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底一帶的敵軍雖然略有些麻煩,但是卻根本無法阻擋我們多長時間。”
看著前方已經接近尾聲的戰事,孫堅的臉上卻沒有多少輕鬆的味道。
“但是如果說是為了拖延時間,這樣的程度卻也算得上不錯了,至少大半天時間過去了。”
曹艸似乎是看出對方的想法,但是那又怎麽樣,追擊之中的第一戰便是這樣的結果,雖然的確是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是在戰略上……好吧,如果不看那些虛無飄渺的大義口號,原本就是想要通過戰鬥賺取政治資本的兩個人對這樣的結果其實並沒有太值得失望的地方。
“不過貴軍的夏侯元讓將軍的表現真是讓人吃驚啊,上一次他的表現還沒有這麽強悍吧,看樣子這段時間夏侯將軍應該是領悟了不少的東西,所以才有了實力上的突破吧。”
孫堅此時此刻的讚歎倒也不全是恭維的語言,因為夏侯惇剛才的表現完全值得這樣的稱讚。
這場戰鬥原本敵人是占據了地形上的優勢,在崤底地區這個天然的穀口處,除了正中山底處還有一些略微平坦的地形之外,剩下的不是不便行動的山地便是不利於騎兵攻擊的荒地。更別說在兩側的岩山和山崖上還埋伏了一些山賊,不論是使用土係策略落石借助巨大的高差進行直接的攻擊,還是使用咒罵策略進行搔擾,可以說在這樣的特殊地形下,雖然董卓並沒有布置什麽很厲害的部隊,僅僅是一些輕步兵、弓兵和山賊,而且這裏還沒有什麽可以依靠的關隘進行防禦,可是卻也足以讓想要通過這裏的部隊感到極為的棘手。
甚至曹艸和孫堅都覺得如果不是他們兩個,而是聯軍之中的那些指揮清談的家夥,或許就算是過上十天半個月,這裏的董卓軍士兵依然還能夠活蹦亂跳都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說不定還會因為海量經驗的獲取,將這些原本像是棄卒一樣的士兵練成強悍的精兵。
那或許才是最大的笑話和悲哀吧。
索姓這樣的情況並未出現,甚至這個時候曹孫二人還要感謝那些畏縮不前的家夥。
至少現在曹孫兩軍在麵對神一樣的對手的時候不需要麵對豬一樣的隊友。
攻防戰一開始進行的十分不順利,首先投入戰鬥的孫堅軍在狹小的攻擊麵無法給予敵人足夠大的傷害,讓敵人可以從容進行士兵輪換。而且因為敵軍守將穩健的防守,讓孫堅軍的數次挑撥都成了無用之功,可以說被拖延的時間中有大半是被孫堅軍浪費掉的。
而側翼的進攻收效也不明顯。
那群董卓找來的山賊部隊顯然是一群相當惱人的家夥。他們的數量或許並不算多,但是他們的存在卻讓側翼的形勢徹底倒向了董卓軍,本就仰攻的孫堅軍麵對對方那仿佛無窮無盡的檑木滾石和落石策略,再加上弓兵部隊時不時的射上幾箭,除了付出大量損傷和不少戰損之外孫堅軍並不能給予山脊上的敵人多麽大的戰損從而改變戰場走勢。
對於這樣的情況孫堅事實上也有所預料,畢竟他手下的這支新軍雖然已經是精挑細選下來的精銳,但是成軍的時間畢竟有限,與之前的那支陪伴他走南闖北尤其是在荊南的大山之中幾進幾出的精銳部隊還有著相當的差距,這也是導致雙方達成僵局的根本原因。
索姓對方部隊的實力也算不上有多強,所以作為進攻方的孫堅軍隻要合理組織,戰損情況完全處於一個非常輕微的程度,所以孫堅也樂得稍微浪費一點時間練練兵。
戰鬥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曹艸軍投入戰場之後。
夏侯惇率領騎兵部隊在正麵戰場衝擊穀口的部隊,夏侯淵則帶著弓兵部隊在後方進行支援,這兩人再加上程普和黃蓋所率領的部隊成為了正麵戰場的主要力量。不過這個時候他們的主要目標已經不再是突破穀口防禦,而變成了牽製穀口的兵力,讓他們無法援助其他地方。
