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我們還能抵擋得住這樣可怕的敵人麽……”
帶著猶豫和不安,芬特巴比泥甚至覺得自己的嘴唇都在顫抖,在說話之前他可以費了好大的意誌力才讓自己平靜下來,可是當眼光掃過眼前的場景後,他卻發現自己之前的努力已經完全失敗,這讓他感受到了雙倍的沮喪。
不過,芬特巴比泥顯然不是表現的最為不堪的那一個,事實上他身後的大臣們有的已經連路都已經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和意誌走完,需要別人的攙扶才能跟上他們王的腳步。
因為現在展現在他們麵前的,是一個可以容納大約二三十個人的巨大縫隙,周圍是散落的碎石和黃土,還有更重顏色的痕跡,至於這些痕跡之前屬於什麽他們已經不想去想了,因為那樣隻會讓他們變得更加沒什麽胃口,甚至還會讓自己的早飯出現在除了胃腸之外的地方。
而且更令他們揪心的是,類似的地方還有兩處,寬度與這裏大致相當。這樣的結果不啻於給予這群開戰前還躊躇滿誌的王國領導者們一個響亮的耳光,讓他們從原本輕鬆的氣氛中驚醒,然後又被迅速送入到了絕望的深淵之中,而且看上去這還是相當通暢的單行道。
事實上他們並非沒有努力過,第一個缺口出現的時間雖然比芬特巴比泥之前預計的要早上太多太多,但是他依然表現出了一位成熟的領導者應有的穩重與果斷,將早已準備好的物資和人力調往那個缺口,同時命令軍隊在附近嚴陣以待。
雖然夜戰會造成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是因為早已經做好了各種預案,芬特巴比泥的心中並沒有太多的驚慌,唯一感到無奈的隻有他可能必須付出慘烈的代價才能等到援軍的到來。
比他曾經預想的多得多的損失很可能會讓戰鬥的龜茲不但喪失繼續擴張的力量,而且還有可能成為周邊其他國家眼中的“美食”,或許他應該再多做幾套預案來應對戰後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比如挑撥疏勒和焉耆之間的關係,再比如挑撥疏勒和於闐之間的戰爭。
該死的漢人!
芬特巴比泥在心底用最惡毒的字眼咒罵著對他們實施攻擊的漢人。
隻是讓芬特巴比泥沒有想到的是,他所精心準備的措施卻似乎並沒有什麽效果――一陣完全不怕將缺口堵上的“石雨”讓那些缺乏防護的百姓誌願者死傷慘重,隨後的一顆“天雷”不但將缺口打開,而且還讓那裏徹底變成百姓談之色變不敢上前的區域。
雖然有些無奈,但是芬特巴比泥倒也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因為他也知道既然打開了這個缺口,漢人倒也的確不可能讓這個缺口被自己堵上,這樣的遭遇也是在他的預料之中。
甚至漢軍隨後又朝那個缺口扔了兩個“天雷”炸死數百名士兵的時候這位老國王雖說有些肉疼但是還是感到了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因為這樣的損失已經在他的計算當中。
隻是當他向軍隊下達了不惜一切也要死守住那個缺口的命令之後沒多久,他卻不得不吐出一口老血,因為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漢人竟然轉移了攻擊目標,開始轟擊另外一處城牆,同時那處缺口卻完全沒有遭受一丁點的攻擊,仿佛漢人已經對那裏失去了興趣一般。
這算是怎麽一回事?!
雖然帶著這樣的怨念,不過芬特巴比泥依然不失時機的投入了部隊對缺口進行著修補工作,而這一次,漢軍似乎對破壞他們的修補工作沒什麽興趣,所以進行的還算順利。
於是一個在一邊修補,另一個在另一邊鑿牆,鑿完後再回過頭給修補工作鬆鬆土順便收獲一些經驗,於是半個晚上過去了,龜茲人不但沒有堵上最開始出現的那個缺口,而且還讓城牆上的缺口從一個變成了三個。
做完這些工作的漢人似乎回去補覺去了,但是龜茲人卻不能這樣做,他們除了動員所有的力量對城牆進行著不知道有沒有用的修補之外也做不了其他的事情。
你說派部隊去漢人的營地夜襲?
