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連片的火,一場巨大的火。[..tw超多好看小說]£∝,
無數的人在呐喊,無數的犬在狂吠,而作為這一切背景的,是那些精美雅致的樓堂館舍在烈火的作用下分崩離析,傾覆倒塌,不時便會傳來建築物倒塌發出的轟鳴聲,卻又很快被嘈雜的人聲重新壓了回去,但這種倒塌聲就仿佛海中矗立的礁石一般,縱然每每被海浪所擊打,淹沒,但用不了多久,又會重新回到海平麵上,開啟下一個輪回。
泉州港沽水以東的大半個港區,在這一夜都經曆了可怕的折磨。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還活著;有的人雖然活著卻恨不得死在火海之中,有的人已經死了但活著的人的瘋狂卻讓周圍之人唏噓不已,眼前的一幕幕同樣可以繪製出一副眾生百態的圖畫。
可惜,此時的人們早已經失去了藝術的**。
畢竟這種偏鄙的小地方就算再如何繁華,也終究找不出一位能夠在浩劫過後用藝術去控訴戰爭和戰爭發動者的世界級畫家,當然更有可能是因為大家都不願意留下一堆畫作,然後在自己死後去養活一堆人――親人,友人,藝術鑒賞家,批評家,還有那些拍賣行的一切人員。
清晨,當新的船隊來到這座他們熟悉的港口,一定會有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這是他們所熟悉的港口,這是對他們而言陌生的港口。
幾乎整個沽水以東的區域都在冒著縷縷青煙,映入眼簾的盡皆一片片焦黑之色。
“泉州港突發大火,你們覺得這是天降災禍,還是有人蓄意而為呢?”
放下手中的文書,一個麵容清秀,若非有著三尺長須。幾乎讓人認為他隻不過是個初出茅廬年紀輕輕的毛頭小子,但事實上卻已經年過三旬,在這個時代勉強可以算是一位中年大叔的“年輕人”開口說道,而他目光所及之處,是兩位看起來應該與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
“雖然說泉州地處幽州,四周沒有任何的敵對勢力。而且泉州港內的房屋建設的極為密集,可以說一旦有一家走水失火,搶救不及下便會演變成蔓延成片的大火。現在的天氣偶爾也會有幹燥的時候,若失火的是燈油、幹草之類的東西,的確會在很短的時間形成很大的火焰。但不知道為什麽,蕤卻總覺得這把火燃燒的時間有些蹊蹺,就好似有人故意而為似的。”
“陽倒是覺得或許不必如此大驚小怪,畢竟雖然漁陽四周沒有什麽大的敵對勢力,但是因為公孫逆賊的逃亡。他曾經的部下既不願意投向袁公這位曾經的死敵,卻又因為不齒公孫逆賊的行為,最終淪落為賊寇。我們暫且不論這樣的行為是否值得商榷,但不得不說,曾經效力於公孫老賊麾下的這些兵卒絕對不容小覷,若說他們有能力瞞過泉州港那些商家和豪強布置下的巡邏網,進而洗劫位於泉州邊緣地帶的一些商家,陽是一點都不奇怪。”
“文沁所言有理。那些匪寇的確是個令人頭疼的麻煩,如果不能解決。恐怕會成為心腹大患。”
“可惜就算知道這一點,我們也隻能在這裏幹坐枯等,空談一氣而已。”
“文沁慎言,顯謀也是有苦衷的啊。”
“哼哼,我知道這件事與顯謀沒有關係,隻不過無能的大公子主政青州。讓青州上至世家豪強,下至普通百姓,更別說那些奸猾的商人紛紛外逃。世家豪強好歹就算逃離,也頂多前往冀州向袁公哭訴,或許還能令大公子對他們稍稍客氣些。可是那些百姓可沒有這麽好的門路,所以也隻能逃到曹操那邊。雖然如今那個臧宣告比不得劉玄德仁義之名廣布青徐之地,可是怎麽也好過如同豺狼一樣的大公子吧。哼!真不知道幾年以後,大公子麾下還有可戰之兵否!”
“哎……話雖如此,可是那袁顯思終究還是袁家的嫡長子,總不能棄之不顧吧。”
“那麽懦弱無能的袁顯奕又作何講?袁顯思雖然為人暴虐,不聽勸解,不通禦下之道,但總算也可以稱得上是行事果斷,對於有名望的人也能夠放下身段禮敬三分。可是這老二呢?除了家中婦人姻親之言,便是被那豪強王鬆玩得團團轉,卻不願意接受親兄弟的諫言。都說姻不如親,可是你們看看,這袁顯奕又何嚐將顯謀兄當做是袁家骨肉過!”
