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漢帝王的劉協出城迎接並州軍並與並州軍的首腦李書實相談甚歡的消息很快便如同插了翅膀一般飛向大江南北兩岸三地……


    好吧,現在與大陸給了一道淺淺海峽的島嶼上麵依然是土著們的天堂,而那個隻有巴掌大小卻因為特殊曆史原因才興旺起來的地方現在在南海郡當中也隻是博羅縣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不過這個消息引起了多大的波瀾呢?


    看起來似乎並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暴。


    當李書實決定采取不幹涉的政策放任益州兩大勢力劉璋和張魯之間的互掐,兩方便也順勢無視了並州軍伸向益州邊緣地帶的那隻手,除了李敢還需要時不時盯著武都東南方的動向之外,烏則在李儒的幫助下已經正式開始整合遊蕩於陰平郡內和周邊地帶的那些羌氐部落。


    一群之前被董卓好一頓教訓,前一陣子又被張任血洗過的一盤散沙和殘兵遊勇。


    一麵是凶神惡煞的益州軍,一麵是餘威尚在的董卓軍二號人物加上不錯的條件,再趕上各部實力正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李書實相信烏則的行動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當然,太過順利或許會為今後埋下一些隱患,但有李儒盯著,隻要不是大問題就算是埋下也並不大礙,就當是成長的代價好了,並州軍還付得起。


    就好像北麵將趙雲和張繡一度逼入絕境的那個叛徒林風,不也是李書實犯下的錯誤麽?


    不過因為這件事而讓被放歸草原的拓跋力微稍稍增長了一點忠誠度,算起來倒也不虧。


    荊州劉表和冀州袁紹該幹什麽還會幹什麽。前者現在正專心致誌與張濟對掐,就算李書實獲得了皇帝任命的南陽太守職務劉表也不會承認;後者則在烏丸鮮卑等胡騎的幫助下蠶食著公孫瓚,田豐、許攸、逢紀等人這一次似乎暫時放棄了爭鬥,他們似乎不願意眼瞅著就要達成的目標出現什麽變數。並州軍的強大也讓他們多了另一個位麵的曆史上所不曾有的緊迫感。


    話說這群同樣不容小覷的謀士們真心聯合起來所引發的力量絕對不隻是簡單的相加,更別說他們指揮的是顏良文醜這樣的猛將和異族胡騎這樣凶殘的部隊。


    不過有傳言說袁紹似乎對遼東的公孫度也有些興趣,打算借助蕩平公孫瓚的氣勢一舉掃平遼東――這大概是垂死掙紮的公孫瓚放出的流言。李書實才不會相信袁紹會為了道路難行幾乎與中原隔絕的遼東而放棄掉頭南下的機會。


    孰輕孰重,袁家的謀士們應該分得很清楚。


    隻不過。對於李書實的這個判斷,暫代賈詡負責處理情報工作的郭嘉兩個名字,這兩個其實算不上多麽起眼,但不論李書實還是賈詡都對其評價頗高,可偏偏最近沒了聲音的家夥。


    袁方袁顯謀,荀蕤荀賓若。


    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呢?麵對這個已經越來越脫出李書實掌握的世界,李書實隻能靜觀其變。但不論結果是什麽,李書實覺得自己現在至少應該有從容麵對的底氣。


    也許養成這樣的自信對於他這種總是懷著小人物式的自卑的家夥而言有些困難。就連比別人多出一輩子的優勢在這方麵也幫助不多,但李書實覺得自己總算是一直在積累進步。


    唯一對李書實與劉協這檔子事反應有些大的還是有著切身威脅的袁術袁公路。


    雖然李書實隻不過帶了五千人,而且曹操的目標也隻是徐州,看上去並沒有南下的意圖,但袁術顯然不會這麽想,他更傾向於認為李書實此舉是並州軍與曹操軍甚至曹操背後的袁紹已經達成了瓜分協議――袁紹自然是全力攻打幽州和青州,曹操得到徐州以及豫州,李書實的目標則很有可能是徐州西部地區。具體如何劃分雖然還不是很清楚,反正都對袁術不利。


