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子喬如今已經確定自己的選擇了?”
“是的,該怎麽說呢……真是一次充滿了驚喜的旅行啊。.tw∈↗小,..o”
“那就好。哎,想我堂堂大漢,竟然有半壁江山落入漢之蠢賊手中,一個個恃強侵占地土,當真是讓人唏噓,讓人不平。不過很開心啊,真的很開心,如今竟然連遙遠的地方都存在著有誌之士,沒有忘記朝廷的恩德,願意參與到這撥亂反正的大業之中,如此何愁國內不靖。”
當然,這樣的話不過是場麵話而已,事實上大家都很清楚真實的內情,又都不是三歲小孩子,在宦海之中浮浮沉沉這麽些年,就算是原本的稚童,也成為如今敢於麵對強敵的青年,更是能夠運用所學到的謀略加以施展,哪怕還有很多稚嫩的地方,可也對個中內情多有了解。
不過,哪怕目的並不相同,可既然能夠在求同存異的情況下達成彼此之間都感到滿意的成果,那麽就算是說上一些客套話又有什麽關係呢,畢竟亂世之中沒有誰一定要跟從誰,彼此之間都是雙向選擇,就算是彼此之間是以生命結成的紐帶,也需要曆經不知道多久才能夠真正達到彼此之間無條件的信任,才能擁有銘刻到骨髓中的那份愛戀。
比起已經越來越難以信任的感情,這種徹頭徹尾利益的交換或許反而更能讓人放心。
“既然大家都已經沒有什麽疑慮,那麽在下就在許昌期待二位的表現,並預祝二位馬到功成,順利震懾宵小,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嘿嘿,劉使君寬仁愛士。卻又不失權謀機辯,此真雄主,惜未得其時,方蹉跎至今。如今有益州險塞,沃野千裏,民殷國富。唯有宵小作亂令人扼腕,故而智謀忠勇之士久盼明主,若果劉使君能夠把握機會,則可為漢室再增一臂助,震懾那些懷有不臣之心的貳臣。”
“嗬嗬,張子喬啊張子喬,在我這個大漢皇帝麵前說這樣的話,未免太讓人生疑了吧。”
“臣說話固然是有些孟浪,不過劉使君乃是陛下信任的股肱之臣。是能夠為陛下安定天下的賢能之人,所以臣下並不認為自己剛才所言有什麽錯誤的地方。”
“嗬嗬,劉君郎和劉子安都是父皇昔年信任的宗室,而且也將幽州和益州一南一北兩處要地交於他們,可是結果如何想必不需要我額外贅言。既然如此,朕的好蜀黍,朕相信你的能力比劉君郎和劉子安都要強,而且朕也不認為你會像劉君郎一樣隻想著割地稱王。稱孤道寡,所以朕願意支持你帶兵離開。”
輕輕拍了拍劉備的肩膀。算是安慰了一下臉上已經汗出如漿的劉備,劉協這才繼續說道:
“我知道玄德你和曹太尉在某些理念上有些衝突,也知道公台一直把你留在許昌就是想要讓你來牽製太尉。可是我同樣很清楚如果不是為了我這樣一個不成器的皇帝,你可以找到更加廣闊的空間去施展你的才華。最重要的是……”
“最重要的是劉備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很多想法或許隻能在一隅之地實行,如果想要讓整個大漢重新煥發生機,或許曹太尉的想法更切合實際。[..tw超多好看小說]而李州牧在並州的實踐同樣值得借鑒。”
“所以這一次朕與你,還有子喬在這裏開誠布公,朕就是要讓玄德你明白,朕並不忌諱子喬所說的那些話。朕願意以真心對待你,不求你用真心回報朕。隻希望玄德你能記住你身上流淌著的是從高皇帝開始流傳下來的血脈,希望玄德你能夠記得你對朕所說的那些誌向。”
“陛下……”
“不過玄德你也不用想太多。就算我拜托了你,希望你成為匡扶我大漢的一隻臂膀,但也不意味著我會放棄自己的努力,不,正因為我寄希望於你,還有那些心中還懷著忠誠之心的臣子,我自己更加要努力,成為配得上你們,不會被你們和這個時代拋棄的皇帝!”