這樣瘋狂的想法雖然如果能夠成功會打來極大的好處,但是前提是必須能夠成功。
芬特巴比泥可不相信對方的統帥是個粗心大意的傻瓜,而且從今天晚上的種種行動來看,芬特巴比泥倒是寧願相信對方正在布置一個天大的陰謀,正等著自己往裏麵跳呢。
半個晚上的時間在需要留下足夠的人手來防備漢人可能的襲擊的情況下能夠將城牆修補成什麽樣子呢?
答案是:除了讓進攻一方會覺得稍稍有些困難之外就沒有其他的結果。
畢竟整個龜茲國也不過十數萬人,此時延城城內軍民加起來不超過八萬,而且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意接近那個被轟出來的缺口,或者隨時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工作進度可想而知。
於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擺在了芬特巴比泥的麵前。
這座城池還守得住麽?能夠堅持到其他國家的援軍到來麽?
甚至想得更加絕望一些,漢人會不會借這個機會將整個西域幾個大國的部隊一網打盡?
班超幾次精彩的千裏奔襲雖然已經過去了近百年的時間,但是卻依然還流傳於西域各國的領導者的耳邊、筆尖,漢人完全可以用一部分部隊牽製自己而分兵前往迎戰那些援軍。
事實上哪怕漢軍分兵,剩下的部隊隻要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想要拿下延城也並非難事。
延城最大的依仗便是堅固的城牆和充足的物資儲備,而後者同樣需要依托前者的存在。
現在才不過區區一天的時間,甚至對漢軍來說他們僅僅隻用了半個晚上的時間就將龜茲人最仰仗的支柱打碎,所以也就難怪他們會生出頹廢的感覺。
“陛下……到底是戰是降,還請陛下早做決斷啊。”
“可是如果我們投降,不就和從前一樣了麽,你們難道還想回到從前那種狀態麽。”
雖然是疑問句,但是卻用的是肯定的語氣,芬特巴比泥這位龜茲國王看上去顯得有些激動。
在他看來,不管是從哪一方麵考慮,現在的龜茲都還沒有投降的必要。
而事實上,對麵的漢軍之中的大多數人也是同樣的想法。
“看樣子效果一般啊,是不是應該先將最外麵的這道城牆拿下之後再討論其他問題。”
李書實將目光投向了身邊的班複和身後的賈詡。
“我覺得也需要打上一打,如果能夠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力量,有些東西就更好談了。”
班複點了點頭,同意了李書實的提議,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了另一邊站在李書實陰影中的賈詡。
雖然相處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但是對於這位名傳西涼的才子,班複卻是非常認可的,對方的確擁有與其名望相符的能力,不,甚至可以說其能力遠遠超過其現在獲得的名聲。
也正是因為這樣,對於賈詡的意見,班複同樣是非常重視的。
“我也讚成兩位的提議,不過理由卻有些不太一樣。”
“你該不會又想趁機除掉什麽人吧。”
隱藏在陰影中的賈詡像極了那些反派boss手下的狗頭軍師,而且他的主意往往比他的形象更像是一個反派所應有的風範,雖然說一個好的領袖應該有能力同時駕馭光明和黑暗,但是因為賈詡的能力實在太強,周圍又沒有程昱這種還算光明一點的家夥綜合一下,於是李書實覺得自己現在愈發的有種要變成超級大魔王的趕腳,身邊各種的“暗黑四天王”。