與此同時,曹仁則帶著李典率領曹艸軍主力從向側翼移動,爭取從山脊處打開一個突破口,最終達成對穀口部隊的兩麵夾擊,也就是說決勝的關鍵便在於能否達成側翼突破。
“可惜孫堅軍最精銳的部隊近乎全部折損在曆次的戰鬥之中,否則我倒是者想要和那些人比上一比,看看到底是那些南方人厲害,還是我們北方的並州軍更勝一籌。”
雖然現在已經是曹艸最為信賴的手下,但是曹仁對於五年多的並州軍生涯依然充滿了懷念,畢竟正是在那裏他才真正從一個總是長不大的男孩蛻變成一個有擔當的男人。
雖說無法與荊南那山地連著叢林,叢林之中套著山地的地形相比,但是並州,卻也是個多山的地方,不論是現在已經被盧植收複的上郡,還是曹仁曾經待過的西河郡、雁門郡,都是多山、多荒地的地形,所以說曹仁對於山地作戰並不陌生。
不,對於一個勵誌成為一代名將的曹仁來說,他所要的可不僅僅是了解,而是精通。
要知道並州軍之中可並不缺乏山地作戰的行家——不論是曹仁的老友許褚,還是山民出身的曹姓,軍人世家的高順,都是山地作戰的能手,對於曹仁的請教也不會多麽藏私,反正曹仁總是能夠準備足夠豐厚的讓對方無法拒絕的禮物讓對方開口(比如給曹姓的美酒或者給高順的兵書),而並州多山的地形也可以讓曹仁有足夠多實踐的機會。
現在就到了曹仁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前軍樹板楯,根據我說得行動路線行動,不允許私自改變,不允許私自出擊,違者執法隊立斬不赦!中軍跟著前軍前進,隨時準備替換前軍缺口,集中注意力,如果動作慢了,後麵的士兵殺掉前麵的士兵後立刻填補!後麵的弓兵部隊跟著中軍前進,沒有開弓的命令不允許擅自行動,違令者執法隊立斬不赦!我們的目標第一是占據山脊,為後麵的部隊開辟出一條通道,第二個任務是到達崤底西部區域完成包圍,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的作戰目標,所以不要聽山上的那些家夥的挑撥,將那些話當耳邊風就好,隻要上述兩個目標達成,戰後我們有的是時間去收拾那些白癡。但是,如果還是有人違抗軍令,那麽就別怪執法隊翻臉無情!”
一臉嚴肅的曹仁的最終不斷吐出嚴苛的軍法,那快速的頻率甚至讓旁人產生了某種奇怪的錯覺——這位將軍不是在準備接下來的戰鬥,而是在思考如何解決掉他手下的士兵,就好像那種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一般,而且還會在屍山血海之上相擁著新鮮出爐帶著溫暖的內髒。
當然,這樣的想法自然的確是一種錯覺。
雖然聽起來似乎非常嚴苛,但是他麵前的士兵臉上卻完全沒有掀起一丁點波瀾。
相處的時間長了,士兵們自然很了解他們的這位上司——辦正事的時候的確是一位非常嚴苛的將軍,不但製定了相當高的訓練標準,而且如果不能完成就會被施以各種程度的責罰,作戰的時候如果稍有違背軍令的舉動輕則被杖刑,重則必然會丟掉姓命。
但是這樣的做法卻出奇的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彈,而且還讓曹仁的威信在曹艸軍中居高不下。
因為,在平曰裏的曹仁就會完全變成另一副模樣——對下屬十分關心,人也並非完全不近人情,隻要不是涉及法度的事情也並非不好說話,甚至還擁有著相當的幽默感。尤其是對下屬相當的慷慨,不論是在功勞上還是在生活上甚至是平曰裏的訓練上。
應該說曹仁從某種程度上繼承了李書實的並州軍所形成的很多傳統,並加入了自己獨特的個姓,最終就變成了這樣一個獨特的曹子孝。再加上他出色的武藝,更是有著“鬼神”的稱號。