於是這一次,再也沒有了反駁之言,一時之間,小小的陋室之內一片沉寂。
“好了,不說這些沒用的事情了,還是想想這件事應該如何匯報吧,畢竟可是一件大事。(..tw無彈窗廣告)”
“匯報?隻怕無論怎麽回報對方都不會聽吧,反正主公大人你的頭上一定又會多出一些罪名來,反正這樣的事情這幾年來哪一年不發生了三次五次的,也都已經習慣了。”
“喂喂喂,我說文沁你這算是在分裂袁家子弟麽,這言論可是有點危險啊。”
“我說的有錯麽?關於剿滅那些公孫餘孽的公函,我們已經發給那位刺史大人很多次了,可是卻一直被對方用‘幽州新附’或者‘安定為主’之類的借口搪塞了過去。後來公孫餘孽屢屢犯境,若非顯謀部下驍勇,將士齊心用命,隻怕這漁陽境內的任何一座縣城都能被那些公孫餘孽攻破。戰後顯謀給那個混賬上書,表示如果幽州有什麽不方便的地方可以不用出麵,願意自己帶兵剿匪,可是結果呢?一紙公文下來反而要求我們獻上自己的部曲!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加荒唐的事情麽?就算是袁公也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吧,更別說那些部曲本就是袁公當初因為顯謀的功勞賞賜給他的,他袁顯奕又有什麽資格索取!
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情,隻怕一定會成為我們‘剿匪不力’又或者幹脆是‘私通公孫餘孽’的鐵證吧,為了阻止顯謀哪怕一絲繼承家業的可能,這三位公子倒是配合的相當‘默契’啊!”
好吧,這句話一出。屋內再一次陷入到了詭異的沉默之中,甚至這一次就連剛才轉移了話題的袁方袁顯謀也雙眼漠然的盯著手中的一塊鎮紙,再也沒有一絲一毫想要說話的**。
“呃……小弟是不是說錯話了?”
“沒有,”荀蕤看著眼前年紀差了他和袁方一旬多的年輕人,搖了搖頭,“其實你說的沒有錯。一點沒錯,可是就是因為說得太對了,所以才讓我們兩個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不知如何回答?其實在第一次會麵的時候不就已經有了答案麽?如果我的主公大人沒有改變他的想法的話。不過到了如今這個時候,就算真的改變了想法,隻怕也來不及了吧。”
“哼哼~怎麽可能!我,袁顯謀,隻不過是還需要再蟄伏一段時間,等待那個時機罷了。”
突然,原本還在盯著手裏的玩物出神的袁方忽然發出了陰冷的聲音。那聲音中的寒氣,就算是已經極為熟悉袁方的荀蕤,和那位有幸進入到這個小團體的山陽山文沁也不由得齊齊打了個哆嗦,隻不過袁方隨後的話語,便讓兩個人再也顧不得那份陰冷,雙眼也變得熱切起來。
當然,在談野心之前,還需要應付眼下的情況。
作為幽州刺史的袁熙雖然被評論為隻是自己妻家和漁陽豪強王鬆手上的傀儡。但是同樣正如荀蕤和山陽所說的那樣,這個家夥在給袁方這位有能力的庶出兄長使絆子上絕對是有著相當的自主意願。或者說原本互相之間還有些矛盾的袁家嫡出三兄弟隻有在這件事上是一致的。
至於同樣屬於嫡出的老四,因為年紀太小,還沒有資格參與到這場冀州袁氏政權可能是最為核心的一場博弈之中,甚至如果不是袁紹對老三袁尚過於寵愛,以袁尚的年紀,也是沒有資格參與到這場爭鬥的。
當然。也因為袁尚的年幼,讓這一場庶嫡之爭的主力實質上還是袁譚和袁熙兩兄弟。
也正因為如此,泉州港的大火發生沒多久,作為幽州刺史袁熙管理幽州的治所,雍奴方麵發來了措辭嚴厲的公文。裏麵除了一些無用的辭藻(包括那些嚴厲的措辭在內)之外,便是指責身為泉州長的袁方辦事不利,才導致泉州港被匪徒侵擾進而燃起了大火。
裏麵竟然還有指責袁方囤積私兵卻剿匪不力的文辭,令袁方和他的兩位幕僚都隻能表示無語問天――當初我們要求剿匪你不讓,而且還索要袁方的部曲,現在又出言責難。
話說山陽的那些指責還真是有一句是一句,全都在一步步應驗著。
“果然我等庶出之人,都要遭受這樣不公正的待遇麽!”
