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還要再來幾個回合麽?老頭子我感覺身體狀況還不錯,還能陪你玩玩。”
好沒形象的童老頭啊!
這是李書實現在唯一的想法,而似乎是為了印證他的這個想法,童淵再一次拿著手中長槍的槍杆戳著地上那具躺倒的“屍體”的腦袋瓜子,每一下都能讓躺在地上的“屍體”獲得“hp強製-1”的效果。當然在李書實看來,真正最要命的是,每一下都能讓被戳中的地方鼓起一個大約槍杆粗細的大包來,這也就是說,這一會功夫,“屍體”已經有向某位佛祖老大的形象發展的趨勢,隻不過比起佛祖老大那均勻分布的形象,這位倒黴蛋嘛……噗嗤……
“好了,拖走吧。”
大概玩了一會後某位化身不良老頭的存在終於沒了興致,這才讓李書實的親衛將“屍體”拖走,至於被拖出來的一道血痕仿佛是在哭訴{無}錯{小}說。什麽我們就不要多管閑事為好。
估計就算是那“屍體”有著堪比小強一樣的活力,但想要恢複過來怎麽也要明天才行。
不過現場諸人當中除了依舊一副糟糕模樣的童老頭之外,估計也就是李書實和蘇小蘿莉兩個人看起來還比較正常,畢竟一個早就神遊於天外而另一個則對這種事情完全不會在乎。剩下的其他人,各個看起來似乎都很是吃驚,尤其是子龍醬,那目瞪口呆的樣子竟然令人感覺很有一股萌萌的氣息不斷在這空間之中萌發——雖然李書實總覺得他似乎是要哭出來了。
“原來,原來師父您已經完全恢複了。這,這真是讓徒兒感到無比開心啊……”
哭出來了,還真的是哭出來了,而且看起來還真是發自肺腑的模樣,感染力之強就算是李書實都覺得自己似乎受到了些許影響,而子龍醬的兩位夫人更是跟著一起哭了起來。
好吧,總覺得再這樣發展下去子龍醬會不會也和那三國演義中的玄德公一樣,變成水做的呢。
“哈哈,子龍莫哭,莫哭。都那麽大的人了。怎麽還像小孩子一樣。而且為師現在雖然狀態不錯,但也不能說身體得到了完全的恢複,按照現在的恢複狀況,隻怕怎麽也還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才可以。畢竟是上了年紀的老頭子嘍。在這方麵是怎麽也比不過你們年輕人的。”
我勒個去。童老頭的這番話著實讓屋內是齊齊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不科學……!!!”看樣子除了場內之人。就算是已經被拖到了外麵的“屍體”也同樣覺得極為的冤屈,畢竟明明連勝三場,就算當初的勁敵也因為身體尚未完全恢複而遭遇了脆敗。若不是心存幫著對方找感覺恢複狀態的想法,也不會將時間拖得那麽長。
原本自己輸給一個重傷初愈的老頭子就已經讓人有些掛不住麵子,現在這老頭子還說自己其實也沒完全回複,雖說這老頭子也算他的半個師傅,但是內心的驕傲又怎能讓他輕易接受這樣的結果呢?故而這一聲鬼叫那當真是驚天地泣鬼神,有鬼哭神嚎的風範。
隻是當眾人想要詢問童老頭能夠吊打小強的原因時,童老頭卻是直接一句“你們的火候都不夠,提前告訴你們是對你們最大的不負責”便讓所有人都直接無語望天。
雖然不是不知道童老頭說得好有道理,但不知道為什麽就是有種想要對著他那張笑得很神秘的臉來上一拳,尤其是傳入而變得鬼哭神嚎似乎也因為這個解釋而提高了三個八度。
總覺得就算有一天天下太平了小強也是所有人當中最沒可能失業的那個——可以當音樂家。
嗯,天下太平的時候將軍絕對不是吃香的職業,反而那些人民藝術家才是能賺大錢的主,就算這個時代他們的地位都很低下,但想一想那些天賦異稟“得道高僧”、“修道之士”和秦淮河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更不要說那些會所頭牌張張腿,就是一個團長幾個月的正常收入。
對,說的就是子龍醬,等天下太平了你可以去做中老年婦女之友,保準比陳振聰混得好。
至於童老頭,隻看他這一手,就可以開一個夕陽紅的養生講座班,保證可以做到名利雙收。
少不更事的時候盼亂世,希望通過亂世的到來從而找到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可是真正經曆了這個混亂的時代,卻又開始發自心底期盼和平的到來,期盼和平時期那簡單的快樂。
而在李書實不斷胡思亂想中,他忽然發現,原本不愛的小強也經常捧著一本本各種各樣的書籍或眉頭緊皺,或低頭沉吟,再不幹脆仰望天空,留下明媚的熱淚,充滿了唏噓和無奈。
看樣子童老頭雖然沒有明說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但多少還是透露出了一些東西,而這些突然變得勤奮好學的家夥正是源自於這些透露出的信息。
再一次治療完畢後,李書實曾經好奇地問童老頭,到底告訴了他們什麽秘訣竅門,童老頭倒是沒有再在他麵前故作高深,隻是那句“有些東西需要生活的沉澱才能體悟,有些事情需要自己親身去體悟才能了解,有些變化隻有了解了心中所想才會真正變成改變一切的動力”怎麽看怎麽都感覺更像是一隻老神棍對於迷途羔羊的勸導,而不是什麽武學方麵的指導。
“其實武學如人生,隻要肯動腦,總有能看破一切的時候,隻不過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或許永遠也達不到這個程度,或許達到了這個程度生命也走向了盡頭。我比較幸運,屬於那種就算達到了那個境界也僥幸還能繼續好好活著少部分人。而這也要感謝你啊。”
果然就好像童老頭之前說的那樣麽?因為沒有那境界,所以就算說給你聽也聽不懂麽?