“放心吧陛下,臣劉備,一定不會做出愧對列祖列宗的事情。”
“我相信你,而且我會拭目以待的。”
“嗬嗬,我也相信劉使君能夠達成陛下的期望呢。或者說如果是除了劉使君之外的人,在下都很難相信這樣的一番表態。就算是當麵應承了陛下,也會在轉眼間便反悔掉。”
“哦~真沒有想到子喬竟然也對玄德有這麽高的評價。”
“那是當然,畢竟是在下所認定的人,自然需要認真仔細地了解過才可以啊。”
“這倒是讓朕感興趣了,不知道子喬對於這天下的其他英傑又是如何評價的呢?”
“卻不知陛下希望臣下對哪位重臣品評一二呢?”
“果然不愧是子喬,當真是人不可貌相。那麽既然子喬願意奉陪的話,就先從曹太尉開始好了。要知道曹太尉現在名義上可是朕的第一重臣。”
“曹太尉自然是陛下可以倚重的重臣。隻是曹太尉心懷吞吐天下之心,所思所行,所作所為也都是以此為目標,而如果無法跟上緊跟他的腳步,縱然回顧念舊情性命無憂,但是卻會被立刻無情地拋棄掉,然後找尋新的,足夠能夠跟上他腳步的跟隨者。”
“這其中也包括朕吧,如果朕無法跟上他的腳步。”
“臣下鬥膽,但以臣對曹孟德的觀察,恐怕事實的確如此。”
“子喬倒是直白。那麽接下來……說說袁紹吧,畢竟子喬是從河北過來的吧。”
“……袁本初麽……果然什麽都瞞不過陛下的慧眼,不過陛下如今看到臣下,想來也應該知道結果,雖然沒有能夠見到大將軍,但也是見到了他的兩個兒子。”
“看樣子是一段並不愉快的回憶啊。”
“毫不客氣的說,就算袁本初英雄一世,可是他的幾個兒子。就算守成隻怕都很困難呢,更不要說這天下還有如劉使君、曹太尉和李州牧這樣的人物存在。”
“那麽如果單說袁本初本身呢,就算沒有真的見過麵,想來之前也應該有所準備吧。”
“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此輩不過爾爾。”
好吧。張鬆對袁紹的評價顯然依舊充滿了戾氣,對此不論是劉協還是劉備都隻能一笑置之。
“不過……”
似乎想到了什麽,張鬆遲疑了一下,那張很是不和諧的麵孔上難得沒有了那鋒銳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惺惺相惜的笑容,就好像夢見到一位好(宿)朋(敵)友。
而張鬆這樣突然的變臉也著實驚到兩位身份尊貴的男人——一個是皇帝而另一個則是州牧,想來在整個大漢能夠比他們兩個尊貴的人應該並不算多吧。
當然,雖然說是驚到,其中好奇的成分或許會更多一些。畢竟哪怕是第一次與張鬆接觸的劉協,也是聽說過張鬆的一些事情,比如憑借著過人的記憶力和一張利口將陳宮弄得頗為下不來台,更是讓曹操差diǎn暴跳如雷,將自己尚未寫好的兵書燒毀。
可以說別看張鬆現在收斂了身上的鋒芒,好似很純良的模樣,但他眼中的利芒卻並未收斂。
哪怕劉備是他認可的,可以奉之為主的男人。而劉協也是大漢的帝王,但是這位恃才傲物的男人依舊在自己的領域內有著極強的自信。而那個領域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夠侵犯的。
而且在益州的經曆也在無形之中加強了他的這一偏執。
是的,張鬆在自尊和對自己所擅長領域的自信甚至已經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偏執。不過這也隻能說是很無可奈何的一件事,畢竟張鬆如果單論個人能力,或許就算被稱為冠絕益州也並不算太過誇張,所以張鬆的名氣在益州境內也是相當的高的,再加上蜀郡張家的雄厚實力。讓其很輕鬆便成為了新任益州牧劉璋的“別駕”。