這樣的無理取鬧,袁方固然以極大的毅力忍耐了下來,但荀蕤卻顯得極為的憤怒。
或許是對這樣的情況感同身受吧。
就像他所說的那樣,新加入進來的山陽也是一位庶出的子弟。隻不過如今河內山氏已經有些衰敗了,山陽那個嫡親的弟弟山曜事實上也並不比他有多少可以炫耀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兄弟二人的關係還蠻不錯的,之前在晉陽求學的時候也是互相扶持互相幫助。
當然,他自然不會在眼前這兩位怨氣十足的家夥麵前大談特談這種事情,事實上若不是他身上背負了“庶出”這樣的光環,以他的才能想要與眼前兩個家夥相提並論根本就沒有可能。
更別說被袁方這位心高氣傲的庶出子弟因為心腹。
“不過,也難怪那袁顯奕如此口不擇言,泉州這一把火,估計應該能夠讓他肉疼上好一陣子,就算是有毋極甄家的幫襯,但畢竟不如利用泉州港做一些事情方便。”
剛剛袁方和荀蕤都很冷靜的時候,山陽利用激烈的言辭努力挑動著兩個人敏感的神經,而等到將兩個人的怒火挑起後,卻又冷靜下來分析起來此事背後的得失,就算是袁方已經看出來山陽的目的,但是卻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每一言每一行其實都沒有錯。但隻不過是稍稍調整了一下順序,就讓自己忍不住青筋亂蹦,而身旁的友人更是快被怒火衝昏了頭腦。
當然,歸根到底還是袁熙欺人太甚,否則山陽無論怎麽做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既然我的這位‘弟弟’出言責問,那麽我們正好有借口剿滅那些公孫餘孽!”
之所以袁方比荀蕤要鎮定。便是因為他真一次是真的已經下定了某種決心。
“真的要真麽做?別看那個混賬發下公文言辭激烈,但事實上就算我們什麽都不做他也不會真的說什麽,或者說他發現這份公函本就是想要惡心於你。可是如果顯謀你真的以此為借口出名,尤其是越境出兵,那麽袁顯奕一定會拿此大做文章啊!”
“賓若不必再勸,我心中已有定論。而且如果畏懼人言便放棄需要完成的事情,那麽這個人一定隻是一個庸人,才會被那種無能的宵小所幹擾,難道賓若你覺得我是那樣的庸人麽?”
“也罷。反正如果你真的下定了決心,你和你的那些‘兄弟’們早晚也是要走向那一步的,早一天晚一天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既然如此,倒不如早一點下定決心的好。就像文沁說的那樣,若是決心下得晚了,或許等到時局變得讓你不得不下定決心的時候,卻為時已晚。”
“對了文沁。這次出兵就不需要你參與了,我有更為重要的事情想要托付給你。”
“主公大人但有所命。陽就算是赴湯蹈火也是要完成的。”
“那麽就請將我親筆所書的這封信,送到江東孫伯符的手中。記住,務必將此信親手交予對方,彼若是詢問信中內容,告知其‘內有鯨吞天下之策’便可。”
看著眼神變得越來越堅定的袁方,雙手恭恭敬敬接過信件的山陽。在另外兩個人都無法注意的角度,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不過也就隻是一個笑容而已,他可不會就此便感到滿足。
很快,這個小團體便兵分兩路。其中袁方帶著自己最為信賴的“參謀”荀蕤領兵外出剿匪,而山陽則騎著袁方所贈與的幽州快馬沿著陸路一路南下。
其實原本山陽是可以從泉州港坐船直接跨海前往青州的,隻不過泉州港剛剛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現在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所有人都提高了十二萬分的警惕,死死盯著往來之人,唯恐自己會成為第二個天降橫禍的倒黴蛋,又或者是遭受到波及的“無辜群眾”。
這個時候別說是揚帆開船,那些商人和豪強們恨不得將每一份力量都投入到對自己的保護當中去,至於生意什麽的,隻要性命無憂,以後自然還能賺到足夠多的利潤,可是如果性命沒了,再多的財富也隻會變成水中倒影,甚至自己的妻妾兒女而會變成別人的玩物。
生命和金錢到底哪個更加重要,對於這些並不算太缺錢的家夥而言實在是太好分辨。
“那家夥真的帶著部隊出去‘剿匪’去了?”
“是的,這一次那位‘大公子’並沒有掩飾自己的意圖,所以注意到的人很多。”
“這……算了,這一次就算了吧,讓他處理掉那些該死的公孫餘孽也好。對了,我們在這一次的事情中損失了多少,統計出來了沒有。”
“還沒有詳細統計,但是可以確認的是有兩個倉庫和三家店鋪被燒成了平地,裏麵的貨物根本沒有搶救的可能,另外還有兩家店麵受到了波及,不過損失應該不大。”
好吧,袁熙之所以這一次默認了他的那位庶出的大哥帶著他的私兵外出剿匪,便是因為昨天晚上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讓這位袁家的二公子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雖然說因為娶了甄家的女兒,老丈人家或許別的方麵沒有太多能力幫助到他,但惟獨在資金支持上卻絕對有著足夠多的資本,就算達不到予取予求,可也能讓他完成很多的事情。
比如結交朋黨,又比如讓自己的私兵身上的裝備變得更加精良。
可是袁熙對於老丈人的幫助卻似乎並不太感冒,或者說對老丈人一家都保持著一種淡淡的疏離感,或許在一般的交往中作為世家公子的袁熙並不會讓別人看出這一點,甚至在外人看來這位袁家的二公子簡直已經成了妻家手中的傳聲筒。
但實際上呢?