好吧,其實程昱也是一個狠角色,真需要下手的時候一般人還真沒他有膽量,畢竟曆史上的那個人肉幹糧的主意放到現代社會最低也應該是個該被十大酷刑的反人類罪。
“看樣子主公與詡所見略同啊。主公不覺得這種時候還能夠有膽量衝在第一線與我們對抗的都應該是抵抗精神最強,也應該是對龜茲王最為忠心的一群人麽。隻要這群人戰死沙場,相信今後掌控龜茲就會變得容易不少,不知二位以為如何。”
“文和的這個計策我喜歡,想一想的確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稍稍讓李書實有點意外的是,班複似乎對賈詡的想法非常欣賞。雖然李書實知道眼前這位老人的確不是什麽心慈手軟的家夥,但是這樣肆無忌憚的表現出來卻也讓他有點吃驚。
“所以說州牧大人有文和輔佐,難怪會有如此成就,文和在州牧大人手下應該也很舒心吧。”
“主公仁厚,有些事情自然不應該由主公出麵。況且詡雖多有逾越卻每每未加責罰,依然信任如故且授以重權,詡怎能不感激涕零誓死以報呢。”
所以說賈詡童鞋,你的表演技巧已經突破天際了啊。
派去勸降的使者最終帶回了李書實早就已經料到的消息,這一戰看上去的確是不可避免。
而戰鬥最為激烈的地方,自然是那幾個被打開的缺口。
“鮮卑人的悍勇的確是讓人驚歎,如果不是其自亂陣腳,我們如今想要這麽輕鬆應對整個西域的局勢隻怕是難之又難啊。不過就算如此州牧大人也能夠多次力挫之,的確讓老夫佩服。”
雖然城牆的缺口處就好像一個大磨盤一樣將兩方的部隊不斷卷進,揉碎,留下鮮血和殘破的屍體,但是一方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另一方為了擺脫身上的枷鎖,雙方都在拚命抵抗著。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的天平卻越來越向聯軍一方傾斜。
事實上單憑那萬餘人的鮮卑降卒,再配合後方各種飛行道具的支援,戰線雖然緩慢,但是卻穩定而且從未後退的向前推進著,尤其是李書實的金火罐炮終點“關照”的中央缺口處,戰線已經推進到城內,李書實甚至已經可以派人爭奪那一段的城牆以獲取高地優勢。
“看樣子今天晚上這場戰鬥已經就能結束。”
隨著華雄第一個登上了外城牆,外城牆落入到了聯軍的手中隻是一個時間問題,而沒有了外城牆這個高點的支援,龜茲的軍隊隻能逐步向第二道城牆撤退。
當然,這樣的做法將會直接導致龜茲的國王喪失外城的普通百姓以及存放在那裏的物資。
也就是說,到了這個時候,勝敗已經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僅僅隻剩下龜茲人能夠堅持多久已經他們能夠帶給聯軍多大的戰損。或許還有一個,那就是李書實該如何處罰他們。
“原本還想留給那個龜茲王一個名義上的位子,現在看起來似乎並不需要了,是不是文和。”
“詡以為如果可以的話還是留下那個國王比較好,這樣不僅僅能夠讓我們更快平定龜茲國,而且更重要的是隻要那個國王還坐在那個位子上,總會有不安分的家夥跳出來,我們隻要盯著那個國王,定時收一收網,相信應該會有不錯的收獲。”
“這件事一定要讓張泰和他的那個兒子來做,他們父子倆最擅長做這種事情了。”
班複先生,你確定你這不是一種高級黑麽,果然私人恩怨什麽的沒那麽容易解開啊。
