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個男人剛剛離開座位的時候誰也沒有主要到他,因為在他之前已經有不少喝高了或者大概是喝高了的人離開了自己的作為前往自己的好友或者好基友身邊繼續剛才未完成的娛樂或者話題,而且這個時候他們還有可以助興可以作為掩飾的美酒。
所以沒有人對於一個同樣離開座位的人抱有更多的關注――包括坐在高出房間地麵一定距離的主位上可以鳥瞰全場的董卓,他似乎正接著嘈雜的環境與身邊的親衛說著什麽。
實際上唯一注意到這個異動的反而是李書實身後的典韋――這個在呂布的提醒下同樣發現外麵雖然隱藏的很好但是依然泄露出少許殺氣並因此而頗為自責的李書實護衛隊隊長在那之後一直和許褚一起用警惕的眼神注意著宴會之中每一個細微的變化。
那個人雖然同樣臉上帶著醉酒的紅暈,但是典韋發現他的眼神有些不對勁,不但懷著莫大的心事而且似乎還有一種即將赴死的慷慨和悲涼。
典韋很熟悉這樣的眼神,因為曾經身為遊俠兒的他見過這樣的眼神,通常擁有這樣眼神的人都是接到那種必死刺殺任務的遊俠兒,他們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通常會非常瘋狂。
雖然典韋不認為這個在他看來實力並不出眾的家夥無論對董卓還是李書實都構不成威脅,但是小心起見他還是將這一切悄悄的通知了李書實,這也讓李書實和他的隨從們成了最早進入看戲模式的一群人――而且還是懷著愜意的心情。
“文和,你知道這家夥是誰麽?”
已經進入看戲模式的李書實饒有趣味的看著眼前這個注定不可能活下來的男人,而這個男人自己也很清楚他不可能從“暴君”董卓的手下哪怕苟延殘喘,很少人能夠在杵逆現在這個董卓之後還繼續生存,而他絕對不是那個少數派。
“大概是個小角色吧,我並不熟悉。”
賈詡也看似隨意的回答著,聲音因為口中菜肴的緣故而顯得甕聲甕氣讓人聽不清楚。
“沒想到文和你也有不知道的時候啊。”
李書實輕笑著調侃道,對於身邊的這位情報頭子的能力李書實一向是信服的,而他的嚴謹和細致更是讓李書實覺得諸葛亮和司馬懿那對好基友似乎也就不過如此而已,所以當他難得看到賈詡露出了少許遲疑的神色後承認了自己情報上的疏漏,李書實自然“如獲至寶”。
因為,哪怕對方的地位再怎麽有限,但是能夠參加這個宴會本身就說明了對方所擁有的“能量”。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人對於一般人或許不算什麽,但是對於賈詡,就真的是大疏漏了。
“我隻是知道我知道的事情。”賈詡頓了頓斜了李書實一眼才繼續說道:“而且自從主公向我展示了那麽多神奇的知識後,我才知道自己對這個世界還有太多的未知,我不應該驕傲。”
就在兩個人說話的當口,那個男人已經推開了擋在他身前的歌伎,在一眾剛剛反應過來麵露吃驚神色的文武百官麵前跪倒在大廳中央。
但是,他的頭顱卻高高抬起,直直的看著前方的董卓。
大廳之內的氣氛一時之間有些凝重起來。
“陳貞,什麽事?”
就在這個讓很多人感到壓力的環境中,董卓清冷的聲音傳到了每個人的耳中。
直到此時,這個名叫陳貞的男人才收回自己那有些放肆的目光,低下頭向董卓行了個禮,隨後重新高昂起自己的頭顱,麵色從容的應答道:
“西涼軍辛苦打下來的洛陽城,一下子就這麽放棄掉,大家都會心有不甘吧。”
身為文官的陳貞顯然不是西涼軍的成員,那麽他這番話裏的味道就很值得懷疑了。
果然,陳貞的話剛剛落下,從武將那邊便傳來了“你這家夥到底在說什麽”的怒吼聲。
“你有異議!”董卓的臉色更加陰沉,不過顯然陳貞完全不受到其的影響。
能夠無視董卓那沉重的威壓以及來自西涼軍的武官們的殺氣,這個陳貞也算得上猛士了。
“咱們各大家族生根洛陽,家屬財富多不勝數,大人豈能說走便走。此時若是倉促搬城,必然會讓大家損失慘重。”
“陳貞,相國大人尚未說過什麽搬城之類的言語,你不要妄自猜想!”