別駕擁有怎樣的地位自不必多說,程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都是李書實的別駕,雖說程昱的權力地位有一部分是來自於李書實的大膽放權(或許被稱為偷懶耍滑也是可以),不過作為州牧的左膀右臂,別駕理論上的權利範圍依舊很大。堪稱主官之下文官第一人。
照理來說張鬆應該正是意氣風發之時,準備在任上大展拳腳。或許劉璋暗弱了些,可恰是如此,若真能夠幹出一番事業來,不更顯得他張鬆本領高強麽。
如果說自信這種東西,張鬆覺得不會少於任何一個人。
可惜躊躇滿誌的張鬆很快便被顯示給狠狠地打了一次臉。
東州兵雖然因為客居他鄉,行事起來無所顧忌,但也恰是如此,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合法性到底從何而來,所以麵對暗弱的劉璋,他們自然不可能僅僅隻是團結在這位主君周圍,而是要將他牢牢抓在手中,根本不給其他人什麽施加影響的機會。
那麽劉璋呢?
雖說劉璋暗弱,但也並非徹徹底底的沒有腦子,就算沒有腦子,他老爹劉焉可是真正的政壇老狐狸,又怎麽可能不在臨死前留給劉璋自己的感想心得這樣的政治遺囑呢。
所以劉璋對於那些益州本土派,可以尊敬他們,也願意給予他們顯赫的地位,但若論真正的核心圈子,那些益州人卻很難真正擠進去。畢竟一邊是根基深厚的益州本土豪強相比,一邊是需要自己的存在作為法理基礎的東州兵,哪一方更值得選擇可以說是不言而喻。
故而張鬆雖然名為很高,但實際上的權力卻並不大的情況也就容易理解了。
雖說表麵上還維持著對劉璋的尊重,讓劉璋依然覺得張鬆是個還不錯的擺設,甚至這一次張鬆之所以能夠出使各個諸侯,也是得到劉璋首肯,外出探聽情況——當然由此你也可以知道張鬆在劉璋心中到底有著怎樣的地位,否則你能想象程昱放下並州的政務外出隨便溜達個一年半載麽。但內心之中張鬆卻已經早就對自己所效力的主君嗤之以鼻。
這樣的一個人,如今卻會對某個人如此推崇,難道還不能勾起大家的好奇心麽。
“袁本初家中諸子唯有一人,如果能夠繼承袁紹的話,恐怕這世間的紛亂還要持續好一陣子吧。不。或許袁本初的那些妄想在他的幫助下實現,或許也不會是什麽妄想。”
“這麽厲害!袁紹竟然會有這麽厲害的兒子?!”
隻是不同於劉協驚訝的表情,劉備卻露出了思索的表情,顯然他似乎想到了什麽。
“看樣子劉使君似乎也很了解‘那個人’啊。”
“不,其實我對他算不得了解,甚至可以說除了昔年聯軍與董卓大戰的時候見過其偶露崢嶸。其餘的時間一直很少聽聞他的消息。若說最近的印象,或許便是其參與了擊敗並州軍名將麴義的戰鬥,隻不過聽聞這一戰主要是由袁紹的兩位嫡子謀劃。”
“這樣的消息劉使君真的會相信麽?”
“……我不知道。”
“劉使君真是誠實之人,其實這件事鬆同樣不清楚,不過鬆卻也不認為以袁家那兩個小孩子的本事,真的能夠令麴義這樣的宿將險些身死。畢竟那兩個小孩子一個不過空有一腔不切實際的勇氣,而另一個甚至連這樣的勇氣都沒有,隻能在一旁唯唯諾諾啊。”
“二位愛卿可不要再在朕的麵前打啞謎了,卻好叫朕了解了解這位袁家英傑。”
“其實。這個人也和在下此行有關,甚至可以說是在下接下的第二份任務。”
“竟然還有第二份,之前又為何不說呢?”
