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拉……”
隨著一聲如同布料撕裂的聲音響起,四名公孫瓚軍的輕步兵雙腿膝蓋處被攔腰斬斷,所幸的是因為這個世界的法則,這樣的結果的發生意味著他們在感受到痛苦之前便已經離開了人世,所以他們不需要再忍受那持續性的足以擊垮任何人的疼痛,雖然他們的表情依然驚恐。
殺死他們的是一輛因為打滑而已經有些失控了的戰車。
這輛戰車原本是打算直衝敵陣,雖說從縫隙處殺入可以獲得更好的攻擊效果,但是公孫瓚和劉備也算得上軍中宿將,尤其是軍功世家的公孫瓚,對於西涼軍這個他爭奪天下第一軍最大的敵人研究甚多,所以對其的常規戰法知之甚詳,陣型自然不會輕易露出破綻。
於是雖然戰車的衝擊力同樣不容小覷,但是公孫瓚卻寧願讓戰車攻擊自己的正麵,畢竟比起橫行無忌的戰車,停下來的戰車雖然比停下來的輕騎兵要難對付一些,但是卻也已經算得上是幅度大降,就好像趴了窩隻能當固定炮台的坦克一樣。
可是,這也不過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的法門罷了,如果不是身處於這樣的天氣和這樣的地形的話,隻怕公孫瓚當初也絕對不會同意袁紹派他過來當肉盾的要求,畢竟就算是威力大減,但是那衝擊力……嘖嘖嘖,反正公孫瓚看著是須發倒豎、牙碎目裂。
當然,正如剛才那輛戰車一樣,拋開那些中途撞車或者被雷霆擊毀的就不做計算,大部分能夠攻擊到公孫瓚軍的戰車都偏離了他們預設的目標,雖然如同之前那輛那樣離譜的並不算多,但是也正因為這樣,造成的傷害也就變得異常不穩定起來。
有的戰車因為泥漿的緣故速度大減,有的則因為地麵濕滑而導致戰馬打滑而發瘋,讓戰車變得異常狂暴甚至是失控。
前者基本上隻要不是距離敵陣太近,禦手都會主動將戰車調轉或者停下,畢竟沒有了速度的戰車不但容易成為活靶子而且還阻礙了其他人對敵陣的進攻。
至於後一種,如果董卓軍的祈禱奏效沒有與自家的戰車或者士兵碰撞上的話,那麽對於祈禱失敗的敵人而言無疑便是噩夢一樣的存在,那瘋狂衝入敵陣無人可擋的戰車即使最終能夠被阻攔下來其所造成的傷害也絕對會讓任何一位將軍都會感到動容。
就好像剛才劃過陣前的那輛戰車,雖然其迅捷的身影收割的生命隻不過四五條而已,但是正是由於這輛戰車已經離開,後麵的戰車還沒有衝擊過來,倒下去的幾具屍體讓這裏出現了一點小小的混亂,原本應該迅速被補充上的缺口沒能很好的得以補充。
也許戰鬥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們都會擔心這樣的缺口會造成什麽糟糕的後果,但是戰鬥進行的現在,那些真正衝入到了軍陣內部的戰車也沒能最終造成什麽不可挽回的結果,畢竟因為地形的原因,董卓軍的戰車衝撞很難形成連貫,隻要手腳麻利些,那些缺口很快便能補充回來,讓董卓軍下一波的攻勢最終化為無用功。
於是缺口處的士兵如今甚至還有“空閑”輔助已死戰友的屍身並將其放好。隻是他們顯然沒有想到,他們這樣的舉動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看樣子敵人已經懈怠了呢,真是不知所謂啊,幽州兵也不過如此啊!”
“哼~我才不是覺得和劉備軍比起來公孫瓚軍更軟更好捏才和你一起進攻的!”
“哈哈!胡文才,我到現在為止依然覺得你總是能令我火大啊!”
“笨蛋楊整修,我,我才不會讓你的那些個小心思得逞的,西涼第一將必然會是我!”