董卓還沒有回答,那邊位於文官一側首席的李儒便站了起來,隻不過他反駁的話語即使是李書實也覺得實在是太過掩耳盜鈴了――也就是說這演技實在是太假了。
“不敢……隻是最近趙太尉接手的調兵命令有些頻繁,洛陽的西門似乎也在拓寬,洛陽城內城外災禍頻頻,尤其是並州牧李學領兵前來。以上種種,依我看,搬城隻怕就在這幾天。”
“陳貞,夠了,你都在說什麽啊!”就在陳貞話音剛落的時候,王允便跳了出來,這位與從光祿勳升為太尉的趙謙一同從太仆升任為司徒的大臣一路小跑站到了陳貞身後。
“相國大人,陳羅先隻不過是喝多了說了些酒後胡言,懇請相國大人赦免他的罪行啊。”
“我沒有醉!我沒有醉!我可是聽很多西涼人說‘咱們西涼人以往受盡中土人士的鄙視,現在洛陽在手,眼見大家可以揚眉吐氣,為什麽要輕易放棄!’我沒有醉!”
這一刻,除了董卓之外包括李儒在內所有西涼軍的將官都勃然變色,或許類似的抱怨他們私底下也曾經說過,畢竟這花花洛陽如果不是董卓的威嚴實在太高怕是無人願意放棄吧。
“陳貞,搬城之事極為機密,稍有不慎將之泄露,讓關東聯軍趁機來攻,我方必然要遭受巨大的損失。泄密者必須要死,難道你以為相國大人的執法刀不利嗎?!”
李儒臉上露出少有的激動的神色,隻不過聽到李儒承認了“搬城”這件事,陳貞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或許他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了今日的使命――不但將遷都的事情徹底揭露了出來而且還順便數次挑撥了西涼軍內部的關係。雖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有些事情本就不是現在能夠看明白的,隻要將種子種下即可,到了合適的環境自然能夠生根發芽。
隻不過在此時此地,一切的掌控者依然還是坐在主位上的那個魁梧的男人。
董卓輕輕舉起裝著酒漿的酒樽輕輕放到唇邊,仿佛要將陳貞的話語當做下酒菜一般。可就在王允微微的鬆了一口氣的時候,青銅製作的酒樽卻在下一刻重重的倒扣在了幾案上,酒樽裏的瓊漿也因此飛濺到了各個角落之中,那巨大的聲音也如同攻城錘一般敲擊在在場所有人的心中,掀起一股股巨大澎湃的波濤。
然後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陳貞已經被不知道什麽地方衝出來的董卓親兵架住了雙臂,甚至沒需要董卓吩咐,親兵便拖著陳貞向大廳外行去。
“陳貞!陳羅先!你快醒醒啊!你攤上事了,你攤上大事了!”王允似乎還想做最後的努力,他雙膝跪下向董卓求饒道:“相國大人,請您念在陳貞的叔父陳漢公對大漢的忠貞以及他們家族對於您的軍隊的支持,請大人饒了陳貞一族的性命啊!”
“陳貞,既然你覺得搬城對於你家族的家財損失太大,那麽就用來勞軍吧。搬城日期我到時候自會通知各位,而在座的各位,見到泄密者的下場了麽?”
麵對陳貞被拖走的時候留在大廳中央那醒目的血痕,董卓麵容平靜的說著。
“不過……已露口風,所以和這事無關的人,包括陳貞的朋友……都需要消失。”
“借口呢?”