或許隻有袁熙的枕邊人才會真正清楚各種滋味吧。
不過袁熙並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麽錯誤。
他之所以與現在的枕邊人結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父親袁紹的需求。那麽作為一個聽話的兒子袁熙自然不會違抗,而這也是他為什麽在人前保持著對甄家成員尊重的原因。
至於另外的原因,則是在婚前,他聽到過一個傳言,說甄家的女兒可以讓袁家興亡起來,這讓這位野心並不算大。而且對自己的嫡親兄弟非常友善的袁氏嫡親血脈感到異常的興奮。
隻可惜這樣的興奮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因為婚後沒多久,他便從冀州當地知名的相士劉良的口中得到了事實的“真相”――據說有富貴相的隻有甄家的幺女,而且已經被袁氏稱霸北方最為重要的敵人並州李書實給順走了。
如果單單如此或許還不足以證明相士的言辭,隨著婚後小到甄家的家主甄逸,還有接任家主的長子甄豫先後離世,原本龐大的家族現在隻有次子甄儼一個人苦苦支撐,大到袁紹在討伐公孫瓚的戰鬥以及南下青徐的戰略都遭遇到了很多不利於袁紹戰略施行的意外,這些事情都讓袁熙對於那位相士的話深信不疑。
可以說。若非這場婚姻是袁紹親自做主,或許袁熙已經要考慮是否采取一些手段了。
也正因為如此,才讓袁熙除了在甄逸在世的時候與甄家有所合作之外,現如今已經變得貌合神離起來,而作為雙方最重要的合作項目的各種投資項目,也在袁熙一步一步的蠶食下,要麽名存實亡,要麽幹脆變成了袁熙完全控製的產業。
所以說不論是作為財源存在的泉州港。還是泉州港內那些掛著甄家商號的名稱,但實際上已經屬於袁熙的產業。都是袁熙增強自身實力的重要來源。
是的,他的確是袁家幾位成年的兄弟裏對於袁紹繼承者的位置野心最小的那個,但如果放在某個條件之下,他的野心卻又是最大的那個――袁紹對於袁譚的失望在很多人看來是顯而易見的,雖然還有人認為袁譚一直出鎮一方,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得到了袁紹開府的默認許可。再加上袁家嫡長子的身份,無論怎麽看都繼承人的最大可能。
但是袁熙雖說對於自己的這位兄長很是恭敬,但通過對最近一係列事情的判斷,袁熙仍然覺得袁譚作為繼承者的可能在減小,而且袁紹對他誇獎的次數也比以往增加了很多。甚至前往幽州赴任前,袁紹與他徹夜長談,教導他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管理這個新附之地。
也就是說,在袁紹對袁譚感到失望的同時,對他,袁顯奕寄托了更多的期望!
當然了,袁紹還有一個年紀漸長的兒子,而且對這個兒子的喜愛在很多人看來顯然要超過他的兩位兄長,又有承歡膝下的優勢,所以袁熙哪怕受到了如此的鼓舞,仔細權衡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蟄伏下來。
如果袁紹明確了自己對老三的喜愛和繼承上的傾向,袁熙自然不會忤逆父親的決斷。但是如果袁紹對老三僅僅隻是喜愛而沒有其他的情緒流露,那麽他袁顯奕也需要擁有可以競逐那個位置的資本,讓他的父親在看向他的時候能夠露出滿意和慈愛的神色!
距離那場大火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一支由十二艘全副武裝的軍船和四艘小漁船組成的“艦隊”正航行在茫茫大海之中。
“老大,你說我們這一趟鬧騰,會不會讓袁紹氣得暴跳如雷啊。”
“這種事情……天曉得,反正隻要能讓他們亂上一亂,就已經超出我們的預想。反正幹了這一票,我們怎麽看都不吃虧。”
“老大說的對,這一票不管別人怎麽樣,至少咱們都不會吃虧~!”
“嗯?看樣子我們的運氣也不太好了……告訴所有人,做好迎接暴風雨的準備!”