    或許袁術此時才突然反應過來由於他之前的估算出現了失誤,導致袁術軍在戰略上犯了一個看上去似乎並不算大。但一不小心卻能夠造成極為嚴重後果的錯誤――他的力量太分散了。


    徐州的戰場上雖然還未開打,但已經投入了數萬人;揚州方麵又因為廬江太守陸康極為令人意外的強烈抵抗又不得不投入了相當的精力;江東地區為了追討朝廷任命的州刺史劉繇,同樣也輸送過去了不少力量;同時豫州和兗州方麵雖然轉入戰略守勢。但這便體現出了什麽叫做“打虎不死反受其害”,麵對開始嚐試反攻的曹操軍,也必須留下足夠應對的兵馬。


    這還是袁術確信並州軍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無力對他發動進攻,同時西方的劉表因為與並州軍的矛盾而與袁術軍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讓袁術可以從西麵抽調人馬投入東線的戰事。


    結果就是,袁術不得不匆匆停止對江東方麵的支援,給了劉繇一個難得的喘息機會,同時命令駐紮於豫州和徐州兩個方麵的部隊,準備來一次先發製人的打擊。


    至於徐州的劉備和臧霸怎麽看。郯城城內的糜竺和陳矽怎麽看,濮陽的劉協和曹操怎麽看。晉陽城裏的小雞小鴨和小鵝都怎麽看,大概袁術是不會考慮的。


    “所以說孟德啊。看著這些金磚銀錠,我真的實在是忍不住想要再敲你一筆了。”


    “李書實你不要逼我,東西偷偷給我就好了嘛,幹什麽非要提前放出風聲,讓所有人都知道。”


    “我隻是想要籌集一點軍資嘛,自然要讓利益最大化。而且用來拍賣的那幾顆又不包括在交付給你的這批貨裏,你這又是著哪門子的急啊。”


    “嗬嗬……是不算在這批貨裏,但問題是你都有多餘的分量拿出來拍賣,那些鬼精鬼精的家夥豈能不知我手裏有存貨,就算不能都拿走也能把我給煩死。”


    “嘿嘿,那可就不關我的事了。你這怎麽也該算是‘幸福的煩惱’了吧。”


    “幸福……‘子欲養而親不在’,這句話說得多好。我曹孟德自認不是什麽讓爹娘省心的孩子,也看不慣我爹的那套做派。可他真的是我爹,我親爹啊!用我爹的死來換一個徐州。估計現在很多人都在這麽講吧,可是我是真的真的寧願不出這檔子事。


    徐州就算不容易得,但給我五年,不論是袁公路還是徐州裏的那些跳梁小醜,都不會是我的對手。(..tw無彈窗廣告)就算五年後天下或許會有大變,但我曹孟德又豈是易於之輩!”


    即使是在家中,曹操依舊披麻戴孝,與李書實之間的宴飲也換成了粗茶淡飯。而且量也不多。


    私底下作為與曹家沒有任何親緣關係,僅僅隻是因為與曹操並不算深厚的友誼才多少沾了點邊,李書實倒也不需要遵守什麽喪葬禮儀。但對於曹操,作為死者曹嵩的嫡長子,卻要遵守一套頗為嚴格的程序,甚至曹操被人已經上表請辭,希望能夠回鄉守孝三年。


    這份表奏的出現倒也不奇怪,當初盧植離世的時候,雖然李書實的身份決定了他無法像一般的盧門學子那樣為其扶靈結廬,但也是在自己的府衙內供奉了盧植的靈位。三個月內很是恭敬的執行著程昱教給他的各種禮儀習俗,算是為曾經教導指點過他的盧植盡上一份心意。


    隻是守孝三年什麽的當然不過是在演戲,曹操不可能遠離權力中心三年。曹家班也不可能讓自家老大就這麽的在鄉下帶上那麽長時間。劉協現在按照李書實得到的消息固然能夠獲得一些權力,但是在比較核心的軍事權力上,劉協能夠插手的餘地依然不多。


    所以說曹操的上表很快便被劉協駁回,理由便是如李書實一般,認為曹操乃是朝廷重臣,不能隨意撇開朝廷大小事務卻做自己那一攤子事,這樣是不對的,對不起朝廷的信任雲雲。不過最後倒是準許曹操暫時放下朝廷的職位護送他父親的靈柩返回老家安葬。


    嗬嗬,對於劉協的這份決議。李書實隻能說:高,實在是高!