“外放,或者說是關東的那些喪心病狂的諸侯進行的刺殺好了,名單在這裏。”
董卓雖然沉默了,但是李儒卻似乎並不打算就此結束這場好戲,大廳之內不但湧進大量帶甲兵士,而且那些董卓軍的將官也都站了起來,亮出了他們身上早已準備好的武器。
而高坐於主位的董卓,則一臉平靜的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眼中透露出的是李書實熟悉的狠辣和暴虐,顯然比起一般的政客,董卓更加喜歡這種直接的做法,西涼軍的上下也都是如此。
“等……等等,我和那個人沒有一點關係啊!”“和我們無關啊,不要啊!”
被圍起來的除了那些大臣,還有那些沒能見機及時撤離的來自於王允府上的歌伎和樂師們,而從西涼軍眼中猶如實質一般的紅光中,他們看到的是自己的末路。
“還真是殘忍的一幕啊……”李書實的耳邊忽然想起了一聲輕輕地歎息聲。
“你要知道,戰爭中第一個被扼殺的就是真理。”雖然這樣該是不知道哪一位的名言警句,但是此時此刻李書實用起來卻分外的沒有什麽壓力。
與此同時……
“這是來自西涼的安魂曲。”
董卓斜著眼睛看著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他身邊的頭戴麵具的樂師,即使以董卓的耳力和武人的直覺也沒能發現對方到底什麽時候出現在自己的身邊。
對方不是一個極為高明的武者就是一個平和到讓自己生不出殺氣的奇人。
“你為什麽不逃,而且還偏偏出現在我的身邊?”
董卓的嘴角忽然露出好奇的笑容。
ps:雖然今天有巴黎公社成立和“3?18”慘案發生紀念日,不過似乎我們的課本中都能看到,尤其是後者隻怕中學考試都可能涉及到,雖說除了某些專業人士,大部分人畢業以後就已經將之徹底遺忘了吧。
不過這兩件事倒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內亂必然會引起外敵幹涉乃至侵略,想要不內亂並非是“攘外必先安內”,而是杜絕內亂的源頭。中國如此,外國同樣如此。
;
所以沒有人對於一個同樣離開座位的人抱有更多的關注――包括坐在高出房間地麵一定距離的主位上可以鳥瞰全場的董卓,他似乎正接著嘈雜的環境與身邊的親衛說著什麽。
實際上唯一注意到這個異動的反而是李書實身後的典韋――這個在呂布的提醒下同樣發現外麵雖然隱藏的很好但是依然泄露出少許殺氣並因此而頗為自責的李書實護衛隊隊長在那之後一直和許褚一起用警惕的眼神注意著宴會之中每一個細微的變化。
那個人雖然同樣臉上帶著醉酒的紅暈,但是典韋發現他的眼神有些不對勁,不但懷著莫大的心事而且似乎還有一種即將赴死的慷慨和悲涼。
典韋很熟悉這樣的眼神,因為曾經身為遊俠兒的他見過這樣的眼神,通常擁有這樣眼神的人都是接到那種必死刺殺任務的遊俠兒,他們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通常會非常瘋狂。
雖然典韋不認為這個在他看來實力並不出眾的家夥無論對董卓還是李書實都構不成威脅,但是小心起見他還是將這一切悄悄的通知了李書實,這也讓李書實和他的隨從們成了最早進入看戲模式的一群人――而且還是懷著愜意的心情。
“文和,你知道這家夥是誰麽?”