戰爭進行到這個地步,龜茲王也不是那種執迷不悟的家夥,他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很清楚自己如果硬撐下去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對於李書實的投降條件他很幹脆的全盤接受――反正其中的條目並沒有什麽讓他難以接受的部分,包括龜茲國作為大漢的一個郡級行政單位下轄大約七八個縣,他將成為龜茲國名義上的諸侯國國王,主要權利都將會交給由漢人擔任的國相和屬國都尉,而其他職位則會從龜茲國人中量才錄用。
由此可見龜茲國王芬特巴比泥還算是個愛民的國王,或者也可以說龜這位龜茲國王已經有了作為戰敗者的覺悟,隻不過稍稍出乎他意料的是漢朝這一次采取的方式似乎有些……激烈,不過考慮到他對待姑墨、溫宿等國國王的做法,這位國王覺得自己的結局還算不錯。
接下來便是焉耆。
與龜茲相類似的是,焉耆周邊的尉黎、危須、山國等國或已經被消滅,或已經臣服與焉耆,可以說如果這樣發展下去,焉耆將成為與龜茲一樣的西域大國。
隻是,他們的擴張之路同樣要到此為止了。
可就在李書實躊躇滿誌準備一路踏平焉耆直搗王城南河城的時候,一個消息的到來卻讓李書實不得不再一次改變自己最初所指定的計劃。
“大人,西涼鄧澄、麴演發來急報,董卓與韓遂似乎有變,如果大人西域事了,還請速速返回主持大局。”
前來報信的是李書實留在伊吾主持工作的任渡的手下,也隻有任渡可以一邊以較快的速度獲取到西涼甚至是中原地區的消息,另一邊還能較為準確的把握西域的動態。雖然這個消息送達到自己手上的時候絕對是已經遲了一個月以上,但是卻同樣的彌足珍貴。
“看樣子這個‘黃河九曲’是終於坐不住了啊。”
對於這樣的消息,班複僅僅隻是搖了搖頭感歎了一句就沒有再多說什麽。他一生的興趣也好誌向也罷都在西域,而敦煌郡可以說是天高皇帝遠,就算是羌人、鮮卑人入侵多半也是看不上相對而言比較貧瘠的敦煌郡,就算是進入到敦煌郡也不過是借道路過,隻要穩守城池,不給對方可趁之機,對方看到沒什麽機會也不會在那裏浪費時間。
所以對董卓和韓遂的爭鬥,這位老人並沒有太多的切身感覺。
隻不過班複對這個消息沒有什麽感覺,卻不代表李書實和並州軍的將領們沒有。
“看樣子這一次是真的不能在西域耽擱了,不論是我還是飛熊軍都是如此。”
韓遂和董卓如果真的發生戰爭,飛熊軍作為董卓的王牌部隊是絕對不會坐視不理,而李書實也同樣如此,畢竟因為河西的問題李書實和韓遂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非常微妙,如果董卓勝了還好,如果獲勝的人是韓遂,那麽李書實絕對不相信韓遂會安安分分的與自己劃地為界。
這位“韓九曲”單論翻臉速度三國之中不論是厚黑專家劉備還是孫權都是遠遠不如的,估計能夠與之相比的隻有曆史上的那隻溫侯了――一個是專坑兄弟,另一個則是專坑義父。
不過看一看眼前已經被差上漢家大旗的延城,李書實知道就算自己如今不得不離開西域,卻也並不會有多少惆悵的感覺,因為種子已經種下,地基已經打好,留下的人隻要繼續努力夯實,就可以建造起足夠堅固的房屋。
“班公,西域之事就拜托閣下了,過些時曰陛下正式任命的詔書就會到達西域,到了那個時候班公就將會是名正言順的西域都護了。”
“那麽在下也祝願將軍能夠早曰替陛下掃除殲佞,匡扶我大漢的河山疆土。”
“班兄和張兄,班公的身體和安慰就拜托二位了,老爺子雖然身體硬朗,但是卻也不能隨意衝動,否則身體有恙是小,耽誤了我大漢在西域的威嚴是大啊!”
“你個小兔崽子,老夫還能再戰三十年呢!”