當然,以上這些曖昧的對話自然純屬口胡,事實上楊定和胡軫怎麽可能如此傲嬌呢,他們可都是董卓的【嗶嗶~】啊……更別說胡軫才是前軍的主將。
雖然胡軫此人缺點多多,但是作為一名能夠成為圍繞在以董卓為首的西涼軍身邊的三個**軍團之一的首領,胡軫的個人能力以及其家族的戰鬥力卻絕不能小覷,在某些情況下胡軫的戰鬥力即使是楊定這樣對他極其看不上眼的家夥也不得不承認此人還是有些本事的。
比如……現在。
雖然因為光線和雨幕的緣故,胡軫無法看清楚前方的戰況,但是從手下的匯報中他還是很清楚的分析出那膠著的戰況中所隱藏的東西,那個可以為他們打開勝利之門的鑰匙。
而這鑰匙,便是胡軫和楊定正準備合力衝擊的公孫瓚軍防線。
與劉備比起來,雖然公孫瓚入仕的時間要更早,參加戰鬥的時間也更早,但是管子城一戰可以說是讓公孫瓚元氣大傷,即使保留了部隊的種子,但是其部隊基本上都是在那一戰過後補充進自己的隊伍,哪怕其中有嚴綱這樣與李典一般參加了黃巾之亂的豪強並且還獲得了幽州牧劉虞的支持,但是即使不說等級上的問題,單單是相互之間的配合便還有待提高。
剛一開始的時候因為對戰鬥的重視以及獲得了青龍支援後信心倍增注意力非常集中,在那些老兵的言傳身教下還能夠保持冷靜與穩定,但是戰鬥持續了一段時間過後,隨著戰局的慘烈,他們的注意力必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進而無法如同剛一開始那樣集中。
這種精神上的問題不論是青龍還是白虎都沒有辦法解決,他們能夠解決的僅僅是損傷,而不是幹擾到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否則也就不會有天下大亂這種事情的存在了――直接將昏庸的皇帝或者有野心的家夥控製住不久可以了麽,省時省力天下太平。
所以原本帶兵與劉備軍對掐的胡軫立刻抽調兵力並親自率領,將牽製劉備軍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手下,準備與楊定軍合兵一處共同在聯軍中軍衝開一個口子。
你瞧,雖然胡軫喜歡搶功,但是如果沒點觀察力的話,搶功也會搶不到點子上。
當然,由此你也可以知道沒有覆滅前的孫堅軍是何等的威風,以至於用區區兵力便讓胡軫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也正因為這樣,作為指揮的祖茂的犧牲才讓孫堅感到痛徹心扉。
戰場的廝殺聲與淩亂的踩踏聲掩蓋了某些真正致命的聲音,等到那個缺口處的士兵在遠處的老兵的呼和下迅速將同伴的屍體放好抬起頭的時候,他愕然發現,一輛高速疾馳的戰車正在自己的眼前不斷放大和清晰……
這是什麽?莫非是戰場麽?為什麽戰場會在我的下方呢?感覺,感覺好累好累啊……
隨後,一顆依然噴灑著鮮血的頭顱落到了水坑裏,濺起一地的水花,繼而被車輪和雙腳碾壓成了紅紅白白的東西,與泥水混雜成了讓人惡心的顏色。
至於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此時已經切入到了敵陣之中。
隻是這一次,公孫瓚軍再也無法將其驅趕或者淹沒,因為這並非是一輛孤獨且發瘋的戰車,它的身後可是跟著數十輛夥伴以及數量更多的步卒,正在將這個缺口越撕越大。
“你們都給我受死吧!”
胡軫覺得現在非常暢快,雖然旋門關一戰後他受到了嘉獎,但是他心裏很清楚他在那一戰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哪怕有李肅為其墊背,哪怕他沒有受到董卓一絲的責罵,哪怕他再擅長巧舌如簧般將功勞據為己有,但是事實就是事實,不會因為他的話語而發生扭曲。
所以他的心情並沒有想象中那樣暢快,反而憋了一肚子的無名之火想要發泄。
董卓很了解他的這些屬下,知道他們都是一群怎樣的貨色,所以他不需要其他多餘的動作,甚至不需要親自去做些什麽,那些驕傲的屬下們的目光就足以讓胡軫這個內心同樣異常驕傲的家夥感到屈辱,雖然以胡軫的能力外人實在找不出他在西涼軍中如此驕傲的理由。