說話的時候,遠遠的天際線,正逐漸被濃密的烏雲所籠罩,並向“艦隊”所在的方向不斷地蔓延……(未完待續。。)
無數的人在呐喊,無數的犬在狂吠,而作為這一切背景的,是那些精美雅致的樓堂館舍在烈火的作用下分崩離析,傾覆倒塌,不時便會傳來建築物倒塌發出的轟鳴聲,卻又很快被嘈雜的人聲重新壓了回去,但這種倒塌聲就仿佛海中矗立的礁石一般,縱然每每被海浪所擊打,淹沒,但用不了多久,又會重新回到海平麵上,開啟下一個輪回。
泉州港沽水以東的大半個港區,在這一夜都經曆了可怕的折磨。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還活著;有的人雖然活著卻恨不得死在火海之中,有的人已經死了但活著的人的瘋狂卻讓周圍之人唏噓不已,眼前的一幕幕同樣可以繪製出一副眾生百態的圖畫。
可惜,此時的人們早已經失去了藝術的**。
畢竟這種偏鄙的小地方就算再如何繁華,也終究找不出一位能夠在浩劫過後用藝術去控訴戰爭和戰爭發動者的世界級畫家,當然更有可能是因為大家都不願意留下一堆畫作,然後在自己死後去養活一堆人――親人,友人,藝術鑒賞家,批評家,還有那些拍賣行的一切人員。
清晨,當新的船隊來到這座他們熟悉的港口,一定會有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這是他們所熟悉的港口,這是對他們而言陌生的港口。
幾乎整個沽水以東的區域都在冒著縷縷青煙,映入眼簾的盡皆一片片焦黑之色。
“泉州港突發大火,你們覺得這是天降災禍,還是有人蓄意而為呢?”
放下手中的文書,一個麵容清秀,若非有著三尺長須。幾乎讓人認為他隻不過是個初出茅廬年紀輕輕的毛頭小子,但事實上卻已經年過三旬,在這個時代勉強可以算是一位中年大叔的“年輕人”開口說道,而他目光所及之處,是兩位看起來應該與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
“雖然說泉州地處幽州,四周沒有任何的敵對勢力。而且泉州港內的房屋建設的極為密集,可以說一旦有一家走水失火,搶救不及下便會演變成蔓延成片的大火。現在的天氣偶爾也會有幹燥的時候,若失火的是燈油、幹草之類的東西,的確會在很短的時間形成很大的火焰。但不知道為什麽,蕤卻總覺得這把火燃燒的時間有些蹊蹺,就好似有人故意而為似的。”
“陽倒是覺得或許不必如此大驚小怪,畢竟雖然漁陽四周沒有什麽大的敵對勢力,但是因為公孫逆賊的逃亡。他曾經的部下既不願意投向袁公這位曾經的死敵,卻又因為不齒公孫逆賊的行為,最終淪落為賊寇。我們暫且不論這樣的行為是否值得商榷,但不得不說,曾經效力於公孫老賊麾下的這些兵卒絕對不容小覷,若說他們有能力瞞過泉州港那些商家和豪強布置下的巡邏網,進而洗劫位於泉州邊緣地帶的一些商家,陽是一點都不奇怪。”
“文沁所言有理。那些匪寇的確是個令人頭疼的麻煩,如果不能解決。恐怕會成為心腹大患。”
“可惜就算知道這一點,我們也隻能在這裏幹坐枯等,空談一氣而已。”
“文沁慎言,顯謀也是有苦衷的啊。”
“哼哼,我知道這件事與顯謀沒有關係,隻不過無能的大公子主政青州。讓青州上至世家豪強,下至普通百姓,更別說那些奸猾的商人紛紛外逃。世家豪強好歹就算逃離,也頂多前往冀州向袁公哭訴,或許還能令大公子對他們稍稍客氣些。可是那些百姓可沒有這麽好的門路,所以也隻能逃到曹操那邊。雖然如今那個臧宣告比不得劉玄德仁義之名廣布青徐之地,可是怎麽也好過如同豺狼一樣的大公子吧。哼!真不知道幾年以後,大公子麾下還有可戰之兵否!”
“哎……話雖如此,可是那袁顯思終究還是袁家的嫡長子,總不能棄之不顧吧。”
“那麽懦弱無能的袁顯奕又作何講?袁顯思雖然為人暴虐,不聽勸解,不通禦下之道,但總算也可以稱得上是行事果斷,對於有名望的人也能夠放下身段禮敬三分。可是這老二呢?除了家中婦人姻親之言,便是被那豪強王鬆玩得團團轉,卻不願意接受親兄弟的諫言。都說姻不如親,可是你們看看,這袁顯奕又何嚐將顯謀兄當做是袁家骨肉過!”