已經進入看戲模式的李書實饒有趣味的看著眼前這個注定不可能活下來的男人,而這個男人自己也很清楚他不可能從“暴君”董卓的手下哪怕苟延殘喘,很少人能夠在杵逆現在這個董卓之後還繼續生存,而他絕對不是那個少數派。
“大概是個小角色吧,我並不熟悉。”
賈詡也看似隨意的回答著,聲音因為口中菜肴的緣故而顯得甕聲甕氣讓人聽不清楚。
“沒想到文和你也有不知道的時候啊。”
李書實輕笑著調侃道,對於身邊的這位情報頭子的能力李書實一向是信服的,而他的嚴謹和細致更是讓李書實覺得諸葛亮和司馬懿那對好基友似乎也就不過如此而已,所以當他難得看到賈詡露出了少許遲疑的神色後承認了自己情報上的疏漏,李書實自然“如獲至寶”。
因為,哪怕對方的地位再怎麽有限,但是能夠參加這個宴會本身就說明了對方所擁有的“能量”。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人對於一般人或許不算什麽,但是對於賈詡,就真的是大疏漏了。
“我隻是知道我知道的事情。”賈詡頓了頓斜了李書實一眼才繼續說道:“而且自從主公向我展示了那麽多神奇的知識後,我才知道自己對這個世界還有太多的未知,我不應該驕傲。”
就在兩個人說話的當口,那個男人已經推開了擋在他身前的歌伎,在一眾剛剛反應過來麵露吃驚神色的文武百官麵前跪倒在大廳中央。
但是,他的頭顱卻高高抬起,直直的看著前方的董卓。
大廳之內的氣氛一時之間有些凝重起來。
“陳貞,什麽事?”
就在這個讓很多人感到壓力的環境中,董卓清冷的聲音傳到了每個人的耳中。
直到此時,這個名叫陳貞的男人才收回自己那有些放肆的目光,低下頭向董卓行了個禮,隨後重新高昂起自己的頭顱,麵色從容的應答道:
“西涼軍辛苦打下來的洛陽城,一下子就這麽放棄掉,大家都會心有不甘吧。”
身為文官的陳貞顯然不是西涼軍的成員,那麽他這番話裏的味道就很值得懷疑了。
果然,陳貞的話剛剛落下,從武將那邊便傳來了“你這家夥到底在說什麽”的怒吼聲。
“你有異議!”董卓的臉色更加陰沉,不過顯然陳貞完全不受到其的影響。
能夠無視董卓那沉重的威壓以及來自西涼軍的武官們的殺氣,這個陳貞也算得上猛士了。
“咱們各大家族生根洛陽,家屬財富多不勝數,大人豈能說走便走。此時若是倉促搬城,必然會讓大家損失慘重。”
“陳貞,相國大人尚未說過什麽搬城之類的言語,你不要妄自猜想!”
董卓還沒有回答,那邊位於文官一側首席的李儒便站了起來,隻不過他反駁的話語即使是李書實也覺得實在是太過掩耳盜鈴了――也就是說這演技實在是太假了。
“不敢……隻是最近趙太尉接手的調兵命令有些頻繁,洛陽的西門似乎也在拓寬,洛陽城內城外災禍頻頻,尤其是並州牧李學領兵前來。以上種種,依我看,搬城隻怕就在這幾天。”
“陳貞,夠了,你都在說什麽啊!”就在陳貞話音剛落的時候,王允便跳了出來,這位與從光祿勳升為太尉的趙謙一同從太仆升任為司徒的大臣一路小跑站到了陳貞身後。
“相國大人,陳羅先隻不過是喝多了說了些酒後胡言,懇請相國大人赦免他的罪行啊。”
“我沒有醉!我沒有醉!我可是聽很多西涼人說‘咱們西涼人以往受盡中土人士的鄙視,現在洛陽在手,眼見大家可以揚眉吐氣,為什麽要輕易放棄!’我沒有醉!”
這一刻,除了董卓之外包括李儒在內所有西涼軍的將官都勃然變色,或許類似的抱怨他們私底下也曾經說過,畢竟這花花洛陽如果不是董卓的威嚴實在太高怕是無人願意放棄吧。
“陳貞,搬城之事極為機密,稍有不慎將之泄露,讓關東聯軍趁機來攻,我方必然要遭受巨大的損失。泄密者必須要死,難道你以為相國大人的執法刀不利嗎?!”
