始了麽?”袁紹鄭重的看向了自己的這位私生子。
袁方依然仿佛三無少年一般點了點頭,然後返身來到了青龍寶玉跟前。而那些原本在亭台內悠然自得的士子們也仿佛接到了什麽奇怪的訊號一樣全都站立起來。
完全不同於夢梅居士求雨時的那種大場麵,袁紹甚至不知道袁方做了些什麽,隻看到他在那裏站了一會便發現青龍寶玉忽然變得發亮起來,隨後一陣龐大的威壓出現在了整個旋門關地區。
“是誰?將吾從沉睡中喚醒。”
一個蒼老的聲音伴隨著那讓人窒息的威壓緩緩從天空中傾瀉而下。
原本大軍遷移怎麽說也是非常複雜的事情,但是考慮到實際上這場雨最多不過三天,而且按照夢梅居士和袁方的估計,等到袁紹用完那個手段後,下雨的時間隻怕還會縮減不少,畢竟那位存在對於這種非自然的行為並不是很喜歡,其對“秩序”有著令普通人不解的追求。
於是,遷移的兵將最終也隻限於各自諸侯的少量精銳,大部分士兵依然需要忍受難熬的三天時光――索性時間並不算太長,總算還能熬過去。
說實話,其實單單隻是這一場暴雨已經讓袁紹感到相當的解氣了――要知道聯軍眼中的死敵董卓童鞋因為那狂暴的脾氣和完全不了解物理常識的大腦,迄今為止已經損失了五根帥旗,同時也為堅固的旋門關上留下了五個大小深淺不一的“傷痕”。
雖然聯軍各諸侯的旗幟在董卓的帥旗被毀沒多久也收了起來,但是一個主動一個被動而且還因為不信邪損失了五麵帥旗這足以讓原本士氣有些低迷的聯軍受到巨大的鼓舞。
看!上天正在懲罰邪惡的董卓軸心集團,上天是站在我們這一邊,我們是正義的。
不要小看這樣的心理暗示,那些宗教所屬的教團部隊之所以是公認的難纏就因為他們心中有著屬於自己的信仰,為了這種信仰他們隨時隨地可以拋棄**。
當然,如果沒有良好的組織和出色的領導者的話,光憑一腔熱血也是不夠的。到了現代更是需要物質基礎作為後盾,否則中東就不會出現全阿拉伯聯合起來也無法對抗區區一隻以色列了,而天朝更是被幾艘航空母艦便嚇得不得不在大陸上奮發圖強無法跨越那淺淺的海峽。
不過,至少在這個科技對戰爭的影響遠遠不及後世的時代,士氣在決定戰爭勝負走向的條件中所占的權重是決定性的,雖然其看上去是那麽的無法捕捉而且那麽的善變。
“太守大人說笑了,在下隻不過是利用某種方式截取了一絲天機強化了術法的效力罷了,真正神奇的並非區區在下,而是這天地自然以及這變化多端的萬物。與這些偉大的存在相比,在下的這些法門不過是些不入流的小把戲罷了。”
“居士不愧是得道之人啊,眼光遠比我們這些凡體俗胎看得通透。隻不過在我們這些凡人的眼中,居士的種種手段已經是難以企及無比驚歎的奇妙變化了。”
“或許這就好像先賢說的那樣,高明之人走一步卻能感應到千步之外將要發生的變化,次一等的人走一步可以看到百步之外將要發生的變化,次一等的人走一步則可以看到十步之外將要發生的變化,庸俗的人走一步隻能看到眼前的變化,而愚蠢的人走一步卻總是習慣回頭尋找自己的影子,然後因為懼怕而變得畏縮不前。太守大人以為如何?”
“很有趣的說法。不過有的時候站得高了看得遠了卻發現自己對自己身前的事物無能為力,因為站得太高,所以反而看得不夠清楚。所以在下認為能夠抓住眼前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想得太遠卻抓不住現在那麽一切就都變成了空想,我可不願意成為那樣的人。”
“確實是很有趣的回答,太守大人讓在下見識到了很多有趣的東西,所以難怪師傅認為在下還需要繼續在人間曆練,甚至師傅他老人家自己也還混跡在紅塵之間,久久不願離去……”
就在此時袁紹和夢梅居士同時注意到了他們的身後出現了一個人影,隻不過因為暴雨的關係,視線並不清晰,不過這也足以讓他們兩人失去繼續說下去的興趣。
來的人是袁方。
他並沒有說什麽,僅僅對袁紹點了點頭便靜靜的侍立一旁,任憑大雨打在他的蓑衣上發出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或許還以為那裏什麽時候多了一塊一人高的石頭。
“既然居士已經為在下引發了一場奇跡,不知道居士是否有興趣再看另外一場奇跡呢?”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在下滯留在此地正是為此事,太守大人願意成全真是太好了。”
夢梅居士的確不是在客套,他顯然很清楚袁紹的計劃,所以他在求雨成功後並沒有選擇立刻拿著袁紹給予的感謝金離開,而是跟隨在袁紹的身邊就仿佛袁紹新增加了一名食客一般。
對於夢梅居士的舉動,袁紹不但沒有任何的不滿,反而顯得極為開心。或許有這樣一位奇人跟在身邊,不但能夠增加自己的聲望,而且還可以震懾某些蠢蠢欲動的家夥吧,雖然夢梅居士當初更多是看在袁術和曹操這些好友的麵子上才趕赴這裏,不過就算這樣都被自己揮著鋤頭外牆角成功,這不正說明了他袁紹的本事麽。
當然,如果能夠趁勢將對方真正收納到自己的體係當中那就再好不過了,雖然這種可能性實在是不高,但是袁紹並不想放棄,在他看來,世家執掌政權之後顯然不能再讓這些擁有著神秘技術的人物像往常那樣遠離中央政權,他們同樣必須在必要的時候接受國家的征調。
好吧,雖然剛才袁紹自己說他更願意抓住眼前,可是看起來他看得也“很遠”嘛。
就這樣,在袁方的指引下,兩個人來到了山間的一處草草搭建的亭台之中。
“已經做好準備了麽?”