好吧,至少這算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一個可以讓小強都鬱悶到吐血的童老頭讓李書實這一次的“釣魚”行動有了更大的成算,或者說不需要還專門留人下來看護之前被認為是身體狀況欠佳的童老頭,這一出一入之間,就能讓李書實安心不少。
斥候不斷將消息傳遞過來,敵軍先鋒似乎已經開始對平城北麵那些外圍的塢堡發起試探性的進攻,看起來似乎並沒能取得什麽很好的結果,塢堡雖然都不是很大。但也可以保證千餘人在給養充足的情況下麵對缺乏攻城器械的敵軍有著非常良好的防禦效果。
作為先鋒。看起來大概是五個部落的旗號,總兵力應該不會超過一萬五千人,那個傳說中統帥部隊的“神秘人”似乎並沒有出現,一切行動依然與過去幾年鮮卑人慣有的手法相同。
收到斥候傳回來的消息。李書實和賈詡都覺得有些迷惑。總覺得敵人的表現似乎讓人出乎意料的失望。甚至開始有點懷疑敵人是不是將主攻方向放在了其他地方。
不過沒超過三天,他的一切懷疑就變成了深深的無奈和冷酷。
因為,根據前往僥幸逃回來的斥候回報。敵軍已經貢獻了三個塢堡。
雖然因為距離的原因,斥候無法看清楚戰鬥的細節,因為靠的近的斥候無一例外全都遭到了截殺,但從前幾日相對而言比較“正常”的進攻節奏與這幾日突變的戰局來看,其中必然充斥著“神秘人”的身影,李書實甚至惡意的認為,之前的進攻之所以那麽緩慢甚至困難,大概是那些“神秘人”為了能有個對比而放手讓那些鮮卑人先用自己的方式進攻一番。
有了對比,才能夠體會到這些“神秘人”的重要意義,才能讓那些草原人徹底拜服於他們。
這不,就在李書實這邊確認消息的真偽和是否有更詳細情況的時候,又有兩個塢堡被攻破。
這一次因為有了少許準備,所以逃出的人比之前突遭突襲的三個塢堡要多一點,其中就有幾位靠的比較近的斥候,另外還有一名駐守塢堡的百人將借助塢堡內一條簡易地道逃了回來。
“我們隻看到幾個穿著著匈奴服飾的黑臉漢子,沒有羽箭和石塊能夠傷到他們,沒有人能夠抵擋他們的進攻,他們的眼中看不到人性,隻有殺戮,隻是被那眼神掃到就覺得渾身冰寒。”
“全都燒了,他們並沒有留下那些塢堡,掠奪了裏麵的一切後就放火將塢堡完全燒毀。”
“我們借助塢堡內的地形優勢進行抵抗,但是他們損失了不少人後卻又退了出去,借著便在城下燃起了火堆,用帶毒的濃煙企圖逼迫我們從隱藏的地方出來,很多人都因此而死。”
“我記得有一個鮮卑百夫長戰死在塢堡的牆根下,但是攻打下一個塢堡的時候他又出現在戰場上,除了臉變得更黑了之外,武藝似乎也強了好多,而且打起仗來勇猛的仿佛不是人一般。”
“很多鮮卑人明明武器已經刺入他們的身體,但他們卻並不躲閃,依舊舉其手中已經卷了刃的戰刀,看起來好像要與我們同歸於盡,卻又好像完全是因為不怕死才會這樣做。”
“那些鮮卑人是瘋子,都是一群瘋子,我們很勇敢,但是我們贏不了一群打不死的瘋子!”