或許這將是兩個人此生最後一次見麵,但是兩個人都出奇的沒有感受到悲傷的氣氛,反而在心間一股豪邁的情緒在蔓延。
別了,我的西域。
來吧,即將要麵對的新的征途!(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帶著猶豫和不安,芬特巴比泥甚至覺得自己的嘴唇都在顫抖,在說話之前他可以費了好大的意誌力才讓自己平靜下來,可是當眼光掃過眼前的場景後,他卻發現自己之前的努力已經完全失敗,這讓他感受到了雙倍的沮喪。
不過,芬特巴比泥顯然不是表現的最為不堪的那一個,事實上他身後的大臣們有的已經連路都已經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和意誌走完,需要別人的攙扶才能跟上他們王的腳步。
因為現在展現在他們麵前的,是一個可以容納大約二三十個人的巨大縫隙,周圍是散落的碎石和黃土,還有更重顏色的痕跡,至於這些痕跡之前屬於什麽他們已經不想去想了,因為那樣隻會讓他們變得更加沒什麽胃口,甚至還會讓自己的早飯出現在除了胃腸之外的地方。
而且更令他們揪心的是,類似的地方還有兩處,寬度與這裏大致相當。這樣的結果不啻於給予這群開戰前還躊躇滿誌的王國領導者們一個響亮的耳光,讓他們從原本輕鬆的氣氛中驚醒,然後又被迅速送入到了絕望的深淵之中,而且看上去這還是相當通暢的單行道。
事實上他們並非沒有努力過,第一個缺口出現的時間雖然比芬特巴比泥之前預計的要早上太多太多,但是他依然表現出了一位成熟的領導者應有的穩重與果斷,將早已準備好的物資和人力調往那個缺口,同時命令軍隊在附近嚴陣以待。
雖然夜戰會造成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是因為早已經做好了各種預案,芬特巴比泥的心中並沒有太多的驚慌,唯一感到無奈的隻有他可能必須付出慘烈的代價才能等到援軍的到來。
比他曾經預想的多得多的損失很可能會讓戰鬥的龜茲不但喪失繼續擴張的力量,而且還有可能成為周邊其他國家眼中的“美食”,或許他應該再多做幾套預案來應對戰後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比如挑撥疏勒和焉耆之間的關係,再比如挑撥疏勒和於闐之間的戰爭。
該死的漢人!
芬特巴比泥在心底用最惡毒的字眼咒罵著對他們實施攻擊的漢人。
隻是讓芬特巴比泥沒有想到的是,他所精心準備的措施卻似乎並沒有什麽效果――一陣完全不怕將缺口堵上的“石雨”讓那些缺乏防護的百姓誌願者死傷慘重,隨後的一顆“天雷”不但將缺口打開,而且還讓那裏徹底變成百姓談之色變不敢上前的區域。
雖然有些無奈,但是芬特巴比泥倒也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因為他也知道既然打開了這個缺口,漢人倒也的確不可能讓這個缺口被自己堵上,這樣的遭遇也是在他的預料之中。
甚至漢軍隨後又朝那個缺口扔了兩個“天雷”炸死數百名士兵的時候這位老國王雖說有些肉疼但是還是感到了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因為這樣的損失已經在他的計算當中。
隻是當他向軍隊下達了不惜一切也要死守住那個缺口的命令之後沒多久,他卻不得不吐出一口老血,因為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漢人竟然轉移了攻擊目標,開始轟擊另外一處城牆,同時那處缺口卻完全沒有遭受一丁點的攻擊,仿佛漢人已經對那裏失去了興趣一般。
這算是怎麽一回事?!
雖然帶著這樣的怨念,不過芬特巴比泥依然不失時機的投入了部隊對缺口進行著修補工作,而這一次,漢軍似乎對破壞他們的修補工作沒什麽興趣,所以進行的還算順利。
於是一個在一邊修補,另一個在另一邊鑿牆,鑿完後再回過頭給修補工作鬆鬆土順便收獲一些經驗,於是半個晚上過去了,龜茲人不但沒有堵上最開始出現的那個缺口,而且還讓城牆上的缺口從一個變成了三個。
做完這些工作的漢人似乎回去補覺去了,但是龜茲人卻不能這樣做,他們除了動員所有的力量對城牆進行著不知道有沒有用的修補之外也做不了其他的事情。
你說派部隊去漢人的營地夜襲?