李儒臉上露出少有的激動的神色,隻不過聽到李儒承認了“搬城”這件事,陳貞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或許他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了今日的使命――不但將遷都的事情徹底揭露了出來而且還順便數次挑撥了西涼軍內部的關係。雖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有些事情本就不是現在能夠看明白的,隻要將種子種下即可,到了合適的環境自然能夠生根發芽。
隻不過在此時此地,一切的掌控者依然還是坐在主位上的那個魁梧的男人。
董卓輕輕舉起裝著酒漿的酒樽輕輕放到唇邊,仿佛要將陳貞的話語當做下酒菜一般。可就在王允微微的鬆了一口氣的時候,青銅製作的酒樽卻在下一刻重重的倒扣在了幾案上,酒樽裏的瓊漿也因此飛濺到了各個角落之中,那巨大的聲音也如同攻城錘一般敲擊在在場所有人的心中,掀起一股股巨大澎湃的波濤。
然後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陳貞已經被不知道什麽地方衝出來的董卓親兵架住了雙臂,甚至沒需要董卓吩咐,親兵便拖著陳貞向大廳外行去。
“陳貞!陳羅先!你快醒醒啊!你攤上事了,你攤上大事了!”王允似乎還想做最後的努力,他雙膝跪下向董卓求饒道:“相國大人,請您念在陳貞的叔父陳漢公對大漢的忠貞以及他們家族對於您的軍隊的支持,請大人饒了陳貞一族的性命啊!”
“陳貞,既然你覺得搬城對於你家族的家財損失太大,那麽就用來勞軍吧。搬城日期我到時候自會通知各位,而在座的各位,見到泄密者的下場了麽?”
麵對陳貞被拖走的時候留在大廳中央那醒目的血痕,董卓麵容平靜的說著。
“不過……已露口風,所以和這事無關的人,包括陳貞的朋友……都需要消失。”
“借口呢?”
“外放,或者說是關東的那些喪心病狂的諸侯進行的刺殺好了,名單在這裏。”
董卓雖然沉默了,但是李儒卻似乎並不打算就此結束這場好戲,大廳之內不但湧進大量帶甲兵士,而且那些董卓軍的將官也都站了起來,亮出了他們身上早已準備好的武器。
而高坐於主位的董卓,則一臉平靜的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眼中透露出的是李書實熟悉的狠辣和暴虐,顯然比起一般的政客,董卓更加喜歡這種直接的做法,西涼軍的上下也都是如此。
“等……等等,我和那個人沒有一點關係啊!”“和我們無關啊,不要啊!”
被圍起來的除了那些大臣,還有那些沒能見機及時撤離的來自於王允府上的歌伎和樂師們,而從西涼軍眼中猶如實質一般的紅光中,他們看到的是自己的末路。
“還真是殘忍的一幕啊……”李書實的耳邊忽然想起了一聲輕輕地歎息聲。
“你要知道,戰爭中第一個被扼殺的就是真理。”雖然這樣該是不知道哪一位的名言警句,但是此時此刻李書實用起來卻分外的沒有什麽壓力。
與此同時……
“這是來自西涼的安魂曲。”
董卓斜著眼睛看著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他身邊的頭戴麵具的樂師,即使以董卓的耳力和武人的直覺也沒能發現對方到底什麽時候出現在自己的身邊。
對方不是一個極為高明的武者就是一個平和到讓自己生不出殺氣的奇人。
“你為什麽不逃,而且還偏偏出現在我的身邊?”
董卓的嘴角忽然露出好奇的笑容。
ps:雖然今天有巴黎公社成立和“3?18”慘案發生紀念日,不過似乎我們的課本中都能看到,尤其是後者隻怕中學考試都可能涉及到,雖說除了某些專業人士,大部分人畢業以後就已經將之徹底遺忘了吧。
不過這兩件事倒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內亂必然會引起外敵幹涉乃至侵略,想要不內亂並非是“攘外必先安內”,而是杜絕內亂的源頭。中國如此,外國同樣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