於是這一次,再也沒有了反駁之言,一時之間,小小的陋室之內一片沉寂。
“好了,不說這些沒用的事情了,還是想想這件事應該如何匯報吧,畢竟可是一件大事。(..tw無彈窗廣告)”
“匯報?隻怕無論怎麽回報對方都不會聽吧,反正主公大人你的頭上一定又會多出一些罪名來,反正這樣的事情這幾年來哪一年不發生了三次五次的,也都已經習慣了。”
“喂喂喂,我說文沁你這算是在分裂袁家子弟麽,這言論可是有點危險啊。”
“我說的有錯麽?關於剿滅那些公孫餘孽的公函,我們已經發給那位刺史大人很多次了,可是卻一直被對方用‘幽州新附’或者‘安定為主’之類的借口搪塞了過去。後來公孫餘孽屢屢犯境,若非顯謀部下驍勇,將士齊心用命,隻怕這漁陽境內的任何一座縣城都能被那些公孫餘孽攻破。戰後顯謀給那個混賬上書,表示如果幽州有什麽不方便的地方可以不用出麵,願意自己帶兵剿匪,可是結果呢?一紙公文下來反而要求我們獻上自己的部曲!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加荒唐的事情麽?就算是袁公也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吧,更別說那些部曲本就是袁公當初因為顯謀的功勞賞賜給他的,他袁顯奕又有什麽資格索取!
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情,隻怕一定會成為我們‘剿匪不力’又或者幹脆是‘私通公孫餘孽’的鐵證吧,為了阻止顯謀哪怕一絲繼承家業的可能,這三位公子倒是配合的相當‘默契’啊!”
好吧,這句話一出。屋內再一次陷入到了詭異的沉默之中,甚至這一次就連剛才轉移了話題的袁方袁顯謀也雙眼漠然的盯著手中的一塊鎮紙,再也沒有一絲一毫想要說話的**。
“呃……小弟是不是說錯話了?”
“沒有,”荀蕤看著眼前年紀差了他和袁方一旬多的年輕人,搖了搖頭,“其實你說的沒有錯。一點沒錯,可是就是因為說得太對了,所以才讓我們兩個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不知如何回答?其實在第一次會麵的時候不就已經有了答案麽?如果我的主公大人沒有改變他的想法的話。不過到了如今這個時候,就算真的改變了想法,隻怕也來不及了吧。”
“哼哼~怎麽可能!我,袁顯謀,隻不過是還需要再蟄伏一段時間,等待那個時機罷了。”
突然,原本還在盯著手裏的玩物出神的袁方忽然發出了陰冷的聲音。那聲音中的寒氣,就算是已經極為熟悉袁方的荀蕤,和那位有幸進入到這個小團體的山陽山文沁也不由得齊齊打了個哆嗦,隻不過袁方隨後的話語,便讓兩個人再也顧不得那份陰冷,雙眼也變得熱切起來。
當然,在談野心之前,還需要應付眼下的情況。
作為幽州刺史的袁熙雖然被評論為隻是自己妻家和漁陽豪強王鬆手上的傀儡。但是同樣正如荀蕤和山陽所說的那樣,這個家夥在給袁方這位有能力的庶出兄長使絆子上絕對是有著相當的自主意願。或者說原本互相之間還有些矛盾的袁家嫡出三兄弟隻有在這件事上是一致的。
至於同樣屬於嫡出的老四,因為年紀太小,還沒有資格參與到這場冀州袁氏政權可能是最為核心的一場博弈之中,甚至如果不是袁紹對老三袁尚過於寵愛,以袁尚的年紀,也是沒有資格參與到這場爭鬥的。
當然。也因為袁尚的年幼,讓這一場庶嫡之爭的主力實質上還是袁譚和袁熙兩兄弟。
也正因為如此,泉州港的大火發生沒多久,作為幽州刺史袁熙管理幽州的治所,雍奴方麵發來了措辭嚴厲的公文。裏麵除了一些無用的辭藻(包括那些嚴厲的措辭在內)之外,便是指責身為泉州長的袁方辦事不利,才導致泉州港被匪徒侵擾進而燃起了大火。
裏麵竟然還有指責袁方囤積私兵卻剿匪不力的文辭,令袁方和他的兩位幕僚都隻能表示無語問天――當初我們要求剿匪你不讓,而且還索要袁方的部曲,現在又出言責難。
話說山陽的那些指責還真是有一句是一句,全都在一步步應驗著。
“果然我等庶出之人,都要遭受這樣不公正的待遇麽!”