“不過是時機未到罷了,現在這不是正打算向陛下稟明麽。”
夜色漸濃,遠方可以看到連成一片的燈火,隻可惜並非什麽普通人家,或者說在現在的這個時候,附近所有能夠連成片的燈火全都應該是軍隊的營地。唯一不知道的或許隻有那片燈火到底是屬於袁紹軍呢,還是曹操軍。不過他們不論是哪一方大概都不會對水上的這一艘扁舟感興趣吧,畢竟水軍什麽的對於這兩家勢力而言實在是太過遙遠了些。
或者說對於並不經常使用舟師的兩個諸侯,水師這種東西唯一的用途便是轉運兵員、軍糧和各種物資,至於作戰什麽的,你能想象高大的樓船在最深不到三米,而且隻要天氣稍稍幹旱上一diǎn就深度就會直接縮減一半的地方進行戰鬥麽。
不過。就算沒有人打擾,小舟也不打算在水麵上繼續逗留,開始調轉船頭向岸邊駛去。
“陛下,哥哥,船已經靠岸。時候已經不早了,還請早diǎn歇息。”
張三爺的嗓門自然是天生洪亮,就算低聲細氣也依然讓人感覺有洪鍾大呂在耳邊敲響,或許在沒有寺廟的地方,三爺的怒吼同樣可以用來警醒人心什麽的也說不一定啊。
不過,十分刻意壓低聲音並使用極為平緩語氣的三爺,倒也當真沒有讓兩位不知情的貴人嚇上一跳,隻不過原本頗為熱烈的交談卻也因此而被打斷。
雖說沒有能夠盡興,多少讓人有diǎn意猶未盡的感覺,不過幾個人也都是很有自製力的存在,倒也不會真的做出什麽不符合身份的事情。
或者說對於三個人而言,現在已經不需要再使用什麽奇怪的言行來標榜自己的存在感,反而踏踏實實的模樣更能引發其他人的好感,就算是頗有幾分狂生味道的張鬆,此時也斂容拱手,看起來就像是個懂得完整禮儀,非常有風度的漢末名士。
既懂得任何時代都通用的各種學識見聞,非常的有才華,又懂得權謀機辯,就算是其貌不揚的麵容,若是沒有了心中的那份戾氣,再配以一貫的自信,也是個看起來蠻順眼的男人,算起來的的確確是個稀有的人才。
這樣的人物就算以劉協的經曆,也是相當的難得,實在是不能不令他感到欣賞,甚至有種“這才是我想要的部下”這樣的感慨。
【出仕於我吧!】
這句話在劉協喉嚨裏來回翻滾了好半天,可是最終卻終究沒能說出口。
既然錯過,再繼續無理的糾纏隻怕連原本的好感度都會喪失吧。
不知不覺中,劉協發現自己又找到了一處無法與那些成功的諸侯相提並論的地方——對於人才的發掘,畢竟若是能夠早一步知道張鬆是這樣的人物,他也不會放任劉備與他單獨聯係那麽久吧。
不。
劉協隨後又再一次否定了自己剛才所想,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剛才明明與張鬆交談甚久,可是直到剛才張鬆斂容,用很正式的口氣和儀態與自己告別,自己才意識到對方的不凡,這樣完全看臉來選取人才的方式,恐怕也並不比劉璋高明到哪裏。
果然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帝王,一個能夠在亂世之中力挽狂瀾的帝王,他所需要的技能還有很多很多。
不過既然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那麽今天也算是沒有白來一趟。
於是,劉協的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容。
“希望能夠一天,大家能夠以儒生的身份和立場,一麵喝酒,一麵聊天,或許會更加適合。”“鬆,謹遵大人的意思。”(未完待續。。)>