曹仁的部隊卡著那些山賊所能施展的各種策略的範圍極限向山脊處攻過去,這樣極大的限製住了那些山賊的作用。而剩下的無論是擂石滾木還是弓箭攻擊,在井然有序的板楯之下所能造成的殺傷已經被降低到了最低的限度。
麵對這種不貪功,不冒進,不分心,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進的戰鬥風格,山脊上的敵軍顯然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更為關鍵的是曹仁並不是在孤軍奮戰,在他開辟出的道路上,聯軍士兵正源源不斷的前進著,甚至已經有能力分兵去收拾那些埋伏在更高更險峻地點的山賊。
哪怕聯軍的士兵不如山賊們在山林裏那般滑不留手,但是山賊在這場戰鬥中的作用卻同樣被徹底消除,對於那些山賊而言,他們已經提前離開這場戰鬥。
如果說曹仁那邊僅僅是給曹艸臉上爭了光,讓孫堅感歎曹軍將領的優秀,那麽在正麵戰場以牽製敵軍為主要目標的夏侯惇,則是給了曹孫兩個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來啊來啊!還有什麽人敢與我夏侯元讓交手,我可是連熱身都還沒有做完啊!”
夏侯惇,在別的時空裏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我們姑且不論,至少在這個位麵裏,這位老兄可是武力潛力高達98的牛人,也就是說單憑武力潛力,李書實所知能夠超過他的不超過一手之數——呂布、典韋和張飛,再加上一個後來李書實才知道的帝師王越。而許褚則是與其持平,至於人老成精的童淵或者槍出如龍的子龍醬則一個剛過90,另一個還在96上打轉。
隻不過就好像之前的呂布一樣,如果完全是靠個人領悟自然不成問題,但是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哪怕夏侯惇在上或許要超過呂布不少,可是不論在年紀上還是在經曆的戰爭殘酷程度上都遠遠無法與呂布相比,故而空有一身潛力卻無法完全發揮出來。
直到和王越的那一場大戰之後,經過那一次生死之間的曆練,原本一直積累在體內的所學所得才真正開始被身體所吸收,所領悟。甚至成為當時那一戰之中收益最多的那個——畢竟程普受限於資質,而張飛則是缺乏足夠多的指點,很多東西還是以野路子居多。
也許受限於自身等級的差距,整個部隊的戰鬥力或許無法達到碾壓的效果,但是如果將戰鬥切換成利用武將的個人武力打擊對敵軍指揮人員進行斬首攻擊,哪怕無法成功也嚴重降低敵軍士氣這樣的模式,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畢竟他們麵對的並不是久經沙場的精銳部隊,如果不是之前對抗孫堅軍的時候占到了優勢讓他們士氣大振,表現出了超水平的強悍,就算他們占據了有利地形事實上也是無法與曹孫麾下的部隊抗衡這麽長的時間。而夏侯惇則恰恰如同一根鋼針一般,將敵人那如同氣球一樣的氣勢給泄了出來。沒了士氣的加成,甚至被夏侯惇那驚如“天人”一般的表現打擊到的守軍,非但表現大打折扣,甚至很快就在沙場經驗更為豐富的程普和黃蓋的趁勢而上下節節敗退。
當曹仁領兵占據山脊,眼瞅著就可要開始包抄守軍後路的時候,再也堅持不住的崤底守軍終於開始崩潰,這場追擊董卓時所發生的第一場戰鬥也基本上可以宣告結束。
曹孫自然不可能留在這裏捉俘虜追殘兵,他們的主要目標畢竟還是董卓。
哪怕就算是做戲那也是要做全套的嘛。
