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穀城的王宮之中歌舞升平,似乎一點也看不出滅國的危險近在眼前。
當然,也有可能是為了借漢軍來援的事情掃一掃之前慘白所帶來的晦氣。.
隻不過從酒宴上那些放浪形骸的貴族身上,李書實倒是覺得戰爭一直未來到那些人的身邊。
但是不論如何,這些都與李書實沒太大關係,不論任何時代都能在貴族之中找到這樣一群人――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大不了到時候投降了事,而且為了獲得當地支持,作為有身份有地位且主動站隊的貴族終歸是受到歡迎的,因為他們往往代表著當地輿論的走向。
除非他們麵對的是那群“圍城之後投降便殺光所有身高超過車軲轆的男人”的征服者。
雖然之前李書實跟賈詡、班複判斷鮮卑人是打算利用烏孫的土地來安撫那些曾經因為和連的政策而受到傷害的鮮卑貴族,但是烏孫人似乎並不這麽看,因為即使是烏孫人與鮮卑已經交戰並大敗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在酒宴中看到不少稱讚鮮卑人強盛的家夥。
而就坐在李書實身邊的丕靡似乎對此也是一副無能為力的模樣。
所以說,宴會開始了一段時間後,不論是李書實還是他身邊的丕靡,似乎都沒有了繼續關注宴會本身的**,甚至如果不是丕靡的示意,李書實已經準備告辭離去了。
他之間已經將還會一些烏孫語的王嚴和王凱父子派了出去,同行的還有閻行和曹震,不論是打探情報還是可能遭遇有心人的暗算,李書實急於了解烏孫的情況……以及鮮卑人的動向。
從登努勒台山道一直到赤穀城,李書實一行人連鮮卑人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這顯然有些不太正常,就算這支部隊不是潛伏在赤穀城附近截殺一切援軍也完全可以留下一些騷擾的部隊,至少不讓那些烏孫人安心是完全可以做到,畢竟守城戰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打擊守軍士氣。
但是沒有,完全沒有。甚至靠近赤穀城的時候,李書實一行人甚至能夠看到一些零散的卻悠然自得的牧民在放牧,完全沒有感受到大戰的氣息。
那麽鮮卑人到了哪裏去了呢?
李書實和賈詡等人做出了一些猜測,但是卻還需要足夠的情報來證實這些猜測。
“怎麽,李將軍還想著鮮卑人的事情?”
“是的,一個強大的敵人突然之間變得無影無蹤的確是一件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而且在下既然來到烏孫,自然不能如同某些人那樣坐視烏孫在我的眼前被滅亡。”
“那還真是太感謝閣下了,如果有老朽能夠幫得上忙的事情還請不要吝惜開口。”
“那麽不知道丕靡殿下是否有關於鮮卑人……或者康居人的情報呢?”
對於李書實的問題,丕靡臉上掛著的笑容斂去了不少,雖然依然還是那慈祥的笑容,但是李書實明顯可以感受到那份笑容的勉強。由此可知情況隻怕如同賈詡和班複所預料的那般糟糕,否則這位閱曆豐富的老國王絕對不會顯露出這樣明顯的變化。
“讓李將軍見笑了。”或許是知道自己剛才的表現有些市場,老國王丕靡有些無奈的笑了笑,不過對於老國王的這種表現,李書實並不打算多做評價,因為以他現在的閱曆,還不能很好的分辨出對方到底是忽然的真情流露,還是說……全部都是蓄意的表演。
所以,這個時候隻要微笑就足夠了,果然淩波大萌神誠不欺我。
見到李書實沒什麽表示,老國王丕靡並沒有表現出任何表情,依然是那副對待小輩的慈祥的眼神,沒有失望也沒有自得,或許他追求的東西本就不是幾句話就能得到的。
“我烏孫一國雖然連續被鮮卑精兵所敗,但是好在收攏殘兵、征召新兵並放棄一些不必要地點的防禦後依然擁有將近十萬的兵力,保證赤穀城的安危還是可以的,隻不過如果鮮卑人打算長期圍城的話我們城內的糧草終究還是無法支撐太久。所以最終出城一戰已是必然。”
李書實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了解了。當然李書實相信在這件事上眼前這位老國王應該有所保留,雖然嘴上說有十萬大軍,但是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精銳士卒又有多少是濫竽充數的新兵蛋子這可是非常有講究的事情,畢竟新兵和老兵之間的差距在這個世界幾乎被無限放大。
而且還有一點隻怕這位老國王也沒能完全說明白,那就是這些兵馬到底都聽誰的話。
軍權不論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事物,而且也是權利的基礎,太祖那句“槍杆子裏出政權”可謂是精辟至極。
既然老國王之前被氣到吐血,隻怕應該是赤穀城內部的明爭暗鬥進入到了一個相當激烈的程度,而如果老國王手裏有足夠多的兵馬鎮得住場子的話,他大可以用武力來平息內亂或者坐看爭鬥最後自己出來收拾殘局,可是顯然這位內在絕對不簡單的國王並沒有那麽做。
當然,老國王既然依然安然的坐在這裏,似乎也沒有人能幹涉他的決定,那麽顯然不僅僅是因為他擁有國王的名號,更是因為他擁有讓其餘野心家忌憚的實力。
所以說,在這樣局勢並不明朗的情況下,李書實也的確是不可能做出什麽明確的表態。
“不過想必李將軍已經猜到了,我烏孫重要的盟友康居現在的情況可不怎麽好。”
“局勢已經糟糕到了何種程度?鮮卑人已經拿下康居了麽?”
