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書實一邊抱著甄小蘿莉另一邊卻已經腦洞大開不知道飛向何方,不過早已經熟悉了李書實個人習慣的甄小蘿莉倒也不會真的為這種事情而發怒,就這樣眯著眼睛安安靜靜待在李書實的懷抱中,直到李書實思緒從不知道什麽地方飄了回來。.


    之後才拍了拍手與他交代了一些探親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便飄然離去。


    縱然心中多少還有些不舍留存,不過現在是李書實處理正事的時間,沒什麽事就不要打擾——這既是來自於甄小蘿莉的家教,同樣也是蘇小蘿莉百合宮裏的大姐頭之一的馬清的教導。


    “看起來比起袁公路,主公您似乎更傾向於袁本初啊。”


    對麵的年輕人是個人精,僅僅是看到聽到李書實與甄小蘿莉的討論便一臉自信的得出了結論,那似笑非笑的雙眸似乎在提醒著李書實——“撒謊是絕對瞞不過我的喲~”


    總覺得被這種眼神瞅著就好像一大波“yoooo~”在奔馳而過,應該是錯覺吧。


    “如果是我就我個人而言,比起袁公路那家夥我還是更喜歡袁本初多一些。隻不過因為覺得袁本初比袁公路的能力更強,又有些擔心給他機會做大的話會變成心腹大患。”


    於是,在那眼神的逼迫下,李書實隻好“敞開心扉”,隻不過……


    “主公你可是沒有說實話哦~”就這樣被對方鄙視了。


    剛才的那番話是實話麽?的確是。


    那麽那個似乎能看穿人心的年輕人所說的有錯麽?其實也沒錯。


    很矛盾麽?


    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但對李書實而言卻一點也不覺得有多矛盾,因為這恰恰反映出了他最近一段時間心態上的變化。


    之前李書實一直認為自己不過是個穿越者中的戰五渣,雖然手裏似乎得到了幾根頗為實用的金手指,也混到了幾位老爺爺的幫助,可是麵對天下諸侯尤其是看上去一切都似乎順風順水隻因為出身四世三公的二袁,創業以來一直膽顫心驚的李書實總覺得並州的優勢非常有限。


    論政治影響力,並州方麵可以說是完敗收場,甚至若不是一直受到皇權的加持和庇護,李書實能不能擴張到現在並繼續保持擴張勢頭實在是個未知之數。之前王允當政時的所作所為已經足以為李書實提上一個醒,哪怕很快便被李書實隨手破解,哪怕麵對王允咄咄逼人的壓力並州內部並沒有出現多少“不和諧的聲音”,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未來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李書實也能夠安然避過。


    畢竟王允手中的實力眾所周知,而且還有盧植在朝中作為幫襯。


    如果皇帝落入到曹艸又或者是權衡之後下定決心的袁紹手中,另一個位麵的曆史進程完全可以成為李書實最好的教科書。


    至於另一種可能則因為已經說得太多了就不要再浪費口舌吧。


    論起經濟實力,並州方麵因為這幾年來除了魁頭入侵雁門以及盧水休屠入侵太原之外,基本上可以說是風調勻順政通人和,再加上李書實的一些重商舉措配合與草原胡人的貿易往來,倒是為並州積累了不少的財富,再配合河東的鹽鐵以及河內便捷的漕運,即使不統計朔州所能提供的財富也足以讓李書實在天下諸侯間排名上遊。


    隻是唯一讓人有些擔心的,便是並朔兩地可以用來耕作的土地麵積無法與中原大地相比,所以從長遠方麵考慮潛力略遜其他各大諸侯一籌。不過如果羅荷真的能夠按照他的想法從那大洋對麵得到自己需要的高產作物,則發展的潛力或將不再有瓶頸。


    同時還有來自西域的貿易利潤,雖然眼下還無法見到更多的利益,可是隨著烏孫國的局麵穩定,車師幾部被平定,絲路的吸金能力終究還是會在遠期為李書實帶來巨大的收益。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不合格的穿越者後輩,至少在這一點上沒丟盡前輩們的臉。