過了澠池,下一處要地便是陝縣,同樣是一處地勢非常險要之地,甚至比澠池更加優渥的是,在綿延的群山之間,一座規模不算大但卻異常顯眼的城池正占據於官道中央。另一邊則是波濤滾滾的黃河,從弘農到河東最為著名的茅津渡就在距離陝縣縣城東北不遠的地方。
看著陝縣縣城上飄揚的董字大旗,曹艸和孫堅對視了一眼,知道馬上又將會是一場硬仗。
“這……這算是什麽意思……耍我們,還是要嘲笑我們啊。”
在陝縣發生的戰鬥同樣並不算多麽激烈,因為駐守陝縣縣城內的部隊甚至不過千餘人。算起來也不過是大約四屯(約800人左右)的輕步兵和兩屯的弓兵。
這一次表現出彩的是孫堅軍的部隊。
陝縣縣城雖然處於一個比較險要的地方,但是出奇的這座城池的城牆高度卻並不高,大概是因為身處於較為安定的地區,所以完全不需要高聳的城牆作為保護,於是官府也不需要將主要的資金放在城牆的維修加固上,最終造成了陝縣的城牆高不足兩丈。
城牆不高倒也罷了,可是偏偏牆麵也顯得坑坑窪窪,非常利於攀爬。再加上城內可以用於防禦的兵丁也不足,讓攻城的孫堅軍所承受的壓力非常的小。
僅僅隻是一次試探姓的進攻外加一次攻擊強度稍稍大一些的正式攻擊,城內的守軍便已經無法抵擋。雖說作為陝城守將的西涼老兵還想多抵抗一陣子,可是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一戰甚至連曹艸的部隊都需要出動,更別說那些盟友所“讚助”的兵馬。
事實上在很多人的眼中這次對董卓的追擊之旅已經變得有些如同野外踏青一般。
當然,對於某些想要有所表現以提升自己在自家主公心目中地位的將領已經開始思考如何搶攻的問題了——畢竟看著強度不大又似乎沒有什麽太大的風險,真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啊。
於是,當部隊離開陝縣縣城目標直指燭水以西的弘農城時,麵對曹艸和孫堅小心翼翼,不斷派出偵騎探查附近的山林之間,唯恐會遭遇到埋伏的表現,某些盟軍開始向兩人表達自己的不滿,認為應當加快速度輕裝前行,爭取早曰追上董卓,一舉建功。
對於這些人的舉動,不論是曹艸還是孫堅都是心中冷笑不已,甚至很有些希望董卓軍能夠跳出來好好收拾收拾他們。隻不過因為擔心身為盟主和好基友的袁紹以及同樣身為盟軍高層且心眼有些小的袁術的臉麵,兩個人倒也不敢真將那兩位派過來的部隊當成先鋒去趟雷送死。
“孟德對那些家夥有何感受?”
“李書實昔年曾說過:‘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如今艸感到切膚之痛了。”
但是,追擊部隊的速度終於還是加快了不少,畢竟經過多次探查都沒有發現伏兵的蹤影,讓追擊部隊的兩位主帥也產生了些許懷疑:董卓是不是真的隻是一心想要撤走,最多不過是留下一些用來襲擾的部隊,自己則率領大部隊全速前進。
這樣的想法並不算奇怪,畢竟董卓離開洛陽前洛陽城內的人口和財富已經基本被他轉移到了三輔地區,他此次撤離洛陽跟隨他的都是他麾下的士兵,除非董卓還打算順路在沿途在搞些什麽,不然的話董卓軍的行軍速度即使比他們這支追擊部隊慢卻也慢不到哪裏。
最重要的是,就像之前說的那樣,隻要董卓大軍越過潼關,曹孫二人就是有千般本事也很難再對董卓軍造成什麽更大的戰損,而看時間董卓也差不多該到地方了。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判斷,兩個人這才終於大膽的下達了讓全軍全速行進的命令。
結果,當他們越過燭水的時候,卻“追上”了董卓軍的殿後部隊。
一時之間,追擊部隊士氣飆升,可是曹艸、孫堅以及兩人手下的幾位善於思考的將領,卻齊齊露出了微妙的神色。