    咋一看這份決議似乎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最多不過是讓人覺得朝廷似乎有些太過放縱曹操,畢竟按照這個時代約定俗成的習慣。對於至親那是要守孝三年的。甚至某些追名逐利之人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還會找各種理由為那些有名望的名士守孝三年。


    可是問題來了,挖掘機……咳咳,錯了,是這份決議的妙處究竟在何處呢?


    便是在那命令曹操護送其父靈柩返回故鄉安葬之上――曹操的老家在哪裏啊?


    大名鼎鼎的沛國譙縣,也就是在沛國的西南部啊。


    沛國現在在誰的手中?


    北部歸徐州控製,而南部則自然是由那位在前一陣子鯨吞豫州和兗州大部的袁術把持。


    好吧,看到這裏隻怕大家已經回過味來了。表麵上看是皇帝體恤曹操,讓他帶著人保護自己老爹的靈柩到由袁術控製的譙縣老家安葬。


    袁術會讓曹操領兵進入自己的防區麽?帶的人少曹操擔心,帶的人多袁術自然不放心,又不是像李書實這樣與曹操還處於同盟關係,提前打個招呼還是可以帶點人過來走動走動。可就算這樣如果李書實告訴曹操他要帶著五萬人馬到曹操的地盤上“溜達溜達”,隻怕曹操也會被氣的大腦充血,所以說袁術顯然是不可能讓曹操有機會如此明目張膽的“搶地盤”。


    於是,曹操就有了攻打袁術合理合法的借口。也就是說,皇帝的這一道指令,雖然拐彎抹角但其實就是讓曹操發兵去攻打袁術嘛~


    至於這樣做是不是有些太過麻煩,畢竟兩方勢力已經勢若水火,打仗什麽的完全不需要理由。


    可李書實也很清楚,不管是這年頭還是幾千年後,人們在打仗之前總是要找出一堆理由讓自己一方看上去顯得更加正義,也就能忽悠更多“無知者”的支持。尤其在未來那個皿煮的時代,如果找不到一個好一點的理由,絕對是會被那些所謂的“反戰人士”噴到死的。


    為了能夠在下一次選舉的時候多獲得一點選票,別弄得像是某位布斯爸爸那樣打贏了戰爭卻輸了選舉,估計那場失敗絕對會成為家族精英教育中不能回避的一堂課。


    “對了書實。我有兩個問題想要問你,也是陛下讓我私底下來問問你。”


    “正好我也有個問題想要問問你,而且還正好和陛下有關。”


    “你的問題我知道。雖然陛下陷於賊人之手多年。但年少聰慧,仁愛守禮。但也並非不知權變,對這個亂世裏的很多東西看得或許比你我更加清楚。


    但是,陛下或許有匡扶天下之誌,但究竟有沒有與其野心相匹配的能力,我曹孟德還需要仔細觀察下去。究竟是做周公還是做齊桓,隻怕就算是我現在做出保證書實你也不會相信吧。”


    “這條路很難走吧。”


    “難,也不難。若陛下能與我等齊心,則此事不難。若陛下遲疑多變。吃怕還要多生變故。”


    “若是你和陛下做得不錯,或許我會給你們一個驚喜也說不定。”


    “哈哈,難不成你送我們一大堆你李記特有的‘果子套餐’?那我可是要先行謝過了啊。”


    “沒問題,拿大將軍來換~”


    “你想要?你真想要?”