從這些斷斷續續的描述裏,李書實多少可以描繪出敵人的具體形象:
敵人的進攻主要由那些穿著匈奴特色服飾,而且應該還是匈奴貴族服飾的“神秘人”將領帶領下發起。在這些“神秘人”將領的率領下,不但自身實力強悍,而且那些鮮卑人士兵也會變得十分狂熱,悍不畏死,就算死了第二天似乎又能看到本以為死了的人出現在戰場之上。
可如果沒有那些“神秘人”統帥,鮮卑人就好像沒有了靈魂的人偶一般,進攻遲緩,往往隻是在塢堡外放上幾箭便掉頭離開,這怯懦的樣子就連印象中的鮮卑大軍都不如。
當然了。這幾年被並州軍一遍又一遍犁過的北方草原,那些胡人部隊隻要不是為了生活所迫,基本上都沒有了如當年那般的勇猛,甚至那些經常與漢人進行邊貿的部族戰鬥力下降的更加厲害,於是他們幹脆南遷進入漢人的保護範圍內,為漢人生產草原上特有的商品。
事實上北方那些塢堡中,靠近草原的那幾個便是為那些歸化的牧民所準備的。
敵人如疾風烈火一般的進攻果然起到了效果,那些被安排在外圍塢堡駐紮的家族和部落都開始變得不再自信。畢竟城外塢堡的作用一個是擴大漢人對那一片區域的控製力,令漢人不會在麵對廣袤草原的時候被胡人那超高的機動力拖垮,同時也可以在敵人進攻的時候分散對方的兵力或者削弱其向南進攻的勁頭——攻取這種塢堡對於缺乏足夠多攻城器械的胡人來說並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卻收獲不了太多的東西。但放著不管又擔心其會不會在自己南下的時候從背後偷襲,又或者當他們北返的時候打他們的“冷槍”。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優勢,由一個又一個的塢堡為支柱構成了並州軍蠶食北方的利齒,同時又是防衛北方南下的碉堡防衛體係。令並朔北部地區漸漸變得利於漢人生存。甚至就連那些歸化的胡人也漸漸習慣了每年冬天將自己的“財富”們驅趕回塢堡在貯藏草料的幫助下越冬。
可是當塢堡無法再保護他們的時候。哪怕極為的不舍,但放棄卻隻怕是唯一的選擇。
而這樣的情況似乎也正是對方所期待的結果——當鮮卑人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攻破了第六個塢堡的時候,他們這一次並沒有再一次的燒掉這令草原之子們萬分痛恨的建築。反而將其當做為了前進的基地。
雖然鮮卑人沒有繼續進攻下去,甚至在那“前進基地”中開始了短暫的休整。在李書實看來,那與其說是休整,倒不如說是將達摩克利斯之劍高高舉起,那恐怖的殺意和威脅令所有人都為之膽寒——鮮卑人正在用這種無聲的方式逼迫其餘塢堡內的軍民放棄他們的家園。
這樣的做法不但可以瓦解掉李書實的塢堡體係,而且巨大且遠超想象的人流湧入平城縣城內,所帶來的壓力也會是空前的——不論從精神上還是糧草補給上都是如此。
那因為放棄家園而產生的迷茫、恐懼和怨恨會彌散於平城之中,這將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控製好了會為了奪回家園而爆發出恐怖的力量,但如果失控,則將會毀滅整個雁門北方。
“孝直,看樣子你需要去幫一幫元儉了。這樣的場麵我怕這個小家夥會因為權衡太多而變得猶豫,現在的情況與戰鬥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區別,需要的是決斷力,不管對還是錯。”
敵人顯然不僅僅隻是將人驅趕過來增加平城的壓力,這樣的手段太簡單也太粗糙,所以短短幾日內,平城之內便已經開始流言四起,而且很多異族與平城內地人之間為了生存空間也出現了多次械鬥,雖然還並沒有演變成為大規模聚集性群眾事件,但不安和仇恨已經開始蔓延。
廖化的能力的確還是不錯的,但麵對這紛繁複雜的局麵多少還是有些吃力,或者別說是他,就算小強這樣其實在戰場上算是有足夠判斷力的優秀將領,麵對這種情況也會兩眼一抹黑。