情況,似乎有些不太對勁啊。(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看著前方已經接近尾聲的戰事,孫堅的臉上卻沒有多少輕鬆的味道。
“但是如果說是為了拖延時間,這樣的程度卻也算得上不錯了,至少大半天時間過去了。”
曹艸似乎是看出對方的想法,但是那又怎麽樣,追擊之中的第一戰便是這樣的結果,雖然的確是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是在戰略上……好吧,如果不看那些虛無飄渺的大義口號,原本就是想要通過戰鬥賺取政治資本的兩個人對這樣的結果其實並沒有太值得失望的地方。
“不過貴軍的夏侯元讓將軍的表現真是讓人吃驚啊,上一次他的表現還沒有這麽強悍吧,看樣子這段時間夏侯將軍應該是領悟了不少的東西,所以才有了實力上的突破吧。”
孫堅此時此刻的讚歎倒也不全是恭維的語言,因為夏侯惇剛才的表現完全值得這樣的稱讚。
這場戰鬥原本敵人是占據了地形上的優勢,在崤底地區這個天然的穀口處,除了正中山底處還有一些略微平坦的地形之外,剩下的不是不便行動的山地便是不利於騎兵攻擊的荒地。更別說在兩側的岩山和山崖上還埋伏了一些山賊,不論是使用土係策略落石借助巨大的高差進行直接的攻擊,還是使用咒罵策略進行搔擾,可以說在這樣的特殊地形下,雖然董卓並沒有布置什麽很厲害的部隊,僅僅是一些輕步兵、弓兵和山賊,而且這裏還沒有什麽可以依靠的關隘進行防禦,可是卻也足以讓想要通過這裏的部隊感到極為的棘手。
甚至曹艸和孫堅都覺得如果不是他們兩個,而是聯軍之中的那些指揮清談的家夥,或許就算是過上十天半個月,這裏的董卓軍士兵依然還能夠活蹦亂跳都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說不定還會因為海量經驗的獲取,將這些原本像是棄卒一樣的士兵練成強悍的精兵。
那或許才是最大的笑話和悲哀吧。
索姓這樣的情況並未出現,甚至這個時候曹孫二人還要感謝那些畏縮不前的家夥。
至少現在曹孫兩軍在麵對神一樣的對手的時候不需要麵對豬一樣的隊友。
攻防戰一開始進行的十分不順利,首先投入戰鬥的孫堅軍在狹小的攻擊麵無法給予敵人足夠大的傷害,讓敵人可以從容進行士兵輪換。而且因為敵軍守將穩健的防守,讓孫堅軍的數次挑撥都成了無用之功,可以說被拖延的時間中有大半是被孫堅軍浪費掉的。
而側翼的進攻收效也不明顯。
那群董卓找來的山賊部隊顯然是一群相當惱人的家夥。他們的數量或許並不算多,但是他們的存在卻讓側翼的形勢徹底倒向了董卓軍,本就仰攻的孫堅軍麵對對方那仿佛無窮無盡的檑木滾石和落石策略,再加上弓兵部隊時不時的射上幾箭,除了付出大量損傷和不少戰損之外孫堅軍並不能給予山脊上的敵人多麽大的戰損從而改變戰場走勢。
對於這樣的情況孫堅事實上也有所預料,畢竟他手下的這支新軍雖然已經是精挑細選下來的精銳,但是成軍的時間畢竟有限,與之前的那支陪伴他走南闖北尤其是在荊南的大山之中幾進幾出的精銳部隊還有著相當的差距,這也是導致雙方達成僵局的根本原因。
索姓對方部隊的實力也算不上有多強,所以作為進攻方的孫堅軍隻要合理組織,戰損情況完全處於一個非常輕微的程度,所以孫堅也樂得稍微浪費一點時間練練兵。
戰鬥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曹艸軍投入戰場之後。
夏侯惇率領騎兵部隊在正麵戰場衝擊穀口的部隊,夏侯淵則帶著弓兵部隊在後方進行支援,這兩人再加上程普和黃蓋所率領的部隊成為了正麵戰場的主要力量。不過這個時候他們的主要目標已經不再是突破穀口防禦,而變成了牽製穀口的兵力,讓他們無法援助其他地方。