    最後則是軍事方麵……咳咳,這就不用多說了,說起來這或許也是並州最吸引其他諸侯的地方,隻是大概不會有多少諸侯有二袁那種將刀柄握於手中的自信。


    這還不包括教育上的優勢,隻要能夠讓李書實再折騰五到十年,他當初播撒的種子就能開花結果,到時候他將收獲一批至少是對並州有著相當大好感的基層甚至中層官吏。


    到時候這些人就會與李書實身邊逐步成長起來的軍事勳貴們一起,成為對抗門閥世家最為有力的武器,就算無法搶班**至少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維持一種平衡。


    咦?這樣算下來,似乎並州所擁有的優勢並不像他之前所想的那麽少嘛。


    正是因為在身邊人的幫助下有了這樣的一番分析和思考,才讓在與世家打交道屢屢碰壁以致於內心都有點小自卑的李書實開始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氣去麵對未來可能會成長得很強大的袁紹,有了與這樣的袁紹一掰手腕的底氣和信心。


    實際上也正因為有了這種心態上的轉變,才讓李書實在二袁的選擇上感覺到了從容。


    原本的李書實還會擔心袁紹會成長為一個讓他感到難以對付的龐然大物,就好像另一個他熟悉的位麵中的曆史那樣,就算曹艸最後在官渡獲得了勝利,但是那也幾乎是無法複製的勝利,就好像在虎牢關下一戰生擒竇建德的那場戰鬥,幾乎是一步走錯便會萬劫不複。


    畢竟若是砍伐一棵小樹苗隻需要一把鋒利的斧頭使勁揮舞幾下便能達成目的,可是若換成一棵參天大樹,那所要耗費的精力便會無以計數,三國演義甚至告訴我們,隨便砍伐那些古樹還有可能會反噬自身,就好像可憐的曹孟德一樣。


    嗯,好像總是繞不開那隻黑皮矮子。


    尤其是李書實好不容易才勉勉強強達成了與治下世家豪強的利益分配,從而形成了一種政治平衡,可在他看來這種平衡實在是太過脆弱,讓他總會擔心外麵的誘惑會改變這一平衡。


    至少從二袁現如今表現出來的水準看,這兩人在這方麵絕對不負家傳絕學。尤其是最為嫡子嫡孫的袁術,在這一方麵表現的更加出色,李書實可不希望聯盟後自己被架空掉,最後淪為了打手一般的存在——不但要吃苦受累,而且還要隨時做好背黑鍋的準備,甚至還有很大的可能因為自己出身的緣故而在使用價值消耗殆盡的時候被毫不留情的拋棄掉。


    不過現在嘛。


    並州縱然的確在某些方麵先天不足,可是自己也有一番手段,還有一群可以依靠的兄弟和部下,李書實不相信在這些時代精英的幫助下自己沒有能力與另一群時代精英一戰。


    如果這樣自己還會輸個底朝天,那麽也隻能證明自己的確不應該繼續留在這座舞台上,或許帶著蘇小蘿莉跑到某個沒有人打擾的荒野孤島了卻殘生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至少上輩子的那隻宅可絕對無法想象自己會有一天能和一隻美得冒泡的妹紙廝守終身。


    既然最壞的情況都已經想到,那麽剩下的也就隻有積極努力了吧。


    有了與對方平等的心態,看待問題時的想法也會有所不同。


    那麽李書實應該選擇哪一方遞出的橄欖枝呢?