“這倒是還沒有,隻不過康居除了尚沒有被滅國外情況已經糟到不能再糟了。”
老國王說到這裏臉上的笑容再也掛不住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他非常清楚,如果沒有康居人的幫助,別說是鮮卑人了,或許西邊的貴霜帝國也足以讓他們夜不能寐。
“具體情況是怎樣,康居國又能支持多久?”
如果康居人能夠支持的時間長一點的話李書實或許會考慮等徐榮和華雄的大軍到來再作打算,如果康居支撐不下去的話,或許現在李書實便要提議帶兵前往援救,哪怕救不下康居人,也要找機會削弱一下鮮卑人,然後……
如果情況不妙的話,即使最終不得不退走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李書實也不希望自己的部隊白白浪費在這裏然後讓並州陷入到不穩定的狀態之中。
領兵外出是一回事,全軍覆沒是另一回事。因為前者可能在你正在占便宜的時候突然從後麵爆你,而後者則相當於缺少了重要遮擋物的少女,隻剩下與其說遮擋更不如說是誘惑的布片。
“鮮卑人起大軍而來,猝不及防之下康居人自然無法阻擋,雖然他們也想盡了辦法,但是鮮卑人的多路進攻讓他們苦不堪言。或氣勢磅礴,或鬼魅難測,或快速挺進,鮮卑人的每一路主將都有著鮮明的特點,而且對於自己的風格極為擅長,後來更是利用各種流言和假消息讓康居人不知道他們麵對的人是誰,也就做不到有效的應對,反而因為做了錯誤的針對性布置而損失慘重。其實如果沒有意外發生的話,或許康居王現在已經投降也說不定。”
“意外?”李書實對這個詞很是在意,他很好奇麵對兵鋒正盛的鮮卑人究竟是什麽人能夠將之阻擋下來畢竟那是十多萬人的超大規模兵團,除開大漢之外已經是需要烏孫這樣的國家傾全力才能勉強與之抗衡的數量。想要阻擋這樣的兵團,除非是未來那個名震西域的大唐鐵騎和陌刀隊的混合部隊,否則至少也要有相當的兵力。
而這樣的兵力,在西域除了烏孫之外……
“李將軍以為是貴霜人的部隊吧,隻可惜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似乎那支兵馬的裝束與我們熟悉的貴霜人部隊的裝束有著不小的區別,所以我們也很是好奇啊。”
“以貴國與康居人之間的關係,難道這點消息也得不到麽?”
“我們隻是得到了康居人花重金和重寶從西邊邀請了一支部隊來援,具體是怎樣的部隊我們也沒能了解到,隻知道鮮卑人被這支突然出現的部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這支部隊的人數應該不會很多吧。”
“是的,隻有不到三萬人,但是因為他們的行動出乎了鮮卑人的意料之外,所以逼得鮮卑人不得不暫緩了對康居王城的圍困。可等到他們休整完畢準備一舉拿下敵人的時候,意外再一次發生,鮮卑人這一次雖然因為小心謹慎沒有遭受多少損失,不過也無法再進一步。”
“這一次是貴霜人的大軍?”
“是的,雖然老朽不清楚貴霜人此時的行動到底有什麽意義,但是他們的確出現了。而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出現,讓戰場上變成了康居、貴霜和鮮卑三家鼎足而立的局勢。”
“所以深入烏孫的鮮卑彈汗山王庭部隊不得不往西馳援自己的大軍主力?”
直到此時李書實臉上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雖然內心還有諸多疑問,不過看起來似乎也隻有這樣的解釋才比較合理。
而與此同時……
“原來深入我烏孫的竟然是鮮卑人的王庭部隊?!難怪,難怪啊!”
老烏孫王丕靡也發出了不知道是讚歎還是懊惱的感慨。
或許如果他能早一點知道那支部隊的身份的話,難怕是再填進去一倍的兵力也要將那支象征意義十足的部隊留下來吧,到時候哪怕實力損失很大但是對士氣的提升卻是空前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為了借漢軍來援的事情掃一掃之前慘白所帶來的晦氣。.