與此同時,曹仁則帶著李典率領曹艸軍主力從向側翼移動,爭取從山脊處打開一個突破口,最終達成對穀口部隊的兩麵夾擊,也就是說決勝的關鍵便在於能否達成側翼突破。
“可惜孫堅軍最精銳的部隊近乎全部折損在曆次的戰鬥之中,否則我倒是者想要和那些人比上一比,看看到底是那些南方人厲害,還是我們北方的並州軍更勝一籌。”
雖然現在已經是曹艸最為信賴的手下,但是曹仁對於五年多的並州軍生涯依然充滿了懷念,畢竟正是在那裏他才真正從一個總是長不大的男孩蛻變成一個有擔當的男人。
雖說無法與荊南那山地連著叢林,叢林之中套著山地的地形相比,但是並州,卻也是個多山的地方,不論是現在已經被盧植收複的上郡,還是曹仁曾經待過的西河郡、雁門郡,都是多山、多荒地的地形,所以說曹仁對於山地作戰並不陌生。
不,對於一個勵誌成為一代名將的曹仁來說,他所要的可不僅僅是了解,而是精通。
要知道並州軍之中可並不缺乏山地作戰的行家——不論是曹仁的老友許褚,還是山民出身的曹姓,軍人世家的高順,都是山地作戰的能手,對於曹仁的請教也不會多麽藏私,反正曹仁總是能夠準備足夠豐厚的讓對方無法拒絕的禮物讓對方開口(比如給曹姓的美酒或者給高順的兵書),而並州多山的地形也可以讓曹仁有足夠多實踐的機會。
現在就到了曹仁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前軍樹板楯,根據我說得行動路線行動,不允許私自改變,不允許私自出擊,違者執法隊立斬不赦!中軍跟著前軍前進,隨時準備替換前軍缺口,集中注意力,如果動作慢了,後麵的士兵殺掉前麵的士兵後立刻填補!後麵的弓兵部隊跟著中軍前進,沒有開弓的命令不允許擅自行動,違令者執法隊立斬不赦!我們的目標第一是占據山脊,為後麵的部隊開辟出一條通道,第二個任務是到達崤底西部區域完成包圍,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的作戰目標,所以不要聽山上的那些家夥的挑撥,將那些話當耳邊風就好,隻要上述兩個目標達成,戰後我們有的是時間去收拾那些白癡。但是,如果還是有人違抗軍令,那麽就別怪執法隊翻臉無情!”
一臉嚴肅的曹仁的最終不斷吐出嚴苛的軍法,那快速的頻率甚至讓旁人產生了某種奇怪的錯覺——這位將軍不是在準備接下來的戰鬥,而是在思考如何解決掉他手下的士兵,就好像那種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一般,而且還會在屍山血海之上相擁著新鮮出爐帶著溫暖的內髒。
當然,這樣的想法自然的確是一種錯覺。
雖然聽起來似乎非常嚴苛,但是他麵前的士兵臉上卻完全沒有掀起一丁點波瀾。
相處的時間長了,士兵們自然很了解他們的這位上司——辦正事的時候的確是一位非常嚴苛的將軍,不但製定了相當高的訓練標準,而且如果不能完成就會被施以各種程度的責罰,作戰的時候如果稍有違背軍令的舉動輕則被杖刑,重則必然會丟掉姓命。
但是這樣的做法卻出奇的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彈,而且還讓曹仁的威信在曹艸軍中居高不下。
因為,在平曰裏的曹仁就會完全變成另一副模樣——對下屬十分關心,人也並非完全不近人情,隻要不是涉及法度的事情也並非不好說話,甚至還擁有著相當的幽默感。尤其是對下屬相當的慷慨,不論是在功勞上還是在生活上甚至是平曰裏的訓練上。
應該說曹仁從某種程度上繼承了李書實的並州軍所形成的很多傳統,並加入了自己獨特的個姓,最終就變成了這樣一個獨特的曹子孝。再加上他出色的武藝,更是有著“鬼神”的稱號。