這樣瘋狂的想法雖然如果能夠成功會打來極大的好處,但是前提是必須能夠成功。
芬特巴比泥可不相信對方的統帥是個粗心大意的傻瓜,而且從今天晚上的種種行動來看,芬特巴比泥倒是寧願相信對方正在布置一個天大的陰謀,正等著自己往裏麵跳呢。
半個晚上的時間在需要留下足夠的人手來防備漢人可能的襲擊的情況下能夠將城牆修補成什麽樣子呢?
答案是:除了讓進攻一方會覺得稍稍有些困難之外就沒有其他的結果。
畢竟整個龜茲國也不過十數萬人,此時延城城內軍民加起來不超過八萬,而且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意接近那個被轟出來的缺口,或者隨時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工作進度可想而知。
於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擺在了芬特巴比泥的麵前。
這座城池還守得住麽?能夠堅持到其他國家的援軍到來麽?
甚至想得更加絕望一些,漢人會不會借這個機會將整個西域幾個大國的部隊一網打盡?
班超幾次精彩的千裏奔襲雖然已經過去了近百年的時間,但是卻依然還流傳於西域各國的領導者的耳邊、筆尖,漢人完全可以用一部分部隊牽製自己而分兵前往迎戰那些援軍。
事實上哪怕漢軍分兵,剩下的部隊隻要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想要拿下延城也並非難事。
延城最大的依仗便是堅固的城牆和充足的物資儲備,而後者同樣需要依托前者的存在。
現在才不過區區一天的時間,甚至對漢軍來說他們僅僅隻用了半個晚上的時間就將龜茲人最仰仗的支柱打碎,所以也就難怪他們會生出頹廢的感覺。
“陛下……到底是戰是降,還請陛下早做決斷啊。”
“可是如果我們投降,不就和從前一樣了麽,你們難道還想回到從前那種狀態麽。”
雖然是疑問句,但是卻用的是肯定的語氣,芬特巴比泥這位龜茲國王看上去顯得有些激動。
在他看來,不管是從哪一方麵考慮,現在的龜茲都還沒有投降的必要。
而事實上,對麵的漢軍之中的大多數人也是同樣的想法。
“看樣子效果一般啊,是不是應該先將最外麵的這道城牆拿下之後再討論其他問題。”
李書實將目光投向了身邊的班複和身後的賈詡。
“我覺得也需要打上一打,如果能夠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力量,有些東西就更好談了。”
班複點了點頭,同意了李書實的提議,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了另一邊站在李書實陰影中的賈詡。
雖然相處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但是對於這位名傳西涼的才子,班複卻是非常認可的,對方的確擁有與其名望相符的能力,不,甚至可以說其能力遠遠超過其現在獲得的名聲。
也正是因為這樣,對於賈詡的意見,班複同樣是非常重視的。
“我也讚成兩位的提議,不過理由卻有些不太一樣。”
“你該不會又想趁機除掉什麽人吧。”
隱藏在陰影中的賈詡像極了那些反派boss手下的狗頭軍師,而且他的主意往往比他的形象更像是一個反派所應有的風範,雖然說一個好的領袖應該有能力同時駕馭光明和黑暗,但是因為賈詡的能力實在太強,周圍又沒有程昱這種還算光明一點的家夥綜合一下,於是李書實覺得自己現在愈發的有種要變成超級大魔王的趕腳,身邊各種的“暗黑四天王”。
