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靖關士起,一個在後世看來有些蹩腳的謀士,雖然對於他本人來說未必會同意這樣的觀點,甚至或許認為自己的本領並不比聞名冀州的田豐、許攸等人差。


    不過俗話說得好,那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而且對於整個公孫瓚的參謀團隊而言,關靖已經算得上其中智力屬性較高的存在。


    故此當他終於無法忍受長時間的爭論並將自己的思考了許久的想法說出來的時候,倒也的確給了原本還處於迷茫狀態的公孫瓚一記“當頭棒喝”讓對方的大腦徹底清醒了。


    是的,在獲取世家豪強支持的能力上他公孫瓚的確不是袁紹的對手,既然如此,那麽他為什麽還要在對方擅長的領域與對方周旋呢?


    以及之長攻敵之短和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到底孰優孰劣就算笨蛋也能分清楚啊。


    隻不過有的時候人就是這樣奇怪,明明很簡單的事情卻就是捋不清楚其中的道理,最後陷入到一個死循環中而無法自拔,通俗一點說就是鑽進了牛角尖裏。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人,將那個已經陷入到陷入到死胡同裏的家夥揪出來,事實上對於很多人而言隻要他們走出死胡同順便再站上一座稍稍凸起的小山包上,就能夠明白事情的全貌並作出正確的選擇。


    隻是有的時候當你走出迷宮,卻不知道自己又步入一邊低地,眼前所見之景不過是極具迷惑性的“真實”。甚至更有倒黴的家夥被人從死胡同揪出來卻又被扔進一個新的迷宮,於是那個倒黴蛋就好像那位被忽悠瘸了卻依然大喊“謝謝”的家夥一樣,成為戰爭史上的背景板。


    所以說很多時候一名優秀的軍師與一名蹩腳的謀士之間的區別並非兩個人的智商或者腦漿相差了多少,僅僅隻是前者能夠在更多的時候將自己放在山丘的位置上俯瞰整個戰場,而後者在習慣性的在迷宮裏轉來轉去。


    當然,在迷宮裏轉圈也有轉出來的時候,而在山丘上看風景也有可能遇上暴風雨所造成的泥石流腳下一滑摔進迷宮……的大洞裏爬不出來,於是轉迷宮的經驗或者說熟練度不高的名軍師們在自己極度不適應的地形裏所能發揮的效用並不見得就比熟悉周圍環境的蹩腳謀士好到哪裏,尤其是對於蹩腳謀士而言,他們或許同樣找不到走出迷宮的出口。但是至少他們不會因為待在迷宮裏的時間太長而餓死或者被各種荊棘刮擦的流血過多。反而是那些名軍師們因為他們太確信出口就在前方。也許他們是對的,但結果卻因為饑餓或者流血過多而倒在了即將到達出口前的那片最為黑暗的土地上,成為曆史的大好花肥。


    為了不和那些倒黴的家夥一樣成為曆史的花肥,公孫瓚自然不願意束手待斃。


    沉吟了片刻。有了決斷的公孫瓚立刻開始著手布置起來。而熟知他脾氣的幾位手下一看到公孫瓚眼中投射出的堅定的神色。也都不再有言語,因為這個時候任何的勸誡都不會再有效果,甚至囉嗦的多了還有可能會被眼前這位性格剛硬的猛將反感。遭到其的嫉恨。


    就算是對公孫瓚沒那麽熟悉的嚴綱,卻也是善於察言觀色之輩,一看到其他人所發生的變化以及公孫瓚身上所散發的氣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於是也變得和其他人一樣,唯唯諾諾的站在那裏,靜靜等待著公孫瓚所發出的號令。


    “關靖、嚴綱聽令!”


    “屬下在!”x2。


    “汝二人一會到偏廂去琢磨一下名單,將我軍進入冀州之後對我們表現出善意和極大惡意的家族名單列出來給我過目。對於那些支持我們的家族,我公孫瓚不介意讓他們成為更為強大的家族,在冀州未來的事務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至於那些自持沒人敢動所以寧頑不靈的家夥,哼!當年懷有這樣想法與我作對的異族,除了看在劉伯安的麵子上放了那些聰明的家夥一條生路,剩下的都已經成為了大草原上狼群的糞便!我現在倒是理解董仲穎和李書實為什麽對那些混賬如此深惡痛絕。哼哼,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既然那些家夥覺得自己還能夠在這片土地上作威作福,那麽我不介意讓他們冷靜冷靜,知道知道什麽叫做交朋友!”