因為是草草搭建的亭台,所以美觀什麽的就不要想了,能夠保證不漏雨就已經完成其的曆史使命,十數名文官打扮的人分布於亭台的四周,或立或站,或手執書卷或身邊擺著一壺冒著熱氣四散出香氣的酒壺,他們並沒有因為袁紹這位大人物的到來而改變自己的行動軌跡,反而完全無視了這位聯軍的最高統帥以及未來可能的國家領袖。
不過,知道他們作用的袁紹並不會為此而感到被怠慢,因為他們身上承擔的任務比那負責輔助求雨的數百人還要重,甚至如果事情不順利的話,他們還會有死亡的可能。
哪怕是囚徒的最後一餐都要盡可能的豐盛一些,更不要說這些高潔的士人。
當然,既然這些士人鳥都不鳥自己,他自然也沒興趣去打擾人家可能的“最後時光”,而且此時此刻,他的眼睛已經完全被亭台中央的那件寶物所吸引,就好像他身邊的夢梅居士一樣。
“真的,是真品,果然是真品……”
夢梅居士語音中帶著顫抖,仿佛是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又好像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不願其消失在眼前。這一刻,什麽仙家風度,什麽人類禮儀完全被其拋在腦後,眼中隻剩下一點。
那是一塊散發著柔和的藍綠色光芒的湛藍色半透明球形寶玉,寶玉中似乎還能看到星星點點金色的光芒,讓整塊寶玉宛若星空一般神髓,讓人忍不住被其所吸引。
更為神奇的是,寶玉僅僅被放在亭台正中的位置上,卻讓四周產生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仿佛身體的頑疾都會被這神奇的寶玉所驅散,又仿佛身體內重新充滿了年輕時的生機。
同樣的,隨著三個人距離寶玉的距離越近,他們又感受到了一股新的感覺――寧靜而又祥和,仿佛在這裏他們忽然之間忘卻的勾心鬥角,忘卻了功名利祿,剩下的隻有平靜的心境。
原來難怪那些在亭台中的士子們即使發現袁紹這樣的大人物來到此地也沒有半點反應,因為他們的心態已經徹底放鬆,留下的隻有平靜與自由,那是一顆不羈的心靈。
“不愧是傳說中的寶玉,真是可怕的事物啊。”
這三個人都是心誌堅定之輩,但是在寶玉的籠罩下也免不了受到其影響,所以談話什麽的都是三個人退出寶玉的籠罩範圍之後才能夠正常進行的。
“青龍寶玉,秉承木之本氣,中正而平和,真是名不虛傳。”
這就是現存於世的正品青龍寶玉,原本被安放在洛陽用於國家祭祀的宮殿之中,但是因為那場由何進引起的動亂,洛陽陷入到了巨大的混亂之中。作為國家神器之一,袁氏家族的子弟們顯然很清楚這件神器所代表的意義,所以袁紹派人趁亂將這件神器據為己有。
由此可見,雖然神器具有安撫人心的能力,但是當貪欲和忠誠都達到頂點的時候,就連神器也無法阻擋人的**。人,畢竟最為強大的力量還是來源於本心,這是任何別的事物都無法剝奪的東西,哪怕對方是有著強大力量的所謂的“神明”。
“可以開始了麽?”袁紹鄭重的看向了自己的這位私生子。
袁方依然仿佛三無少年一般點了點頭,然後返身來到了青龍寶玉跟前。而那些原本在亭台內悠然自得的士子們也仿佛接到了什麽奇怪的訊號一樣全都站立起來。
完全不同於夢梅居士求雨時的那種大場麵,袁紹甚至不知道袁方做了些什麽,隻看到他在那裏站了一會便發現青龍寶玉忽然變得發亮起來,隨後一陣龐大的威壓出現在了整個旋門關地區。
“是誰?將吾從沉睡中喚醒。”
一個蒼老的聲音伴隨著那讓人窒息的威壓緩緩從天空中傾瀉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