他唯一能夠相處的辦法或許隻有以殺止殺,但那樣的結果絕對會演變成敵人還沒有到來,城內就已經因為內亂而完全沒有守備的能力,從而讓敵人來一次很完美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所以,李書實才讓法正去做廖化的副手幫忙解決這件事——這事在李書實看來也隻有法正最為合適,因為賈詡的地位太高資曆太深,到了廖化這個小縣長的身邊,可想而知那麽一言一行都要聽從賈詡的吩咐,也可以說是變相剝奪了廖化對於此地的最高統轄權,不但挫傷了對方的積極性,也讓李書實之前的“承諾”變為了泡影。
反而如果是派出法正,不但年紀與廖化相仿。而且最多算是一個需要尊重的欽差,固然已經證明了自己做得還不夠好的廖化需要聽從他的很多吩咐,但若法正不主動奪權,廖化也多少還可以抱著“自己還有機會”的想法去努力。另外則是因為法正終究還是年輕氣盛,有些事情不會做的那麽完滿,手段失之剛烈,也有讓廖化插手進言的餘地,不會喪失參與的熱情。
反正還有李書實這尊大神頂著,如果實在是局麵無法控製,亮出他和呂布的名號。保管那些之前還鬧騰的不行的家夥也要收斂脾氣。人的名樹的影,這麽多年的積威也當真不是說笑。
其實若是沒有法孝直在一旁協助,李書實倒是覺得某隻小死螞蟻也是極為合適的人選,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司馬仲達的想法更加“單純”。為了這個“單純”的目標他同樣完全不會被任何事情所束縛。不論是利益、感情還是其他什麽的。他都可以不斷衡量不斷取舍,隻要能夠幫助他達成他的目標,他便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謀劃之中。
從這一點來說。不論是多少會受到感情因素影響的法正還是被某些想法所束縛的諸葛亮,在這一點上都要弱於司馬懿,或許隻有身處許昌城中的那位留香荀令才能與之一比。
當然,荀彧如聖徒,為了自己的目標可以犧牲自己的性命,而司馬懿則恰恰相反,他並不認為犧牲自己的性命就能完成目標,所以他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則必然需要保留他的這條命。
所以與單純的隻想保命的賈文和相比,司馬懿和賈文和都活得足夠長,但成就不可同論而語。
至於浪子郭奉孝和美洲狼周公瑾,李書實隻能說要麽這兩位幹得太多累到吐血,要麽就是上天對這兩位人參贏家看得極為不爽,讓他們在最燦爛的時刻匆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也因為如此,蘇小蘿莉對某隻死螞蟻的改造就有了很強的目的性很針對性,雖然李書實是不知道蘇小蘿莉到底是怎麽給那個可憐的孩子洗了這麽多年的腦,不過至少看起來蘇小蘿莉似乎對自己的“工作”很是滿意,但考慮到某隻死螞蟻的演技,李書實對此還是持保留態度。
不過雖然這麽說,但這一次不論是魯子敬還是司馬仲達,都被李書實扔在了成為,作為許褚的參謀存在,怎麽說這兩位在曆史上也都是領兵作戰的行家裏手,光是留在他身邊當軍師就算不屈才卻也有些浪費人才的嫌疑,反倒不如放出去看一看,能不能有點驚喜收獲。
就這樣,又過了幾日,城內的局勢雖然依舊充滿了緊張的空氣,但原本的暴戾卻被鎮壓了下來,隨著一個個被稱作是奸細的人員被處死,一件件看起來很有道理的證物被擺了出來,再加上有心人對輿論所做出的引導,城內各方勢力變得更為認同平城縣衙所給出的消息——最大的敵人是侵略他們生存家園的鮮卑入侵者,自亂陣腳隻能會讓敵人漁翁得利。
也許有的人對這樣的結果心有不服,但在這種大輿論的背景下,他們所能起到的作用,卻已經變得微乎其微起來,隻要平城城衛軍謹守幾處要害部位,鮮卑大軍想要將平城從內部攻破的想法便沒有成功的可能。
隻不過,當平城縣城內的情勢已經逐漸恢複了平靜,但北方的敵人卻依舊一動不動。
他們還有另外其他的準備麽?或者說他們對平城所采取的謀略還未結束?
之前鮮卑人所采取的行動,大多數都能很容易的被猜測到,或者說鮮卑人原本也並不是很在乎其他人是不是能夠猜出他們的行動方略,反正他們的實力足夠強,足以應對任何敵人的抵抗力量,或者說他們的機動力也足以彌補他們方略簡單所帶來的影響。
可是這一次,李書實覺得,隨著那些“神秘人”掌握了指揮的權力,鮮卑人的行動開始變得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們,到底在等待什麽?