“是的,該怎麽說呢……真是一次充滿了驚喜的旅行啊。.tw∈↗小,..o”
“那就好。哎,想我堂堂大漢,竟然有半壁江山落入漢之蠢賊手中,一個個恃強侵占地土,當真是讓人唏噓,讓人不平。不過很開心啊,真的很開心,如今竟然連遙遠的地方都存在著有誌之士,沒有忘記朝廷的恩德,願意參與到這撥亂反正的大業之中,如此何愁國內不靖。”
當然,這樣的話不過是場麵話而已,事實上大家都很清楚真實的內情,又都不是三歲小孩子,在宦海之中浮浮沉沉這麽些年,就算是原本的稚童,也成為如今敢於麵對強敵的青年,更是能夠運用所學到的謀略加以施展,哪怕還有很多稚嫩的地方,可也對個中內情多有了解。
不過,哪怕目的並不相同,可既然能夠在求同存異的情況下達成彼此之間都感到滿意的成果,那麽就算是說上一些客套話又有什麽關係呢,畢竟亂世之中沒有誰一定要跟從誰,彼此之間都是雙向選擇,就算是彼此之間是以生命結成的紐帶,也需要曆經不知道多久才能夠真正達到彼此之間無條件的信任,才能擁有銘刻到骨髓中的那份愛戀。
比起已經越來越難以信任的感情,這種徹頭徹尾利益的交換或許反而更能讓人放心。
“既然大家都已經沒有什麽疑慮,那麽在下就在許昌期待二位的表現,並預祝二位馬到功成,順利震懾宵小,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嘿嘿,劉使君寬仁愛士。卻又不失權謀機辯,此真雄主,惜未得其時,方蹉跎至今。如今有益州險塞,沃野千裏,民殷國富。唯有宵小作亂令人扼腕,故而智謀忠勇之士久盼明主,若果劉使君能夠把握機會,則可為漢室再增一臂助,震懾那些懷有不臣之心的貳臣。”
“嗬嗬,張子喬啊張子喬,在我這個大漢皇帝麵前說這樣的話,未免太讓人生疑了吧。”
“臣說話固然是有些孟浪,不過劉使君乃是陛下信任的股肱之臣。是能夠為陛下安定天下的賢能之人,所以臣下並不認為自己剛才所言有什麽錯誤的地方。”
“嗬嗬,劉君郎和劉子安都是父皇昔年信任的宗室,而且也將幽州和益州一南一北兩處要地交於他們,可是結果如何想必不需要我額外贅言。既然如此,朕的好蜀黍,朕相信你的能力比劉君郎和劉子安都要強,而且朕也不認為你會像劉君郎一樣隻想著割地稱王。稱孤道寡,所以朕願意支持你帶兵離開。”
輕輕拍了拍劉備的肩膀。算是安慰了一下臉上已經汗出如漿的劉備,劉協這才繼續說道:
“我知道玄德你和曹太尉在某些理念上有些衝突,也知道公台一直把你留在許昌就是想要讓你來牽製太尉。可是我同樣很清楚如果不是為了我這樣一個不成器的皇帝,你可以找到更加廣闊的空間去施展你的才華。最重要的是……”
“最重要的是劉備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很多想法或許隻能在一隅之地實行,如果想要讓整個大漢重新煥發生機,或許曹太尉的想法更切合實際。[..tw超多好看小說]而李州牧在並州的實踐同樣值得借鑒。”
“所以這一次朕與你,還有子喬在這裏開誠布公,朕就是要讓玄德你明白,朕並不忌諱子喬所說的那些話。朕願意以真心對待你,不求你用真心回報朕。隻希望玄德你能記住你身上流淌著的是從高皇帝開始流傳下來的血脈,希望玄德你能夠記得你對朕所說的那些誌向。”
“陛下……”
“不過玄德你也不用想太多。就算我拜托了你,希望你成為匡扶我大漢的一隻臂膀,但也不意味著我會放棄自己的努力,不,正因為我寄希望於你,還有那些心中還懷著忠誠之心的臣子,我自己更加要努力,成為配得上你們,不會被你們和這個時代拋棄的皇帝!”