這樣的無理取鬧,袁方固然以極大的毅力忍耐了下來,但荀蕤卻顯得極為的憤怒。
或許是對這樣的情況感同身受吧。
就像他所說的那樣,新加入進來的山陽也是一位庶出的子弟。隻不過如今河內山氏已經有些衰敗了,山陽那個嫡親的弟弟山曜事實上也並不比他有多少可以炫耀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兄弟二人的關係還蠻不錯的,之前在晉陽求學的時候也是互相扶持互相幫助。
當然,他自然不會在眼前這兩位怨氣十足的家夥麵前大談特談這種事情,事實上若不是他身上背負了“庶出”這樣的光環,以他的才能想要與眼前兩個家夥相提並論根本就沒有可能。
更別說被袁方這位心高氣傲的庶出子弟因為心腹。
“不過,也難怪那袁顯奕如此口不擇言,泉州這一把火,估計應該能夠讓他肉疼上好一陣子,就算是有毋極甄家的幫襯,但畢竟不如利用泉州港做一些事情方便。”
剛剛袁方和荀蕤都很冷靜的時候,山陽利用激烈的言辭努力挑動著兩個人敏感的神經,而等到將兩個人的怒火挑起後,卻又冷靜下來分析起來此事背後的得失,就算是袁方已經看出來山陽的目的,但是卻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每一言每一行其實都沒有錯。但隻不過是稍稍調整了一下順序,就讓自己忍不住青筋亂蹦,而身旁的友人更是快被怒火衝昏了頭腦。
當然,歸根到底還是袁熙欺人太甚,否則山陽無論怎麽做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既然我的這位‘弟弟’出言責問,那麽我們正好有借口剿滅那些公孫餘孽!”
之所以袁方比荀蕤要鎮定。便是因為他真一次是真的已經下定了某種決心。
“真的要真麽做?別看那個混賬發下公文言辭激烈,但事實上就算我們什麽都不做他也不會真的說什麽,或者說他發現這份公函本就是想要惡心於你。可是如果顯謀你真的以此為借口出名,尤其是越境出兵,那麽袁顯奕一定會拿此大做文章啊!”
“賓若不必再勸,我心中已有定論。而且如果畏懼人言便放棄需要完成的事情,那麽這個人一定隻是一個庸人,才會被那種無能的宵小所幹擾,難道賓若你覺得我是那樣的庸人麽?”
“也罷。反正如果你真的下定了決心,你和你的那些‘兄弟’們早晚也是要走向那一步的,早一天晚一天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既然如此,倒不如早一點下定決心的好。就像文沁說的那樣,若是決心下得晚了,或許等到時局變得讓你不得不下定決心的時候,卻為時已晚。”
“對了文沁。這次出兵就不需要你參與了,我有更為重要的事情想要托付給你。”
“主公大人但有所命。陽就算是赴湯蹈火也是要完成的。”
“那麽就請將我親筆所書的這封信,送到江東孫伯符的手中。記住,務必將此信親手交予對方,彼若是詢問信中內容,告知其‘內有鯨吞天下之策’便可。”
看著眼神變得越來越堅定的袁方,雙手恭恭敬敬接過信件的山陽。在另外兩個人都無法注意的角度,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不過也就隻是一個笑容而已,他可不會就此便感到滿足。
很快,這個小團體便兵分兩路。其中袁方帶著自己最為信賴的“參謀”荀蕤領兵外出剿匪,而山陽則騎著袁方所贈與的幽州快馬沿著陸路一路南下。
其實原本山陽是可以從泉州港坐船直接跨海前往青州的,隻不過泉州港剛剛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現在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所有人都提高了十二萬分的警惕,死死盯著往來之人,唯恐自己會成為第二個天降橫禍的倒黴蛋,又或者是遭受到波及的“無辜群眾”。
這個時候別說是揚帆開船,那些商人和豪強們恨不得將每一份力量都投入到對自己的保護當中去,至於生意什麽的,隻要性命無憂,以後自然還能賺到足夠多的利潤,可是如果性命沒了,再多的財富也隻會變成水中倒影,甚至自己的妻妾兒女而會變成別人的玩物。
生命和金錢到底哪個更加重要,對於這些並不算太缺錢的家夥而言實在是太好分辨。
“那家夥真的帶著部隊出去‘剿匪’去了?”
“是的,這一次那位‘大公子’並沒有掩飾自己的意圖,所以注意到的人很多。”
“這……算了,這一次就算了吧,讓他處理掉那些該死的公孫餘孽也好。對了,我們在這一次的事情中損失了多少,統計出來了沒有。”
“還沒有詳細統計,但是可以確認的是有兩個倉庫和三家店鋪被燒成了平地,裏麵的貨物根本沒有搶救的可能,另外還有兩家店麵受到了波及,不過損失應該不大。”
好吧,袁熙之所以這一次默認了他的那位庶出的大哥帶著他的私兵外出剿匪,便是因為昨天晚上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讓這位袁家的二公子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雖然說因為娶了甄家的女兒,老丈人家或許別的方麵沒有太多能力幫助到他,但惟獨在資金支持上卻絕對有著足夠多的資本,就算達不到予取予求,可也能讓他完成很多的事情。
比如結交朋黨,又比如讓自己的私兵身上的裝備變得更加精良。
可是袁熙對於老丈人的幫助卻似乎並不太感冒,或者說對老丈人一家都保持著一種淡淡的疏離感,或許在一般的交往中作為世家公子的袁熙並不會讓別人看出這一點,甚至在外人看來這位袁家的二公子簡直已經成了妻家手中的傳聲筒。
但實際上呢?