好沒形象的童老頭啊!
這是李書實現在唯一的想法,而似乎是為了印證他的這個想法,童淵再一次拿著手中長槍的槍杆戳著地上那具躺倒的“屍體”的腦袋瓜子,每一下都能讓躺在地上的“屍體”獲得“hp強製-1”的效果。當然在李書實看來,真正最要命的是,每一下都能讓被戳中的地方鼓起一個大約槍杆粗細的大包來,這也就是說,這一會功夫,“屍體”已經有向某位佛祖老大的形象發展的趨勢,隻不過比起佛祖老大那均勻分布的形象,這位倒黴蛋嘛……噗嗤……
“好了,拖走吧。”
大概玩了一會後某位化身不良老頭的存在終於沒了興致,這才讓李書實的親衛將“屍體”拖走,至於被拖出來的一道血痕仿佛是在哭訴{無}錯{小}說。什麽我們就不要多管閑事為好。
估計就算是那“屍體”有著堪比小強一樣的活力,但想要恢複過來怎麽也要明天才行。
不過現場諸人當中除了依舊一副糟糕模樣的童老頭之外,估計也就是李書實和蘇小蘿莉兩個人看起來還比較正常,畢竟一個早就神遊於天外而另一個則對這種事情完全不會在乎。剩下的其他人,各個看起來似乎都很是吃驚,尤其是子龍醬,那目瞪口呆的樣子竟然令人感覺很有一股萌萌的氣息不斷在這空間之中萌發——雖然李書實總覺得他似乎是要哭出來了。
“原來,原來師父您已經完全恢複了。這,這真是讓徒兒感到無比開心啊……”
哭出來了,還真的是哭出來了,而且看起來還真是發自肺腑的模樣,感染力之強就算是李書實都覺得自己似乎受到了些許影響,而子龍醬的兩位夫人更是跟著一起哭了起來。
好吧,總覺得再這樣發展下去子龍醬會不會也和那三國演義中的玄德公一樣,變成水做的呢。
“哈哈,子龍莫哭,莫哭。都那麽大的人了。怎麽還像小孩子一樣。而且為師現在雖然狀態不錯,但也不能說身體得到了完全的恢複,按照現在的恢複狀況,隻怕怎麽也還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才可以。畢竟是上了年紀的老頭子嘍。在這方麵是怎麽也比不過你們年輕人的。”
我勒個去。童老頭的這番話著實讓屋內是齊齊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不科學……!!!”看樣子除了場內之人。就算是已經被拖到了外麵的“屍體”也同樣覺得極為的冤屈,畢竟明明連勝三場,就算當初的勁敵也因為身體尚未完全恢複而遭遇了脆敗。若不是心存幫著對方找感覺恢複狀態的想法,也不會將時間拖得那麽長。
原本自己輸給一個重傷初愈的老頭子就已經讓人有些掛不住麵子,現在這老頭子還說自己其實也沒完全回複,雖說這老頭子也算他的半個師傅,但是內心的驕傲又怎能讓他輕易接受這樣的結果呢?故而這一聲鬼叫那當真是驚天地泣鬼神,有鬼哭神嚎的風範。
隻是當眾人想要詢問童老頭能夠吊打小強的原因時,童老頭卻是直接一句“你們的火候都不夠,提前告訴你們是對你們最大的不負責”便讓所有人都直接無語望天。
雖然不是不知道童老頭說得好有道理,但不知道為什麽就是有種想要對著他那張笑得很神秘的臉來上一拳,尤其是傳入而變得鬼哭神嚎似乎也因為這個解釋而提高了三個八度。
總覺得就算有一天天下太平了小強也是所有人當中最沒可能失業的那個——可以當音樂家。
嗯,天下太平的時候將軍絕對不是吃香的職業,反而那些人民藝術家才是能賺大錢的主,就算這個時代他們的地位都很低下,但想一想那些天賦異稟“得道高僧”、“修道之士”和秦淮河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更不要說那些會所頭牌張張腿,就是一個團長幾個月的正常收入。
對,說的就是子龍醬,等天下太平了你可以去做中老年婦女之友,保準比陳振聰混得好。
至於童老頭,隻看他這一手,就可以開一個夕陽紅的養生講座班,保證可以做到名利雙收。
少不更事的時候盼亂世,希望通過亂世的到來從而找到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可是真正經曆了這個混亂的時代,卻又開始發自心底期盼和平的到來,期盼和平時期那簡單的快樂。
而在李書實不斷胡思亂想中,他忽然發現,原本不愛的小強也經常捧著一本本各種各樣的書籍或眉頭緊皺,或低頭沉吟,再不幹脆仰望天空,留下明媚的熱淚,充滿了唏噓和無奈。
看樣子童老頭雖然沒有明說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但多少還是透露出了一些東西,而這些突然變得勤奮好學的家夥正是源自於這些透露出的信息。
再一次治療完畢後,李書實曾經好奇地問童老頭,到底告訴了他們什麽秘訣竅門,童老頭倒是沒有再在他麵前故作高深,隻是那句“有些東西需要生活的沉澱才能體悟,有些事情需要自己親身去體悟才能了解,有些變化隻有了解了心中所想才會真正變成改變一切的動力”怎麽看怎麽都感覺更像是一隻老神棍對於迷途羔羊的勸導,而不是什麽武學方麵的指導。
“其實武學如人生,隻要肯動腦,總有能看破一切的時候,隻不過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或許永遠也達不到這個程度,或許達到了這個程度生命也走向了盡頭。我比較幸運,屬於那種就算達到了那個境界也僥幸還能繼續好好活著少部分人。而這也要感謝你啊。”
果然就好像童老頭之前說的那樣麽?因為沒有那境界,所以就算說給你聽也聽不懂麽?