“放心吧陛下,臣劉備,一定不會做出愧對列祖列宗的事情。”
“我相信你,而且我會拭目以待的。”
“嗬嗬,我也相信劉使君能夠達成陛下的期望呢。或者說如果是除了劉使君之外的人,在下都很難相信這樣的一番表態。就算是當麵應承了陛下,也會在轉眼間便反悔掉。”
“哦~真沒有想到子喬竟然也對玄德有這麽高的評價。”
“那是當然,畢竟是在下所認定的人,自然需要認真仔細地了解過才可以啊。”
“這倒是讓朕感興趣了,不知道子喬對於這天下的其他英傑又是如何評價的呢?”
“卻不知陛下希望臣下對哪位重臣品評一二呢?”
“果然不愧是子喬,當真是人不可貌相。那麽既然子喬願意奉陪的話,就先從曹太尉開始好了。要知道曹太尉現在名義上可是朕的第一重臣。”
“曹太尉自然是陛下可以倚重的重臣。隻是曹太尉心懷吞吐天下之心,所思所行,所作所為也都是以此為目標,而如果無法跟上緊跟他的腳步,縱然回顧念舊情性命無憂,但是卻會被立刻無情地拋棄掉,然後找尋新的,足夠能夠跟上他腳步的跟隨者。”
“這其中也包括朕吧,如果朕無法跟上他的腳步。”
“臣下鬥膽,但以臣對曹孟德的觀察,恐怕事實的確如此。”
“子喬倒是直白。那麽接下來……說說袁紹吧,畢竟子喬是從河北過來的吧。”
“……袁本初麽……果然什麽都瞞不過陛下的慧眼,不過陛下如今看到臣下,想來也應該知道結果,雖然沒有能夠見到大將軍,但也是見到了他的兩個兒子。”
“看樣子是一段並不愉快的回憶啊。”
“毫不客氣的說,就算袁本初英雄一世,可是他的幾個兒子。就算守成隻怕都很困難呢,更不要說這天下還有如劉使君、曹太尉和李州牧這樣的人物存在。”
“那麽如果單說袁本初本身呢,就算沒有真的見過麵,想來之前也應該有所準備吧。”
“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此輩不過爾爾。”
好吧。張鬆對袁紹的評價顯然依舊充滿了戾氣,對此不論是劉協還是劉備都隻能一笑置之。
“不過……”
似乎想到了什麽,張鬆遲疑了一下,那張很是不和諧的麵孔上難得沒有了那鋒銳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惺惺相惜的笑容,就好像夢見到一位好(宿)朋(敵)友。
而張鬆這樣突然的變臉也著實驚到兩位身份尊貴的男人——一個是皇帝而另一個則是州牧,想來在整個大漢能夠比他們兩個尊貴的人應該並不算多吧。
當然,雖然說是驚到,其中好奇的成分或許會更多一些。畢竟哪怕是第一次與張鬆接觸的劉協,也是聽說過張鬆的一些事情,比如憑借著過人的記憶力和一張利口將陳宮弄得頗為下不來台,更是讓曹操差diǎn暴跳如雷,將自己尚未寫好的兵書燒毀。
可以說別看張鬆現在收斂了身上的鋒芒,好似很純良的模樣,但他眼中的利芒卻並未收斂。
哪怕劉備是他認可的,可以奉之為主的男人。而劉協也是大漢的帝王,但是這位恃才傲物的男人依舊在自己的領域內有著極強的自信。而那個領域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夠侵犯的。
而且在益州的經曆也在無形之中加強了他的這一偏執。
是的,張鬆在自尊和對自己所擅長領域的自信甚至已經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偏執。不過這也隻能說是很無可奈何的一件事,畢竟張鬆如果單論個人能力,或許就算被稱為冠絕益州也並不算太過誇張,所以張鬆的名氣在益州境內也是相當的高的,再加上蜀郡張家的雄厚實力。讓其很輕鬆便成為了新任益州牧劉璋的“別駕”。