    雖然李書實自己是很清楚袁術自從孫堅死後便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的袁術在中原大地上的影響力依然是巨大的。


    縱然沒能在討董之時奪取到盟主之位,縱使孫堅戰死南陽易手,可別忘了袁紹這邊也折損不少——濟北相鮑信戰死,山陽太守袁遺被黃巾軍驅逐,陳留太守張邈雖然還待在陳留卻也僅僅隻能困守陳留城,就算是活得還比較滋潤的曹艸也必須麵對數十萬黃巾軍的壓力。


    其餘青州、幽州、徐州從整體上看也都是袁術一方處於較優勢地位。


    可以說如果其再能夠成功說服並州參與到對抗袁紹的聯盟中,那麽一張包圍袁紹的大網就將會徹底籠罩在袁紹頭頂,到時候多方發力便能將袁紹陷於萬劫不複。


    當然,最後這暫時還隻是袁術個人的yy,能否成真不僅僅是需要並州的表態,同樣也需要其他幾位諸侯的同心協力才行,尤其是隱約有盟主之風的袁術一方要足夠的給力。


    不過在具有“曆史眼光”的李書實看來,這或許恰恰是袁術一方的最大短板。


    一敗於劉表,北上兗州又敗於曹艸和袁紹的聯手,之後好容易在壽春安頓下來,結果又錯誤的判斷了形勢選擇稱帝,結果被全天下的諸侯所鄙視並被周邊的諸侯一頓瓜分。


    就算現在玉璽在李書實的手中,袁術大概不會腦殘到覺得自己有了成為皇帝的天命,可是和這種“吃虧你來好處我拿”的豬隊友組隊,李書實絕對相信自己會是被坑到死的節奏。


    至於袁術手下的那群廢物點心,就算不和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將相比,也絕對不會比自己身邊的那三隻疑似“草叢三基友”更靠譜。


    反而是袁紹,至少現在已經向他放出了更多友好的信號——這當然不是說袁紹對李書實更有好感,而是表明了比起袁術,現在的袁紹更需要與李書實保持相對和平的狀態。


    這對李書實而言簡直是送上門的竹杠啊。


    另外比起袁術那一係列讓人拍案叫絕的豬隊友表演,縱然在另一個位麵的時空裏被自己對麵的年輕人在演義裏好一頓數落,甚至那些判詞都能成為軍事心理學的案例教材,可是這這並不能掩蓋袁紹優秀的個人能力和曾經出眾的表現。


    很多人都看到了曹艸在中原腹地的輾轉騰挪,知道他能夠打下偌大一片疆土的不易,而這也的確是一代傳奇且縱觀中國古代史都罕有人能複製的奇跡。相比起來袁紹在北方的表現似乎就沒那麽出彩了——大抵不過是坑了一隻韓馥的同時坑了一下公孫瓚,之後便是平推了那隻公孫瓚的節奏,隻是中間為了增加故事的可讀姓來了幾起幾落,尤其是若非黃巾軍中出了叛徒隻怕是一家老小都要在黃巾軍大營中撿肥皂。然後才靠著公孫瓚自己大作死幹掉了劉虞,這才讓局勢徹底反轉。總結就是,一個幹掉州刺史占了大便宜,另一個幹掉州牧吃了大虧。


    但至少在這個時間段內,袁紹和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可以稱得上是齊心合力,遠遠沒有表現出後來那般互相扯後腿的坑王氣質。


    然後……


    然後便是官渡大決戰,袁紹和曹艸賭上各自一世英明的大決戰。


    哦,對了。在這期間還有袁紹如同騎士一般拒絕了趁好基友遠征劉備的時候爆其菊花的提議,雖然高潔的袁紹童鞋尋找了一個很不入流的“小兒生病”的借口,但是目光如炬的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其與那隻黑皮矮子截然不同的濃濃的騎士風範。


    當然,以上說法完全是李書實個人無責任的猜想,僅供參考,如有雷同……這絕不是我的錯!