好吧,至少這算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一個可以讓小強都鬱悶到吐血的童老頭讓李書實這一次的“釣魚”行動有了更大的成算,或者說不需要還專門留人下來看護之前被認為是身體狀況欠佳的童老頭,這一出一入之間,就能讓李書實安心不少。
斥候不斷將消息傳遞過來,敵軍先鋒似乎已經開始對平城北麵那些外圍的塢堡發起試探性的進攻,看起來似乎並沒能取得什麽很好的結果,塢堡雖然都不是很大。但也可以保證千餘人在給養充足的情況下麵對缺乏攻城器械的敵軍有著非常良好的防禦效果。
作為先鋒。看起來大概是五個部落的旗號,總兵力應該不會超過一萬五千人,那個傳說中統帥部隊的“神秘人”似乎並沒有出現,一切行動依然與過去幾年鮮卑人慣有的手法相同。
收到斥候傳回來的消息。李書實和賈詡都覺得有些迷惑。總覺得敵人的表現似乎讓人出乎意料的失望。甚至開始有點懷疑敵人是不是將主攻方向放在了其他地方。
不過沒超過三天,他的一切懷疑就變成了深深的無奈和冷酷。
因為,根據前往僥幸逃回來的斥候回報。敵軍已經貢獻了三個塢堡。
雖然因為距離的原因,斥候無法看清楚戰鬥的細節,因為靠的近的斥候無一例外全都遭到了截殺,但從前幾日相對而言比較“正常”的進攻節奏與這幾日突變的戰局來看,其中必然充斥著“神秘人”的身影,李書實甚至惡意的認為,之前的進攻之所以那麽緩慢甚至困難,大概是那些“神秘人”為了能有個對比而放手讓那些鮮卑人先用自己的方式進攻一番。
有了對比,才能夠體會到這些“神秘人”的重要意義,才能讓那些草原人徹底拜服於他們。
這不,就在李書實這邊確認消息的真偽和是否有更詳細情況的時候,又有兩個塢堡被攻破。
這一次因為有了少許準備,所以逃出的人比之前突遭突襲的三個塢堡要多一點,其中就有幾位靠的比較近的斥候,另外還有一名駐守塢堡的百人將借助塢堡內一條簡易地道逃了回來。
“我們隻看到幾個穿著著匈奴服飾的黑臉漢子,沒有羽箭和石塊能夠傷到他們,沒有人能夠抵擋他們的進攻,他們的眼中看不到人性,隻有殺戮,隻是被那眼神掃到就覺得渾身冰寒。”
“全都燒了,他們並沒有留下那些塢堡,掠奪了裏麵的一切後就放火將塢堡完全燒毀。”
“我們借助塢堡內的地形優勢進行抵抗,但是他們損失了不少人後卻又退了出去,借著便在城下燃起了火堆,用帶毒的濃煙企圖逼迫我們從隱藏的地方出來,很多人都因此而死。”
“我記得有一個鮮卑百夫長戰死在塢堡的牆根下,但是攻打下一個塢堡的時候他又出現在戰場上,除了臉變得更黑了之外,武藝似乎也強了好多,而且打起仗來勇猛的仿佛不是人一般。”
“很多鮮卑人明明武器已經刺入他們的身體,但他們卻並不躲閃,依舊舉其手中已經卷了刃的戰刀,看起來好像要與我們同歸於盡,卻又好像完全是因為不怕死才會這樣做。”
“那些鮮卑人是瘋子,都是一群瘋子,我們很勇敢,但是我們贏不了一群打不死的瘋子!”
