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進入敦煌境內就仿佛來到另一番天地一般,真是讓人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啊。”


    “州牧大人這句話算是說在在下的心坎上了,說句不自謙的話,每一次在下看到這裏的風景,這裏的牧民百姓,這裏的牲畜和良田,就會由衷感覺到自己這麽多年沒有碌碌無為。”


    “張郡丞此話還是謙虛了,謙虛了啊,如此不遜中原的繁榮安定豈止‘碌碌無為’四字可以概括馬太守與張郡丞還有敦煌郡內所有人的辛勤努力呢。”


    “哈哈哈哈……”一時之間賓主盡皆展露笑顏,所有人的心情似乎都因為眼前的美景而變得開朗起來,尤其是這裏的主人們,笑聲中更是多出了幾分自豪和雄壯。


    沒錯,現在的李書實一行人已經即將抵達敦煌郡的治所敦煌縣。


    就連李書實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酒泉之行會是如此的順利——作為酒泉實力最強的豪強黃氏似乎並沒有料到李書實的部隊來的如此之快,受到野心所驅動的麴演甚至比趙雲還要焦急三分,不但沒有拖整個隊伍的後腿,反而激勵起整個部隊的好勝心。


    他們同樣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人員會如此之差——黃氏家族本身的曆史就並不太光彩,昔年漢桓帝時期黃氏先祖黃儁便是一個媚上的寵臣,時任尚書令的他與河南尹的鄧萬世都是桓帝的寵臣,桓帝便以鄧萬世父親的一點小小的功勞以及黃儁祖上曾經出過侯爵的原因將這兩個人封侯。這種事情原本倒也真不算什麽,但是誰曾想被名臣陳蕃抓住一頓抨擊,於是乎這兩位倒算是“青史留名”,不過顯然不會是什麽好的名聲。而後來這位黃儁更是因為在黃巾之亂中因為種種原因沒能遵守完成自己的任務,誤了上級命令的最後期限,若非蓋勳的幫助,或許黃儁已經被另一位曆史文化名人梁鵠上奏誅殺掉。


    當然,能夠讓蓋勳這個耿直的家夥出麵說情,想來黃儁也是有難言之隱,不過從這些事情倒也可以看出來,這位老兄的能力著實有限。


    如果說黃儁讓黃家在士人中的風評變得不佳的話,那麽另一人則讓黃氏徹底成了過街老鼠。這個人便是黃氏的另外一位拿得出手的人物——故酒泉太守黃衍。


    如果說上一位黃儁的影響更多散播於士人階層距離百姓的距離有些遠的話,那麽這位黃衍可就是真正讓黃氏家族臭名昭著的最大推動者。


    這位曾經的酒泉太守上任沒多久便將家族從右扶風遷到了偏僻的酒泉並落籍於此,雖然並不清楚他為什麽要這樣做,但是正因為有了他,酒泉黃氏才迅速在酒泉境內落腳生根。


    這樣的行為自然會引起當地豪強的不滿,隻是怎奈何黃衍手腕了得,不但通過種種手段收編了玉門縣的很多軍戶子弟為爪牙,更是利用朝廷打擊抑製本地豪強的政策將那些反對自己的家族分化瓦解並一一壓製甚至消滅,過程之黑暗想必誕生了遠遠不止一個趙氏孤兒。


    原本這也就罷了,可誰曾想後來西北羌亂,已經致仕的黃衍又積極依附韓遂、邊章等人,利用羌人的力量再一次肆虐了那些對黃氏家族依然不甚友好的家族。事成之後再讓家主黃克領兵逐出羌人歸順朝廷,一出雙簧徹底穩固了黃氏在酒泉的地位。


    當然,黃氏並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有部隊如雷霆般將其徹底鏟除,或許在他們看來他們家資豐厚,就算是酒泉全郡的豪強甚至加上周邊兩郡的豪強部隊來圍攻也能憑借和羌人的良好關係招募到足夠的部隊,反正黃氏的塢堡還是足夠堅固,甚至遠勝祿福城的城牆。


    結果……戰鬥力不弱於羌人的麴家私兵讓黃家的私兵很是了解了一番真正的“羌鬥”。


    至於那酒泉太守徐揖,麵對手握皇命的李書實而且目標還是除掉反賊黃克及其家族,自然無有不允。得到進入酒泉的麴演不會違法作亂的保證後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酒泉今後的建設之中。終於不用擔心豪強掣肘可以大幹一場的徐揖自然不會給李書實的目標填什麽亂子。


    畢竟,雖然長安的那個小皇帝在很多人眼中不過傀儡一隻,但是在更多人的眼中那依然代表著大義,代表著正統,甚至誇張一點的話那代表著他們因從小受到的教育而形成的……信仰。


    “……不愧是西北的水果,就是甜啊……”


    現在正值收獲的時節,滿眼都是金黃的麥子以及農夫們快樂的笑臉,就連那些牧民們也很歡樂,因為他們的牲畜看上去也是膘肥體壯,眼瞅著又是一個好年景。


    過了曆史上嘉峪關的所在地便進入到了疏勒河水係所覆蓋的地區,包括酒泉郡的玉門縣以及敦煌郡全境。而疏勒河幹流這個時候被稱作籍水的河西第二大河不但灌溉著敦煌和酒泉兩郡的土地,同時也可以算是兩郡的界河。