或許隻有袁熙的枕邊人才會真正清楚各種滋味吧。
不過袁熙並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麽錯誤。
他之所以與現在的枕邊人結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父親袁紹的需求。那麽作為一個聽話的兒子袁熙自然不會違抗,而這也是他為什麽在人前保持著對甄家成員尊重的原因。
至於另外的原因,則是在婚前,他聽到過一個傳言,說甄家的女兒可以讓袁家興亡起來,這讓這位野心並不算大。而且對自己的嫡親兄弟非常友善的袁氏嫡親血脈感到異常的興奮。
隻可惜這樣的興奮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因為婚後沒多久,他便從冀州當地知名的相士劉良的口中得到了事實的“真相”――據說有富貴相的隻有甄家的幺女,而且已經被袁氏稱霸北方最為重要的敵人並州李書實給順走了。
如果單單如此或許還不足以證明相士的言辭,隨著婚後小到甄家的家主甄逸,還有接任家主的長子甄豫先後離世,原本龐大的家族現在隻有次子甄儼一個人苦苦支撐,大到袁紹在討伐公孫瓚的戰鬥以及南下青徐的戰略都遭遇到了很多不利於袁紹戰略施行的意外,這些事情都讓袁熙對於那位相士的話深信不疑。
可以說。若非這場婚姻是袁紹親自做主,或許袁熙已經要考慮是否采取一些手段了。
也正因為如此,才讓袁熙除了在甄逸在世的時候與甄家有所合作之外,現如今已經變得貌合神離起來,而作為雙方最重要的合作項目的各種投資項目,也在袁熙一步一步的蠶食下,要麽名存實亡,要麽幹脆變成了袁熙完全控製的產業。
所以說不論是作為財源存在的泉州港。還是泉州港內那些掛著甄家商號的名稱,但實際上已經屬於袁熙的產業。都是袁熙增強自身實力的重要來源。
是的,他的確是袁家幾位成年的兄弟裏對於袁紹繼承者的位置野心最小的那個,但如果放在某個條件之下,他的野心卻又是最大的那個――袁紹對於袁譚的失望在很多人看來是顯而易見的,雖然還有人認為袁譚一直出鎮一方,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得到了袁紹開府的默認許可。再加上袁家嫡長子的身份,無論怎麽看都繼承人的最大可能。
但是袁熙雖說對於自己的這位兄長很是恭敬,但通過對最近一係列事情的判斷,袁熙仍然覺得袁譚作為繼承者的可能在減小,而且袁紹對他誇獎的次數也比以往增加了很多。甚至前往幽州赴任前,袁紹與他徹夜長談,教導他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管理這個新附之地。
也就是說,在袁紹對袁譚感到失望的同時,對他,袁顯奕寄托了更多的期望!
當然了,袁紹還有一個年紀漸長的兒子,而且對這個兒子的喜愛在很多人看來顯然要超過他的兩位兄長,又有承歡膝下的優勢,所以袁熙哪怕受到了如此的鼓舞,仔細權衡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蟄伏下來。
如果袁紹明確了自己對老三的喜愛和繼承上的傾向,袁熙自然不會忤逆父親的決斷。但是如果袁紹對老三僅僅隻是喜愛而沒有其他的情緒流露,那麽他袁顯奕也需要擁有可以競逐那個位置的資本,讓他的父親在看向他的時候能夠露出滿意和慈愛的神色!
距離那場大火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一支由十二艘全副武裝的軍船和四艘小漁船組成的“艦隊”正航行在茫茫大海之中。
“老大,你說我們這一趟鬧騰,會不會讓袁紹氣得暴跳如雷啊。”
“這種事情……天曉得,反正隻要能讓他們亂上一亂,就已經超出我們的預想。反正幹了這一票,我們怎麽看都不吃虧。”
“老大說的對,這一票不管別人怎麽樣,至少咱們都不會吃虧~!”
“嗯?看樣子我們的運氣也不太好了……告訴所有人,做好迎接暴風雨的準備!”
說話的時候,遠遠的天際線,正逐漸被濃密的烏雲所籠罩,並向“艦隊”所在的方向不斷地蔓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