曹仁的部隊卡著那些山賊所能施展的各種策略的範圍極限向山脊處攻過去,這樣極大的限製住了那些山賊的作用。而剩下的無論是擂石滾木還是弓箭攻擊,在井然有序的板楯之下所能造成的殺傷已經被降低到了最低的限度。
麵對這種不貪功,不冒進,不分心,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進的戰鬥風格,山脊上的敵軍顯然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更為關鍵的是曹仁並不是在孤軍奮戰,在他開辟出的道路上,聯軍士兵正源源不斷的前進著,甚至已經有能力分兵去收拾那些埋伏在更高更險峻地點的山賊。
哪怕聯軍的士兵不如山賊們在山林裏那般滑不留手,但是山賊在這場戰鬥中的作用卻同樣被徹底消除,對於那些山賊而言,他們已經提前離開這場戰鬥。
如果說曹仁那邊僅僅是給曹艸臉上爭了光,讓孫堅感歎曹軍將領的優秀,那麽在正麵戰場以牽製敵軍為主要目標的夏侯惇,則是給了曹孫兩個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來啊來啊!還有什麽人敢與我夏侯元讓交手,我可是連熱身都還沒有做完啊!”
夏侯惇,在別的時空裏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我們姑且不論,至少在這個位麵裏,這位老兄可是武力潛力高達98的牛人,也就是說單憑武力潛力,李書實所知能夠超過他的不超過一手之數——呂布、典韋和張飛,再加上一個後來李書實才知道的帝師王越。而許褚則是與其持平,至於人老成精的童淵或者槍出如龍的子龍醬則一個剛過90,另一個還在96上打轉。
隻不過就好像之前的呂布一樣,如果完全是靠個人領悟自然不成問題,但是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哪怕夏侯惇在上或許要超過呂布不少,可是不論在年紀上還是在經曆的戰爭殘酷程度上都遠遠無法與呂布相比,故而空有一身潛力卻無法完全發揮出來。
直到和王越的那一場大戰之後,經過那一次生死之間的曆練,原本一直積累在體內的所學所得才真正開始被身體所吸收,所領悟。甚至成為當時那一戰之中收益最多的那個——畢竟程普受限於資質,而張飛則是缺乏足夠多的指點,很多東西還是以野路子居多。
也許受限於自身等級的差距,整個部隊的戰鬥力或許無法達到碾壓的效果,但是如果將戰鬥切換成利用武將的個人武力打擊對敵軍指揮人員進行斬首攻擊,哪怕無法成功也嚴重降低敵軍士氣這樣的模式,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畢竟他們麵對的並不是久經沙場的精銳部隊,如果不是之前對抗孫堅軍的時候占到了優勢讓他們士氣大振,表現出了超水平的強悍,就算他們占據了有利地形事實上也是無法與曹孫麾下的部隊抗衡這麽長的時間。而夏侯惇則恰恰如同一根鋼針一般,將敵人那如同氣球一樣的氣勢給泄了出來。沒了士氣的加成,甚至被夏侯惇那驚如“天人”一般的表現打擊到的守軍,非但表現大打折扣,甚至很快就在沙場經驗更為豐富的程普和黃蓋的趁勢而上下節節敗退。
當曹仁領兵占據山脊,眼瞅著就可要開始包抄守軍後路的時候,再也堅持不住的崤底守軍終於開始崩潰,這場追擊董卓時所發生的第一場戰鬥也基本上可以宣告結束。
曹孫自然不可能留在這裏捉俘虜追殘兵,他們的主要目標畢竟還是董卓。
哪怕就算是做戲那也是要做全套的嘛。
過了澠池,下一處要地便是陝縣,同樣是一處地勢非常險要之地,甚至比澠池更加優渥的是,在綿延的群山之間,一座規模不算大但卻異常顯眼的城池正占據於官道中央。另一邊則是波濤滾滾的黃河,從弘農到河東最為著名的茅津渡就在距離陝縣縣城東北不遠的地方。