隻不過從酒宴上那些放浪形骸的貴族身上,李書實倒是覺得戰爭一直未來到那些人的身邊。
但是不論如何,這些都與李書實沒太大關係,不論任何時代都能在貴族之中找到這樣一群人――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大不了到時候投降了事,而且為了獲得當地支持,作為有身份有地位且主動站隊的貴族終歸是受到歡迎的,因為他們往往代表著當地輿論的走向。
除非他們麵對的是那群“圍城之後投降便殺光所有身高超過車軲轆的男人”的征服者。
雖然之前李書實跟賈詡、班複判斷鮮卑人是打算利用烏孫的土地來安撫那些曾經因為和連的政策而受到傷害的鮮卑貴族,但是烏孫人似乎並不這麽看,因為即使是烏孫人與鮮卑已經交戰並大敗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在酒宴中看到不少稱讚鮮卑人強盛的家夥。
而就坐在李書實身邊的丕靡似乎對此也是一副無能為力的模樣。
所以說,宴會開始了一段時間後,不論是李書實還是他身邊的丕靡,似乎都沒有了繼續關注宴會本身的**,甚至如果不是丕靡的示意,李書實已經準備告辭離去了。
他之間已經將還會一些烏孫語的王嚴和王凱父子派了出去,同行的還有閻行和曹震,不論是打探情報還是可能遭遇有心人的暗算,李書實急於了解烏孫的情況……以及鮮卑人的動向。
從登努勒台山道一直到赤穀城,李書實一行人連鮮卑人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這顯然有些不太正常,就算這支部隊不是潛伏在赤穀城附近截殺一切援軍也完全可以留下一些騷擾的部隊,至少不讓那些烏孫人安心是完全可以做到,畢竟守城戰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打擊守軍士氣。
但是沒有,完全沒有。甚至靠近赤穀城的時候,李書實一行人甚至能夠看到一些零散的卻悠然自得的牧民在放牧,完全沒有感受到大戰的氣息。
那麽鮮卑人到了哪裏去了呢?
李書實和賈詡等人做出了一些猜測,但是卻還需要足夠的情報來證實這些猜測。
“怎麽,李將軍還想著鮮卑人的事情?”
“是的,一個強大的敵人突然之間變得無影無蹤的確是一件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而且在下既然來到烏孫,自然不能如同某些人那樣坐視烏孫在我的眼前被滅亡。”
“那還真是太感謝閣下了,如果有老朽能夠幫得上忙的事情還請不要吝惜開口。”
“那麽不知道丕靡殿下是否有關於鮮卑人……或者康居人的情報呢?”
對於李書實的問題,丕靡臉上掛著的笑容斂去了不少,雖然依然還是那慈祥的笑容,但是李書實明顯可以感受到那份笑容的勉強。由此可知情況隻怕如同賈詡和班複所預料的那般糟糕,否則這位閱曆豐富的老國王絕對不會顯露出這樣明顯的變化。
“讓李將軍見笑了。”或許是知道自己剛才的表現有些市場,老國王丕靡有些無奈的笑了笑,不過對於老國王的這種表現,李書實並不打算多做評價,因為以他現在的閱曆,還不能很好的分辨出對方到底是忽然的真情流露,還是說……全部都是蓄意的表演。
所以,這個時候隻要微笑就足夠了,果然淩波大萌神誠不欺我。
見到李書實沒什麽表示,老國王丕靡並沒有表現出任何表情,依然是那副對待小輩的慈祥的眼神,沒有失望也沒有自得,或許他追求的東西本就不是幾句話就能得到的。
“我烏孫一國雖然連續被鮮卑精兵所敗,但是好在收攏殘兵、征召新兵並放棄一些不必要地點的防禦後依然擁有將近十萬的兵力,保證赤穀城的安危還是可以的,隻不過如果鮮卑人打算長期圍城的話我們城內的糧草終究還是無法支撐太久。所以最終出城一戰已是必然。”
李書實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了解了。當然李書實相信在這件事上眼前這位老國王應該有所保留,雖然嘴上說有十萬大軍,但是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精銳士卒又有多少是濫竽充數的新兵蛋子這可是非常有講究的事情,畢竟新兵和老兵之間的差距在這個世界幾乎被無限放大。
而且還有一點隻怕這位老國王也沒能完全說明白,那就是這些兵馬到底都聽誰的話。
軍權不論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事物,而且也是權利的基礎,太祖那句“槍杆子裏出政權”可謂是精辟至極。
既然老國王之前被氣到吐血,隻怕應該是赤穀城內部的明爭暗鬥進入到了一個相當激烈的程度,而如果老國王手裏有足夠多的兵馬鎮得住場子的話,他大可以用武力來平息內亂或者坐看爭鬥最後自己出來收拾殘局,可是顯然這位內在絕對不簡單的國王並沒有那麽做。
當然,老國王既然依然安然的坐在這裏,似乎也沒有人能幹涉他的決定,那麽顯然不僅僅是因為他擁有國王的名號,更是因為他擁有讓其餘野心家忌憚的實力。
所以說,在這樣局勢並不明朗的情況下,李書實也的確是不可能做出什麽明確的表態。
“不過想必李將軍已經猜到了,我烏孫重要的盟友康居現在的情況可不怎麽好。”
“局勢已經糟糕到了何種程度?鮮卑人已經拿下康居了麽?”