好吧,其實程昱也是一個狠角色,真需要下手的時候一般人還真沒他有膽量,畢竟曆史上的那個人肉幹糧的主意放到現代社會最低也應該是個該被十大酷刑的反人類罪。
“看樣子主公與詡所見略同啊。主公不覺得這種時候還能夠有膽量衝在第一線與我們對抗的都應該是抵抗精神最強,也應該是對龜茲王最為忠心的一群人麽。隻要這群人戰死沙場,相信今後掌控龜茲就會變得容易不少,不知二位以為如何。”
“文和的這個計策我喜歡,想一想的確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稍稍讓李書實有點意外的是,班複似乎對賈詡的想法非常欣賞。雖然李書實知道眼前這位老人的確不是什麽心慈手軟的家夥,但是這樣肆無忌憚的表現出來卻也讓他有點吃驚。
“所以說州牧大人有文和輔佐,難怪會有如此成就,文和在州牧大人手下應該也很舒心吧。”
“主公仁厚,有些事情自然不應該由主公出麵。況且詡雖多有逾越卻每每未加責罰,依然信任如故且授以重權,詡怎能不感激涕零誓死以報呢。”
所以說賈詡童鞋,你的表演技巧已經突破天際了啊。
派去勸降的使者最終帶回了李書實早就已經料到的消息,這一戰看上去的確是不可避免。
而戰鬥最為激烈的地方,自然是那幾個被打開的缺口。
“鮮卑人的悍勇的確是讓人驚歎,如果不是其自亂陣腳,我們如今想要這麽輕鬆應對整個西域的局勢隻怕是難之又難啊。不過就算如此州牧大人也能夠多次力挫之,的確讓老夫佩服。”
雖然城牆的缺口處就好像一個大磨盤一樣將兩方的部隊不斷卷進,揉碎,留下鮮血和殘破的屍體,但是一方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另一方為了擺脫身上的枷鎖,雙方都在拚命抵抗著。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的天平卻越來越向聯軍一方傾斜。
事實上單憑那萬餘人的鮮卑降卒,再配合後方各種飛行道具的支援,戰線雖然緩慢,但是卻穩定而且從未後退的向前推進著,尤其是李書實的金火罐炮終點“關照”的中央缺口處,戰線已經推進到城內,李書實甚至已經可以派人爭奪那一段的城牆以獲取高地優勢。
“看樣子今天晚上這場戰鬥已經就能結束。”
隨著華雄第一個登上了外城牆,外城牆落入到了聯軍的手中隻是一個時間問題,而沒有了外城牆這個高點的支援,龜茲的軍隊隻能逐步向第二道城牆撤退。
當然,這樣的做法將會直接導致龜茲的國王喪失外城的普通百姓以及存放在那裏的物資。
也就是說,到了這個時候,勝敗已經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僅僅隻剩下龜茲人能夠堅持多久已經他們能夠帶給聯軍多大的戰損。或許還有一個,那就是李書實該如何處罰他們。
“原本還想留給那個龜茲王一個名義上的位子,現在看起來似乎並不需要了,是不是文和。”
“詡以為如果可以的話還是留下那個國王比較好,這樣不僅僅能夠讓我們更快平定龜茲國,而且更重要的是隻要那個國王還坐在那個位子上,總會有不安分的家夥跳出來,我們隻要盯著那個國王,定時收一收網,相信應該會有不錯的收獲。”
“這件事一定要讓張泰和他的那個兒子來做,他們父子倆最擅長做這種事情了。”
班複先生,你確定你這不是一種高級黑麽,果然私人恩怨什麽的沒那麽容易解開啊。