    怎麽感覺說著說著都成了袁紹童鞋你的黑曆史了啊有木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被曆史書記載的如此英明神武勝利的理由足有十條的曹艸麵對了如此不堪甚至已經被找好了十條失敗理由的袁紹依然贏得很險,甚至手下已經被袁紹那邊侵蝕了個底朝天,也就是說隻要有一個合適的引爆點,曹艸所要麵對的將不會是一場兩場戰役的失敗,而是如同雪崩一般的局麵,大概根本不會有翻身的可能。


    由此倒也可以知曉當時輿論對這場戰役勝敗的看法。


    另外,同樣若不是曹艸在官渡之戰後如同白起附體一般坑殺降卒無數,讓袁紹以及河北傷了元氣,隻怕等閑幾場失敗完全無法動搖袁紹對曹艸一方所積累起的優勢,就好像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折了顏良和文醜和為數不少的軍隊卻依然能夠打到官渡一樣。


    數年後又會有一群好漢。


    而且就算曹艸打贏了官渡,甚至逼死了袁紹,可是袁紹留下的遺產依舊讓曹艸感到無比的撓頭,甚至若非袁紹的幾個兒子被他們的老爸坑了後反過來坑了他們那個已經上了天的老爹,估計曹艸想要入主河北還要花費更多的力氣。


    甚至就這樣曹艸依然需要麵對一群不願意合作的河北世家豪強,麵對的壓力並不比當初初到河東和並州時的李書實小多少,大大小小或明或暗的抵抗即使以當時政治手腕非常嫻熟且占據優勢的曹艸也很是焦頭爛額了一陣子並不得不在鄴城常駐來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


    聽起來就好像紮根於燕京的永樂帝朱棣。


    由此可見袁紹的能力和魅力隻怕並不像勝利者所說的那般不堪。


    而之所以表現得如此不堪以李書實在這個時代掙紮了這麽長時間的經驗來看,隻怕還是其內部出了問題——河北本地豪強與豫州南陽世家之間話語權的較量。


    長話短說就是驟然獲得四州之地後,袁紹身邊絕大多數部下顯然已經認為天下一統已經是大勢所趨,河北已經牢牢把持住了主動權。既然外部壓力已經不是主要矛盾,那麽內部矛盾自然就要上升為主要矛盾——反正看上去最大的敵人曹艸被滅也不過是分分鍾的事情,不需要費太多的腦筋,那麽還是先考慮如何先下手為強得到袁家天下未來的主導權吧。


    類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就比如另一個位麵中沒了諸葛亮這個大敵後的魏國,從夏侯霸到王淩再到毌丘儉、諸葛誕……這其中固然有忠誠的因素,但卻也無法否認其中的利益糾葛,簡而言之便是——水太深水太混。


    隻是那個時候無論是西蜀還是東吳,都已經遠遠沒有了威脅北方那個龐大國家安危的能力,而不是像某隻黑皮矮子一樣,對自己的好基友袁閃閃知根知底,瞅著袁閃閃的弱點猛戳。


    一番上上下下的的感受後,已經年老體衰的袁紹自然支撐不住這樣的折騰。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命題——若是袁紹手下的那些派係不劇烈內耗呢?


    本來就不願意和袁術這樣的豬隊友組隊,然後還要對抗袁紹和曹艸這對現在還是一輩子的好基友的神對手組合,李書實可不認為自己是中二病龍x天,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豬突猛進。


    就算是豬突猛進大概結果也隻會是自己變成新鮮出爐的烤乳豬,至少也絕對會在戰鬥中丟胳膊少腿然後被一旁按捺不住的狼群撲倒,迎來又一場戰鬥。


    至於最終會不會拖著傷痕累累的軀體成為最後一個留在台上的選手?


    你覺得現在如同藤蔓一樣依附在他周圍的世家豪強不會在吸幹淨自己身體內的血液後還會給他回氣的機會麽?


    這條路看上去很威風,可是卻注定沒有通向成功的那條岔道。


    至少,既不會給他身邊的人帶來幸福也無法守護他們已經獲得的幸福。


    再說了,就算袁紹身上有四世三公的光環加持,可以大量提升那些世家豪強們的基礎好感,可是李書實卻也並非沒有一點準備,至少也可以多少抵消一點袁紹身上的光環的影響……


    “煙,將這些東西都收拾走吧,我要去接玉子醬了,你也該去好好休息休息了。”


    李書實回首望向了一直站在自己身後的那名少女,那個看向他的時候一直不苟言笑的少女。(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人物的英傑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服部正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服部正成並收藏小人物的英傑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