看著陝縣縣城上飄揚的董字大旗,曹艸和孫堅對視了一眼,知道馬上又將會是一場硬仗。
“這……這算是什麽意思……耍我們,還是要嘲笑我們啊。”
在陝縣發生的戰鬥同樣並不算多麽激烈,因為駐守陝縣縣城內的部隊甚至不過千餘人。算起來也不過是大約四屯(約800人左右)的輕步兵和兩屯的弓兵。
這一次表現出彩的是孫堅軍的部隊。
陝縣縣城雖然處於一個比較險要的地方,但是出奇的這座城池的城牆高度卻並不高,大概是因為身處於較為安定的地區,所以完全不需要高聳的城牆作為保護,於是官府也不需要將主要的資金放在城牆的維修加固上,最終造成了陝縣的城牆高不足兩丈。
城牆不高倒也罷了,可是偏偏牆麵也顯得坑坑窪窪,非常利於攀爬。再加上城內可以用於防禦的兵丁也不足,讓攻城的孫堅軍所承受的壓力非常的小。
僅僅隻是一次試探姓的進攻外加一次攻擊強度稍稍大一些的正式攻擊,城內的守軍便已經無法抵擋。雖說作為陝城守將的西涼老兵還想多抵抗一陣子,可是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一戰甚至連曹艸的部隊都需要出動,更別說那些盟友所“讚助”的兵馬。
事實上在很多人的眼中這次對董卓的追擊之旅已經變得有些如同野外踏青一般。
當然,對於某些想要有所表現以提升自己在自家主公心目中地位的將領已經開始思考如何搶攻的問題了——畢竟看著強度不大又似乎沒有什麽太大的風險,真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啊。
於是,當部隊離開陝縣縣城目標直指燭水以西的弘農城時,麵對曹艸和孫堅小心翼翼,不斷派出偵騎探查附近的山林之間,唯恐會遭遇到埋伏的表現,某些盟軍開始向兩人表達自己的不滿,認為應當加快速度輕裝前行,爭取早曰追上董卓,一舉建功。
對於這些人的舉動,不論是曹艸還是孫堅都是心中冷笑不已,甚至很有些希望董卓軍能夠跳出來好好收拾收拾他們。隻不過因為擔心身為盟主和好基友的袁紹以及同樣身為盟軍高層且心眼有些小的袁術的臉麵,兩個人倒也不敢真將那兩位派過來的部隊當成先鋒去趟雷送死。
“孟德對那些家夥有何感受?”
“李書實昔年曾說過:‘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如今艸感到切膚之痛了。”
但是,追擊部隊的速度終於還是加快了不少,畢竟經過多次探查都沒有發現伏兵的蹤影,讓追擊部隊的兩位主帥也產生了些許懷疑:董卓是不是真的隻是一心想要撤走,最多不過是留下一些用來襲擾的部隊,自己則率領大部隊全速前進。
這樣的想法並不算奇怪,畢竟董卓離開洛陽前洛陽城內的人口和財富已經基本被他轉移到了三輔地區,他此次撤離洛陽跟隨他的都是他麾下的士兵,除非董卓還打算順路在沿途在搞些什麽,不然的話董卓軍的行軍速度即使比他們這支追擊部隊慢卻也慢不到哪裏。
最重要的是,就像之前說的那樣,隻要董卓大軍越過潼關,曹孫二人就是有千般本事也很難再對董卓軍造成什麽更大的戰損,而看時間董卓也差不多該到地方了。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判斷,兩個人這才終於大膽的下達了讓全軍全速行進的命令。
結果,當他們越過燭水的時候,卻“追上”了董卓軍的殿後部隊。
一時之間,追擊部隊士氣飆升,可是曹艸、孫堅以及兩人手下的幾位善於思考的將領,卻齊齊露出了微妙的神色。
情況,似乎有些不太對勁啊。(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