“這倒是還沒有,隻不過康居除了尚沒有被滅國外情況已經糟到不能再糟了。”
老國王說到這裏臉上的笑容再也掛不住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他非常清楚,如果沒有康居人的幫助,別說是鮮卑人了,或許西邊的貴霜帝國也足以讓他們夜不能寐。
“具體情況是怎樣,康居國又能支持多久?”
如果康居人能夠支持的時間長一點的話李書實或許會考慮等徐榮和華雄的大軍到來再作打算,如果康居支撐不下去的話,或許現在李書實便要提議帶兵前往援救,哪怕救不下康居人,也要找機會削弱一下鮮卑人,然後……
如果情況不妙的話,即使最終不得不退走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李書實也不希望自己的部隊白白浪費在這裏然後讓並州陷入到不穩定的狀態之中。
領兵外出是一回事,全軍覆沒是另一回事。因為前者可能在你正在占便宜的時候突然從後麵爆你,而後者則相當於缺少了重要遮擋物的少女,隻剩下與其說遮擋更不如說是誘惑的布片。
“鮮卑人起大軍而來,猝不及防之下康居人自然無法阻擋,雖然他們也想盡了辦法,但是鮮卑人的多路進攻讓他們苦不堪言。或氣勢磅礴,或鬼魅難測,或快速挺進,鮮卑人的每一路主將都有著鮮明的特點,而且對於自己的風格極為擅長,後來更是利用各種流言和假消息讓康居人不知道他們麵對的人是誰,也就做不到有效的應對,反而因為做了錯誤的針對性布置而損失慘重。其實如果沒有意外發生的話,或許康居王現在已經投降也說不定。”
“意外?”李書實對這個詞很是在意,他很好奇麵對兵鋒正盛的鮮卑人究竟是什麽人能夠將之阻擋下來畢竟那是十多萬人的超大規模兵團,除開大漢之外已經是需要烏孫這樣的國家傾全力才能勉強與之抗衡的數量。想要阻擋這樣的兵團,除非是未來那個名震西域的大唐鐵騎和陌刀隊的混合部隊,否則至少也要有相當的兵力。
而這樣的兵力,在西域除了烏孫之外……
“李將軍以為是貴霜人的部隊吧,隻可惜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似乎那支兵馬的裝束與我們熟悉的貴霜人部隊的裝束有著不小的區別,所以我們也很是好奇啊。”
“以貴國與康居人之間的關係,難道這點消息也得不到麽?”
“我們隻是得到了康居人花重金和重寶從西邊邀請了一支部隊來援,具體是怎樣的部隊我們也沒能了解到,隻知道鮮卑人被這支突然出現的部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這支部隊的人數應該不會很多吧。”
“是的,隻有不到三萬人,但是因為他們的行動出乎了鮮卑人的意料之外,所以逼得鮮卑人不得不暫緩了對康居王城的圍困。可等到他們休整完畢準備一舉拿下敵人的時候,意外再一次發生,鮮卑人這一次雖然因為小心謹慎沒有遭受多少損失,不過也無法再進一步。”
“這一次是貴霜人的大軍?”
“是的,雖然老朽不清楚貴霜人此時的行動到底有什麽意義,但是他們的確出現了。而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出現,讓戰場上變成了康居、貴霜和鮮卑三家鼎足而立的局勢。”
“所以深入烏孫的鮮卑彈汗山王庭部隊不得不往西馳援自己的大軍主力?”
直到此時李書實臉上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雖然內心還有諸多疑問,不過看起來似乎也隻有這樣的解釋才比較合理。
而與此同時……
“原來深入我烏孫的竟然是鮮卑人的王庭部隊?!難怪,難怪啊!”
老烏孫王丕靡也發出了不知道是讚歎還是懊惱的感慨。
或許如果他能早一點知道那支部隊的身份的話,難怕是再填進去一倍的兵力也要將那支象征意義十足的部隊留下來吧,到時候哪怕實力損失很大但是對士氣的提升卻是空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