    雖然口裏說著要與那些人交朋友,但是公孫瓚此時此刻滿臉殺伐之氣的臉上實在是讓人看不出他有什麽“交朋友”的**。


    又或者是未來有“以炮交友”的暴君,所以這古代便有“以箭交友”的公孫瓚?


    額米豆腐善哉善哉~


    “公孫範何在。”


    “弟在此!”


    “我命你率所部前往渤海郡內收繳糧草。其中名單所列家族中交好於我軍的就算拖延或者少交暫時也可不予理會,但是名單上所列家族中的那些頑固分子,應收稅負上再加五成收繳,而且隻要那些家族有一絲抵抗、拖延或者數額不足,一律將其家族連根拔除!若是那些家族識相,能過多交出一成以上的份額,那麽我公孫瓚也不是無禮之人,可以準許將他們的名字從名單上劃除。至於剩下的百姓和沒在名單上的家族,按照正常份額收取,如果遇到拖延或者數額不足,視情況你自行決定如何處理。如有膽敢反抗者,一樣殺無赦!”


    “請兄長放心,弟一定會讓那些家夥知道大兄您的威嚴的!”


    “很好,嚴綱,你擬完名單後也帶兵前往河間收取秋賦,處理方式就比照武仲好了。”


    “請主公放心,絕對會讓將士們有足夠可以支撐糧草使用,不會讓主公您失望的。”


    如果說公孫範現在想著的是如何在行動中多瓜分一些油水的話。那麽嚴綱此時此刻想得最多的卻是如何能夠將那些平素看不起他的家族拉下馬,然後讓自己和餘自己交好的家族獲得更多的份額。這樣一來,族裏那些原本反對他投奔公孫瓚的族老們應該閉嘴了吧。


    “另外,武仲、叔紀,你二人除了要籌措糧草之外,還需多派斥候,在滹沱河、漳水一線多多探查,尋找何處可以屯駐士兵,何處利於渡河作戰,何處便於小股部隊繞行突襲。務必為我大軍提供一份詳細的地形情報。秋收結束。就是我與袁軍決戰之日!”


    “弟(屬下)明白,請大兄(主公)放心!”x2。


    “田楷、單經聽令!”


    “屬下在!”x2。


    “單單正麵戰場我們與袁軍之間的勝負隻怕依舊是五五之數,畢竟地利之勢皆在袁軍之手,故此為了進一步削弱袁軍。壯大我軍聲勢。汝二人身上也同樣需要肩負重要的任務。”


    “願為將軍分憂!”依舊是齊刷刷的x2。


    “青州平原國連接渤海、甘陵兩郡國。是極為重要的交通要道。如果被我們所控製,則將會威脅到袁軍側翼。如果這一地區被袁軍所控製,則我軍不但側翼會受到威脅。甚至就連後方也會變得不再安穩。這樣誰先搶占睡覺能夠占據戰略優勢的地形正符合兵法之中的‘爭地’,但對現在的我們而言卻也是‘衢地’。所以宗範、元常,汝二人到達平原後盡量要先禮後兵,與周邊勢力保持好關係,尤其是青州黃巾、泰山賊和徐州陶謙,若是能夠將之引為臂助,則是大功一件,到時候不一郡之太守,一州之刺史,瓚絕不吝惜封賞。”


    聽到公孫瓚開出的賞格,不論是田楷還是單經都激動得嘴皮子也不利索了。雖說公孫瓚許下的承諾多少有點開空頭支票的意思,但是既然嚴綱的例子已經擺在前麵,那麽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他們真的能夠做到的話顯然公孫瓚是絕對不會翻臉不認帳。


    而對於公孫瓚而言,他之所以敢開出這麽高的價碼,最主要的原因也在於在內心之中他並不認為田楷和單經兩人有能力能夠做到他後麵所希望他們做到的事情,畢竟青州黃巾軍的首領並不明確,幾位渠帥徐和、司馬俱等人互不統屬,相互之間很難統一意見,就算能夠拉攏其中一支力量卻也未必不會激起其他分支的反彈,稍有不好就有可能遭遇群毆。


    泰山方麵同樣情況紛繁複雜,而且比起相對獨立的青州黃巾,泰山賊們相比較而言更加傾向於同樣出自泰山的鮑信,而鮑信雖然不是袁紹的手下,不過與袁紹的關係顯然要比同公孫瓚親近得多,故此想要拉攏泰山郡群山中的那些桀驁無比的家夥的難度同樣很高。