胡軫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並非一個隻會靠著搶功往上爬的取巧之徒,隻有這樣他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用智謀換來的豐碩成果,也隻有這樣他才能在西涼軍中心安理得的享受他攫取來的地位和成就。從很早之前他就是這樣做的,現在也依然如此。
於是,此時此刻,胡軫表現的異常英勇,身先士卒的率領部隊衝進了公孫瓚軍的陣地內,並在其中來回衝殺。哪怕與其最不對付的楊定也不得不承認,這一刻的胡軫倒也還配得上他現在的身份――雖然相處了這麽多年這樣的情景見到的機會著實不多。
不過不得不說,胡軫和楊定的親衛實力著實強悍,雖然在這樣的天氣和這樣的地形下,但是由他們所駕馭的戰車卻穩若泰山,不但準確的從缺口處切入,而且還能保證戰車擁有足夠的速度,不但將敵陣徹底撕裂,而且還讓敵人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並做出有效防禦的時間。
而隨著公孫瓚軍發生動搖,戰爭的天平再一次出現了劇烈的波動。
隨著一聲如同布料撕裂的聲音響起,四名公孫瓚軍的輕步兵雙腿膝蓋處被攔腰斬斷,所幸的是因為這個世界的法則,這樣的結果的發生意味著他們在感受到痛苦之前便已經離開了人世,所以他們不需要再忍受那持續性的足以擊垮任何人的疼痛,雖然他們的表情依然驚恐。
殺死他們的是一輛因為打滑而已經有些失控了的戰車。
這輛戰車原本是打算直衝敵陣,雖說從縫隙處殺入可以獲得更好的攻擊效果,但是公孫瓚和劉備也算得上軍中宿將,尤其是軍功世家的公孫瓚,對於西涼軍這個他爭奪天下第一軍最大的敵人研究甚多,所以對其的常規戰法知之甚詳,陣型自然不會輕易露出破綻。
於是雖然戰車的衝擊力同樣不容小覷,但是公孫瓚卻寧願讓戰車攻擊自己的正麵,畢竟比起橫行無忌的戰車,停下來的戰車雖然比停下來的輕騎兵要難對付一些,但是卻也已經算得上是幅度大降,就好像趴了窩隻能當固定炮台的坦克一樣。
可是,這也不過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的法門罷了,如果不是身處於這樣的天氣和這樣的地形的話,隻怕公孫瓚當初也絕對不會同意袁紹派他過來當肉盾的要求,畢竟就算是威力大減,但是那衝擊力……嘖嘖嘖,反正公孫瓚看著是須發倒豎、牙碎目裂。
當然,正如剛才那輛戰車一樣,拋開那些中途撞車或者被雷霆擊毀的就不做計算,大部分能夠攻擊到公孫瓚軍的戰車都偏離了他們預設的目標,雖然如同之前那輛那樣離譜的並不算多,但是也正因為這樣,造成的傷害也就變得異常不穩定起來。
有的戰車因為泥漿的緣故速度大減,有的則因為地麵濕滑而導致戰馬打滑而發瘋,讓戰車變得異常狂暴甚至是失控。
前者基本上隻要不是距離敵陣太近,禦手都會主動將戰車調轉或者停下,畢竟沒有了速度的戰車不但容易成為活靶子而且還阻礙了其他人對敵陣的進攻。
至於後一種,如果董卓軍的祈禱奏效沒有與自家的戰車或者士兵碰撞上的話,那麽對於祈禱失敗的敵人而言無疑便是噩夢一樣的存在,那瘋狂衝入敵陣無人可擋的戰車即使最終能夠被阻攔下來其所造成的傷害也絕對會讓任何一位將軍都會感到動容。
就好像剛才劃過陣前的那輛戰車,雖然其迅捷的身影收割的生命隻不過四五條而已,但是正是由於這輛戰車已經離開,後麵的戰車還沒有衝擊過來,倒下去的幾具屍體讓這裏出現了一點小小的混亂,原本應該迅速被補充上的缺口沒能很好的得以補充。
也許戰鬥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們都會擔心這樣的缺口會造成什麽糟糕的後果,但是戰鬥進行的現在,那些真正衝入到了軍陣內部的戰車也沒能最終造成什麽不可挽回的結果,畢竟因為地形的原因,董卓軍的戰車衝撞很難形成連貫,隻要手腳麻利些,那些缺口很快便能補充回來,讓董卓軍下一波的攻勢最終化為無用功。
於是缺口處的士兵如今甚至還有“空閑”輔助已死戰友的屍身並將其放好。隻是他們顯然沒有想到,他們這樣的舉動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看樣子敵人已經懈怠了呢,真是不知所謂啊,幽州兵也不過如此啊!”
“哼~我才不是覺得和劉備軍比起來公孫瓚軍更軟更好捏才和你一起進攻的!”
“哈哈!胡文才,我到現在為止依然覺得你總是能令我火大啊!”
“笨蛋楊整修,我,我才不會讓你的那些個小心思得逞的,西涼第一將必然會是我!”