戰爭進行到這個地步,龜茲王也不是那種執迷不悟的家夥,他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很清楚自己如果硬撐下去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對於李書實的投降條件他很幹脆的全盤接受――反正其中的條目並沒有什麽讓他難以接受的部分,包括龜茲國作為大漢的一個郡級行政單位下轄大約七八個縣,他將成為龜茲國名義上的諸侯國國王,主要權利都將會交給由漢人擔任的國相和屬國都尉,而其他職位則會從龜茲國人中量才錄用。
由此可見龜茲國王芬特巴比泥還算是個愛民的國王,或者也可以說龜這位龜茲國王已經有了作為戰敗者的覺悟,隻不過稍稍出乎他意料的是漢朝這一次采取的方式似乎有些……激烈,不過考慮到他對待姑墨、溫宿等國國王的做法,這位國王覺得自己的結局還算不錯。
接下來便是焉耆。
與龜茲相類似的是,焉耆周邊的尉黎、危須、山國等國或已經被消滅,或已經臣服與焉耆,可以說如果這樣發展下去,焉耆將成為與龜茲一樣的西域大國。
隻是,他們的擴張之路同樣要到此為止了。
可就在李書實躊躇滿誌準備一路踏平焉耆直搗王城南河城的時候,一個消息的到來卻讓李書實不得不再一次改變自己最初所指定的計劃。
“大人,西涼鄧澄、麴演發來急報,董卓與韓遂似乎有變,如果大人西域事了,還請速速返回主持大局。”
前來報信的是李書實留在伊吾主持工作的任渡的手下,也隻有任渡可以一邊以較快的速度獲取到西涼甚至是中原地區的消息,另一邊還能較為準確的把握西域的動態。雖然這個消息送達到自己手上的時候絕對是已經遲了一個月以上,但是卻同樣的彌足珍貴。
“看樣子這個‘黃河九曲’是終於坐不住了啊。”
對於這樣的消息,班複僅僅隻是搖了搖頭感歎了一句就沒有再多說什麽。他一生的興趣也好誌向也罷都在西域,而敦煌郡可以說是天高皇帝遠,就算是羌人、鮮卑人入侵多半也是看不上相對而言比較貧瘠的敦煌郡,就算是進入到敦煌郡也不過是借道路過,隻要穩守城池,不給對方可趁之機,對方看到沒什麽機會也不會在那裏浪費時間。
所以對董卓和韓遂的爭鬥,這位老人並沒有太多的切身感覺。
隻不過班複對這個消息沒有什麽感覺,卻不代表李書實和並州軍的將領們沒有。
“看樣子這一次是真的不能在西域耽擱了,不論是我還是飛熊軍都是如此。”
韓遂和董卓如果真的發生戰爭,飛熊軍作為董卓的王牌部隊是絕對不會坐視不理,而李書實也同樣如此,畢竟因為河西的問題李書實和韓遂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非常微妙,如果董卓勝了還好,如果獲勝的人是韓遂,那麽李書實絕對不相信韓遂會安安分分的與自己劃地為界。
這位“韓九曲”單論翻臉速度三國之中不論是厚黑專家劉備還是孫權都是遠遠不如的,估計能夠與之相比的隻有曆史上的那隻溫侯了――一個是專坑兄弟,另一個則是專坑義父。
不過看一看眼前已經被差上漢家大旗的延城,李書實知道就算自己如今不得不離開西域,卻也並不會有多少惆悵的感覺,因為種子已經種下,地基已經打好,留下的人隻要繼續努力夯實,就可以建造起足夠堅固的房屋。
“班公,西域之事就拜托閣下了,過些時曰陛下正式任命的詔書就會到達西域,到了那個時候班公就將會是名正言順的西域都護了。”
“那麽在下也祝願將軍能夠早曰替陛下掃除殲佞,匡扶我大漢的河山疆土。”
“班兄和張兄,班公的身體和安慰就拜托二位了,老爺子雖然身體硬朗,但是卻也不能隨意衝動,否則身體有恙是小,耽誤了我大漢在西域的威嚴是大啊!”
“你個小兔崽子,老夫還能再戰三十年呢!”
或許這將是兩個人此生最後一次見麵,但是兩個人都出奇的沒有感受到悲傷的氣氛,反而在心間一股豪邁的情緒在蔓延。
別了,我的西域。
來吧,即將要麵對的新的征途!(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