    至於徐州的霸主陶謙,因為與袁術的緊密關係倒是可以爭取來作為抗擊袁紹的聯盟者,不過徐州距離渤海的距離可不是一般的遠,可謂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更別說中間還間隔著一個混亂不堪的青州,隻怕陶謙唯一能做的就隻有給予公孫瓚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吧。


    不過,據說陶謙最近一段時間的主要目標之一便是泰山郡境內的那些匪盜,如果田楷和單經能夠善加利用這次機會,想來也不排除會取得什麽成果的可能。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考量,公孫瓚才會如此的闊氣,也希望能夠刺激兩位手下,若真的能夠超出他的預想完成任務,那麽倒也的確夠得上公孫瓚所開出的許諾,公孫瓚又不是那個將印綬玩壞了都不願意給別人玩的項羽,以史為鑒的他表示自己絕對是個好主公。


    “樂何當。”


    “將軍請吩咐。”


    “一會我修書一封,你替我送到玄德那裏。如何說想必就不用我吩咐了吧。”


    “您就請好吧,有小人出馬,一定將將軍的事情辦的妥妥當當。”


    聽著眼前之人獻媚的聲音,不論是公孫範、嚴綱這樣的武將,還是關靖這樣的謀士都齊齊皺了皺眉頭,眼中閃爍出厭惡的味道,隻是那個對著公孫瓚點頭哈腰的家夥卻仿佛完全沒有看到一般。或許他很清楚自己在公孫瓚軍中的定位,更是清楚自己應該在什麽時候表現出怎樣的態度才能在最大程度保護自己同時給予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家夥致命一擊。


    而經過一番布置過後的公孫瓚,則將視線重新投回到了一直在他身前鋪展開的軍事地圖,盯著上麵的城池、鄉村,溝穀、河流,逐漸陷入到了隻屬於他一個人的領域之中。


    而他的那些手下們,則齊齊緩步倒退著離開了這裏,盡量不發出一絲聲音,畢竟他們很清楚這種狀態下的公孫瓚是絕對不容許別人打擾的,因為此時是他製定作戰計劃前最為重要的思考時間。隻有足夠安靜的環境才有利於公孫瓚製定出出色的作戰計劃並帶領他們走向下一個成功。


    他們都相信著。公孫瓚必然會帶領他們迎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不論敵人是袁紹還是其他什麽人,也不論他們這些跟在公孫瓚身後的人有著怎樣的身份。


    就在公孫瓚忙著研究如何戰勝袁紹,公孫軍正在兩郡內掀起腥風血雨。田楷和單經帶著三千兵馬前往平原國開始展開自己行動的時候。安營於涿郡、中山和河間三地交界處的劉備也收到了來自於公孫瓚的書信。


    沒有給樂何當開口的機會。劉備僅僅隻是將潘宮和張飛這兩位最信賴的好兄弟留了下來便沒有在自己的軍帳內留下其餘任何一名手下,包括他自己的親衛也都被驅趕了出去,這才一臉嚴肅的去除公孫瓚的親筆書信。一點一點,一字一句的斟酌了起來。


    “大哥,那個公孫瓚到底都說了些什麽啊,要是他敢說大哥壞話,三弟我這就帶人去廢了他!”


    看到劉備的視線久久都停留在那並不算太長的絹帛上,臉色一會陰一會晴完全不似平日裏那喜怒不形於色的模樣,可偏偏就是不發一言,性子更加急躁的張飛自然忍不住出言詢問。


    張三爺那如同滾雷一般的大嗓門就好像驚堂木一般,將劉備從思索之中驚醒,也將原本全身心都投入到思考中的劉備嚇了一跳。不過所幸類似的事情已經經曆過不少,而且看到了自家二弟和三弟那關切的表情,劉備赧然一笑也還是不說話。


    “大哥~~~”劉備這樣的舉動自然不能讓三爺滿意,於是用著也不知道是向自家大哥撒嬌還是耍潑的賣萌聲音,三爺化身為極品怨靈,持續向劉備灌輸著強悍的音波攻擊。


    “好了二弟,不要再打擾大哥的思考了,我們應該相信大哥,會做出做好的選擇的。”


    老二潘宮雖然說看上去是在規勸自己的三弟張飛,但實際上隻要看到他盯著老大劉備那直勾勾的眼睛就知道,這家夥此時此刻內心之中隻怕也與張飛一樣正等著劉備的解釋呢。


    而看到自家的兩個“活寶”弟弟,原本臉色有些踟躕不定的劉備忍不住露出了最為真誠的笑容,同時看到劉備笑容的兩位弟弟也同樣露出了信賴和關心的笑容。


    似乎是因為這笑容的關係,讓劉備最終下定了什麽決心一般:


    “二弟,三弟,大哥想跟你們講幾句心裏話,你們願意聽麽?”