    隻是與略顯荒蕪蕭條的酒泉郡比起來,敦煌這裏可就富足繁榮太多太多了。


    走在官道上經常能夠看到一些服飾明顯異於漢人的異族人,他們或帶著馬隊,或帶著中原極為稀罕的駱駝,掛載著珍奇的貨物往來於西域與敦煌郡的各個人類聚集區,大多數人的臉上都帶著期冀的神色,但也有小部分人帶著沮喪的表情。


    正因為有著更多的利潤,所以商業的風險通常也更加巨大,這是必然的事情。


    不過,在這個地廣人稀的地帶卻能在官道上看到這樣多的商人,這本身就足以說明此地旺盛的生命力。不得不承認,河西四郡之中就屬這距離中原最遠的敦煌看起來反而最為繁榮。


    所以李書實對張泰所說的那些誇獎的話語絕非敷衍奉承,而是發自肺腑的欽佩。


    自然,有著這樣實績打底,張泰的自豪自然不是無的放矢的虛誇。


    根據賈詡的原本的建議,李書實準備在敦煌停留三到四天的時間,一來是做一些必要的物資儲備,二來則是收集情報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需要在敦煌尋找幾個比較熟悉西域的向導。


    是的,哪怕是賈詡學究天人,對於這種從未到過的地方也是無能為力的,至於據說曾經來過西域的羅荷……你能指望一個隻要願意走路都不用拐彎上天入地都沒問題的家夥能夠給一群普通人指出一條可行的行軍路線麽?需知就算是她手下役使的狼群的行動力也遠超人類。


    啥?你問蘇小蘿莉?如果你不怕被傲嬌滿滿的蘿莉之拳吹飛的話你自己去問好了,反正李書實是敬謝不敏,再說人家蘿莉一臉興趣盎然的樣子你好意思讓人家下不來台麽?


    嗯,是的,下不來台。自從那次錯誤的提醒之後,蘇小蘿莉最近又多了一句新的口頭禪:


    “我並不是什麽都知道,我隻知道我所知道的事情。”


    可惜……如果蘇小蘿莉也能變出一對獸耳和一條獸尾那就更萌了,不管是貓也好,狐狸也罷,亦或是狼也不錯,反正隻要是蘇小蘿莉的變身一定是萌點多多萌力滿滿。


    不過,張泰的意外出現卻讓李書實和賈詡的計劃發生了改變。


    或者說,用賈詡的話來形容的話那就是:“主公你的運氣不錯,又是一個意外驚喜。”


    這也難怪,畢竟張泰現在雖然對於家族的很多事物上都放手交給了他的那兩個好兒子張恭和張華,但是不要忘了他可還是敦煌郡太守手下主管地方民政事務的郡丞,也就是說張泰現在理應還在敦煌城內做辦公室而不是跑到冥安來迎接自己一行人吧。


    當然,李書實知道事情肯定不可能是鄧澄的一封書信或者李書實的名聲有多響這麽簡單,尤其是當這件事涉及到賈詡那隻老狐狸的時候更是如此,至於到底是什麽驚喜賈詡卻並沒有細說,反正李書實知道這隻老狐狸的目光一定是盯上了張泰這個在敦煌地位頗高的人物,不將其所擁有的全部價值榨取幹淨就太不符合賈詡的風範了。


    說實話,即使賈詡沒有什麽行動李書實自己也是有些想法的。


    雖然敦煌全郡都被疏勒河水係所包圍,但是這裏終究還是地靠大漠,不但降水量不高,而且風沙也很大,所以土壤遠遠無法與兩河的衝積平原相比,就是和並州的那些黃土盆地也是尤有不如,如果以全國的平均水準評價的話土地的肥沃程度隻能算是中甚至中下的程度。


    可就算是這樣困難的環境中,一路行來李書實基本上沒有看到麵帶饑色之人,往來的貨物流通的數量雖然比不上和平時期的京畿之地,但是比起當初李書實剛到西河的時候那是遠遠勝過,甚至某些獨特的商品就算是洛陽京城之地也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需知這裏地處邊塞,自從朝廷的力量從西域撤走之後這裏的地位便越來越尷尬,朝廷也不止一次討論過放棄河西之地的打算,如武威這樣靠近三輔的地區還好點,距離如此之遠的敦煌可是基本上無法獲取到來自中原地區的物資運輸的。


    實際上原本李書實以為敦煌的生存狀況就如同張掖、酒泉一路上看到的那般,即使當地太守是個能吏也頂多持平不會更糟罷了,畢竟敦煌可以算是大漢帝國版圖的最西端。


    但是事實勝於雄辯,那麽唯一的解釋隻有——作為太守的馬艾和作為郡丞且名聲頗為響亮的張泰擁有著相當高的內政治理能力,雖然因為地處邊鄙無法被史書所關注,但是他們的能力絕對不會比那些史書上的能吏差。


    這樣的人才李書實又怎麽會願意錯過呢?


    ps:今天是陝北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的劉誌丹同誌犧牲的日子,這是一位好同誌,至於多餘的事情咱就不說了,因為牽扯的東西貌似太多太多……


    ps2:今天還是以為優秀的女警官任長霞因公殉職的日子,記得在大學時組織看關於她事跡的紀錄片,整個教室抽涕聲不斷響起。


    ps3:今天是玉樹地震三周年,願逝者安息,願生者自強不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人物的英傑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服部正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服部正成並收藏小人物的英傑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