別駕擁有怎樣的地位自不必多說,程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都是李書實的別駕,雖說程昱的權力地位有一部分是來自於李書實的大膽放權(或許被稱為偷懶耍滑也是可以),不過作為州牧的左膀右臂,別駕理論上的權利範圍依舊很大。堪稱主官之下文官第一人。
照理來說張鬆應該正是意氣風發之時,準備在任上大展拳腳。或許劉璋暗弱了些,可恰是如此,若真能夠幹出一番事業來,不更顯得他張鬆本領高強麽。
如果說自信這種東西,張鬆覺得不會少於任何一個人。
可惜躊躇滿誌的張鬆很快便被顯示給狠狠地打了一次臉。
東州兵雖然因為客居他鄉,行事起來無所顧忌,但也恰是如此,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合法性到底從何而來,所以麵對暗弱的劉璋,他們自然不可能僅僅隻是團結在這位主君周圍,而是要將他牢牢抓在手中,根本不給其他人什麽施加影響的機會。
那麽劉璋呢?
雖說劉璋暗弱,但也並非徹徹底底的沒有腦子,就算沒有腦子,他老爹劉焉可是真正的政壇老狐狸,又怎麽可能不在臨死前留給劉璋自己的感想心得這樣的政治遺囑呢。
所以劉璋對於那些益州本土派,可以尊敬他們,也願意給予他們顯赫的地位,但若論真正的核心圈子,那些益州人卻很難真正擠進去。畢竟一邊是根基深厚的益州本土豪強相比,一邊是需要自己的存在作為法理基礎的東州兵,哪一方更值得選擇可以說是不言而喻。
故而張鬆雖然名為很高,但實際上的權力卻並不大的情況也就容易理解了。
雖說表麵上還維持著對劉璋的尊重,讓劉璋依然覺得張鬆是個還不錯的擺設,甚至這一次張鬆之所以能夠出使各個諸侯,也是得到劉璋首肯,外出探聽情況——當然由此你也可以知道張鬆在劉璋心中到底有著怎樣的地位,否則你能想象程昱放下並州的政務外出隨便溜達個一年半載麽。但內心之中張鬆卻已經早就對自己所效力的主君嗤之以鼻。
這樣的一個人,如今卻會對某個人如此推崇,難道還不能勾起大家的好奇心麽。
“袁本初家中諸子唯有一人,如果能夠繼承袁紹的話,恐怕這世間的紛亂還要持續好一陣子吧。不。或許袁本初的那些妄想在他的幫助下實現,或許也不會是什麽妄想。”
“這麽厲害!袁紹竟然會有這麽厲害的兒子?!”
隻是不同於劉協驚訝的表情,劉備卻露出了思索的表情,顯然他似乎想到了什麽。
“看樣子劉使君似乎也很了解‘那個人’啊。”
“不,其實我對他算不得了解,甚至可以說除了昔年聯軍與董卓大戰的時候見過其偶露崢嶸。其餘的時間一直很少聽聞他的消息。若說最近的印象,或許便是其參與了擊敗並州軍名將麴義的戰鬥,隻不過聽聞這一戰主要是由袁紹的兩位嫡子謀劃。”
“這樣的消息劉使君真的會相信麽?”
“……我不知道。”
“劉使君真是誠實之人,其實這件事鬆同樣不清楚,不過鬆卻也不認為以袁家那兩個小孩子的本事,真的能夠令麴義這樣的宿將險些身死。畢竟那兩個小孩子一個不過空有一腔不切實際的勇氣,而另一個甚至連這樣的勇氣都沒有,隻能在一旁唯唯諾諾啊。”
“二位愛卿可不要再在朕的麵前打啞謎了,卻好叫朕了解了解這位袁家英傑。”
“其實。這個人也和在下此行有關,甚至可以說是在下接下的第二份任務。”
“竟然還有第二份,之前又為何不說呢?”