    “大哥盡管放心的將,有什麽難辦的就告訴我和二哥。結義的時候不是都說了麽,以後有福我們三兄弟要一起享,有難我們兄弟三人也要一起扛。”


    “三弟說得沒錯,大哥要是連我們都不能相信了那還相信誰啊,你說是不是大哥。”


    “好好好……我劉玄德這輩子能有你們這樣的好兄弟,值了!”


    “那大哥你說說那個公孫瓚給你寫了什麽東西讓你這麽為難。”


    “伯圭與我相交也有十數年了,雖然脾氣直率了些,但是卻也不過因為是性情中人罷了,又為國家戍邊數載,是我邊地百姓得以安康的重要原因,可以說是大好男兒。”


    “那為什麽大哥看了那公孫瓚寫得書信後臉色會變得如此之差。”


    誰說張飛是大老粗,這察言觀色的本事看起來也並不差嘛。


    “翼德想多了。伯圭隻是寫信與我商議出兵抗袁之事,不過信中提起昔日同窗求學之事,故此想起了往日的一些舊事,有些感慨罷了。”


    “大哥此次出兵幫助那公孫瓚,背後是有劉州牧首肯的,對於這一點隻怕公孫瓚並非不知,可是如今他卻以舊情期望打動大哥,隻怕……”


    潘宮若是論起學識來隻怕是兄弟三人中最差的那個,但是多年的江湖遊曆卻讓他有著不下於劉備的洞察力,甚至對於某些事情他看得反而更加清楚明白,故此就連張飛對自己的這個二哥也甚是心服,雖然沒有明確的稱號,但潘宮可以說是現在劉備軍中的第一軍師。


    “我知道啊,我真的很清楚。這些年來我多次聽說在劉州牧和伯圭的共同努力下讓那些原本桀驁不馴的胡人變成了如今乖乖聽話的順民。所以聽聞朝廷授予我漁陽太守的時候可以說是滿心歡喜,希望能夠跟隨他們二人一起建功立業,不負當日之抱負。


    誰曾想當我真正走進他們兩個人之間,卻發現原以為合作默契的兩個人之間卻是衝突不斷,若非如今漢室飄搖,隻怕兩個人互相攻訐的奏章已經堆滿了洛陽有司的桌麵。


    我原本希望憑己之力,居中調和,就算不能讓雙方親如一家卻也可以讓二人摒棄前嫌。可怎奈何事到如今,兩個人已經勢成水火。劉州牧心中所想身為漢室宗親後裔的備自然知曉,那袁本初身為忠臣之後行此大逆不道之舉也著實可惡。可是為兄真的累了,為兄隻是想要讓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就好像那些從並州來的商旅所描述的那番美景一樣,可是偏偏我的大部分時間浪費在了這種事情上。二弟三弟,你們說為兄該如何抉擇……”


    “大哥,你莫非……莫非已經有了其他的想法?”


    “還是瞞不過二弟……是的,前一陣子聽聞青州黃巾勢大,連殺青州刺史龔景與濟南王劉贇於濟南,後任青州刺史焦和與齊王劉承於齊國,青州境內一片大亂。雖有北海孔文舉勉力支撐,可是孔文舉不過一書生爾,麵對如狼似虎的青州黃巾軍,隻怕凶多吉少啊。”


    “大哥是打算棄了這漁陽太守之職,帶著部隊前往青州?”


    “不一定要放棄,有天子詔書豈不更好。”


    “既然大哥已有決斷,那麽弟也就放心了。隻不過眼前的戰事?”


    “哈哈!!!壓抑了這麽久,也該讓為兄放鬆放鬆了。而且,我也要讓對麵的那個袁家的娃娃知道知道,我劉玄德在沙場拚死拚活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在什麽地方玩泥巴呢。如此輕視我們兄弟,他這是在自尋死路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人物的英傑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服部正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服部正成並收藏小人物的英傑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