從這些斷斷續續的描述裏,李書實多少可以描繪出敵人的具體形象:
敵人的進攻主要由那些穿著匈奴特色服飾,而且應該還是匈奴貴族服飾的“神秘人”將領帶領下發起。在這些“神秘人”將領的率領下,不但自身實力強悍,而且那些鮮卑人士兵也會變得十分狂熱,悍不畏死,就算死了第二天似乎又能看到本以為死了的人出現在戰場之上。
可如果沒有那些“神秘人”統帥,鮮卑人就好像沒有了靈魂的人偶一般,進攻遲緩,往往隻是在塢堡外放上幾箭便掉頭離開,這怯懦的樣子就連印象中的鮮卑大軍都不如。
當然了。這幾年被並州軍一遍又一遍犁過的北方草原,那些胡人部隊隻要不是為了生活所迫,基本上都沒有了如當年那般的勇猛,甚至那些經常與漢人進行邊貿的部族戰鬥力下降的更加厲害,於是他們幹脆南遷進入漢人的保護範圍內,為漢人生產草原上特有的商品。
事實上北方那些塢堡中,靠近草原的那幾個便是為那些歸化的牧民所準備的。
敵人如疾風烈火一般的進攻果然起到了效果,那些被安排在外圍塢堡駐紮的家族和部落都開始變得不再自信。畢竟城外塢堡的作用一個是擴大漢人對那一片區域的控製力,令漢人不會在麵對廣袤草原的時候被胡人那超高的機動力拖垮,同時也可以在敵人進攻的時候分散對方的兵力或者削弱其向南進攻的勁頭——攻取這種塢堡對於缺乏足夠多攻城器械的胡人來說並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卻收獲不了太多的東西。但放著不管又擔心其會不會在自己南下的時候從背後偷襲,又或者當他們北返的時候打他們的“冷槍”。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優勢,由一個又一個的塢堡為支柱構成了並州軍蠶食北方的利齒,同時又是防衛北方南下的碉堡防衛體係。令並朔北部地區漸漸變得利於漢人生存。甚至就連那些歸化的胡人也漸漸習慣了每年冬天將自己的“財富”們驅趕回塢堡在貯藏草料的幫助下越冬。
可是當塢堡無法再保護他們的時候。哪怕極為的不舍,但放棄卻隻怕是唯一的選擇。
而這樣的情況似乎也正是對方所期待的結果——當鮮卑人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攻破了第六個塢堡的時候,他們這一次並沒有再一次的燒掉這令草原之子們萬分痛恨的建築。反而將其當做為了前進的基地。
雖然鮮卑人沒有繼續進攻下去,甚至在那“前進基地”中開始了短暫的休整。在李書實看來,那與其說是休整,倒不如說是將達摩克利斯之劍高高舉起,那恐怖的殺意和威脅令所有人都為之膽寒——鮮卑人正在用這種無聲的方式逼迫其餘塢堡內的軍民放棄他們的家園。
這樣的做法不但可以瓦解掉李書實的塢堡體係,而且巨大且遠超想象的人流湧入平城縣城內,所帶來的壓力也會是空前的——不論從精神上還是糧草補給上都是如此。
那因為放棄家園而產生的迷茫、恐懼和怨恨會彌散於平城之中,這將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控製好了會為了奪回家園而爆發出恐怖的力量,但如果失控,則將會毀滅整個雁門北方。
“孝直,看樣子你需要去幫一幫元儉了。這樣的場麵我怕這個小家夥會因為權衡太多而變得猶豫,現在的情況與戰鬥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區別,需要的是決斷力,不管對還是錯。”
敵人顯然不僅僅隻是將人驅趕過來增加平城的壓力,這樣的手段太簡單也太粗糙,所以短短幾日內,平城之內便已經開始流言四起,而且很多異族與平城內地人之間為了生存空間也出現了多次械鬥,雖然還並沒有演變成為大規模聚集性群眾事件,但不安和仇恨已經開始蔓延。
廖化的能力的確還是不錯的,但麵對這紛繁複雜的局麵多少還是有些吃力,或者別說是他,就算小強這樣其實在戰場上算是有足夠判斷力的優秀將領,麵對這種情況也會兩眼一抹黑。
他唯一能夠相處的辦法或許隻有以殺止殺,但那樣的結果絕對會演變成敵人還沒有到來,城內就已經因為內亂而完全沒有守備的能力,從而讓敵人來一次很完美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所以,李書實才讓法正去做廖化的副手幫忙解決這件事——這事在李書實看來也隻有法正最為合適,因為賈詡的地位太高資曆太深,到了廖化這個小縣長的身邊,可想而知那麽一言一行都要聽從賈詡的吩咐,也可以說是變相剝奪了廖化對於此地的最高統轄權,不但挫傷了對方的積極性,也讓李書實之前的“承諾”變為了泡影。