    “其實還真不想,那玩意太高,我怕摔著。從馬背上摔下來都那麽疼,要是隨隨便便就爬到比馬背還要高的地方,摔下來的時候大概會疼上更多吧。而且本朝的大將軍,大抵不出乎竇憲、梁冀、何進等人,我最多隻能算是帝婿。於禮不合。總不能隨便找個女子認作女兒或者妹妹便加入宮中吧,那豈不滑天下之大稽。不妥,當真不妥。”


    “照你這麽說來我也是當不了這大將軍的。嗯,這大將軍不當也罷,讓與袁本初好了。”


    “嗯,我就知道孟德你一定在這裏挖了個坑等著我往裏麵跳。”


    “陛下有此意,我這個身為臣子的總是要為他跑跑腿,反正若是論起功勞,舍你其誰。”


    “哈哈,孟德你就不要給我戴高帽子了,董卓所立四征將軍。征北或者征西隨便給一個就夠了,順便再給我開府的權利以及統領治下五州的權利。也好讓我可以安心全力北伐。”


    “征西將軍是一定不會給你的,我對這個職位可是垂涎已久。就算是為了私心也絕對不能給你。不過北方之事竟然能讓書實你如此忌憚?現在的鮮卑人早就被你折騰的一盤散沙了吧。”


    “沒辦法呢,鮮卑人裏麵出了一個比當初的檀石槐還要可怕的對手,不但個人武力不亞於奉先,頭腦大概不次於程仲德,而且胸懷遠大更勝於檀石槐那個直到後期才明白了些什麽的家夥,你說我是不是應該緊張一下呢。真是的,總覺得我天生就是個勞碌命,總也閑不下來。”


    眉毛挑了挑,曹操覺得自己幾乎就要忍不住拍案而起,不過考慮到李書實話中的意思,他又生生將這份衝動忍了下來,畢竟他的耳朵不聾,眼睛不瞎,有些事情他也有所耳聞。


    或者說袁紹那邊的某些動作曹操多少也是掌握了一些,自然明白李書實話中的另一層意思。


    “我說書實啊,你說我們會和袁紹保持多久的平靜。”


    “大概不會有多久吧,除非你不要徐州,乖乖做一個馬前卒,而我不想實現我的抱負,願意承受那些已經被我犁了一遍的世家豪強的反撲。有些路走上了就大概是回不了頭的吧。”


    “那麽我們呢?”


    “你猜?”


    “哈哈哈哈……”x2。


    “那麽最後一個問題。”笑了許久,笑得眼淚直流,兩個人才逐漸平靜下來,曹操更是舉起了一根手指,嗯,不是中指真是太好了。


    “你為什麽要把先帝劃分的十三州打亂,你就不怕引起非議麽?”


    “方便管理罷了,怎麽說以現在的交通手段,麵積太大顯然不利於信息的流通,造成政府對各種事件的反應變得遲緩。可是如今的形勢又不能讓各郡各自為戰,必須要設立一個協調聯動的機構。這也是先帝當初設立州牧的目的吧,而且先帝當初也有將並州一分為現在的並朔二州的舊例,所以算下來我也隻不過是蕭規曹隨而已。”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方麵的原因,李書實並沒有打算跟曹操細說,雖然知道以這個時代的那群精英的敏銳程度絕對不容小覷,但能拖一段時間用來鞏固自身也是極好的不是。


    “我的問題問完了,你這個嬌生慣養的家夥也趕快滾吧,看你剛才吃飯的樣子,不像是我在宴請你,倒好像是我給你上了什麽酷刑似的,真是讓人火大啊!”


    “就算你不趕我我也一定要走,我家的那位隨便做一道青菜都比你家的大餐好吃,哼~你還別不服氣。”


    對於曹操的攻擊,李書實自然不能不予以堅決的反擊。而對李書實的反擊,吃過李府私房菜的曹操自然知道自己無力辯駁,隻能暗自垂淚,暗恨自己為什麽沒有那個幸運娶到一隻廚藝超神的蘿莉。


    “但願我們不會成為對手吧。”


    望著那個散漫的背影,曹操臉上的笑容漸漸變成了淡淡的警惕和嚴肅。


    翌日,李書實在自己臨時下榻的地方接到了一個消息,似乎皇帝打算在此次戰爭凱旋後,為並州軍的有功之臣進行大規模的封賞,故而需要李書實提前提供一份名單。(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人物的英傑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服部正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服部正成並收藏小人物的英傑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