“不過是時機未到罷了,現在這不是正打算向陛下稟明麽。”
夜色漸濃,遠方可以看到連成一片的燈火,隻可惜並非什麽普通人家,或者說在現在的這個時候,附近所有能夠連成片的燈火全都應該是軍隊的營地。唯一不知道的或許隻有那片燈火到底是屬於袁紹軍呢,還是曹操軍。不過他們不論是哪一方大概都不會對水上的這一艘扁舟感興趣吧,畢竟水軍什麽的對於這兩家勢力而言實在是太過遙遠了些。
或者說對於並不經常使用舟師的兩個諸侯,水師這種東西唯一的用途便是轉運兵員、軍糧和各種物資,至於作戰什麽的,你能想象高大的樓船在最深不到三米,而且隻要天氣稍稍幹旱上一diǎn就深度就會直接縮減一半的地方進行戰鬥麽。
不過。就算沒有人打擾,小舟也不打算在水麵上繼續逗留,開始調轉船頭向岸邊駛去。
“陛下,哥哥,船已經靠岸。時候已經不早了,還請早diǎn歇息。”
張三爺的嗓門自然是天生洪亮,就算低聲細氣也依然讓人感覺有洪鍾大呂在耳邊敲響,或許在沒有寺廟的地方,三爺的怒吼同樣可以用來警醒人心什麽的也說不一定啊。
不過,十分刻意壓低聲音並使用極為平緩語氣的三爺,倒也當真沒有讓兩位不知情的貴人嚇上一跳,隻不過原本頗為熱烈的交談卻也因此而被打斷。
雖說沒有能夠盡興,多少讓人有diǎn意猶未盡的感覺,不過幾個人也都是很有自製力的存在,倒也不會真的做出什麽不符合身份的事情。
或者說對於三個人而言,現在已經不需要再使用什麽奇怪的言行來標榜自己的存在感,反而踏踏實實的模樣更能引發其他人的好感,就算是頗有幾分狂生味道的張鬆,此時也斂容拱手,看起來就像是個懂得完整禮儀,非常有風度的漢末名士。
既懂得任何時代都通用的各種學識見聞,非常的有才華,又懂得權謀機辯,就算是其貌不揚的麵容,若是沒有了心中的那份戾氣,再配以一貫的自信,也是個看起來蠻順眼的男人,算起來的的確確是個稀有的人才。
這樣的人物就算以劉協的經曆,也是相當的難得,實在是不能不令他感到欣賞,甚至有種“這才是我想要的部下”這樣的感慨。
【出仕於我吧!】
這句話在劉協喉嚨裏來回翻滾了好半天,可是最終卻終究沒能說出口。
既然錯過,再繼續無理的糾纏隻怕連原本的好感度都會喪失吧。
不知不覺中,劉協發現自己又找到了一處無法與那些成功的諸侯相提並論的地方——對於人才的發掘,畢竟若是能夠早一步知道張鬆是這樣的人物,他也不會放任劉備與他單獨聯係那麽久吧。
不。
劉協隨後又再一次否定了自己剛才所想,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剛才明明與張鬆交談甚久,可是直到剛才張鬆斂容,用很正式的口氣和儀態與自己告別,自己才意識到對方的不凡,這樣完全看臉來選取人才的方式,恐怕也並不比劉璋高明到哪裏。
果然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帝王,一個能夠在亂世之中力挽狂瀾的帝王,他所需要的技能還有很多很多。
不過既然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那麽今天也算是沒有白來一趟。
於是,劉協的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容。
“希望能夠一天,大家能夠以儒生的身份和立場,一麵喝酒,一麵聊天,或許會更加適合。”“鬆,謹遵大人的意思。”(未完待續。。)>