當然,以上這些曖昧的對話自然純屬口胡,事實上楊定和胡軫怎麽可能如此傲嬌呢,他們可都是董卓的【嗶嗶~】啊……更別說胡軫才是前軍的主將。
雖然胡軫此人缺點多多,但是作為一名能夠成為圍繞在以董卓為首的西涼軍身邊的三個**軍團之一的首領,胡軫的個人能力以及其家族的戰鬥力卻絕不能小覷,在某些情況下胡軫的戰鬥力即使是楊定這樣對他極其看不上眼的家夥也不得不承認此人還是有些本事的。
比如……現在。
雖然因為光線和雨幕的緣故,胡軫無法看清楚前方的戰況,但是從手下的匯報中他還是很清楚的分析出那膠著的戰況中所隱藏的東西,那個可以為他們打開勝利之門的鑰匙。
而這鑰匙,便是胡軫和楊定正準備合力衝擊的公孫瓚軍防線。
與劉備比起來,雖然公孫瓚入仕的時間要更早,參加戰鬥的時間也更早,但是管子城一戰可以說是讓公孫瓚元氣大傷,即使保留了部隊的種子,但是其部隊基本上都是在那一戰過後補充進自己的隊伍,哪怕其中有嚴綱這樣與李典一般參加了黃巾之亂的豪強並且還獲得了幽州牧劉虞的支持,但是即使不說等級上的問題,單單是相互之間的配合便還有待提高。
剛一開始的時候因為對戰鬥的重視以及獲得了青龍支援後信心倍增注意力非常集中,在那些老兵的言傳身教下還能夠保持冷靜與穩定,但是戰鬥持續了一段時間過後,隨著戰局的慘烈,他們的注意力必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進而無法如同剛一開始那樣集中。
這種精神上的問題不論是青龍還是白虎都沒有辦法解決,他們能夠解決的僅僅是損傷,而不是幹擾到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否則也就不會有天下大亂這種事情的存在了――直接將昏庸的皇帝或者有野心的家夥控製住不久可以了麽,省時省力天下太平。
所以原本帶兵與劉備軍對掐的胡軫立刻抽調兵力並親自率領,將牽製劉備軍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手下,準備與楊定軍合兵一處共同在聯軍中軍衝開一個口子。
你瞧,雖然胡軫喜歡搶功,但是如果沒點觀察力的話,搶功也會搶不到點子上。
當然,由此你也可以知道沒有覆滅前的孫堅軍是何等的威風,以至於用區區兵力便讓胡軫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也正因為這樣,作為指揮的祖茂的犧牲才讓孫堅感到痛徹心扉。
戰場的廝殺聲與淩亂的踩踏聲掩蓋了某些真正致命的聲音,等到那個缺口處的士兵在遠處的老兵的呼和下迅速將同伴的屍體放好抬起頭的時候,他愕然發現,一輛高速疾馳的戰車正在自己的眼前不斷放大和清晰……
這是什麽?莫非是戰場麽?為什麽戰場會在我的下方呢?感覺,感覺好累好累啊……
隨後,一顆依然噴灑著鮮血的頭顱落到了水坑裏,濺起一地的水花,繼而被車輪和雙腳碾壓成了紅紅白白的東西,與泥水混雜成了讓人惡心的顏色。
至於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此時已經切入到了敵陣之中。
隻是這一次,公孫瓚軍再也無法將其驅趕或者淹沒,因為這並非是一輛孤獨且發瘋的戰車,它的身後可是跟著數十輛夥伴以及數量更多的步卒,正在將這個缺口越撕越大。
“你們都給我受死吧!”
胡軫覺得現在非常暢快,雖然旋門關一戰後他受到了嘉獎,但是他心裏很清楚他在那一戰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哪怕有李肅為其墊背,哪怕他沒有受到董卓一絲的責罵,哪怕他再擅長巧舌如簧般將功勞據為己有,但是事實就是事實,不會因為他的話語而發生扭曲。
所以他的心情並沒有想象中那樣暢快,反而憋了一肚子的無名之火想要發泄。
董卓很了解他的這些屬下,知道他們都是一群怎樣的貨色,所以他不需要其他多餘的動作,甚至不需要親自去做些什麽,那些驕傲的屬下們的目光就足以讓胡軫這個內心同樣異常驕傲的家夥感到屈辱,雖然以胡軫的能力外人實在找不出他在西涼軍中如此驕傲的理由。
胡軫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並非一個隻會靠著搶功往上爬的取巧之徒,隻有這樣他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用智謀換來的豐碩成果,也隻有這樣他才能在西涼軍中心安理得的享受他攫取來的地位和成就。從很早之前他就是這樣做的,現在也依然如此。
於是,此時此刻,胡軫表現的異常英勇,身先士卒的率領部隊衝進了公孫瓚軍的陣地內,並在其中來回衝殺。哪怕與其最不對付的楊定也不得不承認,這一刻的胡軫倒也還配得上他現在的身份――雖然相處了這麽多年這樣的情景見到的機會著實不多。
不過不得不說,胡軫和楊定的親衛實力著實強悍,雖然在這樣的天氣和這樣的地形下,但是由他們所駕馭的戰車卻穩若泰山,不但準確的從缺口處切入,而且還能保證戰車擁有足夠的速度,不但將敵陣徹底撕裂,而且還讓敵人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並做出有效防禦的時間。
而隨著公孫瓚軍發生動搖,戰爭的天平再一次出現了劇烈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