反而如果是派出法正,不但年紀與廖化相仿。而且最多算是一個需要尊重的欽差,固然已經證明了自己做得還不夠好的廖化需要聽從他的很多吩咐,但若法正不主動奪權,廖化也多少還可以抱著“自己還有機會”的想法去努力。另外則是因為法正終究還是年輕氣盛,有些事情不會做的那麽完滿,手段失之剛烈,也有讓廖化插手進言的餘地,不會喪失參與的熱情。
反正還有李書實這尊大神頂著,如果實在是局麵無法控製,亮出他和呂布的名號。保管那些之前還鬧騰的不行的家夥也要收斂脾氣。人的名樹的影,這麽多年的積威也當真不是說笑。
其實若是沒有法孝直在一旁協助,李書實倒是覺得某隻小死螞蟻也是極為合適的人選,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司馬仲達的想法更加“單純”。為了這個“單純”的目標他同樣完全不會被任何事情所束縛。不論是利益、感情還是其他什麽的。他都可以不斷衡量不斷取舍,隻要能夠幫助他達成他的目標,他便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謀劃之中。
從這一點來說。不論是多少會受到感情因素影響的法正還是被某些想法所束縛的諸葛亮,在這一點上都要弱於司馬懿,或許隻有身處許昌城中的那位留香荀令才能與之一比。
當然,荀彧如聖徒,為了自己的目標可以犧牲自己的性命,而司馬懿則恰恰相反,他並不認為犧牲自己的性命就能完成目標,所以他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則必然需要保留他的這條命。
所以與單純的隻想保命的賈文和相比,司馬懿和賈文和都活得足夠長,但成就不可同論而語。
至於浪子郭奉孝和美洲狼周公瑾,李書實隻能說要麽這兩位幹得太多累到吐血,要麽就是上天對這兩位人參贏家看得極為不爽,讓他們在最燦爛的時刻匆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也因為如此,蘇小蘿莉對某隻死螞蟻的改造就有了很強的目的性很針對性,雖然李書實是不知道蘇小蘿莉到底是怎麽給那個可憐的孩子洗了這麽多年的腦,不過至少看起來蘇小蘿莉似乎對自己的“工作”很是滿意,但考慮到某隻死螞蟻的演技,李書實對此還是持保留態度。
不過雖然這麽說,但這一次不論是魯子敬還是司馬仲達,都被李書實扔在了成為,作為許褚的參謀存在,怎麽說這兩位在曆史上也都是領兵作戰的行家裏手,光是留在他身邊當軍師就算不屈才卻也有些浪費人才的嫌疑,反倒不如放出去看一看,能不能有點驚喜收獲。
就這樣,又過了幾日,城內的局勢雖然依舊充滿了緊張的空氣,但原本的暴戾卻被鎮壓了下來,隨著一個個被稱作是奸細的人員被處死,一件件看起來很有道理的證物被擺了出來,再加上有心人對輿論所做出的引導,城內各方勢力變得更為認同平城縣衙所給出的消息——最大的敵人是侵略他們生存家園的鮮卑入侵者,自亂陣腳隻能會讓敵人漁翁得利。
也許有的人對這樣的結果心有不服,但在這種大輿論的背景下,他們所能起到的作用,卻已經變得微乎其微起來,隻要平城城衛軍謹守幾處要害部位,鮮卑大軍想要將平城從內部攻破的想法便沒有成功的可能。
隻不過,當平城縣城內的情勢已經逐漸恢複了平靜,但北方的敵人卻依舊一動不動。
他們還有另外其他的準備麽?或者說他們對平城所采取的謀略還未結束?
之前鮮卑人所采取的行動,大多數都能很容易的被猜測到,或者說鮮卑人原本也並不是很在乎其他人是不是能夠猜出他們的行動方略,反正他們的實力足夠強,足以應對任何敵人的抵抗力量,或者說他們的機動力也足以彌補他們方略簡單所帶來的影響。
可是這一次,李書實覺得,隨著那些“神秘人”掌握了指揮的權力,鮮卑人的行動開始變得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們,到底在等待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